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台經社」新聞搜尋結果, 共 55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起跑! 高中職、大專院校、新創公司看過來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舉辦仿生設計競賽邁入第十一年,在新北市政府、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徵求有志青年與大自然合作提出永續設計、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除了大專青年與高中職組,今年特別新增「青創組」獎項,提高獎金找尋屬於台灣的仿生新創!大專與青創組於2025年5月25日(週日)23:59截止收件;高中職組於2025年6月1日(週日)23:59  截止收件! 世界經濟論壇《2025全球風險報告》指出,當前全球風險嚴重性排行第二為「極端氣候」、第六名為熟知的「汙染」;而未來10年全球風險嚴重性排行中「環境風險」是最顯著惡化者,包含「極端氣候事件」、「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崩潰」、「地球系統的重大改變」、「自然資源短缺」位居前四名!屬於人類文明的錯誤/假消息傳播、武裝衝突、地緣經濟對抗、社會兩極化等紛擾問題有待努力消彌,但大自然急遽變化與自然資源消損對人類的衝擊正靜靜地、逐步加劇惡化中,影響世代生存的環境!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與青創組主題為「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仿生創新方案」、高中職組主題為「極端氣候下的仿生適應策略」。大專組由新北市政府漁業處、環保局、秘書處出題並提供各5萬元獎金,對應該局處業務的SDGs目標;而青創組由青年局提供7萬元獎金與新創進駐資源徵求師法自然的仿生科技解方;高中職組則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總獎金6萬元鼓勵高中職向生物學習生存策略、嘗試解決現實環境與生態問題。 作品進入決選之團隊皆可參與「仿生共學咖啡館」活動,由專家輔導團協助作品進行優化,以利商業化進程!大專與青創組競賽辦法請至: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2025-taiwan-biomimicry-design-challenge/  ;高中職組競賽辦法請至: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2025-biomimicry-design-challenge_high-school/ 或直接參閱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官網: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 #仿生  #新北市政府  #科博館  #台經社  #SDGs  #極端氣候

文章來源 :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492 加入收藏 :
全球唯一! 仿生科技新創加速器向台灣招手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與台灣經濟研究社(台經社)將在今(2025)年推動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全球唯一的仿生科技加速器「希望之光加速器(Ray of Hope Accelerator)」,這是全球標榜為「以科學為驅動力、受自然策略啟發、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中至少一項」的科技新創公司所創立的加速器。入選的新創公司不僅能直接獲得1萬5千美元的非稀釋資本、價值超過 5萬美元的知識服務、六個月線上加速器輔導課程、還能實際參與獨特的「沉浸自然」工作坊與氣候相關論壇、獲得國際宣傳、媒合潛力企業與投資人! 「希望之光加速器(Ray of Hope Accelerator)」由全球仿生總會創辦,創始贊助夥伴為Ray C. Anderson 基金會,近期也加入如Bentley賓利汽車、L'Oréal萊雅集團等贊助,鏈結至少8個投資早期新創的組織。每年,加速器會支持10家具有高影響力的受自然啟發的新創公司,涵蓋從種子前階段到A輪融資階段,代表不同的產業和地區。自成立以來,希望之光加速器已向近50家有影響力的新創公司提供了75萬美元的非稀釋資金,自2020年以來,全球仿生科技加速器投資組合公司已獲得超過 1.25 億美元的衍生投資! 入選加速器的新創公司遍及全球15個國家,紐西蘭、法國、丹麥、印度、日本、加拿大、美國、阿根廷等。產業舉凡化學與材料、建築環境、製造和先進機器人技術、再生能源、交通和行動系統、食品和農業、保育和復育、生命科學和醫療技術、生物技術、消費品、化妝品、紡織品、水、海洋科技、氣候科技等。 2025年全球仿生科技新創加速器預計於美國時間3月3日(一)啟動徵件、4月25日(五)截止申請作業。在此之前,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與台灣經濟研究社將舉辦一場仿生工作坊,引入獨特的仿生設計思考,讓欲參加選拔的團隊,能快速融入仿生思維、以仿生思維為基礎撰寫申請資料,降低在初審階段因不符仿生科技解方而遭淘汰,並聘請產業專家或創投擔任營運計劃診斷顧問,進行商業可行性評估,提高商化與募資潛力。如完成台灣仿生新創工作坊課程、參與全球仿生加速器申請並成功入選者,再獲台經社提供每名10萬元(至多兩名、用於補貼出國受訓差旅費用)的獎勵金! 2025年全台唯一仿生新創工作坊,預定2月25日(二)下午在台北市舉辦(3小時),課程全額補助名額有限,即日起至2月20日(四) 23:59截止報名,報名者如經主辦單位審核通過,將獲工作坊課程全額補助,報名資訊詳見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官網: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台灣經濟研究社官網: https://www.bioeconomy.tw/ 或直接上網登記報名:https://forms.gle/oFYUcSwvibtvvYCJ9。 仿生工作坊聯絡人: 江佳純秘書長 email: Julia.chiang@biomimicrytaiwan.org、電話: 02-23711288 轉2209 或 0933-625758 #仿生 #台經社 #新創 #加速器 #募資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710 加入收藏 :
台灣仿生十週年音樂饗宴 支持生物多樣性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偕同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將於今(2024)年12月21日(週六)中午12:00舉辦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10周年慶祝活動,豐富內容包括企業ESG關注的生物多樣性介紹、傳遞天癒五生意境的平和音樂會、以及原型食材餐會等精彩活動。歡迎有興趣加入成為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會員,報名參加與會支持仿生與生物多樣性、享受知識與音樂饗宴! 仿生10周年會員大會特別邀請台灣傑出女科學家趙淑妙談「生物多樣性與仿生」。她曾擔任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成功解碼台灣國寶牛樟的基因體定序、獲頒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也是演化生物學大師理查.道金斯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的繁體中文版譯者。致力於研究,關心社會教育、人權與環境,熱心於環境教育推廣事務,化育眾多英才投入環境保育議題。 「平和音樂會」,將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所王思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管弦擊樂所張詠喬,以及取得義大利布雷西亞音樂院鋼琴演奏最高文憑的張文馨,分別以長笛、法國號、鋼琴,在餐會現場演奏動人古典樂章。精選曲目包含像是比才的《阿萊城姑娘小步舞曲》、舒伯特的《小夜曲》、巴哈與古諾的《聖母頌》、聖桑的《羅曼史》等等,藉由重新演繹經典樂音來傳遞天癒五生意境,人與自然和諧、重返生命之初。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在今年度辦理選舉選出第四屆理監事會代表以及新任理事長,歡迎有興趣加入成為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會員,報名參加本次活動來聽好音樂、享受美食、支持仿生及生物多樣性,共同慶祝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10週年,回顧成果、展望未來,同時掌握全球仿生領域最新發展動向!本音樂餐會席位有限、額滿為止,敬請在12月20日前上線完成報名,活動詳請與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4LHUuFLPSFsb6zscA     活動資訊: 主/協辦單位: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 台灣經濟研究社 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 主題:生物多樣性與仿生、平和音樂餐會 日期:2024年12月21日 (週六) 中午12:00-15:00 (現任會員請提前於11:00 報到入場、理監事投票選舉至12:00為止) 地點:8%ice CAFÉ 中山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8-3號2樓,捷運紅線 雙連站1號出口、走路5分鐘)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87 加入收藏 :
孫智麗出席2024 國際認證評價專家協會(IACVS)年會

台灣經濟研究社孫智麗社長日前(11/20)出席由國際認證評價專家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s, IACVS)在香港舉辦之年會,與來自美國、英國、韓國、印度、以色列、中國、菲律賓等代表,針對各國評價發展現況進行交流、並分享評價實務經驗。 國際評價分析師協會主席,威廉.翰林(William A. Hanlin, Jr.)於會中呼籲企業評價報告需導入ESG風險評估,並說明ESG典範實務計畫執行現況,他鼓勵各國持續推廣評價教育、確保專業認證及評價報告的品質。與會代表說明各國評價制度在準則公報、報告規範、監督管理的進程並不一致,評價專業人才來源以及課程規劃也有所不同。 孫智麗社長具有國際評價專家專業認證(ICVS,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2007年在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創設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擔任主任,接受我國企業或研究機構委託提供技術評(鑑)價專業服務,至今累計超過300件技術標的評價,以生技醫藥研發成果之技術評價或市場價值評估為主。孫智麗社長創立台經社之後,設有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延續服務能量。 孫智麗社長介紹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CABIAV)在台灣的發展現況及教育推廣成效,並分享生物科技專利的評價方法及案例。孫智麗社長指出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產業發展,因技術生命週期長、開發風險高,新創團隊需要無形資產(智慧財產)評價報告、以募集資金(投資或貸款)挹注研發活動的資金需求,獲得韓國與中國代表高度迴響。 關於台經社的生技評價案例及實績請詳網頁 https://www.bioeconomy.tw/ip/  ;有關生技專利評價方法與模型請詳 https://www.bioeconomy.tw/bio-2/ #台經社 #孫智麗 #評價 #鑑價 #智慧財產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3 加入收藏 :
2024 看見台灣ESG論壇 ~ 守護生物多樣性、擁抱自然碳匯

公私協力 守護生物多樣性 擁抱自然碳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在第15屆峰會達成《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第16屆峰會在今(2024)年10月於哥倫比亞舉辦,我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遠赴參加與會。我國工商時報在10月25日主辦「2024看見台灣ESG論壇~守護生物多樣性、擁抱自然碳匯」,邀請產官學研界專家代表共同討論。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副署長廖一光致詞時表示,作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包括棲地、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都對地球生態平衡非常重要。台灣的保育工作,除了國有林之外,還必須擴展到國有林以外的地區;據資料統計,國有林面積占台灣土地面積約45%,雖然國內過去對於國有林的保育維持工作推動的還不錯,但對平原及淺山地區往往加以開發利用,也造成生態失衡等問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七年前就開始研擬有關生物多樣性在空間規畫有關的計畫-「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這項計畫攸關國有林在中央山脈軸帶以外淺山、平原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空間策略藍圖,作為政府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基礎,也提供企業作為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指引。  在自然碳匯方面,透過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提升國產材的利用率,作為森林增匯的策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歷經兩年籌畫,規劃用自然碳匯以及生物多樣性為主的專案,對應聯合國SDGS的目標,推出「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將淨零碳排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之國際趨勢及專案對接企業ESG關懷。 論壇主持人台經社社長孫智麗指出,如何透過自然碳匯達成淨零目標、及如何經營管理與修復生態環境以維護生物多樣性,都是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相信自然保育可以衍伸出很多公私協力、企業ESG發展的課題。此次論壇討論的主軸不僅是為了守護家園、建立美好的生活環境,更希望達到推動永續發展的目標。 關於《生物多樣性的貨幣化價值探討》請詳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 https://www.bioeconomy.tw/esg-13/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2024 看見台灣ESG論壇-守護生物多樣性、擁抱自然碳匯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026700122-439901 #ESG #生物多樣性#自然碳匯#孫智麗#台經社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104 加入收藏 :
孫智麗談 ESG 評價原理、生技醫藥專利評價與運營實務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會計資訊系主辦,台灣經濟研究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台灣智慧財產運營協會共同合辦的『2024 ESG 暨國際智慧財產評價與運營實務高峰論壇』於2024年11月6日(週三)、假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承曦樓10F國際會議廳舉辦! 本次高峰論壇特別邀請國際評價分析師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s)主席,威廉.翰林(William A. Hanlin, Jr.)來台進行大會專題演講;本論壇也邀請國內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包括台灣經濟研究社孫智麗社長講述「ESG 評價原理、生技醫藥專利評價與運營實務」、微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金榮總經理講述「半導體產業與人工智慧市場概況及運營」,以及廣流智權事務所陳政大專利師講述「技術創新與專利價值:推動 ESG 轉型的關鍵動力」。期能促進台灣學界業界與國際交流,掌握全球ESG評價趨勢、及智慧財產評價與運營實務! 其中,台灣經濟研究社孫智麗社長在本次論壇以評價原理的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NPV)或(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模型為主軸,介紹如何應用於ESG評價、以及生技評價在投資評估、技轉授權、減損測試、損害鑑定之應用。 關於生技評價,孫智麗社長先說明不同評價報告目的與適用情境。生技評價委託大多以交易目的、投資評估目的為價值基礎,而成本法、市場法與收益法三大評價方法,是根據評價目的選擇最適方法或組合運用。過去學研機構常根據研發計畫補助金額、採用成本法評價技術,此方法計算簡單、但無法反映開發未來價值,除非訴訟或損害鑑定、鮮少用於公司技術評價;市場法常用於出價參考,但需訂閱昂貴技術交易資料庫、查詢相似或可類比技術交易價格進行統計,而基於大多技術具有獨特性、難以使用市場法進行精準評價;收益法為實務常用的技術評價方法,依據國內外市調公司報告或公司財務預測,建立技術開發之未來各期淨現金流、計算淨現值。 孫智麗社長說明如何使用資料庫或權威期刊資訊進行生技評價,以自然科學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0)為例,顯示一個藥品從研發、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到最終產品取證上市,新藥開發各階段成功機率、花費時間、成本等統計資料。孫智麗社長亦使用資料庫數據,對評價標的之市場規模、市占率、藥品成長率進行參數推估與模型設定。其中,折現率與該標的經營開發風險、資金成本率有關,傳統產業或大型製藥公司之折現率約為10%至15%,而生技公司經營風險較高,營收穩健者折現率約20%,營收波動大、還處於研發燒錢階段的公開發行公司則折現率分別為30%、40%,學研機構技術團隊之技術評價折現率甚至可高達50%。 孫智麗社長依實務案例分享如何用NPV或DCF建立生技評價模型(收益法)。先檢索資料或市調公司數據設定收益法之模型及參數,評估評價標的之未來各期淨現金流、計算淨現值。為展現藥品延後上市、該技術價值將減損之情形,孫智麗社長沿用原案例模型與參數,顯示延後一年上市之藥品技術價值幾乎只剩下原案例價值之一半。而即使是相同評價標的,由不同計畫團隊進行技術開發,也會因營運風險不同、折現率不同而使評價結果截然不同。 此外,生技評價亦可作為企業研發或技轉授權之策略規劃或決策參考。新藥自行研發或選擇對外授權模式進行技術開發,兩者對企業有不同現金流影響:前者初期研發階段需投入大量資源,很可能發生企業營運赤字,待藥品成功取證上市後才有可能產生鉅額收益;後者則一開始可先收先期金(upfront),隨著技術開發進展獲得里程碑收入(milestone fees),如果藥品成功取證上市、可依銷售情形獲得權利金(royalty),預期收益較為穩健。生技評價模型可以展現比較不同技術開發模式之淨現值,有助於企業研發或技術授權之決策。 關於台灣經濟研究社 生技專利技術評價實績請詳 https://www.bioeconomy.tw/ip/; 生技專利評價方法與授權策略 請詳https://www.bioeconomy.tw/bio-2/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30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