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明志科大」新聞搜尋結果, 共 190 篇 ,以下為 97 - 12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明志科大與鄰近6間新北市圖分館合作辦理 多元文化英語說故事分享活動 社區逾600名親子參與

明志科技大學於2017年開始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計畫,自執行以來開辦在地文史、環境教育、外籍移工、新住民家庭及產業經濟五大面向之活動,旨在保護文化遺址、環境生態及弱勢族群,以回饋社會、促進產業經濟發展。 明志科大國際處即針對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作為兩大核心目標,使遠從異國至台灣就讀的國際學生,能有機會走出校園、認識在地居民並與其互動交流,另一方面,藉由優秀國際學生的分享,使社區學童有機會認識他國文化、以英語與外籍人士溝通,進而增加英語溝通能力,而活動中除了明志科大國際生外,也安排大學部本地生一同參與,使本地生能一起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亦可在與國際生合作的過程中精進自身英文程度。 李潔嵐國際長表示,由於去(2021)年5月中疫情轉趨嚴峻之影響,使此USR計畫較難於社區國小繼續執行,因此轉而將資源投入社區圖書館,與新北市圖泰山分館合作辦理達11場印尼、泰國、越南、印度、美國之線上或實體英語故事分享活動,由各國國際生介紹母國多元文化故事及帶領小朋友從事相關唱遊及美勞活動,參與活動的鄭媽媽及蔡媽媽表示,儘管小朋友不見得能聽懂全部內容,但能有機會讓小朋友跳脫傳統考試體制,參與活動接觸外籍人士、認識他國文化、在活潑的英語環境下學習,是件難得可貴的活動,成果頗受社區居民一致歡迎及好評。 因此今(2022)年延續前一年計畫之精神,同時兼顧疫情狀況,將活動範圍及場次擴大到其他鄰近分館,除泰山外,加入五股、守讓堂、板橋四維、新莊中港、裕民,共6間圖書館合作,辦理近60場次的線上/實體英語故事分享,進而吸引逾600位親子參與,而國際生國別亦增加巴基斯坦及馬來西亞,使社區居民可以認識更多不同國家的風俗民情及文化特色。明年更預計將此計畫推向海外,預計與馬來西亞國能大學(UNITEN)教授合作,共同推動國際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166 加入收藏 :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 明志科大9項創新技術暨醫材研發成果報乎恁知

明志科技大學參加「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1日至12月4日在南港展覽館一樓「台塑健康樂活館」共同展出6項創新研發成果,範圍涵蓋創新醫材、生醫檢測、醫材開發與健康照護等領域;同館也舉辦「InnoZone創新技術特展」,該校同時提供2件甫獲得第19屆「國家新創獎」作品及1件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創新技術,以上皆是該校教師自行研發且技術成熟度高的創新成果。 在創新醫材方面,明志科大智慧醫療中心洪國永教授研發之「濕熱敷/舒樂敷—舒服了!!—濕熱敷背心」,結合遠紅外線、高效吸濕環保材與行動電源供電之設計,搭配穴位加強熱敷效果及血氧量,活化筋骨,居家保健不受限;另電漿薄膜中心李志偉教授與謝章興顧問聯手研發之「秒滅菌—外用電漿活水機」,則運用電漿技術,透過如開飲機之設備產生具快速滅菌與促進傷口癒合效果之活化水,能運用於物品消毒、蔬果與傷口清洗,極具商轉價值。 在生醫檢測方面,由該校第18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得主劉定宇教授所研發之「電光整合生醫檢測平台—雙功能電化學/拉曼檢測晶片」,可以快速檢測水中毒物及生物分子,能協助生醫檢測與環境污染之研究推展。 在醫材開發與健康照護方面,該校生醫博士學程陳炳宜教授研發「強化脊椎退化復原力2.0—椎間融合器Plus人工複合骨材」,採用自行研發高孔隙率複合陶瓷材料骨填充材,能釋放活性離子,強化骨整合速度,另外椎間融合器的設計具備支撐與緩衝的功能,今年度參與國科會創新創業競賽(FITI)從百組團隊中挺進前20強;另機械系胡志中教授研發之「易兒清—口腔擴張裝置與口腔清潔照護」,則針對臥床老人、癌症病患及嬰幼兒口腔照護需要而研發,可以協助醫療人員簡單張開患者口腔,不傷害其他牙齒而達到口腔清潔;還有工設系許定洋教授研發之「練氣功—嬰兒急救呼吸器」,則能針對早產兒急救時需額外氧氣供應而設計,抛棄式、平價的簡易裝置,容易推廣及使用。  此外,該校在今年獲得第19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與「國家新創精進獎」之2件作品,也在「InnoZone創新技術特展」展出。包括化工系張煜光教授「蛋白質生產平台:新一代下游加工技術」獲得「特化材料與應用生技」領域之獎項,該技術發展攪拌式流體化床吸附技術,處理含有細胞固體微粒的生物樣品,不但是蛋白質生產平台的關鍵技術之一,也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點;另機械系胡志中教授與長庚醫院合作研發之「四肢骨折手術與復健之克氏鋼釘固定技術」則獲得「國家新創精進獎」,該技術有效解決臨床上克式骨折固定釘(K-wire)易鬆脫、易感染的問題,目前已成功商品化,並取得TFDA的認證,預期未來將可為骨科病患帶來更多福音。 因應2025年淨零碳排政策與國際綠能趨勢,明志科大也在「InnoZone創新技術特展」展出「下世代高效率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技術」,這是由材料系林唯芳特聘教授與黃裕清教授組成研究團隊,投入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發,該技術具高效率及低成本溶液製程的優勢,被各界視為是能改變太陽能產業的新興技術。 明志科大研發長陳勝吉表示,學校持續投入技術深耕,成立十大研究中心進行研發,今年第九度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產學合作績優合作單位」,2023年THE泰晤士世界大學產學合作項目排名全球348名、遠見雜誌2022年評選企業最愛大學中私立科大第1名,是企業首選的產學合作伙伴。本次展出的作品,技術成熟度高,也極具產業推廣的價值,歡迎產業先進與各界於展覽期間前往參觀與體驗,感受充沛的研發能量,學校也積極爭取與廠商進行產學合作,共創商機。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5830 加入收藏 :
明志科大 四度獲頒綠色採購績優獎

11月28日新北市政府舉辦「111年度綠色消費暨績優環保志工聯合表揚典禮」,明志科技大學連續四年獲頒「綠色採購績優獎」,由孟魁總務長代表學校接受公開表揚。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推動淨零排放已是各大學的重要課題,明志科大身為綠色大學會員學校,透過預防、減量、回收和再利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將綠色消費納入校園環境保護政策中。校內採購優先選用國內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碳足跡標籤及減碳標籤等產品,降低對環境的負擔,在111年就累計綠色採購金額達6百多萬元,推動綠色採購績效顯著。 明志科大總務長孟魁表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第12項是「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學校依據國家政策和優先事項,參與公共採購流程,每年持續推動綠色消費,鼓勵校內各單位採購時優先選購「低污染、省能源、可回收」之綠色環保標章產品,並定期結合社區辦理環境教育研習活動,發揮學校在當地影響力,使附近居民都能具有永續發展的意識,落實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模式。未來學校除持續進行校園綠色採購工作之外,也積極推動校園減塑、減廢及二手市集資源循環等環境保護工作,為大學社會責任善盡一己之力。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341 加入收藏 :
明志科大獲頒TCSA台灣永續獎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明志科技大學參加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CSA台灣永續獎」評選,於本月16日結果揭曉,該校獲頒「台灣企業永續報告-銀級獎」,推動校園永續並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倍受肯定。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15年來持續舉辦評選活動,並分別頒發四大獎項類別-「永續綜合績效獎」、「永續單項績效獎」、「永續報告獎」及「永續傑出人物獎」,以表揚永續模範,將台灣永續成果耀眼國際。本年度大學組共有47所大專校院參與評選活動,顯見國內多所大學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校務發展為重要趨勢。 明志科大總務長孟魁表示,永續報告書參照GRI核心選項進行編製,通過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 Taiwan Ltd.)專業驗證,符合「AA1000當責性原則標準」及「全球永續性報告準則 (GRI Standards)」之雙重國際標準要求,USR團隊以「在地產業鏈結」、「新住民培育」、「搶救在地歷史記憶」等三個面向計畫,連續兩年於台灣永續行動獎特定永續發展指標(SDGs)獲獎,推動永續議題,實踐永續發展與持續精進的決心。 未來學校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共同合作下,以實踐ESG、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己任,持續推動編撰永續報告書、校園溫室氣體盤查、環境保護等校園永續工作,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320 加入收藏 :
明志科大結合台塑貨運致力推動零碳動力商用電動貨卡產業生態系

明志科技大學與台塑貨運公司聯手成立「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聚焦「綠能科技」領域之電動車相關產業,推動零碳動力商用電動貨卡產業生態系。今(10月27日)於明志科大智慧載具研發中心舉辦「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技術交流會」,展示大企業扶植培育新創公司的成果,並進行合同興股份有限公司車輛捐贈儀式,由該公司總經理林正暐代表捐贈2.5噸貨車供團隊研究開發。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表示,感謝合同興的慷慨捐贈,相信透過產學合作激盪多元火花,為台灣綠能發展做出貢獻。   綠能減碳潮流席捲全球,智慧載具發展受各界矚目,國產開發市場更是方興未艾。台塑貨運陳勝光顧問提到,台塑貨運一向遵循兩位創辦人「永續經營、奉獻社會」的理念,除了深耕電動貨卡整車研究發展外,也善盡提攜培育將來次系統供應鏈廠商,透過夥伴的建立來加強未來的合作關係。明志科大智慧載具研發中心主任鄭榮和講座教授說明,台灣在電動車三電系統製造上已有一定水準,惟仍欠缺整合複雜系統的人才與經驗,且高功率、高扭矩的三電次系統尚待開發;透過台塑貨運帶頭,引領中小企業合力開發,並由明志科大智載中心測試驗證,建立完整循環,運用在推動零碳動力商用電動貨卡產業生態系。   進駐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的新創企業也在本次活動現場展示各項培育成果,包括打造模組化電動輕型載具相關電子/電控/互聯系統的航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精三電系統整合車架設計的乘號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高安全性與長壽命模組化電池組的壹鼎運成股份有限公司、擅長交通工具智慧電能化雲軟硬系統整合的湛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推出AI影像分析車隊管理平台的薩摩亞商動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參與交流會的廠商多為高階主管,他們表示,除了專業領域的合作,也獲取台塑貨運經營管理策略等相關收穫,對自身企業未來整體發展提供助益,會中並就研發、技術等進行深度交流,成果豐碩。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743 加入收藏 :
2022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明志科大11位教師入列,占比全國科大第三,私立科大第一

美國史丹佛大學團隊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合作,以Scopus資料庫為基礎,針對全球19萬名科學家進行評分,於2022年10月10日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明志科技大學計有11位教師列於榜單內。 明志科技大學表示,依據「2022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排名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全台共有1,372位科學家入列,其中明志科大分別為有綠能中心楊純誠及壽雅史教授、化工系蘇家弘及劉宗宏教授、材料系李志偉及劉定宇教授、機械系郭啟全及朱承軒教授、電子系陳華彬教授、綠能中心Karuppiah, Chelladurai研究員及材料系Govindasamy, Mani研究員等11位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約佔該校老師人數的5.64%,占比全國科大第三、私立科大第一。 校長劉祖華表示,這些教授與研究員能夠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殊榮,代表著明志科大長期培育研究量能,厚植科研實力,提升論文影響力的初步成效,當然最不可抹滅的是老師們的努力付出。 明志科大表示,依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2022世界大學排名」,研究實力排名全球786名,產學合作排名全球403名。理學(Physical Sciences)學科領域本校為台灣唯一入榜世界排名的科技大學(含公私立)。而剛公布的THE「2023世界大學排名」明志在研究實力及產學合作排名更精進,分別挺進全球750名及348名,在在展現明志科大在產學合作與研究領域的努力成效。 陳勝吉研發長表示,學校於2022年年初即通過「學研拔尖攻頂補助獎勵辦法」,鼓勵有實力與潛力的老師深入研究領域發表論文並參加學術獎項競賽,屬學研拔尖範圍的教師提供三年每年最高120萬元的補助經費,而獲得學研攻頂的教師則最高給予500萬元的榮譽獎助研究基金。明志科大鼓勵教師積極發表相關論文,並從制度面加碼研究產出的獎勵,以提升明志科技大學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322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初五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