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大陸港澳China Business

目前大陸港澳文章數, 共 1934 篇 ,以下為 73 - 9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2025首爾設計獎徵稿即將截止:最終召集令

韓國首爾 2025年6月12日 /美通社/ -- 首爾設計基金會(Seoul Design Foundation)宣佈,2025首爾設計獎(Seoul Design Award 2025)的提交期即將截止。誠邀全球設計師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並提交作品。該獎項今年步入第六個年頭,規模持續呈指數級增長,提交作品數量從2019年的75件激增至2024年來自65個國家的575件。 Seoul Design Award 2025 Call for Entry Poster 2025年首爾設計獎呼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設立四大參賽類別:健康與和平、平等機遇、能源與環境、城市與社區。為擴大參與資格,本屆競賽不僅面向全球個人設計師,也向全球範圍內的組織、團體和公司開放。 今年競賽獲獎機會顯著增加,將揭曉61位獲獎者,比2024年增加38位。獎金總額為1.5億韓元,包括一項5000萬韓元的最高獎項(Grand Prize)、九項各1000萬韓元的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以及概念設計獎(Concept Award)得主各500萬韓元。 獎項分為三大類:主獎項(Main Awards)授予已落地的專案或產品;概念獎(Concept Awards)授予原型或未發佈的設計方案,歡迎大學生投稿;以及一項榮譽獎(Honorary Award),表彰對可持續設計做出傑出國際貢獻者。此外,還將頒發兩項特別獎,以表彰跨組織協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該獎項首次引入現場評審環節來確定大獎歸屬。前10名入圍者將在頒獎典禮上向評委和公眾展示作品,即時評估確保更高透明度。評審團成員增至32人,來自2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 Ezio Manzini,義大利,DESIS主席,全球知名的社會創新設計學者; Patricia Moore,美國,Moore Design Associates總裁; Pradyumna Vyas,印度,即將就任全球最大設計世界設計組織(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簡稱「WDO」)主席; Dawn Lim,新加坡,新加坡設計理事會(Design Singapore Council)執行理事; Kun-Pyo Lee,韓國,香港理工大學用戶體驗設計教授,以人為本用戶體驗設計先鋒; EunSook Kwon,韓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學術工業設計傑出人物。 首爾設計基金會首席執行官Kangheui Cha表示:「首爾設計獎是頌揚促進人與人、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設計的平臺。我們旨在持續發掘能激發積極變革的開創性想法。」 提交期:2025年3月17日至6月30日下午3點(韓國標準時間)語言:僅限英文頒獎典禮:2025年10月,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詳情與提交:請訪問www.seouldesignaward.or.kr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77 加入收藏 :
美拉尼西亞領袖們宣佈成立全球最大型由土著主導的海洋保護區

法國尼斯 2025年6月13日 /美通社/ -- 在聯合國海洋大會上,所羅門群島政府與瓦努阿圖政府宣布有意成立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保護西南太平洋的祖傳水域、家園與人民。該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海洋區域之一。透過保護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便確保數百個形形色色土著民族的經濟與文化活力,同時促進實現全球氣候、生物多樣性與海洋目標。 在所羅門群島烏拉瓦島附近,一群土著漁民透過圍圈捕撈鰺魚,感謝海洋的禮物。相片來源:所羅門群島馬基拉-烏拉瓦省的蘇烏莫利村。 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將成為地球首個由土著領導的多國海洋保護區。成立後,它將佔地至少 600 萬平方公里(這面積與亞馬遜雨林廣闊)的海洋與島嶼。它將涵蓋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和巴布亞新畿內亞聯合國家領海,並連結新喀里多尼亞專屬經濟區的保護水域。 所羅門群島總理 Jeremiah Manele 表示:「幾千年來,美拉尼西亞的土著人民一直是這些神聖水域的最明智兼最有效管理者。這就是美拉尼西亞各國政府現在聯手創造一個前所未有海洋保護區的原因,從而尊重我們的身份、生計和精神感通。」 瓦努阿圖環境部長 Ralph Regenvanu 表示:「我們的國家海洋政策目標是在我們國家之間,建立這條傳統地管理海洋空間的跨境走廊。因此,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正在實現。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將予美拉尼西亞各國政府與人民執行更多保護我們祖傳水域工作的能力,免受那些不顧我們的星球及其生物安全而開採及利用人士的侵害。我們希望,我們對這片廣闊保護區的土著管理,將為世界各地類似措施,創造動力。 」 雖然今天由瓦努阿圖政府與所羅門群島政府發布正式聲明,但巴布亞新畿內亞政府和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也期待加入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 今天,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均表示願意承諾貢獻自身所有的群島水域和其他地區,予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因此,他們僅允許在這些水域中,進行符合土著價值觀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活動。 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是兩位受人尊敬土著領袖的心血結晶,他們於去年在哥倫比亞卡利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上,首次會面和開始草擬: 所羅門群島的環境、氣候變遷、災害管理和氣象部長 Trevor Mahaga 閣下 瓦努阿圖氣候變遷調適、能源、環境、氣象、地質災害及災害管理部長 Ralph Regenvanu 閣下 在非營利組織 Nia Tero 和島嶼知識研究所 (IKI) 的支持下,Mahaga 部長與 Regenvanu 部長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漁業和海洋資源部長 Jelta Wong 閣下一起充實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的概念。 由一位土著行政總裁與一個以土著為主的董事會領導的 Nia Tero,現成為直接資助土著的全球推動者。Nia Tero 行政總裁 Aulani Wilhelm 表示:「這些美拉尼西亞領袖人正在做的事情,乃表達全部海洋民族的希望——現在,我們可以充份實現我們祖先的夢想和知識,並以應有的方式照顧海洋和我們的星球。」 由位於所羅門土著生態學家 Edgar Pollard 博士領導島嶼知識研究所,一直是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倡議的主要培育機構,支持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深入對話,並培養一種鼓勵進步的意識。Pollard 博士表示:「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已從一個想法,已發展成為美拉尼西亞領袖們的強大平台。這是因為該保護區與他們生命中,連接上一個不容置疑的真理:從最深層意義上說,視海洋為我們的家園,就是最好的保護。推動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的興奮和靈感,源自於有機會在我們國家各個層面的背景下,實現這種關係,從部落到村莊到國家。」 了解更多:www.MelanesianOcean.org 傳媒查詢:Press@MelanesianOcean.org 完成後,美拉尼西亞海洋保護區將涵蓋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和巴布亞新畿內亞聯合國家領海,並連結新喀里多尼亞專屬經濟區的保護水域。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7 加入收藏 :
IBM 公布最新量子運算發展計畫

研發全球第一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 預計於2029年上線 IBM 公布最新量子運算發展計畫、量子處理器及相關基礎設施,清晰勾勒出研發全球第一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的路徑。 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將定義高效容錯架構的關鍵要素,可能成為大規模容錯量子系統的第一條可行路徑;此系統的運算能力預計比目前的量子電腦高出2萬倍。 要達到 IBM Quantum Starling 的運算狀態,需要超過1048台今日全球最強大的超級電腦的記憶體。 台北 2025年6月13日 /美通社/ -- IBM 日前宣布將打造全球第一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IBM Quantum Starling (代號:椋鳥),朝向可落地、可擴展的量子運算邁出重要的一步。IBM 已在全球運行數量可觀的量子電腦;此次公布最新量子運算發展計畫,顯示其研發實用級容錯量子電腦的企圖心。 IBM 公布最新量子運算發展計畫 研發全球第一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 預計於2029年上線 IBM Quantum Starling 預計於 2029 年在美國紐約州Poughkeepsie的全新IBM量子資料中心完成研發上線,其運算能力將比現今的量子電腦高出 2萬倍。要達到IBM Quantum Starling的運算狀態,需要超過1048(10萬億億億億)台目前最強大超級電腦的記憶體。藉助IBM Quantum Starling的能力,使用者有望突破當前量子電腦的性能限制,充分探索其量子態的複雜性。 IBM 董事長、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表示,IBM 正在開拓量子運算的下一個尖端領域。我們在數學、物理和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正在為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鋪平道路 — 它不僅將解決現實世界的挑戰,更要實現極為可觀的潛在商業價值。 具有數百或數千個邏輯量子比特(logical qubit)的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可以運行數億到數十億次運算,加速藥物開發、材料發現、化學和優化等工作,並顯著提升成本效率。 IBM Quantum Starling 將使用 200 個邏輯量子比特進行1 億次量子運算,以此獲得解決上述問題所需要的運算能力,將成為下一代量子電腦IBM Quantum Blue Jay (代號:藍樫鳥)的基礎;後者可能使用2,000 個邏輯量子比特進行10 億次量子運算。 邏輯量子比特是容錯量子電腦的一個單元,負責儲存一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資訊。一個邏輯量子比特由多個物理量子比特(physical qubit)組成,後者協同工作以儲存量子資訊,並相互監控錯誤。 與傳統電腦相同,量子電腦需要容錯才能無障礙地運行大量工作負載。為此,研究人員使用物理量子比特集群,來創建比底層物理量子比特數量更少、錯誤率更低的邏輯量子比特。隨著集群規模擴大,邏輯量子比特的錯誤率呈指數級下降,以便執行更大規模的運算。 使用盡可能少的物理量子比特,建立更多的邏輯量子比特來運行量子電路,這對於實現規模化的量子運算十分重要。然而直到今天,研究人員尚未找到有效的途徑,研發一個無需耗費巨量工程費用的容錯系統。 邁向量子運算的大規模容錯能力 執行高效容錯架構的關鍵在於改錯碼的選擇,以及如何設計和構建相應系統,大規模使用該改錯碼。 之前被視為「黃金標準」的改錯碼以及其他的替代方案,往往面臨根本性的工程挑戰。為了擴大規模,它們需要足夠的邏輯量子位元來執行複雜的操作,而這意味著「天量」(不可能實現的數量)的物理量子位、基礎設施和控制電子設備。因此,小規模的實驗和設備無法實現這個目標。 一台兼顧實用性和規模化的容錯量子電腦所需的架構應該: 具備高容錯性,透過高效糾錯,確保演算法的有效性。 具備準備和測算邏輯量子比特的運算能力。 能夠將通用指令應用於邏輯量子比特。 即時解碼邏輯量子比特的測量值,並改變後續指令。 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擴展到數百或數千個邏輯量子比特來運行複雜運算。 高效利用現有物理資源(例如能源和基礎設施),運行有意義的演算法。 IBM 最新發表的兩篇技術論文,詳細介紹了如何解決上述標準以構建大規模容錯架構。 第一篇論文探討系統如何使用qLDPC 改錯碼有效地處理指示並運行操作。這項研究基於《自然》雜誌的一篇封面故事所介紹的突破性糾錯方法,尤其是量子低密度同位 (qLDPC) 改錯碼。與其他主流的改錯碼相比,該代碼大幅減少了糾錯所需的物理量子比特的數量,並將所需開銷減少約 90%。此外,論文還列出了可靠地運行大規模量子程式所需的資源,以證明這種架構的效率優於其他架構。 第二篇論文描述如何有效地解碼來自物理量子比特的資訊,並指出一條利用傳統運算資源即時識別和糾正錯誤的可行路徑。 「築夢踏實」 最新的 IBM 量子運算發展計畫呈現了執行容錯標準的關鍵技術里程碑。為了實現模組化、可擴展和糾錯的量子電腦,IBM還將推出一系列量子處理器,克服相應的技術難關: IBM Quantum Loon (代號:潛鳥) 預計於 2025年推出,旨在測試 qLDPC 代碼的架構元件,包括在同一晶片內連接更遠距離量子比特的「C 耦合器」。 IBM Quantum Kookaburra(代號:笑翠鳥)預計於2026年推出,將成為 IBM 首款用於儲存和處理編碼資訊的模組化量子處理器。它將量子儲存與邏輯運算結合起來 — 是擴展容錯系統到單一晶片之外的關鍵步驟。 IBM Quantum Cockatoo(代號:鳳頭鸚鵡)預計於 2027 年推出,它將使用「L 型耦合器」連接兩個 Kookaburra 模組。這種架構可以讓量子晶片像系統節點一樣串連起來,避免組成單一超大晶片。 以上創新成果預計將在2029 年由IBM Quantum Starling完整呈現。 請點選連結、閱讀相關文章,瞭解更多資訊:https://www.ibm.com/quantum/blog/large-scale-ftqc  新聞聯絡 IBM 公司公關部  Kate Liu  kateliu@cn.ibm.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8 加入收藏 :
Reacta Healthcare宣佈轉型為多種致敏原製造設施

首度生產藥品級雞蛋及牛奶致敏原測試膳食 致敏原測試膳食產品組合現已包括花生、牛奶及雞蛋 創新研發項目涵蓋「九大致敏原」產品的開發,以及適合六個月大起嬰幼兒使用的產品 英國威爾斯迪賽德 2025年6月12日 /美通社/ -- 2025年5月對Reacta Healthcare來說是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首批藥品級牛奶及雞蛋致敏原測試膳食正式投入生產。這批首個訂單將會出口至海外,用於兩項針對創新食物過敏治療的臨床試驗。 用於口服食物激發試驗的雞蛋激發試驗餐。 食物過敏診斷與監測。 在食物過敏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同時考慮多種食物過敏的情況變得日益重要。在食物過敏患者當中,46%的成年人及40%的兒童對多種食物有過敏反應,這使得醫療服務提供者採取全面性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變得至關重要。 Reacta Healthcare在現有花生致敏原測試膳食的基礎上,新增雞蛋及牛奶測試膳食,反映了多重食物過敏的普遍情況。這些產品旨在滿足食物過敏研究及臨床界的需求,確保在多種致敏原中兼顧安全性、品質及療效。這些新標準化致敏原產品的開發,便於未來擴展產品組合,涵蓋更多致敏原。 新產品的全套開發及生產均於Reacta Healthcare位於英國迪賽德(Deeside),獲得英國藥品及醫療產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簡稱MHRA)認可的廠房內進行。致敏原測試膳食符合客戶對致敏原識別、標準化及現行優良製造規範(cGMP)生產的要求。自2017年起,相關申請文件已多次成功提交予包括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在內的多個衛生機構。 Reacta的致敏原測試膳食適用於所有階段的臨床試驗,特別用於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口服食物測試。隨著新增兩種致敏原,Reacta現已具備理想條件,向日益壯大的臨床研究社群供應多種致敏原測試膳食組合,滿足其對「抗原無差別」療法指標的需求。多重致敏原生產基地現已建立,可無縫開發更多致敏原測試膳食,目前榛子及腰果原型產品已完成開發。 公司正充分運用其內部研發能力,推動食物過敏的研究、診斷及臨床應用發展。  Reacta Healthcare簡介 Reacta Healthcare於英國持有藥品及醫療產品管理局(MHRA)許可證的製藥生產設施營運。其全球專利的致敏原測試膳食廣泛應用於全球範圍內的治療性臨床試驗,用於食物過敏的診斷與監測。 Reacta Healthcare领导团队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6 加入收藏 :
Rockwell Automation 推出 OptixEdge,協助顧客釋放其資料的潛力

先進邊緣閘道解決方案可改變資料處理的方式,進而節省時間和成本 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2025年6月12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的工業自動化與數位轉型公司 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 ROK),今天宣布在全球推出 OptixEdge 這套創新的邊緣閘道解決方案,勢必將徹底改變工業顧客的資料處理流程。 Rockwell Automation 推出 OptixEdge,協助顧客釋放其資料的潛力 現今智慧機械產生的資料比過往還要多,但根據 Rockwell 最新的智慧製造現狀報告中的資料指出,只有 44% 的資料能有效使用。許多公司面臨網路限制、安全問題或儲存成本等各種挑戰,導致這些公司無法善用自身的大量資料。過去,資料會傳送到遠處的雲端伺服器加以處理,但這種做法可能十分昂貴且效率不彰。 OptixEdge 可以即時處理在機器上建立的資訊,直接解決這些問題。OptixEdge 透過 Rockwell 的 FactoryTalk® Optix™ 軟體連結到使用者的控制系統,以收集、分析和傳送資料到雲端,方便使用者監控和分析多個來源的機器或系統資料。換言之,使用者可以取得更快速的見解、降低更多成本,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Rockwell Automation 軟體產品經理 Jessica Morell 說道:「OptixEdge 讓顧客透過前所未見的方式管控自身的資料,提供強大的邊緣運算能力,並具有十足彈性、安全性且易於使用。OptixEdge 透過從資料來源即著手處理資料,讓顧客能夠解鎖寶貴的見解、提高效率並在整個營運中推動創新。」 OptixEdge 的主要功能如下: 內建精靈應用程式:預先安裝的 FactoryTalk Optix 應用程式可簡化資料收集流程,並且可使用網頁瀏覽器輕鬆設定,縮短工程時間。這套應用程式也可讓使用者依偏好建立和部署自訂應用程式。 專為效率而設計:可讓輕量型應用程式與隨附軟體串聯執行。 安全的遠端存取與故障檢測:使用者可透過 FactoryTalk® Remote Access™ 取得遠端協助,讓遠端工程師與維護團隊透過安全的 VPN 連線對系統進行程式設計、設定與故障檢測。 開源且彈性:OptixEdge 可以與廠房或機器現有的 Rockwell Automation® 硬體或第三方圖形人機介面和控制器搭配使用。 節省成本並提升網路效能:OptixEdge 可讓使用者將較少的資料傳送至雲端,進而節省儲存成本並改善網路效能。 歡迎前往 Rockwell 網站探索 Rockwell 的創新 OptixEdge 解決方案。 關於 Rockwell Automation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ROK) 為工業自動化和數位轉型的全球領導品牌。我們結合人們的想像力與技術潛力,開創人類的無限可能性,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效率且更接近永續發展的願景。Rockwell Automation 總部位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截至 2024 會計年度末,約有 27,000 名員工,為 100 多個國家/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若要進一步了解我們如何將 The Connected Enterprise® 導入工業企業的每個發展階段,請造訪 www.rockwellautomation.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0 加入收藏 :
隆基在SNEC2025上正式發佈HIBC技術與700W高效光伏組件

上海 2025年6月12日 /美通社/ -- 6月11日,隆基在第18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展(SNEC)上正式發佈全新研發的HIBC技術及量產組件產品。HIBC開創行業先河,首次依托2382mm×1134mm標準尺寸實現功率突破700W,量產組件效率更是接近26%,全面引領光伏組件效率進邁入「25%+時代」。 HIBC:更高價值與可靠性的解決方案 HIBC (Hybrid Interdigitated Back-Contact),即高低溫復合鈍化背接觸技術,融合了HJT與BC技術的特性,在全球首次實現組件規模化量產。 隆基董事長鍾寶申在發佈會上表示,這是隆基在技術創新方面攀登的又一個高峰,也是隆基在BC技術路線上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2025年4月,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HIBC電池轉換效率達27.81%,刷新世界紀錄。 鍾寶申強調:「轉換效率不僅是光伏技術的燈塔,更是光伏產品的生命。一直以來,隆基都在行業內積極呼籲『 在同等面積或標準尺寸之上提升功率,即提高單產』 。單純通過物理堆疊和面積擴大來提高效率,帶來的客戶價值是有限的,且面積擴大後,可靠性與質量風險也顯而易見。」 儘管隆基HPBC 2.0產品已在72片標準尺寸組件市場領先TOPCon產品30W,但隆基並未因此停止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 259W/㎡: 隆基首次提出「功率密度」概念 此次推出的HIBC技術產品,在2382mm×1134mm標準尺寸下實現功率超700W,功率密度超259W/㎡,組件效率高達25.9%。鍾寶申介紹說:「這是目前全球效率最高的一款工業化光伏產品。通過提高效率,也就是提高單產,真正實現了高價值與可靠性的統一。」 相比業內其他同功率700W組件(尺寸多為2384mm×1303mm),該組件面積小了0.4㎡,功率密度卻高出34W/㎡,徹底打破「大尺寸帶來高功率」的傳統邏輯。 隆基首次在業內提出「功率密度」概念。隆基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堅守高質量標準、客戶利益至上。該款組件功率密度高達259W/㎡,無論是對於越來越稀缺的高淨值土地還是寸土寸金的屋頂來說,這款組件都將是更具價值的選擇。 HIBC技術帶來的另一重大價值是引領量產光伏組件效率全面邁入「25%+時代」。眾所周知,在PERC時代,組件效率在22%+,TOPCon帶來23%+,而24%+的組件量產效率大門是BC叩開的。 如今,隆基發佈的700W組件,是BC技術疊加HJT優質鈍化技術的成果。鍾寶申表示:「我們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讓光伏組件效率再上一個大的台階,這也充分證明了BC技術的高拓展性——具有更大的提效空間。」 「太陽能之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Martin Green)在發佈會上高度肯定了隆基在BC技術上的創新:「我們不久前更新了全球太陽能電池效率榜單,隆基HIBC技術位居榜首,這得益於隆基在BC技術賽道上的不懈努力。」 此外,HIBC產品採用高密度封裝技術,電池片屏占比從93.2%提升至95.1%,可大幅增加光吸收面積,真正實現可靠性與高效率的平衡。 今年5月7日,隆基在Intersolar展會上正式發佈的EcoLife系列正是基於HIBC技術的量產產品,這款組件量產電池效率為27.3%,組件效率超過25%。 以終為始,進一步構築 BC生態圈 本次發佈會上,鍾寶申還披露了隆基自2023年正式啟動BC生態圈建設以來的成果:截至2025年5月底,隆基已累計與全球191家合作夥伴開展技術對接,達成55項合作,覆蓋硅片、電池、組件、系統解決方案、氫能、生物質、工程技術7大領域,實現先期收益19.5億元。 在2023年5月24日的SNEC上,隆基正式向全球發佈STAR創新生態協作平台,旨在以「全球零碳技術創新中心」為核心,構建全球協同創新生態圈。 2024年7月3日,在全球分佈式研發中心啟動儀式上,隆基正式公佈構建BC生態圈的操作細則,包含三大價值主張、三大合作原則,以及合作夥伴評估、模式選擇、技術賦能、價值共享四大模塊,旨在通過專職化組織、全鏈條流程、數字化系統、全週期監控來保障落地。 鍾寶申稱:「我們的初心,仍然是以終為始,致力於厚植引領光伏行業健康、良性、可持續發展的黑土地。」 未來,隆基還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合作,完善和放大BC技術的社會價值,使之深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84 加入收藏 :
Sennheiser成立80週年
發表時間 :
2025 年 6 月 17 日 (星期二) 農曆五月廿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