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二)下午,「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邀至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進行宣講,特別感謝王鈺惠老師及陳采彤老師的協助,帶領班級學生積極參與,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本次宣講以「科學探究如何助力升學與學術發展」為主題,聚焦於競賽對於學生學術研究能力提升及申請大學的幫助。該校校長林春煌表示:「科學的魔力在於發現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我們期待啟發學生對生活中科學現象的觀察、好奇心與探究精神,並成為未來能將科學轉譯成大眾語言的創新者與傳播者。」。競賽專案執行陳綠子助理透過實際案例,詳細說明競賽參與的多元效益,例如如何透過探究過程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資料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這些能力在大學學習與學科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圖二、三】陳綠子助理透過實際案例分享科學探究競賽對於學生升學的幫助與應用 此外,宣講內容特別提到競賽成果如何在大學申請時展現學生的學術專業性與多元學習能力,包括升學資料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具體加分效益。學生們反應熱烈,提出許多與競賽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如何選定探究主題、比賽評審標準,以及競賽對特定科系申請的影響,現場討論氣氛熱絡。這次的學習不只激發了學生們對參賽的興趣,也讓他們更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本校將全力支持學生參與競賽,期待更多精彩作品呈現生活中的科學故事。 活動尾聲,競賽團隊介紹了「2025科學探究競賽」的最新報名資訊,預計於2025年1月16日正式開放。該競賽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為目標,旨在讓參賽者能結合理論與實踐,深入探索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活動鼓勵學生透過競賽積累研究經驗,為未來升學鋪墊更堅實的基礎。 主辦方期許,透過類似的宣講活動,讓更多高中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與實際價值,從而提升參賽意願。競賽不僅是一個培養學術能力的平台,更是一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契機,期待與更多學校攜手合作,為未來培養出具備探究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
【圖一】「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邀至臺中市立豐原高級中等學校宣講 合影 2024年12月20日(五)下午,「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邀至臺中市立豐原高級中等學校進行宣講,特別感謝柯閔耀老師的協助,帶領班級學生積極參與,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本次宣講以「科學探究如何助力升學與學術發展」為主題,聚焦於競賽對於學生學術研究能力提升及申請大學的幫助。陳綠子助理透過實際案例,詳細說明競賽參與的多元效益,例如如何透過探究過程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資料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這些能力在大學學習與學科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圖二】陳綠子助理透過實際案例分享科學探究競賽對於學生升學的幫助與應用 此外,宣講內容特別提到競賽成果如何在大學申請時展現學生的學術專業性與多元學習能力,包括升學資料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具體加分效益。學生們反應熱烈,提出許多與競賽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如何選定探究主題、比賽評審標準,以及競賽對特定科系申請的影響,現場討論氣氛熱絡。 活動尾聲,競賽團隊介紹了「2025科學探究競賽」的最新報名資訊,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放。該競賽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為目標,旨在讓參賽者能結合理論與實踐,深入探索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活動鼓勵學生透過競賽積累研究經驗,為未來升學鋪墊更堅實的基礎。 主辦方期許,透過類似的宣講活動,讓更多高中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與實際價值,從而提升參賽意願。競賽不僅是一個培養學術能力的平台,更是一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契機,期待與更多學校攜手合作,為未來培養出具備探究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
2024年12月20日(五)下午,「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陳綠子受邀至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進行宣講,特別感謝洪宜慧老師的協助,帶領班級學生積極參與,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本次宣講以「科學探究如何助力升學與學術發展」為主題,聚焦於競賽對於學生學術研究能力提升及申請大學的幫助。陳綠子助理透過實際案例,詳細說明競賽參與的多元效益,例如如何透過探究過程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資料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這些能力在大學學習與學科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圖二】科學探究競賽對於升學與科普探究能力非常有幫助,學生們熱烈的舉手發問 此外,宣講內容特別提到競賽成果如何在大學申請時展現學生的學術專業性與多元學習能力,包括升學資料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具體加分效益。學生們反應熱烈,提出許多與競賽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如何選定探究主題、比賽評審標準,以及競賽對特定科系申請的影響,現場討論氣氛熱絡。 活動尾聲,競賽團隊介紹了「2025科學探究競賽」的最新報名資訊,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放。該競賽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為目標,旨在讓參賽者能結合理論與實踐,深入探索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活動鼓勵學生透過競賽積累研究經驗,為未來升學鋪墊更堅實的基礎。 主辦方期許,透過類似的宣講活動,讓更多高中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與實際價值,從而提升參賽意願。競賽不僅是一個培養學術能力的平台,更是一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契機,期待與更多學校攜手合作,為未來培養出具備探究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
12月29日,「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吳凱西受林峻立老師邀請,至雲林科技大學宣講。吳凱西充分運用過去生活化的科普佳作為例,讓現代密碼學課程學生意識到:生活處處皆科學。 「這個比賽的意義,就是鼓勵大家發現生活中的科學。」12月29日,「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吳凱西受林峻立老師邀請,至雲林科技大學宣講。過程中,吳凱西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探究競賽「培養通才」的核心目標,「過去就有組別用數學研究過:演唱會坐哪裡才可以票價最低、視野最好!」未來,跨領域整合資訊、發展應用的能力將至關重要,「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致力促進社會大眾科學傳播力,讓艱澀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而平易近人。 短短20分鐘演講,吳凱西即舉出多組生活化、跨領域歷屆佳作,讓大學生輕鬆意識到:生活處處皆科學。此外,更大力宣傳參加競賽對其未來職涯、生涯的正面影響。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即將邁入第11屆,2023年起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持,2018年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陸續成為科學探究競賽的共同主辦,因此增設特別獎項,吳凱西也鼓勵參賽者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作為靈感發想、參考資料;同為聯合主辦之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亦計畫於新一屆競賽設立資訊科學特別獎項。 「吳凱西講師剛剛舉的例子,也有很多跟我們課堂內容相關,希望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去報名。」林峻立肯定競賽核心價值,期待同學也能踴躍報名。
12月25日,「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吳凱西受張乃文老師邀請,至台北市立長安國小資優班宣講。吳凱西充分運用過去生活化的科普佳作為例,讓學童意識到:生活處處皆科學。 「你們知道BlackPink的演唱會裡面也有科學嗎?」12月25日,濃濃的節慶氛圍中,「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吳凱西受張乃文老師邀請,至台北市立長安國小資優班宣講。過程中,吳凱西用這樣的疑問,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探究競賽「培養通才」的核心目標,「過去就有組別用數學研究過:演唱會坐哪裡才可以票價最低、視野最好!」未來,跨領域整合資訊、發展應用的能力將至關重要,「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致力促進社會大眾科學傳播力,讓艱澀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而平易近人。 短短半小時演講,吳凱西即舉出六組生活化、跨領域歷屆佳作,讓國小學童也能輕鬆意識到:生活處處皆科學。此外,更主動與同學們討論其課堂科學作業發展為參賽作品之可能性。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即將邁入第11屆,2023年起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持,2018年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陸續成為科學探究競賽的共同主辦,因此增設特別獎項,吳凱西也鼓勵參賽者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作為靈感發想、參考資料;同為聯合主辦之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亦計畫於新一屆競賽設立資訊科學特別獎項。 「這個比賽不像科展門檻那麼高,身邊也有許多老師推薦我帶學生參加,今天終於更了解競賽內涵。」張乃文表示,會鼓勵同學將課堂作業優化後報名競賽。
「你們有沒有想過,未來AI時代需要的人才是怎麼樣的?」「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專案助理吳凱西在羅東高中理化教室裡,用這樣的疑問,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探究競賽「培養通才」的核心目標,未來,跨領域整合資訊、發展應用的能力將至關重要,「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致力促進社會大眾科學傳播力,讓艱澀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而平易近人。 三個小時、三個班級、百餘名學生輪番入席聆聽宣講內容,吳凱西針對選題、影片製作、基本規則皆有著墨,並分析網路上、歷屆競賽作品中的絕佳範例,強調影片段落安排、剪輯技巧的重要性,「科學是門檻很高的東西,但我們要讓它變得平易近人,如果你分享給家人、朋友,他們都沒辦法看下去,那你就要再針對他們的建議做加強。」 此外,吳凱西也呼籲參賽者注意參考資料可信度。除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外,2018年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陸續成為科學探究競賽的共同主辦,因此增設特別獎項,吳凱西也鼓勵參賽者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作為靈感發想、參考資料。 「高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階段,我鼓勵同學們去嘗試不一樣的活動,像明年1月的科學探究競賽,會是一個很不錯的經驗。」劉佳勳期許學生們都能多元發展,尋找自己的理想所在。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