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產學新訊Academic

目前產學新訊文章數, 共 262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聖約翰科大打造三好友善校園 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聖約翰科技大學推廣「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之「三好友善校園」理念,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舉辦專題活動,深化三好友善校園文化。鼓勵學生關懷彼此、尊重多元,並培養社會責任感。本次活動不僅落實三好精神,更希望藉由SDGs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對環境、社會與經濟永續發展的關注,並轉化為具體行動。 Vision惟均管理顧問公司專案經理陳建哲表示,SDGs涵蓋17項全球目標,與三好友善校園的理念高度契合。例如,SDG 4「優質教育」強調包容與公平的學習環境,SDG 10「減少不平等」提倡消除歧視,這些目標與友善校園精神相呼應。透過SDG 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與SDG 13「氣候行動」,學生可從日常行動實踐永續發展,深化三好價值。 教發中心柯淨文老師指出,三好友善校園的影響力不應侷限於校內,而應擴展至社會。透過課程設計、校內活動與社會實踐,學校可引導學生從「說好話」開始,進而實踐「做好事」與「存好心」,最終內化為價值觀。例如,課堂融入服務學習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以行動落實三好精神。同時,透過學生自主發起的活動,如關懷弱勢、環境保護等,將三好友善校園的理念化為具體行動。 多媒體設計系王亭雅同學認為設計與媒體在推廣三好友善校園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影像、動畫及社群媒體等方式,能讓更多人認識三好文化,也能以創意方式將SDGs與校園生活結合。她預計與同學合作製作動畫短片,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SDGs與三好友善校園的關聯,希望透過數位媒體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電機工程系劉毅安同學表示,此次講座以SDGs為主軸,結合三好友善校園的永續議題,講師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帶動課程氛圍,並穿插啟發思考的影片,讓同學對永續發展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從科技應用角度切入,探討如何透過智慧校園系統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落實SDG 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劉毅安同學說,他與同學計劃舉辦校園永續創新與創意活動,並與學術團隊合作,讓學生更便捷地參與,實踐「做好事」的理念,共同推動三好友善校園,打造永續學習環境。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12 加入收藏 :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南臺科大推動科學教育 結合資訊傳播課程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主任盧祐德教授長期致力於推動資訊傳播教育,他指出,科學是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體系,涵蓋了關於萬物的解釋和預測,並能夠經由實驗與檢驗來證實其真實性。科學強調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這正是科學探索的精髓。盧教授認為,寫作是理解科學的最佳方式,優秀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幫助人們表達科學知識,更有助於建立正確的科學思維。 鄭祿平教授則強調,科學探究需要以「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系統化地思考問題,蒐集資料並對問題進行全面性的了解,正是科學探究的核心。科學探究的過程不僅是一種方法,還是一種思維方式,透過實作來達成探索和理解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學教育,並結合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的媒介寫作課程,我們邀請了「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的執行長蔣振宇,為同學們帶來「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獲獎作品解析講座,以及大專社會組競賽的參賽技巧分享。藉此機會,蔣執行長將介紹科學探究競賽如何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並幫助他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024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主辦,旨在讓科學更貼近生活,並提升國人對科學的熱情。此次競賽的宗旨是從科學探究出發,鼓勵參賽者以多元且生活化的方式探索科學,讓更多人學會用科學敘事的技巧來呈現和分享他們的發現。 蔣振宇執行長在課程中指出,擁有主動學習的意願是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他強調,實驗操作被認為是許多教學研究中最有效、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方式之一。通過「動手作」,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實驗,進一步理解科學原理,並在過程中培養對科學的興趣與觀念,激發創造性思維。從紮實的基礎理論教學出發,透過多樣化的原創實驗和活動,結合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數學等領域,幫助學生綜合學習素養,並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經驗,真正做到手腦並用。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72 加入收藏 :
ViewSonic賦能未來教育,助美國西北大學學生開發「AI教科書」奪冠

全球視訊與教育科技解決方案領導品牌ViewSonic展現對AI教育創新的承諾,贊助並技術支援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與麥考密克工程學院「Capstone課程學習成果競賽(MBAi+MSAI Capstone Showcase)」的學生團隊,助其開發《AI教科書生成器(AI Textbook Generator)》,最終奪得競賽首獎。本次合作中,ViewSonic不僅提供技術指導,更將「AI教科書」的概念帶入校園,推動AI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充分展現ViewSonic在AI教育科技發展的深耕與影響力。 ViewSonic幕僚長朱國偉表示:「我們很榮幸支持這群年輕創新者,並見證他們運用ViewSonic的技術,開創具影響力的教育創新。此次合作不僅展現AI在教育領域的潛力,也強化ViewSonic對推動教育科技發展的承諾。我們致力透過AI技術賦能教育,幫助教師與學生獲得更智慧的學習體驗,競賽成果展現AI教科書如何改善教學靈活度,使知識傳遞更高效、即時,並符合現代教育需求。」 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與麥考密克工程學院MBAi學程主任Andrew Fano表示:「Capstone課程提供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透過業界指導幫助他們應對AI帶來的挑戰,並探索創新應用。由ViewSonic指導的團隊開發『AI教科書』專案,呈現出 AI如何提升教育體驗並改善個人化學習模式。這樣的產學合作不僅幫助學生深化技術理解,更激發他們對AI創新的思考。」 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與麥考密克工程學院(McCormick School of Engineering)共同開設MBAi(人工智慧企業管理碩士班)與MSAI(人工智慧理學碩士班)的聯合學程,並舉辦年度Capstone課程學習成果競賽,鼓勵學生結合商業策略與AI技術,開發具市場影響力的創新解決方案。該學程強調產學合作,為學生提供實戰經驗,使其熟悉AI產品開發流程,深化與業界的連結,並培養兼具AI技術專長與商業決策能力的未來領導者。 「AI教科書」應用解決教育痛點 本屆競賽中,ViewSonic的技術專家與學生團隊緊密合作,提供即時技術支援和專業指導,幫助團隊充分運用最新技術,開發具前瞻性的教育工具,並深化對AI教育應用的理解和探索。最終,學生團隊成功打造《ViewSonic:未來教科書/AI教科書生成器》,透過AI技術動態生成符合課綱的教材內容,使教師能依據不同學科、學習難度與教學目標調整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與互動性。 開發過程中,學生團隊訪談教師、學區課程與政策技術主管,發現傳統教科書存在內容更新不易、結構僵化,以及難以即時反映最新知識等問題。針對這些挑戰,學生開發出一款能動態調整、即時更新的「AI教科書」,不僅提升教學體驗,也有效減輕教師負擔。 獲獎團隊的主責產品開發成員Fergie Liang(MBAi 2024)表示:「我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許多教師雖已開始探索AI工具來輔助備課,但仍缺乏一套能夠真正整合至日常教學的解決方案。在ViewSonic的指導下,我們進一步完善技術架構,開發出『AI教科書生成器』,這套系統能夠根據課堂需求動態調整,進而提升備課效率與學習成效。」 此外,該專案導入多重比對與過濾機制,確保AI生成內容符合教育標準,並結合個人化學習模式,讓學生能依據自身學習進度獲取適合的數位教材,最終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成功奪得本屆競賽最高榮譽。 深化教育科技應用,推動未來教育發展 本次合作是ViewSonic推動AI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的又一里程碑,隨著教育科技的快速發展,ViewSonic持續發揮影響力,支持各類教育創新計畫,包括去年曾支持PASVEX機器人競賽等教育專案,並持續透過AI技術開發更多解決方案。隨著AI在教育領域應用日趨成熟,ViewSonic將持續推動教育科技創新,助力教師提升教學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打造更具互動性與適性化的未來教育體驗。

文章來源 : 利眾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84 加入收藏 :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苗栗照南國民小學線上宣講 激發學生熱情 科學源於生活

圖一、「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苗栗照南國民小學宣講邀請進行線上宣講 合影2025年2月21日(五)下午,「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苗栗照南國民小學資優班張婷婷老師的邀請,進行了一場富有創意的線上宣講。為了讓孩子們能更積極地參與,陳綠子專案助理透過AI程式,化身成虛擬外星人,在宣講中透過生動有趣的角色扮演,激發學生的熱情與好奇心,帶領他們進入科學探究的奇妙世界。 此次線上活動的主題是「科學就在生活中」,陳綠子助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了許多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並巧妙地利用幽默的互動方式,讓孩子們更樂於提問與探索。她分享了螞蟻走在路上會不會跌倒等日常生活中簡單卻充滿奧秘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無限想像與探討熱情。學生們也在互動中踴躍搶答,現場氣氛活躍且充滿學習動力。 圖二、陳綠子助理透過”科學就在生活中"開啟學生們的好奇心 在活動後半段,利用PPT和歷屆競賽作品的影片,詳細介紹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她展示了以往作品中的不同呈現方式,並通過對比與討論,幫助學生理解優良作品所需具備的元素與技巧。這不僅讓孩子們對如何進行科學探究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對參賽的期待與動力。 活動最後介紹了2025科學探究競賽的最新資訊,並提醒學生們報名與繳件的時間。此競賽已於2025年1月開放報名,並將於3月1日開放作品繳交。該競賽旨在透過多元的科學議題,啟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國內外備受矚目的科普教育平台。 未來,競賽主辦方計劃持續開展全台巡迴宣講活動,推廣科學教育的核心理念,幫助更多學生用創新視角來探索生活中的科學。我們相信,每一場宣講都是一顆種子,將科學的精神深深植根在每位孩子心中,為未來培育更多具備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的菁英人才!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37 加入收藏 :
「2025年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新北市私立金陵女子高級中學學校宣講—科學探究助力升學與學術發展

2025年2月13日(四)下午,「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團隊受邀至新北市私立金陵女子高級中學進行宣講,感謝林孟樺老師的協助,帶領學生積極參與,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本次宣講由新北市立海山高級中學張惟捷老師主講,透過自身多年帶領學生參賽的經驗,詳細分享了競賽的投件技巧與參賽應注意的細節,幫助學生更有方向地準備競賽作品。講座內容涵蓋探究報告的撰寫方式、影片製作要點,以及如何透過清晰的研究架構提升競賽表現,讓學生們能更有策略地規劃自己的參賽過程。 【圖二】張惟捷老師透過實際案例分享競賽投件技巧與參賽細節 此外,張惟捷老師也說明了科學探究競賽如何助力學生的學術發展與升學,對未來升學部分管道具有高度加分效益。學生們積極提問,現場討論熱烈,問題涵蓋主題選定、研究方法、評審標準,以及競賽對升學的影響等實務面向,顯示學生對競賽的高度興趣與參與意願。 活動尾聲,競賽團隊向學生介紹了「2025科學探究競賽」的報名資訊,該競賽致力於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思維,幫助參賽者透過科學實踐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應用於未來的學術發展與職涯規劃。 會後與會學生與老師與講者討論研究筆記製作技巧,以及作品投稿方式,期待這個學期能在複賽現場互相激勵。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此類宣講活動,讓更多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競賽的價值,並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熱情。競賽不僅是一個培養學術能力的平台,更是一個拓展國際視野與強化實踐能力的契機。期待未來能與更多學校合作,共同推動科學教育發展,培育更多具備探究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353 加入收藏 :
聖約翰科大品德教育強調「三好精神」 打造關懷友善文化

聖約翰科技大學響應教育部品德教育計畫舉辦「三好友善校園」活動,邀請社團法人非營利組織國際教練聯盟臺灣總會(ICF Taiwan)第9屆理事長楊世凡講師,為全校師生帶來「愛校愛家,敬天愛人」的品德教育講座。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理念」,營造關懷與友善的校園文化。 學務處課外服學職涯組陳登騏組長指出,此次活動不僅強調品德教育,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多項目標。透過推廣「三好理念」,學校致力於實現「優質教育」(SDG 4)和「減少不平等」(SDG 10),以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促進校園內外的包容與平等。 「行為決定未來,實踐才有力量。」楊士凡講師在講座中說明當前社會處於「VUCA」(變動、不確定、複雜、曖昧)與「BANI」(脆弱、焦慮、非線性、難以理解)時代,變化已成常態。她鼓勵同學們培養韌性,適應未來挑戰,並將「三好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以積極心態面對各種變化。並呼籲同學透過具體的行動,例如:做好事促進社會福祉,說好話營造正向氛圍,存好心培養同理心與正念。 學務長申玉微表示,聖約翰科大一向重視品德教育與校園文化發展,期望透過三好友善校園的推廣,讓每位學生成為關懷他人、積極行善的榜樣。她提到校訓『德以輔才,學以致用』正是「三好精神」的體現。希望學生將此價值觀內化於心,影響周遭,讓「友善」成為約翰人的共同語言與文化。 「我也努力在生活中實踐這種精神,成為友善的人。」多媒體設計系三年級秦仕晉同學說,這場講座讓他深受啟發,理解到「說好話」的重要性。他認為講師教導大家以真誠、善意的方式與人溝通,這不但有助於維繫人際關係,也讓自己更積極正向。 電機工程系印尼籍黃凱文同學認為「三好理念」對國際學生特別重要。他們來到臺灣學習,除了適應新環境,更需要以友善態度面對不同文化的環境。希望以「三好精神」作為與人相處的原則,並將此理念傳遞給更多人,營造溫暖和諧的校園。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48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8 日 (星期五) 農曆二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