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醫療/製藥」新聞搜尋結果, 共 1375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重申領導地位:Medit強勢亮相2025年國際牙科展

德國科隆和韓國首爾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作為全球數字牙科解決方案的領導者,Medit在2025年國際牙科展覽會(IDS)上震撼亮相,通過發布其口內掃描技術與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最新創新成果,在業界引發強烈反響。在發布新品與解決方案的同時,Medit還通過互動活動和專家講座與參會者深度互動,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行業創新者的地位。 Medit at International Dental (IDS) 2025 2025年國際牙科展上的新品發布 Medit i900經典版:作為Medit口內掃描儀i900系列的最新成員,該產品提供高速性能和卓越圖像質量。 Medit SmartX:新一代掃描解決方案,通過提升精度與操作便捷性優化All-on-X治療流程。 Medit的先進數字解決方案介紹 椅旁解決方案:從掃描到修復體制作,Medit的椅旁解決方案實現了無縫銜接的臨床修復工作流,顯著提升當日診療效率。 正畸解決方案:專為正畸醫師設計的全數字化工作流,優化治療規劃與醫患溝通 種植解決方案(Medit SmartX):專為All-on-X設計的工作流解決方案,顯著簡化全牙弓修復流程。 AI智能診斷與咨詢系統:基於Medit與Pearl的最新合作關系,該集成方案為Medit Link平台帶來AI驅動的智能診斷工具與患者咨詢功能。 Engaging Events & Expert Lectures at Medit's booth of International Dental (IDS) 2025 互動活動與專家講座 Medit舉辦的「掃描挑戰賽」活動吸引了廣泛關注,參與者通過互動競賽形式,親身體驗了其快速、直觀的掃描技術。此外,11位數字牙科領域的專家每日主持「權威講座」,分享專業見解及Medit軟件的實際應用。這些活動為參觀者提供了洞察數字牙科發展前沿的寶貴機會,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在IDS的觀展體驗。 Medit首席執行官Han Ryu表示:「我們始終致力於簡化數字牙科流程,同時提供強大易用的數字牙科解決方案。參觀者的熱情參與是對Medit團隊最好的激勵。 」 Engaging Events & Expert Lectures at Medit's booth of International Dental (IDS) 2025 本次參展重申了Medit作為數字牙科領域領導者的地位,公司致力於通過智能、普惠、前沿的解決方案持續推動行業發展。 更多有關Medit最新創新產品的詳情,請訪問Medit官網。 關於Medit Medit是全球領先的3D口內掃描儀及一體化數字牙科平台提供商,擁有自主專利技術。公司還開發數字牙科創新軟件,支持牙科診所與實驗室之間的協作工作流程。 Medit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韓國首爾,在美洲和歐洲設有代表處,其經銷商網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欲了解更多關於Medit產品和軟件的詳細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Medit的YouTube頻道(youtube.com/user/meditcompany)並關注我們的Instagram賬號(instagram.com/meditcompany)。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90 加入收藏 :
Ceva Animal Health更新其股東結構,與所有長期合作夥伴續約並向Mérieux Institute和ARCHIMED開放資本,以加速其增長

法國利伯恩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全球第五大動物健康公司Ceva Animal Health(簡稱Ceva)宣佈進行資本重組。所有投資者,無論是「Ceva之友」(Friends of Ceva)還是由淡馬錫(Temasek)領導的純投資者,都已續投,這顯示了他們對公司持續增長能力的信心。 Ceva的管理層由Marc Prikazsky博士領導,已加強其參與並仍保留大部分投票權,重申公司致力於保持獨立性。公司得到一群稱為「Ceva之友」(Friends of Ceva)的長期投資者的鼎力支持,確保了穩定且專注的股東結構,為集團的發展提供保障。 Ceva擁有7,000名員工,是全球動物健康領導者,尤其在疫苗領域具有領先地位。該公司在47個國家/地區直接營運,並向全球的獸醫、畜牧業專業人士及寵物主人提供產品、服務和設備。 為支持動物健康創新,Bettencourt-Meyers和Mérieux透過投資控股公司Téthys Invest增加了其股份,並與投資基金Mérieux Equity Partners聯手合作。作為Ceva的長期投資者,加拿大養老金投資者PSP Investments亦大幅增加了其在該集團的持股。 參與「Ceva之友」(Friends of Ceva)的其他公司包括法國集團Avril的投資部門Sofiprotéol、日本公司三井物產(Mitsui & Co.),以及一些本地投資基金和Klocke家族。 長期的少數股東已重新確認他們的承諾,這顯示了他們對Ceva未來的信心。領導這群合作夥伴的是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其他成員包括法國投資者EMZ和Sagard、亞洲的HOPU Investments,以及美國的Continental Grain Company。這第六輪融資也迎來了法國投資基金ARCHIMED的加入,該基金由獸醫Denis Ribon醫生領導。 ARCHIMED專注於醫療保健領域,致力於支持公司拓展國際市場並加速其研究計劃。 自1999年成立以來,Ceva的收入增長了十四倍,去年達到了17.7億歐元。Ceva以創新為驅動力,並深耕預防醫學,成為首家開發並商業化先進核苷酸疫苗的獸醫公司,同時也投資於伴侶動物基因治療領域。意識到自身在應對全球重大挑戰中的責任,Ceva積極致力於減少環境影響並推動動物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我很高興看到,在這一輪新的融資中,管理層的參與得到了加強,並與我們的歷史性金融投資者及新進投資者一同得到『Ceva之友』(Friends of Ceva)的支持。Ceva在動物健康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對抗新興疾病(有時為人畜共通病)以及治療影響我們忠實寵物的慢性疾病方面。Ceva深信必須繼續在不同的健康領域之間建立橋樑,以保護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健康,並保障全球糧食安全,」Ceva Animal Health主席兼行政總裁Marc Prikazsky醫生說。 Ceva謹向其顧問Lazard、Rothschild、Weil和Callisto及其團隊表達感謝,感謝他們的支持。 Ceva Animal Health簡介 Ceva Animal Health(簡稱Ceva)是全球第五大動物保健公司,由經驗豐富的獸醫領導,目標是為所有動物提供創新的健康解決方案,確保提供最高的護理水平,讓一眾動物活得幸福。我們的產品組合包括疫苗及動物福利產品等預防性藥物、用於農場及寵物的藥物解決方案,以及為我們客戶提供最佳體驗的設備和服務。 Ceva在全球47個國家/地區聘請了逾7,000名員工,每天致力實現作為One Health公司的願景:「攜手改善動物健康」。 2024年營業額:17.7億歐元 聯絡方法:Emilie Barrail,對外傳訊部主管,emilie.barrail@ceva.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5 加入收藏 :
信達生物IBI363(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創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IBI363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BTD)品種名單,擬定適應症為既往未經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肢端型及黏膜型黑色素瘤。 近期,信達生物已啟動IBI363首個關鍵注冊臨床研究並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評估IBI363單藥對比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用於治療在既往未經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黏膜型及肢端型黑色素瘤的療效和安全性。此前,IBI363已獲美國FDA兩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分別用於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和黑色素瘤。 IBI363在前期研究中已在未經免疫治療的黑色素瘤上展現出了突破性療效信號。在兩項臨床試驗(Ia/Ib期研究NCT05460767 和II期研究NCT06081920)中,共計納入26例既往未經過免疫治療的肢端型和黏膜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總體客觀緩解率(ORR)為61.5%,疾病控制率(DCR)為84.6%,對比當前國內免疫標准療法的ORR,均有顯著提升。 隨著隨訪時間延長,觀察到IBI363能夠給患者帶來持續的腫瘤緩解,長期獲益展現出優於現有標准治療的潛力。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IBI363代表著下一代免疫治療的進化方向——在PD-1單抗『解除免疫剎車』基礎上,通過IL-2通路『踩下免疫油門』,雙通道特異性激活抗癌大軍。IBI363在近期接連獲得多項FTD和BTD,標志著監管機構認可其針對未滿足需求的臨床價值。非皮膚型黑色素瘤(尤其是黏膜型)在中國高發,且是對免疫治療不敏感的『冷腫瘤』,如同免疫治療荒漠,臨床獲益更加有限,亟待更加有效的治療手段[1]。我們期待IBI363在關鍵注冊研究中頭對頭單藥對比『藥王』帕博利珠單抗獲得積極結果,為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更理想的治療選擇。我們同時也在加速推進IBI363的多瘤種全球開發,讓中國創新惠及全球患者。」 突破性治療藥物資格認定是為了加快開發針對嚴重疾病、且已在初步臨床試驗中顯示療效或安全性方面顯著優於現有治療手段的新藥而設計的。獲得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能夠使該藥在研發過程中與CDE密切交流、獲得指導,從而加快新藥上市,更早解決中國病患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關於IBI363(PD-1/IL-2α-bias雙特異性融合蛋白) IBI363是由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PD-1/IL-2α-bias雙特異性融合蛋白,同時具有阻斷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兩項功能。IBI363的IL-2臂經過了設計改造,保留了其對IL-2 Rα的親和力,但削弱了對IL-2Rβ和IL-2Rγ的結合能力,以此降低毒性;而PD-1結合臂可以同時實現對PD-1的阻斷和IL-2的選擇性遞送。由於新激活的腫瘤特異性T細胞同時表達PD-1和IL-2α,這一差異性策略可以更精確和有效地實現對該T細胞亞群的靶向和激活。IBI363不僅在多種荷瘤藥理學模型中展現出了良好抗腫瘤活性,在PD-1耐藥和轉移模型中也表現出了突出的抑瘤效力。 從臨床迫切需求出發,信達生物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開展臨床研究探索IBI363在針對各種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BI363已開出首個關鍵注冊臨床研究,用於治療未經免疫治療的粘膜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 IBI363已獲美國FDA兩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分別用於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和黑色素瘤。IBI363也獲得中國NMPA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關於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惡性腫瘤,雖然只占所有類型皮膚癌的3%,但它的死亡率是所有類型中最高的,而且最容易發生轉移。在中國,黑色素瘤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按發病部位分類,黑色素瘤主要分為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和粘膜黑色素瘤等。中國黑色素瘤與歐美白種人差異較大,兩者在發病機制、生物學行為、組織學形態、治療方法以及預後等方面差異較大[1]。對於晚期皮膚和肢端黑色素瘤,如攜帶 BRAF V600 突變,則首選分子靶向藥物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無BRAF V600突變的患者一線治療可考慮化療與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治療,雖然帕博利珠單抗於2024年9月獲批一線黑色素瘤適應症,但PD1在一線黑色素瘤患者中獲益仍有限。二線主要考慮與已接受一線治療不同的藥物治療,對於一線未使用過PD-1單抗的受試者,二線治療可選擇PD-1單抗。對於我國占比較大的非皮膚型黑色素瘤(尤其是黏膜型)臨床獲益有限,亟待更加有效的治療手段。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讓我們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5個產品獲得批准上市,它們分別是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達攸同®),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蘇立信®),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達伯華®),佩米替尼片(達伯坦®),奧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福可蘇®),托萊西單抗注射液(信必樂®), 氟澤雷塞片(達伯特®),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己二酸他雷替尼膠囊(達伯樂®)和利厄替尼片(奧壹新®)和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信必敏®)。目前,同時還有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公司已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在不斷自研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秉承經濟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年來,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為中心」,心系患者並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陸續發起、參與了多項藥品公益援助項目,讓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得益於生命科學的進步,買得到、用得起高質量的生物藥。截至目前,信達生物患者援助項目已惠及20余萬普通患者,藥物捐贈總價值36億元人民幣。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1.信達生物不推薦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的使用。 2.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和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由禮來公司研發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參考文獻[1] CSCO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3年版)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9 加入收藏 :
艾美疫苗2024年減虧近九成 迭代大單品系列打開業績爆發空間

香港2025年3月31 /美通社/ -- 國內疫苗龍頭企業 – 艾美疫苗(06660.HK)3月30日發佈2024年業績公告,公司2024年錄得收入12.85億元,較上一年度增加8.2%,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及四價流腦疫苗產品銷售收入均顯著增長。全年虧損2.78億元,淨虧損大幅收窄,減虧幅度達85.7%,顯現出業績拐點的強烈信號。 虧損收窄近九成,核心產品保持穩定增長 在國內疫苗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艾美疫苗的漢遜酵母重組乙肝疫苗,銷售收入不降反增,扛起營收逆勢上漲的大旗,這一成績對艾美疫苗意義重大。 自2021年起,受核心產品競爭加劇及資產減值影響,公司業績連續承壓。因此有觀點認為,2024年虧損大幅收窄,不僅驗證了艾美戰略調整的有效性,更為後續研發管線商業化,提供了寶貴的資金與時間視窗。 專業機構的樂觀評估,與艾美的實際發展趨勢相互印證。復星國際證券研報認為,艾美的核心產品乙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預計將在 2025年進入穩定增長期,而新一代創新產品,包括無血清狂犬病疫苗、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四價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以及基於 mRNA技術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等,未來 2-3年的集中上市,將驅動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價值重估。 三款迭代大單品疫苗即將上市,驅動市場擴容 虧損收窄僅是起點,艾美疫苗真正的增長引擎在於其迭代疫苗產品矩陣的集中爆發。目前,三款重磅創新大單品疫苗均進入上市倒計時。 全球首個迭代無血清狂犬疫苗,已完成III期臨床,並已取得相應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已向國家藥監局正式提交上市註冊申請。因其不含有動物血清,顯著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不良反應的概率。根據國家疾控局和國家衛健委制定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2023年版)》,要求狂犬疫苗接種門診需配備至少兩種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而這款產品憑藉其迭代的技術優勢,有望成為疫苗接種機構的首選。 13價結合肺炎疫苗(PCV13),已取得相應的藥品生產許可證,並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上市註冊申請。據權威機構推測,曾經的「全球疫苗之王」13 價肺炎結合疫苗,全球缺口高達1.8 億劑,憑藉在國內外市場同步開展的商業化佈局,該產品將成為艾美疫苗業績的重要增長點。 23價肺炎多糖疫苗(PPSV23),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現場工作,計畫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上市註冊預申請。 瞄準成人疫苗市場需求,特別是將在「銀髮經濟」的浪潮中,迭代肺炎系列產品有望分食百億級的市場規模。 技術創新與出海戰略,雙引擎帶動高速增長 當前,艾美疫苗的技術儲備與市場佈局,已經向市場展現出大開大合的發展戰略。 復星國際證券研究報告這樣評價艾美的研發和生產實力:艾美疫苗依託五大前沿技術平台(細菌、病毒、基因工程、聯合和 mRNA疫苗)以及通過GMP認證的高標準大產能的生產設施,確保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和供應的可靠性。其中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間成功驗證的mRNA技術平台,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下一代疫苗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為其未來技術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僅以當前堪稱全球焦點的mRNA技術平台為例,根據2024年業績公告,艾美的mRNA RSV疫苗和mRNA帶狀皰疹疫苗,均已獲批在美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構成公司加速國際化步伐的強力武器。 而早已涉足海外業務的艾美疫苗,已在東南亞、非洲、南美、中東等地區開始已上市產品的註冊工作。2024年,公司狂犬疫苗、四價流腦疫苗順利出口埃及、巴基斯坦等國家。隨著迭代疫苗上市,艾美有望憑藉技術溢價擴大海外市場,實現「技術+規模」雙輪驅動。  復星國際證券預測,艾美疫苗2024-2027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47%,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2027年淨利潤有望突破15.2億元。這一增長邏輯不僅體現在財務數位上,更映射出艾美從「創新的跟隨者」到「創新的引領者」的蛻變。在技術迭代與市場擴張的雙重驅動下,這家中國疫苗龍頭正迎來「大衛斯雙擊」的關鍵機遇。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73 加入收藏 :
東南亞醫療市場新機遇:6月tHIS ASEAN登陸馬來西亞,聚焦前沿醫療技術與創新

與APHM年度會議暨展覽同期舉辦,此次活動匯聚200多家參展商及5000多名行業專業人士 馬來西亞吉隆坡2025年3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全球健康產業系列展(東盟站)(The Health Industry Series (tHIS ASEAN) 2025,以下簡稱「tHIS ASEAN 2025」)是東盟地區規模最大的醫療與保健展覽之一,將於6月9日至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議中心(Kuala Lumpur Convention Centre)舉辦。本次展會面積超5000平方米,將有200多家領先企業參展,向來自東南亞的5000多名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展示醫療技術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 tHIS ASEAN 2025由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將與馬來西亞私立醫院協會(Association of Private Hospitals of Malaysia,簡稱「APHM」)的年度會議暨展覽同期舉行,這有助於實現資源共享,並吸引包括醫院采購經理和經銷商在內的多元化觀眾。APHM成立於1972年,覆蓋了馬來西亞77%以上的私立醫療保健領域。此次合作是東南亞地區醫療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預計將吸引來自該地區的政府官員、醫療協會代表以及其他關鍵利益相關方。 作為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全國藥品交易會(PHARMCHINA)、中國國際康復及個人健康博覽會(CRS)、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CHCC)和中國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技術展覽會(ICMD)的延伸,此次展會為醫療創新提供了一個綜合性平台。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新藥物、中醫藥、非處方藥、保健品、醫療器械和個人護理產品正進入全球市場。APHM主席拿督Kuljit Singh博士表示:「中國醫療器械因其卓越的性能、質量和成本效益,在馬來西亞備受青睞。此次合作標志著中國醫療器械公司首次大規模集體亮相馬來西亞,讓當地醫療機構能更好地了解這些產品,也為中國企業拓展全球市場提供了一個平台。」 東盟地區對創新醫療器械、藥品和治療方法的需求不斷上升 遠程手術:新一代多孔內窺鏡手術機器人能夠執行復雜的四級手術程序,代表了手術精准度和效率方面的重大進步。 人工智能輔助助手:智能助手uAI Avatar可以與醫生互動,協助設備操作,並檢索關鍵信息,在提高效率和准確性的同時,也塑造著醫療保健的未來。 康復技術進步: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采用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設計,是一種外部支撐系統,可支撐人體重量並提供動力輔助,以促進肢體和運動功能的恢復。 醫院基礎設施:最新的護士呼叫系統擁有高效的響應機制,設計方便醫護人員和患者使用。它能確保為患者提供及時的醫療支持,並顯著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效率。 展會亮點搶先看 專業論壇:五場關於醫療創新趨勢的深度會議,涵蓋人工智能輔助技術、未來藥物創新、未來醫院、東盟康復與養老以及東盟醫療保健監管等話題。 一對一商務配對:為中國參展商與東盟買家量身定制的會議,以實現高效的資源對接。 中醫藥體驗:現場演示和實踐活動,展示中醫藥技術和設備。 如需預登記,請點擊:https://reg.reed-sinopharm.com/pc/#/login?id=f86b6683b7c74190a84bfa4d7aa8eab1&channelUuid=89b1482312f44747be891a0cdb0190ce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7 加入收藏 :
復星國際發佈2024年業績: 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產業運營利潤人民幣49億元, 整體經營面穩健

2024年業績摘要: 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 產業運營利潤人民幣49億元; 四大核心子公司總收入達人民幣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比重達70.1%; 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2%;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為1,063.4億元; 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升至49.3%,同比增長6.2%; 全年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 香港2025年3月30日 /美通社/ --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簡稱「復星國際」)及其附屬公司(統稱「復星」或「集團」)今日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簡稱「報告期」)業績。 2024年,面對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挑戰,復星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有進有退」戰略,深耕家庭消費賽道,通過全球化、創新和輕資產運營等戰略推動核心產業發展,整體經營面穩健。報告期內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921.4億元。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和復星旅文,總收入人民幣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比重達70.1%,資產底盤穩健。 報告期內,集團產業運營利潤達到人民幣49億元,運營基本面穩定。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虧損為人民幣43.5億元,主要因為報告期內一次性非現金的賬面虧損所致。剔除重大一次性影響,集團2024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約為人民幣7.5億元。 2024年,復星經營性現金流保持健康穩定。集團持續優化資產組合,集團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175億元等值,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300億元等值,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負債表,夯實流動性安全墊。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2.0%,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為1,063.4億元。健康的負債比率及充裕的資金在加強抗風險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把握投資機會的能力。 2024年11月,復星時隔三年重返境外美元債市場,成功發行長久期美元債券,實質性拓寬境外的融資選項。銀行融資方面,復星3年期純信用銀團超額完成再融資,連續8年境外銀團籌組成功。復星高科發行多筆超短期融資券,總計融資人民幣51億元。2024年6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充分認可復星國際信用狀況的穩步改善,確認「BB-」評級和穩定的信用展望。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我們始終相信,清晰的戰略聚焦和紮實的產業運營能力,是推動復星長期穩健發展的關鍵。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核心產業,依託全球化能力和創新驅動力,我們相信復星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能夠為股東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 全球化成果持續落地 作為一家植根中國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復星持續深化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佈局,夯實全球深度運營能力。報告期內,集團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達49.3%,同比增長6.2%。高質量的全球化業務成為復星新一輪增長引擎。 得益於前瞻性的國際化佈局,復宏漢霖2024年實現海外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76%,漢斯狀於歐盟獲批上市,漢曲優在美國和加拿大獲批上市,開啟北美商業化新征程,中國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在秘魯、尼加拉瓜及玻利維亞批准上市,漢貝泰在玻利維亞獲批上市。復宏漢霖已有四款自主研發和生產的產品在海外獲批上市,全球化成果持續落地。 2024年,復星葡萄牙保險繼續保持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公司葡萄牙境內和國際業務錄得雙增長,毛保費收入達約歐元61.72億元,綜合成本率和保險業務收益均優於2023年同期。同時海外收入達到歐元18.4億元,充分發揮復星「全球組織+本地運營」能力,通過海外拓展把國際業務佔比由2014年的不足5%提升至29.8%。 2024年5月,復星與ABN AMRO Bank N.V.簽署協議,出售復星持有的德國領先私人銀行HAL的全部股份,同時保留HAL間接持有的HAFS所有股份。HAFS將進一步拓展基金管理業務,與復星在歐洲的金融保險業務協同。自2016年投資HAL以來,復星持續加強產業運營和生態協同賦能,至本次出售為止,在該筆投資上的內部收益率(IRR)近14%。 資源能源方面,海南礦業繼續國際化拓展,擴張油氣業務規模的同時,豐富戰略金屬儲備並提升盈利能力。報告期內,海南礦業獲得阿曼蘇丹國4個區塊的油田權益,並啟動了對非洲莫桑比克兩個在產鋯鈦礦的併購。截至2025年3月,非洲馬里布谷尼鋰礦一期已具備連續穩定生產條件。 文化方面,豫園燈會繼2023年首次走出國門在巴黎舉辦後,2025年再度揚帆海外,1月豫園燈會主題燈組亮相越南河內,獻禮中越建交75周年,年內還將亮相泰國,持續向世界釋放東方文化魅力。 科技創新激活產品力 復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戰略支點,構建「自主研發+投資孵化+生態合作」三位一體的全球創新體系。報告期內,集團全年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建立超過20家全球科創中心,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持續賦能新技術、新產品落地。 創新藥研發方面,復星醫藥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7個創新藥或生物類似藥共16項適應症獲批上市,包括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於中國境內獲批,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先後於美國、加拿大獲批上市等。作為港股18A板塊率先依靠產品銷售實現盈利的創新藥企業,復宏漢霖2024年成功實現連續盈利,淨利潤達人民幣8.2億,同比增長50.3%。 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方面,直觀復星的Ion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Ion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F-i6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F-C2000全自動高速化學發光分析儀、細胞因子檢測試劑(化學發光法)分別在國內獲批上市。 豫園股份以科技賦能傳統文化。乙巳蛇年豫園燈會以《山海奇豫記‧叢林篇》為主題,運用VR技術打造全國首個多地貌《山海經》沉浸式光影展,融合AR實景直播,實現千萬級雲端觀展。依託30年歷史沉澱,展現新春民俗燈會向現代城市文化IP的轉型升級。 復星葡萄牙保險不斷加強企業數字化能力,推動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報告期內復星葡萄牙保險數字化用戶總數突破190萬人,接近葡萄牙總人口的20%。 復星致力於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豐富的場景中,以推動創新和提升效率,如復星醫藥推出PharmAID決策智能體平台,集信息萃取、專利洞察、商業預測等功能於一體,T+1數據更新可支持精準高效決策,以助力藥物研發提速增效;復銳醫療科技探索利用AI精準分析用戶皮膚,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等等。 聚焦主業有進有退,持續放大「飛輪效應」 復星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有進有退」戰略,在退出一些非核心資產的同時,也圍繞核心產業積極佈局,做到「攻守平衡」。 2024年,復星醫藥增持復星凱瑞權益至100%,持續聚焦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 當年10月,海南超級地中海項目也在三亞海棠灣正式起航,打造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通過AIGC技術實現客房個性化定制,並將引入數字人G.O(快樂管家)服務,提升遊客體驗。同時,復星旅文的太倉阿爾卑斯二期啟動,由太倉市政府平台打造,復星旅文運營管理;復星旅文深圳金沙灣輕資產運營簽約,大灣區首家Club Med落地。 為實現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推動價值持續增長,復星將對產業的深度理解、投資經驗、優質商業資源與保險公司的運營和投資相結合,形成多維度賦能的「保險+產業+投資」立體飛輪驅動戰略。 復星特有的生態協同模式將飛輪效應進一步放大。2024年,「康養+保險」生態保單模式成功跑通,社區康養保單1.4萬件,總保費人民幣128.5億元,復星康養首次實現盈利,為飛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復星的另一戰略方向,輕資產運營也在2024年收穫頗豐。復星醫藥聯手深圳市引導基金等設立人民幣5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共同推動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復星輕資產戰略落地的里程碑事件。 聚焦「商業向善」 2024年,復星圍繞「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企業價值觀,推動ESG戰略與商業價值的深度融合,通過責任投資、低碳轉型和社會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力量。 這一年,復星發佈「創造影響力」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緊密融合。復星基金會發起的「鄉村醫生計劃」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二十年二十佳」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24年底,該項目覆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78個項目縣(含2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1.5萬個行政村衛生室,守護2.5萬名鄉村醫生,惠及300萬戶農村家庭、1,634萬農村人口。 世界公共衛生合作方面,復星積極參與「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助力非洲社區健康發展。復星醫藥持續輸出「中國方案」,宣佈未來三年向非洲捐贈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青蒿素類抗瘧藥品。截至2024年底,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計救治全球超8,000萬重症瘧疾患者,已向全球累計供應超過4億支注射用青蒿琥酯。  報告期內,復星國際MSCI ESG評級維持「AA」,恒生ESG評級為「AA-」,在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中躋身全球同行業前5%,憑藉優異表現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鑑(中國版)2024》最佳1%。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復星已做好充分準備,在「有進有退」的策略下踏浪前行,繼續深耕核心賽道,未來有信心保持穩健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7 加入收藏 :
信達生物2024年度業績亮點
發表時間 :
科倫博泰宣佈2024年度業績
發表時間 :
2025 年 3 月 3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