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大陸港澳China Business

目前大陸港澳文章數, 共 7098 篇 ,以下為 49 - 7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SS&C Technologies 歡迎資深全球業務領袖 Francesco Vanni d'Archirafi 加入董事局

康涅狄格州溫莎2025年3月28日 /美通社/ -- SS&C Technologies Holding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SNC) 今天宣佈選出 Francesco Vanni d'Archirafi 為其董事局的新任獨立董事。 Francesco 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全球業務領導者,在上市及私人擁有的金融服務公司中,擁有策略性地增加收入、盈利及股東價值的優異記錄。 主席兼行政總裁 Bill Stone 表示:「我們欣然歡迎 Francesco。Francesco 在管理大型全球性企業方面,擁有豐富的執行與董事經驗。他在金融服務、併購和證券服務方面的深厚專業知識將幫助 SS&C 實現其策略目標。他的全球專業知識,對於指導 SS&C 持續國際擴張非常寶貴。」 Francesco 是 Euroclear Holding 和 Euroclear SA/NV 的董事會主席。 他還是 Verti S.p.A. 董事會主席,也是 Mapfre International S.A. 和 Mapfre S.A. 的董事會成員,並擔任其稽核與合規委員會主席。 他曾在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 擔任多項領導職務,包括全球交易服務部執行長及花旗控股執行長。Francesco 也曾擔任 Banco Nacional De Mexico SA、Private Export Funding Corporation 和 LCH Group Holdings Ltd 的董事會成員,並曾擔任花旗銀行歐洲有限公司 (Citibank Europe plc) 和花旗國際有限公司 (Citi International plc) 的董事長。 Francesco 對其任命表示:「我很榮幸能夠加入 SS&C 董事會。SS&C 在創新、卓越和專注方面擁有良好聲譽。我很高興可以為其持續增長和成功出一分力。」 董事會成員兼提名和治理委員會主席 David Varsano 補充:「作為 SS&C 董事會成員,我很高興能讓 Francesco 加入我們的行列。他在全球大型企業方面的豐富經驗,並致力於改善金融世界,使他成為一位出色的新成員。我相信他會為我們的增長作出貢獻。」 除了他的公司董事會角色外,Francesco 還擔任多個非牟利機構的董事會成員,包括 United Way Worldwide、Voluntary Solidarity Fund International、The Felix Project、Junior Achievement Worldwide,以及多所頂尖商學院的諮詢委員會成員。 SS&C Technologies 簡介 SS&C 是一間為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行業提供服務和軟件的全球供應商。SS&C 於 1986 年成立,總部設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溫莎,於全球各地設有辦事處。超過 22,000 間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組織,包括全球最大的公司到中小型企業,都全心信賴 SS&C 的專業知識、規模和科技。 如欲更了解 SS&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SNC),請瀏覽 www.ssctech.com。 請在 Twitter、LinkedIn 和 Facebook 上關注 SS&C。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18 加入收藏 :
新意網啟動 MEGA IDC 第二期建設

全港最大規模數據中心 驅動人工智能新時代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 年 3 月 27 日 - 新鴻基地產(新地) 旗下主要科技旗艦新意網今日宣布啟動位於將軍澳的 MEGA IDC 第二期建設工程。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 右二)、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及新意網主席郭炳聯(左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非執行董事郭基泓 (右一) 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副主席馮麟(左一) 一同主持 MEGA IDC 第二期啟動儀式。 新意網為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 連 MEGA IDC 在內, 於全港共有八座設施。MEGA IDC 第一期於去年啟用, 提供約 50 萬平方尺總樓面面積及 50MW 電力容量,吸引多家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及國際銀行進駐。為應對龐大市場需求, 新意網提前啟動第二期工程, 計劃增加 35 萬平方尺樓面面積,預計於 2026 年至 2027 年完成。 MEGA IDC 項目共分三期,將是香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其中第二期將設有 35 萬平方呎樓面,預計 2026 至 2027 年落成。 啟動禮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及新意網主席郭炳聯、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非執行董事郭基泓,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副主席馮玉麟共同主持,多名業界領袖亦到場見證這一重要基建項目的啟動。 黃偉綸致辭時表示, 政府全力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如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香港要抓住人工智能作為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MEGA IDC 的建設涉資超過 150 億元,加上 MEGA IDC 租戶對設備的投放,可為香港帶來數百億元的投資。他感謝新地和新意網以行動為香港未來投下信心的一票,為香港作為亞太區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展現承擔精神,值得大家肯定和認同。 郭炳聯表示:「創科是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新地多年來持續投資科技應用和先進設施,助力香港提升新質生產力。其中,新意網致力構建世界級人工智能( AI ) 網絡骨幹設施,推動香港聯通內地與世界尖端科技市場。儘管 MEGA IDC 回本期長,集團仍堅定投資,體現對香港『耐心資本』的建設以及對數據行業前景的信心。正如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勉勵要『投得早』、『投長期』及『投硬科技』,新地將以世界一流數據基建設施為香港科技發展提供動能,發揮香港『內聯外通』角色, 連通內地與世界尖端科技市場,助力香港提升在國際 AI 市場的競爭力。」 MEGA IDC 為本港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 MEGA IDC 項目共分三期,總投資額超過150億港元,全面落成後,總樓面面積達 120 萬平方呎, 電力容量 180MW,將是香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 足以滿足雲端服務商和 AI 客戶對大規模空間與電力的需求。這座尖端數據設施專為推動 AI 發展而設,並為本港創新及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郭基泓表示:「MEGA IDC 作為 AI 就緒(AI-ready) 的數據中心,在地理位置及整體設計上均擁有優勢。用地是政府專門為高端數據中心而設; 其基礎設施具備高韌性,如設有多重後備供電系統, 除可滿足 AI 高耗電客戶的需求,更能確保超低延遲、零中斷;項目的實體保安採用最高標準 — 全天候監控、生物識別出入,全面保障設施及數據安全。新意網團隊借鑒全球頂尖數據中心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深入研究跨國金融機構及雲端服務商的需求,採用最高標準的設施, 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確保 MEGA IDC 能夠適應未來科技市場的發展。」 新意網 MEGA IDC 第一期大樓內部設施具備高韌性,如設有多重後備供電系統,確保超低延遲、零中斷。 尖端設施迎接人工智能時代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演進,進一步催化相應的人工智能應用及人工智能推理的發展, 加速香港對高質素、高密度數據中心的需求。MEGA IDC 第一期和第二期將配置共七座 132 kV 75 MVA 電力變壓器,提供穩定、充裕和高質素的電力,可滿足客戶當前和未來的需求。其模組化設計、達 5.7 米的樓層高度 ( slab-to-slab height ) 及高達 20 kPA 的地板承載能力 (floor loading),可讓客戶放置最先進和最關鍵的設備。 新意網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組合 MEGA IDC 全面落成後,新意網八個數據中心的總電力容量將超過 280MW , 總樓面面積約 300 萬平方尺。這些發展鞏固了新意網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憑藉這規模優勢,新意網將支持國際及內地雲端服務商和 AI 企業在亞洲的業務擴展。 Hashtag: #SUNeVision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新意網 新意網(港交所股票代碼:1686 )是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 為新鴻基地產(港交所股票代碼:0016 )的主要科技旗艦。我們提供領先業界的數據中心服務,保持電訊商和雲端服務商中立。通過建立亞洲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新意網高效連接香港、內地乃至海外的電訊商、雲端服務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ISP )、內容傳遞網路( CDN )及互聯網串流( OTT )服務與各行各業的公司。 新意網將 MEGA-i 的高效能設施連接至其他高端數據中心,包括MEGA Gateway、MEGA IDC、MEGA Plus和MEGA Two,形成MEGA Campus。MEGA Campus 內的數據中心通過專用的暗光纖網絡和約15,000 個交叉連接形成互聯,加上座落於園區內的主要海底光纖接點,以無可比擬的網絡連接能力,為用戶提供多雲平台直連和雲間互聯服務。新意網更為數據中心組合增設海纜登陸站 HKIS-1及 HKIS-2,為海纜持有者和用戶提供一站式連接方案﹐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亞洲領先連接樞紐的地位。憑藉先進的服務,新意網致力於支持香港成為地區通訊樞紐和通往內地的戰略性門戶。 詳情請瀏覽新意網公司網站、LinkedIn 或官方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04 加入收藏 :
【創新點亮智慧未來】傑瑞攜多項AI油氣開發創新技術,驚艷亮相cippe展會

北京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3月26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5)在北京新國展開幕。傑瑞集團以「創新點亮智慧未來 Innovating a Sustainable Future」為主題亮相展會。展會上,傑瑞展示了在石油、天然氣、再生循環、海工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尖端產品,向廣大觀眾呈現了AI技術在油氣開發領域的深度探索和應用,推動油氣行業「智改數轉」加速進入快車道。 Jereh Booth at cippe2025 在1500㎡展台上,傑瑞通過數字沙盤、整機裝備、三維特效、智能控制體驗艙、AI數字人像等豐富的展示和互動形式,為觀眾打造了沉浸式「智慧展台」,立體展現了傑瑞在油氣智能裝備研發、油氣開發數字技術融合、油氣產業協同發展領域的領軍者形象,吸引了行業廣泛關注。 展會現場,傑瑞隆重舉辦了「智慧井場 數智化未來」油氣裝備AI數智化時代創新發布會,重磅推出AI‧R FRAC智慧井場壓裂解決方案,AI‧R FRAC是由AI驅動的具有革命性的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全球首個系統性智慧壓裂解決方案,它通過整合智能決策系統、設備狀態監測系統、智能管匯系統、井場智能安全系統、輸變電系統、閉式混砂系統、電驅壓裂系統、井場提效系統等八大核心模塊,讓AI賦能壓裂全流程,實現數據分析智能化、風險預警實時化、智能決策科學化。目前,AI‧R FRAC已實現井場實際應用,獲得客戶高度好評! 根據實際應用數據分析,AI‧R FRAC智能化、集成化提效方案的使用,可以實現壓裂作業多項突破:壓力異常識別精度達100%、柱塞泵風險預判準確率達97.8%、井場綜合效率提升36%以上,推動壓裂作業全流程迎來智能化系統革新,開啟油氣田高效開發新紀元!‧ 聚焦油氣開發智能化創新前沿,傑瑞新一代智能連續油管控制車備受矚目。該控制車搭載的智能座艙系統,深度融合模擬分析、注入頭機器視覺感知、液壓診斷等核心技術,能夠實現設備自動出入井以及作業數據的監測分析。這一創新大幅降低了傳統作業對操作人員的過度依賴,有效減少人為操作失誤風險,重新定義了連續油管作業安全性與智能化標準。 Jereh Unveils AI-Powered Solutions 在新能源壓裂領域,傑瑞展示了電驅壓裂、電驅混砂、電驅固井、智能輸砂、電驅氮氣輸送設備、指揮方艙等全系列電驅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成果。同時,還介紹了渦輪壓裂設備井口氣、LNG、CNG等多樣化供氣解決方案,展現新能源壓裂智慧發展路徑,推動油氣開發低碳化進程。 展會同期,具有傑瑞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壓流體管匯產品、泵配產品、液壓無桿排採等深度制造產品,以及傑瑞智慧海工解決方案、智慧低碳鑽修井解決方案、傑森連續油管、井下工具等產品也吸引了眾多關注。這些具有行業前瞻性的產品,代表了我國在油氣高端裝備領域的硬核實力。 在天然氣業務領域,傑瑞通過「實體沙盤+數字化三維」創新展示形式,完整呈現了覆蓋天然氣勘探開發、集輸儲存、發電調壓、氣處理、液化、提氦等全產業鏈技術版圖。 經過二十餘年行業深耕,傑瑞已構建起貫穿上、中、下游的綜合業務能力:在上游領域,傑瑞可以提供往復式、螺桿式、離心式三大壓縮機組系列產品,以及氣處理工程相關工藝和設備,為場站提供燃氣發電動力支持;在中游領域,傑瑞具備大、中、小型天然氣液化工廠的設計供貨與總包建設能力,創新開發的橇裝化處理裝置大幅提升工程實施效率,同時具備戰略儲氣庫建設核心技術和承建能力;在下游領域,傑瑞可以打造涵蓋燃氣電廠調壓、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供的電力業務體系,形成從氣體開發到能源利用的價值閉環。 通過貫穿「氣體開發-淨化處理-液化儲運-終端利用」全業務鏈條的技術布局,傑瑞已構建起天然氣全產業鏈一體化解決能力。傑瑞特有的「工藝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實施」產業協同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涵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服務,彰顯中國企業在天然氣高效開發應用領域的創新實力和全方位服務能力。 傑瑞既是能源的開發者,也是能源再生循環利用的先行者。展會現場,傑瑞再生循環集團全方位展示了在油氣開發、鋰電池、風機葉片及光伏組件等領域的成熟循環利用技術。 傑瑞含油廢棄物一體化解決方案吸引了油氣行業人士廣泛關注。傑瑞含油廢棄物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井場深度減量化方案、不同含液率油泥解決方案,可針對油氣開發井場、污染場地修復、煉化廠配套處理場站等不同應用場景,實現含油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目前,傑瑞再生循環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已在全球各地成功應用。有限資源,無限價值,傑瑞再生循環已成為油泥處理行業標準制定者與技術引領者,為油田再生循環事業樹立了行業標桿。 傑瑞集團董事長李慧濤先生表示,擁抱人工智能已成為能源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答題。作為油氣裝備領域的創新引領者,傑瑞始終秉持技術驅動的發展理念,已率先將AI技術應用於油氣開發場景。未來,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合作伙伴共建創新生態,共同推進油氣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讓科技與制造深度融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踐行雙碳戰略作出傑瑞貢獻。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2 加入收藏 :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宣佈2024年全年業績

EQS 新聞 / 2025-03-27 / 22:30 UTC+8 收益創新高達553.0百萬港元並錄得盈利約82.8百萬港元 首次每股派息0.277港仙 強化在骨質疏鬆症、眼科以及醫療美容市場的地位   [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 香港] 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 —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康集團」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股份代號:0690)欣然宣佈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內」)的全年業績。   二零二四年取得之重大成就 期內,本集團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已上市產品及創新的生物製劑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績。主要取得的成就如下:   本集團收益按年增長14.1%至約553.0百萬港元。博固泰®於二零二四年一月獲批,隨後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上市,實現銷售額62.9百萬港元,超出最初預期。   年內溢利按年飆升16.8%至約82.8百萬港元,創歷史新高。該等業績再次印證本集團作為領先生物製藥公司的穩固市場地位及其提供可持續高質量增長的能力。   董事會已就二零二四年每股派發股息0.277港仙,此乃公司首次派發股息,尤其令人鼓舞,代表一家以研究為導向的生物製藥公司的重要里程碑。董事會亦欣然宣佈批准及採納不低於本年淨溢利20%之股息派發政策。   於二零二四年一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監局」)正式批准博固泰®上市,標誌著本集團於骨質疏鬆及骨科疾病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二零二四年初上市以來,博固泰®已獲得顯著的成效,患者留存率超過70%。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本集團成功推出其自主研發的醫美產品肌顏態®。與重慶民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重組膠原蛋白敷料獲得了二類醫療器械批准,強化了本集團對創新皮膚修復解決方案的承諾。   二零二四年一月,藥監局正式受理地夸磷索鈉滴眼液的上市申請,標誌著本集團眼科藥物研發管線的一項重要里程碑。年內,本集團已向藥品審評中心(CDE)提交了補充資料。地夸磷索鈉預計將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獲得上市批准。   年內,本集團已完成硫酸艾沙康唑膠囊的藥物研究及生物等效性預研究。正式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已於二零二五年啟動,以加速該藥物的上市進程。   於二零二四年五月,本集團與大灣生物及泰格醫藥旗下的Pebble Accelerator合作,聯合開發創新減重藥物,旨在革新肥胖症的治療。通過此次合作,我們尋求建立一個全面的生態產業鏈,從目標發現到抗體生成、藥物可行性驗證、工藝開發、臨床管線,最終實現商業化。   全年業績 於二零二四年,本集團錄得收益約553.0百萬港元,按年增長14.1%。收益增加主要歸因於本集團新推出產品博固泰®的良好銷售表現。本集團新推出的博固泰®實現銷售額62.9百萬港元,超出最初預期。匹納普®於年內收益錄得2.9%跌幅,營業額由約247.4百萬港元跌至約240.3百萬港元。年內,本集團重新入選集中採購,採購有效期為兩年。然而,本集團因應某些地方政策調整,採取了更具選擇性的供應醫院方法。年內,金因肽®產生的收益約為197.9百萬港元,按年增長6.7%。增長歸因於本集團醫院網絡的擴展以及超越醫院的額外銷售渠道,例如藥房及電子商務平台。金因舒®收益由約41.3百萬港元增至約42.5百萬港元,按年增長2.9%。博舒泰®的收益從約10.4百萬港元下降至約9.4百萬港元,減少10.2%。年內,博舒泰®成功納入河南十七省聯盟的集中採購,採購有效期為兩年,為本集團帶來新的院內訂單。   毛利約為461.1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三年的約392.8百萬港元增加17.4%,而毛利率按年上升2.4個百分點至83.4%。本集團已優化其供應鏈,以提升原材料採購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率,並降低採購及生產成本,實現更大的規模經濟。有賴本集團的嚴格內部控制,一般及行政開支於二零二四年僅佔收益的9.2%,而二零二三年則為9.8%。年內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收益百分比亦從二零二三年的49.8%降至47.3%,主要由於市場推廣開支減少所致。研發成本按年增長47%至約52.3百萬港元,與本集團的多管線研究進展一致。   年內,本集團實現約82.8百萬港元的破紀錄溢利,再次創下新高,按年顯著增長16.8%。該顯著成就的推動力來自於新產品博固泰®的成功推出,以及其他上市藥品的持續需求、嚴格的成本管理及不斷的供應鏈增強。該種持續的盈利能力鞏固了本集團未來多年長期成功的基礎。   展望 根據IMARC Group的數據,中國醫藥領域近年來因生物技術的顯著進步及政府的強力支持而實現快速增長,預計2024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5%。這一擴張主要得益於技術創新的推動,以及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後者因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藥品的需求持續上升。與此同時,美容醫學行業正迅速崛起,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市場力量,預計2024年至2027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將介於10%至15%之間,這主要受到美容標準提升及中高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增強的驅動。隨著醫藥與美容醫學成為集團未來研發的核心焦點,這不僅凸顯了集團的快速成長,也展現了其在市場中搶占更大份額的巨大潛力。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主席梁國龍先生表示:「我很榮幸地宣布,我們今年在財務表現和營運成果上均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隨著我們的策略逐漸成效,我衷心感謝股東們長期以來的支持。為回報這份信任,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兩項重大決定:我們將首次宣派股息,並確立未來將按不低于本年淨溢利20%作為股息派發政策。這些舉措充分彰顯我們實現目標的決心,以及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的堅定承諾。   展望未來,我們致力於創新,積極把握醫藥及美容醫學領域的發展機遇。本集團聚焦於多元化產品供應,同時專深耕內分泌、眼科及皮膚科等優勢領域。我們欣喜地宣布,博固泰®已成功推出市場。借此里程碑,我們將持續研發具備低創傷性與更佳生物有效性的PTH微針貼片以及新型減重抗體藥物。我們的表皮生長因子產品亦取得顯著進展:表皮生長因子水凝膠的中試放大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地夸磷索鈉滴眼液亦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而硫酸艾沙康唑膠囊正式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已于2025年启动,以加速其市場化進程。   醫學美容領域方面,我們對肌顏態®於2024年12月底的推出感到鼓舞,並將加速推出基於Skbrella™ FN的其他全新產品線。我們亦計劃於今年內推出兩種新的先進護膚原料:膠原蛋白及美容肽。此外,我們亦會結合在金因肽®及肌顏態®方面的專業知識,提供全面的皮膚護膚解決方案,用於緊急皮膚修復及穩定。為加快產品研發,我們將依托兩個關鍵技術平台:先進合成生物學平台以及水凝膠技術平台,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   為提高市場滲透率並支持產品上市,我們將銷售渠道從傳統的公立與私人醫院拓展至藥房、線上平台及美容醫學機構。同時,我們亦致力於探索國際市場,提升全球影響力。通過採取多元化的分銷策略,本集團旨在確保未來銷售增長,減低對區域市場及傳統渠道的依賴。為支撐業務擴張,東莞新工廠的基礎設施已於2024年全面完工,標誌著集團擴張計劃的重要里程碑。其中包括先進的BFS包裝生產線,將助力本集團在市場中實現溢價競爭優勢。憑藉這一戰略布局及對快速發展的堅定承諾,本集團於此等充滿活力的行業中處於鞏固其領導地位的有利位置,並於未來數年取得持久成功。」   – 完 –       關於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藥品研發、製造及銷售之業務。集團研發中心備有整套系統,用於研發基因工程藥品,並設有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的實驗室及中試基地。集團於北京、東莞及深圳共設有三個GMP的生產基地。集團亦擁有高效的商業化平台和營銷網絡。集團專注為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內分泌治療領域、眼科及皮膚科研發嶄新的治療方法和創新藥物。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於2001年11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號:0690。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聯繫: ir@uni-bioscience.com 2025-03-27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18 加入收藏 :
晶泰科技與Kula Bio簽署千萬級研發協議,AI+微生物肥料賦能農業提質增效

波士頓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晶泰科技(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2228.HK)今日宣佈,與美國可持續農業領域先鋒企業 Kula Bio 在波士頓簽署戰略合作研發協議,研發服務訂單達千萬元人民幣級別。雙方將充分結合人工智能(AI)、微生物技術及自動化技術,針對乾旱及沙漠地區聯合開發新一代有機微生物肥料,以科技驅動農業提質增效,推動中國、中東及全球的綠色高效農業升級。 Kula Bio創始人之一為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Daniel Nocera,他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09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基於Nocera教授的核心研究成果,Kula Bio開發出性能及成本均超越傳統化肥的微生物肥料,兼具提升土壤肥力、促進作物增產及減少環境污染等多重優勢。該技術已在全球多個地區獲得應用驗證,為全球農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晶泰科技與Kula Bio將聚焦極端環境下的土壤改良挑戰,聯合研發新一代適用於乾旱沙漠地區的微生物肥料,賦能非傳統耕地資源向高質量高標準農田的改造升級,助力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雙方將依托晶泰科技全球領先的AI研發平台與自動化機器人系統,結合Kula Bio在微生物肥料領域的領先技術,聯合開展創新研發及田間試驗,並率先在中國及中東地區推廣應用,推動產品在全球乾旱地區的規模化落地,為增加全球可耕地面積、提高農業增值增效空間、優化農耕土壤與生態提供更加高效、天然、綠色的新選擇。 此前,晶泰科技相繼啟動了與柒彩之心的超級作物定向培育合作,以及與恆健控股公司、壽光蔬菜集團在AI+種業領域的戰略合作。此次攜手Kula Bio佈局有機肥料領域,標誌著其AI+農業生態矩陣的進一步完善,通過AI與機器人自動化的底層技術平台,持續賦能現代農業智慧化轉型,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貢獻力量。 Kula Bio總裁兼首席運營官Harrison Yoon博士表示:「 Kula Bio的突破性微生物技術將與晶泰科技前沿的、AI驅動的育種和微生物設計能力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借助先進的自動化技術,本次合作將大幅加速創新研發與市場拓展的進程,並通過新一代生物解決方案,應對全球最緊迫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博士表示:「很榮幸與Kula Bio這支頂尖團隊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加速未來綠色農業解決方案在全球乾旱地區的規模化落地,為破解耕地資源約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領先性和競爭力的商業產品。未來,晶泰科技將持續深化AI在農業現代化場景的應用,以前沿的AI for Science平台,為全球糧食安全與供給保障探索可複製的先進技術方案。」 關於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於2015年創立,是一家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依托第一性原理計算、AI算法、高性能雲計算與標準化自動化系統,為製藥、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新型化學品及化妝品)等行業的全球及中國企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發解決方案。 關於Kula Bio Kula Bio 是可持續農業領域的創新領航企業,致力於釋放天然微生物的潛能,為傳統氮肥提供革命性替代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的增效微生物技術與精準施用體系,Kula Bio成功打造出環保友好、效能卓越且成本優勢顯著的氮肥替代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產業向綠色未來轉型升級。瞭解更多,歡迎訪問 Kulabio.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61 加入收藏 :
碧瑤綠色集團(01397.HK)公佈2024年度業績

純利創上市以來新高  利好政策帶動高速發展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  年內,集團收益為約26.0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1.8%。集團年內純利約為56.5百萬港元,較2023年同比增加約17.3%。董事會建議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  業務回顧及展望  年內,清潔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繼續於年內錄得增長,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4.2%,至約2,086.8百萬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80.1%。集團為政府轄下的街道清潔服務版圖,覆蓋全香港共七區,服務人口約280萬,標誌碧瑤於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年內,集團的機動掃街車潔淨服務覆蓋香港各大區域。另外,集團亦為全港各大區的政府街市、設施及康樂場地提供清潔服務。此外,集團的其他清潔場地遍及各大醫院、政府診所、香港國際機場、學校、屋苑及私人機構等眾多不同場所,顯示集團的專業服務廣受認可。  廢物管理及回收業務於年內收益錄得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5%,至約285.8百萬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11.0%。廢物管理回收業務的毛利大幅增加約58.2%,至約33.5百萬港元,主要受惠於政府積極推動回收,大幅擴展包括廚餘的回收點網絡,便利市民參與並有效刺激收集量。集團繼續為政府轄下的五區提供廢物收集服務,服務人口約160萬。回收方面,集團作為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數千個回收點提供收集服務(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及廚餘),為市場領導者之一。集團於年內為公共場所及學校的回收箱,提供收集服務。碧瑤繼續為環保署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智能回收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為政府於香港多區負責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以及廚餘收集,為市場領導者之一。  綠色科技業務方面,集團積極發展綠色科技業務,通過結合智能數碼科技、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成功推出一站式智能回收系統。用戶通過實時數據準確掌握回收量,有助適時安排運輸、降低物流成本並減少碳排放。年內,集團贏得環保署兩份智能合約(分別提供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彰顯集團於綠色科技領域的產品創新、研發實力及市場領導地位,並支持香港邁向智慧城市的目標。現時集團綠色科技產品(如:智能回收機、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等)於年內帶動集團的收入貢獻,已廣泛應用於政府機構、公營及私人住宅、商場、大學、醫院、大型展覽場館等,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體驗,提升回收效率,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進程。  集團與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合作位於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已於年內試營運,通過熱解技術將園林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以作各種應用,從而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園藝服務業務方面,集團客戶涵蓋大型私人住宅、政府處所、學校、商場、酒店、機場、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賽馬會、香港科學園、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嶺南大學等各個類型。年內新中標的合約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油旺微型公園及東涌西新發展區。  蟲害管理方面,集團年內繼續為黃大仙區及大埔區提供蟲害管理服務。此外,集團分別為古物古蹟辦事處轄下29個古蹟及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24間廟宇,提供白蟻防治及監測服務。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手頭合約約38.9億港元,為日後年度,迎來可觀的收益。  隨著以「市場主導模式」的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有序實行,集團認為措施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回收,預計刺激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回收率,促進回收行業健康發展,協助香港構建循環經濟及綠色產業。  此外,集團於本財政年後贏得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供應太陽能智能廢物收集箱的服務合約。根據政府資料,食環署計劃於2026年底前在約300個地點增設多種廢物收集設施,包括太陽能廢物壓縮箱,進一步優化鄉郊地區廢物收集及改善環境衞生。集團的產品以可持續發展及智慧科技為設計理念,專為香港不同場景而研發,旨在提升收集質量、支持智慧城市建設、塑造宜居環境。  隨著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要求上市公司加強氣候相關揭露,相信市場對集團有關ESG的業務將與日俱增。  展望未來,集團將在鞏固核心業務市場份額的同時,加快在香港及國際市場的擴展步伐,並適時探索併購、合營及新業務機會,推動業務增長,為股東創造長遠價值。  有關集團2024年度業績公告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baguio.com.hk/zh-hant/investor/notices/  碧瑤綠色集團簡介:  碧瑤綠色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成立於 1980 年,為香港最大的綜合環境管理方案供應商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綠色產品、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應用最新科技,提供創新環境解決方案,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及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綠的明天,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1 加入收藏 :
移卡公佈2024年年度業績
發表時間 :
2025 年 3 月 30 日 (星期日) 農曆三月初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