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弱視黃金治療期,創新療法帶來新希望!
台北,2025年2月25日 — 弱視(Amblyopia),俗稱「懶惰眼」,是兒童早期視覺發育障礙的常見病症。當大腦視覺區因缺乏清晰影像刺激而停止發育,即使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仍無法達正常標準。專家指出,弱視治療的黃金期在6至7歲前,早期診斷與治療對視力恢復至關重要。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創新療法如「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將治療年齡上限延長至12歲,為更多孩子帶來希望。
弱視成因多元,早期篩查是關鍵
弱視的成因包括:
- 斜視性弱視:因眼睛斜視導致大腦抑制一隻眼的視覺信號。
- 屈光不正性弱視: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未及時矯正。
- 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屈光度數差距過大。
- 剝奪性弱視:如先天性白內障或眼瞼下垂等結構異常。
這些因素若未能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永久受損。專家建議,家長應在孩子4至5歲時進行首次視力檢查,並留意以下徵兆:
- 鬥雞眼、瞇眼看物、目光渙散、瞳孔灰白或經常跌倒
- 視力未達年齡標準(3歲0.6、5歲0.8、6歲1.0)
若發現異常,應立即接受散瞳檢查與專業診斷。
弱視治療新突破:旋轉式稜鏡訓練法
傳統弱視治療仰賴配鏡、遮蓋療法與視覺訓練,雖有效但耗時且易引起兒童抗拒。如今,由林超群兒童眼科獨創的「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帶來新希望。該療法利用旋轉稜鏡效應,每20秒分離左右眼影像,刺激大腦視覺區活化,促進視力與雙眼協調發展。
療法優勢
- 無需遮眼,孩子只需透過儀器觀看電視或平板,過程輕鬆有趣。
- 依從性高,避免傳統遮眼的不適與抗拒。
- 短期見效,輕度弱視患者2至3個月可達1.0視力,重度患者6至12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
- 提升立體視覺,促進視覺協調發展。
該技術已獲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及國際期刊認可,為弱視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治療時機與持續性至關重要
「弱視治療越早越好,6歲前效果最佳,12歲前仍有機會。」林超群醫師強調,初期治療進展快,但若中斷訓練,視力可能復發。因此,建議持續訓練6至8個月,鞏固大腦視覺細胞發育,並定期回診追蹤。此外,對於屈光性弱視患者,配戴正確度數眼鏡也尤為重要。
家長須知:弱視不可忽視
若弱視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終身視力低下,影響學習與生活。專家呼籲家長應重視定期視力篩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孩子。此外,鼓勵戶外活動、糾正不良用眼習慣,有助降低弱視風險。
林超群兒童眼科:專業值得信賴
林超群醫師憑藉豐富經驗與創新技術,成為弱視治療領域的權威。其診所提供每周二至五的弱視訓練課程(下午2至7時),每次50分鐘。
預約電話:(02)2312-2020
診所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3號2樓
把握弱視治療黃金期,讓孩子的視界更清晰!立即行動,為未來鋪路。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 可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 可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台灣產經新聞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