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訊Technology

目前科技新訊文章數, 共 635 篇 ,以下為 577 - 60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ASRC 2024 Q1 郵件安全觀察:注意偽冒帳單,以混淆欺騙獲得系統初始存取權

根據 ASRC 與中華數位科技的觀察,2024 年第一季電子郵件總量約較上季增加 30%,而針對帳號、郵件伺服器嘗試的連線都比上一季增加更多。惡意郵件透過壓縮檔寄送的比例明顯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寄送惡意的 Office 及 PDF 文件的情況有明顯增長。   以下為本季值得留心的攻擊樣本: 注意偽冒帳單,以混淆欺騙獲得系統初始存取權  偽冒帳單的攻擊手法依舊零星出現,本季我們也觀測到這樣的樣本信。通常這類型的偽冒帳單都會附上一個釣魚連結,讓收件者可利用這個釣魚連結繳交帳單費用,實際上是用來騙取信用卡號。也有部分攻擊會附上偽裝成帳單文件的惡意檔案,誘騙收件者打開並執行裡面的惡意程式碼。這一季我們觀察到的案例屬於後者,以 zip 檔夾帶一個惡意的 .vbe 惡意程式碼,再以雙重副檔名的方式,試圖矇騙預設未顯示副檔名的 Windows 系統。這個惡意的 .vbe 檔其實是經過混淆手段的 PowerShell Code,實際上是種 Downloader (GuLoader),它可以依靠混淆欺騙手段來獲得系統的初始存取權限,進而避開防毒軟體的偵測。   偽裝成帳單文件,誘騙收件者打開並執行裡面的惡意程式碼   .SVG 附檔攻擊不常見,加入過濾審核規則提高安全性   第一季的攻擊郵件中,我們也發現了夾帶 .svg 附件檔的釣魚郵件。.svg 檔是可縮放向量圖形(英語:Scalable Vector Graphics,縮寫:SVG),基於可延伸標記式語言(XML),用於描述二維向量圖形的圖形格式。SVG 由 W3C 制定,是一個開放標準,一般的作業系統會以瀏覽器作為這類檔案的預設開啟程式。 夾帶 .svg 檔的釣魚郵件   以我們看到的例子,這封釣魚郵件在內容中隱藏了一個釣魚郵件連結,連結看起來是這樣:https://accounts==2Egoogle.com+signin=secure+v2+identifier=passive@accounts.google.com+s=ignin=secure+v2+identifier=passive@dropbox.intiute.shop 連結被用來混淆開信者,實際上真正指向的位置為:dropbox.intiute.shop。當拜訪上述位址時會直接轉址至:https://dropbox-------------updating.blogspot.com/,這才是最終的釣魚頁面。   而夾帶於信中的 .svg 檔案,也會引導收信人拜訪釣魚網站,當收信人點開附件 .svg 檔後,會呼叫瀏覽器並直接連往釣魚網站。直接檢視 .svg 的原始碼,可看到釣魚網站的真正位址,似乎不需要再用混淆手段來欺騙收信者。 以附件夾帶於釣魚郵件中的 .svg 檔   事實上,.svg 檔可以完整的編寫 HTML 及 Javascript 的程式碼。由於作業系統預設會以瀏覽器開啟,所以 .svg 可以透過瀏覽器進行更複雜的攻擊。而 .svg 作為電子郵件的附件並不常見,因此在郵件的過濾規則中加入對 .svg 檔的審核或過濾,可以有效提高資安防護的安全性。   QR Code 釣魚郵件持續氾濫,手持裝置安全風險高   夾帶 QR Code 的釣魚郵件在這一季持續氾濫。這類釣魚郵件最大的特色就是夾帶 QR Code,而夾帶的方式:可能做為附件、以 HTML code 加上編碼內嵌於郵件內容或附件、外連的 URL,或直接內嵌於 Office 或 PDF 文件內。這類型釣魚郵件主要騙取的目標為:姓名、信用卡號、身分證字號、手機號碼…等資料,作為後續盜刷,或冒名購買跨國服務、工具之用。QR Code 解碼後,通常都只夾帶一串釣魚郵件超連結,這些連結多半使用 .sms 或 .bond 等,申請管理較為鬆散的頂級網域。   夾帶 QR Code 的釣魚郵件在本季仍持續氾濫   QR Code 釣魚郵件是危險的,通常收信者收到後,會直接以手持裝置掃描 QR Code,這讓收信者的手持裝置暴露在危險之中,尤其,當攻擊者搭配某些行動裝置瀏覽器的漏洞一起利用時。企業組織的資安防護部署不見得會將員工自帶的手持裝置一併考慮進去,一旦手持裝置遭到入侵,就會成為個人或企業組織機敏資訊洩漏的嚴重破口。   縮址服務隱藏惡意目的,讓惡意檔案更容易躲避檢查   縮址服務,通常是為了讓過長的網址方便記憶、呈現美觀,或為了進一步統計收集資訊。但縮址服務也可能成為攻擊者的工具,許多的攻擊或釣魚郵件會將真正的惡意網址透過縮址隱藏遮蔽。 當真正的惡意連結被縮址服務遮蔽,郵件過濾機制與終端的掃毒機制就很難發揮偵測的作用;收件者的風險將會在觸發縮址並轉址至真正風險位址的時候出現,有很大的風險會使瀏覽器遭到利用。 攻擊或釣魚郵件會將真正的惡意網址透過縮址進行遮蔽   縮址也可以是複雜攻擊的一部分,本季出現為數不少的 .xls 附件檔案,內嵌PDF 檔,並以 VBA 至縮址位址下載、觸發惡意檔案。整個惡意文件離線分析時,並沒有明顯的惡意行為,也沒有惡意網址,真正的惡意發生在觸發縮址並轉往真正的惡意連結時才出現。這種攻擊的方法讓惡意檔案更容易躲避檢查,也能保護或置換真正的惡意網址。 縮址也可以是複雜攻擊的一部分   結論 攻擊及防護手段持續競賽,除了資安工事需要不斷升級外,人員的教育訓練也應該根據攻擊的變化與時俱進;QR Code 釣魚郵件帶來的風險,除了設法杜絕收信者接觸這類郵件、教育訓練外,企業也需要考慮行動裝置管理 (MDM),在個人方面最好都能採取多重要素驗證 (MFA) 的保護措施,萬一洩漏了帳號密碼或機敏資訊時,可以多一道安全保護。Google 於 2009 年推出的縮址服務,由於難以監管在 2018 宣布停止服務,已存在的縮址也在服務停止後一年內失效。服務的停用讓更多人關注縮址服務能被惡意利用的話題,因此,在正式的郵件通信中,我們建議應盡量避免使用縮址服務;而郵件中帶有縮址的審核強度則應從嚴。   關於 ASRC 垃圾訊息研究中心 垃圾訊息研究中心 (Asia Spam-message Research Center),長期與中華數位科技合作,致力於全球垃圾郵件、惡意郵件、網路攻擊事件等相關研究事宜,並運用相關數據統計、調查、趨勢分析、學術研究、跨業交流、研討活動..等方式,促成產官學界共同致力於淨化網際網路之電子郵件使用環境。更多資訊請參考 www.asrc-global.com  

文章來源 : 中華數位科技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188 加入收藏 :
AMD憑藉領先業界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小晶片設計 榮獲IEEE 2024企業創新獎

台北—2024年5月10日—AMD(NASDAQ: AMD)於5月3日在波士頓舉行的典禮上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2024年度企業創新獎。該獎項表彰AMD率先開發和部署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小晶片(chiplet)架構設計的卓越成就。   AMD是首批大規模採用chiplet架構的公司,大幅提升處理器的效能、效率以及靈活度,延續摩爾定律(Moore’s Law)歷史性的效能成長。在2018年,AMD推出首款採用基於革命性chiplet x86 CPU設計的處理器,以及使用“Zen 2”核心架構打造的第2代AMD EPYC™伺服器處理器。此後,AMD於領先的產品陣容中採用chiplet架構,包括適用於PC的AMD Ryzen™處理器、適用於資料中心的AMD EPYC處理器以及適用於高效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AI)的AMD Instinct™加速器。   AMD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Mark Papermaster表示,AMD充滿熱忱的世界級工程團隊在數年前著手解決傳統晶片設計日趨擴大的挑戰。現在每個人都將模組化架構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這在當時屬於極端的思維。其成功不僅是工程上的重大成就,也是擁有多樣化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團隊共同努力的證明,儘管面臨不確定性與風險,仍朝著共同的願景前進。   AMD透過將傳統單一系統單晶片(SoC)設計切分為多個較小的“chiplets”,帶來全新處理器設計方法。這項革命性的轉變使AMD將高效能、高能源效率以及具成本效益的晶片迅速投入市場,其晶片的通用設計可應用在多個市場。   AMD大規模推動chiplet設計和創新的領先地位,持續延展其運算效能與效率提升,助力業界更輕鬆地解決全球最具挑戰的問題。例如,全球第一台突破Exascale等級的Frontier超級電腦搭載基於chiplet的AMD EPYC處理器,協助科學家開發能源、醫藥與材料等創新技術。   近一世紀以來,IEEE獎項計畫旨在表彰對科技、社會以及工程專業帶來深遠影響的研究人員、發明家、創新人員、教育人員與從業人員的傑出成就與卓越貢獻。IEEE獎項委員會每年推薦少數傑出人士獲得IEEE最崇高的榮譽。這是AMD第二度獲得此獎項,在2005年,IEEE表彰AMD在x86微處理器的創新進展,以及擴展至64位元架構的成就,其奠定現代資料中心與PC的基礎。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及X。   ©2024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Ryzen、EPYC、AMD Instinct及上述名稱的組合是AMD公司的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本文提及的資訊僅為提供訊息之用,日後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496 加入收藏 :
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隨時隨地實踐AI

Dell隆重推出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 專為AI建置的高效多雲儲存   當談及交通運輸時,人們不會將賽車和半拖車聯想在一起。然而,兩者截然不同的外表下隱藏著共同點,都追求巔峰表現。同樣地,在雲端運算中,欲將尖端技術與AI等各式應用融合,則需可以兼顧儲存可擴充性與效能的解決方案。為推動下一世代創新,須讓客戶可以存取、使用在任何地方的資料。事實上,目前有87%企業都在採用多雲策略。[i]我們很榮幸能透過全新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Public Cloud,持續協助客戶的多雲旅程。 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隨時隨地實踐AI   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為連結雲端儲存與AI驅動洞察力的顛覆性創新,其核心為PowerScale OneFS,為經過證實,受全球逾16,000客戶信賴的高效能水平擴充檔案儲存解決方案。戴爾將PowerScale OneFS強大功能導入Azure雲端,讓客戶更有效整合與管理資料、降低儲存成本,及加強資料保護與安全性,同時運用雲原生AI工具更快速取得洞察。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提供Azure中最先進的檔案儲存功能。[ii]   跨國電信公司表示:「Azure中的APEX File Storage APEX提供與PowerScale OneFS本地端部署相同的體驗,簡化儲存環境並使團隊更有效率。戴爾此項服務表現非常出色。」   在多雲的真實世界中,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結合效率與多功能性,使企業AI工作流程充分發揮分散式雲端生態系統的潛力。傳統而言,AI應用的特點是獨立的解決方案與彼此分離的基礎架構。然而,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提供了新解方,無縫整合高效能儲存功能,部署於Microsoft Azure基礎架構上。使用進階本機複製即可輕鬆將資料從本地端部署轉移至雲端,無需重構儲存架構。進入雲端後,即能使用所有企業級PowerScale OneFS功能,其水平式擴充架構可在單一命名空間支援高達18個節點與5.6PiB,提供可擴充性與彈性的同時,不犧牲管理便利性。事實上,相較於Azure NetApp Files,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具有以下優勢[iii]:       6倍叢集效能         最多達11倍的命名空間     每個Volume快照數量最多增加23倍          2倍的叢集擴展         更輕鬆且穩固的叢集擴展   此外,Dell提供主動積極的支援且擁有高達97%的客戶滿意度[iv],於全球透過訓練有素的專家提供全天候支援服務,以因應OneFS需求、將中斷可能性降至最低,並協助維持高水準的生產力。客戶無需於效能與實用性間妥協,此解決方案可根據需求做到兩者兼顧。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專為混合雲和cloud burst使用案例而設計,無論是傳統IT工作負載或尖端生成式AI應用,都具有針對AI [v]之同等規模的最高效能,將AI工作負載推向創新與效率的新高度。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的主要優勢包括:      多雲設計的簡易性:加速多雲部署,在本地端部署與雲端環境中提供一致的使用者體驗。藉由自動化複製工具,無需變動雲端中的底層儲存。      極致的彈性:利用先進的OneFS資料服務與高達5.6PiB的可擴充容量,無縫管理變化中的工作負載需求與快速成長的資料集。      資料控制:利用原生AI工具支援要求最嚴格的工作負載。   身處由數位科技主導的時代,多雲策略的需求逐漸增加。Dell與Microsoft的策略合作是此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讓客戶自由地在適合其AI使用案例的最佳位置儲存及處理資料。透過Dell APEX File Storage for Microsoft Azure,Dell將繼續履行承諾,協助企業更快速地進行創新,並透過AI帶來顛覆性的成果。   關於戴爾科技集團 戴爾科技集團Dell Technologies(NYSE:DELL)致力於協助企業及個人建構數位化未來、並改變他們的工作、生活與娛樂的方式。公司可為客戶提供數據時代中,業界最全面及最創新的各項技術。 [i] Flexera2023年雲端現況報告,n = 750。 [ii] 根據戴爾對軟體功能的分析,2024年3月。 [iii] 根據戴爾分析,2024年3月。比較叢集效能和讀取傳輸量。 [iv] 根據戴爾的內部分析,2024年2月。 [v] 根據戴爾針對最大傳輸量效能與命名空間容量進行的分析,2024年3月。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484 加入收藏 :
智寶國際運用聯發科技平台發揮Edge AI潛能 為台灣ACG產業樹立革命性創新里程碑

長期專注耕耘ACG內容IP製作領域的「智寶國際」,今 ( 9 ) 日宣布發表AI動畫助手 – AIFRED,為台灣ACG產業樹立革命性創新里程碑。AIFRED運用聯發科技裝置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簡稱GenAI)技術LoRA Fusion,結合智寶國際ACG內容IP,讓角色產生過程更加智慧,高品質的產出更讓台灣本土作品能登上國際舞台;AIFRED亦結合中雍科技AI MEMC動態補償技術,有效提高動畫師生產力;更將搭配JP GAMES的PWK開發套件,快速從圖生成3D角色,提升製作質量。 智寶國際AI動畫助手 – AIFRED導入聯發科技LoRA Fusion技術,能直接在PC或行動裝置上執行,以文生圖,快速生成幾乎無損的圖像。聯發科技LoRA Fusion技術將Stable Diffusion v1.5 基礎模型結合LoRA fine-tuning技術,能夠在裝置端生成指定的角色。AIFRED加上智寶國際與JP GAMES在ACG領域的應用導入,讓生成的圖像更加符合產業需求標準。此外,結合聯發科技GenAI Security加密技術,AIFRED能夠根據IP需求,在具有認證的裝置上生成具有特定特徵的角色。不僅提升創作的靈活性,更在版權保護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未經認證的裝置將無法使用此功能,進而確保了IP的安全,防止未經授權的複製和分發,展現「智寶國際」在保護創作者權益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智寶國際更進一步與中雍科技研發出創新的AI補幀技術「AI動畫助手-AIFRED」,大幅簡化動畫師的作業流程並減輕其工作負擔。當透過「AI動畫助手-AIFRED」導入動畫製作流程,動畫師只需將能量與時間專注在主要畫面與創意發想上,其他所需的畫面則由「AI動畫助手-AIFRED」自動生成,不只能節省20%以上的動畫製作時間,更能透過自動補幀的方式讓細節表現更流暢、更具可看性。「AI動畫助手-AIFRED」不只適用於動畫產業,只要是有畫面產出需求的相關行業如廣告、影視作品、遊戲,均可使用此技術,為全球ACG產業開啟品質效率兼具的新紀元。 全球ACG市場年複合成長9.8%  然動畫師人力短缺成業界隱憂 據研調公司Global View Research 針對2018至2030年全球動畫市場分析報告,預計2030年全球動畫市場規模將達600.7億美元,且2023年至2030年年均複合成長率 ( CAGR ) 達9.8%註一。近年隨著動畫、遊戲屢創現象級熱潮,當代動畫製作屢屢以突破新高度的畫面精緻度與高品質表現驚艷大眾,掀起一波波的關注與討論。然而精緻的畫面卻仰賴動畫師們一幀幀的創作,且極度費時,品質與效率難以兼顧成了動畫產業的難題。一般而言,動畫製作為呈現流暢畫面,每秒需要至少24張圖。在製作時程與經費的壓力下為節省時間及成本,只能犧牲動畫品質減少繪製張數;且因動畫師的作畫工作量繁重龐大,更頻傳過勞或作品進度延宕等消息。 若為了提升動畫表現則需增加的張數,則會增加動畫師大量的工作量。「AI動畫助手-AIFRED」便是為解決此問題而開發出的突破性新技術。「AI動畫助手-AIFRED」分析動畫師所繪製的「關鍵影格」原畫畫面,並自動生成中間影格數「中割」,使畫面流暢不卡頓;動畫師無需逐格繪製,即可看到足格的成果,提升動畫的流暢度。這個工具將會顛覆傳統2D動畫的製程,大幅改善品質與繪製速度。透過學習,工具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動補足所需幀數,特別是海水、特效、高速打鬥等畫面的中間幀數,不只減輕動畫師的工作負擔,更將大幅提高作品的製作品質。  「AI動畫助手-AIFRED」縮寫自「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ame-interpolation Edge-computing Deputy」,取名靈感來自蝙蝠俠可靠助手阿福的「AIFRED」,將會是協助動畫師最大化專業表現的最得力助手。 智寶國際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士勛表示:「AI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內容創作打開了另一扇新的大門。AIFRED能大幅提升動畫作品的品質與產量,為ACG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我們有信心,AIFRED能再度引領ACG市場產值的蓬勃增長,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機遇。」 強強聯手!智寶國際與JP GAMES、中雍科技 推動AI自動生成3D建模 不僅有「AIFRED」的誕生,「智寶國際」更與日本的JP GAMES及中雍科技強強聯手,將自動生成技術應用於JP GAMES的Pegasus World Kit(簡稱PWK)開發套件中,強化PWK的引擎功能。透過圖片即可快速且大量生成不同造型的3D角色,有效減少3D建模的工作時間,這一舉措將大幅提升PWK的應用範圍,創造更加遼闊無垠的遊戲世界!而JP GAMES推出的遊戲「RYUGUKOKU®」也將搭載「AIFRED」的技術,透過其強大且快速的生成能力,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的遊戲內容。 智寶國際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士勛進一步指出,「我們期許深度學習後的工具能夠在最大幅度技術支援下,協助創作者能夠專注在創作、創新上」,更期待「智寶國際」所帶來的世界級的技術開發與應用,為ACG內容製作注入品質上的飛躍!

文章來源 : G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86 加入收藏 :
Optiver使用AMD企業級產品組合推動資料中心現代化 開啟運算與AI新時代

Optiver運用EPYC CPU、Solarflare乙太網路配接器、Virtex FPGA以及Alveo加速卡等高效能AMD解決方案   台北—2024年5月8日—AMD(NASDAQ: AMD)宣布在上百家交易所擁有交易業務的全球領先造市商Optiver正廣泛採用AMD高效能運算引擎,透過建構作為組織支柱的現代化基礎架構,幫助其進一步實現改善金融市場的使命。憑藉運用AMD EPYC™處理器、AMD Solarflare低延遲乙太網路配接器、AMD Virtex™ FPGA、AMD Alveo™自行調適加速卡,Optiver正在解決資本市場中的各種技術挑戰,以打造能夠推動金融市場的系統。   Optiver美國技術長Alexander Itkin表示,我們是一支由研發人員與工程師組成的團隊,秉持著一個共同願景,希望打造改善金融市場的系統。不論是挑戰光速以實現延遲最小化,或是打造領先全球的運算規模,我們持續突破極限。我們需要能在數奈秒內應對資本市場複雜多變的運算架構。對於我們而言,AMD的高效能產品是唯一可達成目標的途徑,協助我們持續且成功地跟上金融市場步調。   AMD商用企業全球副總裁Archana Vemulapalli表示,AMD獨具優勢,強大且多元的運算引擎產品組合提供卓越效能與能源效率是現代化資料中心的兩大重要元素,能夠滿足商業客戶的需求。與Optiver的合作很好地展現出AMD如何與客戶攜手開拓極限的疆界,並展示AMD商業解決方案的能力,為我們的客戶解決當前與未來的挑戰。   協助Optiver實現基礎架構現代化並提升企業速度與效率的AMD企業級產品包括: ·         AMD EPYC CPU:Optiver正運用第4代AMD EPYC處理器籌建資料分析所需的大規模算力,從而推動資料分析,並為其資料中心現代化與整併工作負載提供足夠的核心密度。 ·         Solarflare乙太網路配接器:Optiver也採用AMD Solarflare X2系列乙太網路配接器,其專為高效能電子交易環境設計。這些網路配接器直接在應用層提供網路介面的低階控制,讓Optiver能更好地設計系統,從而彈性調整規模與維持競爭力。 ·         Virtex UltraScale+ FPGA:資料的激增帶來採用智慧網路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需求,這些產品必須配備超越固定式功能的晶片元件,藉以提供最大的吞吐量、高資料處理容量以及能夠適應不斷演進的連接標準的靈活度。AMD Virtex™ UltraScale+™ VU23P FPGA協助Optiver加速其系統並維持無間斷的自行調適性。 ·         Alveo加速卡:Optiver運用AMD Alveo U55C與Alveo UL3524自行調適加速卡,Alveo UL3524帶來相較前一代FPGA技術高7倍的延遲改善註1。   Optiver美國硬體部門負責人Kevin Sprague表示,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更快地存取資料與資訊,這對滿足金融產業要求的獨特需求與工作流程不可或缺。高效能的Alveo超低延遲加速卡為協助我們更快搬移更多資訊的關鍵。我們與AMD的合作幫助我們開發出此產業需要的產品與功能。此外,在合作下也讓我們運用AMD FPGA拓展與最佳化自家方案,以及透過AMD EPYC CPU打造高效能交易系統與基礎架構。   AMD憑藉創新且成熟的強大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協助企業客戶因應當前挑戰。Optiver展現出領先的AMD運算產品組合能力,將各獨立元件整合為智慧解決方案,效能超越個別產品的能力加總,為企業與客戶帶來無與倫比的價值。   相關資源 ·         LinkedIn:於AMD LinkedIn追蹤AMD新訊 ·         X:於@AMD追蹤AMD新訊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及X。   ©2024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Alveo、EPYC、Solarflare、Virtex及上述名稱的組合是AMD公司的商標。Arm是Arm Limited(或其子公司或附屬公司)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地區的註冊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454 加入收藏 :
Sophos 勒索軟體現況報告發現 97% 遭勒索軟體攻擊的企業曾與執法單位合作

Sophos 是以創新安全解決方案對抗網路攻擊的全球領導者,今天公布了其《2024 年勒索軟體現況》調查的其他發現。根據該份報告,在受訪企業中,過去一年受到勒索軟體攻擊的受害者中有 97% 曾與執法單位和/或政府機構合作,尋求被攻擊的協助。 此外,超過一半 (59%) 與執法單位合作的企業表示這個過程容易或相對容易,只有 10% 的受訪者表示這個過程非常困難。 根據調查,受影響企業會與執法單位和/或政府機構合作,尋求各種對抗勒索軟體攻擊的協助。6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獲得了如何應對勒索軟體的建議,而 60% 獲得了調查攻擊的幫助。58% 的資料被加密的受訪者獲得了執法單位的幫助,以從勒索軟體攻擊中復原他們的資料。 Sophos 現場技術長 Chester Wisniewski 表示:「傳統上,公司總是會避免與執法單位合作,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受到攻擊的事情會公諸於世。一旦被知道他們曾經成為受害者,可能會影響業務聲譽,使情況變得更糟。長期以來,受害者受到責難一直是攻擊的後果之一,但在這方面我們有了進步,無論是在安全社群還是在政府層面。例如,回報網路安全事件的新法規似乎已經使受害者與執法單位合作成為一種常態。調查數據顯示企業正朝正確的方向邁出步伐。如果公部門和私部門能夠繼續團結一致,成為一個協力團體來幫助企業,我們就能夠繼續改善我們快速復原和收集情報的能力以保護他人,甚至還能追究攻擊者的責任。」 Sophos X-Ops 最新的現場調查主動攻擊者報告發現指出勒索軟體對中小型企業持續造成威脅。根據 2023 年超過 150 個事件回應案例的數據,勒索軟體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常見的攻擊類型,在 Sophos X-Ops 調查的事件回應案例中有 70% 是此類攻擊。 Wisniewski 表示:「儘管在受到攻擊後加強協作並與執法單位合作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但預防重於治療,我們對抗勒索軟體的方向需要改變。我們最近的主動攻擊者報告顯示,許多企業仍未實作可以顯著降低整體風險的關鍵安全措施,包括即時修補裝置和啟用多因素驗證。從執法單位的角度來看,儘管他們最近成功地關閉了 LockBit 到 Qakbot,但事實證明這些成功只是暫時性的干擾,而不是長期或永久性的勝利。 「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夠得手,部分原因在於他們的規模和效率。為了打敗他們,我們需要在這兩個方面有能力與之匹敵。這意味著未來我們需要更大範圍的合作,無論是在私人還是公共部門,我們都需要在全球層面展開這種合作。」 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局長 Christopher Wray 表示:「當今的威脅環境不斷演變,比以往更嚴重、更複雜。犯罪分子不受國際邊界的限制,所以我們也不應該受限於此。在 FBI,我們特別加強了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因為他們是網路攻擊的受害者。當然,FBI 的使命一直以來始終是以受害者為中心,但同時他們也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他們可以分享有價值的威脅和趨勢情報,並在更多方面參與我們的行動。」 《2024 年勒索軟體現況》報告的數據來自於一項中立的調查,調查對象包括 5,000 名資訊安全/IT 領導者,調查時間為 2024 年 1 月至 2 月。調查對象分布在美洲、歐洲、中東和亞太地區的 14 個國家。受訪組織員工數量在 100 至 5,000 人之間,營收額從不到 1,000 萬美元到超過 50 億美元不等。 請造訪 Sophos.com閱讀完整的《2024 年勒索軟體現況》報告,了解更多全球調查結果和按行業別的數據。

文章來源 : Wordtech Lt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35 加入收藏 :
透過AMD Ryzen AI重溫歷史
發表時間 :
慶祝AMD 55週年創新歷程
發表時間 :
2025 年 4 月 4 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初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