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龍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全力以赴擁抱AI新時代
![]() |
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
末期股息同比提升25%至每股0.5港元
香港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網龍」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0777)今天公佈2024年全年財務業績。網龍管理層將於2025年3月27日香港時間上午10時正通過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舉行業績發佈會,討論財務業績和近期業務發展。
網龍主席劉德建博士表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技術持續演進,AI大模型取得突破性進展,AI應用正加速滲透各行業,引發深遠變革。我們順應趨勢,進一步開展了多項戰略舉措,以捕捉AI浪潮帶來的機遇,確立『AI+遊戲』和『AI+教育』雙核業務戰略,踐行『無限成長』的企業理念。」
「在遊戲方面,我們全面引入最先進的AI工具,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內容品質,並積極探索『AI原生』遊戲。核心IP魔域經過一系列優化升級,生態平衡進一步鞏固,玩家體驗顯著提升,為這款『長青』IP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在教育方面,我們於7月成功中標『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升級項目』,繼續為國家『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的戰略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海外,我們與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合作研發在線AI教育平台,將面向泰國大學生和成年用戶群體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此外,我們的美國上市子公司Mynd.ai在2025年1月正式推出了新一代互動顯示屏ActivPanel 10和ActivSuite™軟件解決方案,未來將逐步增加SaaS收入的占比,並推動其成為全球AI課堂技術的領導者。」
「年內,我們結合先進的AI工具構建了自動化生產線(『AI生產線』),並啟動『交互教育遊戲』的研發,以交互體驗為核心、以學習者為主導,實現沉浸式學習,突破傳統教學產品形態,進而打造教育元宇宙平台。」
「整體而言,Mynd.ai仍面臨一些行業性的挑戰,加之遊戲業務上的主動調整,導致集團2024年整體收入同比下降14.8%至人民幣60.5億元。儘管如此,『AI+』戰略的實施提升了我們的運營效率,持續性業務員工成本[1]降低了近人民幣1億元,同時我們的財務成本隨著資本結構的優化也有所降低,加上年內投資收益的增加,使得集團2024年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1%至人民幣7.6億元。」
「我們的淨現金同比提升13.3%至人民幣21.0億元,同時經營現金流保持穩定,達人民幣10.5億元,為我們未來繼續深化『AI+』戰略、保持業務穩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鑑於此,經公司董事會決議,2024年的末期股息為每股普通股0.5港元,同比增長25.0%。我們始終秉持股東價值和回報最大化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可持續股息和維持高派息比率,並將視乎市場情況進行股份回購,積極回饋長期支持我們的投資者。」
2024年全年業績財務摘要
- 收益為人民幣60.5億元,同比減少14.8%。
- 來自遊戲及應用服務的收益為人民幣39.4億元,占本集團總收益的65.1%,同比減少6.0%。
- 來自Mynd.ai業務的收益為人民幣21.1億元,占本集團總收益的34.8%,同比減少27.6%。
- 毛利為人民幣39.4億元,同比減少10.4%。
- 來自遊戲及應用服務的經營性分類溢利[2] 為人民幣9.3億元,同比減少33.9%。
- 來自Mynd.ai業務的經營性分類虧損[2]為人民幣3.0億元,而2023年虧損為人民幣9,300萬元。
- 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人民幣14.2億元,同比增長7.1%。
- 經營溢利為人民幣7.5億元,同比減少9.3%。
- 除稅前溢利為人民幣7.6億元,同比增長19.1%。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人民幣3.1億元,受到Mynd.ai一次性非現金遞延稅項開支人民幣3.4億元的影響,較2023年人民幣5.5億元同比減少43.5%。
- 經營活動現金流為人民幣10.5億元,同比減少5.7%。
- 本公司宣佈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0港元(2023年:每股普通股0.40港元),惟須待即將舉行之股東周年大會批准後方可作實。
分類財務摘要
2024年 | 2023年 | 變動 | ||||
(人民幣百萬元) | 遊戲及 應用服務 | Mynd.ai 業務 | 遊戲及 應用服務 | Mynd.ai 業務 | 遊戲及 應用服務 | Mynd.ai 業務 |
收益 | 3,938 | 2,106 | 4,189 | 2,910 | -6.0 % | -27.6 % |
毛利 | 3,399 | 547 | 3,708 | 728 | -8.3 % | -24.9 % |
毛利率 | 86.3 % | 26.0 % | 88.5 % | 25.0 % | -2.2 個百分點 | +1.0個百分點 |
經營性分類溢利(虧損)[2] | 925 | (297) | 1,399 | (93) | -33.9 % | +219.4 % |
分類經營開支 [3] | ||||||
- 研發 | (1,227) | (202) | (1,186) | (196) | +3.5 % | +3.1 % |
- 銷售及市場推廣 | (488) | (266) | (463) | (327) | +5.4 % | -18.7 % |
- 行政 | (705) | (362) | (649) | (267) | +8.6 % | +35.6 % |
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
2024年,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收入人民幣39.4億元,同比下降6.0%。下半年,我們基於精品化長線運營策略對核心旗艦IP魔域做出多項主動優化,大幅提升了玩家體驗,促進用戶增長和活躍度,為該IP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年內,我們持續深化「AI+遊戲」戰略,結合業務特點,積極引入多種前沿大語言基座模型如GPT-4、Claude、Qwen、Coze等並自建DeepSeek能力,同時深化Midjourney、混元等AI服務的投產實踐應用,整合構建了AI智能體平台,全面建設了適配本身研發能力的AI生產線。遊戲的美術、程序、策劃、測試、客服等重要環節通過結合AI能力,均獲得了極大賦能,單個遊戲生產環節可實現顯著的效率提升。得益於此,遊戲業務團隊進一步實現了能力聚焦和組織優化,有望於2025年有效降低遊戲研發成本。此外,我們自主研發了AI外掛識別系統,並推出AI陪玩,顯著改善玩家體驗。同時,我們也在積極佈局「AI原生」的遊戲玩法和內容創新。
2024年,我們的旗艦IP魔域受主動優化措施的影響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我們始終堅持高品質內容策略,推動用戶規模和活躍度進一步提升:魔域IP整體MAU同比提升10.1%,其中《魔域互通版》MAU同比提升37.5%。年內,我們繼續開展《魔域》端遊與國潮非遺的聯動,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將銅梁龍舞、南京雲錦、潮汕英歌舞等非遺技藝巧妙融入遊戲的更新活動,不斷豐富遊戲的文化內核,增強玩家對遊戲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並與嘉峪關長城、泉州文旅、哈爾濱文旅等進行融合聯動,深度探索「文旅+遊戲」的跨界新模式。手遊方面,我們持續優化營銷結構,並與端遊同步開展內容精品化舉措,助推《魔域口袋版》榮獲「金翎獎•玩家最喜愛的移動網絡遊戲」等行業獎項。
我們的英魂之刃IP在長線精細化運營和電競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積極進展。端遊版已連續兩年實現收入增長,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18.3%,得益于我們成功通過電競賽事進一步提升了IP影響力:2024年夏、冬兩季電競主賽事的觀賽總人次環比持續提升71%、88%,推動年內APA同比增長5.3%。
我們的征服IP在核心市場埃及的收入表現受到埃磅匯率波動的影響,但如果按當地貨幣計算,《征服》海外版2024年收入實現同比增長8.8%。未來我們將在滿足MMO玩家需求的同時,通過休閒玩法吸引新增玩家群體。
在新遊戲研發領域,旗艦IP重磅續作進展順利:《魔域再起》(原代號:魔域重製版)將於2025年上線,《魔域傳說》已於2025年初登陸微信小程序。我們基於新IP打造的MMOPRG手遊《代號-龍》也將於2025年通過代理方於海外市場發行。
近日,網龍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聞歌」)簽署條款書,雙方將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開展獨家合作,共同推廣人工智能服務。如最終簽署正式協議,中科聞歌將向網龍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戰略投資人民幣7500萬元,投資形式包括現金和人工智能技術資產,助力其轉型為國際化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商。中科聞歌自主研發的「雅意」大語言模型和三大國家級數據集已在金融、教育等多個賽道實現了規模化落地應用。未來,雙方將共同推動創奇思的長遠發展,並促進「雅意」大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技術在香港及海外市場落地。
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是網龍「AI+遊戲」和「AI+教育」雙核戰略的主要業務載體。展望未來,我們將堅定貫徹執行「無限成長」的企業理念,繼續提高先進AI工具在各業務環節中的部署廣度和應用深度,全面建立「AI生產線」。同時,我們也積極佈局「AI原生」遊戲和「交互教育遊戲」等前瞻性領域,在持續深化降本增效之外,捕捉AI時代的增量業務機會。
Mynd.ai
2024年是我們的海外教育子公司Mynd.ai作為上市公司的首個完整會計年度,我們完成了多項重要戰略舉措,包括:於2024年10月完成出售非戰略性的早教業務,償還了部分有息債務,優化了成本結構,以及啟動了回購計劃。儘管教育市場面臨通貨膨脹、關稅風險以及美國聯邦教育資金不確定等諸多挑戰,我們依然能夠憑藉品牌忠誠度、超過100萬間教室的龐大安裝基礎以及穩固的經銷商和合作夥伴網絡,保持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Mynd.ai 2024年的主要財務情況如下:
- 收入為人民幣21.1億元,而2023年收入為人民幣29.1億元,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教育市場面臨挑戰,包括美國新政府上台導致的預算資金不確定性,以及烏克蘭、俄羅斯和中東地區的戰爭對歐洲經濟的影響。
- 毛利率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至26.0%,主要得益於原材料、保修成本及運輸成本的優化。
- 調整後的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虧損為人民幣1.7億元,而2023年為虧損人民幣7800萬元。
- 2024年末的現金餘額為人民幣5.4億元,而2023年末為人民幣6.5億元。
- 2024年末的有息債務下降人民幣1.5億元。
- 根據股份回購計劃,已回購15.2萬股美國存托股(即152萬股普通股)。
為應對互動顯示屏業務所面臨的行業挑戰,2024年我們致力於提升運營效率,與去年相比,我們在毛利率方面取得了進一步改善。儘管我們預計2025年經濟環境的挑戰依然存在,但我們正通過持續優化運營成本結構、強化市場推廣策略以及擴展產品組合來積極應對。我們近期推出的ActivPanel 10及其模組化設備反響熱烈,相信其為客戶帶來的可自由選擇、操作簡易且高度兼容的全新體驗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1] 扣除股權激勵和裁員開支 |
[2] 經營性分類溢利(虧損)的數字是來自本公司報告的分類溢利(虧損)的數字(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編製),但不包括非核心╱經營性、非重複性或未分配項目,包括政府補貼、公司內部財務成本、減值虧損(扣除回撥)、無形資產之撇銷、無形資產之減值虧損回撥、存貨之撇減、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之公平值變動及匯兌盈利、衍生財務工具之公平值變動及匯兌虧損、可轉換及可交換債券之利息開支、匯兌虧損及贖回虧損、出售附屬公司之盈利、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虧損、豁免其他應付款項、過往年度關稅開支撥備不足及遣散費。 |
[3] 分類經營開支不含董事袍金及薪金、攤銷及匯兌差異等未分配開支╱ 收入,此等開支╱ 收入計入本公司報告的綜合財務報表的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類別,但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不能就計算分類溢利(虧損)數字的用途分配至特定的業務分類。 |
- 完 –
管理層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
網龍管理團隊將於香港時間2025年3月27日上午10時正通過電話會議和網上直播方式舉行業績發佈會,討論業績及近期業務發展。
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詳情如下:
網上直播 | https://webcast.roadshowchina.cn/Z0JmOXhUMUp2THE2VGFDT0k3UDNQUT09 |
國際 | +852 2112 1888 |
中國內地 中國香港 | 4008 428 338 +852 2112 1888 |
美國 | +1 866 226 1406 |
英國 | 0800 032 2849 |
會議密碼 | 3201527# |
如欲參加網上直播會議者,可在網龍投資者關係網站http://ir.nd.com.cn/tc/category/webcast-tc線上收聽會議實況或回看會議,與會者請於會議開始前10分鐘登入上述網站,然後進入「2024年全年業績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並根據指示登記。
關於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0777)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在開發和擴展多個互聯網及移動平台方面擁有優良往績,覆蓋用戶數以億計,包括建立中國領先網絡遊戲門戶-17173.com及打造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智能手機服務平台-91無線。
網龍成立於1999年,成功自主研發多個著名的旗艦遊戲,包括《魔域》、《征服》、《英魂之刃》和《終焉誓約》,是中國最具聲譽及知名度的網絡遊戲開發商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網龍成功地在國內外市場拓展在線教育業務,其在美國上市的海外教育業務子公司Mynd.ai是全球互動技術領域的領導者。Mynd.ai的互動顯示屏和軟件產品屢獲殊榮,已在全球126個國家為超過100萬間教室提供產品和服務。
如有投資者垂詢,敬請聯絡: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周鷹女士
投資者關係高級總監
電郵:maggiezhou@nd.com.hk / ir@netdragon.com
網站:http://ir.nd.com.cn/tc/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 |||
二零二四年 | 二零二三年 | ||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
收益 | 6,047 | 7,101 | |
收益成本 | (2,105) | (2,703) | |
毛利 | 3,942 | 4,398 | |
其他收入及盈利 | 398 | 264 | |
根據預期信貸虧損模型之減值虧損(扣除回撥) | 2 | (3) | |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 | (758) | (807) | |
行政開支 | (1,164) | (1,199) | |
研發成本 | (1,429) | (1,382) | |
其他開支及虧損 | (249) | (446) | |
分占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業績 | 3 | (4) | |
經營溢利 | 745 | 821 | |
已質押銀行存款之利息收入 | 13 | - | |
已質押銀行存款、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可轉換 | 5 | (21) |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之公平值變動 | 67 | 75 | |
衍生財務工具之公平值變動 | 87 | 28 | |
財務成本 | (161) | (268) | |
除稅前溢利 | 756 | 635 | |
稅項 | (642) | (188) | |
年內溢利 | 114 | 447 | |
年內其他全面(開支)收益,扣除所得稅: | |||
其後可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 |||
換算海外業務產生之匯兌差額 | 26 | 43 | |
於出售一項海外業務時將累計匯兌儲備重新分類 | (6) | - | |
不可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權益工具之公平值變動 | (26) | (22) | |
年內其他全面(開支)收益 | (6) | 21 | |
年內全面收益總額 | 108 | 468 | |
以下各項應占年內溢利(虧損): | |||
-本公司擁有人 | 311 | 550 | |
-非控股權益 | (197) | (103) | |
114 | 447 | ||
以下各項應占年內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 |||
-本公司擁有人 | 301 | 570 | |
-非控股權益 | (193) | (102) | |
108 | 468 | ||
人民幣分 | 人民幣分 | ||
每股盈利 | |||
- 基本 | 58.60 | 103.00 | |
- 攤薄 | 58.60 | 103.00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
二零二四年 | 二零二三年 | ||
人民幣百萬元 | 人民幣百萬元 | ||
(經重列) | |||
非流動資產 | |||
物業、廠房及設備 | 2,315 | 2,422 | |
使用權資產 | 394 | 380 | |
投資物業 | 50 | 60 | |
商譽 | 312 | 325 | |
無形資產 | 784 | 868 | |
於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之權益 | 50 | 43 |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權益工具 | 8 | 45 |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 | 516 | 453 | |
應收貸款 | 29 | 12 | |
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及按金 | 288 | 351 | |
遞延稅項資產 | - | 433 | |
4,746 | 5,392 | ||
流動資產 | |||
在建物業 | 70 | 70 | |
待售物業 | 272 | 280 | |
存貨 | 238 | 405 |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 | 191 | 38 | |
應收貸款 | 125 | 79 | |
貿易應收款項 | 454 | 702 | |
應收票據 | 1 | - | |
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及按金 | 469 | 492 | |
可退回稅項 | 39 | 39 | |
已質押銀行存款 | 1,114 | 315 | |
原到期日三個月以上之銀行存款 | 215 | 329 |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 2,498 | 2,241 | |
5,686 | 4,990 | ||
流動負債 | |||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 | 1,284 | 1,518 | |
合約負債 | 454 | 491 | |
租賃負債 | 58 | 76 | |
撥備 | 113 | 127 | |
衍生財務工具 | 21 | 107 | |
銀行貸款 | 1,729 | 1,033 | |
可轉換及可交換債券 | 295 | 256 | |
可轉換票據 | 396 | 357 | |
應付稅項 | 64 | 80 | |
4,414 | 4,045 | ||
流動資產淨值 | 1,272 | 945 | |
總資產減流動負債 | 6,018 | 6,337 | |
非流動負債 | |||
其他應付款項 | 5 | 37 | |
租賃負債 | 71 | 45 | |
銀行貸款 | - | 1 | |
遞延稅項負債 | 76 | 80 | |
152 | 163 | ||
資產淨值 | 5,866 | 6,174 | |
股本及儲備 | |||
股本 | 39 | 39 | |
股份溢價及儲備 | 5,788 | 5,856 |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 | 5,827 | 5,895 | |
非控股權益 | 39 | 279 | |
5,866 | 6,174 |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 PR Newswire 美通社 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 PR Newswire 美通社 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台灣產經新聞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