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3D列印」新聞搜尋結果, 共 50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提升製造效率與品質,探索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的無限可能!

前言: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和個人製造者面臨諸多挑戰——產品開發週期過長、製造成本高昂、客製化需求難以滿足,甚至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傳統製造方式往往受限於高昂的開模費用與生產限制,讓許多創新想法難以實現。然而,3D列印技術的崛起,正為製造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它不僅能加速產品原型製作、降低生產成本,還能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與小批量生產,讓企業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3D列印的技術優勢、材料選擇、廠商挑選標準,以及其在各大領域的應用,幫助你掌握這項顛覆性的技術,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   3D列印如何改變製造業?技術優勢大解析 3D列印是一項顛覆傳統製造業的技術,透過「積層製造」的方式,能夠快速將數位設計轉化為實體,無需開模,極大地縮短產品開發週期並降低成本。其技術涵蓋SLA、DLP、SLS、SLM、MJF、MJP與FDM等多種形式,各有不同的材料與應用場景,從高精度零件製作到大規模生產皆適用。相較於傳統模具開模,3D列印更具靈活性,可快速打樣、減少原料浪費、支持客製化生產,並實現跨國製造,提升市場競爭力。這項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航太、醫療、汽車、建築與工業領域,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與高效能發展。   3D列印材料大解析: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材料? 隨著3D列印技術的進步,選擇合適的材料對於達到最佳打印效果至關重要,每種3D列印技術適用的材料不同,從FDM到SLA、SLS等,每種材料的特性和用途有所區別,在選擇3D列印材料時,應考慮項目的功能需求、成本效益、製程兼容性及時間表等因素。例如,PLA是一種生物可降解的塑料,適合初學者使用,但不適合高溫環境;ABS則適合製作耐用零件,但需要較高的列印溫度;PETG則具備良好的透明性和耐衝擊性,常用於需要強度和光澤的物件;尼龍則以其高強度和耐磨性廣受青睞,適合製作耐用零件。金屬材料則常見於工業應用,具備高強度、耐久性和複雜結構製作的優勢,選擇合適的材料需根據具體需求來決定。 3D列印廠商怎麼選?掌握4大關鍵標準 在台灣的3D列印市場中,廠商種類繁多,價格區間極大,從家用級設備到工業級設備應有盡有,然而,由於市場資訊不透明,許多消費者僅以價格作為選擇依據,忽略了設備品質與技術的關鍵差異,導致市場競爭混亂。選擇3D列印廠商時,需掌握四大關鍵標準:設備與規模、製程能力、客戶評價、售後服務。首先,確認廠商是否擁有工業級設備,能穩定生產高品質產品。其次,了解其製程技術,例如SLS、SLA、FDM、SLM等,以確保符合需求。再者,參考客戶評價與市場口碑,透過網路評論或業界回饋評估服務品質。最後,良好的售後服務,如技術支援與維修保養,能確保後續使用順暢。此外,3D列印廠商可大致分為以設備銷售為主或以代工為主兩種類型,選擇時需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評估,確保獲得最佳品質與成本效益。 3D列印熱門應用:4大領域創新突破 3D列印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徹底改變各行各業,特別是在醫療、建築、航太和消費電子領域,推動了顯著的創新突破,這項技術不僅能快速製作高精度的原型,還能實現個性化定制,極大提升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靈活性。比如,在醫療領域,3D列印被用來製作生物細胞和定制化植入物,提升了治療效果和手術成功率;在建築上,3D列印能快速構建房屋模型,且節省時間與成本,並且應用於大規模建築的可持續發展中;航太領域也在利用3D列印製造輕量化的發動機零部件和火箭部件,顯著提升運行效率。此外,3C電子產品領域也受益於3D列印的高精度和定制化能力,能夠快速開發新產品並提升消費者的體驗。總之,3D列印技術正推動各行業的創新,並帶來更高效、靈活且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3D列印解決方案|客製化打樣、量產|峰群國際科技Future3D 峰群國際科技(Future3D)專精3D列印服務,致力於優化企業製造流程,提供精準掃描檢測及尖端3D列印設備,秉持「承諾、品質、專業」核心理念,提供3D列印代工、小批量生產、光學掃描及材料諮詢等服務,滿足耐溫、高強度、高精度等多樣需求,更提供量產型設備銷售、教育訓練及售後服務。峰群國際科技以專業性為您列印夢想,智造未來,是您最佳合作夥伴,歡迎拜訪峰群官方網站,深入了解更多服務。   峰群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電話: 04-24223580 2.傳真: 04-24223590 3.地址: 406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三段5號 4.營業時間: 週一 ~ 週五 09:00~17:00 5.E-mail: future3d@future3d.com.tw

文章來源 : 達文西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089 加入收藏 :
3D列印技術突破,玻璃材質成為新焦點

       隨著3D列印技術在全球的飛速發展,玻璃材料的列印逐漸成為科技界和製造業的關注焦點。傳統上,3D列印主要用於塑膠和金屬,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如今成功將這一技術擴展到玻璃,為多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會。 技術挑戰與突破        玻璃的列印相對於塑膠或金屬更具挑戰性,因其需要在極高溫度下熔融並形成穩定結構。傳統玻璃製作方法如吹制和鑄造已使用數個世紀,但在製造複雜或細緻結構時面臨限制。3D列印技術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尤其在精確度和幾何形狀方面。        近期,玻璃3D列印技術的發展在全球各大學術機構取得了顯著突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高溫3D列印技術,能夠列印出具備光學透明度的玻璃物件。這項技術通過加熱玻璃至約1900°F(約1037°C)的高溫,使熔融的玻璃逐層沉積,並保持其強度和透明性。與傳統的玻璃燒結技術相比,這種方法能夠生成內部結構更複雜的玻璃物件,並且不會犧牲其光學性能(MIT News)。        此外,弗萊堡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一種名為「微尺度軸向光刻」(Micro-CAL)的新技術,能夠快速列印出微小的玻璃元件,尺寸甚至可達50微米(接近一根頭髮的粗細)。這種技術特別適用於需要高精度和複雜幾何形狀的領域,例如微光學元件和實驗室晶片設備。該技術相比傳統的分層列印技術,顯著降低了缺陷的產生,並提升了產品的強度(3D Printing Industry)。 應用場景與未來展望        玻璃3D列印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從藝術品到光學元件,再到醫學和電子元件。特別是在光學領域,研究人員可以製作更加精密的鏡頭和光學元件,用於攝影、科學儀器和通訊設備。醫學領域也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為透過3D列印技術,科學家可以精確製作適合患者個體需求的生物相容性玻璃材料,如高精度的醫療植入物。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3D列印玻璃還有可能改變建築行業。透明或半透明的複雜建築結構不再依賴於傳統的玻璃切割或模具工藝。取而代之,建築師和設計師將能夠通過電腦軟體設計出複雜且藝術性的玻璃建築結構,然後直接將這些設計轉換為實際的物理模型。 產業影響與經濟潛力        儘管目前玻璃3D列印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它的潛在市場價值不容小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玻璃列印市場的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呈現指數增長。這不僅將為科研機構提供新的技術平台,還將推動相關製造業的升級與轉型。        此外,玻璃列印技術的成熟還有望帶動其他高溫材料的應用,進一步擴展3D列印技術的邊界。這意味著,除了玻璃之外,未來可能還會出現陶瓷、石墨等高溫材料的3D列印應用,為製造業注入更多創新活力。        銳隆光電在玻璃加工產業深耕數十年,積累了豐富的專業技術與經驗,並憑藉穩定的技術實力,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客製化服務,確保產品符合嚴格的品質標準。  

文章來源 : 銳隆光電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389 加入收藏 :
台鋼科技大學尖端研發再獲國際認可!3D列印抗菌骨修復材料日本東京設計發明展摘金及印尼特別獎

(TIPPA特派員-東京連線報導) 台鋼科技大學再次展示了其在創新科技領域的卓越能力,由王清輝教授與吳進三教授領軍,憑藉最新研發的作品「天然羥基磷灰石在3D列印中用作抗菌骨修復材料」,在2024東京設計創意暨發明展中榮獲金牌及印尼特別獎。   這項作品不僅代表了台灣科技界對於環境友好型材料的探索,更融合了廢棄魚骨、蛋殼及聚羥基烷酸酯等天然資源,通過先進的3D列印技術,創造出具有顯著抗菌和骨修復功能的材料。這些天然資源的運用不僅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還有效地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展現了台灣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在展覽中,台鋼科技大學的這一創新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和讚賞。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發明家及科技愛好者紛紛聚集在展位前,深入了解這一突破性材料在醫療和環保領域的應用潛力。參觀者不僅對其創新技術和材料科學背後的深厚研究印象深刻,還積極與展示團隊進行交流,探討可能的合作機會及未來的應用展望。   台鋼科技大學的發明團隊由王清輝教授與吳進三教授領軍,成員包括學生郭俊佑、王心慧、史京祐和鄭朵甯。他們共同努力,展現了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共同推動了這一重要成果的實現。   這次展覽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主辦,於7月5日至7月7日在東京著名的Ariake Garden Conference Center舉行。這是一個獨特的平台,不僅為參展者提供了展示創意和技術的舞台,更是全球設計與發明的盛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參與。展覽期間,參觀者近距離欣賞來自各國的創新設計作品,並與設計師和發明家進行深入交流,探討行業最前沿的發展趨勢。   施養隆強調,台鋼科技大學此次獲得金牌的殊榮,不僅是對他們多年來在科技創新上的堅持和努力的肯定,也展示了台鋼科技大學在全球科技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該成就不僅鞏固了台灣在國際科技舞台上的聲望,同時也激勵了更多青年學子投身科技創新,為全球社會進步貢獻智慧與力量。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563 加入收藏 :
三迭紀3D列印胃滯留藥物產品T22獲批FDA IND,以3D列印技術切入長效胃滯留賽道

三迭紀3D列印胃滯留藥物產品T22獲批FDA IND,成為全球首款獲批FDA IND的3D列印胃滯留產品。 目前三迭紀共有T19、T20、T21、T22四款3D列印藥物產品獲得FDA IND,位居全球3D列印藥物領域首位。 中國南京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2月1日 - 1月27日,三迭紀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公司3D列印藥物產品T22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T22成為全球首款獲批FDA IND的3D列印胃滯留產品,三迭紀預計將於2024年二季度啟動T22的臨床研究,快速推進產品開發。 三迭紀3D列印胃滯留藥物產品T22獲批FDA IND,以3D列印技術切入長效胃滯留賽道 三迭紀T22產品是一款治療動脈性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的505(b)(2)產品。T22採用了三迭紀創新的熔融擠出沉積聯合微注塑工藝(Melt Extrusion Deposition plus Micro-Injection Molding, MED&MIM),並基於3D微結構胃滯留平台(3D Microstructure for Gastric Retention, 3DμS®-GR)開發而成。相較於原研產品的每日3次給藥,T22將給藥頻率降至每日1次,簡化給藥方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三迭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成森平博士表示:"基於3D微結構胃滯留遞送技術平台,我們開發的兩款產品T20G 、T22今年先後獲得中美兩國的IND批准,標誌著三迭紀第二大創新技術體系走通了監管的第一步。2021年,三迭紀與曙方醫藥達成了T22在東亞地區的產品開發和商業化合作,體現了3D微結構胃滯留遞送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隨著3D微結構胃滯留技術的進展,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藥企對該技術平台表達了產品合作開發的意向。" 此前,三迭紀已完成T22胃滯留製劑的模型開發,在體外展開時間、機械強度和溶出行為等方面均獲得了積極的結果,並在比格犬體內完成了T22胃滯留製劑的單次給藥藥代動力研究,結果顯示,在相同日暴露劑量下,胃滯留製劑每日1次給藥與對照製劑每日3次給藥具有可比擬的藥代動力學參數。 在T22獲批FDA IND後,三迭紀已有T19、T20、T21和T22 四款3D列印藥物產品處於臨床階段,產品數量位列全球3D列印藥物領域首位。伴隨著T系列產品管線的快速推進,在驗證3D列印藥物技術臨床價值的同時,三迭紀通過"產品授權合作"及"技術平台合作"兩種商業模式,將持續開拓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全球市場。 關於三迭紀3D微結構胃滯留遞送技術平台 3D微結構胃滯留遞送技術通過三迭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花瓣結構(Bloom Structure)"設計,使含藥主體在口服進入胃部後展開,尺寸增加至幽門直徑以上,延長胃部滯留時間。胃滯留期間,含藥主體可以按照預設的程序化釋藥行為,改善藥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從而讓患者減少服藥頻次,提高用藥依從性,並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Hashtag: #Triastek #drug #3DPrinted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95 加入收藏 :
3D列印:技術、材料與代工廠選擇指南

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為積層製造,是常見的工業技術,但是近年來因為3D列印已經廣乏地應用在各產業領域上,本文將帶你認識什麼是3D列印,並瞭解其各種不同的列印技術與材料,使你之後要尋找3D列印代工廠時,可以有效率地表達你的3D列印需求。   3D列印是什麼?3D列印技術與優勢大公開!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3d_printing 3D列印運用3D列印機使3D設計圖檔迅速呈現出成品,3D列印的技術是將列印材料堆疊而成,亦稱為「加法製造」。3D列印是常見的工業技術,但是近年來因為3D列印機台製造商推出許多親民的機種,使得民眾涉入3D列印的門檻降低,3D列印更被廣泛討論並應用在消費性產品上,擴展的領域也因為3D列印具有「快速打樣節省成本」、「客製化製作」等特性,因此無論在建築、機械工業、汽車產業、航太業、教育產業、醫療服務業都相當青睞。3D列印之所以能快速創作出成品,是因為擁有比一般模具創作還要不同的技術,如:SLA、DLP、SLS、SLM、MJF、MJP、FDM 7種。可依自己的需求與經費考量挑選適合3D列印技術。   3D 列印代工是什麼?一篇看懂技術優勢和常見應用!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3D_printing_OEM 3D列印代工是以「3D列印技術」為基礎的代工服務,通常由專門的3D列印代工廠商,代工生產客戶所需的產品。透過先進的3D列印設備和專業的技術團隊操作,可以生產出各式各樣精密的列印件,3D列印代工有「靈活訂製」、「快速生產」、「精度質量」、「可持續性」、「創新設計」等五大特色,由於傳統模具開模生產需要多道工序和人力,因此3D 列印代工在各個產業領域都被廣泛應用。   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industrial_3d_printing_brief_probe 欲進行3D列印需要準備3D CAD圖檔,可透過3D製圖軟體進行繪製正向3D設計3D的CAD檔案,以目前台灣主流軟體為: SolidWorks, PorE, Inventor, SolidEdge, cartier, AutoCAD等,也可以透過3D掃描的方式進行3D逆向工程,用此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設計時間與門檻,但是3D掃描後的圖檔為不可編修的,後續須透過逆向建模軟體進行建模後才能進行設計變更,有3D圖檔後,可以藉由3D切層軟體進行圖檔切層與印製參數設定,進而讓3D列印設備進行輸出,穫取列印件。 3D列印主要有7種製程技術,不同的列印技術會有各別的列印特色與列印材料,依您的需求及應用選擇適合的3D列印製程技術,7種製程技術包含: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塑膠熔融擠出系統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數位光投影成型系統 Color-Jet Printing (CJP):全彩列印粉末成型系統 Multi-Jet Printing (MJP):多噴嘴列印複合式成型系統 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 (SLA):雷射燒結液態樹脂成型系統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雷射燒結塑膠粉末成型系統 Direct Metal Printing (DMP):雷射燒結金屬粉末成型系統     PEEK 3D列印是什麼?製成怎麼做?一篇文章帶你詳細了解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peek_3d_printing 3D列印塑膠熔融擠出技術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是最常見的3D列印技術之一,常用的列印材料為PLA與ABS,所以一般FDM 3D列印設定的噴頭溫度約莫在200ºC,但是FDM並不侷限於此,若有列印件的需求有耐高溫時,可以挑選熔點更高的列印材料,如:PEEK。 印製PEEK材料的噴頭溫度會比列印一般消費等級的噴頭所需溫度還來的更高許多,列印環境較為嚴格,若有此列印需求,應尋求專業的3D列印代工廠進行製作。PEEK列印材料除了可選擇線材的FDM列印技術外,也有粉末狀可以採用SLS技術將PEEK粉末進行雷射燒結成型,但SLS技術因為設備成本高及列印後處理的額外費用,其列印價格高出了FDM技術不少。   光固化3D列印是什麼?一篇看懂光固化3D列印技術差異!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different_SLA_3d_printing 光固化3D列印的材料主要是用液態的光敏樹脂材料,藉由各種不同的光照面板或雷射光束技術固化成型的列印方式,光固化3D列印的的成品外觀平滑,精緻度較高。常見的光固化3D列印技術如下: 桌上型投影機技術DLP:採用的是LCD投影機技術,將物件切片後的單截面以投影方式逐層將投影畫面堆疊在光敏樹脂上,目前市場上有以2K、4K、8K解析度進行投影,最終成型成樣品元件。 桌上型低功率雷射技術MICRO-SLA:以低功率紅外線雷射進行掃描樣件切層的光固化液態樹脂,掃描路徑固定且不可調整,最終堆疊成型後完成元件。 連續倒抽成型技術CLIP:連續液體界面生產技術通過平衡光和氧的光化學過程生產零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透氧窗將光投射到紫外線固化樹脂的儲層中。隨著一系列 UV 圖像的投影,零件固化,構建平台上升。 紫外線噴頭成型技術POLYJET:PolyJet光固化3D列印先將液態光敏聚合物的小液滴透過噴頭噴塗成型,將軟質性和硬性光聚合物結合起來。 雷射燒結液態樹脂光固化技術 SLA:由高功率雷射燒結液態樹脂,透由可變光斑與雷射路徑進行樹脂的燒結成型。     金屬3D列印怎麼做? 製程關鍵因素一次帶你看! https://www.future3d.com.tw/blog/different_metal_3d_printing 金屬3D列印是隨著粉末冶金技術MIM衍伸出來的,3D列印材料也是由粉末冶金的粉末所製作而成,金屬3D列印因材料高單價的關係,其列印成本相較其他列印技術高。影響金屬3D列印製程的主要關鍵因素有「材料種類」、「列印製程緻密度」、「表面品質」。目前在市場常見的製程有金屬擠絲製程、黏結劑噴射成型技術、鐳射粉末熔融技術共3種,其說明如下: 金屬熔融沉積成型技術(FDM):與塑膠FDM差異在於底板的溫度、成型艙體、噴頭,製程包含擠絲、脫脂、繞結,過程冗長且精度不佳,完成品的表面可能會出現堆疊紋路。 黏結劑噴射成型技術(BJT):通過刮刀將金屬粉末鋪平後,由黏結劑將金屬粉末黏牢使用噴頭並加熱將黏結劑固化,再進行脫酯與燒結,此製程因設備單價及耗材昂貴。 雷射粉末床熔融技術(LB-PBF):運用高功率的光纖雷射將金屬粉末融化進行燒結,再由滾輪或刮刀鋪平金屬粉末,由於粉末流動性差所以此技術困難點在於:如何實現完整燒結並考慮到溫度、光斑、鎮鏡進行配合,此方式最常用於3D列印代工中。

文章來源 : 達文西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64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