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非牟利組織新聞」新聞搜尋結果, 共 27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AAHRPP 認可另外兩個國際組織,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第一個

華盛頓2025年3月29日 /美通社/ -- 人類研究保護計劃認可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s,簡稱「AAHRPP」)已認可另外兩個國際組織:台灣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in Taiwan)和位於阿聯酋阿布達比的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 Abu Dhabi in United Arab Emirates),後者成為首個獲得AAHRPP「金級印章」(gold seal)的阿聯酋研究機構。 這些新獲認可的機構加入了全球600多個致力於遵守AAHRPP高品質、倫理研究標準的機構行列。 「每一次認可都讓我們更接近於為進行研究和保護研究參與者制定共同的全球標準,」AAHRPP主席兼行政總裁Elyse I. Summers如是說。「我們對已獲認可的機構表示讚賞,感謝它們在加強研究機構和推動造福全人類的發現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AAHRPP已認可位於美國以及澳洲、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印度、日本、約旦、墨西哥、南韓、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台灣、泰國和阿聯酋的研究機構。 所有主要的美國獨立機構審查委員會(IRB)均已獲得AAHRPP認可。此外,超過85%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頂級學術醫療中心,以及70%的美國醫學院已獲得AAHRPP認可或已開始認可過程。 研究機構、臨床研究中心、合同研究機構以及社區醫院也在已獲認可的機構之列。 AAHRPP簡介:AAHRPP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提供對從事或審核人類研究的機構的認證,並能夠證明其保護措施超過了美國及其他國家有關人類研究的國際指導方針和法律所要求的保障措施。詳情請瀏覽www.aahrpp.org。 欲獲取更多資訊,請聯絡: Michelle Feige執行副總裁mfeige@aahrpp.org202-783-1112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49 加入收藏 :
安智環球贊助《UPWARD-黃玉龍》 以藝術共塑時代價值

香港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安智環球長期投入企業社會責任(CSR),積極投身慈善醫療與偏鄉教育發展,致力打造更具溫度的社會。今年,安智環球進一步將影響力延伸至當代藝術領域,成為《UPWARD–黃玉龍》展覽的贊助夥伴,攜手Great Entertainment Group及知名畫廊Ora-Ora,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帶來新的想像與活力。 20件巨型雕塑 讓城市景觀成為藝術畫布 《UPWARD–黃玉龍》是一場融合街頭文化與當代雕塑的藝術展覽,於3月12日至3月31日在香港摩天輪及AIA Vitality公園盛大登場。藝術家黃玉龍,過去曾與國際巨星劉德華一同打造《Share the Love》雕塑系列,這次則帶來20件巨型雕塑,以標誌性的「連帽衫」為核心視覺語彙,展現開放、多元、社群互動與青年參與的態度。 這些雕塑以昂首向天的姿態,象徵著不懼挑戰、擁抱希望的生命信念,更彰顯了勇於突破自我、迎向無限可能的時代價值,這份精神也正與安智環球的理念不謀而合,安智環球堅信,創新與突破不僅是企業成長的動力,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秉持這份信念,安智環球從香港出發,拓展亞太市場,同時投入慈善醫療、偏鄉教育與藝術文化等公益領域。透過贊助這場國際級展覽,安智環球邀請大眾透過雕塑體現這份熱忱,感受時代脈動,鼓勵每個人勇敢探索人生,尋找屬於自己的夢想。 圖左為活動贊助牆,圖右為入口處的安智環球贊助雕塑,象徵勇於突破與擁抱未來。 企業參與藝術 讓文化影響力延伸至未來 安智環球創辦人暨董事長張博士表示:「這次贊助當代藝術展覽,是我們企業社會責任(CSR)策略的延伸,藝術與企業同樣關乎創新與價值創造,我們希望透過這次贊助,支持優秀藝術家,促進與大眾更深層的對話,並讓文化影響力持續延伸至未來。」 從醫療、教育到文化,安智環球始終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此次參與《UPWARD–黃玉龍》展覽,期望啟發更多企業關注文化資產,讓當代藝術不僅是一種創作表達,更能激發社會對創新與價值的共鳴。正如《UPWARD–黃玉龍》透過雕塑承載當代文化的願景,安智環球則以行動實踐時代價值,攜手藝術,共同塑造時代精神與未來藍圖。透過此次贊助,安智環球希望拋磚引玉,鼓勵社會各界加強對新興產業與年輕創新的支持,攜手並進,共同推動未來發展,以藝術共塑時代價值。 關於安智環球安智環球集團(安智環球)為一間金融集團,致力於為亞洲客戶提供新穎多元的信託和財富管理解決方案。作為一間擁有良好基礎的集團成員,安智環球服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安智環球服務有限公司及安智環球服務(庫克群島)有限公司提供來自司法管轄區完善信託保護的信託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保護。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0 加入收藏 :
Built by Nature推出2025年獎項,以表揚全球負責任木材建築卓越成就

獲獎項目將在國際宣傳活動中展示,於COP30推廣,並將在全新紀錄片中亮相 荷蘭阿姆斯特丹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Built by Nature(BbN)欣然宣佈推出2025年全球獎項,旨在表揚在以木材為主的建築中,實踐負責任木材建築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Timber Construction)的卓越真實應用。於4月7日,該資助網絡將開始接受已完成並投入使用的項目申請,涵蓋新建項目、翻新工程及重大擴建項目。 該獎項將突顯在實踐原則方面的卓越表現,獲獎者將於每年10月舉行的「Built by Nature」峰會上揭曉。獲獎建築將在重要活動中展示,並於COP首映的紀錄片中亮相,還將包含在國際學習之旅中,並作為負責任木材建築的典範,展示於Built by Nature知識平台(Built by Nature Knowledge Hub)。 一個來自建築價值鏈各領域的國際專家小組將根據項目是否符合原則來評審提交的作品。由Built by Nature與森林與氣候領袖合作夥伴關係(Forest and Climate Leaders Partnership,簡稱「FCLP」)、包豪斯地球(Bauhaus Earth)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開發的原則,建立了一個共同的框架,旨在確保木材建築行業能夠可持續地繁榮發展。 透過推廣並運用體現原則的項目,該獎項活動向政策制定者和建築行業展示負責任木材建築與全球森林、生物多樣性、氣候及社區的積極成果之間的關係。 Built by Nature行政總裁Paul King表示:「我們很自豪推出2025年獎項,以表彰來自全球的最佳木材建築項目。參賽者需展示他們的項目如何符合負責任木材建築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Timber Construction),並提供現有項目資訊作為依據。這個行業一直提供卓越的木材建築,現在是時候慶祝成功並加速其複製。」 獎項評審委員、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氣候與能源全球領袖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氣候危機委員會臨時主席Manuel Pulgar-Vidal表示:「這些原則為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提供了基於共識的指導,旨在為法規提供依據,並支持投資激勵措施。這些原則可以且應該成為木材建築的全球標準,並且是以可持續發展規範為框架。」 評審小組還將迎回Ana Belizário,巴西大規模木材製造商Urbem的銷售與業務發展總監,她曾在2024年擔任首屆BbN獎項的評審委員。她表示:「COP30在我的祖國巴西舉行,對於木材建築來說是個重大的時刻。在巴黎協定簽署十年後,亞馬遜COP必須聚焦於木材供應鏈,以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為人類、地球和自然建設。這個獎項將向全球展示最卓越的範例。」 該獎項向所有符合原則的木材建築開放,報名期將於4月7日開放。申請表格以英語為首選語言,若有需要,可應要求提供翻譯。完整的申請條件和流程詳情可在Built by Nature網站上查閱。 Built by Nature簡介 Built by Nature(BbN)是一個非牟利組織,致力於通過推廣負責任地使用木材和生物基材料,來改變建築環境。BbN連接需求方建築行業領袖,促進合作與知識共享,以推動系統性變革。其資金支持創新的跨領域計劃,克服障礙並放大生物基材料在建築脫碳中的角色,以造福氣候、自然和人類。https://builtbn.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29 加入收藏 :
皮尤資助 5 國科學家以促進海洋保育

皮尤資助 6 名科學家以促進海洋保育 費城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 (Pew Charitable Trusts) 今天宣布六名傑出科學家將獲得 2025 年皮尤海洋保育研究資助。這些來自中國、古拉索、印尼、菲律賓,以及南非的科學家加入擁有超過 200 名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的社區,致力於推廣永續使用海洋知識與海洋資源。 「我們的海洋正面臨棲息地毀壞和汙染等挑戰,需要具前瞻性的科學領導及創新解決方案」皮尤的費城暨科學進展資深副總裁 Donna Frisby-Greenwood 表示。「新研究員加入我們不斷成長的科學家社區,帶來前瞻性研究、寶貴專業知識,以及嶄新觀點,為海洋生物的未來帶來希望。」 2025 年度研究員將帶領創新專案,注重開發珊瑚養殖技術、與當地社區共同評估關鍵保育措施,以及協助引導保護受威脅海洋物種及其棲息地,還有其他措施等。 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計畫在三年內向6 名研究員及其團隊頒發每項專案 $150,000 的資助金,支援展開以海洋保育導向的研究專案。這項計劃也同時促進全球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網路的連結與合作。海洋保育研究員由世界各地科學家和海洋保育專家組成的國際委員會經過嚴謹的提名及審核流程遴選而出。 2025 年的研究員如下: Stephen C.Y. Chan  陳釗賢博士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鯨類研究所 (Cetacea Research Institute) 陳釗賢博士將調查香港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動態、棲息地互動以及主要威脅。他將與海岸社區、政府管理者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為保育計畫制定策略性建議,進而保護海豚及其棲息地,同時進行預定的海岸開發。 Linda Harris 博士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大學 (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 Linda Harris 將結合遙測資料和田野調查,分類並對應非洲南部 10 個國家的沙灘生態系,這些資訊將協助她評估重要棲息地的分佈、生態條件、威脅狀態,以及保育程度。她將確定西印度洋沙灘的保育優先次序,並協助加強非州南部海灘生態系的專業知識,進而支援當地的保育工作。 Kristen Marhaver 博士古拉索,卡瑪比基金會 (CARMABI Foundation) Kristen Marhaver 將開發全新技術,改善人工輔助珊瑚養殖。她將在南加勒比海的古拉索測試全新實驗室方法以便讓珊瑚卵受精,這項重要流程經常會在珊瑚稀疏或受到壓力時失敗。Marhaver 的目標是協助科學家和復育團體高效使用珊瑚基因銀行,並擴展瀕危珊瑚的人工養殖。 Aileen Maypa 博士菲律賓,西利曼大學 (Silliman University) Aileen Maypa 將制定有科學根據且友善社區的協議,加快菲律賓珊瑚礁的復育。她將與科學家、保育人員以及國家政府機構合作,在菲律賓召開首次的全國性珊瑚復育網路。她也會與地方社區合作,開發記錄有效珊瑚礁復育實踐的易用工具包。 Edy Setyawan 博士印尼,印尼板鰓類研究所 (Elasmobranch Institute Indonesia) Edy Setyawan 將調查四王群島鯊魚的生活史、族群動態,以及移動模式,以協助確定該物種的保育優先次序。他將結合各種方法,包括照片辨識、無線射頻辨識、聲學遙測和生物紀錄等,評估這類鯊魚的族群狀態、調查棲息地偏好,並確定其主要威脅,並且協助引導有效保護措施的設計。 Hesti Widodo 博士印尼,珊瑚三角中心 (Coral Triangle Center) Hesti Widodo 將與印尼的七個試行地點合作,希望政府將其認證為「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 (OECM)」,這是可預期的全新保育前景,旨在開發評估和報告其影響的方式。她將透過諮詢和焦點小組討論與社區密切合作,並開發 OECM 福利包容性和公平分佈的指標,進而確保符合社區需求。 媒體聯絡方式: Elham KhatamiSenior Associate, Communications202.540.6711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8 加入收藏 :
IFPA 2025 年美洲論壇:「邁向更公平、以人為本的護理,惠及美洲所有銀屑病患者」

IFPA 將於 2025 年 4 月 4 日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辦 2025 年 IFPA 美洲論壇。這是繼歐洲(2022 年)和亞洲(2023 年)成功舉辦後,第三次同類型區域論壇。 斯德哥爾摩2025年3月13日 /美通社/ -- IFPA 2025 年論壇將匯聚來自美洲各地的持份者,共同應對銀屑病患者所面對的迫切挑戰,重點將會放在 減少醫療護理方面的不平等情況,並改善數百萬受此疾病影響人士的生活質素。 IFPA Forum 2025 論壇亦將在更廣泛的非傳染性疾病 (NCD) 框架下探討銀屑病,強調其對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 正視銀屑病的挑戰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系統引發的炎症性疾病,為全球數百萬人帶來沉重的身心及經濟負擔。根據《全球銀屑病圖譜》,其在美洲的患病率介乎 0.1% 至 1.7% 之間,北美洲的患病率較高,而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則缺乏全面數據。 在整個地區,獲取有效治療的機會仍然存在不平等。北美少數族裔人在醫療保健方面面臨著持續的障礙,而拉丁美洲則面臨社會不平等問題。這些差異突顯出推行具針對性、切合區域需要的干預措施之必要性,以促進醫療護理的公平性,並確保患者獲得及時診斷和治療,特別是患有銀屑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士。  為優化治療,必須解決疾病負擔、生活質素和併發症方面的區域差異。增加及時診斷和有效管理的機會,對於改善受影響人士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素至關重要。  推動銀屑病的倡議和解決方案 二十多年來,國際銀屑病協會聯會 (IFPA) 一直致力於將銀屑病提升為一種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促成了 2014 年世界衛生大會決議和 2016 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銀屑病報告》。自成立以來,IFPA 在美洲的成員一直站在領導全球倡議工作的最前線。秉承這項承諾,IFPA 很榮幸將於美洲舉辦第三次區域論壇。  誠邀參與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 IFPA 2025 年美洲論壇的資訊,請瀏覽 https://ifpa-pso.com/global-actions/forum。 關於 IFPA IFPA 於 1971 年成立,全名為國際銀屑病協會聯合會。我們代表銀屑病患者社群。我們的成員代表全球超過 6,000 萬名銀屑病患者。我們攜手並肩,倡議進步。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0 加入收藏 :
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支持香港創新科技發展

捐款港幣兩億元推動本地AI研發與應用 香港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黃廷方慈善基金(基金)及信和集團(集團)一向致力培育人才,積極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為鼓勵科技領域的創新與應用,以及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基金及集團宣布捐出港幣兩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旗下「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研發的AI大模型繼續開發及應用。這個由本地研發的服務平台將開放予各界及巿民使用,既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亦能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及發展,長遠有助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的地位。 InnoHK由創新科技署推動,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創科旗艦項目,致力促進環球科研合作,為本港培育及建立科研人才庫。HKGAI於2023年成立,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牽頭,是InnoHK唯一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及開發的中心,早前推出本港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也是業界首個基於「DeepSeek」全參數微調,並持續訓練產生的大模型。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JP、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JP、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女士,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等嘉賓出席今日舉行的捐贈儀式,共同見證及表達對本港AI科技發展的支持。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衷心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的支持,他說,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正重新定義不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重塑全球經濟的中長期格局。上星期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通過積極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使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BBS表示:「我們非常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及信和集團對HKGAI 的捐贈,這一善舉必將促進香港人工智能的更快發展。科大是HKGAI的家,我們對HKGAI 的努力和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我們深信在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HKGAI一定會再接再厲,為香港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SBS,BBS,MH,JP表示:「人工智能乃科大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們一直以科大為主導的HKGAI所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我們衷心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及信和集團給予慷慨捐助。展望未來,我們期望HKGAI能夠不負香港社會各界的深切期望,持續奮進,不斷突破。香港科技大學也將一如既往,為HKGAI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助力其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前行。」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這筆捐贈將為中心的研發工作提供巨大幫助,我們在感恩之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香港各界的期待和自己的責任。我們剛剛發布了大模型 HKGAI V1,目前正在全力開發和優化模型和一系列應用系統,特別是為香港市民提供港產大模型的對話系統『港話通』的服務。這項捐贈對我們的這項工作提供了關鍵性的支持。我們一定加倍努力,不負眾望。」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積極優化發展人工智能的策略和規劃,在各界齊心努力下,加快形成和發展具有香港優勢的『新質生產力』,促進創新科技領域蓬勃發展。多年來我們很高興參與其中,為支持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的全面發展出一分力。我們深信培育創新科技人才、促進科技的交流和應用同樣重要,並全力支持政府吸引和鼓勵更多國際人才來港的方向。今次我們很榮幸參與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里程,支持香港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服務平台開放予業界及市民使用。我們衷心感謝有這個機會支持建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未來,讓香港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信和集團向來透過多元化方式推動創科生態圈發展,鼓勵從小培養創科精神,推動普及創科文化。早於2014年推出的「Go Code程式小先鋒」計劃,為小學生提供免費學習編寫程式的機會,以及舉辦與設計機械人相關的課程等,培養學生科技相關技能,五年間共有超過6,000名基層學童受惠。自2021年開始更舉辦年度項目香港創科展,為年青人提供展示創意發明的平台,交流及分享個人創作意念。香港創科展至今共接獲超過1,500份中小學生的創科作品,並累積吸引近70,000人次入場。 此外,集團於2018年成⽴信和創意研發室,為本港、內地及海外初創企業、科研⼈員和科技公司提供協作沙池平台,測試及驗證創新意念和發明,以及共同開發尖端⽅案。去年研發室更進駐北部都會區戰略位置,並增設The Spark為創科人才提供開放的交流平台,以及共享工作空間,促進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匯聚粵港澳⼤灣區、連通內地與世界橋樑的⾓⾊,有助香港創科產業開闢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右二)、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JP(右一)、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右三)、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左三)、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女士(左二),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左一)等嘉賓出席今日舉行的捐贈儀式,共同見證及表達對本港AI科技發展的支持。 香港創科展自2021年開始舉辦,為年青人提供展示創意發明的平台,交流及分享個人創作意念,至今共接獲超過1,500份中小學生的創科作品,並累積吸引近70,000人次入場。第四屆創科展將於今月6月28至2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信和創意研發室及The Spark進駐北部都會區戰略位置,促進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匯聚粵港澳⼤灣區、連通內地與世界橋樑的⾓⾊。 關於信和集團 信和集團於1971年成立,由黃氏家族私人控股公司及3家上市公司組成:分別為信和置業有限公司(港交所:0083)、尖沙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247)及信和酒店 (集團) 有限公司(港交所:1221)。 作為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信和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多年來與社區共同成長。集團擁有多元化物業組合,包括住宅、寫字樓、工業、商場及酒店項目,足跡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澳洲,興建逾250個發展項目,總面積超過1.3億平方呎。集團同時從事與物業管理、酒店投資及管理相關業務,包括富麗敦酒店及度假村與其他聯屬品牌。 集團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以「建構更美好生活」為願景,透過「綠色生活」、「創新構思」和「心繫社區」三項關鍵元素,建構宜居、宜作、宜樂的社區。可持續發展更是信和集團業務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致力為持份者創造價值,並透過業務範疇推動可持續發展,建構更美好未來。 關於黃廷方慈善基金 信和集團於2010年成立黃廷方慈善基金,以紀念創辦人黃廷方先生。基金大力支持教育、青少年發展及社區服務。多年來,黃廷方慈善基金撥款捐助逾300家本地社福機構及社區夥伴。除支持香港藝術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修繕長城和延禧宮等饒富意義的項目外,基金為香港和內地基層家庭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捐助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推動學術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3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