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輔仁大學」新聞搜尋結果, 共 32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聖體奇蹟國際展覽 輔仁大學登場

文/輔大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  圖/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 天主教徒應該都知道,主耶穌建立了七件聖事,其中「聖體聖事」又被稱為「至聖聖事」,是七件聖事中最神聖的一件聖事。因著聖體聖事的滋養,我們有力量維持靈性生命,能高聲感謝讚揚主耶穌為愛世人而犧牲性命的壯舉,及祂復活的事實,同時,我們也有力量在生活中為主作見證,期待自己將來與主耶穌一樣獲得復活的生命。 聖體聖事被稱為「奧蹟」,肯定是奧妙的,令人難以理解,甚至是疑惑的。然而,這不是近代才發生的事,可以說從初期教會以來,直至今日,各時代、各地區教會、各種身分的人都有見證,其中不乏主教們、神父們。當然,也在某些時代被嚴重質疑其真實性,天主教會為了證實此聖事的真實性,也開放與科學界合作,用先進的科學方法驗證結果,證實被祝聖的麵餅及葡萄酒是真實的耶穌肉體與血液,絕非教會造假或是虛構的神話。而在驗證的過程中,天主也多次親臨此聖事內,一來,天主願意證實自己就是給世人的生命之糧,同時也願意藉此鞏固信徒們的信德。 天主教會堅信科學與基督信仰之間不僅沒有對立,反而能彼此啟發。有鑑於如此重要的事蹟,天主教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與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攜手合辦,由真福卡洛.阿庫蒂斯(Blessed Carlo Acutis)策展的《聖體奇蹟》國際展覽,透過照片和歷史敘述,展示多個世紀以來,在不同國家及地區發生並獲教會認可的聖體奇蹟。 這檔《聖體奇蹟》國際展覽,至今已被翻譯成17種語言,曾在五大洲不同國家與城巿展出,是受梵蒂岡宗座認可的國際展覽。此次展覽特別精選了17個聖體奇蹟,以天主教文化與科學的角度,帶領大眾探索那人類科學永遠都不可能論證和突破的奧秘,以及那背後遠比科學研究本身更大的含意。 展期自3月12日至3月18日,在輔仁大學國璽樓1樓大廳,開放參觀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時,現場有專人作定時導覽,協助了解展覽內容,同時將安排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的教授們舉行5場聖體聖事系列講座(時間、地點、主講人及講座主題,詳見天主教周報781期第16版)歡迎各堂區、教會學校及機構團體的教友、慕道班學員、青年會成員、主日學師生等,前來參觀並聆聽講座,能進一步認識聖體聖事,是增進信德,提升自己與基督進一步密切結合的意願,也歡迎邀請親朋好友結伴同行,是很好的福傳機會。   更多深入及豐富精彩報導,歡迎關注周報臉書並點閱電子報👉https://catholicweekly.catholic.org.tw/archive.htm 天主教周報FB:https://www.facebook.com/Catholicweekly

文章來源 : 天主教周報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52 加入收藏 :
外泌體千億商機揭密!價格落差背後藏技術門檻 關鍵在「來源」與「製程」 凍乾技術助攻產品活性與效期

隨著生技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外泌體(Exosome)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成為醫美、保健與再生醫學領域的熱門關鍵字。市場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價格從數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令人關注其背後價差的核心原因。專家指出,從細胞來源選擇、萃取純化技術、保存方式到生產規模,都是影響外泌體品質與價格的關鍵因素。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預估,至2026年,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將達55.8億美元(約新台幣1,700億元),並以超過20% 的年複合成長率快速擴張。外泌體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美容護理、疾病檢測與藥物遞送等領域,成為新一波生技產業的成長引擎。 國衛院副研究員暨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雲翔指出,外泌體是細胞在特定條件下釋放的微小囊泡,內含蛋白質、RNA等功能分子,在細胞間傳遞訊息,具有極高研究與應用潛力。「例如癌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可能攜帶腫瘤標記,有望作為非侵入性的早期癌症檢測工具;在藥物傳輸方面,外泌體則可提升治療靶向性,降低副作用。」他指出,這類技術未來可望加速應用於精準醫療與智慧健康。 市面上的外泌體產品,其來源主要分為三類:臍帶間質幹細胞(UC-MSC)、動物來源與植物來源。其中,臍帶幹細胞的外泌體富含再生因子與微小核醣核酸,生物相容性佳,常見於高階肌膚修護產品中,價格也相對較高;動物來源則因成本較低、來源穩定,但相容性仍待評估;植物來源外泌體則多提取自果實、葉片或花朵,具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近年廣泛應用於化妝品與天然保養品領域。 外泌體的價格與品質,更大程度取決於製程技術。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指出,從細胞培養、萃取、純化到品質控管,每一步都需在高規格無菌環境中完成,技術門檻極高,也是許多高價產品強調「專利製程」的原因。 保存技術則是另一大挑戰。吳坤烈解釋,一般液態外泌體雖活性高,但需長時間冷凍保存(低於-20°C),物流與冷鏈成本高昂。相較之下,透過凍乾或凍晶技術,可將液態外泌體轉為粉末狀固體,在常溫下保存一年以上,且經回溶後仍可保留90%以上活性,既能延長效期,又能降低碳足跡與運送成本。 他進一步指出,隨著市場需求擴大,「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將在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業者以更高效與規範化的方式,完成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結合專業技術、設備與法規認證,CDMO平台不僅有助於提升產品穩定性與安全性,也將成為台灣生技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重要推力。 以上內容僅供產業趨勢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

文章來源 : 捷思整合行銷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69 加入收藏 :
聖約翰科大攜手四校 共探服務學習之永續發展與創新實踐

聖約翰科技大學攜手臺北醫學大學、輔仁大學、大同大學及明新科技大學等學校共同舉辦第16屆北區服務學習跨校聯盟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以「服務學習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為主題,吸引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者、學生及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服務學習如何與社會永續發展接軌,並激盪創新實踐的火花。 本屆研討會內容緊扣服務學習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從理論探討到實踐應用,涵蓋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跨文化交流與文化敏感度、服務學習教材設計及學習成效評估等面向。與會者透過專題講座、學術論文發表及圓桌論壇,共同分享經驗與見解,深化服務學習的核心價值。 聖約翰科大何副校長在致詞中表示,服務學習不僅是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方式,更能透過實踐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跨文化溝通技巧。聖約翰科大一直致力於推動服務學習,透過與其他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希望能夠將這種學習模式進一步深化,讓學生在服務中成長,也讓社區在服務中受益。他強調,透過持續的創新與實踐,服務學習將能夠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發揮更大影響力。 「圓桌論壇」邀請惟均管理顧問陳建哲專案經理與臺灣服務學習學會蔡昕璋副理事長擔任與談人,分別探討「為何而服務—偏鄉行動背後的初衷與收穫」與「服務學習中的文化敏感度與跨文化交流」。講者分享自身投入服務學習的經驗,並強調服務的價值在於雙向學習,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皆能在互動中成長。此外,「文化敏感度」在國際與在地服務學習中至關重要,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並尊重其差異,是服務學習成功的關鍵。 研討會的學術論文發表環節吸引眾多學者與學生投稿,內容涵蓋服務學習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結合。例如,輔仁大學黃鼎元助理教授發表「以SDGs 4為基礎的服務學習:實踐與反思」,分析服務學習如何提升教育品質與公民素養;其他論文則探討高齡健康促進、代間教育及職場共通職能培養等議題,提供不同領域應用服務學習的視角。 來自朝陽科技大學語言中心的李紹毓老師於會後分享心得,她認為這次研討會讓她更深刻體會到服務學習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透過互動、反思與實踐,讓學生與社區共同成長。在服務過程中,我們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極大助益。李老師強調,服務學習應持續深化,並與產業、社區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讓學習真正落實於社會實踐。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009 加入收藏 :
科技業缺工研替役鍍金 1111研替專區照顧身心靈

【記者郭嘉 / 綜合報導】1111人力銀行與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共同公布「企業晉用研發替代役滿意度調查」顯示,國內產業人才短缺現象持續,透過交叉分析,科技業對缺工問題評分高達6.45,高居各產業之冠,顯示專業人才市場供需失衡,企業求才若渴。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在選擇服役企業的考量,依序為役期薪資待遇60.8%、留任後薪資待遇55.7%、工作內容55.1%、工作地點49.5%以及企業知名度46.9%。而最想進入的產業以半導體為首選,其次則是資訊、公立研究機關、電子電機以及通訊。 ▲1111人力銀行舉辦2025年「研替優質新兵 職涯起飛鍍金」研發替代役記者會。(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曾仲葳指出,研發替代役自民國97年實施以來,網羅甄選碩博士學歷的役男,83-93年次出生者,役期1年6個月,歷經三階段的人才養成過程,為創造產業升級不斷努力,在「素質上」滿足了企業迫切需求,足見晉用研替役男新兵,已是預約頂尖人才的重要管道,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持續厚植台灣研發創新實力。 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表示,本次調查由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提供專業數據分析,結合AI 大數據技術與機器學習模型,深入剖析研發替代役制度對企業人才需求與市場趨勢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隨著AI 技術加速變革,企業對高端研發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研發替代役已逐步成為企業長期人才布局與技術創新發展的關鍵策略。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左),與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右)合影。(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研發替代役專案辦公室指出,研發替代役擁有四大優勢,分別是「畢業即就業」、「生活自主性」、「進入知名企業」及「薪資保障」,這些優勢使得許多碩博士生選擇投入研替機制,在此制度內,碩士學歷的役男每月薪資平均約58K以上,博士學歷則為74K以上,對未來職業發展非常有利。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為協助企業與役男精準媒合,1111人力銀行「114年研發替代役熱門職缺」 ( https://event.1111.com.tw/event23/rdss/ ),整理出流程薪資詳解、研替FAQ、學長甘苦談以及熱門職缺,匯集知名大廠研替員額,快速了解研替申請流程,在網站當中都有詳細解說,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張篆楷特別指出,在尋找研發替代役工作過程中,準役男們也面臨了以下挑戰,包括職缺數量有限競爭激烈59.7%、企業要求過高32.6%、缺乏足夠的工作資訊26.7%、對相關政策及申請流程不熟悉23.2%。1111人力銀行長期關心上班族及替代役男身心健康,特別設立「1111心理健康充電站」( https://career.1111.com.tw/MentalHealth.aspx ),除了有職場健康、人際互動、職場心裡話等相關文章外,更匯集多位專注職場健康的心理師資訊,提供有需要的人預約諮詢。 日月光高雄廠人資處長詹宗穆表示,日月光於今年2025的人才需求龐大,特別是在製造、研發及AI資訊領域,計畫招聘數千名專業人才。研發替代役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自97年起已任用超過800位,許多人成為公司主管,甚至晉升為副總及處長。今年,公司希望爭取更多配額。為了留才,日月光提供菁英獎學金,支持員工攻讀碩博士學位,強化職涯發展。此外,公司在ESG與AI領域積極發展,提供良好福利,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凌群電腦研發中心總處長陳志忠表示,凌群是台灣前三大資訊服務業,以軟體設計為主,包括核心科技、機器人、人工智慧AI等領域,今年我們有10個研發替代役員額,歡迎大家來申請。凌群以師徒制培育人才,新鮮人有機會接觸各種產業,對於將來職涯發展幫助很大。

文章來源 : 觀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52 加入收藏 :
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 10校強勢霸榜

1111人力銀行與TUN大學網合作「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針對有選才權力的企業負責人、主管及人資進行抽樣,調查項目包括「整體表現排行榜」、「公私立大學排行榜」、「公私立科技大學排行榜」、「18學群職場競爭力排行榜」以及「畢業生特質」等大類,分析企業主在晉用人才時最偏好的學校,以及重視的特質,提供給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的新鮮人與家長做為選擇校系的參考,詳細內容請見《2025升大學指南》。 ▲1111人力銀行公布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各校校長或副校長親臨記者會現場。(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評比,從「整體表現排行」的十強來看,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 「公立大學排行」今年前五名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政治大學;「私立大學排行」今年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元智大學三校鼎立,逢甲大學排名第四和去年一致,世新大學今年強勢進榜,排名第五。 「公立科技大學排行」出爐,今年由臺灣科技大學蟬聯冠軍,依序則是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以及虎尾科技大學。「私立科技大學排行」結果揭曉,致理科技大學今年依舊獨占鰲頭,依序排名為明新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臺灣大學副校長丁詩同表示,台大在學用合一的高等人才培育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和產業界的密切合作,如實習、課程等,還有15家知名企業如輝達、台積電、聯發科等,都在台大設立研發中心,讓師生一起解決企業界的問題。簡言之,台大除了培育專業人才外,近幾年也致力培育具有即戰力的高等人才,可以馬上為企業所用,很高興此次業界有看到台大的用心。 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表示,成大擁有11個學院、1300位教授和2萬名學生,其發展始終與台灣產業緊密結合。透過75個研究中心與企業共建,成大去年創造超過70億元收入,其中20%至25%來自企業支持。陳鴻震指出,學生在學期間即可參與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畢業後能迅速銜接職場,這正是成大學生深受企業青睞的原因。 臺灣科技大學校長顏家鈺表示,台科大學生畢業實力夠,且性格低調、工作穩定、忠誠度高,在許多企業擔任中高階幹部,因此獲得企業青睞。顏家鈺認為,台科大未來應該提升名氣,被更多企業看見,目前會在AI影像、資安、燃料電池、智慧電動車等領域,尋求突破,透過國際獎項、世界大學排名等,用實力說話! ▲(左)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右)臺灣科技大學校長顏家鈺。(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蔚順華對於1111人力銀行的「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表示相當感激,有助其覓得未來人才,且促進形塑未來人才的環境。 輔仁大學今年迎來創校百年,做為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綜合性大學,設有十二個學院並擁有自營醫院,校長藍易振指出,輔大秉持天主教精神,將「真、善、美、聖」校訓融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同時,面對人工智慧(AI)浪潮,學校不僅重視技術發展,更注重AI技術背後的自主性與倫理議題,讓學生學會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中平衡人文價值。 「我們跟產業間的合作非常深入,2020年AI創智學院、2021年人工智慧學系成立後更是如此。」淡江大學葛煥昭校長談到淡江近年來搭上AI熱潮,先後和微軟、輝達、遠傳等企業合作,從學生、老師到行政人員皆熟稔如微軟Azure雲端工具。葛煥昭指出,淡江學子不僅擁有良好的AI發展環境,校內重視團隊合作、通識教育、人際關係的文化,也有助於未來銜接職場。 「我們學校在人工智慧商務應用,已經跟產業開始合作。」致理科大陳珠龍校長觀察,現在大環境對人工智慧背景人才需求提升,學校近年來在AI也不落人後。除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致理科大陳珠龍校長提到,不論科技再怎麼進步,「態度」仍然是學生畢業後要持續學習的課題,致理學生擁有勤奮、貼心、創新能力特質,非常高興能入選「2025企業最愛大學」。 ▲(左)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右)致理科大校長陳珠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政治大學林啓屏教務長表示,在現在這個AI世代下,演算法成為當代非常重要而基本的特徵。雖然政治大學是以人文社會學院為主,但是持續走向人文AI的道路上,希望AI技術的背後仍能帶有人文的價值來做引導,在發展上才會更能具備積極正面,且符合人類主體性的發展。政大為因應這樣的人文AI目標,已有設立近200堂相關課程,以培育所需人才。在進行新世代知識學習下,政大絕不會缺席。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隨著全球AI龍頭輝達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幾乎已成定局,搶著念高含金量的理工相關科系,更成為考生及家長的一時之選,建議學測放榜後,考生可先核對答案並進行1111「落點分析」,透過科學精準的大數據,有助於考生順利申請到有興趣、有前景的夢幻科系。 1111人力銀行技術顧問葉耿甫也指出,1111「落點分析」今年導入AI模型和數據分析工具,結合AI大數據運算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分析歷年升學數據,可以即時更新資料庫,確保分析結果不會有落差。其中,囊括學測、分科測驗、統測成績的精準落點預測,搜羅全台近三千個學系,還新增考科組合篩選功能,考生可以自行篩選校系參採科目,方便比對志願,並顯示多種組合類型成績以及前年度級分換算,以快速了解個人的優劣勢,成功搶進夢幻大學。

文章來源 : 觀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42 加入收藏 :
1111「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跨域能力和工作態度 大學校長和企業主最重視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郭嘉 / 綜合報導】大學學測即將登場,然而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10年來超過15所大學關門,教育部預估117學年時,大一新生只剩15.7萬人,成為各校辦學的一大挑戰。隨著時代變遷,勞動市場對於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漸趨多元化,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企業的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值得關注的是,企業需求已逐漸從硬技能轉向軟實力。 1111人力銀行公布202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各校校長或副校長親臨記者會現場。(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數據顯示,工作態度(82.2%)是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最重視的特質,其次是溝通能力(81.9%)、團隊合作精神(70.8%)、抗壓能力(69.6%)以及學習能力(69.5%)。至於專業知識雖然對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競爭力有一定影響,但並未列入企業最看重的前五名特質。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在面試過程中,最常發現應屆畢業生存在的問題包括:抗壓能力差(80%)、溝通能力不足(63.7%)、工作投入度低(59.7%)、職場禮儀缺乏(55.2%)以及缺乏團隊精神(54.9%)。當應屆畢業生入職後,企業通常會給予一段適應期,以便他們能漸進式融入工作環境和熟悉職位內容。根據調查,44%的企業會給予應屆畢業生3至4個月的磨合期,而23.1%的企業則願意將適應期延長至5至6個月,這也反映出企業對於應屆畢業生的不同期待,針對Z世代也必須更具包容性。 臺灣大學副校長丁詩同說,台大學生有創新能力,透過創新設計學院,以及400多門通識教育課程,培養學生跨域能力,培養具人文素養的科技人才、也培育具科技素養的人文人才,另外也會依循校訓,讓學生具有品德,帶著所學貢獻社會與國家。 丁詩同強調,台大對於學術領域的發展有信心,未來會更進步,且國內師資水準高、教學資源多,光台大就有6000多位國際生,代表台灣已建立教學系統,吸引外籍生來台唸書,台大也希望培養未來世界人才。 面對少子化的現象,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指出,「跨領域」將是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時代下的重要切點,然而能夠有創意地發展並結合系統性的學習,以兼備專業知識與基本態度,都會是未來獲得企業主青睞的核心。 (左)臺灣大學副校長丁詩同;(右)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分享,淡江是個軟硬實力兼備的學校,在「三環五育」的教學基礎上,下一步淡江將朝向AI+SDGs以及生成式AI教學普及化目標前進。 成功大學注重學生跨領域合作能力的培養,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提到,今年特別推出「十人十一腳」跨學院活動,要求學生組成多元團隊進行協作。陳鴻震表示,透過這類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與團隊精神,也讓他們在面對不同領域的挑戰時,展現卓越的適應力與合作能力,這是成大學生在職場中備受推崇的關鍵特質。 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提到,輔大學生因其高度的抗壓性和團隊合作能力,深受企業青睞,並透過服務學習和偏鄉教育計畫,累積實戰經驗,展現強大的職場競爭力。他強調,全校四千多位大一新生,在四年的學習中,不僅可完成學士學位,還能獲得基礎永續證照,「未來世界需要的是結合AI技術與永續發展理念的全方位人才。」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蔚順華指出,該校的特色在於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其中主要兩個和創業精神相關的部分,首先在於工程科系,由於該科系的專業,目前主要能解決現有大部分的問題,且已有諸多接觸的學長姐在畢業後創業,皆有亮眼表現。 另一項則是「創業精神」的DNA,已於陽明交大校園裡灌注到諸多年輕學子們身上。蔚順華說,平時在學校裡習得的科學技術和知識,也得以支撐他們的創業夢。 (左)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右)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蔚順華。(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臺灣科技大學校長顏家鈺說,1111人力銀行所做的企業最愛大學排行,對企業有幫助,會了解不同學校的學生特質及專長,進一步知道該如何用人;學校也會去思考教育目標,究竟是要培育科學家、企業領導者,還是企業的中高階幹部,從排行榜中也可以一窺不同學校的在企業心中的定位。 除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致理科大陳珠龍校長提到,不論科技再怎麼進步,「態度」仍然是學生畢業後要持續學習的課題,致理學生擁有勤奮、貼心、創新能力特質,非常高興能入選「2025企業最愛大學」。 1111人力銀行技術顧問葉耿甫指出,1111「落點分析」今年導入AI模型和數據分析工具,結合AI大數據運算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分析歷年升學數據,可以即時更新資料庫,確保分析結果不會有落差。其中,囊括學測、分科測驗、統測成績的精準落點預測,搜羅全台近三千個學系,還新增考科組合篩選功能,考生可以自行篩選校系參採科目,方便比對志願,並顯示多種組合類型成績以及前年度級分換算,以快速了解個人的優劣勢,成功搶進夢幻大學。

文章來源 : 觀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73 加入收藏 :
輔大烘培志工 傳愛至戰地
發表時間 :
2025 年 3 月 3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