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產學新訊Academic

目前產學新訊文章數, 共 252 篇 ,以下為 241 - 25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明志科大「數位行銷設計學會」再創佳績,勇奪113年全國社團評選自治性社團特優

明志科技大學數位行銷設計學會於3月31日參加113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榮獲自治性社團特優獎,凸顯了該學會在自治管理、活動策劃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更是對學生持續創新和追求卓越的高度肯定。 數位行銷設計學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提升成員在數位行銷和設計領域的專業發展為己任,透過舉辦各類競賽與活動,積極促進成員間的交流與學習。該學會不僅在去年首次參與全國評選即榮獲自治性甲等獎,更在今年勇奪特優獎,這充分展現了學會成員的辛勤努力和卓越成就。 學會幹部致力於打造良好的交接傳承體制,建立橫向與縱向連結的家族制度,確保組織的穩定運行並凝聚成員的向心力。同時,學會辦理多元化、特色化活動,持續創新並優化具有行銷設計特色的活動企劃,為成員提供豐富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此外,學會積極促進與校內其他社團的交流,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努力培養成員的跨領域整合能力,使其成為兼具行銷設計雙專長的優秀「行銷設計師」,並協助成員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創造自我價值。 在辦理活動方面,學會的創意和活力同樣令人矚目。他們舉辦了多樣化的活動,如「不服不行」系服競賽、迎新活動「與你憶同行」、以及跨系活動「詭行環工」,展現了其獨特的風采和活力。透過「360度虛擬導覽建置計畫」和「小編訓練營」等活動,學會成員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還長期參與了國中技藝扎根、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深耕計畫等公益活動,為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明志科技大學數位行銷設計學會以其出色的組織管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以及對成員專業能力的培養,贏得了自治性特優獎的殊榮,為學校帶來了榮耀,也為行銷設計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該學會將繼續努力,以更好地推動數位行銷和設計領域的發展,為學校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737 加入收藏 :
國內首家以無菌隔離裝置通過GTP認可 亞家生技引領市場先鋒

隨著細胞治療時代的來臨,細胞製藥的需求快速增溫,根據Grandview Research 報告指出,到 2030 年,全球細胞和基因療法製造市場預計將達到 471 億美元。再生醫療雙法正在台灣立法院審議,未來台灣GTP細胞實驗室可很能面臨更嚴格的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製程升級要求,為此,亞家生技耗費三年時間研發細胞製藥用無菌隔離裝置,提供免疫細胞、幹細胞等細胞生產製程使用,進一步提高細胞無菌製劑的安全性。   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表示,傳統的細胞實驗室多採用生物安全櫃(BSC)半開放式製程,廠房作業潔淨區的環境管控難度高,亞家生技開發之集成式人工智慧細胞製劑生產全面解決方案,為國內首家以細胞製藥用無菌隔離裝置通過特管辦法GTP(細胞製備場所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認可的細胞製備場所,也是第一個由台灣研發製造的細胞製藥用無菌隔離裝置。該解決方案能夠在小面積的醫院建築空間內,將製造細胞治療產品全製程所需之空間濃縮到一微型化的隔離裝置內,並完整提供Class A的潔淨等級,運用AIoT科技與細胞生產技術,能同時大幅節省80%包括用電在內的維護營運成本,有效在臨床端確保細胞治療產品的無菌製劑規格,提供更高安全品質的細胞來源給臨床試驗或醫療技術使用。   亞家生技屬於再生醫療細胞製藥領域之上游供應商,提供集成式人工智慧細胞製劑生產全面解決方案的整廠輸出及細胞與外泌體代工生產服務,擁有生物科技、製藥工業等跨領域整合技術與人才團隊,並與各大專院校(國衛院、長庚大學、輔仁大學)進行產學合作,讓學生在公司培訓實機操作,畢業後即無縫就業,孕育專業人才。   亞家生技目前在海內外與企業集團合作,在醫療機構內建設具備製藥安全等級的微型智能細胞製劑廠,提供臨床端即時、現地使用的細胞治療產品,期盼未來持續突破細胞量產的技術邊界,以一站式的服務滿足各類細胞及其衍生物治療多種疾病與癌症的製造需求。     【亞家生技】 創立年:2020年 創辦人:吳坤烈 文字簡介:亞家生技提供集成式人工智慧細胞製劑生產,全面解決方案的整廠輸出及細胞與外泌體代工生產服務,擁有生物科技、製藥工業等跨領域整合技術與人才團隊,為國內首家以細胞製藥用無菌隔離裝置通過特管辦法GTP(細胞製備場所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認可的細胞製備場所,也是第一個由台灣研發製造的細胞製藥用無菌隔離裝置。 企業官網:https://www.yj-bio.com 企業影片簡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D1rMx2YmQ

文章來源 : 捷思整合行銷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475 加入收藏 :
團結信仰 150位普世聖公會華人牧師齊聚聖約翰科大

「普世聖公會華人牧師團契聯誼會」(聖華會)於2024年4月9日至4月12日在台北舉行第12屆大會,有150位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沙巴、古晉、緬甸、香港及台灣等地區的華人主教及牧師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是聖公會華人牧師最大的盛事之一。4月10日在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兩場次講座,除了加強各地區教會間的交流與聯繫之外,也共同探討如何面對日益複雜社會的衝擊與挑戰。 來自馬來西亞,也是前東南亞教省大主教黃滿興主教指出,「普世聖公會華人牧師團契聯誼會」是促進宣教事工,聯繫華人聖品團契,彼此代禱及發展華人神學思想的組織,成立於1953年。陸續於各地區舉辦大會,2024年第12屆會議移師至台北舉行,由台灣聖公會主辦。此次大會是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期盼透過彼此的交流,讓大家知道身為牧者的職責,不要忘記自己是上帝的僕人,要以身作則,成為好榜樣。 主辦單位台灣聖公會張員榮主教曾任聖約翰科大董事長,目前也是學校現任董事。他表示,聖約翰科大是亞洲唯一的華人聖公會大學,台灣聖公會很榮幸在這個校園內主辦本次大會活動。由於上週台灣發生7.2級的強震,各地區教會關心台灣的心意及奉獻,也將透過台灣聖公會送到花蓮災區最需要的地方去。 董事會姚祖驤董事長致歡迎詞時,特別感謝這150位華人主教及牧師遠從世界各地前來聖約翰相聚。他表示,聖約翰雖面臨少子化的招生威脅,但學校正浴火重生當中,希望借助海外教會的力量,讓學校持續發展下去。 聖約翰科大唐彥博校長說,王長齡主教用「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帶動學校全人教育的發展,不但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也提供愛心餐券讓弱勢學生安心就學。聖約翰科大將成立私立科大第一所長照機構,未來可透過宗教力量給予長者更多心靈關懷。此外,學校也積極推動國際化,歡迎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前來聖約翰就讀,未來無論是留台就業或是回到僑居地工作,都是很大的貢獻。 「我的致詞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需要大家幫忙這個家。」曾鴻鍊董事代表董事會歡迎聖華會主教及牧師蒞臨聖約翰科大,他表示,台灣高教環境面臨嚴峻的招生挑戰,但聖約翰有強大的校友企業做為堅強後盾,9席董事均由傑出校友擔任,義無反顧的投入資源及資金協助母校發展。「One Team、One Family」,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家人,希望各教區能把優秀的學生送到聖約翰就讀,打造「共融、共創、共享、共榮」的美好未來。 聖華會第12屆大會安排「牧者的靈性關顧」及「科技對基督信仰的衝擊」兩場次講座,邀請維吉尼亞神學院新約教授葉約翰牧師及台灣教區三一書院院長潘天佑博士、中山醫學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戴正德博士進行專題分享。各地華人教會領袖針對如何提升靈性關懷、關照信徒的身心靈及因應時代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分享彼此的見解與經驗,激盪出不同的思維及新的視野。 活動在參觀聖約翰科大的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史典藏暨研究中心(約史中心)及圖書館之後圓滿結束。來自各地教區的華人主教及牧師都對聖約翰莊嚴肅穆的降臨堂及優美的校園環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覺得此行收穫良多。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767 加入收藏 :
德明科大赴日德澳實習 成就Z世代新夢想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探索世界進而追求自己的夢想已蔚為Z世代的風潮,許多大學生希望在學期間能有出國學習或者海外實習的機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赴日本熊本設廠是近期台日熱門的話題,而在業界頗負盛名的科技業大廠錸恩帕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錸恩帕斯)是台積電的合作廠商,隨著赴日設廠,需要大量通曉日語的人才,董事長陳俊尹專程從臺南北上,至台北市德明科大徵才,希望能在該校招募實習的同學,一起到日本熊本開展新天地。經該公司嚴格面試後,共錄取應外系日文組陳弘軒、蔡欣妤等十名同學,實現海外實習的夢想。 該校盧秋玲校長近日親自赴日本分別拜訪錸恩帕斯熊本分公司以及熊本大學並表示,著眼科技人才需求日殷,認為語言學習應結合科技應用,希望透過此次與錸恩帕斯的實習合作,能為德明的同學開創科技領域就業的新契機。 圖/德明科大盧秋玲校長(右2)親赴日本與熊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藤田豐(右3)、松永拓己教授(左3)及錸恩帕斯董事長特助蔡育宗(右1)等主管於熊本合影。 另該校國際貿易系張語婷等八名同學,去年暑假由賀光輝老師帶領下,前往精益科技位於歐洲據點的德國漢堡分公司實習,實習內容主要為精益科技的海空運進出口實作,以及後續由德國配銷運送到歐盟客戶的物流作業。同學們不僅拓展了專業知識和提升工作技能,更發揮其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並藉由實習機會,深度體驗德國文化風情,提升國際素養和視野,豐富人生的閱歷。 圖/德明科大國貿系賀光輝老師(左四)與前往精益科技德國漢堡分公司的實習同學合影。 此外,該校應外系譚美珍主任也至澳洲阿得雷德城市,訪視在姊妹校澳洲國際飯店管理學院(簡稱ICHM) 交換的大四生鄭狀元同學,鄭生在ICHM學習飯店管理等專業知能,其表現深受老師們的肯定及嘉許,並獲選為ICHM學生大使。鄭同學大推學弟妹至ICHM交換,修習6個月的課程及帶薪實習共1年,並建議學弟妹先熟練英文的聽說讀寫再到當地學習,因為課程的理解、報告及在五星級飯店實習都需具備良好的英文寫作及溝通表達能力。 圖/德明科大應外系譚美珍主任(左)前往澳洲阿得雷德城市拜訪姊妹校澳洲國際飯店管理學院(ICHM)校長Kellie Lumsden (中)及探視學生鄭狀元(右)。 德明科大緊鄰內湖科技園區,與士林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等臺北市科技廊道串接,致力於培育結合數位科技與財經管理的跨領域人才,近年更致力推動國際化,鼓勵同學展開國際視野,走向世界。結合該校大四一整年帶薪實習的特色,達到「學用合一」和「入學即就業」之目標。

文章來源 : 引新聞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8005 加入收藏 :
聖約翰科大原住民手工藝課程 學子體驗傳統工藝魅力

聖約翰科技大學原住民族資源中心舉辦「編織手環」和「水壺袋製作」兩門原住民傳統手工藝課程。學員在潘美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布農族等原住民族群傳承千年的編織技巧,深刻感受到製作過程的不容易。最後學員織出色彩繽紛的手環,每一道編織線都承載著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們感受到傳統技藝的美妙之處。 原住民族資源中心陳登騏主任表示,辦理本次課程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傳統的原住民族手工技藝,透過原住民講師的教授,傳承給學生們,讓原民文化不會有斷層的疑慮;同時藉著課程的研習,讓學生們重新認識原住民族先民的智慧美學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加深民族的認同。 來自韓國的交換生金熙澤同學表示,很高興來台灣留學可以學習到手環編織與水壺袋製作,這些課程引起他濃厚的興趣。原住民的水壺袋是由特定的顏色拼接製成,製作過程需要耐心和技巧。他在課程中學會如何挑選材料、裁剪技巧和裝飾手法,最終完成獨一無二的水壺袋,讓他充滿自豪感和滿足感。 「這些課程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藝術。」韓國交換生趙希蓮同學說,在製作過程中,不但讓她體驗到喜悅與歡樂,也對於聖約翰原資中心舉辦的課程表示肯定。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學習和體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指導老師李昭慶指出,原住民族資源中心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各類活動和課程,這一學期剛好有3位韓國交換生在聖約翰學習,透過這些課程體驗,可以讓韓國學生接觸到臺灣的原民文化,並讓學生了解和欣賞原住民族的文化藝術。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0347 加入收藏 :
長庚大學校內生成式AI引擎發動 AI創意競賽開始收件

長庚大學3月28日舉辦「長庚TAIDE平台啟動儀式暨長庚大學Let’s Chat AI創新應用競賽說明會」,宣布正式啟動「長庚TAIDE」AI對話引擎,並以此作為全校AI競賽的創作平台。啟動儀式由湯明哲校長、智慧運算學院院長暨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主任林桂傑講座教授、醫、工、管院代表及貴賓共同見證,宣示長庚大學積極投入推動台灣AI發展的努力與決心。 湯明哲校長認為新世代人人都應具備駕馭AI的能力。 台灣繁體中文「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簡稱TAIDE)是國科會2023年4月啟動的計畫,不同於國際大型語言模型容易產生資訊偏誤,TAIDE融入台灣本土文化、價值觀及在地語言習慣,現已研發出7B商用版與13B學研版。長庚大學AI研究中心導入13B學研版模型推出「長庚TAIDE」,為校內師生提供一個學習使用生成式AI進行創新教學與研究平台,在中文書寫、摘要、中英翻譯等功能上已與ChatGPT 3.5表現相當。 在啟動儀式上,湯明哲校長致詞強調,「新世代人人都應具備駕馭AI的能力」!長庚大學2023年首次舉辦的Let’s Chat AI競賽,以當時最新版ChatGPT為平台。今年比賽改採用國科會甫推出的 TAIDE 13B學研版,讓長庚師生能與最新AI科技無縫接軌。長庚大學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與研究能力,期望透過「長庚TAIDE」平台,為全校師生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和研究工具,促進跨領域的智慧創新應用。 林桂傑院長期待長庚大學同學「長庚TAIDE」展現AI創意應用。 林桂傑院長表示,本次將優先開放參加「長庚大學Let’s Chat AI創意應用競賽」的團隊使用「長庚TAIDE」平台。競賽目的是為了讓校內師生善用生成式AI工具,學習如何將AI應用於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研究與未來工作的能力。競賽辦法請詳見官方網站,https://bit.ly/2024CGUAI。 特別的是,本屆競賽首次開放長庚醫院住院醫師參賽,為智慧醫療人才培力。參賽團隊將於5月24日在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主辦的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2024人工智慧論壇」上展示其創意應用,並進行最終的決選與頒獎典禮。 湯明哲校長(左五)與參與「長庚TAIDE」平台啟動儀式的師長合影。 智慧運算學院張啟仁特聘教授負責本競賽活動,他表示這是全國第一個使用國科會TAIDE模型的AI競賽,長庚大學不僅期望促進學生的創意思維,同時也盼加強大學與國科會TAIDE計畫之間的學研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生成式AI的發展。「長庚TAIDE」平台未來將持續為校內師生所使用,教師可以將該平台融入創新的課程設計中,提升研究能力,學生也可以透過TAIDE加值其學習力。 湯明哲校長在啟動儀式後與「長庚TAIDE」對話,很滿意它的表現。

文章來源 : 長庚大學秘書室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550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18 日 (星期二) 農曆二月十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