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科技新訊Technology

目前科技新訊文章數, 共 636 篇 ,以下為 241 - 26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IAR與鴻軒科技共同推進汽車未來

全球嵌入式研發領域軟體與服務領導者IAR日前宣布,與鴻軒科技(SiliconAuto B. V.)合作。IAR將成為鴻軒科技之功能安全(FuSa)方案開發夥伴,透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協助開發車用晶片,輔以C-STAT、C-RUN分析工具,以高整合度加速客戶產品上市,共同提升車用晶片安全功能,並推動未來汽車技術之發展。   鴻軒科技由鴻海科技集團與全球領導車廠Stellantis共同投資設立,專注設計適用於各類車用系統的晶片技術。鴻軒科技的三大產品線,包括微控制器(MCU)、SerDes 以及 SoC。這些技術推動了多樣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如BCM (body control module)、攝影機與顯示數據傳輸以及駕駛輔助系統等應用發展。   汽車產業中所運用之程式均須通過功能安全 (FuSa) 認證,並完成嚴格的檢查程序與測試階段,使用合適的工具是確保程式碼品質、加速開發進度及提升效率的關鍵因素。鴻軒科技在選擇車用晶片開發夥伴時,始終將功能安全視為核心需求,因此選擇 IAR 作為其功能安全 (FuSa) 解決方案的合作夥伴,共同推動高效能且高可靠性的開發流程。   鴻軒科技系統平台設計處處長林宏文表示:「我們的客戶群對於合作方的解決方案品質具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專案最初期透過其推薦、已驗證的IAR方案讓我們深具信心。IAR 於FuSa的深厚經驗讓我們可快速地進行開發與驗證,維持開發版本一致性。更重要的是,IAR在地服務團隊為擁有認證之功能安全專家,能提供最即時與完備的專業服務,這對於高度需要技術支援之車用產業特別重要。」   鴻軒科技選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進行驅動程式開發及驗證於IC的正常運行,相關合作也使鴻軒的MCU能充分發揮於BCM車身控制器的高度安全功能。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完備的開發工具鏈包含高度最佳化的編譯器以及先進除錯功能,如IAR提供的程式碼分析工具主動找出各種程式碼問題、並提升程式碼品質、及盡可能減少潛在的資安攻擊途徑,確保發掘與消弭各種防禦漏洞。   IAR 亞太區副總裁Kiyo Uemura表示:「IAR很高興能提供最佳的功能安全解決方案,協助鴻軒提供更可靠的車用晶片技術。全球的汽車產業蘊含極大的潛力,MCU的發展已成為汽車電子智慧創新的關鍵推動因素,IAR 將繼續不斷地與如鴻軒科技等優質生態夥伴合作,為安全嵌入式應用奠定基礎,提供從產品開發到大量生產的安全防護,並支援全球汽車產業創造今日的產品和實現未來的創新。」   IAR提供從設計到開發之整個流程具備完全整合且一致性的解決方案,協助簡化設計流程,節省設計時間與成本,使客戶專注於創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不僅具高度整合性,同時也具備編碼一致性,不僅可使客戶的開發、驗證更有效率,更可協助客戶更快將產品上市,使其先掌握並滿足車用市場未來需求。   更多關於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之資訊請瀏覽www.iar.com/ewarm

文章來源 : insight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92 加入收藏 :
AMD於AI SOLUTIONS DAY展現領先業界的AI解決方案 全方位強化AI策略布局

AMD攜手合作夥伴擴展AI解決方案,全新AMD EPYC處理器、Instinct加速器、嵌入式平台及Ryzen AI PC加速企業AI部署   台北—2024年11月5日—在人工智慧(AI)加速發展的時代,AI解決方案的部署及高效能運算已成為企業的關鍵動能。AMD持續擴展領先業界的AI解決方案,透過AMD EPYC™處理器、AMD Instinct™加速器、Versal™及Alveo™自行調適處理器、AMD Pensando™ DPU和NIC、嵌入式處理器,以及適用於AI PC的AMD Ryzen™ AI處理器等全方位產品組合持續發展AI運算,為企業AI提供大規模支援。   AMD今日在台北舉辦「AMD AI SOLUTIONS DAY」,以「AI無限進化.AMD驅動未來」為主題,由AMD與26家OEM/ODM、ISV及嵌入式合作夥伴分享最新AMD EPYC處理器、Instinct加速器、AMD嵌入式產品及Ryzen AI PC的突破性製程和封裝技術、效能與創新應用,現場更帶來眾多搭載最新第5代AMD EPYC™處理器、AMD Instinct™ MI300系列加速器、AMD嵌入式產品及AMD Ryzen AI PC的展示。   AMD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發表開場演講,闡述AMD作為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的領導者,持續推進端對端AI基礎設施的創新,透過全新的AMD EPYC CPU、Instinct GPU、Pensando DPU以及Ryzen AI CPU,為AI、雲端、終端及嵌入式工作負載推出廣泛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組合,提供領先業界的運算能力。同時,AMD持續推進開放式AI產業體系,透過全新功能、工具、最佳化和支援擴展AMD ROCm™開源AI軟體堆疊,幫助開發人員從AMD Instinct加速器中獲取極致效能,並為當今的AI技術提供即時的支援。   AMD全球副總裁暨嵌入式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Rajneesh Gaur以「嵌入式運算解決方案:推動邊緣人工智慧創新」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分享AMD藉由廣泛的嵌入式AI解決方案組合及領先業界的技術架構為資料中心帶來卓越的效能和效率。在邊緣AI成為下一波AI創新浪潮之際,AMD Versal自行調適SoC及Alveo加速卡協助客戶更快地將解決方案推向市場,而EPYC嵌入式與Ryzen嵌入式處理器解決方案可為資料密集型工作負載提供強大且高效的運算效能。   AMD EPYC處理器、AMD Instinct加速器、AMD Pensando DPU打造定義AI時代的資料中心 全新代號為“Turin”的第5代AMD EPYC處理器採用台積電3奈米、4奈米製程技術, 採用“Zen 5”核心架構,相容於廣泛部署的SP5平台,並提供8核心到192核心的廣泛核心數量,為企業、AI和雲端等廣泛的資料中心工作負載帶來全球最強大的伺服器CPU,提供破紀錄的效能和能源效率,最高階的192核心CPU效能是競爭對手的2.7倍。   新增至第5代AMD EPYC系列CPU的是64核心的AMD EPYC 9575F,專為需要極致主機CPU功能的GPU AI解決方案所設計。AMD EPYC 9575F提升頻率高達5GHz,與競爭對手的3.8GHz相比,速度提升高達28%,讓GPU能夠滿足要求嚴苛的AI工作負載之資料需求。   除了在通用型工作負載擁有效能和效率的領先優勢之外,第5代AMD EPYC處理器更讓客戶無論使用CPU或CPU + GPU解決方案,都能夠快速獲得AI部署的洞察與部署,從分析、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到自主式AI (Agentic AI)都獲得令人讚嘆的效能。而藉由對搭載全新處理器的資料中心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實現391,000單位的SPECrate®2017_int_base通用運算效能,客戶能夠減少約87%的伺服器以及約68%的功耗,從而能夠靈活地節省空間和功耗,提升日常IT任務的效能,同時提供令人驚艷的AI效能。            AMD Instinct MI325X加速器基於AMD CDNA™ 3架構,旨在為基礎模型訓練、微調和推論等要求嚴苛的AI任務提供卓越的效能和效率,為生成式AI模型及資料中心設立全新效能標準,協助客戶和合作夥伴在系統、機架和資料中心層級打造高效能和最佳化的AI解決方案。            AMD Instinct MI325X擴展AI效能的領先優勢,提供領先業界的記憶體容量及頻寬,包括256GB HBM3E記憶體容量支援6.0TB/s,提供H200 1.8倍的容量和1.3倍的頻寬,以及1.3倍的FP16理論峰值和FP8運算效能。此外,AMD持續履行年度產品藍圖的節奏,基於AMD CDNA 4架構的AMD Instinct MI350系列加速器將持續鞏固記憶體容量的領先地位,每加速器容量高達288GB HBM3E記憶體,帶來35倍推論效能提升,並將如期於2025年下半年推出。   AMD亦擴展高效能網路產品組合,以滿足AI基礎設施不斷演變的系統網路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CPU和GPU效能,從而在整個系統中提供效能、可擴展性和效率。AMD Pensando Salina DPU為AI系統提供高效能前端網絡,而首款UEC就緒的AMD Pensando Pollara 400 NIC可降低效能調整的複雜性,有助於縮短生產時間。   AMD Ryzen AI處理器為新一代AI PC挹注強勁動能          全新Ryzen™ AI PRO 300系列處理器採用全新AMD “Zen 5”架構,整合AMD XDNA™ 2架構的NPU,提供頂尖的50+ NPU TOPS(每秒兆次運算)的AI處理能力,為Copilot+企業PC打造全球最強大的商用處理器系列。搭載Ryzen AI PRO 3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旨在解決企業最棘手的工作負載,與Intel Core Ultra 7 165U相比,最高階的Ryzen AI 9 HX PRO 375提供高達40%的效能提升及高達14%的生產力效能提升。AMD Ryzen AI PRO 300系列處理器採用4奈米製程及創新的電源管理技術,可延長電池續航力,是在移動中實現持續效能和生產力的理想選擇。   眾多資料中心合作夥伴站台力挺 闡述AMD解決方案的領先優勢 除了AMD主題演講,多位AMD合作夥伴共襄盛舉,以AI、雲端與邊緣運算為題分享如何因應數位潮流,為客戶帶來超前AI部署。   微軟亞洲區HPC/AI解決方案資深副總經理馮立偉分享Azure的AI創新與應用,Azure ND MI300X V5虛擬機器搭載AMD Instinct MI300X,以領先業界的HBM儲存容量與記憶體頻寬,能夠更快速地運行更大型的AI模型,為Microsoft Azure和GPT工作負載帶來強大的效能與卓越的性價比。            神通資訊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蘇亮分享AMD在AI效能、記憶體容量、產品多樣性、開源性等眾多技術創新和領先優勢皆助力神通推動企業數位化變革,藉由AMD EPYC處理器及AMD Instinct加速器所提供的強大效能協助客戶推動AI數位轉型,同時藉由運用AMD Instinct加速器的AI實驗室為業界培育全方位AI人才。   現場更邀請多位AMD合作夥伴針對現今應用環境現身說法,深入探討智慧轉型、智慧應用、雲端智慧及自行調適智慧四大主題。 ·             智慧轉型-AMD強大運算效能幫助企業釋放AI潛力,實現從架構到AI解決方案的智慧轉型。 ·             智慧應用-探索多元化的AMD AI解決方案,開創新世代體驗。 ·             雲端智慧-AMD攜手企業佈局資料中心的AI轉型,打造企業AI應用平台。 ·             自行調適智慧-AMD為AI邊緣運算提供領先業界的效能與效率,建構可持續優化的企業級AI系統。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603 加入收藏 :
Check Point 發佈 2025 年九大網路安全趨勢預測

AI 驅動與雲端交付的網路安全平台領導廠商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HKP)旗下威脅情報部門 Check Point Research 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全球平均每週網路攻擊次數為 1,876 次,相較去年同期增加 75%,而台灣更以每週 4,129 次的平均攻擊次數位居亞太地區榜首。Check Point 發佈 2025 年網路安全趨勢預測,列舉未來一年組織將面臨的主要安全挑戰;隨著企業不斷擁抱新技術,AI 驅動攻擊、量子威脅和雲端漏洞將重新定義數位威脅情勢。   Check Point 技術長 Dorit Dor 博士表示:「2025 年,AI 將同時助長網路攻擊與強化安全防護—安全團隊將依賴為其獨特環境量身打造的 AI 驅動工具,而攻擊者則會以日益複雜的 AI 驅動網路釣魚和深度偽造攻擊予以回應。與此同時,攻擊者將利用被忽視的漏洞、服務帳戶和機器對機器存取金鑰在網路內橫向移動,進一步增加防禦難度。隨著網路衝突逐漸擴展到社交平台甚至戰場,各組織必須更主動地採取預防措施,並能夠迅速做出調整,以確保其維運不受新興威脅影響。」   Check Point Software 提出 2025 年全球九大網路安全趨勢預測:   ·         趨勢一:AI 驅動攻擊日益增多 2025 年 AI 將成為網路犯罪的主要幫兇。攻擊者將利用 AI 技術發起高度客製化的網路釣魚攻擊,以及生成能夠從即時資料中學習、躲避偵測的自適應惡意軟體(adaptive malware)。小型駭客組織也可利用 AI 工具發起大規模攻擊,而無需具備高深專業知識,將導致網路犯罪更加普及。   ·         趨勢二:勒索軟體將重創供應鏈 勒索軟體將變得更具針對性和自動化,並將攻擊矛頭指向關鍵供應鏈,大規模攻擊可能更加頻繁,影響整個產業。同時,攻擊者會運用 AI 增強型網路釣魚電子郵件和深度偽造技術冒充身份,以避開防禦系統。   ·         趨勢三:AI 使用不當將增加資料外洩風險隨著 ChatGPT 等 AI 工具成為業務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外的資料外洩將成為重要隱憂。員工可能在無意間將敏感資料分享給外部 AI 平台,導致非蓄意的資料外洩。組織需要建立治理架構來監控 AI 使用情況並保護資料隱私。   ·         趨勢四:量子計算將對加密技術構成新威脅量子計算即將挑戰現有的加密方法。儘管大規模量子攻擊威脅形成尚需數年時間,但金融和醫療等產業必須及早開始採用量子安全加密技術,以有效抵禦這一近在眉睫的威脅。   ·         趨勢五:社群媒體濫用和深度偽造技術將屢見不鮮愈來愈多的網路犯罪分子將瞄準社群媒體平台,利用個人資訊實施精準詐騙和身份冒充。AI 驅動的深度偽造技術將更加逼真,對金融交易和企業安全構成威脅。為了偵測並防範這些複雜攻擊,企業需要採用即時 AI 防禦。   ·         趨勢六:AI 驅動的 SOC 助手將革新安全維運資訊安全監控中心(SOC)將利用 AI 助手處理大量資料並對威脅進行優先順序劃分,進而縮短回應時間。這些 AI 驅動的工具將有助於自動偵測威脅並減少誤報,藉此提升安全團隊效率。   ·        趨勢七:隨 AI 普及,資訊長和資安長角色趨於融合隨著企業日益採用 AI 和導入混合雲環境,資訊長和資安長的角色將逐步整合,轉向全面風險管理。根據 Check Point 報告預測,資訊長將監管愈來愈多網路安全維運,推動 IT 與安全職能團隊之間更緊密的協作。   ·         趨勢八:雲端安全平台主導市場組織將遷移至整合式雲端安全平台,採用雲端原生安全平台(CNAPP)等工具來監控並保護多雲環境。AI 將在自動化威脅防禦上發揮關鍵作用,將重心從被動防護轉向主動防禦。   ·         趨勢九:物聯網擴展增大攻擊面預計到了 2025 年物聯網裝置數量將達到 320 億台,確保這些互連系統的安全將變得至關重要,攻擊者將利用安全防護脆弱的物聯網裝置入侵雲端網路。為了降低此風險,組織必須採用零信任架構和 AI 威脅偵測工具。   完整預測報告,請見 Check Point Software 2025 年網路安全趨勢預測。     關注 Check Point Software    X(前身為 Twitter): https://www.twitter.com/checkpoints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point.tw   Blog: https://blog.checkpoint.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CPGlobal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heck-point-software-technologies     關於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www.checkpoint.com)是 AI 驅動與雲端交付的網路安全平台領導廠商,為全球超過 10 萬家組織提供防護。Check Point 利用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力量,透過其 Infinity 平台提高網路安全效率和準確性,以業界領先的捕獲率實現主動威脅預測和更智慧、更 快速的回應時間。此綜合平台包含雲端交付技術,涵蓋確保工作空間安全的 Check Point Harmony、確保雲端安全的 Check Point CloudGuard、確保網路安全的 Check Point Quantum,以及用於協作安全操作和服務的 Check Point Infinity Core Services。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33 加入收藏 :
Fortinet發布《2024資安意識和全球培訓研究報告》:全球高達70%的企業組織認為員工缺乏足夠資安意識

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 Fortinet®(NASDAQ:FTNT)今(1)日發布年度《2024資安意識和全球培訓研究報告》(2024 Security Awareness and Training Global Research Report),強調具資安意識的員工,在降低與管控組織風險上有關鍵的影響力。為了協助企業組織在人工智慧(AI)世代做好最佳資安準備,Fortinet台灣年度資安盛會2024資安嘉年華將於11月20至21日盛大舉行,以邁入平台時代為宗旨,分享AI驅動的資安方案顛覆傳統策略模式如何帶領產業展開無邊界的安全防護網。活動亦將邀請AIT商務官薄康霖和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院長何全德共同探討國際上公部門的資安處境,以及AI可以開創的新際遇。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隨著威脅者利用AI等新科技提升攻擊手段,員工成為第一線的堅強防禦已日漸重要。Fortinet的最新研究結果凸顯建立資安文化的重要性,除強調組織內部需加強資安意識和推廣相關培訓,更強化Fortinet屢獲殊榮的網路安全培訓服務在的重要性。Fortinet除了持續幫助客戶建立完善的資安意識培訓,更為全台灣的產業夥伴、師資和校園提供免費的資安培訓,今年全台已有4500位學生受益。Fortinet期許培養更多扎根於產業中的人才和下一代的莘莘學子,以全力強化台灣的資安韌性。」   AI攻擊將擊潰沒有足夠資安意識的企業組織,導入培訓計畫是當務之急 Fortinet《2024資安意識和全球培訓研究報告》有三大重要發現,包括: l   網路攻擊正利用AI提升攻擊數量和速度,而領導者認為員工更難發現這些威脅。有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AI賦能的攻擊將讓員工更難以察覺。但好消息是,80%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組織若了解AI強化攻擊的風險,將更能接受安排與投資資安意識培訓。 l   員工可以成為組織的第一道防線,但仍有70%的領導者,擔憂員工缺乏資安意識。這一比例相較2023年調查的56%增長許多。 l   大多數的領導者皆認知到資安意識培訓的重要性,並肯定特定性質的訓練計畫更具效率。超過四分之三的領導者有意安排資安意識培訓,約有34%計劃月度訓練、47%計劃季度訓練,且他們認為內容質量將影響訓練成功與否。   身為企業組織的第一道防線,員工如何面對各樣新型威脅將左右企業的資安防禦準備 自從網路犯罪者開始採用AI,網路釣魚攻擊越來越難辨識出破綻。因為這類郵件更容易直接鎖定個人使用者,企業組織更應該培訓員工,如何識別危險和避免受害。 l   終端使用者是主要的攻擊目標。2023年80%以上的企業組織曾遭遇到瞄準個人使用者的惡意軟體攻擊、網路釣魚攻擊、和密碼潑灑攻擊。 l   隨著攻擊型態的日異變遷,資安意識的提升顯得更加重要。96%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內部的管理階層支持員工參與資安意識培訓。 l   幾乎所有受訪者(98%)表示,他們參與的培訓計畫中包含如何防範網路釣魚攻擊,其他的訓練重點項目包括資訊安全(48%)和隱私安全性(41%)。   雖然資安與IT團隊對於保護公司組織至關重要,但一般員工在預防攻擊者入侵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l   大多數的領導者(86%)認為,員工對於資安意識培訓抱持著開放的態度。 l   高達89%的領導著表示,企業組織在實施資安意識培訓後,有助於安全防護能力的提升。   資安訓練內容和時數影響資安意識培訓的效果 大多數企業組織依據產業中的風險威脅、或是過往的受駭經驗,因此推動資安意識培訓。幾乎所有的決策者(96%)表示,領導團隊支持導入相關訓練以提升員工的資安意識。依據2024年的調查,高達97%的領導者認為增加員工對於資安的敏感度,能強化企業組織的資安準備程度,而受訪者也的確認為特定性質的訓練計劃更有效果。 l   引人入勝的訓練內容非常重要。86%的決策者滿意現有的資安意識培訓,不滿意者則認為是導因於缺乏吸引人的內容。 l   訓練時間的長短也是需納入考慮。太冗長的訓練時間將導致員工學習疲勞,通常建議一至兩小時是最合適的時數,但三小時為平均。   Fortinet資安意識培訓服務,助力打造全方位網路安全團隊 只要發生一次漏洞事件,就可能對企業帶來重大影響。因此,建立三重防禦策略至關重要。企業的資安策略須包含培訓員工資安的意識、提升IT與資安部門的網路安全技術,以及完善企業資安安全的解決方案。   資安意識培訓除了教導員工面對威脅時的應對方法,也能在企業內部建立基本的網路意識觀念。Fortinet提供的資安意識培訓服務,致力於幫助企業培養具備網路安全意識的團隊。此服務由Fortinet培訓學院的世界級培訓專家打造,內容涵蓋廣泛主題且能客製化,並透過定期提醒與檢驗,提升學習成效。企業還能夠追蹤員工的學習進度,以達到網路保險與合規需求。   為了因應企業組織在未來可能面臨的資安困境,Fortinet不僅致力於企業組織內部員工的資安意識培訓,更將於於11月20、21兩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2024資安嘉年華,聚焦AI時代下的資安威脅現狀,以及邀集多位產業夥伴分享如何導入新型資安解決方案。期待為各產業的工程師、專業人士、顧問和部門負責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下找到最合適的資安策略。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98 加入收藏 :
遊戲傳奇再鑄輝煌 AMD發表新一代AMD Ryzen 7 9800X3D處理器

AMD 3D V-Cache創新技術擴大領先業界的桌上型處理器產品陣容   台北—2024年11月1日—AMD(NASDAQ: AMD)發表全新桌上型運算產品,為遊戲玩家帶來更卓越的效能。全新AMD Ryzen™ 7 9800X3D桌上型處理器採用“Zen 5”架構,並運用第2代AMD 3D V-Cache™技術所打造。   AMD在Ryzen 7 9800X3D處理器中運用了第2代AMD 3D V-Cache技術,對此頂尖的晶片記憶體解決方案作出全新設計。64MB快取記憶體改為置於處理器下方,藉此讓核心複合晶片(CCD)更靠近散熱解決方案,有效降低“Zen 5”核心的工作溫度,從而提供高時脈頻率,使遊戲效能比前一代產品平均提升高達8%註1,相比競爭產品更帶來平均高達20%的提升註2。這項革命性的配置技術使處理器能夠進行極限超頻註3,使Ryzen 7 9800X3D處理器成為首款完全解鎖超頻能力的X3D處理器,讓狂熱級玩家與遊戲迷能將效能推升至更高極限。   AMD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Jack Huynh表示,我們持續開拓桌上型運算的效能與創新疆界,推出效能超越玩家與創作者需求的解決方案。藉由推出搭載先進的“Zen 5”架構的Ryzen 7 9800X3D處理器,我們將遊戲效能推升至前所未有的境界。結合創新的第2代AMD 3D V-Cache技術,全新處理器體現了AMD對卓越的堅持,以及顛覆產業局勢的創新能力。   為玩家挹注效能 先進的“Zen 5”處理器架構與AMD 3D V-Cache技術合力打造現今市場上最高的處理器遊戲效能。除了FPS效能比前一代產品平均提升約8%,在《星際大戰:亡命之徒》等許多遊戲中效能甚至達到雙位數的增幅註4。此外,雖然前後兩代產品的平均畫面更新率相近,Ryzen 7 9800X3D處理器在最低畫面更新率方面有顯著的增幅,為使用者提供更流暢、更無卡頓的遊戲畫面及體驗。在《最後生還者一部曲》中,Ryzen 7 9800X3D的平均畫面更新率和競爭產品相近,但其1%最低畫面更新率比對手高出31%註5。   全新Ryzen 7 9800X3D桌上型處理器 Ryzen 7 9800X3D是PC遊戲市場的終極解決方案,結合8個高效能“Zen 5”處理器核心與16執行緒,能快速處理遊戲運算以及生產力任務。4.7 GHz基礎時脈速度與5.2 GHz最高提升時脈註6,代表著X3D小晶片史上最高的時脈速度。120瓦的TDP功耗加上龐大的104MB總快取,為處理器挹注雄厚的運算實力。   型號 核心/執行緒 提升註6/ 基礎頻率 總快取 TDP 建議市場售價 AMD Ryzen 7 9800X3D 8/16 高達5.2 / 4.7 GHz 104MB 120瓦 479美元   與遊戲開發商緊密合作 Activision全球夥伴部門資深總監William Gahagan表示,我們很高興與AMD結盟,使AMD成為《決勝時刻》的CPU、GPU和APU獨家合作夥伴。Ryzen 7 9800X3D處理器的卓越效能與效率將把遊戲體驗推升至新境界,確保我們的玩家享受無與倫比的遊戲效果。這項結盟象徵著《決勝時刻》與AMD的重大里程碑,我們非常期待攜手共創新成就。   Saber Interactive創意長Tim Willits表示,我們很高興與AMD合作開發《戰鎚40K:星際戰士2》。AMD Ryzen 7 9800X3D處理器的效能與創新讓我們突破可能的疆界,帶來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能有更快的高效能硬體總是能讓我們振奮不已,因為這意謂著能有更多效能來提供更創新、更好的沉浸感、以及更多樂趣。   11 bit Studios技術總監Szymon Jabłoński表示,我們與AMD的長期合作,將我們最富雄心的遊戲設計理念轉化為成品。若是沒有AMD的支持,《冰封龐克2》以及即將推出的科幻史詩《多重人生》等突破性遊戲就可能無法實現。Ryzen 7 9800X3D處理器的效能與效率讓我們突破遊戲的重重疆界。在AMD作為我們CPU、GPU和APU的獨家合作夥伴,我們能創造出玩家所喜愛的沉浸式世界與引人入勝的玩法。我們期盼繼續與AMD合作,一起探索未來的創新前景。   相關資源 ·         更多關於:Ryzen桌上型處理器 ·         更多關於:AMD 3D V-Cache技術 ·         更多關於:使用Ryzen處理器暢玩遊戲 ·         更多關於:Ryzen 7 9800X3D影片 ·         Facebook:AMD粉絲專頁 ·         X:於@AMD追蹤AMD新訊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及X。   ©2024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FreeSync、Radeon、Ryzen及上述名稱的組合是AMD公司的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   本文所包含的資訊僅供參考,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新聞稿中顯示的時間表、產品藍圖和/或產品發布日期僅為計劃,可能會發生變化。   免責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有關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AMD)的前瞻性陳述,AMD Ryzen 7 9800X3D處理器等未來產品的特色、功能、效能、上市時間、時程以及預期收益。這些陳述皆基於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U.S.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的「安全港」(Safe Harbor)條款所訂定出。這些前瞻性聲明含有像「將會」、「可能」、「預期」、「相信」、「計劃」、「打算」、「估計」,或這些字詞和短語的其它類似詞彙。投資者應注意本資料中的前瞻性陳述僅根據本文公佈當時的見解、假設以及預期,僅反映本文發布時的情況,且涉及到許多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導致實際結果與預期存在重大差異。這類陳述受到特定已知與未知風險與不確定因素所影響,其中許多因素難以預測且大多非AMD所能掌控,並可能響應實際結果與其他未來事件和文中陳述有所出入,或是和前瞻性陳述資訊與陳述的暗示或預期狀況有所不同。可能導致實際結果和當前預期有所出入的實質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包括Intel公司在微處理器市場的主導地位,及其積極的商業行為;NVIDIA在繪圖處理單元市場的主導地位及其積極的商業行為;半導體產業的週期性;AMD產品銷售行業的市場狀況;失去重要客戶;AMD產品鎖定的市場競爭極為競爭;經濟與市場局勢不確定性;季度和季節性銷售模式;AMD充分保護其技術或其他知識產權的能力;不利的貨幣匯率波動;第三方廠商能及時製造足夠數量AMD的產品、或使用競爭對手的技術;基本設備、材料、載板或製造過程的可用性;達到AMD產品預期製造良率的能力;AMD能及時推出具有預期功能與效能水準的產品;AMD的半客製化SoC產品產生營收的能力;潛在的安全漏洞;潛在的安全事件,包括IT中斷、數據丟失、數據洩露和網路攻擊;有關AMD產品訂購和發貨的不確定性;AMD依賴第三方廠商知識產權來設計和推出新產品;AMD依賴第三方廠商來設計、製造和供應主機板、軟體、記憶體和其他電腦平台零組件;AMD依賴Microsoft和其他軟體供應商的支持來設計和開發可在AMD產品上運行的軟體;AMD依賴第三方分銷商和外接合作夥伴;修改或中斷AMD內部業務流程和資訊系統的影響;AMD產品與部分或全部行業標準軟體和硬體的兼容性;缺陷產品所產生的有關費用;AMD供應鏈的效率;AMD依靠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功能的能力;AMD有效控制其產品在灰色市場上銷售的能力;氣候變遷對AMD業務的長期影響;政府行動和法規的影響,例如出口法規,關稅和貿易保護措施;AMD實現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能力;潛在的稅收負債;當前和將來的索賠和訴訟;環境法律,與衝突礦物有關的規定以及其他法律或法規的影響;政府、投資者、客戶和其他利益關係人對企業責任事務不斷變化的期望;與負責任地使用AI相關的問題;管理AMD票據的協議、賽靈思票據的保證和循環信用協議施加的限制;及時獲得對收購ZT Systems相關監管批准的能力或其他條件,以及滿足交易的其他成交條件;併購、合資與/或投資可能對業務產生的影響,以及整合收購事業的能力;合併公司資產之任何損耗可能產生的影響;政治,法律,經濟風險和自然災害;技術許可購買的未來減損;AMD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AMD的股價波動。呼籲投資者詳閱公司呈交美國證管會各項財報中提及的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其中包括但不限於AMD最近的Form 10-K和10-Q報告。   註1:截至2024年10月由AMD效能實驗室使用以下系統進行的測試:AMD Ryzen 7 7800X3D與9800X3D系統:GIGABYTE X670E AORUS MASTER,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Radeon RX 7900 XTX,啟用VBS,啟用SAM,KRACKENX63(2024年9月27日);Intel Core i9-14900K系統:MSI MEG Z790 ACE MAX(MS-7D86),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Radeon RX 7900 XTX,啟用VBS,啟用SAM,KRAKENX63(2024年9月11日){BIOS配置=MSI效能},測試遊戲包括: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Assassins Creed Mirage、Assassins Creed Valhalla、Avatar: Frontiers Of Pandora、Baldurs Gate 3、Black Myth: Wukong、Borderlands 3、Counter-Strike 2、CyberPunk 2077、Deus Ex: Mankind Divided、Dirt 5、DOTA 2、F1 2023、F1 2024、Far Cry 6、Final Fantasy 14 Dawntrail、Forza Horizon 5、Ghost Recon Breakpoint、Guardians Of The Galaxy、Hitman 3、Hogwarts Legacy、Horizon Zero Dawn、League of Legends、Metro Exodus、Metro Exodus Enhanced Edition、Middle Earth Shadow of War、Rainbow 6 Siege、Riftbreaker、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Spider Man Remastered、Starfield、Strange Brigade、The Callisto Protocol、Tiny Tinas Wonderlands、Total War Warhammer 3、Warhammer Dawn Of War 3、Watch Dogs Legion、World of Tanks encore、Wolfenstein Youngblood。系統製造商可能會改變配置,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GNR-21   註2:截至2024年10月由AMD效能實驗室使用以下系統進行的測試:AMD Ryzen 7 9800X3D系統: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GeForce RTX 4090,啟用VBS,啟用SAM,KRACKENX63(2024年9月27日);Intel Core Ultra 9 285K系統:ASUS ROG STRIX Z890-E GAMING WIFI,平衡模式,2x16GB DDR5-6400,GeForce RTX 4090,啟用VBS,啟用SAM,KRAKENX63(2024年10月24日)。測試的遊戲包括:Black Myth: Wukong、Avatar: Frontiers of Pandora、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Hogwarts Legacy、Counter-Strike 2、Starfield、HITMAN 3、Final Fantasy 14、Dawntrail、Warhammer 40,000: Space Marine 2、Call of Duty: Black Ops 6、Far Cry 6、Watch Dogs: Legion、Cyberpunk 2077。系統製造商可能會改變配置,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GNR-25   註3:超頻和/或降壓AMD處理器及記憶體,包括但不限於改變時脈頻率/倍頻或記憶體時序/電壓,超出AMD所公布的規格運作,將會使任何適用的AMD產品保固失效,即使這些設定是透過AMD硬體和/或軟體啟用的。這也可能使系統製造商或零售商提供的保固失效。用戶自行承擔因超頻/降壓AMD處理器而可能產生的所有風險和責任,包括但不限於硬體故障或損壞、系統效能下降和/或資料遺失、損壞或安全漏洞。GD-106。   註4:AMD Ryzen 7 7800X3D與9800X3D系統: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GeForce 4090,啟用VBS,啟用SAM,KRACKENX63(2024年9月27日);Intel Core i9-14900K系統:MSI MEG Z790 ACE MAX(MS-7D86),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GeForce 4090,啟用VBS,啟用SAM,KRAKENX63(2024年9月11日){BIOS配置=MSI效能},測試遊戲包括: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Assassins Creed Mirage、Assassins Creed Valhalla、Avatar: Frontiers Of Pandora、Baldurs Gate 3、Black Myth: Wukong、Borderlands 3、Counter-Strike 2、CyberPunk 2077、Deus Ex: Mankind Divided、Dirt 5、DOTA 2、F1 2023、F1 2024、Far Cry 6、Final Fantasy 14 Dawntrail、Forza Horizon 5、Ghost Recon Breakpoint、Guardians Of The Galaxy、Hitman 3、Horizon Zero Dawn、Metro Exodus、Metro Exodus Enhanced Edition、Middle Earth Shadow Of War、Rainbow 6 Siege、Red Dead Redemption 2、Riftbreaker、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Spider Man Remastered、Star Wars Outlaws、Starfield、Strange Brigade、The Callisto Protocol、Tiny Tinas Wonderlands、Total War Warhammer 3、Warhammer Dawn Of War 3、Watch Dogs Legion、World of Tanks encore、Wolfenstein Youngblood。系統製造商可能會改變配置,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GNR-23   註5:截至2024年10月由AMD效能實驗室使用以下系統進行的測試:AMD Ryzen 7 7800X3D與9800X3D系統: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GeForce RTX 4090,啟用VBS,啟用SAM,Windows 11 PRO。Intel Core i9-14900K系統:MSI MEG Z790 ACE MAX(MS-7D86),平衡模式,2x16GB DDR5-6000,GeForce RTX 4090,啟用VBS,啟用SAM,Windows 11 PRO {BIOS配置=MSI效能}。測試的遊戲包括:Assassins Creed Mirage、Red Dead Redemption 2、F1 2024、Forza Horizon 5、The Last Of Us Part 1。系統製造商可能會改變配置,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GNR-22   註6:提升時脈頻率是CPU在處理突發性工作負載時可達到的最高頻率。提升時脈的可實現性、頻率和持續性會因多種因素而異,包括但不限於:熱環境和應用程序及工作負載的變化。GD-150。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67 加入收藏 :
FSG (功能安全專家小組)的創始成員SGS、晶心科技及IAR共同探討 如何因應ISO 26262標準,加速RISC-V功能安全開發設計

FSG (功能安全專家小組)的創始成員SGS Taiwan、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及IAR今日於新竹舉辦技術研討會,邀集產業夥伴及領域專家針對RISC-V環境之功能安全應用,以及如何因應ISO 26262標準縮短認證流程、加速設計進行交流,研討會吸引廣泛參與,充分展現業界對於深入了解RISC-V開發環境的高度需求。 隨著RISC-V核心在SoC和商用微控制器的採用漸趨普遍,對於將在近期設計中選用RISC-V的企業而言,對於功能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整合高品質的軟硬體工具和開發解決方案以因應廣泛的測試和驗證,已成為取得RISC-V功能安全認證以加速產品開發的重要關鍵。 本次技術研討會針對在RISC-V背景下,如何採用更新功能安全標準和認證工作流程進行探討,同時說明如何選擇認證的合規軟體開發工具以因應測試挑戰,透過可擴展的軟體架構因應各種應用需求。會中,晶心科技分享了RISC-V方案產品、入門方式及客戶成功案例,SGS則針對ISO 26262的發展歷程及導入進行說明,而IAR則介紹支援RISC-V架構的預認證C-STAT靜態分析工具如何加速程式碼品質自動化,透過軟體品質和安全性的提升確保合規性,節省開發時間。 IAR亞太區副總裁Kiyo Uemura表示:「IAR致力於賦能開發者和推動整個嵌入式RISC-V產業發展。因應各界對於RISC-V 技術的持續採用,IAR很高興能與FSG成員攜手提升RISC-V產品功能安全,也承諾將透過專業的開發工具支持RISC-V生態系統和客戶,協助開發高品質嵌入式應用,推升RISC-V的持續發展。」 晶心科技資深技術經理王庭昭表示:「很高興與FSG成員合作,讓客戶在其產品認證過程中充分利用經認證的安全解決方案。晶心科技是第一家獲得 ISO 26262全面合規的RISC-V CPU IP公司,隨著通過認證之開發流程到位,我們已備妥完整的ISO 26262 功能安全系列產品路線圖以利產業供應鏈的發展。」 SGS技術經理暨功能安全專家張國樑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FSG小組成員及晶心科技透過此次技術研討會延伸功能安全標準應用與技術,同時分享最新的ISO 26262標準發展進程。SGS將持續提供協助RISC-V產品軟硬體設計與驗證,與FSG成員共同探索市場商機。」 FSG繼2024年4月成立後獲得業界廣泛支持,近日觸角更延伸至東南亞,透過舉辦嵌入式開發環境功能安全研討會為當地產業提供最新技術及服務諮詢。歡迎瀏覽FSG.tw網站,掌握最新功能安全技術發展及下載趨勢白皮書。也歡迎提出設計應用諮詢,由功能安全專家小組為您提供專業解方。 關於FSG FSG(功能安全專家小組)成立於2024年4月,由一群致力於提供一站式功能安全技術諮詢服務、並為提高嵌入式產業安全性之企業夥伴組成。FSG致力於提供與功能安全認證相關的技術、產品和開發資源,協助產業提升功能安全認證價值。

文章來源 : insight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35 加入收藏 :
天生一對:AI 與物聯網 (IoT)
發表時間 :
2025 年 3 月 22 日 (星期六) 農曆二月廿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