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減碳」新聞搜尋結果, 共 78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汎武提供節能解決方案 助力廠房節電、減碳雙達標

隨著工商業用電需求攀升,企業面臨電力吃緊與電價上漲的雙重挑戰。台電自 2022 年起四度調漲產業用電價格,對用電密集產業衝擊甚鉅。汎武電機工業因應趨勢,提供高壓配電盤、儲能系統與工業節能大吊扇等多元解決方案,協助企業調節用電策略、提升能源效率,邁向永續轉型與營運節能的雙贏局面。 善用表後儲能與時間電價 最高價差可省下4倍費用 為鼓勵高壓以上用戶分流用電,台電推動「表後儲能」時間電價機制,尖離峰價差最高可達 4 倍。汎武協助企業透過儲能系統將離峰電儲存,再於尖峰時段釋放,除了可降低流動電費,也有助於減少基本電費支出。 汎武具備高低壓配電盤設計與儲能系統整合的專業能力,產品通過 TAF 實驗室認證,符合 CNS/IEC 國際標準,並提供客製化統包服務,為企業創造以下五大效益,包含:智慧用電調節、降低超約罰款風險、提供停電備援能力、因應浮動電價政策、實踐企業永續目標。 工業節能大吊扇 高效改善廠內通風環境 針對如鋼鐵廠等高溫悶熱、空氣不流通的環境,汎武推出具備超大風量與 IP55 防水防塵等級的節能大吊扇,能有效帶動空氣對流,即便在 16 米挑高廠房內,也能讓地面空間保持涼爽。該產品榮獲台灣精品獎肯定,採用免換油、免保養的節能馬達設計,節電率高達 90%。 此外,汎武也提供工業用大立扇、大壁扇與負壓通風扇等完整降溫配套方案,有效打造通風舒適、節能環保的工作環境,深受鋼鐵與螺絲業客戶肯定。 推動產業節能減碳 實踐企業 ESG 承諾 汎武電機工業是業界唯一同時榮獲「國家磐石獎」、「品牌金舶獎」與「小巨人獎」的廠商,專業實力與售後服務備受肯定。企業如有節能需求,歡迎預約實地評估,體驗汎武的專業服務與節電效益。訪廠體驗,請洽 www.rstpower.com.tw 或 (07) 616-7936 #111 預約專業評估服務! ▲ 多家鋼鐵與螺絲工廠場勘後,於挑高廠房安裝汎武節能大吊扇,降溫與節能效果顯著,廣受好評。

文章來源 : 汎武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52 加入收藏 :
周大福人壽減碳目標通過 SBTi 認證 鞏固對氣候行動的承諾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7日 - 周大福人壽今日宣佈,其碳減排目標已正式通過「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或SBTi)認證,這一成果彰顯了周大福人壽對碳減排的決心,並為公司持份者提供了一套可衡量的標準,以監測公司在這方面的持續努力。 去年十月,周大福人壽制定與《巴黎協定》一致的科學基礎目標,並成為首家主要在大灣區營運的「銀行、多元化金融、保險業」界別的機構向SBTi提交碳減排承諾書,牽頭推動可持續發展。SBTi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氣候行動組織,旨在協助企業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周大福人壽的目標是在2029財年,將範圍1和範圍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7.8%(以2023財年水平為基準)。 此外,就範圍3的投資組合目標,周大福人壽承諾到2029財年: 將其上市股票和公司債券投資組合中的電力行業的每兆瓦時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9%(以2023財年水平為基準), 在其上市股票和公司債券投資組合中,將至少44.8%(以投資價值計算)投資於已制定SBTi認證目標的公司。 以上兩項舉措將涵蓋其總投資和貸款資產的65%。 周大福人壽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葉文傑表示:「周大福人壽深明氣候行動不僅是一項重大責任,更有助於推動意義深遠的變革。我們一直與周大福創建緊密合作,以確保一致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此次碳減排目標獲得認證,充分體現了我們在減少營運和投資組合排放量的堅定決心。這一里程碑再次證明了我們致力於建設可持續未來,同時為持份者開創保險新價值。」 周大福人壽將透過以下策略和行動,實現其碳減排目標: 範圍1和範圍2營運碳減排措施: · 電動車轉型:將現有的租賃或自有車隊替換為電動車。 · 提升能源效率:探索提高公司各辦公室的能源效率的機會。 · 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在優先推動電動車轉型和提升能源效率的同時,周大福人壽亦將研究從本地能源供應商購買可再生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證書,或為同一市場內沒有其他選項的前提下,從亞洲及其他海外市場購買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以進一步減少範圍2的剩餘營運排放。 降低範圍3中15個類別排放的措施: · 積極擁有權(Active Ownership)與參與策略:分階段實施參與策略,以促進實際減排。 · 氣候融資:探索與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相關的產品及氣候融資機會。 · 策略與治理:建立完善的管治架構,以推動氣候行動。 · 政策與倡導:尋求機會建立合作與夥伴關係,以擴大影響力。 周大福人壽選擇上述碳減排措施,是因為這些措施預計將對公司的氣候轉型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截至2024 年6 月,公司投資組合的碳足跡已較2023年同期的基數減少了超過15%。此外,公司已投資超過35 億港元於獲ESG 標籤的債券及減碳基金,主要聚焦亞洲市場,以支持區內綠色經濟轉型。 Hashtag: #周大福人壽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周大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周大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周大福人壽」)扎根香港40年,為周大福創建有限公司(「周大福創建」)(香港股份代號:659)的全資附屬公司,也是香港最具規模的壽險公司之一。作為周大福企業成員,周大福人壽緊扣鄭氏家族(「周大福集團」或「集團」)多元業務體系的雄厚資源,致力為客戶及其摯愛家人於「生活、成長、健康、傳承」的人生旅程中,提供個人化的匠心規劃、終身保障及優質體驗。憑藉集團財務實力及環球投資佈局,周大福人壽矢志成為亞太區領先的保險公司,持續開創保險新價值。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65 加入收藏 :
新竹隔熱紙應用升溫 降低高溫影響助節能減碳

【新竹訊】隨著氣候變遷影響,台灣夏季高溫日數逐年增加,車內與建築物室內溫度飆升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為解決高溫困擾,隔熱紙成為許多車主與業主的重要選擇。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創辦人黃秋男指出,優質隔熱紙不僅能有效阻隔陽光直射、降低室內溫度,還能減少紫外線對人體與家具的損害,進而提升安全性與隱私保護。▲新竹汽車隔熱紙安裝就找《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車內降溫提升駕駛舒適度(圖/Medick Marketing Ltd.提供) 汽車隔熱紙提升駕駛舒適度與安全性 夏季停車後,車內溫度往往飆升至50℃以上,導致駕駛與乘客極度不適,並增加車輛冷氣的負擔。透過安裝高效能汽車隔熱紙,可有效降低紅外線熱能傳導,減少車內悶熱感,進而提升駕駛舒適度。此外,隔熱紙還能阻擋超過99%的紫外線,減少皮膚曬傷與內裝老化,同時提供隱私保護與防止玻璃破裂飛散的安全功能。 黃秋男表示:「市面上隔熱紙品牌眾多,品質與效果參差不齊。我們代理獲得國際授權施工認證的 Solar Gard(舒熱佳)、3M、FSK 等品牌,提供不同透光率與隔熱等級的選擇,滿足各種需求。」此外,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擁有原廠技術認證,確保施工過程無氣泡、無殘膠,提供高品質的隔熱效果,獲得新竹地區車主的高度評價。 ▲新竹巨城購物中心與《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合作隔熱工程,有效降低太陽輻射熱能,使室內溫度降低3~5°C(圖/Medick Marketing Ltd.提供) 建築隔熱膜減少能耗 提升居家與商辦舒適度 不僅是車輛,建築物同樣面臨日照高溫問題,導致空調負擔增加、能源消耗提升。建築隔熱紙可有效降低太陽熱能進入室內,進而減少冷氣耗能,提升居住與辦公空間的舒適度。黃秋男指出,建築隔熱膜還能降低紫外線對家具、地板與電子設備的損害,適合住家、辦公大樓、學校、飯店及公家機關等場域使用。 「許多企業與住戶在搜尋『新竹建築隔熱紙推薦』時,最關心的就是隔熱效果與節能效益。」黃秋男表示,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提供的 3M 建築隔熱膜已通過成功大學實測報告,證實可有效降低冷氣耗能、減少刺眼眩光,並提升隱私保護。此外,該公司亦曾為新竹巨城購物中心、新竹市文化局微型圖書館等機構進行建築隔熱膜施工,獲得一致好評。 ▲新竹玻璃隔熱工程《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選用優質防曬膜,不僅減少刺眼眩光,還能有效節省10~20%冷氣耗能(圖/Medick Marketing Ltd.提供) 節能降溫 玻璃隔熱膜成為解決高溫首選 玻璃隔熱膜因具備降低熱能傳導、減少紫外線照射、提升室內舒適度等優勢,成為近年來建築節能的熱門方案之一。此外,防爆膜亦可進一步強化玻璃結構,降低意外破裂與飛濺風險,同時提升隱私保護效果。 黃秋男建議,無論是車輛或建築,隔熱膜的安裝應考量隔熱效果、透光率與安全性,選擇專業認證產品與施工團隊,以確保最佳性能與耐用度。擁有超過30年新竹隔熱紙安裝經驗的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已成功為眾多車主、企業辦公室、工廠及商業空間提供專業隔熱與防爆膜施工,助力改善高溫問題,打造更節能、安全的居住與工作環境。 感謝本篇受訪業者: 統領汽車大樓隔熱紙 聯絡電話:03-5330186、03-5427172門市地址: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三段429號1號官方網站:https://rink.cc/snyxyFB粉專:https://rink.cc/e5zpkLINE加好友:https://rink.cc/wsuz5      

文章來源 : 創世代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61 加入收藏 :
晶泰科技 AI 賦能伯克利明星項目賦澈生物:AI+生物製造研發未來材料,年減碳排1.5億噸

深圳2025年2月28日 /美通社/ -- 以人工智能(AI)+ 機器人驅動創新研發的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2228.HK)宣佈完成對生物可再生塑料領域創新企業賦澈生物(Future Bio)的戰略投資。本輪數百萬美金的天使輪融資由耀途資本領投,險峰長青、晶泰科技、Capital O、IMO Ventures 參與跟投。同時,晶泰科技與賦澈生物達成戰略研發合作,雙方將依托晶泰科技的 AI+ 機器人平台共同開發新型可持續材料技術,實現回收材料與工藝的 「原子級優化」,開發兼具優越性能和超高分解回收率的環保塑料,推動材料科學領域綠色可持續發展。 此次投資與合作標誌著晶泰科技首次將其 AI+ 機器人平台拓展至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領域。通過整合生物學、材料科學、AI 及機器人技術,晶泰科技加速深化跨學科創新佈局,助力環保材料研發領域樹立數字化、智能化新標桿,進一步鞏固其在交叉學科產業創新中的領導地位。   技術突破:無需妥協的材料強度與閉環回收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當前全球塑料年產量達 4 億噸,其中 36% 為一次性包裝,僅 9% 被有效回收。傳統塑料回收工藝導致塑料性能逐次衰減,最終淪為不可回收廢物;而生物降解塑料則面臨機械性能差、降解條件苛刻等瓶頸。 賦澈生物開創 「生物製造+超級回收」 雙引擎模式,直擊塑料產業三大痛點:性能妥協、回收低效、碳排失控。 賦澈生物的核心技術聚焦於一種革命性的 「大環化合物」 材料 Vitrimer,該材料通過分子級設計實現高強度與可循環性的雙重突破。傳統塑料回收往往面臨材料性能下降的問題,而賦澈生物的解決方案通過先進的生物製造技術,可生產機械性能強度媲美傳統石油基塑料,耐熱性超越 PLA/PHA的新型環保材料,不僅可用於替代常見的通用塑料,還可滿足汽車、風電等工程塑料對應的高端場景需求。該材料在鹽酸中室溫下靜置幾小時即可解聚後結晶析出,易於重新聚合,回收材料仍能保持原有強度,回收率超過 95%,且成本能耗極低,真正實現 「零妥協」 的循環經濟模式。 圖片來源:賦澈生物 圖片來源:賦澈生物 作為伯克利大學 Bakar 氣候實驗室孵化計劃的首個入駐企業,賦澈生物集結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前沿團隊,其技術成果已獲《Tech Brew》等媒體深度報道,並登上伯克利官網頭版。Bakar 氣候實驗室的官方公告指出,賦澈生物的技術有望將全球塑料回收率從當前的不足 10% 提升至 50% 以上,每年減少超 1.5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晶泰科技在材料科學領域的 AI 算法與自動化實驗能力,將加速這一技術的優化升級與規模化應用。 AI驅動的「超速研發」:晶泰科技如何釋放技術潛力 本輪投資後,晶泰科技作為以 AI+ 機器人驅動的智能研發平台,將通過其 AI 分子設計與大規模自動化化學合成實驗能力,為賦澈生物提供多維核心技術支持,助力再生材料性能與生產成本的進一步優化,建立並擴大其對傳統石油基塑料的競爭優勢,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晶泰科技將與賦澈生物聯手,聚焦四大技術攻堅項目:設計並優化交聯分子,進一步提升再生塑料材料的性能,確保其多次回收後仍有與常規塑料相同的強度;運用量子化學計算與機器學習模型,通過預測最優蛋白酶活性位點,對酶設計進行 「原子級優化」,進而將傳統耗時數年的酶工程週期縮短至 6 個月,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利用 AI 模擬數萬種反應條件組合,實現工藝條件智能模擬,從而精準匹配溫度、pH 值、催化劑濃度等參數,建立最優回收工藝數學模型,最大化回收效率並進一步降低成本;基於晶泰的 AI 材料研發平台,對再生塑料的機械性能與穩定性等關鍵指標進行虛擬評估驗證,並指導實驗,從而顯著降低實驗試錯需求,提高研發效率。 通過技術-性能-效率-成本的四維突破,晶泰科技的技術賦能將顯著加速賦澈生物的科研與商業化進程,為其在塑料循環利用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生態共贏:晶泰科技生態圈的乘數效應 此次戰略合作是晶泰科技構建 「可持續創新生態圈」 的又一里程碑。作為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驅動的 AI for Science 底層研發平台,晶泰科技近年積極構建跨行業技術生態,已形成橫跨醫藥、材料、能源、農業等領域的協同創新網絡。通過對賦澈生物的技術注入,晶泰科技正逐步拓展其在環保可持續材料及綠色科技領域的縱深佈局,進一步激活生態圈內醫藥-材料交叉學科的創新勢能。 面向未來:重新定義循環經濟 晶泰科技董事長溫書豪博士表示:「真正的可持續,從不是性能與環保的二選一。我們正用 AI 創造一個零妥協的未來。此次合作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向 『零廢棄地球』 邁出的關鍵一步。」 賦澈生物創始人王子龍博士表示:「AI 不僅加速了技術迭代,更讓我們在分子層面重新定義了材料循環的可能性。」 晶泰科技與賦澈生物的合作,將開啟 AI+自動化+合成生物學融合的材料開發新範式,研發不以犧牲性能和提高成本為代價的可再生塑料,共同打造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與滲透力、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可回收材料的價值閉環,為多個產業鏈碳足跡的顯著降低做出貢獻。 晶泰科技此次戰略投資,再次印證了其 「科技向善」 的創新哲學——通過 AI 打破材料性能與環保屬性的對立,以生態協同放大創新價值,晶泰科技正重新定義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商業邊界。未來,隨著更多合作夥伴的加入,這一綠色智造網絡或將成為材料工業碳中和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關於賦澈生物 賦澈生物成立於 2024 年,創始團隊來自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項目科學家,公司致力於開發和推廣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並推動可持續發展。當前專注於利用可再生生物質或廢棄原料,在微生物平台上合成大宗化學品,生產環保且易回收的生物質塑料、天然香精和香料等。利用先進的合成生物學、材料科學、AI 計算,公司旨在創造更具規模化和低成本的環保解決方案,助力低碳和循環經濟的快速轉型。(www.fuche.bio) 關於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於 2015 年創立,是一個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採用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製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9 加入收藏 :
綠能轉型淨零減碳加速 基礎布建需求飆升利多工業網通

送走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淨零轉型進入 2025 年將是全球各界竭力「彌補」控制地球升溫 1.5 度成效的一年,尤其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情勢嚴峻,各國政府與企業減碳壓力節節攀升之際,加速趕上減碳目標和綠能轉型所需基礎設施布建,成為下一波綠能應用就位的關鍵。工業通訊及網路設備領導商四零四科技(Moxa)看好工業網通在新一波綠能轉型和產業淨零減碳目標的需求,將成為工業結構變革的關鍵驅動力,台灣相關資通訊技術業者結合系統平台服務專家進攻「國際盃」,開拓綠能發展新契機。   Moxa 泛亞暨台灣區總經理林世偉表示:「雖然整體 Moxa 在 2024 年還是正成長,但對工業設備廠商來說相較是辛苦的一年,不過我們觀察到 2025 年預期將有一股強勁的成長,主要受惠於製造業中小企業啟動綠色轉型行動,以及因應淨零趨勢台灣的智慧電網持續朝數位化和智慧化發展之需求爆發。這股成長動能將持續加大,因台灣以出口為主,而且超過 150 萬的中小企業大多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為國際品牌代工,面對極大的減碳壓力,因此期望越發投入綠色轉型來提升整體營運的自動化程度及優化能源使用率,以減低碳排及終極營運成本。另外,為了實現 2030 年和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數位化和智慧化的需求熱度在電力能源產業中飆升,新一波能源轉型和多元應用部署需求顯著。」   最新的世界經濟論壇《2025 年全球風險報告》中針對短期和長期風險的認知,環境風險的排名都名列前茅,更堪憂的是在經濟、環境、地緣政治、社會和科技五大類風險中,氣候變遷讓環境風險佔去長期全球前十大風險榜單的一半,這表示了環境風險將在短短的 2 至 10 年內嚴重惡化,也表示全球淨零減碳的積極作為仍要急起直追,並期待能源轉型帶來的工業架構變革讓綠能應用有突破性進展,當中突顯了網路通訊技術對數位化和智慧化電網運作的關鍵角色。   智慧電網必須透過通訊來管理所有的電力行為,透過通訊設備將發電設備、儲能設備、用電設備連網來管理所有的電力。隨著台灣綠能發電占比持續提升,如何優化電力調度與用電效率,以確保提供優質穩定的用電環境,並強化用電韌性的同時也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已成為產業界高度關注的議題。然而,要加速能源轉型以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需要透過產業鏈整合,例如太陽能發電與儲能案場中間的串接、對儲能裝機量的全盤掌控,以及如何併入整體電網,皆需要仰賴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而其中相關的通訊整合,已不是傳統通訊技術所能掌握的,需要有對電力產業與通訊有足夠了解能力的專家業者一同參與。   泓德能源是一間擁有完整電力交易供應鏈的智慧綠能公司,透過智慧聯網和電力自由化機制,打造一個全綠電的應用環境。針對智慧電網與儲能之於綠能發展的影響,泓德能源研發長蔡知達博士指出:「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再生能源需求持續攀升,帶來電網調度的挑戰,造成儲能與需量反應等彈性資源同步加速發展。從國際市場來看,儲能已可廣泛應用於電源端、電網端、表後市場領域,不僅提升再生能源的調度彈性與穩定性,也有助於緩解饋線壅塞、參與容量、電能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而這些應用皆需要雲端與地端的整體協同運作,仰賴 AI 技術的分析與決策、安全與穩定的通訊、能源管理系統(EMS)控制與硬體設備的密切配合。在這之間,通訊技術是關鍵的橋樑,確保兩邊即時、安全訊息傳遞與正確指令執行。隨著市場需求擴大,相關人才與工控產品亦快速增長,台灣的能源轉型已經歷一段時間,並累積一定的技術能量與實務經驗,未來到國外市場打國際盃的前景相當可期。」   工業網通技術的應用範疇正隨著數位轉型與能源轉型的深化而快速擴展,設備連網與通訊整合需求持續攀升。憑藉多年工業網路與通訊專業,Moxa 協助各產業夥伴建構穩定、高效的網通基礎架構,以應對新興市場挑戰。在電力能源產業,Moxa 積極參與台灣智慧電網建設,助力變電所 IEC 61850 升級和超過 1,400 個饋線站點自動化,提升電網穩定性、即時監控能力及通訊冗餘,以加強電網韌性與事故應變能力。Moxa 設備應用於超過 50% 的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儲能建置量,助力台灣電力調度與再生能源應用的智慧化發展。   隨著智慧工廠與企業 ESG 需求持續升溫,Moxa 也看到在產業用戶端落實 ESG 的新網路需求,提供中央廠務監控系統、ESG SCADA 及儀表板等方案,為用戶蒐集碳數據及監測能耗。Moxa 亦助力製造業中小企業投入綠色轉型,從 2024 年相關業績成長五倍的態勢,可望市場對智慧製造與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持續飆升。Moxa 預期工業網通市場需求將持續成長,特別是在智慧電網、儲能系統、多元再生能源併網應用等關鍵領域,高可靠度、符合國際資安標準的網通設備需求將與日俱增,Moxa 亦將持續投入相關技術與應用方案的發展,致力協助綠能轉型加速以實現 2030 年和 2050 年淨零碳排每個階段性目標。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169 加入收藏 :
聯電攜供應商減碳264萬噸 大云永續雲AI助攻碳盤查

聯華電子於12月10日舉辦「2024永續供應商頒獎典禮」,針對減碳表現優異的廠商進行表揚,包括美商科磊、東京威力、默克先進、環球晶圓、三福氣體、亞力電機、栗鼎、杜邦、台灣艾杰旭、梭意科技、光洋應用材料、納爾科、台灣關東電化、和廣科技、康淳科技及三福化工共16家卓越供應商。活動中也邀請大云永續科技分享產品碳足跡量化與優化、永續供應鏈能源轉型與低碳供應鏈專案規劃,透過各議題說明來協助聯電供應商落實減碳目標。 聯電自2022年啟動「供應鏈碳盤查輔導計畫」,主動提供大云永續科技的顧問資源與平台工具,帶動聯電整體供應鏈進行有效率地減碳。2023年有172家供應商參與計畫,2024年新增169家供應商,目前共計已有341家供應商響應輔導計畫,在聯電與供應商的協同合作下,累計全球供應商集團之減碳量約為264萬噸,相當約於6800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的吸碳量。 聯電執行為期八年的「供應鏈碳盤查輔導計畫」,預計於2030年完成500家供應商碳盤查輔導作業,達成整體供應鏈減碳20%。聯電期望能持續深化與各供應商的關係,共同努力為產業鏈的綠色轉型及永續發展做出貢獻,朝向2050淨零排放之路邁進。 大云永續科技除了為企業提供永續供應鏈管理方案外,也特別推出企業節能解方,藉由邊緣裝置蒐集場域IoT設備資料、即時監測,匯整後進行數據的視覺化及AI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應用於能源管理模組及節能減碳、碳資產管理等永續經營模組或企業自有平台整合數據,再進一步制定減碳方法與永續採購策略。  

文章來源 : TW News Hub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3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5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初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