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淨零轉型」新聞搜尋結果, 共 11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2025 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趨勢論壇」啟動 產官學攜手推動建築節能新紀元 冠軍建材「科技節能石」助力台灣邁向淨零轉型,引領綠建築新浪潮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的報告指出,建築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 37%,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各國紛紛將淨零碳排設定為重要目標,並積極尋求轉型策略。在台灣,政府為實現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建築產業的低碳轉型被視為關鍵一環。冠軍建材以創新綠建材「科技節能石」為核心,結合被動式節能建築設計,為公共建設與綠建築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並攜手產官學界,共同打造永續家園。 國立成功大學綠色建材產業聯盟於今日特別舉辦「2025年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建築趨勢論壇」,以「建築的溫度與打造節能建築」為核心主題,邀請政府機關、國內外產業領袖及學術界專家,共同探討台灣綠色建築政策方向及未來發展藍圖。 面對全球淨零浪潮,台灣產官學界積極響應,共同推動建築產業的永續發展。政府以前瞻視野,制定綠建築相關法規,提供容積獎勵與建融優惠,鼓勵業者採用綠建材與節能工法。學術界則投入綠建築技術研發,為產業提供理論基礎與創新動能。在此趨勢下,冠軍建材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政策,致力於綠色建材的研發與創新,推出「科技節能石」創新綠建材。 為建築產業提供兼具節能、環保與美觀的優質建材選擇,以及進一步聚焦台灣在永續建築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今(3/5)日國立成功大學綠色建材產業聯盟特別舉辦「2025 年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建築趨勢論壇」,以「建築的溫度與打造節能建築」為核心主題,邀請政府機關、國內外產業領袖及學術界專家,共同探討台灣綠色建築政策方向及未來發展藍圖。 內政部作為我國建築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在推動綠建築發展、都市更新與淨零碳排政策上扮演關鍵角色,更是帶領產業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領航者,此次「2025 年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建築趨勢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貴賓,以最務實的角度出發分享前瞻觀點,分享碳費政策對建築業的影響、以及政府在綠建築推廣上的政策方向,同時,也邀請學者專家分享最新的綠建築技術與案例,最後更安排產業領袖的交流座談會,讓業者分享在綠建築應用上的實務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為實現 2050 淨零轉型的目標做出貢獻。 由於台灣熱濕氣候環境,建材須加強建築外殼隔熱、通風,減少濕熱囤積室內的影響,以降低建築耗能。冠軍建材「科技節能石」以多規格,多模面,多場域為特色,能有效阻擋太陽輻射熱進入室內,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對機械及電力設備的依賴,價格僅為天然石材的 30%至50%,更能大幅減少施工時間與成本,產品的抗折強度、低吸水率優於石材的特性,證明其耐久性更可避免酸雨、風化等引起剝落的風險,而搭配「外牆乾掛高效能系統」這項技術如同為建築外牆穿上「冰鋒衣」,經測試能有效達到室內降溫四度,冷氣用電可減少 24%~36%,有效滿足被動式節能建築設計,亦有助於建築取得綠建築標章,還能獲得政府提供的容積獎勵和銀行建融優惠。 磁磚業領導品牌冠軍建材(1806)受邀參加由國立成功大學綠色建材產業聯盟舉辦的「2025年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建築趨勢論壇」,冠軍以創新綠建材「科技節能石」為核心,結合被動式節能建築設計,為公共建設與綠建築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並與建商和建築師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綠建築的發展,打造更加永續的建築未來。圖中為總經理林祐宇。 目前全台有近 500 萬戶房屋已逾 30 年屋齡,50 年以上老宅更超過百萬戶,面臨外牆老化、漏水且重建的碳排比例大等問題,而冠軍建材的「外牆乾掛高效能專利系統」更是提供外牆拉皮改善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方,它提供改善既有建築物能效痛點,更可為外牆拉皮帶來節能、美觀、環保等多重效益。 冠軍建材「科技節能石」已廣泛應用於台灣各地的指標性建築中,成為公共建設與綠建築的上佳選擇,無論在新建住宅、翻修老屋,還是打造更節能的建築,冠軍的綠色建材與工法都能帶來實際的幫助。例如亞昕森匯天匯、桃園興富發、甲山林、高雄上揚建設等多個知名建案皆採用冠軍建材的科技節能石與節能外牆乾掛工法、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新竹宏道帝寶、桃園 NFC環球經貿中心、台北南港麗寶集團商辦、高雄上揚建設;户外地坪案例如台北大巨蛋户外廣場、高雄內惟藝術中心、清華大學成功湖步道等知名景點,台中冠軍品牌形象館的外牆拉皮案例,更成為業界參考的成功範例。冠軍在未來市場中不管是新成屋節能外牆乾掛、屋頂架高或老屋翻新等皆能佔據先機,並持續探索潛在的新興市場。 除了冠軍建材,台灣還有許多企業在建築節能領域默默耕耘。展望未來,冠軍建材將持續秉持「永續建築的推手」精神,攜手產官學界夥伴,共同推動台灣建築產業的綠色轉型,為實現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而努力。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台灣建築產業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必須從設計、建材選擇、施工方法到營運管理,全面融入綠色理念與先進技術,透過政府政策的引導、學術界的研究、以及產業界的積極投入,台灣的綠建築發展將不斷創新與突破,為實現永續家園的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冠軍建材不僅致力於自身企業的成長,更期望推動整個產業鏈共同升級與轉型,集團將持續以「科技創新、環保優先、永續發展」作為核心價值理念,為台灣的公共建設和綠色建築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希冀與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朝向 2050 淨零轉型的目標邁進,為環境永續發展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58 加入收藏 :
加速淨零轉型,2024 GCSF永續論壇激盪新火花

「2024第七屆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實體活動昨(19)日在臺北圓山大飯店熱烈展開。亞瑞仕國際驗證以「企業永續發展新趨勢」為主題,特邀四位永續專家,藉由專題演說形式,與近200位嘉賓分享、交流與互動,凝聚產官學研各方攜手「邁向淨零之路(RoadtoNetZero)」。此次專題演說榮邀台灣電力公司 蔡志孟副總經理、立法委員 賴瑞隆、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 許志義主持人、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法學博士 蘇義淵及亞瑞仕國際驗證 陳建璋總經理等重量級貴賓出席,場面盛大隆重,凸顯創新科技與永續策略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也是淨零轉型迫在眉睫的重大目標。 全球淨零承諾:全球行動與企業責任論壇主席亞瑞仕國際驗證陳勁宇董事長在致詞時表示,對企業而言,永續發展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經營理念,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超過70個主要經濟體,囊括了美國、中國大陸和歐盟等排放大戶,已紛紛承諾實現淨零排放並制定具體目標。這波淨零排放的全球運動,覆蓋了全球近76%的碳排放量,顯見各國政府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他語重心長指出,如果各項減碳行動都能如期實現,預計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將有望減少一半,有助於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樂觀,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 立法委員賴瑞隆致敬所有為淨零永續而努力的企業、學校及醫院。氣候變遷的警鐘已響徹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仍,無疑是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沉重負擔。科學證據顯示,高達95%的氣候危機源於人類行為,連續多年的高溫紀錄更是地球不堪負荷的強烈警訊,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我們應以謙卑之心,向自然學習,唯有順應自然規律,尊重生態平衡,才能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 續地球、永續台灣、永續台電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電力公司 蔡志孟副總經理分享「續地球、永續台灣、永續台電」的台電理念,積極推動各項永續發展措施,為達成此一目標,台電將持續投入再生能源開發、節能減碳、智慧電網建置等方面,以期在穩定供電的同時,為環境永續貢獻一份心力。虛擬電廠落實ESG永續轉型及電網韌性透過整合分散式能源資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儲能設備等,打造更具韌性與彈性的智慧電網,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  主持人許志義深刻指出,虛擬電廠可透過整合分散能源資源,提升電網的韌性與穩定性,並促進能源管理的靈活性與效率,以應對未來的能源挑戰。 驅動公平與正義轉型:綠色革命企業漸進與永續性重塑之道推動公平與正義的轉型在綠色革命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亞瑞仕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陳建璋總經理指出,第廿九屆氣候峰會(COP29)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融資是必要的投資,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創造了問題,窮人卻必須付出最大的代價;最脆弱的國家面對極端氣候,蒙受最大的損失,卻遭到世界拋棄!所以逐步重塑經營模式,實現永續發展,才能提升社會責任與環境影響力。  

文章來源 : 亞瑞仕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82 加入收藏 :
加速推動2050淨零轉型 建立溝通管道 內政部辦理「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

內政部今(2)日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部長劉世芳致詞時表示,為實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國的淨零轉型仍有許多挑戰,現行以「增匯」及「減碳」兩大面向努力外,更需要產業界及學術界人才共同合作。透過這次研討會零距離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期盼與各界多面向如自然碳匯推動現況、效益評估與量測基準以及節能策略等溝通交流,建立公私協力管道,共同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淨零轉型路徑。 劉世芳說明,為加強社會對話與產業溝通力道,特別針對增匯、減碳政策討論,在「增匯」的部分,內政部主管的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岸是臺灣最關鍵的自然碳匯吸存區域,也是重要的藍碳(鹽沼、紅樹林、海草床)種源庫與復育基地,根據試算,國家公園森林碳匯溫室氣體移除量約為20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臺林業部門移除量之百分比9.39%;藍碳(濕地及海岸地區)每年碳移除量約9.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後續將再精進如何守護生物多樣性與提升增匯生產力,尤其0403花蓮地震嚴重影響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根據衛星影像估算碳匯損失約3,821公噸,因此,內政部也會積極規劃在各國家公園及濕地內,推動二氧化碳移除量增匯以求平衡。 劉世芳指出,在減碳部分,內政部也持續推動公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能效標示等,內政部統計減碳至今,12萬戶社會住宅每年可減碳約4.74萬噸;預估至121年底,社會住宅累計可達25萬戶,每年可減碳約11.23萬噸,其餘各類公有新建建築物預計可提前至115年全面達成建築能效1級目標。至於營建產業關切碳費徵收、少子化缺工、預鑄工法、原物料上漲、建築物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等因素對營建成本的影響等,內政部也將持續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並持續與各界進行溝通及交流。 劉世芳感謝,這次研討會邀請中興大學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主講「自然碳匯量測與效益評估」、經濟部能源署葉光哲科長主講「我國節能策略與發展」、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高俊璿科長主講「自然碳匯推動現況」分享提供更寬廣方向,讓「增匯」、「減碳」的挑戰,化為產業投資、創造就業的新機會,攜手產業與學界共同驅動未來碳匯新里程。

文章來源 : 威利網際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59 加入收藏 :
響應淨零轉型新生活 全球33國青年齊聚臺灣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年度國際盛會「2023全球青年趨勢論壇」於11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共有15國代表團來臺與會,邦交國更有巴拉圭青年部部長Florencia Taboada Evreinoff及聖露西亞青年經濟局營運長Khrystal V. Riviere親自率團來訪,具有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授予諮詢地位的世界青年聯盟(World Youth Alliance, WAY)美國總會亦組團參加,包括在臺就讀的國際學生共有33國的350位青年及貴賓與會,一起探討論壇主題「淨零轉型新生活2030—Act Now」,討論淨零轉型為全球青年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積極響應。 主辦機關青年發展署陳雪玉署長致詞時,除了為活動帶來祝福,為這兩天的盛會揭開序幕外,更勉勵青年們在活動中能更了解及面對當前淨零轉型帶來的變遷及挑戰。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是全球共同努力的重要挑戰,而2030年淨零轉型短中期目標,正是實現此一目標的重要時間點與關鍵里程碑。為了確保順利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2030年前的轉型至關重要。因此,今年論壇主題特別訂為「淨零轉型新生活2030—Act Now」,希望邀集大家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挑戰,解決全球問題,落實永續發展。 此次論壇邀請到多位國內外重量級與談人分享,第一天包括聯合國氣候變遷青年諮詢小組成員Beniamin Strzelecki、聯合國下的青年社群組織YOUNGO 2023南半球青年總召Hemavathi S Shekhar、環境部施文真政務次長,以及電影《三個傻瓜》主角真實世界的原型人物旺楚克(Sonam Wangchuk)等貴賓與會分享;第二天也特別邀請到剛獲得法國巴黎永續美妝大獎及「《路透社》2023全球最佳責任企業獎(Responsible Business Awards)」中「企業轉型獎」的歐萊德永續長謝修銘,以及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楊振甫、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平、無肉市集創辦人張芷睿,一起分享在臺灣積極展開的各項淨零行動。 主題論壇與談人聯合國氣候變遷青年諮詢小組成員Beniamin Strzelecki表示,過去五年全球因氣候變遷引發的各種災害,氣候變遷已不容忽視,全球必須一起重視氣候變遷的影響,並提出改變解決方案,包含透過與親友分享共同理念、優先選擇重視環境永續的企業產品、未來的職涯規劃可選擇支持企業環境永續的公司。環境部施文真政務次長,分享臺灣針對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願景制定相關的政策方針,且臺灣是少數立法針對綠色教育進行法律訂立的國家,積極推動各項綠色認證,生活轉型。另一位與談人知名電影《三個傻瓜》主角原型人物喜馬拉雅另類學院創辦人旺楚克(Sonam Wangchuk),身兼教育改革實踐家與環境永續實踐家,他創立了一所碳中和、零能耗、電力自足的「社課模」(SECMOL)先驅學校;此外,面臨喜馬拉雅另類學院當地缺水危機,他發明了人工冰錐「冰佛塔」以解決灌溉缺水問題,在論壇中分享環境永續實踐的精采歷程。YOUNGO 2023南半球青年總召Hemavathi S Shekhar,強調在依據各種政策的環境下,讓青年出力並透過社群的影響發生質上的改變。相關資訊可鎖定全球青年趨勢論壇官網(https://iyouth.youthhub.tw/gytf/)及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lobalyouthtrendsforum)。 圖說:2023全球青年趨勢論壇大合照。    

文章來源 : 守護台灣新聞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241 加入收藏 :
昇頻工業物聯網通解決方案 助永餘智能建構儲能創新應用淨零轉型

昇頻攜手與永餘智能開創淨零永續儲能系統整合應用合作,於日前參加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之「創新領航館亮點媒合讚揚儀式」,由工研院主辦策畫下,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邀請昇頻陳文雄總經理與永餘智能陳貽評總經理共同出席此盛會,以創新數位科技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為代表,促成雙方企業合作成功,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揚媒合亮點成果。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支持下,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於今年8月中旬舉辦新能源技術商談媒合會,昇頻積極參與並發表工業物聯網通產品組合與解決方案,結合綠能聯網開放式管理平台技術,於工業級乙太網路交換器系列產品研發設計之應用,受到永餘智能關注青睞,雙方公司依各自專長特色聯手合作,並進一步簽定合作案備忘錄,聚焦打造數位低碳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針對分散式能源提供整合服務,落實淨零碳排為宗旨,結合昇頻公司提供高效能、安全強固之工業網通解決方案,強化永餘智能建構儲能創新應用,賦予循環經濟價值,帶領企業淨零轉型。 昇頻以強固安全可靠之工業物聯網通產品及解決方案受到各產業肯定,這些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企業運營的效能,確保網路資訊傳輸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也為能源管理領域帶來優化效益,驅動數位科技與淨零永續價值鏈,助攻企業在推動淨零碳排轉型之路,朝向更智能化、更高效可持續之創新能源管理應用,逐步邁向淨零美好藍圖。     關於昇頻(PROSCEND)昇頻創立於1999年,賦能工業物聯智慧連結之領先企業,締造5G、AIoT創新應用領導標竿。為卓越而生,致力精益求精,專注創造與眾不同,引領無限未來。秉持敏捷精實與用心真誠服務,全球銷售超過60個國家,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堅持最嚴謹高品質工規研發設計,提供最頂尖強固可靠的工業級網通設備與最適化的物聯網管理平台,賦予最佳化高效智能解決方案,成就多元商業轉型與垂直場域應用,共創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工廠和智慧醫療等生態價值鏈之綜效,打造宜居城市、便捷交通、安全環境、美好生活與永續世界,促進共生、共榮、共好願景。 聯絡昇頻(PROSCEND)昇頻股份有限公司 Proscend Communications Inc.地址: 300093新竹市工業東四路36號2樓(新竹科學園區)電話: +886-3-5639000E-mail: sales@proscend.com網站: www.proscend.com

文章來源 : 昇頻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071 加入收藏 :
Noodoe 助攻台灣淨零轉型,於 Energy Taiwan 展「下一個十年」永續純電佈局

台北2023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台灣最具指標性的綠色能源展覽「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Energy Taiwan)」 於 10 月 18 日隆重登場,以 2050 淨零排放為目標,聚焦台灣綠能、儲能、創能的未來佈局。10 年來致力於打造零焦慮純電充電體驗的 Noodoe ,自然成為展覽中的一大亮點,不僅提供智慧的電動車充電管理方案,更點出「下一個十年」永續交通的關鍵,向國際展示台灣企業對於永續環保的決心。 Noodoe Energy Taiwan2023_1 Noodoe 於今年(2023)正式迎向十週年,歷經全球十五個國家充電市場的淬煉,已然搖身成為成熟的國際企業,運用全球充電營運管理的經驗,以「Noodoe EV OS 智慧雲端技術」 打造顛覆傳統充電市場營運方式的解決方案。 彈性軟硬體整合技術:為工商廠辦、社區建案、飯店民宿、商業空間與停車營運,提供適配各種場域需求的整合服務,打造客製化的充電方案。 全自動雲端管理系統:雲端管理系統 24 小時自動偵測、診斷、修復,並提供營運管理服務與帳務處理,以雲端自動化降低人力成本。 領先市場最高妥善率:Noodoe 全球近 5,000 座充電站,擁有優於市場的 99.83% 妥善率,並透過高效能的軟體技術,為全球客戶提供最高品質的純電生活體驗。 Noodoe 以「充電專家」之姿參與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指出未來全球交通的關鍵為智能化的充電基礎設施、全自動營運管理以及充電網的擴展,透過持續優化使用者體驗,如「Noodoe 跨平台充電漫遊」,只需下載 Noodoe APP,即能享有多家充電站服務,達到真正暢行無阻的「漫遊」,創造更友善的純電交通生態,便能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永續的交通方式。 Noodoe 運用成熟的全球電動車充電營運經驗,積極促進「下一個十年」電動車發展,為淨零轉型提供更可靠的支持,帶領台灣朝向減少碳排放、實現淨零目標前進,減緩全球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Noodoe 相信環境和經濟並非為二選一的單選題,透過更友善環境的交通與生活方式,可以實現雙贏,擁有更加智慧、永續性的選擇。 了解更多 Noodoe: https://bit.ly/3rwZvEB Noodoe Energy Taiwan2023_2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42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7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十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