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弱視」新聞搜尋結果, 共 8 篇 ,以下為 1 - 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把握弱視黃金治療期,創新療法帶來新希望!

台北,2025年2月25日 — 弱視(Amblyopia),俗稱「懶惰眼」,是兒童早期視覺發育障礙的常見病症。當大腦視覺區因缺乏清晰影像刺激而停止發育,即使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仍無法達正常標準。專家指出,弱視治療的黃金期在6至7歲前,早期診斷與治療對視力恢復至關重要。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創新療法如「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將治療年齡上限延長至12歲,為更多孩子帶來希望。 弱視成因多元,早期篩查是關鍵 弱視的成因包括: 斜視性弱視:因眼睛斜視導致大腦抑制一隻眼的視覺信號。 屈光不正性弱視: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未及時矯正。 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屈光度數差距過大。 剝奪性弱視:如先天性白內障或眼瞼下垂等結構異常。 這些因素若未能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永久受損。專家建議,家長應在孩子4至5歲時進行首次視力檢查,並留意以下徵兆: 鬥雞眼、瞇眼看物、目光渙散、瞳孔灰白或經常跌倒 視力未達年齡標準(3歲0.6、5歲0.8、6歲1.0) 若發現異常,應立即接受散瞳檢查與專業診斷。 弱視治療新突破:旋轉式稜鏡訓練法 傳統弱視治療仰賴配鏡、遮蓋療法與視覺訓練,雖有效但耗時且易引起兒童抗拒。如今,由林超群兒童眼科獨創的「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帶來新希望。該療法利用旋轉稜鏡效應,每20秒分離左右眼影像,刺激大腦視覺區活化,促進視力與雙眼協調發展。 療法優勢 無需遮眼,孩子只需透過儀器觀看電視或平板,過程輕鬆有趣。 依從性高,避免傳統遮眼的不適與抗拒。 短期見效,輕度弱視患者2至3個月可達1.0視力,重度患者6至12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 提升立體視覺,促進視覺協調發展。 該技術已獲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及國際期刊認可,為弱視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治療時機與持續性至關重要 「弱視治療越早越好,6歲前效果最佳,12歲前仍有機會。」林超群醫師強調,初期治療進展快,但若中斷訓練,視力可能復發。因此,建議持續訓練6至8個月,鞏固大腦視覺細胞發育,並定期回診追蹤。此外,對於屈光性弱視患者,配戴正確度數眼鏡也尤為重要。 家長須知:弱視不可忽視 若弱視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終身視力低下,影響學習與生活。專家呼籲家長應重視定期視力篩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孩子。此外,鼓勵戶外活動、糾正不良用眼習慣,有助降低弱視風險。 林超群兒童眼科:專業值得信賴 林超群醫師憑藉豐富經驗與創新技術,成為弱視治療領域的權威。其診所提供每周二至五的弱視訓練課程(下午2至7時),每次50分鐘。 預約電話:(02)2312-2020診所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3號2樓 把握弱視治療黃金期,讓孩子的視界更清晰!立即行動,為未來鋪路。

文章來源 : 可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802 加入收藏 :
一次了解散光原因、症狀與治療新選擇!

台北,2025年2月26日 — 散光(Astigmatism),又稱「亂視」,是一種常見的屈光不正問題,因角膜形狀不規則導致光線無法精準聚焦於視網膜,影像模糊變形。散光不僅影響視力品質,還可能引發眼睛疲勞與弱視等併發症。專家提醒,兒童散光若不及早矯正,可能影響視覺發育,林超群兒童眼科提供專業治療方案,幫助孩子重獲清晰視界。 散光成因與症狀:遺傳與生活習慣皆相關 散光主要由角膜呈橢圓形引起,多為先天遺傳,也可能因外傷、角膜病變或長時間不良用眼習慣(如過度使用手機)加重。散光可分為: 規則散光:角膜呈橢圓狀,多數可透過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 不規則散光:角膜凹凸不平,常由外傷或病變引起,嚴重者需硬式隱形眼鏡或角膜移植。 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疊影、夜間光暈、眼睛疲勞及頭痛。中高度散光患者(超過200度)若未矯正,可能引發屈光性弱視,特別是兒童階段更需警惕。 散光檢測與分級:30秒自我測試曝光 想知道是否有散光?專家分享簡單自我檢測法: 觀看放射狀線條圖,距離1公尺遮眼測試。 若線條粗細不均,可能有散光風險,建議立即就醫確認。 散光依度數分級: 輕度:小於100度(1.00D) 中度:100至200度(1.00D–2.00D) 高度:超過200度(2.00D) 高度散光佔人口約2%,若不治療,兒童可能因視覺失衡影響大腦發育,導致弱視,矯正視力難達1.0。 散光矯正新選擇:從眼鏡到創新療法 散光治療方式多元,包括: 眼鏡:最普遍方式,可同時矯正近視或遠視。 隱形眼鏡:軟式隱形眼鏡適用於200度以下散光,高度散光則需硬式鏡片。 雷射手術:20歲後可考慮,修復角膜形狀,但需專業評估。 對於兒童散光併發弱視,林超群兒童眼科推出「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無需遮眼,透過儀器刺激視覺神經發育,快速提升視力並改善雙眼協調,對高度散光引起的弱視效果顯著。專家強調,7歲前是矯正黃金期,12歲前仍有治療機會。 散光與近視的連動:預防從日常開始 散光本身度數穩定,但未矯正可能加深近視。50度以上散光應配鏡,避免瞇眼增加眼壓,導致近視惡化。預防建議包括: 確保充足光源閱讀、每小時用眼休息5分鐘、避免揉眼傷害角膜、每年定期視力檢查。 林超群兒童眼科:散光與弱視治療專家 林超群醫師憑藉專業技術與創新研究,在兒童眼科領域備受推崇。診所提供散光檢測與弱視訓練。 診所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3號2樓預約電話:(02)2312-2020營業時間:周二至周五下午2點至8點、周六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散光不可忽視,及早矯正讓視界更清晰!立即預約,為孩子視力健康把關。

文章來源 : 可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149 加入收藏 :
無障礙設計共創多贏 節省成本從籌備開始

香港2024年7月8日 /美通社/ -- 數碼化推動社會進步,同時也有助於社會共融。然而,許多企業對於數碼共融存在誤解,認為這只是一種額外的開支。實際上,數碼共融不僅符合社會責任,還是一項值得投資的項目。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致力推動社會發展數碼共融並建設無障礙的網絡環境。這不僅有助於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和推廣產品,還有助於建立一個和諧共融的社會。例如,符合WCAG標準的網頁設計可以方便殘疾人士享受各種服務。HKIRC截至目前已與多個復康團體合作,共同推動人們對數碼共融優勢的認識。 共融設計本小利大 無障礙設計成本極為有限,假如在網頁或流動應用程式的早期設計階段加入無障礙設計,是最為符合經濟原則的方法。數碼化正為一般市民帶來便利,加入無障礙設計更可拉近了其他有需要人士與社會的距離,例如:殘疾人士及長者,共同達致共融社會目標,一同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便利,並可擴大受眾和市場。 作為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的合作機構,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簡稱:協進會)致力於提供視障人士的復康服務,並發揮自助互助精神,共同推動數碼共融普及化,㩦手共建網絡無障礙城市。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執行委員樊振雄表示,數碼化大大改善了殘疾人士的日常生活,例如政府公共服務,網上銀行、購物和外賣平台,足不出戶處理大小事務和購物,無須舟車勞頓,提供不少方便。 數碼渠道有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吸收資訊、娛樂和參與社會事務,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內置的讀屏軟件,即可讓視障人士從網上報刊雜誌獲得社會和娛樂資訊,拉近了他們與社會的距離。 數碼化有利共融 目前,政府和大多公營機構已達到無障礙的數碼共融要求,但大部份私人機構未能符合數碼無障礙設計,因此無法使殘疾人士受益,且這也不符合它們自身的推廣效益或直接的商業利益。 樊振雄解釋,現時大部分私人機構的網頁、流動應用程式,甚至電子文檔未能符合數碼無障礙設計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殘疾人士無法利用讀屏軟件或其他協助工具去了解其內容,從而無法享受資訊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例如,如果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沒有為圖片內容或按鈕加入文字描述,視障人士就無法透過讀屏軟件理解相關的內容,接收資訊或使用服務。 樊振雄指出,許多人對於加入無障礙設計存在誤解,認為這是一個昂貴的過程。實際上,如果在早期階段就考慮這些無障礙設計因素,成本是非常有限的。 設計得宜配合系統 《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簡稱WCAG)是由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制定的全球最廣泛採用的無障礙網頁標準。只要網站符合WCAG的建議,就能夠方便地供肢體、視覺、聽覺等殘障用戶使用。市場上有一些針對弱視人士的網頁插件,這些插件提供了有益的功能和工具,以幫助他們更輕鬆地瀏覽網頁。這些插件可以提供字體放大、對比度調整、閱讀輔助和語音導航等功能,從而提高弱視人士的網頁閱讀體驗。雖然這些插件只是一種補充方案,但它們為弱視人士提供了實用的工具,使他們能夠更輕鬆地訪問網絡內容。除了插件,遵從WCAG的設計原則和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Design)的網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直接為弱視人士提供更方便、無需插件的瀏覽體驗。 樊振雄表示,很多網站在建立時並未考慮到數碼共融的要求,而是在運作後才進行修補或安裝插件,但這樣做其實更難以維護。相反,如果在設計初期就將符合WCAG的要求納入標準,從長遠來看,成本更低。政府在全面推行無障礙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樊振雄指出,在疫情期間,數碼化的應用,如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推動了全民使用電子科技,實現了數碼共同抗疫。這樣的發展使得社會更加認識到無障礙設計的好處,並解決了社會共融中的各種難題。 無障礙設計精益求精 樊振雄指出,他們除了推動無障礙設計外,還致力建議改善其他不友善的設計。例如,一些網頁使用圖像文字或reCAPTCHA拼圖來防止機器人攻擊,但這對視障人士造成了困難。雖然有些系統提供聲音讀出內容的支援,但這些功能主要只支援英語,而且年長的殘疾人士也可能無法聽懂。 近年有部分機構改以多重認證,透過手機短訊(SMS)進行認證,對殘疾人士更為方便;部分銀行則以聲紋和語音認證,以方便視障人士。然而當要進行手機銀行開戶程序等,不但要拍攝和上傳身分證照片,為了確定人臉識別是真人,亦要按照應用指示,進行微細動作,對於失明人士仍構成一定困難。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社會企業)總經理黃仕鋒說,數碼共融還涵蓋了多個層面的應用,例如許多智慧城市應用也應該加入無障礙設計元素。多年來,協會與銀行公會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希望更多銀行能夠達到無障礙設計的要求。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總幹事關卓妍則認為,智慧城市數碼共融涉及範圍愈來愈廣,網頁和流動應用只是起點,協進會與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緊密合作,推動企業數碼共融,變成「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社會責任一部份,推動共融在企業管治的連貫性。 「我們在政策層面向政府提出意見,旨在喚起社會對共融議題的關注,以確保共融理念能夠從上而下得到有效執行。這項舉措將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共融的社會,使殘疾人士能夠更輕鬆地參與數碼世界。這顯示出社會對於共融的重視,並為促進包容性和平等的社會環境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黃仕鋒說,數碼化服務影響更多層面,因此與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合作,呼籲各界在設計初期就考慮無障礙性。最近出現的餐廳點餐軟件實際上方便了殘疾人士就餐,但設計和操作也需要符合無障礙原則,例如掃碼步驟以及網頁如何方便視障人士點餐。他們正在與餐飲業商討如何確保設計中加入無障礙元素。 「事實上,殘疾人士非常依賴數碼服務,他們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並且彼此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只要無障礙設計出色,口碑就會迅速傳播。有些企業可能認為無障礙設計是成本,但實際上應該將其視為一項投資,作為提升數碼競爭力的手段。」樊振雄舉例,某些外賣平台在建立時就考慮到無障礙設計,結果在殘疾人士之間口耳相傳,迅速成為主流應用。 「我們與HKIRC一同鼓勵無障礙的設計,利己利人之餘,對企業社會更是雙贏,何樂而不為?」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致力鼓勵企業採用數碼無障礙設計,了解每間企業都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因此,HKIRC建議企業從入門級的數碼無障礙開始,引入針對弱視人士的網頁插件,協助他們更容易理解網站內容。 透過這些網頁插件,以提升弱視人士的使用體驗。例如,一些插件可以提供語音輔助功能,將網站內容轉換成語音,讓弱視人士能夠聽取而不僅僅依賴於視覺。此外,有些插件還能提供色彩選擇功能,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網站的色彩配置,以確保對比度的適應性。這對於弱視人士來說特別重要,因為他們可能對不同的顏色組合敏感或有困難辨識。 這些網頁插件的整合相對輕易,並且適應不同的網站需求。通過引入這些插件,企業可以快速提升他們網站的可訪問性,從而更好地服務弱視人士,確保他們能夠輕鬆訪問和使用網絡服務。同時,HKIRC鼓勵企業逐步改進網站無障礙設計,以確保所有使用者都能夠輕鬆訪問,以推動無障礙設計的理念,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網絡體驗。 關於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 (HKIRC) 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指定的非利潤分配、非法定擔保有限公司,專責從事香港地區頂級域名 (即 .hk及.香港) 的行政工作。HKIRC所提供的域名登記類別包括英文.com.hk、.org.hk、.net.hk、.edu.hk、.gov.hk、.idv.hk、.hk,及中文的.公司.香港、.組織.香港、.網絡.香港、.教育.香港、.政府.香港、.個人.香港、.香港,和將會在香港推出其他相關域名的服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30 加入收藏 :
鷹瞳科技(02251.HK)2023年再創佳績,商業化提速,沒有對手!

EQS 新聞 / 2024-04-10 / 17:58 UTC+8 鷹瞳科技(02251.HK)2023年再創佳績,商業化提速,沒有對手!   港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02251.HK)近日發佈2023財年業績,全年實現收入約2.039億元,同比增長79.5%,毛利潤約1.25億元,增長124%,毛利率提升12.2個百分點,至約61.3%。   公司致力於為慢性病早篩及管理、近視防控等提供全面和多方位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是全球視網膜影像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和先行者。2023年,鷹瞳科技商業化全面提速,多數同業還處於實驗室或商業化早期階段,公司作為行業領頭人,完全沒有對手!   2023各項指標全線爆發,進入快速成長期,看不見天花板   鷹瞳科技屬於醫療AI影像行業,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深度演算法平台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產品包括:1)醫療器械軟件(SaMD),通過識別視網膜影像來檢測、診斷相關病灶,適應症有糖網病、青光眼、白內障等,應用於醫療場景。及2)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可以覆蓋55種病灶,為大健康領域提供慢病管理、健康評估等。二者都屬於眼底AI範疇,公司還有近視防控AI、視覺訓練AI等軟硬件產品。   公司的核心是一套AI軟件,各商業場景的眼底相機提供眼底圖像,覆蓋了醫療、大健康場景,主要運營指標為:檢測網點、檢測量、均價、客戶數等。   2023年,鷹瞳科技覆蓋的活躍檢測網點數量達5,671個,同比增長139.2%,各類場景如醫院數量達276家,增長527.3%,基層醫療機構1,221家,增長1,271.9%,體檢中心320家,增長111.9%,視光中心1,986家,增長113.5%。全年的檢測數量約683萬次,增長58.1%,均價約22.6元,提升11.3%,客戶數量達673個,增長69.5%。此外,2023發現重大陽性使用者數31,459例。   細分三大業務板塊,鷹瞳醫療收入8,460萬元,增長200%,鷹瞳健康收入4,440萬元,增長6.1%,鷹瞳眼健康收入7,500萬元,增長71.9%。三個板塊的檢測量則分別約250萬次(增長85.9%)、206萬次(增長8.6%)及228萬次(增長108.6%)。   總結亮點:1)商業化推廣提速,網點數量增幅喜人,尤其在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等醫療場景取得了遠超預期的增長,該類場景擁有大量的患者入口,對應的是公司SaMD拿證產品,充分證明了公司產品在專業醫療場景的有效性和需求量的巨大潛能。2)全年檢測量高增58.1%,醫療、眼健康場景的檢測量都明顯增加,一方面該類場景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隨著網點數的增加,作為新事物的眼底AI檢查,檢測量也會有一個從接觸,認可,到爆發的過程,未來的檢測量的上限,可謂看不見天花板。   新增兩個賽道:近視防控AI、視覺訓練AI,加強診療一體化戰略   國家衛健委2022年發佈的《“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0至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兒童青少年眼健康整體水平不斷提升,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不斷提高,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人數逐步減少等目標。   鷹瞳科技踐行用AI技術助力青少年近視防控和眼健康發展,期內,公司針對眼底AI產品覆蓋病灶中陽性檢出率排名第一的豹紋狀眼底,推出了近視防控AI產品,乃針對青少年近視發生的主要原因,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在用眼距離管理、光線管理等方面相繼研發推出的創新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   此外,針對斜視及弱視傳統治療依從性較差的問題,鷹瞳科技基於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開發出了針對兒童青少年斜視及弱視的視覺訓練AI治療產品,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受到專業醫生及患者的認可,視覺訓練AI產品已覆蓋全國800餘家醫院。   總結亮點:憑藉這兩個新品類,公司第二曲線初見成效,也很好的完善了公司診療一體化戰略,更多C端的消費類硬件產品,也很好的擴展了公司業務維度。   醫療AI芯片大模型賦能,研發持續突破,2024新適應症將落地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鷹瞳科技十分看重技術研發,在眼底AI這一塊參與了多項行業標準制定,並擔負起了多個新適應症的研發創新,是醫院、高校、科研機構最願意合作的企業之一。而且,隨著商業化不斷突破,也在更快反哺AI算法模型,以及與國內外最先進的AI醫療芯片搭配(英偉達、寒武紀),公司在醫療AI大模型領域的探索也在持續推進,未來研發、運營效率都有望持續提升。   2023年7月,鷹瞳科技參與制定了《基於眼底圖像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評估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的專家共識》。期內,還與北京大學展開合作,探索如何早期發現癡呆症的方法。2023年8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愛康集團聯合研發並驗證了一種深度學習模型,能夠通過視網膜眼底彩照篩查甲狀腺功能亢進。2023年10月,參加了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MICCAI 2023,有八篇論文被MICCAI收錄,其中1篇Oral論文在大會展示。涵蓋了視網膜疾病識別、皮膚病識別以及腦影像等多個人工智能熱點研究領域。   新產品方面,Airdoc-AIFUNDUS(2.0)版本2024年有望獲批,將會新增三個適應症,包括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及AMD。眼底相機方面,最新的M型多模態掃描器也完成了研發階段,正在申請註冊。   2023年,鷹瞳科技海外市場拓展方面也取得不錯進展,期內Airdoc-AIFUNDUS(1.0)獲得歐盟CE MDR認證,能夠正式進入包括比利時、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在內的27個歐盟成員國市場。公司還在智利、西班牙、捷克、泰國、菲律賓、印尼、南非及馬來西亞,取得了初步的業務進展。2023年,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同比增長496%,達到920萬元,收入佔比升至4.5%。   總結亮點:作為眼底AI影像行業領航人,鷹瞳科技領銜多個新適應症的研發創新,對行業、對自身發展都具有重大的醫學和商業意義。此外,除了眼底AI,公司皮膚影像、腦部影像也是具有一定技術儲備,未來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2024年,新產品Airdoc-AIFUNDUS(2.0),將為公司新添三個適應症,醫院科室除了眼科、內分泌科、體檢科,將再新增心臟科、神經科等,商業化將更上一層樓。而海外市場,也將是印證公司產品力的巨大機會。 文件: 鷹瞳科技(02251.HK)2023年再創佳績,商業化提速,沒有對手! 2024-04-10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67 加入收藏 :
鷹瞳科技發布2023年度業績,營收增長79%,服務6.83百萬人次

EQS 新聞 / 2024-04-02 / 09:53 UTC+8 鷹瞳科技發布2023年度業績,營收增長79%,服務6.83百萬人次   3月27日,醫療人工智能企業鷹瞳科技(2251.HK,Airdoc)公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增長至2.039億元,同比增長79.5%。公司持續提高盈利能力,實現毛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124%;毛利率提升12.2個百分點,達到61.3%,實現營收和毛利率雙增長。   2023年,鷹瞳科技秉持”讓健康無處不在”的使命,通過視網膜影像輔助診斷人工智能軟件(SaMD)和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共計服務了6.83百萬人次,識別出31,459例重大陽性案例,爲用戶早期發現重症風險做出了貢獻。活躍服務網點數增長至5,671,同比增長139.2%,客戶數量增長至673個,同比增長69.5%。   2023年,鷹瞳醫療的網點數量和檢測數量都有較大的增長。其中,高等級醫院的覆蓋活躍網點數量達到了276家,同比增長527.3%;檢測次數達到了24.2萬,同比增長197.5%。基層醫療機構的覆蓋活躍網點數達到了1,221家,同比增長1,271.9%;檢測次數達到63.5萬,同比增長640.2%。   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鷹瞳科技擁有先進的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深度學習算法平台。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中國首批通過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技術,提供早期篩查、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壹。公司核心産品Airdoc-AIFUNDUS(1.0)是首個獲得國家藥監局第三類醫療器械證的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輔助診斷産品,用于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持續推進診療壹體化戰略,第二曲線初現成效   2023年,公司向診療壹體化的戰略部署邁出第壹步,公司積極響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政策號召,研發上市近視防控AI産品和視覺訓練AI産品。其中,近視防控AI産品使用人次達到89.03萬,服務用戶數量達到1.4萬;視覺訓練AI産品使用人次達到91.84萬,家庭訓練服務用戶數量達到1.3萬,到院訓練服務用戶數量達到8.1萬,視覺訓練AI産品已經覆蓋全國800余家醫院。   公司針對眼底AI産品覆蓋病竈中陽性檢出率排名第壹的豹紋狀眼底,推出近視防控AI産品,針對青少年近視發生的主要原因,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在用眼距離管理、光線管理等方面相繼研發推出創新産品和綜合解決方案,從AI檢查驗配、AI評估與預測分析,到近視的預防、矯正和控制,真正有效地實現近視的防控和治療的眼健康管理效能。   針對斜視及弱視傳統治療依從性較差的問題點,鷹瞳科技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開發出針對兒童青少年斜視及弱視的視覺訓練AI治療産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受到專業醫生及患者的認可。   在報告期內,我們推出AI賦能的鷹瞳眼健康業務,相關産品可檢測出包含血管類、神經類,以及出血、斑塊等異常表現在內的30+項的眼健康風險,並結合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對視網膜變化和屈光進展進行預測,通過對進展參數的監測實現精准化、個性化的眼健康管理,産出適用于眼健康管理場景的可視化報告,賦能每壹個普通人成爲專家,助力機構專業眼健康能力和業務業績的雙線提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實現從AI識別分析到數字化管理,再到落地支持的全方位流程,爲眼健康業務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全球化初見成效   鷹瞳科技全球化業務規模開始成長。近幾年,公司積極布局全球化業務,並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南非及馬來西亞,均取得了初步的業務進展。去年,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同比增長496%,達到人民幣920萬元,占報告期內總收入的4.5%。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的Airdoc-AIFUNDUS(1.0)獲得了歐盟醫療器械法規(CEMDR)的認證,使公司産品能夠正式進入包括比利時、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在內的27個歐盟成員國市場。與此同時,公司便攜式眼底相機和近視治療産品在2023年4月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特別嘉許金獎」,這標志著公司産品在全球發明和專業人士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肯定。   Airdoc-AIFUNDUS(1.0)及公司便攜式眼底相機在過去兩年中已成功獲得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等多個國際市場相關機構的監管許可批准注冊。具體而言,Airdoc-AIFUNDUS(1.0)已獲得印度尼西亞、越南、南非、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馬來西亞的監管批准或注冊;便攜式眼底相機已獲得印度尼西亞、南非、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泰國的監管批准注冊。   醫療AI芯片大模型算力賦能基層醫療   根據《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超過103萬個醫療衛生機構中,近98萬個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23年,公司同時擴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覆蓋,覆蓋網點數達到了1221家,同比增長1271.9%;檢測次數達到53.6萬,同比增長640.6%。   鷹瞳醫療覆蓋包括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如小區診所)及體檢中心在內的醫療機構。公司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賦能醫療機構,解決醫患比例懸殊和醫療資源緊缺問題,鷹瞳醫療的解決方案主要滿足檢測及輔助診斷某些適應症的臨床需求,提供諸多定量測量指標方便醫生提高診療效率和質量。   將Airdoc-AIFUNDUS(1.0)納入中國大部分省份的定價指引,從而落實醫院的醫療服務收費。目前,北京、河北、山東、山西、安徽及江蘇的地方政府機關已發布我們産品相關的定價指引,據此,我們的Airdoc-AIFUNDUS可作爲新增收費項目。   鷹瞳科技獲批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應用場景項目,並成功在北京市海澱區政務雲上,開發部署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軟件及隨訪算法。這是我們首次將眼底AI算法與國産芯片寒武紀GPU相匹配,構建了以海澱區2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的AI區域基層醫療篩查、隨訪和轉診新模式。   在健康體檢渠道,全國超過320個體檢中心部署了鷹瞳科技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來自鷹瞳醫療的收入達到8460萬元,較同期增長200.0%。   我們持續投入技術創新,積極推動行業進步,2023年7月,我們參與制定了《基于眼底圖像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評估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的專家共識》,此《專家共識》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和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體檢分會,組織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此《專家共識》介紹到,與傳統人工ICVD(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評估方法相比,基于眼底圖像應用人工智能(AI)技術評估ICVD風險的方法具有實時、無創、易操作、成本低等優點。   從視網膜中清晰可見的除了血管還有神經,我們與北京大學和多家知名機構聯合攻關,致力于探索如何早期發現認知症的方法。我們的人工智能眼底相機能夠以更快捷、無創傷、便利及更經濟的方式進行認知症的篩查,這壹技術的商業化前景廣闊,並有望惠及更多的用戶。   認知症的早期檢測不僅有助于降低醫療成本,也能減輕社會負擔。公司聯合中國人壽財險推出了國內首個即使已患阿爾茨海默病也可投保的專病保險産品,該産品將視網膜AI篩查服務,作爲壹項增值服務,包含其中爲投保人群提供對阿爾茨海默病患病風險的評估幹預和健康管理,提供全新的完整健康保障方案。   2023年6月,公司與清華大學附屬長庚醫院聯合研發並驗證了壹種新的基于深度學習的新生血管分割模型,實現了在光學相幹斷層血管造影(「OCTA」)圖像中自動、准確識別出黃斑區脈絡膜新生血管(「CNV」),且相比以往模型表現更爲優異。有助于CNV量化和AMD進展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數據科學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ofBigData》中。   2023年8月,我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愛康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愛康集團」)聯合研發並驗證了壹種深度學習模型,通過視網膜眼底彩照篩查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數據科學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Big Data》發表。該研究是全球首個采用無創方法,而不是血液生化檢查和系統生物標志物來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研究,同時也是首個基于人工智能評估視網膜特征與甲狀腺功能亢進關系的研究,研究結果揭示了基于眼底照片自動篩查甲狀腺疾病的可能性。   2023年10月,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醫學影像計算會議(「MICCAI」)2023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我們有八篇論文被MICCAI收錄,其中1篇Oral論文在大會展示。   公司未來將持續投入醫療AI芯片大模型算法的研發,持續擴大全球覆蓋率,壹步步實現“讓健康無處不在”的願景使命。 文件: 鷹瞳科技發布2023年度業績,營收增長79%,服務6.83百萬人次 2024-04-02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93 加入收藏 :
鷹瞳科技2023年上半年營收8250萬元,同比增長120.6%

EQS 新聞 / 2023-08-28 / 09:57 UTC+8 8月25日,鷹瞳科技(02251.HK)公佈2023年截至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250萬元,同比增長120.6%;實現毛利潤5136萬元,同比增長132.7%;毛利率增長3.3個百分點,至62.3%;淨虧損4102萬元,同比收窄58.8%。 上半年,三大業務板塊增長強勁,服務網點數量、檢測量雙增長,服務網點數量3331個,檢測量達296萬次;公司2022年上半年同期服務網點數量為2681個,檢測量為163萬次。在檢測單價上,報告期內每次檢測收費為人民幣20.87元,相對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9.3元增長8.1%。 擴產能控成本現成效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鷹瞳科技擁有先進的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深度學習演算法平臺。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首批通過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技術提供早期檢測、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 具體來看,鷹瞳科技的三大業務板塊鷹瞳醫療、鷹瞳健康、鷹瞳眼健康業務增長勢頭強勁,營收2980萬元、2170萬元、3100萬元,同比增長137.3%、26.0%、307.0%。 鷹瞳醫療實現覆蓋率顯著提升,公司已將獲得國家藥監局首張眼底人工智慧輔助診斷三類醫療器械證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Airdoc-AIFUNDUS (1.0)銷售給143家醫院,以及525家基層醫療機構。另外,全國超過210個體檢中心部署了公司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公司實現內部硬體生產、規模經濟及完善成本控制,持續降低硬體成本。2022年,公司在湖南長沙建成第二個製造基地,同年,該工廠已通過最後測試階段,可開始投產。目前,該工廠有6條生產線製造3種類型設備,年生產能力約為10萬臺眼底相機。 通過持續降低成本,公司將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59%提高至62.3%。隨著產能擴大,鷹瞳科技也將能夠於不同管道大規模推廣自研可攜式眼底相機,並與客戶實施溢利分成機制。 推進診療一體化,AGI應用促增長 鷹瞳科技亦持續推進診療一體化戰略,按照檢出率順序,推出與外部治療計畫相結合的內部開發治療及控制解決方案。 例如,公司已推出了檢出率排名第一的豹紋狀眼底的治療產品,即一款近視治療產品。該產品榮獲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最高榮譽“特別嘉許金獎”。公司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斜視及弱視的傳統治療方法,並開發了近視及弱視治療產品,受到專業醫生及客戶的日益認可。 通用人工智慧(AGI)已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其應用日益融入日常生活。鷹瞳科技也將持續投入AGI和大語言模型(LLM)的應用研發,以將其進一步納入到產品和服務中,於輔助問診、疾病檢測及個性化醫療建議等中引入AGI,方便高效地連接醫生及患者,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做到“讓健康無處不在”。 文件: https://eqs-cockpit.com/c/fncls.ssp?u=db7e137e78c39baca9f4659d9e6a539b 標題: 鷹瞳科技2023年上半年營收8250萬元,同比增長120.6% 2023-08-28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 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4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7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十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