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從半導體、建材到醫藥,化工產品始終扮演著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而近年來隨著 ESG 議題席捲全球,化學產業也正邁入「化學 4.0」的嶄新階段,聚焦數位化、自動化及循環經濟,實踐永續商業行為。為助化學業者於國際浪潮中站穩腳步,全球工業自動化和資訊企業龍頭洛克威爾自動化率先部署「化學 4.0」架構,以永續生產、商業模式革新、數位科技整合三大面向,加速產業綠色升級。在台灣,洛克威爾自動化亦協助積極朝高科技知識產業與綠色經濟產業發展的永光化學整合 OT及 IT 系統,驅動廠房永續轉型。 儘管企業內部能從 OT 系統掌握大量能耗數據,卻仍仰賴 IT 技術將資料轉化成易解讀的資訊,洛克威爾自動化藉由逐步整合 IT 與 OT 資源,協助將生產數據轉換成碳排資料,陪伴著化工產業夥伴推動改革進程,打造更永續的生產環境。洛克威爾自動化大中華區總裁石安指出:「化工產業與生活各層面息息相關,由於生產程序和製程帶來的廢棄物越趨複雜,化工產業遭逢對環境衝擊影響最大的挑戰。提升數據利用率是產業落實永續的手段之一,我們的調查卻指出逾三分之一的化工廠,面臨將數據轉換成執行的困境。」 化學 4.0 三面向加乘淨零轉型四路徑 共同重塑新世代工業 淨零碳排目標下,企業紛紛自生產、研發、營運等製程中啟動數位轉型,增加資金投入及風險控管,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為助企業透過改善產品的碳足跡、提供符合綠色理念的產品等方式轉型,洛克威爾自動化整理出實現化學 4.0 的三大面向: 永續生產:打造以永續為驅動核心的產業價值鏈,包含原物料選擇、產品設計、製造及物流等循環經濟應用,並建立可因應市場需求的彈性生產模式 商業模式革新:轉換廠房傳統的生產方式,建立智慧化的商業模式提供客製化產品,以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及新利基市場 數位科技整合:整合產線中的 OT 與 IT 系統,控管產線品質及風險,同時將生產數據轉化成易解讀的碳排資訊,優化產線流程及決策,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此外,觀察到傳統製造業在轉型過程中,普遍面臨廠房設備老舊、員工老化、製程耗能高等挑戰,洛克威爾於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聯手產學夥伴,提出企業邁向淨零碳排的基礎架構,包含「設定目標及路徑」、「改變內部營運模式」、「驅動供應鏈」和「淨零文化行動」四階段路徑,倡議製造業者實踐永續過程中,可依循架構並採取相應策略。 致力永續生產 洛克威爾自動化助永光化學打造綠色智慧工廠 隨製程碳排逐漸受到重視,實踐永續生產成為化學業者邁向化學 4.0 起點。台灣精細化工業龍頭永光化學自 2015 年起推動「綠色化學十二項原則」,積極發展綠色製程、研發環境友善產品,透過落實循環經濟,提升資源再利用率。永光化學總經理室智慧製造組副理黃樹瑆表示:「永光化學從生產過程逐步建立零碳智慧產業生態,以儲備淨零時代競爭力,透過洛克威爾自動化完善的轉型方案及顧問服務,進一步將內部產線和作業系統奠定更完整的數位基礎,助力打造創新產品,落實企業永續發展,邁向『零排放』與『零廢棄』的經營目標。」 為加速永續轉型進程及員工高齡化問題,永光化學與洛克威爾自動化自 2021 年展開合作,以三階段進程推動轉型,現階段藉由概念驗證(POC)及顧問諮詢服務,逐步於原料管理流程中導入數位工具,目前已於其中一廠房中成功借電子批量紀錄系統(EBR)達成無紙化作業,同時透過整合廠區 OT 及 IT 系統,強化廠房內設備串聯與數據蒐集能力。展望未來發展,洛克威爾自動化將協助永光化學複製成功經驗至其他廠區,提升整體管理效率及品質,並緩和一線員工老化影響,打造更加永續與合規的智慧工廠。 關於洛克威爾自動化 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NYSE:ROK)為工業自動化與數位轉型的全球領導品牌。結合想像力和科技的潛力,開創人類無限可能,打造高生產力與加倍永續化的世界。洛克威爾自動化總部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旗下約有 28,000 名員工,致力服務遍布超過 100 國的客戶。如欲暸解更多我們如何在各工業企業中實現企業聯網(The Connected Enterprise)的相關資訊,請造訪 www.rockwellautomation.com/zh-tw.html。
世界領先開放原始碼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宣布全球客戶關係管理(CRM)領導者 Salesforce(NYSE: CRM)正將其 200,000 個以上的系統從 CentOS Linux 移轉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以世界領先的企業 Linux 平台為基礎,簡化 IT 運營並增強客戶體驗。Salesforce 將其全球混合雲基礎架構標準化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因其可提供更靈活與一致的基礎,用於進行安全強化的混合雲部署,以推動大規模業務轉型,滿足客戶需求。此平台賦能 Salesforce 釋放有價值的開發者資源,同時整合各 IT 系統,提供客戶更好的商業成果。 Salesforce 是一家以客戶為中心、創新驅動的雲端 CRM 供應商,採用軟體即服務(SaaS)模式支援廣大客戶群。多年來,Salesforce 持續發展與拓展其產品,並融入人工智慧(AI)、自動化的自助服務工具與即時數據洞察等突破性技術,來支援客戶的業務需求。為此,Salesforce 依賴龐大 IT 系统,包含傳統資料中心環境及 Salesforce 專為公有雲設計的基礎架構 Hyperforce 中運作的數十萬個系統。Salesforce 的快速成長與創新採用因此產生包括 CentOS Linux 7 在內的異質操作系統環境,而這則會需要 Salesforce 熟練的基礎架構團隊進行額外的維護與管理。 Red Hat 總裁暨執行長 Matt Hicks 表示:「身為各自領域的先驅及領導者,Red Hat 與 Salesforce 對推動客戶成功的持續轉型及不斷創新有著深刻理解與讚賞。此次合作凸顯出這項共同承諾,Salesforce 繼續專注於客戶體驗,而 Red Hat 則善用數十年在企業開源技術與混合雲基礎架構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支援 Salesforce 滿足客戶動態需求的用心。」 Salesforce 目前正將其全球混合雲基礎架構在世界頂級企業級 Linux 平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上進行標準化。Salesforce 預計藉由這次的移轉提高 IT 營運效率,提升開發人員生產力,並推動整體客戶體驗的創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為現代 IT 工作負載及企業級混合雲部署提供必要的穩定性,各企業因而能在任何地方執行應用程式,同時橫跨地端及雲端環境輕鬆管理。 Salesforce 總裁暨首席工程長 Srini Tallapragada 指出:「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以客戶為核心;藉由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alesforce 全球 IT 營運能比過往更快速地進行創新,並提供客戶可靠、可擴展的體驗。」 Salesforce 希望將其全球基礎架構從 CentOS Linux 移轉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上,以實現下列重大優勢: 跨各種軟硬體架構(包括 ARM)的效能與效率優化,Salesforce 工程團隊能夠更輕鬆地採用突破性技術,不衍生新的基礎架構需求。 透過強化平台滿足客戶需求,在混合雲(包含資料中心、公有雲、邊緣端)推動更為一致的創新,且無論客戶所在位置或規模為何,都能支援不同客戶的特殊應用。 利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分層方法優化 IT 環境安全,包括支援許多最新的加密及安全運算創新。 Red Hat 屢獲殊榮的支援團隊強化客戶支援體驗,將 Salesforce 工程人員從雲端規模的作業系統細節中解放,從而專注於提供客戶價值。 Salesforce 與 Red Hat 以及 IBM Consulting 有著長期的合作歷史,一同提供可靠的雲端基礎架構,優化 CRM 效能。透過此次進一步擴大與 Red Hat 及 IBM 的合作,Salesforce 希望能實現雲端基礎架構的現代化,滿足不斷演變的客戶需求。 額外資源 進一步了解Salesforce 的移轉過程 深入了解從 CentOS 7 移轉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優點 Red Hat 聯絡資訊 深入了解 Red Hat Red Hat Taiwan 官網 加入 Red Hat Taiwan Facebook 專頁 關注 Red Hat 新聞 閱讀 Red Hat 部落格 在 Red Hat Twitter 追蹤 Red Hat 在 YouTube 觀看 Red Hat 影片 在 LinkedIn 追蹤 Red Hat
華碩智慧物聯網(ASUS IoT)今推出Tinker Board 3N,此款Arm®型多功能單板電腦(SBC, Single Board Computer),搭載可輕鬆操作的整合系統,具廣泛適應性與卓越擴充力,是新興工業物聯網(IIoT)時代的絕佳首選。 擁有NUC小尺寸的Tinker Board 3N,配備豐富I/O,同時支援Linux Debian、Yocto和Android作業系統,可為執行多樣化IIoT專案開發者和系統整合商提供全方位平台,助其打造合適的對應解決方案;加上最佳化散熱設計,可簡化嵌入式應用部署程序,嚴苛環境下也能維持高效運作。 全新Tinker Board 3N採可靠耐用設計,能提供強大運算效能、低功耗與多元介面選項,將以萬全準備助攻智慧製造,推動物聯網革命! 多功能與進階圖形處理 Tinker Board 3N搭載64位元四核心Arm Rockchip RK3568處理器,可滿足IIoT的高度效能與多功能需求;Arm v8架構則能以低功耗流暢執行圖形處理任務。根據內部檢測結果,Tinker Board 3N的GPU效能將提升至最高17%,UX總得分增加達31%,不僅涵蓋資料安全、處理能力和圖像/影像處理等層面,於物聯網閘道器、人機介面(HMI)及工廠自動化相關應用領域亦表現出色。 強大且彈性的散熱設計 除了優異的運算力,Tinker Board 3N採用多項機械式強化功能,有助於更靈活的嵌入式應用,例如:背面搭載輕薄推入式插銷散熱器和SoC配置,在提升強度的同時亦方便安裝;小巧的NUC機身,可實現在有限的SWaP空間部署與彈性系統整合,搭配-40°C到85°C的寬溫,再惡劣的工業環境也能穩定運作,安心無虞。 適合多元應用的連線功能 Tinker Board 3N另配置PoE、LVDS、COM和控制器區域網路(CAN bus)介面,同時備有M.2 E和M.2 B插槽,可相容於雲端運算的WiFi 5/6、4G/5G擴充模組;內建的LVDS透過雙通道支援FHD輸出,適用各式顯示器,嵌入式COM接頭和控制器區域網路(CAN bus)則能容納多種應用,如:控制器和機械手臂,無論工業自動化和智慧工廠等場域皆適得其所。 支援最新作業系統 Tinker Board 3N支援多作業系統平台,以因應不同開發環境,使用者可自由選擇Linux Debian、Yocto或Android,且最新的ASUS IoT SBC還支援Android和Linux無線韌體更新(FOTA),除能確保軟體隨時處於最新狀態,亦有利系統維護,成就極致效能。 針對各類專案需求,Tinker Board 3N共提供三種版本,包括:Tinker Board 3N PLUS、Tinker Board 3N和Tinker Board 3N LITE;瞭解更多請參考:Tinker Board 3N
新竹縣參考聯合國「2030議程(Agenda 2030)」所提出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加上本土化、在地化考量。完成編撰新竹縣2023年版「地方政府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s,VLR)」,整體脈絡遵循楊文科縣長之「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及「樂安居」四大施政主軸,並落實SDGs「不遺漏任何人」(Leaving No One Behind)的精神。報告共收錄了新竹縣154項永續政策,74項利害關係人議合與共融作為,以及69項短中長期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2030永續發展議程,所提出之17項永續發展核心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以及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自2021年完成第一版VLR後,新竹縣亦於今年度8月完成了2023年中英文版VLR(電子檔案下載連結如下:( https://www.hcepbcc.com/modules/news/index.php?storytopic=11 )。內容除檢視新竹縣永續發展歷程以及轄內的自然、人口、產業等條件,同時亦揭露楊文科縣長之「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及「樂安居」四大施政成果並契合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面對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轉型等重大議題,新竹縣未來永續發展推動政策仍然會面臨諸多課題。但楊文科縣長將堅持推動永續發展,進行各項政策研擬、規劃與執行,以因應國內外情勢變化,以求施政方針與永續發展緊密扣合,同時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展現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同心協力共創新竹縣永續榮景。
紡織所與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共同針對電子紡織品關鍵材料進行合作開發,並由紡織所建構國內在地化供應鏈,來達到快速反應、降低成本與提供優質產品。從初期的環保彈性導電漿料合成技術、中期的環保彈性導電漿料與模組量產技術,以及現行的印刷型環保彈性導電產品開發與淬鍊。 紡織所在科技專案計畫支持下研發「可水洗環保彈性導電漿料」技術,具有節能減碳以及減少水資源浪費特性,並建立國內在地生產示範場域,技術領先國際。具有可快速回收再利用、低碳製程以及減少水資源浪費等特性。本產品在規格、成本與交期具有競爭優勢(相較於現有方法成本降低50%/交期縮短60%)。適合大批量(卷對卷)製程生產,可應用在各種產品表面上,如車用內裝、展示服飾等等。該技術獲得2022年世界百大發明獎、2022年愛迪生發明金獎、以及111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創作獎銀牌」等多項科技發明類獎項肯定。
因應紡織產業快速反應及環保低碳的產業趨勢,紡織所在科技專案計畫支持下研發全球創新機能墨水配方技術,成功開發感濕變形墨水、親水墨水、疏水墨水、抗菌墨水、涼感墨水等機能性墨水技術。並領先全球開發紡織用精準機能噴塗面料技術,透過數位噴塗技術進行低用水低能源低碳排等綠色紡織品機能加工技術,在噴塗製程上也可大幅減少水(80%)、電(85%)與化學品(30%)等的使用量,具備產品節能減廢低碳排等特性,提供產業界快速滿足客製化需求。 紡織所發展「以噴代染」及「以噴代整」技術,達到染整工程低碳化,建立全球第一條噴墨染色整理示範產線,透過數位供墨系統模組設計與應用,結合局部噴塗及精準控制,快速滿足消費者及時機能性紡織品需求。提供業者高彈性、短交期、低成本與互動設計之大量客製產銷模式,透過噴墨塗佈建立[超低用水]染色及整理技術,符合低碳製程、進而達到碳中和政策需求,未來將會是機能性紡織品快速反應的創新營運模式。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EUtUjSc3pQY
A12 藝術空間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