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產學新訊Academic

目前產學新訊文章數, 共 267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祖先智慧再現 聖約翰科大學生手作魚簍體驗文化之美

為推廣原住民傳統工藝,讓學生親身體驗文化之美,聖約翰科技大學原住民資源中心舉辦「編織魚簍手工藝課程」。特別邀請「蘭的風工作室」潘美蘭老師親自教學,帶領學生從材料選擇、工具使用到編織技巧,完成具有原住民文化意涵的魚簍作品。同學表示透過老師的講解,得知技藝背後的文化價值,激發他學習傳承的動力。 原住民資源中心陳登騏主任表示,魚簍在原住民文化中,是捕魚的重要工具,也是族人生活智慧的象徵。魚簍的製作不僅講究編織技術,也體現與自然共存的生活觀。課程中,潘美蘭老師詳細說明魚簍的歷史與用途,並示範基本的編織方法,讓學生實際操作,在一針一線中體會文化的傳承與意涵。 「原住民文化不只是展演,更需被理解與尊重。」陳登騏主任說,此次課程希望透過實作方式,讓學生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文化內涵。透過這樣的課程,不僅讓學生學會技藝,也強化文化認同,對傳統知識有更多認識。未來將持續辦理多元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作中理解傳統技藝的價值,並藉此推廣原住民族的文化資產。 「這不只是編織,更是祖先智慧的體現。」原住民資源中心柯以諾社長認為這次課程讓他第一次親手編織魚簍,從起織到收尾,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專注與耐心。能夠親手製作,讓他更貼近自己的文化,也覺得自己更有責任將這些傳統延續下去。 電機工程系四年級陳宗祐同學說,身為原住民,他過去對魚簍編織並不熟悉,這次課程讓他重新認識自身文化。他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的手作活動,實際動手後才發現,每個編織的步驟都講究邏輯與技巧。透過老師的講解,讓他知道技藝背後的文化價值,也激發他學習傳承的動力。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4 加入收藏 :
康橋秀岡職涯探索 為孩子種下面對未來的種子

在適性發展的教育理念下,職涯探索逐漸成為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點之一。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於3月28日舉辦一年一度的「Career Day 職涯探索日」。活動至今邁入第十年,今年邀集50位講師開設49門課程,橫跨AI科技、文化創意、金融法律、醫療保健、媒體行銷等領域,讓學生透過實務課程與業界交流,展開對未來的多元想像。 秀岡校區校長徐文淞在開幕式中表示,學生的生涯規劃是人生重要課題之一,學校的角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協助學生認識世界、確立方向。他引用”If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he world will make way for you.”,強調職涯教育需從學生的主體意識出發,逐步建立國際視野與行動力。 今年特別之處在於活動前導課程的安排,校方首度導入美國職涯平台「My Next Move」,由輔導室引導學生查詢近千項職業的工作內容、學歷要求與薪資資料,進行初步探索。課程進行中,同學同步填寫回饋,短短一堂課便收集上千筆意見,反映出高度參與與自我反思的轉變。 「我們希望這不只是資訊的接收,而是讓學生開始思考:我可以往那裏走?」輔導教師劉家維指出,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有人發現夢想職業的條件與現實存在落差,也有人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與目標,進而產生規劃的動機。後續校方也將結合性向測驗、升學諮詢等資源,延續學生的探索路徑。 活動講師陣容多元,台北101董事長、CH婚紗創辦人賈永婕也以〈挑戰101董事長〉為題與學生對談,分享職涯轉型與面對質疑的過程。她鼓勵學生:「所有的機會都值得一試,不要怕犯錯,只要開始做,就會有收穫。」她也提醒學生不要太早設限,應勇敢探索各種可能。 因應AI與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校方今年也特別邀請半導體領域權威專家、現任美國工程院院士曲建仲博士蒞校,為高年級學生帶來兩場專題講座,主題聚焦「半導體科技的奧秘解析」與「科系選擇與跨領域規劃」,吸引超過400位學生熱情參與。 曲建仲博士以實物以實物模型深入淺出地說明晶片製程,並指出未來科技產業將重視跨域整合能力,強調雙主修模式如「半導體+AI」、「材料工程+電子電機」將成為關鍵優勢。他更以「半導體技術樹」為圖示,引導學生建立有系統的學習架構與升學策略。 康橋秀岡校區輔導室主任莊文庭指出,職涯日的目的不僅是介紹職業類別,更希望學生在活動中開始提問:「那我呢?我還缺什麼?該從哪裡開始?」他觀察,透過實際搜尋與反思,學生逐步從被動接收資訊,轉向主動建立未來藍圖。 職涯探索日已不再只是單一活動,更是校方長期深耕學生生涯素養的重要環節。從課程設計、前導準備到後續輔導與反饋,康橋國際學校持續以行動實踐教育的本質,陪伴每位學生為未來種下自信與選擇的種子。

文章來源 : 康橋國際學校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33 加入收藏 :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並代表台科之星創投公司捐贈2,500萬元

【臺北訊】專業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臺研發製造大廠—研揚科技(股票代碼: 6579), 日前參加台科大50周年校慶,並於電子系所舉辦的研發成果展中展出「AI機器手姿態辨識」,獲得與會貴賓及台科大同學們的熱烈關注與詢問。這是款透過CPU/GPU高效運算,即時監控互動來賓手指的變化,來進行動作預測或是模擬手勢的一組邊緣AI動態展示。現場回響非常熱烈!   研揚科技一直以來,皆與台科大有密切的產學合作。從2009年捐贈研揚大樓與2016年捐贈醫揚大樓,到這次的50周年校慶成果展及研揚集團一年2000萬投入台科大產創學院的研發基金 (研揚1000萬,醫揚500萬及慧友500萬),希望可以利用產業的力量支持台科大師生進行學術研究與應用開發。台科大電子系主任 林淵翔博士表示,與研揚的合作方式除了企業有研發需求的時候,可以直接告知台科大,台科大會媒合相關人員及系所投入資源開發;或是台科大老師有好的應用專案想法,也可以直接提案給企業,兩者皆可行。讓兩邊的資源都可以得到最大的使用與分配。   研揚科技與台科大之前在台科大校區內成立一個「研發中心」,積極與台科大合作,讓師生們研發可實際落地的專案,不管是軟體或是硬體,亦或是應用解決方案,都能有場域經驗來輔佐,加速台灣AI轉型。未來研揚也會積極加速並擴充「研發中心」的設備與優化環境,讓台科大師生及產業間的研發創新可以在「研發中心」裡得以實現。   「我是第二屆的『傑出校友』獎,這次非常榮幸可以在台科大50周年校慶的重要時刻,被頒發『傑出貢獻獎』,這是非常大的榮耀,能夠在『創新研發』領域中受到肯定。研揚不僅專注邊緣AI產品的研發製造,同時也積極與台科大合作,透過共同培育優秀的研發人才,讓台科大的畢業生可以日後被產業所重用,也讓母校未來可以以我們為榮!」研揚科技董事長 莊永順表示。   「2025年台科大將會擴大與研揚科技合作,研揚科技是專業的邊緣AI硬體廠商,之前與研揚的合作大部分是屬於Driver的研發,之後希望可以協助研揚開發AI的應用。透過加深加廣的合作,讓台科大的學生在畢業前就可以提早知道產業的需求,同時也先熟悉業界專案研發的流程,在畢業後可以很快速地融入產業工作環境,無縫接軌!」台科大電子工程系主任 林淵翔博士說道。   研揚歡迎各界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及應屆畢業生的加入,研揚的人力資源政策著重「尊重包容,創造理想工作環境」、「專注傾聽,重視員工意見」、「培育發展,共創未來」、及「公平公開,高績效高報酬」,希望更多有志青年一同來為夢想打拚。更多的研揚產品及徵才資訊,請上研揚官網查詢。   關於研揚科技 研揚科技集團(研揚)是台灣專業物聯智能解決方案研發製造大廠,成立於1992年。研發製造並行銷全球IoT及AI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另有嵌入式電腦主板及系統、工業液晶顯示器、強固型平板電腦、工控機、網路安全設備以及相關配件等,提供OEM/ODM客戶及系統整合商完整且專業之軟硬體解決方案。同時,研揚科技有專屬團隊提供客製化服務,協助您從研發初期發想到產品製作、量產到售後服務,提供一貫之專業諮詢與服務,為您量身打造高品質產品。研揚科技目前提供多款AI邊緣運算產品及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及智慧製造等系統整合和解決方案。研揚是NVIDIA的菁英級夥伴(Elite partner)。欲瞭解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研揚科技官方網站  

文章來源 : AAEON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1 加入收藏 :
亞洲大學招生申請入學、繁星放榜表現亮眼,穩居全台私大分發率首位!

是新聞網  記者/楊雅文 亞大今年大學招生申請入學、繁星成績亮眼。(圖/亞洲大學提供) 國際化競爭力大放異彩,亞大預計明年1月邀第19位諾貝爾獎得主訪校交流! 亞洲大學於3月27日公布今年大學招生申請入學榜單,憑藉優異的分發率與國際化辦學成果,在全台33所私立大學中脫穎而出。根據招生處統計,亞大今年招生申請入學的分發率高達 118.82%,穩居全台 千人以上招生的14所私大中第1名。此外,在繁星招生部分,亞大同樣表現亮眼,分發率達到 101.74%,於 招生300人以上的13所私大中名列第2。 亞大「2023諾貝爾大師論壇」,亞大校長蔡進發(坐者左3)、諾貝爾大師戴蒙(坐者左4)與亞大老師,和亞大、高中端策略聯盟同學合影。(圖/亞洲大學提供)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亞洲大學致力於國際化發展,自2010年創立的「諾貝爾大師論壇」,已邀請 18位諾貝爾獎得主 前來訪談分享。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亞大響應「台灣橋梁計畫」,加入「台灣高等教育與諾貝爾獎得主聯誼會」,預計於 明年1月5日邀請第19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Thomas C. Südhof)訪問亞大,與師生進行深入對談。 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為 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與神經學教授,專精於研究神經元間的突觸傳遞機制,以及其在神經精神疾病如 阿爾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自閉症 等病症上的影響。蔡校長表示,聚德霍夫教授的訪問將為亞大師生在 生醫領域的研究視野與創新能力 帶來全新啟發。 在今年 大學招生申請入學 中,亞大獲得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 1,468人,加上外加名額 220人,分發率達 118.82%,在全台私大中僅次於「中亞聯大」系統的 中國醫藥大學。在 千人以上招生的14所私大中,亞大分發率穩居第1。 而在 繁星招生 部分,亞大名額共 345人,外加名額 6人,分發率達 101.74%,在全台 招生300人以上的13所私大中名列第2。 亞大護理系簡慧雯老師(右1)、澳洲西雪梨大學護理學院Professor Kath Peters(右2)、Professor Lucie Ramjan (右3)和實習同學等人,在Nepean醫院病房外合影。(圖/亞洲大學提供) 蔡校長強調,亞大的國際化發展始終走在前端,學生獲得補助出國研習的機會豐富。過去 6年來,亞大已協助超過2,000位學生出國圓夢。在 113學年中更獲得330萬元補助,提供 136位學生出國交換、研修或實習的機會,包括前往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 等國家交流學習。 亞大名列全球四大「世界最佳大學排名」之中,並獲得國內外高度評價。許多亞大校友憑藉亞大畢業證書,在國外申請研究所時順利 減免學分、獲得獎學金,縮短取得學位的時間。 蔡校長指出,亞大近年來積極布局人工智慧(AI)領域,以打造 AI人才培育基地 為目標,結合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產業需求,擴大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 精準醫療、遠距健康管理與醫療數據分析等。 此次邀請 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訪問亞大,更將聚焦在生醫領域,開拓師生的國際視野,並激盪出嶄新的創意火花。     蔡校長強調,亞大將繼續秉持國際化辦學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學生更豐富的國際學習與交流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

文章來源 : 是新聞網yesmedia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1 加入收藏 :
僑光科大行銷流通系系學會榮獲全國社團評選甲等獎 肯定學生多元參與表現

由教育部主辦、國立中央大學承辦之「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於3月29日至30日隆重登場,本次活動吸引全台大專校院踴躍參與,共有大學校院112組、技專校院102組社團報名參賽。僑光科技大學表現亮眼,其中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系學會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技專校院組 自治性、綜合性類 甲等獎」的殊榮,展現該系學生優異的組織能力與創意實踐力。 同時,僑光科技大學僑園大使社團也榮獲「技專校院組 服務性類 甲等獎」,進一步彰顯僑光學子在校園事務與公共服務上的積極投入與優秀表現。 本屆系學會會長李乃馨(乃乃)與副會長曾郁媗(哈尼)表示:「從一開始的籌備到最後的報告,我們每一位幹部都盡心盡力。這個獎是屬於整個團隊的,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持續把活動辦得更好,傳承這份榮耀。這段過程讓我學到很多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也讓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社團指導老師林淑真表示:「很欣慰看到學生們從活動中成長,在這次全國競賽中能夠獲獎。我們也會持續鼓勵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探索自我,發展更多元的能力。」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任李國良表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以外的活動,不僅能拓展大學生活的多樣性,也能在籌辦與參與過程中,培養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及解決問題的實務能力。系學會活動橫跨同屆與跨屆學生,強化了同儕間的交流與情誼,促進人際網絡的建立,是學習之外寶貴的人生成長經驗。 這次榮獲全國性獎項,對系學會與學校而言,都是莫大的肯定。未來僑光科技大學將持續支持學生社團發展,推動多元創新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實作中發光發熱,為校爭光。

文章來源 : 威利網際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49 加入收藏 :
僑光行銷流通系「跨科技新零售」專題 科技助農創新零售價值

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於本學期推出為期一學年的「跨科技新零售服務實務專題」,課程橫跨二年級下學期與三年級上學期,透過人工智慧行銷、無人機空拍行銷、社群直播應用等技術的實作訓練,協助偏鄉小農導入市場所需的新興科技,同時讓學生在實作過程中獲取豐富的行銷與通路實務經驗。本次合作單位包括外埔區農會、水流東休閒農業區、忘憂谷、百合專研(杉水晴)、燕晶果園、饒媽紅龍果園、紫皇百香果、耕牛園文心蘭園、貝爾梅爾溫室果園、雷檬泰-森泰果園以及檸檬森林等多家在地農業夥伴,涵蓋多元農產與休閒體驗領域。 根據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的教學規劃,學生在大二階段即走出校園與業界結合,從市場調查、產品定位到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讓他們能在課堂外接觸實際的產業需求,不僅能快速累積業界實戰經驗,更能為偏鄉農業注入年輕行銷能量,提升在地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課程中也特別重視AI人工智慧與無人機技術在現代零售與農業行銷中的應用,並搭配社群行銷與直播的綜合學習,讓學生能全方位掌握數位時代最前線的行銷工具。同時,學生也可從小農夥伴身上學習到農業生產與經營的寶貴經驗,真正落實「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 本專題除了培育學生具備市場合宜的專業技能,也強調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概念的實踐精神。學生與老師深入偏鄉農場,協助小農優化產銷流程,並關注社區生態、永續環境與社會公益,以回饋在地的方式促進農業經濟活化。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李國良主任表示:「我們非常重視讓學生提早接觸業界,從大二開始就帶領同學與在地農會及農戶合作,幫助他們應對未來產業需求。同時也在課程中導入AI、無人機和社群行銷等市場趨勢,感謝外埔區農會與多位小農夥伴的大力支持,讓學生更貼近在地農業並落實ESG的社會環境關懷。此外,系上這兩年開始招收高中農業群的同學,希望透過專業實作課程,讓高中與大學的學習無縫銜接,為培育農業與行銷跨領域人才而努力。」 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期許透過「跨科技新零售服務實務專題」,進一步推動農業與行銷科技的結合,讓學生既能學到前沿專業技術,也能落實社會關懷精神;同時協助偏鄉農業升級轉型,以永續方式創造雙贏。未來也將持續與各界深化合作,共同培育行銷與流通領域的下一代專業人才。

文章來源 : 威利網際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2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1 日 (星期二) 農曆三月初四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