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永續」新聞搜尋結果, 共 3245 篇 ,以下為 169 - 19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勞動部高分署CEO講堂 暢談數位轉型的人才永續之道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人才資源發展中心(以下簡稱TDC人才中心)今日(8/16)在高雄萬豪酒店辦理CEO講堂-「賦能智慧新視界,人才永續新藍圖」,邀請華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賓先與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一同分享在推動數位轉型下,如何轉變問題解決的思維,提升組織即戰力;並透過文化凝聚人心,實現人才發展的數位化管理,創造新的人才價值。現場吸引近百位轄區企業的經營者與中高階管理人才一同與會交流。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分署長郭耿華表示,高分署負責南臺灣勞動力的統籌運用,透過TDC人才中心辦理CEO講堂分享產業趨勢,因為高分署不僅關心勞工服務,雇主企業也十分重要,因為有企業的協助,勞工才有穩定的生活,而在近期ESG和AI趨勢下,今年的訓練場域也AI化,尤其企業是第一線執行者,所以今天十分榮幸能邀請到產業先驅來分享經驗。另外,高分署除了透過各項計畫協助企業即時因應趨勢,強化人才的職能,也透過TDC人才中心協助在職勞工與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環境,促進人才發展,為數位轉型及永續議題持續投入資源,共創企業與勞工的雙贏。 華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賓先,分享從傳統模式轉型為智慧企業的關鍵因素,並以「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靠文化」為核心,強調企業文化在人才發展策略中的重要地位,也介紹如何透過首創的「LEAPUP」方法(傳承、解說、寫作、實作、學會、教導)建立學習型組織,逐步改變員工的思維方式和心態,實現人才發展的數位化管理。講者更強調持續改進的重要性,才能與人才共創智慧企業,同時呼籲企業重視數位轉型,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與企業永續發展的友善職場。 TDC人才中心表示,CEO講堂邀請具代表性的企業經營者,分享人才投資對永續經營的重要性,進而凝聚與會者對人才發展的共識,至今已有近2000家次的企業高階經理人一同參與,在掌握產業趨勢的同時,促進各產業的交流分享,進而推動人才的永續發展。歡迎對人才發展議題有興趣的企業夥伴,洽詢人才資源發展中心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ID:@tdc520)。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95 加入收藏 :
建造低碳健康宅 2025首屆台灣建築永續獎開跑

建造低碳健康宅 2025首屆台灣建築永續獎開跑 在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與資源耗竭的挑戰下,傳統建築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日益受到關注,從而促進了永續建築概念的迅速發展。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首屆「台灣建築永續獎」現正熱烈招募具前瞻性之建設公司、營造業或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迎向綠色、低碳且健康的建築未來。獎項自即日起開放徵件至9月20日止,鼓勵踴躍報名參加,展現永續績效。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24年發布的全球建築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建設/建築產業消耗了全球34%的能源需求,並產生了37%與能源和製程相關的碳排放,在邁向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永續建築不僅考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更結合社會與經濟各方面因素,在建案的設計、建造、使用等生命週期中,透過選址規劃、建材選用、能資源管理,力求提升建築的使用品質,讓建築能夠提供更多 ESG新價值,促進建設產業邁向低碳永續,以達綠色實踐。 為擴大倡議建設產業落實ESG 永續發展理念,TAISE承襲已連續十七年辦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的專業評選經驗,秉持同樣嚴謹、客觀及公正之精神,辦理「2025台灣建築永續獎」。邀請產、官、學、研等專家學者,結合國際健康與綠色永續建築趨勢,研議設計出獎項的評選構面及指標,以呼應國際永續建築規範,並樹立建築永續典範。 「2025台灣建築永續獎」設有組織類、建案類兩大類別,組織類可報名參加「建築ESG綜合績效獎」,評選標準著重於環境永續(E)、社會共融(S)及公司治理(G)三大面向,表彰善盡社會責任,並具發展願景與策略,在ESG領域綜合績效表現突出的建設公司、營造業及建築師事務所。 建案類則包括「建築永續獎」,針對在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和社會共融方面表現優異的建築作品進行表彰;以及「單項建築領袖獎」,包含節能建築領袖、低碳營建領袖及健康建築領袖三個獎項。在建案類的獎項,必須先參與建築永續獎,才能自由參選單項建築領袖獎。 獎項鼓勵更多建設業者及建築師投入到永續建築領域,推動業界的環境責任與創新發展。獎項自即日起開放徵件至9月20日止,詳細評選構面可參閱活動官網與簡章,或電洽02-2769-8968#207。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93 加入收藏 :
TYPICA線上平台啟動新模式 透過科技創新與AI輔助 打造永續咖啡生態圈

2024年8月15日,台北訊– TYPICA致力於促進全球咖啡生產者與烘焙師之間的直接貿易,今日正式啟動全新升級TYPICA全球線上平台,創新推出「願望清單」功能,搭配「虛擬導覽」、「GHG排放量可視化」與「AI推薦」四大功能不僅實現了買家與理想咖啡的邂逅,還提升了咖啡產業的永續性,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採購方式,讓咖啡交易更透明、更永續! 咖啡產業的結構與諸問題 咖啡是全球最普及的飲料,龐大交易量成為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每天全球消費達22億杯。然而,先進國享受美味咖啡的背後,生產者們所經歷的負面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在以往的國際市場中,咖啡生豆的交易價格,是參考期貨市場的國際價格進行定價。因此,當巴西或越南等大量生產地區預期豐收時,交易行情會下跌,連帶影響全球近1,200萬家中小型生產者收入,甚至交易價格還可能低於生產成本。此外,國際價格還受到期貨市場的投機資金影響,劇烈波動,導致約550萬名咖啡生產者長期處於貧困狀態。 這種結構性問題,讓許多生產者認為,咖啡是高風險且低報酬的作物,一些生產者因此退出咖啡生產。再加上,約60%的咖啡總量,來自於高品質的阿拉比卡品種,而適合種植的土地,因氣候變遷將在2050年前減少一半。儘管全球咖啡消費量不斷攀升,但咖啡生產的永續性仍亟待解決。 TYPICA的事業及其意義 TYPICA(中文:鐵比卡)於2019年成立的全球性創新企業,致力推動咖啡產業的「新國際咖啡市場建設」。目前在日本、韓國、台灣、荷蘭、美國等5個國家設有據點,並在8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業務。TYPICA已建立超過11萬家咖啡生產者和烘焙商的網絡,在57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咖啡交易和流通。TYPICA線上平台,強調透過與生產者直接貿易,追求不依賴期貨市場進行定價,讓全球的咖啡生豆買家,在不受國際價格影響下,以合理價格穩定地採購咖啡生豆。旨在協助穩定提升小規模生產者的收入,進一步促進咖啡產業的永續經營。   TYPICA線上平台創新功能打造永續咖啡生態圈 今年8月升級的全新TYPICA線上平台,新增了為永續發展量身打造的創新功能,致力提升公平友善的咖啡生豆直接貿易,讓咖啡生產者和自家咖啡烘焙業者(以下簡稱烘豆師),以一麻袋為單位,進行咖啡生豆直接交易,打造永續咖啡生態圈。 全新上線的「願望清單」功能,讓烘豆師只需輕鬆設定需求,就能快速找到理想的咖啡豆,同時收到生產者提供的個人化報價;搭配身歷其境的「虛擬導覽」烘豆師可以身歷其境咖啡產地並了解生產過程。更重要的是,TYPICA領先業界推出「GHG排放量可視化」功能,清楚了解咖啡豆的碳足跡,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並透過AI匹配的動態清單,精準推薦符合口味的咖啡豆,讓咖啡採購變得聰明又簡單。 除了線上交易外,達到某些條件的咖啡(約佔全體的10%-20%)還會以競標方式拍賣。 此競標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其非公開性,因為無法看到「誰」以「多少錢」競標,下標者可根據自己的評鑑標準、自己認為合理的價格下標。而非傳統熟知的競標方式,得標的關鍵變成了價格的廝殺。 此外,結合TYPICA的常規預購,在成本、數量及運費等所有物流層面中,都能夠建立一個特有的競標系統,讓生產者和烘豆師更能夠輕易參與。 立即加入TYPICA,支持直接貿易! 找到你的理想咖啡豆,享受高品質、有故事的咖啡體驗。串連產地與杯緣,讓每一杯咖啡都更有意義。   連接全球生產者的「願望清單」功能 願望清單是一項公開採購需求給全球咖啡生產者的功能。只需註冊希望的品種、處理方式、價格等條件,即可收到生產者提供的個人化報價。 用手機即可視察莊園和乾處理廠的「虛擬導覽」功能 使用360°攝影機拍攝的虛擬導覽,真實地感受到咖啡農園的風景、生產者的表情與話語,以及周圍的聲音,身臨其境般體驗生產地旅行的雀躍感。 實現永續性的咖啡採購,「GHG排放量可視化」標準 咖啡生豆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的可視化。我們在業界中率先實施了這一功能,這是適應未來脫碳社會所必需的。 培育活躍想像力的『動態提案清單』功能 「動態提案清單」是通過AI匹配功能動態變化的提案清單。您可以遇見完全符合您喜好的咖啡,或發現令人期待的新咖啡。 另外,敬請期待讓咖啡交易的飛躍性進化與永續性提升的新功能及未來的版本升級。 New model 全新模式上線http://typica.jp/newmodel2024/tw/

文章來源 : 盛思整合傳播顧問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09 加入收藏 :
醫療、航空龍頭永續報告首提team+ 助陣ESG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當道! 2025年永續報告書全面化,不少企業亟需協助,卻忽略善用數位工具創造加乘效果。依據中華航空和長庚醫院對外公開的永續報告書均有提及,team+(企業私有雲溝通協作平台)為企業打造整合平台,提高內部訊息溝通效率,大幅增加公司治理效能,助益企業永續發展。   根據長庚醫院對外永續報告書提及,長庚即時通(以team+為基礎客製)翻轉溝通模式,打造智慧醫療訊息交流專用平台;達到即時溝通效益,並避免E-mail、HIS(醫療資訊系統) 、視訊會議與使用私人通訊工具中討論到病人個資、病情,或傳送病歷資料之際,促使病人資訊有外洩疑慮問題。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2020 年導入,符合前端使用者即時溝通介面,以及訊息與語音後台管理系統,並建立完整安全性管理機制,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長庚即時通目前每月訊息量平均336 萬則,每日訊息量平均11.2 萬則。   長庚醫院表示,當年新冠疫情爆發之際,導入team+後,發現、匡列找出感染源,從以前耗費16 小時縮短到只需10 分鐘完成。病人檢驗危急值、危險值透過team+通知後,醫師處置回覆率也隨之提升。   中華航空先前對外公開的永續報告書也指出,team+提升了公司內部通訊傳遞效率。未來將持續推動公司內部通訊系統team+ 予一線單位作業同仁、外站工作同仁使用,加強各單位及時掌握航班異動資訊。航班異常作業發生時,即可於第一時間公告航班異動訊息,供各單位快速掌握異常狀況,並就各業管作業進行彈性調整。   據了解,航空公司導入team+另一功能為機動籌建機組人員臨時溝通工作群組,例如,當某架飛機從台北飛至日本,該班機機組工作人員須事先溝通相關事項,team+可自動串接相關人員,以利即時溝通,使後續飛行相關工作能順利佈達完成。   互動資通董事長郭承翔表示,近年互動資通持續投入研發,team+功能不斷升級;不僅是即時溝通系統,更成為企業數位轉型重要平台,進而協助企業落實ESG發展。從長庚醫院永續報告書,顯見team+提供醫療院所完整安全性管理機制,證實對醫療照護品質提升有顯著效益,促進永續發展;同時支持遠距醫療,有助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中的「健康與福祉」。   就華航部分,運用team+後,自動串聯相關工作人員,讓訊息即時傳遞與透明,促進工作團隊的溝通互動,提高工作效能,且有效內部治理,促進ESG永續經營。   郭承翔強調, team+兼具協助企業綠色轉型功能,從環境面來看,即時溝通、線上薪資傳遞,降低辦公室耗能,減少碳排放。社會層面,team+則是能讓員工公、私事明確分開,得以平衡工作與生活。就內部治理部分, API串接企業內部各種系統並整合在平台上,促使企業有效進行內部管理。除幫助企業知識傳承,藉著私有雲架構、檔案存取限制等資安防護,也讓管理透明化與協助企業內稽內控。   郭承翔進一步說明,team+可充分支持企業在內外部的互動,更能協助企業實踐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的9項;包含「促進全球合作,共享訊息與資源」和「減少碳足跡,支持環保協作」等。永續發展已是全球重要議題,更是企業持續成長、擴大佈局的關鍵點,互動資通很高興有機會在客戶達到永續經營願景的過程中扮演關鍵夥伴。

文章來源 : 互動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09 加入收藏 :
台經社 永續農業與作物健康管理

為推廣氣候變遷下的作物健康管理、促進生物多樣性,及因應消費者所關心的食品安全,台經社孫智麗社長與台茂林冬霧董事長、中興大學鄭政峯教授、黃振文教授、黃姿碧教授、及屏科大、宜蘭大學農業學者專家等,日前(8/9)去苗栗縣卓蘭鎮「鄉野觀光農園」,考察應用奈米鈣於甘露梨的生產管理及成果。噴灑奈米鈣可促進甘露梨健康生長以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還可強化甘露梨耐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而用於甘露梨生產資材回收循環使用、剩餘資源化加值再利用。 中興大學鄭政峯教授指出,應用新農法推動作物健康管理:(一)重建土壤中微生物生長環境,正確有效地從葉面施加營養元素,來促進植株健康生長。(二)植物健康管理,除解決食安及農業環境污染外,亦能提供足夠量且高品質農產品,達成永續環境目標。(三)透過空中噴灑,以奈米鈣替代展著劑,能適用於森林林木的健康管理,降低病蟲害與提高碳匯能力,也能促進生物多樣性。(四)健康的土壤種出健康的植株,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讓人類也能健康,達到全球人類永續目標。 資料來源: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鄭政峯「永續作物管理」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5638   「寶島甘露梨」品種權爭訟結果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18269   國際植物新品種權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03766/amp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830 加入收藏 :
2024年永續行動與微電影競賽 長庚大學榮獲佳績

長庚大學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長期致力推動及鼓勵校內師生參與USR課程活動,累積許多成果,今年再傳捷報!除了在2024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競賽中,獲得3項銅級獎榮譽;更在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競賽脫穎而出,從183作品中擠進銅級獎行列,在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努力與成就有目共睹。 長庚大學獲得金鵰微電影獎,由計畫主持人吳菁宜老師(圖右)代表領獎。   長庚大學李坤穆永續長(圖右)代表領取2024永續行動獎。 長庚大學以「健康照護體系建立」、「弱勢族群社會支持」及「在地發展永續創新」為USR三大核心目標。今年有三項計畫獲得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競賽肯定,其中有兩項屬於「SDG3健康與福祉」項目。首先是護理系連心瑜老師帶領的「守護偏鄉心肝寶貝」計畫,致力於透過建構桃園市復興區兒童及青少年群體的健康生活型態與識能,預防代謝症候群及脂肪肝等慢性疾病。 長庚大學連心瑜老師團隊以「守護偏鄉心肝寶貝」提供復興區兒童健康照護。 其次是莊宜靜老師主導的「健康肌智‧銀得精采」活動,源自職能治療系吳菁宜老師所帶領的「人口老化社區健康照護體系建構—在地與偏鄉計畫」,旨在提升社區長者的身心靈健康。該活動結合校內課程及實證結果,設計涵蓋運動、認知與風險因子預防與管理的健康介入方案。 長庚大學莊宜靜老師團隊以「健康肌智,銀得精彩」提供社區長者健康促進。 第三項則是在「SDG4優質教育」項目中獲獎,由職能治療系孟令夫老師所帶領的「字詞『復興』在偏鄉」計畫,旨在設計多內涵、統合性特質的書寫方案,並建立學童的勝任感、自主性及識字能力。該計畫根據學童個別需求,靈活融入自主認知與數位化策略,降低教育不平等問題。 長庚大學孟令夫老師團隊以「字詞復興在偏鄉」解決偏鄉學童書寫困境。 另一方面,今年台北金鵰微電影展競賽競爭激烈,共有94個單位、183部作品一起角逐榮譽。長庚大學微電影以「行動力照護評估—客製化鞋墊」為主軸,同樣源自職治系吳菁宜老師「人口老化社區健康照護體系建構—在地與偏鄉計畫」子團隊,結合物理治療學系在行動能力檢測與鞋墊製作方面的專業教育,建立偏鄉場域實作的服務學習模式。最終獲得永續微電影銅級獎,實屬不易。 長庚大學永續辦公室表示,隨著大學社會責任成為全球的新顯學,長庚大學將持續發揮醫療人文優勢,推動各項社會與產業議題,確保校務經營、教學與研究,以及校園建設的永續發展,同時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致力成為學習的典範。

文章來源 : 長庚大學秘書室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0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5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初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