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世界領先開放原始碼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近日宣布與 Fujitsu(富士通)展開全球合作,於運用 Kubernetes 為基礎架構創建的頂尖混合雲應用程式平台 Red Hat OpenShift 上,提供虛擬化無線接取網路(vRAN)解決方案。Fujitsu 選擇 Red Hat OpenShift 作為其首選混合雲平台,提供雲端原生、AI 就緒的 vRAN 解決方案,賦能服務供應商提升效率、優化網路,並以更高的一致性和靈活性將營運拓展至多樣化的應用程式中。 Red Hat 全球電信生態系副總裁 Honoré LaBourdette 表示:「RAN 的未來是 AI,且將以雲端原生技術驅動。Red Hat 與 Fujitsu 攜手合作,協助服務供應商全面釋放 RAN 的潛力,將虛擬化、容器化及 AI 工作負載整合至廣泛的網路覆蓋範圍,以實現網路效能與優化的躍升。」 Fujitsu Limited 行動系統事業部負責人 Masaki Taniguchi 指出:「我們很高興能與 Red Hat 擴展長期合作關係,在現今 AI 時代中為服務供應商深化和擴展 RAN 功能。Red Hat OpenShift 提供開放且可高度擴展的雲端原生平台,為 RAN 提供關鍵的靈活性與整合能力,服務供應商得以更輕鬆高效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網路需求。」 透過本次合作,Fujitsu O-RAN O-Cloud 解決方案將奠基於 Red Hat OpenShift 上,以雲端原生平台支援虛擬化和容器化的開放式無線接取網路(Open RAN)功能,以及 RAN 的軟體元件和 AI 所需的工作負載。由於服務供應商在大規模部署和營運 RAN 時,其涵蓋範圍通常包含網路中的數千個站點,因此極需具高度自動化、靈活性和安全性的功能。以 Red Hat OpenShift 作為 Fujitsu vRAN 解決方案的通用平台,客戶將能取得: ● 進階調度和自動化:Red Hat OpenShift 提供零接觸配置(zero-touch provisioning,ZTP)並內建自動化功能,服務供應商可於通用平台上管理各種規模的下一代 RAN 網路。 ● 超低延遲和效能提升:Fujitsu vRAN 運行於 Red Hat OpenShift 上,並搭載 Arm 伺服器,能為服務供應商提供更節能的替代方案,以實現更低延遲、確定性處理(deterministic processing)技術,以及用於增強網路效能的專用硬體加速。 ● AI 就緒 vRAN:服務供應商得以藉由 Red Hat OpenShift 在單一平台上透過強化的安全功能進行擴展,並管理虛擬化、雲端原生和支援 AI 的應用程式,擴大新的商業機會。 運用 Red Hat OpenShift 作為通用雲端平台,賦能服務供應商透過改善資源共享、生產力和自動化實踐,可有效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達 40%。採用 Red Hat OpenShift 的 Fujitsu vRAN 符合 O-RAN 聯盟為 RAN 和 O-Cloud 架構設定的開放運算標準,提供由開源創新和社群貢獻驅動的整合解決方案。 前瞻性聲明 除此處包含的歷史訊息和討論外,本新聞稿中包含的陳述可能符合美國 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所定義之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是基於公司現階段對未來業務和財務表現的假設。這些陳述涉及許多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可能導致與實際結果出現重大差異的因素。本新聞稿中的任何前瞻性陳述僅在發布之日起生效。除法律要求外,Red Hat 公司不承擔更新或修訂任何前瞻性陳述的義務。 ### Red Hat、Red Hat logo 及 OpenShift 為 Red Hat 或其子公司在全球之商標或註冊商標。
【臺北訊,2025 年 3 月 10 日】網路安全解決方案的先驅者及全球領導廠商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HKP)日前在曼谷舉辦年度網路安全盛會 CPX 2025,分享為高度互聯世界提供安全防護的願景。來自亞太地區的近 1,650 名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齊聚一堂,Check Point 展示 AI 安全防護創新技術,並介紹混合網狀安全防護策略如何革新網路防禦,助力企業有效防範不斷演變的威脅。 根據 Check Point 威脅情資數據,勒索軟體、駭客激進主義及 AI 網路犯罪加劇全球複雜網路攻擊數量,亞太地區組織在過去六個月平均每周遭受 2,915 次攻擊,遠超過全球平均每周 1,843 次。 亞太地區主要趨勢: 過去 30 天,52% 的惡意檔案透過網頁型(Web-based)攻擊傳播,顯示網路釣魚詐騙急劇增加。 縱觀全球,勒索軟體攻擊佔所有網路事件的 4%,而亞太地區的比例高達 6.3%。 亞太地區最常遭受攻擊的產業: 教育與研究:各組織每周遭受 7,372 次攻擊(全球為 4,127 次) 醫療保健:各組織每周遭受 5,225 次攻擊(全球為 2,441 次) 政府與軍事:各組織每周遭受 4 834 次攻擊(全球為 2,593 次) Check Point Software 執行長 Nadav Zafrir 表示:「隨著邁向新時代,AI 既是最大的威脅,亦是最有力的防禦利器。有鑒於網路犯罪分子正利用 AI 擴大攻擊規模,因此 Check Point 將 AI 融入整個安全防護架構,提供以預防為主的保護,目標不僅是守護企業當前的安全,還要為未來威脅做好準備。」 引領 AI 安全防護:Check Point 最新創新成果 隨著 AI 驅動的網路威脅不斷升級,組織亟需可靠的安全解決方案,以防範持續擴大的攻擊面和不斷演變的攻擊技術。為應對此挑戰,Check Point 推出全新 AI 安全防護功能,重新定義網路防禦。 • Infinity AI Copilot 助力自動安全維運:這款具情境感知能力的生成式 AI 助理能簡化安全管理、自動執行策略並加速威脅回應。 • AI 驅動威脅防禦和自動化事件回應:透過 Infinity Playblocks,組織可使用自然語言 AI,實現跨 Check Point 和第三方環境的自動化安全操作編排。 • 基於 AI 的策略洞察和審計,重塑零信任策略:全新 Infinity Identity 功能可跨混合環境提供一致的存取控制,確保遵循不斷變化的安全策略和法規要求。 引領業界的網路安全防護效能 Check Point Infinity 平台再度樹立網路安全防護標杆。在 Miercom 2025 年安全基準測試中,Infinity 平台的惡意軟體攔截率高達 99.9%,0+1 日惡意軟體防禦率最高。此外,Check Point 防火牆記錄的已知被利用漏洞(KEV)風險最低,僅有 1 個 KEV,遠低於競品的 11、16 和 21 個。 Check Point 在以下三大 GigaOm 雷達報告中均獲評為「領導者」,進一步奠定其領導地位: • 應用與 API 安全防護 • 雲端網路安全防護 • 雲端工作負載安全防護 Check Point Software 創辦人暨執行董事長 Gil Shwed 表示:「安全建立在信任之上。憑藉著超過三十年的產業領導經驗,Check Point Infinity 作為一個真正的安全防護平台,已樹立 AI 安全防護的黃金標準,可幫助企業從容應對不斷變化的網路環境。」 未來安全防護:AI、自動化和統一保護 隨著網路攻擊年增達 44%,加上安全工具分散和維運複雜性,企業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Check Point 採用 Infinity AI 的混合網狀安全防護模型,可提供統一的安全策略、主動式威脅防禦和 AI 驅動的自動化零信任策略執行。透過整合 Check Point 和第三方解決方案即時威脅情資,企業能有效抵禦不斷演變的威脅。 Check Point Software 亞太及日本區總裁 Ruma Balasubramanian 表示:「在當今這個高度互聯的世界,必須採用 AI 防禦技術對抗 AI 威脅。Check Point Infinity 安全防護平台專為 AI 設計,並由 AI 驅動,提供卓越的威脅防禦、統一安全管理和即時協作情資。在邁向自主零信任架構的過程,Check Point 始終走在最前線,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安全防護,幫助企業保持靈活、安全,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雲端工作負載安全防護:為企業雲端環境提供完整堆疊保護 Check Point 最近宣佈與頂尖雲端原生應用程式保護平台(CNAPP)供應商 Wiz(在 GigaOm 近期報告中同樣獲評為領導者)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緊密合作下,Check Point 與 Wiz 將在以下領域充分發揮雙方優勢: • 有效管理混合環境,跨物理、虛擬及雲端環境應用多層防護方法,實現無縫安全保護 • 快速檢測和回應工作負載,以儘早發現並緩解攻擊,避免影響業務營運 • 自動化執行配置,確保在雲端環境中,工作負載上線前已通過安全和合規性策略檢查 關注 Check Point Software X(前身為 Twitter): https://www.twitter.com/checkpoints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point.tw Blog: https://blog.checkpoint.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CPGlobal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heck-point-software-technologies 關於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www.checkpoint.com)是 AI 驅動與雲端交付的網路安全平台領導廠商,為全球超過 10 萬家組織提供防護。Check Point 利用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力量,透過其 Infinity 平台提高網路安全效率和準確性,以業界領先的捕獲率實現主動威脅預測和更智慧、更快速的回應時間。此綜合平台包含雲端交付技術,涵蓋確保工作空間安全的 Check Point Harmony、確保雲端安全的 Check Point CloudGuard、確保網路安全的 Check Point Quantum,以及用於協作安全操作和服務的 Check Point Infinity Core Services。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聲明。前瞻性聲明一般涉及未來事件或者公司未來的財務或營運表現。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聲明包括但不限於:對未來成長的預期、Check Point 在業界領導地位的擴展、股東價值提升,以及為全球客戶提供業界領先的網路安全平台的相關陳述。我們對這些事項的預期和願景可能無法實現,未來實際結果或事件可能會因風險和不確定性而與預期結果或事件存在重大差異。本新聞稿中包含的前瞻性聲明亦受其他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這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已在我們提交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詳細說明,包括我們於 2024 年 4 月 2 日提交的 20-F 年度報告。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聲明基於 Check Point 截至本聲明發佈日期所掌握的資訊,除法律規定,Check Point 不承擔更新任何前瞻性聲明的義務。
Alienware 全力出擊,推出全新系列電競顯示器,並正式發表備受期待而榮獲 CES 2025 創新獎的Alienware 27 4K QD-OLED 顯示器。 這是 Alienware的重要時刻,全新陣容橫跨整個產品組合,讓 Alienware 能夠觸及比以往更多的遊戲玩家。顯然,今天有許多亮點值得關注,主要重點摘要如下: Ø Alienware 推出三款新品強勢擴展QD-OLED產品陣容,將我們的產品系列擴大至多款不同 QD-OLED 機型。 Ø Alienware 全新升級深受粉絲喜愛的 Alienware 34 Ultra-Wide QD-OLED 顯示器,標記著此款引領 QD-OLED 電競革命的經典產品如今盛大回歸。 Ø Alienware 擴大其顯示器陣容進軍新的價格區間,讓全球更多玩家都能使用 Alienware 顯示器。 全新 AW30 設計語言 在深入探討個別產品之前,讓我們先重新介紹全新的設計語言 AW30,其為貫穿整個全新 Alienware 顯示器產品組合的主軸,並延伸至整個 Alienware 系列,為每款機型帶來大膽又具前瞻性的美感與尖端創新技術。 AW30 設計語言於 CES 首次亮相,其設計旨在展現神秘感與超然氛圍,完美體現 Alienware 的獨特性。作為我們設計演進的里程碑,在我們即將迎來 30 週年之際,AW30 標誌著品牌邁入了新紀元。 AW30 帶來一系列功能性與外觀上的進化,協助使用者維持整潔有序的桌面: Ø 星際藍配色:展現大膽搶眼的外觀,致敬天體宇宙的深邃藍色色調。 Ø AW30「字形」圖像:任何敏銳眼光都能解讀的 Alienware 語言。 Ø 360 度通風設計:典雅設計提供適當氣流並保護重要零組件。 Ø 精巧底座:佔用面積小有助於維持桌面整潔,確保最佳鍵盤擺設位置及流暢的滑鼠移動體驗。 Ø 簡化線纜管理:排除纜線蓋使用需求。便利的底座設計得以輕鬆使用連接埠,同時保持線纜乾淨整齊。 Ø 更新 OSD UI 與 AWCC 6.6:採用更簡潔的螢幕功能選單及整合式 AWCC 支援,可直接從桌面管理顯示器設定。 三款全新 QD-OLED 顯示器 我們的旗艦級產品 QD-OLED 顯示器是產品組合中的頂級產品,專為提供極致視覺效果而設計。今天,我們推出三款全新的 QD-OLED 顯示器,進一步擴展 Alienware 的產品陣容。 當我們在 2022 年推出全球第一台 QD-OLED 電競顯示器 Alienware 34 Curved QD-OLED(AW3423DW)時,奠定了 Alienware 在 QD-OLED 領域的領導地位,並為電競顯示器樹立了業界標準。我們延續經典推出重新設計的升級機型,在效能和沉浸感上帶來實質提升。新款 Alienware 34 Ultra-Wide QD-OLED 顯示器(AW3425DW)擁有更高的 240Hz 更新率(原為 175Hz)、更強大的 HDMI 2.1 FRL 連線能力,並獲得 G-SYNC Compatible 認證,同時支援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和 VESA AdaptiveSync。配有 WQHD(3440x1440)解析度與 1800R 曲率,這款超寬顯示器可以包覆玩家的視野,帶來更寬廣的遊戲畫面與劇院級視覺體驗。 接下來是新款的 Alienware 27 280Hz QD-OLED 顯示器(AW2725D)。這款顯示器將 QHD 解析度搭配 280Hz 高速更新率,實現鮮明畫質與超順暢效能的完美平衡以適用於各類遊戲。不過,讓這款顯示器脫穎而出的關鍵亮點,就是極具吸引力的目標售價,讓Alienware 的 QD-OLED 電競體驗比以往更容易入手。 三款產品中的壓軸是備受期待的 Alienware 27 4K QD-OLED 顯示器(AW2725Q),目前已正式上市!正如我們在 CES 2025 的發表,這款顯示器驚人的166 PPI(每英吋畫素)畫素密度,相較於市面上的其他產品,創下了所有 OLED 或 QD-OLED 顯示器[i]的最高每英吋畫素紀錄,為玩家提供無與倫比的視覺清晰度、速度感與沉浸感。 對於 OLED 烙印問題感到擔心的玩家,將會很高興得知所有 QD-OLED Alienware 顯示器均享有最高三年 OLED燒屏保固,讓您在遊戲時安心無虞。 專為電競遊戲打造的的極速體驗 近年來,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電競有顯著成長,已成為許多大學體育與學術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 2024 年,已有超過 200 所大學和學院成立正式電競校隊[ii],包括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普渡大學,這些大學與 Alienware 合作,為其學生和校隊建置最先進的電競設施。 Alienware 將大學電競視為競技遊戲的下一個發展領域。為了實現這一願景,我們會將 Alienware 技術引入更多學校,讓電競更普及。不過在家中呢?畢竟,家中才是大多數玩家練功的地方。 秉持這一精神,我們推出了全新 Alienware 25 320Hz 顯示器(AW2525HM),降低進入 300Hz 以上電競遊戲領域的門檻。此款顯示器專為有志於成為電競選手的玩家設計,提供高效能電競解決方案,同時不會讓玩家破費。其搭載提供320Hz 更新率的 Fast IPS FHD 面板,可以呈現出超順暢的視覺效果且將輸入延遲減至最低,使其成為暢玩 FPS 和快節奏遊戲的絕佳選擇。 適用於消費大眾的 Alienware QHD 顯示器 最後,Alienware 擴大其顯示器陣容進軍新的價格區間,讓全球更多玩家都能輕鬆擁有 Alienware 顯示器。新款 Alienware 27 電競顯示器(AW2725DM)為使用者提供了數個價格具競爭力的 QHD 顯示器,滿足玩家對不同尺寸與螢幕格式的喜好。 Ø 27 吋顯示器以更小巧的外型提供相同效能。 它提供180Hz 高速更新率和 1 毫秒灰階到灰階的反應時間,確保流暢呈現而無動態模糊的遊戲畫面。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及 VESA AdaptiveSync* 認證,讓顯示器不會出現畫面撕裂的現象,而 DCI-P3 95% 色彩覆蓋率及 VESA DisplayHDR400 認證則讓每個場景都呈現出生動寫實的視覺效果。 戴爾科技集團推出全新顯示器系列:專為工作、娛樂與日常需求打造 戴爾推出全新系列的 Dell Pro Plus 和 Dell Plus 顯示器,提供多樣化的功能與價格選擇,無論是專業工作或娛樂享受,皆能滿足各類使用者的需求。 更大尺寸、更高解析度的顯示器,配備更快速的更新率與增強的連接性,能有效提升生產力並提升整體使用者體驗。研究顯示,先進顯示器可提高生產力最高達 59%[iii],提升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輸出的準確度達 56%[iv],減少 58%[v] 的時間與精力消耗,並提高 54%[vi] 的協作效率。 戴爾 Pro Plus 顯示器提供卓越效能、無縫連接與增強協作功能,是商業專業人士的理想選擇。 Dell Pro 34 Plus USB-C Hub顯示器(P3425WE)與 Dell Pro 32/27 Plus 4K USB-C Hub顯示器(P32/2725QE) 一系列的 WQHD 和 4K 顯示器擁有更高的 100Hz更新率、更卓越的對比度,以及具TUV 眼睛舒適 4 星認證的ComfortView Plus,帶來更佳的觀看體驗。透過單一 USB-C 線纜,即可實現影片、數據傳輸及最高 90W 的電力供應,並支援RJ45連接的1 GbE 以太網,進一步提供工作效率、快速存取的彈出式端口也為使用者提供額外的便利。這些顯示器設計適用於多操作系統環境,兼容 Windows 和 macOS,無論是分析師、市場行銷人員或IT管理員,皆能完美應對各種需求。 Dell Plus 顯示器提供卓越的視聽效能,完美適用於娛樂、學習或工作,並且非常適合追求時尚設計與多功能性的使用者。 Dell 34 Plus USB-C 顯示器(S3425DW)與 Dell 27 Plus 4K USB-C 顯示(S2725QC) 這些受生活方式啟發的顯示器,專為日常任務設計,從瀏覽社群到學校作業及娛樂需求,都能輕鬆應對,非常適合尋求沉浸式視聽體驗的使用者。 S3425DW 提供 WQHD 解析度,而 S2725QC 則進一步升級為 4K 解析度。這兩款顯示器都升級了更新率,從 60Hz 提升至 120Hz,並增強了對比度,帶來更流暢、更生動的視覺效果。這些顯示器設計上支持多操系統,確保與 Windows 和 macOS 系統的無縫兼容。此外,AMD FreeSync™ Premium 認證可保證用戶擁有順暢且無撕裂的視覺體驗。這些顯示器也配備雙 5W 喇叭,提供更豐富的音效,低音更有力而聲音範圍更廣。 使用者現在可以透過業界首款一體化應用程式——全新的Dell Display and Peripheral Manager(DDPM),來管理和優化所有Dell顯示器及周邊設備,包括擴充基座。 這款 軟體同時為使用者和 IT 管理員提供高效能和自訂功能,打造更直覺的操作體驗。 Ÿ Easy Arrange 功能讓使用者可以使用可自訂或預設的分區模板來劃分螢幕區域,提高工作效率。全新的 Easy Arrange Memory功能進一步強化多工處理,讓使用者可以將應用程式分配到 Easy Arrange 配置檔中,並根據預定時間表自動儲存與恢復這些配置,確保工作流程的順暢無縫。 Ÿ 亮度和對比度排程讓使用者能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下舒適工作,免去手動調整顯示器設置的麻煩。 Ÿ IT 管理員也能夠充分利用 DDPM 的遠程管理功能,更高效地管理Dell商業顯示器(Dell UltraSharp 和Dell Pro 系列)及 PC周邊設備。他們還可以透過Dell設備管理控制台(計劃於第二季末推出)或命令列介面(CLI)[vii],實現全域部署更新。 Dell UltraSharp 32 和 27 4K Thunderbolt Hub顯示器(U3235QE 和 U2725QE),此前於 1 月份宣布,現已在全球上市。點擊此處了解更多資訊。 [i]根據內部分析結果,2024 年 11 月 [ii] 資料來源:Stone, A.(2024 年 5 月 28 日)。大學電競課程是招募和留住人才的工具。EdTech Magazine。 https://edtechmagazine.com/higher/article/2024/05/collegiate-esports-programs-serve-recruitment-and-retention-tools [iii]戴爾科技委託 Forrester 於 2024 年 12 月進行的研究:《利用高性能顯示器釋放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潛力》 [iv]戴爾科技委託 Forrester 於 2024 年 12 月進行的研究:《利用高性能顯示器釋放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潛力》 [v] 戴爾科技委託 Forrester 於 2024 年 12 月進行的研究:《利用高性能顯示器釋放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潛力》 [vi] 戴爾科技委託 Forrester 於 2024 年 12 月進行的研究:《利用高性能顯示器釋放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潛力》 [vii] 顯示器的 CLI 從 2025 年 2 月 21 日起提供,PC 周邊設備則於第二季時提供
卓越媒體集團將主辦創新創業論壇 匯聚全球專家前瞻AI商機 文 / 劉正廷 圖 / 創富教育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全球創業生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AI與自動化技術持續顛覆傳統商業模式,而創新思維與市場競爭力成為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全球知名創業導師、創業加速器Founder Space創辦人史蒂文‧霍夫曼(Steven Hoffman,暱稱霍夫曼船長Captain Hoff)即將來台,為台灣新創帶來國際級的創業智慧與趨勢解析。 全球知名創業導師、創業加速器Founder Space創辦人史蒂文‧霍夫曼(Steven Hoffman)有望於今年八月來台,出席由卓越媒體集團及創富教育顧問公司聯合主辦的大型創新創業論壇,預計吸引千名創業者、投資人及科技產業專業人士參與。 此次論壇將成為台灣創業生態的一大盛事,為本地新創企業帶來國際級的創新思維與趨勢洞察。史蒂文‧霍夫曼日前接受卓越媒體集團專訪,分享他的創業哲學、AI技術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對台灣新創發展的觀察與建議。 矽谷創業家與創新思維的實踐者 霍夫曼憑藉多年創業經驗,曾成功創辦多家矽谷科技公司,並著有多本影響深遠的創業書籍,包括:《The Five Forces:未來五大力量顛覆世界》、《Surviving a Startup:新創企業的生存指南》與《Make Elephants Fly:顛覆性創新的核心策略》。這些書籍不僅為創業者提供理論架構,更結合實戰經驗,幫助新創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Make Elephants Fly》:顛覆性創新的核心策略 在此書中,霍夫曼詳細闡述創業運作的重要步驟—「顛覆式創新」。他分析如何將創新理念轉化為可行的商業模式,並提供實踐經驗與策略。對於渴望顛覆市場格局的傳統企業與新創公司而言,這本書堪稱不可或缺的指引。 《Surviving a Startup》:新創企業的生存指南 此書則提供經驗主導的創業生存指南。霍夫曼以自身在創業加速器與企業培訓中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新創企業從想法到落地、再到市場擴展的全方位策略。他強調,創業者必須學會資金管理、商業模式開發與市場競爭策略,才能在充滿挑戰的創業環境中存活並成長。 《The Five Force》:未來五大力量顛覆世界 在他這本最新的著作中,霍夫曼分析五大即將重塑全球經濟與社會的技術力量,分別是: 一、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二、深度自動化(Deep Automation) 三、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四、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 五、人類擴展主義(Human Augmentation) 霍夫曼指出,這些技術不僅將改變企業運作模式,甚至可能顛覆現有的產業結構。他強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擁有世界級的優勢,加上無數具創意與才華的年輕人,這本書正是為他們而寫,幫助他們理解未來的創業趨勢。」 台灣創業新機遇 擁抱科技變革 面對AI與自動化帶來的劇變,霍夫曼認為,創業者應該思考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提升競爭力,而非抗拒變革。他建議台灣新創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利用AI驅動的商業模式開拓全球市場,並借助科技優勢創造更具影響力的創業生態。 此次來台,霍夫曼不僅將於創業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還將透過書籍發行與創業者進行深度交流,期待為台灣新創產業帶來新的啟發與機遇,助力本地創業生態與國際接軌。 從好萊塢夢想到科技創業 霍夫曼的轉折點 在專訪中,霍夫曼回憶起自己最初的創業經歷:「我從小就熱愛講故事,最早的夢想是成為電影導演,進入好萊塢發展。但當我發現遊戲產業能結合故事與技術,我毅然轉向科技創業,並在Sega等企業從事遊戲開發。當時,我主要負責遊戲設計與敘事,這段經歷讓我深刻理解了使用者體驗與互動設計的重要性。」 他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次關鍵的創業嘗試。「當時我們想開發一款創新的社交遊戲,結果失敗了。這讓我意識到,產品本身的創新並不足夠,最重要的是理解市場與用戶需求。當你創業時,你不能只是打造自己想要的產品,而是要解決真正存在的問題。」 市場需求至上 創業成功的關鍵策略 霍夫曼隨後進一步談到他如何運用這些經驗,在創辦創業加速器Founder Space時,將市場需求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希望能提供創業者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平台,讓他們可以學習如何避開創業陷阱,掌握成功的關鍵。」透過與全球投資人、創業導師及企業家的密切合作,他將Founder Space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創業加速器,協助全球創業者開拓市場,擴展影響力。 霍夫曼自詡為「創業船長」,帶領無數創業者從零開始,尋找市場定位並發展競爭優勢。他強調,創業沒有單一成功模式,每位創業者的個性、管理風格與市場策略都不盡相同,唯有不斷學習與調整,才能突破困境。 此外,他指出,創業者常陷入「產品迷戀」的陷阱,而忽略市場需求。他建議新創企業不要執著於產品本身,而是專注於用戶需求與市場適應性,並不斷調整產品策略,以確保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可以擁有世界上最棒的產品,但如果沒有人願意買單,那麼它的價值就歸零。」 AI變革浪潮 改變產業結構與人類價值的挑戰 霍夫曼在專訪中深入探討AI對未來社會的影響。他認為,AI與自動化技術將全面改變全球產業結構,許多傳統職位將逐漸被機器取代,但這並不代表人類將失去價值,反而會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他強調,未來的社會將更強調人類的創意、情感互動與社交連結,這些軟實力將成為無可取代的核心價值。 「很多人擔心AI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無用,但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利用這項技術來提升生活品質。」霍夫曼表示,過去人類的價值往往被工作定義,而未來AI將讓人們有更多時間投入藝術創作、哲學思考、社交與家庭生活。「我們需要『從工作定義人生』的框架中解放,進入一個以創造力與人際關係為核心的時代。」 AI時代的社會選擇 如何確保技術惠及全人類 然而,他也警告,這場變革並非全然光明,關鍵在於人類如何決策與應對。「AI的發展是一把雙面刃,如果決策者的選擇不當,可能會導致財富與資源更加集中,讓少數人受益,而大多數人被排除在經濟體系之外。」霍夫曼強調,未來社會的走向將取決於如何制定政策與技術應用方式,確保技術能夠真正造福全體人類。 「創業最重要的是靈活應變,你不能只是抱怨市場環境變了,而是要思考如何順勢而為,找到新的機會點。」霍夫曼強調,成功的新創企業通常不會害怕技術變遷,而是主動擁抱變革,並將其轉化為競爭優勢。 他認為,未來人類將與AI深度共存,甚至進一步發展腦機接口,讓人類思維直接與AI系統連結,改變我們獲取知識與互動的方式。「未來,我們將不再只是使用AI,而是與AI共生,這將顛覆我們對工作的定義,甚至對人類存在的思考方式。」 台灣新創的全球視野與挑戰 霍夫曼曾多次造訪台灣,對台灣並不陌生,他曾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國家發展委員會(NDC)、台灣創新創業中心(TIEC)及多家科技產業領袖深度交流。 他表示,台灣在半導體與AI硬體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但在創業生態與國際市場拓展方面仍面臨挑戰。他認為,台灣新創若要在全球市場立足,必須從一開始就具備國際化視野,並積極探索全球市場的機會。 「台灣的年輕創業者如果僅聚焦於本地市場,將難以達到規模化發展。」霍夫曼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自創業初期便著眼全球,學習與國際接軌,並善用全球資源與投資機會。 技術強大但缺乏市場策略與國際銷售經驗 霍夫曼提到,在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等機構合作時,他觀察到台灣的創業生態正在發展,但仍需要更多支持來幫助新創企業進軍國際市場。「許多技術優秀的台灣新創團隊,開發出的產品具有高度競爭力,卻缺乏市場策略與國際銷售經驗。他們需要更多國際市場的實戰經驗,理解如何擴展客戶群,並學習如何與國際投資人對話。」 此外,他強調,台灣應積極參與國際創業加速器與產業論壇,透過全球交流機會提升市場敏銳度。他舉例,以色列的創業成功並非僅來自技術,而是來自其新創團隊具備全球市場視角,並積極與國際創投合作。「創業的成功不僅是技術,還包括策略、品牌建立與資本運作。台灣的創業家若能結合這些要素,將有機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借鏡全球成功模式 加強國際市場導向 霍夫曼也不吝分享他在不同國家協助創業生態發展的經驗,如愛沙尼亞、荷蘭及烏茲別克斯坦等。這些國家雖然市場規模較小,但政府積極支持新創發展,並透過政策鼓勵創業者向國際市場發展。他認為,台灣可以借鏡這些國家的策略,加強對新創的全球市場培育,並透過政策與資源協助企業進軍國際。 霍夫曼特別提到,台灣需要更多成功的新創案例來激勵年輕創業者。「年輕創業者需要看到身邊的人成功,這樣他們才會相信自己也能做到。這就是矽谷的成功模式,當你看到你的同學、朋友創業成功,你會覺得這條路是可行的,這種氛圍對於創業生態至關重要。」他認為,台灣應該加強對本地創業成功案例的曝光與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到創業的可能性。 加入國際網絡 打造全球競爭力 「加入國際網絡不僅能獲取資金,更重要的是建立合作夥伴,了解全球市場的真實需求,這才是企業成功的長遠之道。」霍夫曼表示,台灣的新創企業若能善用這些資源,將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 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從一開始就將市場視野放眼全球,學習與國際接軌,善用全球資源與投資機會。」霍夫曼強調。 他認為,創業並非一條直線,而是一場充滿挑戰與變數的旅程,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業者是否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善用科技工具來突破重重障礙。 全球創業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未來 霍夫曼認為,台灣的新創生態仍有巨大發展潛力,關鍵在於能否建立更強的國際連結,並積極探索市場機會。他鼓勵台灣創業者勇於挑戰現有框架,突破本地市場的限制,積極融入全球科技與商業網絡。 「成功的創業家並不是等待機會來臨,而是主動創造機會。台灣擁有優秀的人才與技術,若能強化品牌策略與國際合作,將能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大影響力。」霍夫曼表示。 未來,他將持續關注台灣創業生態的發展,並期待看到更多台灣新創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霍夫曼指出,全球創業環境正在快速變革,未來的成功將取決於創業者能否擁抱科技轉型,並與國際市場接軌。他特別強調,創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關鍵的是商業模式與市場策略的靈活應變。 對於台灣創業者而言,應勇於走出舒適圈,積極參與國際創業社群,學習如何有效吸引國際投資人,並掌握全球市場的動態與機會。他認為,唯有透過持續學習與實戰經驗累積,台灣新創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上脫穎而出。 卓越論壇 為台灣創業生態注入國際級動能 本次論壇由卓越媒體集團及創富教育顧問公司聯合主辦,將邀請來自全球的創投專家、企業領袖與技術創新者,共同探討AI時代的創新創業機會。霍夫曼的分享將涵蓋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創企業、AI對未來產業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科技變革浪潮中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對於台灣創業者而言,這將是一場不容錯過的學習與交流機會,透過與國際頂尖創業導師的對話,掌握創業航行的關鍵策略,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卓越論壇報名資訊與更多細節將於近期公布,敬請關注卓越媒體集團官方公告。https://51cfjy.youbuy.tw/RFUXD)
本文旨在介紹如何使用亞信電子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快速導入EtherCAT從站產品設計。 隨著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創新,工業自動化產業正邁向更高智慧和高效能的嶄新未來。EtherCAT 工業通訊技術以其高效能、超低延遲、高可靠性、精確的時間同步和低設置成本,成為現今工業乙太網路通訊技術的主流標準。本文將闡述如何使用亞信電子(ASIX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開發套件,快速導入高效能的EtherCAT從站解決方案,加速企業推展智慧工業自動化的進程。 高速可靠且超低延遲的EtherCAT工業乙太網路晶片 EtherCAT工業乙太網路晶片以其獨特的「飛速傳輸」(Processing on the fly)數據交換機制,充分利用工業乙太網路的帶寬資源,大幅降低資料傳輸延遲至小於1微秒(us),從而確保工業自動化通訊的實時性和確定性。亞信電子推出一系列EtherCAT從站控制晶片,包括AX58100控制器、AX58200專用通訊SoC以及AX58400雙核微控制器,這些晶片皆已獲得 EtherCAT 技術協會(ETG)的認可,並正式列入ETG 協會網站的 EtherCAT 產品指南。 (圖一) ETG產品指南 - 亞信AX58x00系列EtherCAT從站控制晶片 AX58400是一款高效能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集成了意法半導體STM32H755雙核微控制器,擁有480MHz ARM Cortex-M7和240MHz Cortex-M4雙內核。其內建的EtherCAT從站控制器配備兩個高速乙太網路PHY。AX58400支援各種通訊/控制周邊介面,包括具有MII/RMII介面的10/100 Mbps高速乙太網路MAC、高速USB 2.0 OTG、LCD-TFT顯示控制器、DCMI數位攝像頭介面、JPEG硬體編解碼器,以及SPI、UART、I2C等,另外還支援AES/TDES/HASH/HMAC硬體加密引擎及ROP/PCROP/防篡改訊息安全技術。 (圖二) AX58400 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 AX58400支援CoE、FoE、VoE等各種標準的EtherCAT通訊協定,適用於各種實時工業自動化控制應用,包括馬達與運動控制、數位/類比訊號I/O控制、感測器數據採集、機器人轉軸控制、EtherCAT轉IO-Link閘道器和EtherCAT Junction從站模組等。 (圖三) AX58400 EtherCAT從站典型產品應用 簡便的EtherCAT從站開發套件 亞信電子提供多款AX58400 EtherCAT從站開發套件,包括馬達運動控制、數位/類比I/O控制以及EtherCAT轉IO-Link閘道器模組,幫助客戶加速前期評估及產品設計開發時程。這些開發套件內含詳細的產品設計資料與參考源代碼,包括產品數據手冊、電路圖、電路板佈線圖、軟硬體設計指南及軟韌體源代碼。 (圖四) AX58400 EtherCAT從站開發套件 EtherCAT產品設計流程簡介 AX58400 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內建STM32H755雙核微控制器,並在馬達控制參考設計中結合了意法半導體的X-NUCLEO-IHM08M1 BLDC馬達驅動擴展板及STM32馬達控制軟體開發套件(MCSDK)來進行產品應用開發。因此,設計人員可以遵循以下軟硬體設計流程,使用亞信電子提供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開發套件,並搭配STM32開發工具(STM32 MC Workbench、STM32CubeMX、STM32CubeIDE和STM32CubeProgrammer),來完成AX58400馬達控制產品的設計開發。 亞信電子也提供完整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數位I/O控制開發套件,設計人員可依據此軟硬體設計流程,快速完成AX58400 EtherCAT從站I/O控制產品的開發設計。此外,亞信還提供整合了亞信自主研發IO-Link主站軟體協議棧的AX58400 EtherCAT 轉 IO-Link閘道器解決方案,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關技術支援服務。 Ÿ 硬體設計流程概述 亞信電子提供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開發套件包含完整的參考電路圖、PCB佈線圖和硬體設計指南。設計人員可以依據這些資料,迅速完成EtherCAT從站產品的硬體設計。此外,亞信電子的技術服務團隊還提供免費的電路圖和PCB佈線圖檢查服務,以協助客戶順利完成AX58400產品的硬體設計。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產品的硬體設計流程如下, a. 根據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開發板的電路圖和硬體設計指南,完成AX58400設備的電路圖設計。 b. 參考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開發板PCB佈線圖與硬體設計指南,進行AX58400設備的PCB佈線圖設計。 c. 可將新設計的AX58400設備電路圖與PCB佈線圖提交給亞信電子技術服務團隊進行檢查。 d. 進行AX58400設備的PCB板製作後,即可開始準備驗證新AX58400設備的硬體功能。 (圖五) 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參考設計 (圖六) AX58400硬體設計參考電路圖&PCB佈線圖 Ÿ 軟體設計流程概述 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開發套件除了硬體設計參考資料外,還提供完整的軟韌體參考源代碼和軟體設計指南。設計人員可參考這些源代碼、設計指南及教學影片,快速架設AX58400開發環境。新的AX58400硬體設備製作完成後,即可在此環境中驗證功能,並根據產品應用需求修改和測試軟韌體源代碼。這些源代碼包括Bootloader、產品應用韌體和TwinCAT PLC應用程式。以下是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產品的軟體設計流程, a. 使用ARM KEIL MDK uVision 5開發工具編譯AX58400 Bootloader源代碼,然後通過STM32CubeProgrammer工具將其燒錄到AX58400硬體設備中。 b. 使用EtherCAT SSC工具生成EtherCAT SSC源代碼;通過STM32CubeIDE或ARM KEIL MDK uVision 5開發工具編譯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韌體源代碼,再使用STM32CubeIDE或STM32CubeProgrammer工具將新編譯的韌體燒錄到AX58400硬體設備中。 c. 使用倍福(Beckhoff)TwinCAT 3 XAE開發工具創建一個新專案,載入並編譯AX58400 EtherCAT從站馬達控制TwinCAT PLC應用程式源代碼,執行該應用程式燒錄EEPROM,並開始驗證AX58400硬體設備功能。 d. 通過AX58400硬體設備功能驗證後,即可開始根據產品需求進行軟韌體源代碼的修改與測試。 (圖七) AX58400 EtherCAT從站開發工具 (圖八) AX58400馬達控制TwinCAT PLC應用程式 EtherCAT產品相容性測試 在完成新的EtherCAT從站設備功能驗證後,可以使用倍福的EtherCAT一致性測試工具(CTT)進行相容性測試,以確保產品設計符合標準的EtherCAT工業通訊協定。此CTT工具可以安裝在Windows電腦上當作EtherCAT主站,連接待測的EtherCAT從站設備並載入ESI檔,即可開始進行相容性測試。 (圖九) 倍福EtherCAT一致性測試工具 (CTT) 結論 本文探討了如何使用亞信電子的AX58400 EtherCAT從站雙核微控制器開發套件,快速實現高效能EtherCAT從站產品的設計。透過詳細介紹AX58400的晶片特性、開發套件、硬體與軟體設計流程及產品相容性測試,我們希望能為工程師們提供清晰的產品設計思路,並期待未來有更多企業採用EtherCAT工業通訊技術,共同推動智慧工業自動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華碩Radeon™ RX 9070 XT / 9070系列顯示卡今晚十點同步開賣!其採用AMD RDNA 4架構、16GB VRAM與HYPR-RX™功能集,並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實現超高解析,搭配進階光線追蹤等AMD最新AI功能,畫面更栩栩如生,沉浸感全面升級!此外,還可相容支援FidelityFX™超級解析度3.1的特定遊戲,在細膩畫質及影像流暢度間取得平衡;再加上DisplayPort™ 2.1a輸出所具備的龐大頻寬,即使維持高階更新率,影像亦清晰流暢,輕鬆坐享頂級娛樂饗宴。 硬派降臨 強悍效能全面解鎖:TUF Gaming系列 全新TUF Gaming Radeon™ RX 9070 XT / 9070 OC超頻版,搭載大尺寸鰭片陣列散熱器,以及三顆11片扇葉的軸向式風扇,可提供穩定高壓氣流,透過鋁製背板的通風口,還能迅速將熱氣導入機殼氣流通道,冷卻效果絕佳;而0dB技術則確保於輕負載狀態下自動停止風扇運轉,打造更悄然靜謐的遊戲場域。 極具革命性的相變GPU散熱片,取代傳統導熱膏角色,其在室溫下為固態,受熱後轉為液態,以完美填補與散熱模組間的微小縫隙,且經測試長時高負載運行下,散熱依然出色,保有令人無限驚豔的巔峰性能。 針對喜歡自訂顯示卡的玩家,TUF Gaming系列亦內建雙BIOS開關,可直覺切換最高效能、安靜模式;同時,免費的GPU Tweak III應用程式,另兼具豐富的客製化選項,無論是簡易的硬體監控,或微調風扇皆隨心所欲。 為使顯示卡更經久耐用,華碩也特別加製金屬框架,增強結構剛性,且搭配GPU固定支架額外支撐,將有效防止下垂;風扇方面,採用雙滾珠軸承,運轉時間為傳統設計的兩倍,還有精挑細選的軍規等級元件、貼心的PCB塗層與獨家全自動製程,不僅電力供應可靠,以及能避免因濕氣、灰塵等碎屑引起的短路,產品品質更出色有保障! 簡約內斂的TUF Gaming系列與市面上各式零組件契合,深受許多電腦組裝者青睞;正面的經典標誌另支援Aura Sync燈光模組,可依個人喜好調整設定、同步裝置燈效,展現獨一無二的電競美學。 ※ 更多產品資訊請參考:TUF-RX9070-O16G-GAMING / TUF-RX9070XT-O16G-GAMING ASUS Prime系列:精巧2.5 Slot 散熱不妥協! 有預算考量或講究高性價比的玩家,Prime Radeon™ RX 9070 XT / 9070 OC超頻版,絕對是不容錯過的理想首選!其在2.5 Slot的緊湊卡身中,導入三風扇散熱解決方案,除了縮小軸向式風扇軸心,增加扇葉長度,更配置阻隔環強化向下氣壓,就算使用空間有限的小升數機殼,亦可獲致超群絕倫的散熱表現。 全新Prime系列顯示卡一樣配有相變GPU散熱片、雙滾珠軸承風扇,以促進系統熱傳遞效果,同時還搭載0dB技術、雙BIOS開關和鋁製保護背板,由內至外均剽悍無懈可擊,而獨家全自動製程,則能大幅降低人工生產線的不確定性,帶來極致穩固的運作動能,遊戲、創作更事半功倍! ※ 更多產品資訊請參考:PRIME-RX9070-O16G / PRIME-RX9070XT-O16G 深得玩家信賴的電源供應器 顯示卡效能發揮的關鍵,不單取決於GPU本身,穩健的電力供應亦不容忽視;為此,華碩也提供相對應的電源供應器,包括:高效耐用的TUF Gaming金牌系列,具備750至1,200瓦等多功率選擇,可滿足高階玩家嚴苛所需;還有獲得80 PLUS Gold認證的Prime金牌系列,既節能省電又經濟實惠;若現有電源供應器已使用多年,建議直接汰換升級,最佳化使用體驗,點此瞭解更多及找出最適合自己配置的產品型號。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