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台中訊) 中元節為我國重要的民俗節日,台中樂成宮今年也依循往例每年七月13、14、15均會舉辦三天「祈安慶讚中元青玄超渡功德普施大法會」解冤釋結、拔薦祖先、冤親債主、嬰靈、動物靈、地基主,還有代辦普桌,民眾準備許多豐盛的供品祭拜「好兄弟」,除為自身祈求平安幸福外,如果能將慈悲的善心普及到更多家庭,會讓普度更有實質意義。 全省宮廟均會結合鄰里民眾準備豐盛祭品,於農曆七月擇日舉辦祭祀活動。部分民眾會將祭品捐出,為使所捐物資物盡其用,台中樂成宮也透過各界愛心捐出,統一發放給需要弱勢家戶及社福單位,避免資源浪費,讓民眾能夠感受宮廟關懷與照顧,雪中送炭、寒冬送暖一直是國人善行美德,確實有助社會善良風氣。 今天由社會局局長彭懷真與東區區公所區長何宜真蒞臨記者會並表示,台中樂成宮長年來以社會公益為己任,秉持「媽祖慈悲、博愛、濟世」宗旨,希望能將愛心及物資轉為分享,讓善心化作大愛,盡一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台中樂成宮郭松益董事長表示:今年樂成宮普桌共計4600餘桌,其中近2千3百桌供品民眾慷慨捐出,加上今年募集愛心白米超過4萬多斤,用來擴大幫助有辦理長照單位及鄰里關懷據點,希望藉由樂成宮這次捐贈儀式能夠拋磚引玉,對社會公益表達關切與重視,讓社會各界的愛心持續挹注,鼓勵大眾可以攜手送暖,挹注愛心,使每個弱勢家庭或社福機構都能感受社會溫情,讓中元普度更具意義。 此次受贈對象來自台中市東區17個里之里民及全國各地方33處社福機構、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轄內相關之里與太平區、烏日區、大里區、霧峰區等弱勢家庭及關懷據點約100處,每箱物品價值1,500元,包括有沙拉油、白米、泡麵、罐頭、餅乾與飲料等生活物資20項食物。 (照片提供/台中樂成宮)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15日 - 四位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中三學生組成的隊伍在今年的「社創.社區4.0」比賽奪得冠軍寶座。他們的得獎項目「『耆』盼有晴天」是一個可持續的種植系統,旨在讓長者與學生於校園一同參與種植活動,配合應用程式實時監測植物生長情況,定期以快閃店形式售賣盆栽,使長者提升自我形象的同時促進跨代共融。冠軍隊伍將參與海外社創探索之旅,親身考察多元社創項目,進一步了解社創界的最新發展和動向。 主禮嘉賓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太平紳士(左一)與花旗香港營運及科技部主管郭愛琼女士(右一)一同頒獎予第四屆「社創.社區 4.0」比賽冠軍隊伍 —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的「『耆』盼有晴天」。 由花旗集團基金支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主辦的「社創.社區4.0」比賽,是全港首個以「社區」為本的社創學界比賽。出席今日頒獎典禮嘉賓包括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太平紳士、花旗香港營運及科技部主管郭愛琼女士、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太平紳士和教育局總課程支援主任許承恩博士。多間協作機構與合作夥伴的代表,以及決賽組別學校的老師與參賽者亦出席典禮,同場展出5個得獎實體原型作品供嘉賓觀賞。 5個得獎實體原型作品於頒獎禮上展出,供嘉賓觀賞。 比賽每年挑選香港其中一區作為探討地區,過去三屆分別踏足港九新界,在中西區、九龍城區及北區推行,而今年比賽則聚焦深水埗區 — 透過與深水埗區民政事務處和區內社福機構合作及提供技術培訓,讓學生實地考察、與街坊交流,鼓勵年青人以設計思維及應用科技針對社區需要構思原型方案。比賽共收到來自全港34間中學的44個解難方案,其中入圍決賽的15支學校隊伍更體驗完整的社創過程,製作出實體原型。實體原型作品及其餘隊伍的意念展示由7月13日至18日分別於大南街2個場館—合舍及Parallel Space公開展出,藉此加深公眾對「社會創新」的認識。 頒獎禮當日,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太平紳士:「『社創‧社區4.0』鼓勵青年人以創新思維解決深水埗的社區問題,為青年參與社區建設樹立新範式。我期望所有參與者日後在不同崗位繼續貢獻社區。」 15 個實體原型作品及 44 個意念展示亦已於7月13日至18日在大南街2個場館—合舍及Parallel Space公開展出,藉此加深公眾對「社會創新」的認識。花旗香港營運及科技部主管郭愛琼女士表示: 「花旗集團基金積極推動提升青少年就業能力及建構可持續發展城市等的社區理念。整個計劃不但讓年青人能夠認識社區,關心社會,亦為他們提供一個平台發揮創意、學習解決問題、為事業前途裝備自己、領悟團體合作精神,同時也透過改善社區問題,建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年青人是塑造更美好未來的關鍵,而花旗集團基金矢志為他們提供技能和建立網絡,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太平紳士表示:「今年比賽踏進第四年,感謝花旗集團基金的支持,以及有關政府部門、社福機構和社區夥伴的協助,讓參賽同學經歷完整社創旅程。同學們身體力行落區考察,再與不同持份者交流,最終設計出為社區解難的方案。這種跳出框框、不斷突破的思維,正正是社會需要的創新精神。期盼日後有更多創新意念在各區實踐,而同學亦能夠維持你們貢獻社會的熱忱,與業界攜手為各區居民創造福祉。」 決賽隊伍將於7月20日及22日進行4場「社區測試」,由決賽隊伍同學即場示範原型設計的運作,再由深水埗區街坊提供改良意見,完善以人為本的社創方案。第五屆的「社創.社區4.0」比賽將於10月中開始接受申請,焦點社區為油尖旺區,冀比賽所帶來的實踐精神能夠為每一個社區注入新動力,令社創種子能在香港各區開花結果。 Hashtag: #Citibank #花旗銀行關於花旗集團基金花旗集團基金致力促進全球各地社區的經濟發展,協助低收入社區改善生活,並積極投入擴展金融普及,推動創造年青人就業機會和重定建設充滿經濟活力城市的不同方案。花旗集團基金的「超越慈善」公益理念,利用花旗集團龐大專業知識與人力資源,以達致我們的使命,並推動領導素質和創新改革。請瀏覽網站 www.citifoundation.com。 關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 社聯是一個代表非政府社會服務機構的聯會組織,有超過500間機構會員,其服務單位提供全港超過九成的社會福利服務。社聯致力促進商界與社會伙伴合作,啟發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工商及公共機構關懷社群、關心員工及愛護環境,攜手建設共融社會。社聯亦透過社會企業商務中心,推動本港社企創業精神及社會創新,凝聚社會資源,拓展跨界別合作。請瀏覽社聯網站 www.hkcss.org.hk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KCSS1947
【記者龔怡芳/採訪報導】兒童權利公約(簡稱CRC)於1989年由聯合國通過設立,我國則在2014年開始實行。保障對象為未滿18歲的兒童及少年,確立兒童少年是權利的主體,應與成人一樣享有與生俱來的人權,包括:醫療、教育、受保護以及獲得平等發展機會的權利。 由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及花蓮縣政府指導,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我的CRC時代,花蓮兒權Hub推動中心』兒童權利公約教育訓練與提升兒少參與公共事務計畫」舉行第二場線上講座,並由花蓮善牧中心朱玉貴執行長主持,以實際個案帶領學員們研討兒童虐待的現況。 講座以兒童四大基本權利「生存及發展權」為概念,每一名兒童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不受到任何形式的虐待、疏忽照顧和剝削,討論面對兒童虐待個案,如何維持個案與原生家庭情感上的連結,透過正向經驗翻轉個案過往的創傷,並協助個案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希望。 朱玉貴執行長於善牧中心服務多年,在社福領域之中不斷進修,以自已豐富的實務經驗講述CRC概論、原則性條文與經驗分享,針對目睹兒虐之個案,從事教育工作領域之學員們該如何適切應對,協助其逐步復原,並帶領其與現實生活接軌。 參與課程的學員透過線上視訊方式,十分熱烈與講師進行討論,並分享自身在工作職場上所面臨的問題,從中看見大家對於兒童人權重視,共同營造花蓮成為友善人權環境。
為實踐在地偏鄉地區高齡者健康促進之大學社會責任,聖約翰科技大學休閒運動與健康管理系副教授、民生與設計學院周東賢院長連續兩年(110及111年度)獲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並與產學合作企業攜手走入北海岸三芝、金山及石門等偏鄉社區之銀髮健身俱樂部據點,提供預防照顧及銀髮健身服務,造福偏鄉地區長者。 民生與設計學院周東賢院長指出,透過政府「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經費挹注,結合聖約翰科大「綠能、智慧、健康」特色及現有之師資、設備與資源,讓北海岸三芝、金山及石門等偏鄉社區長者,能享有健身指導與智能運動服務。尤其在COVID-19疫情的年代,由衷感謝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三芝區公所、金山慈護宮及金山區衛生所等單位的全心全力襄助,讓活動能順利進行。 「把我操得比下田做工還累,下次不來了!」面對幾位長者的情緒反應,周東賢院長總會耐心安撫長輩。他表示,前3次會因為筋骨很硬,因此訓練顯得很吃力,但第4次再來體驗,阿公阿嬤一定會感到筋骨放鬆、健步如飛。他並以活動全勤可換得高質量的精美贈品做為鼓勵,提高長者參與活動的誘因,讓阿公阿嬤享受健康,學習健康。 三芝區公所社會人文課林立昉課長表示,非常感謝聖約翰科大民設院周東賢院長、休健系許欽嘉老師、曾丸晏老師以及菲特邦專業團隊的合作與進駐。此次活動能夠大幅增進三芝區與淡水區銀髮族長者的健康與福址,並希望後續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空間。 金山慈護宮曾碧霞秘書長也同樣表示歡迎之意,會積極地配合聖約翰專業團隊提供更多的服務與合作機會,造福金山區與石門區的長者們。老人家們參與活動也感到十分地有趣,紛紛表達會全程參與的意願,希望經由此系列的活動,讓大家充滿更多的健康與活力。 周東賢院長非常感謝衛福部國健署補助及支持地方政府辦理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他認為銀髮健身計畫要具體落實到各地鄉鎮,端賴各地方政府的力量是無法走進鄉里的;需要有各地區鄉鎮公所、在地大專校院、財團法人或社福單位的熱忱襄助才能圓滿。
直播平台遍地開花,曾有數據指出直播創作是年輕人畢業後最想從事的職業前三名。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亞洲最大交友創作平台 SWAG,在今(28)日特別公布旗下創作者的身家調查結果,一探百萬直播主的就學背景、加入平台前的職業與成為創作者後的薪資差距。而其中也不乏有大學講師、台大碩士等兼任主播。 根據 2022 年 SWAG 創作者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有 92% 的創作者,共 217 人共襄盛舉。從數據中可以看到 SWAG 創作者年齡雖然主要分佈在 18~25 歲的年輕族群,約佔 39%;但 30 歲以上的輕熟女族群,也有三成以上的比例。 平台創作者主要分佈在18至25歲,但30歲以上的輕熟女仍有近三成比例(圖 / SWAG提供) 而全台創作者的分佈地區,統計指出最多 SWAG 創作者所在的城市為台中市,約佔 27.3%;其餘前五名依序為新北市(佔 16%)、台北市(佔 15%)、高雄市(佔 11.5%)及桃園市(佔 8.8%)。意料之外的是台中市創作人數竟居全台之冠,高出雙北二市創作者人數的 10% 以上。此外,SWAG 創作者更不僅限於台灣國內,平台也有台籍創作者居住於韓國跨海經營。 平台創作者有近三成居住於台中,但也有海外台人跨國經營(圖 / SWAG提供) SWAG 秉持多元創作不設限的原則,廣納各方人才成為創作者。根據調查數據指出,約有 80% 的創作者在 SWAG 屬於兼職工作,另有其他正職;僅 20% 為全職創作者。現役創作者中更有半數以上畢業自商管、法律領域(佔 33%),以及藝術人文領域(佔 24.6%);其他依序為餐飲服務領域(佔 12.2%)、醫藥衛生與社福領域(佔 10.2%)、教育領域(佔 8.7%)及資通科技領域(佔 6.3%)等等。 調查結果也顯示,創作者在加入SWAG 前大宗任職的工作為商業金融保險業(佔 30.9%),及娛樂業(佔 23.5%);其他依序為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業(佔 13.7%)、餐旅服務業(佔 12.3%)、資訊工程及半導體業(佔 11%)等。有趣的是,即使加入 SWAG ,創作者通常仍保有現職工作,更不乏有現役大學音樂系講師、台大法學碩士、補教老師、游泳教練等人兼職,涵蓋各領域菁英人才,打破常人對 SWAG 的刻板印象。SWAG 表示,平台創作者不僅有公認的外在美,內在實力更不容小覷。 創作者加入SWAG前多為商業及金融保險業,但也不乏有音樂系講師、補教老師、游泳教練等人兼職(圖 / SWAG提供) 畢業季報到,哪裡可以找到薪水好的工作?是社會新鮮人的共同煩惱。SWAG 表示,平台雖以成人內容名聞遐邇,但仍十分歡迎多元創作者的加入,不管是限制級或普遍級的創作內容,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向。 SWAG 官網:https://lihi1.com/PJD53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6月17日 - 今年,參與「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下稱計劃)的80位本地商科大學生將會有珍貴的機會到本地非政府機構實習。他們將透過推展不同社區項目,將其所學的商業知識及創意思維親身實踐,並協助一眾社福機構提升營運能力。計劃自2010年推行至今,已經惠及近850位學生。 花旗商業銀行香港區主管郭炬廷(第四排左三)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第三排左三)與實習生、社福機構及大學代表在「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2022」網上開幕禮上一同合照。 全港首個由學界、商界及社福界跨界別合作的計劃已邁向第十二週年。本屆計劃共挑選80位商科大學生前往40間社福機構實習。他們的服務涉及多元領域,包括低收入人士、長者、小童及殘疾人士在內的不同群體,並協助推廣環境保育。由花旗集團贊助及主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計劃旨在讓香港未來的商界領袖透過深入了解社區的需要和挑戰,以及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培養他們成為更有關心社區和更具責任感的人。 實習生將於實習前參與 20 小時培訓活動,除了為他們在社福機構工作做好準備外,亦提升他們對本港迫切社區議題的認知思考。 開幕典禮上,花旗商業銀行香港區主管郭炬廷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見證這別具意義的跨界別合作獲得社會廣大支持。除了孕育一眾未來領袖的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外,同時亦幫助建立對可持續社區發展有興趣和經驗的管理人才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一個跨界別的實習計劃能夠延續至第十二年,除了花旗集團的鼎力支持外,各大院校及社福機構的參與亦是不可或缺。有賴各位一直以來不斷的付出和互相配合,計劃才得以走到今天,能夠飛得更高更遠。此計劃為未來商界人才創造了一個深入了解社會實況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會,同時凝聚各界,攜手建立促進社會發展的平台。寄望今屆的實習同學把握未來幾個月的實習時間,發揮潛能,為社福界注入新動力。」 計劃在2022年7月至8月期間進行,對象為10 間本地大學的 80 位商科生。他們將兩人一組在社福機構工作,運用其商業知識及技能,協助指定的社福機構開展各項社區項目,涵蓋籌款、建立品牌形象、社區服務等。實習生將於實習前參與 20 小時培訓活動,除了為他們在社福機構工作做好準備外,亦提升他們對本港民生議題如貧富懸殊及人口老齡化等迫切社區議題的認知思考。培訓亦包括有關企業社會責任和跨界別合作的研討會、到訪非牟利機構和社會企業、與弱勢社群互動交流的機會及不同義工活動。 關於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為一間世界級之銀行,服務全球超過 160 多個國家及地區約 2 億名客戶。花旗集團為消費者、企 業、政府及機構提供一系列多元化之金融產品及服務,包括零售銀行及信貸、企業及投資銀行、證券經紀、 金融交易服務及財富管理等。 有關花旗集團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www.citigroup.com | Twitter: @Citi | YouTube: www.youtube.com/citi | 網誌: http://blog.citigroup.com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iti | LinkedIn: www.linkedin.com/company/citi #花旗集團 關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是一個聯會組織,其會員包括超過 500 間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提供全港超過九成 的社會福利服務。社聯於 2002 年開展「商界展關懷」計劃,旨在促進商界與社會伙伴合作,啟發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工商及公共機構關懷社群、關心員工及愛護環境,攜手建設共融社會。社聯亦透過社會企業商 務中心,致力推動本港社企創業精神及社會創新,中心與花旗集團建立夥伴關係,凝聚社會資源,拓展跨 界別合作。 有關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s://www.hkcss.org.hk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KCSSfans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社福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