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生命和平大學」新聞搜尋結果, 共 2 篇 ,以下為 1 - 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生命和平大學2025冬季學校開學 雲端共論永續文化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2025年線上冬季學校課程3月9日開學,來自全球各地數十位學者專家、研究生雲端共聚,將從心理、科技、政策、社會經濟運作、哲學到靈性層面等多元面向,探討生活永續與內在覺醒相關的創新議題。創辦人心道法師期待透過學習與研討反思,找到文明發展和生態保育的平衡點,實踐地球永續、生態永續、人類永續。 靈鷲山開山住持、生命和平大學創辦人心道法師特別上線致歡迎詞,他說,人和生態萬物是相依共存、互濟共生的夥伴關係,要依循「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分享生命共同的成果」的原則,才能找到正確有效的方法,推動各項具體的改變行動,讓地球生態回復平衡自然的循環。 第5屆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線上冬季學校課程,以「環境轉型與社會經濟正義:靈性資源的新觀點和動力」為主題,將持續到5月10日,透過7場講座及2場座談會、小組辯論、分組討論及團體研討等方式,就意識與覺知、治癒地球、科學與技術實踐範例3個層次形成論文,希望激盪出具有建設性的創見。  生命和平大學(ULP)籌備處今年持續與德國慕尼黑大學(LMU)合作,並首次在奧地利林茲天主教大學學分課程招生,邀請的師資及顧問群陣容堅強,13位教授將提供全方位且充實的學習,也會在討論遇瓶頸時給予協助。籌備課程的教授在第一天的課程說明本屆課程概要、靈性生態定義等。 來自德國、奧地利、希臘、印度、衣索比亞、土耳其、中國、台灣等地的20位研究生、近50位旁聽生,互動熱烈,將提出研究的主題及方向。心道法師肯定所有參與者共同在線上為人類、為地球一起探討生態永續,是一份殊勝的靈性連結。

文章來源 : 世界宗教博物館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97 加入收藏 :
尊重、包容、博愛!印度貴賓深受宗博館精神感動

宗教無國界!印度台北協會副會長甘泉(Aparna Ganesan)19日受邀至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訪,對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讓所有宗教平等的在館內呈現,結合時下社會最關心的議題,展現各宗教對大自然生態的關懷,這樣的遠見與壯闊胸襟,令人讚歎,期盼能與博物館展開更多的交流與實質合作。  來台灣服務2年的甘泉由秘書陪同,19日下午抵達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在觀眾推服組主任王震寰導覽下,參觀兒童館、生命之旅廳、世界宗教展示大廳、山海天人特展展區,對博物館創館理念「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印象深刻。  甘泉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在博物館的「方寸之間」展開深度交流與討論,並相互致贈各自的出版書籍,也期待日後上靈鷲山,向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請法。  顯月法師細數心道法師過去為創建博物館的努力,從當年的愛和平、愛地球,展開宗教對話,到目前積極推廣的靈性生態理念,及為此在緬甸籌建生命和平大學的歷程及緣由。強調人心是破壞自然生態的主要原因,心道法師希望藉由宗教博物館的平台,連結各宗教的靈性,一起來做生態的守護者。  顯月法師邀請甘泉參與生命和平大學今年3月9日開始的線上學校課程,並誠摯邀請印度台北協會共同推廣博物館下半年的文物開窗系列特展、掌櫃講堂。雙方共繪宗教合作藍圖,期盼博物館成為靈性對話的殿堂。  甘泉說,印度台北協會與靈鷲山、世界宗教博物館過去有相當緊密的合作,曾在聖山寺合辦國際瑜珈日活動,在博物館舉辦攝影展及受邀參加錫克教慈善廚房,可惜因疫情而暫緩了雙方的深度交流。此外,他們在緬甸推展的教育計劃,近來也因當地政局而中斷,希望未來在宗教交流、緬甸教育、靈性生態等各方面都有機會共襄盛舉。

文章來源 : 世界宗教博物館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2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4 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初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