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非牟利組織新聞」新聞搜尋結果, 共 276 篇 ,以下為 169 - 19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與基層組織合作,促進中低收入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及教育

支持巴西、肯亞和印度的基層組織。 這些倡議眾以解決多個人類最迫切首要任務為目標。 將為數以千計的人類和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是全球性非營利組織,致力為世界上最緊迫的挑戰,匯聚各界人士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該研究所今天很高興地宣佈,於三大洲推行四項倡議,為當地數以千計的居民,帶來長期兼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在巴西,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已聯同 ARCA 基層社區組織,為聖保羅內歷史最悠久貧民窟的青少年和企業家,增加數碼設施。該倡議將惠及 80 名在校兒童和青少年、150 名曾接受專業培訓的青少年和成人,以及 10 名小企業主。該貧民窟中,約 8,000 名居民參加這項倡議。 在肯亞,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已加入 KenyaConnect 計劃,並於肯亞農村地區推動兩項可持續發展和教育倡議。 - 教育方面,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將協助農村地區三所學校,配備電腦實驗室和設備,從而促進多個編碼和機器人學會發展。這三間學校,共 875 名學生和 40 名教師,將獲得數碼學習機會。另外三間小學,則共 671 名學生,也參與該項計劃。 - 在持續發展方面,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將為肯亞農村地區 26 間學校,提供可靠的潔淨水源,安裝 26 個雨水收集箱。這倡議即將為現時缺乏乾淨食水的 6,500 名學生和教師,直接提供協助。 在印度,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與 Grameena Vikas Kendram Society 合作推行一項為安得拉邦農村社區提供可持續發展食水的項目。該項目透過安裝先進濾水器,為村落提供潔淨的食水。該計劃將直接幫助 225 個家庭,即超過一千人,應付現時食水供應供應上,所面對的挑戰。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行政總統 Richard Attias 表示: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很榮幸可以支持這些有價值的項目,將直接幫助數以千計基層人士。該研究以『為現實世界的挑戰提供有意義和影響力的解決方案』為使命,而這些倡議正是完美體現這個理念。」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簡介 未來投資倡議 (FII) 協會是由數據驅動的環球非營利基金會,基金會設有一個投資部門,並只有一個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為以下四大範疇,轉化想法為現實解決方案:人工智能 (AI) 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11 加入收藏 :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全球研究期間,宣佈解決六大問題的決定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是全球非營利組織,團結人類為世上最緊迫的挑戰,提供可行解決方案。該研究所今天宣佈解決六大問題的決定,而這六大問題是於一項訪問來自 23 個國家/地區的 50,000 位受訪者的全球調查中發現,顯示受訪者日益加深對這系列問題的不滿。 FII INSTITUTE ANNOUNCES RESOLUTION TO ACT TO ADDRESS SIX MAJOR CONCERNS RAISED DURING GLOBAL RESEARCH 今年的「未來投資倡議首要任務指南針」報告,發現世界各地多個群體均面對六大問題: 65% 受訪者對生活成本及生活質素的影響,感到苦惱 55% 受訪者關心社會包容 53% 受訪者擔心氣候變化 49% 受訪者關注影響社會的管治議題 44% 受訪者認為醫療衛生是首要任務 34% 受訪者認為科技是人類的首要任務 為此,未來投資倡議決定求促進優質教育和數碼素養來提高就業能力和包容性、支持過渡至高效益兼再生能源,並透過創新來鼓勵公平兼包容的醫療衛生。 該研究所將透過加強自身集思廣益的領導能力來實現這目標,除了更理解和解決人類最緊迫的首要任務,並匯聚世界各地領袖,就如何採取切實際行動,以及確定和投資多個嶄新解決方案和當地主導措施,達成共識。 目前正在利雅德舉行的 FII7 高峰會(10 月 24 日至 26 日)中,匯聚 6000 位領袖、投資者、專家,學者和創新者。他們正在參加 200 多個專家小組和討論,而該等活動均以解決人類面對的重大問題而設。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行政總裁 Richard Attias 表示:「對於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說,這是個動盪不安的時期,並對差不多所有方面均面對不確定性 - 從財務到地球的未來。未來投資倡議致力採取堅定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我們匯集變革者、創新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的召集力。他們不僅討論和制定策略,甚至付諸行動,而此決定是該目的之體現。」 關於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 未來投資倡議 (FII) 協會是由數據驅動的環球非營利基金會,基金會設有一個投資部門,並只有一個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為以下四大範疇,轉化想法為現實解決方案:人工智能 (AI) 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81 加入收藏 :
未來投資倡議機構將透過聯合東方、西方和全球南方採取集體行動來應對全球人工智能風險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2023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是全球非營利基金會,致力透過召集來自全球的私營和公營部門領袖,解決全球問題。該研究所今天下定決心以「人工智能與人類間的解決」方式,處理多個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  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 To Address Global AI Risks By Bringing East, West And Global South Together For Collective Action 利雅德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高峰會(10 月 24 日至 26 日)中,號召來自東西方及全球的 6,000 名領袖、投資者和創新者。該高峰會舉行 200 多場研討會和討論會,務求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包括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的加速發展。 由於全球對人工智能管理和監管的擔憂,超過政府和私營部門對人工智能管理和監管的行動,而多位知名業界領袖自行表達不安,未來投資倡議確定急需立即採取強有力的全球行動。已發現的威脅包括: 資訊可靠和安全受到侵蝕,並對選舉產生潛在不良影響(2024 年將有 40 億人參加選舉); 降低製造化學和生物武器的門檻(例如人工智慧系統最近產生 40,000 種候選化學戰劑); 全球網路攻擊與日俱增,並於 2022 年增加 38%。 急需為人工智能,建立一個整合兼包容的管理制度。各界人士均認為人工智能開發和監管方面達成全球整合之前,仍然存在風險。 該決議就應付人工智能,提出多項緊急行動: 產業和政府之間,更深入政策合作,加強透明度和問責制,並建立故障和風險的報告機制; 整合全球兼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管理制度,包括新興市場的適當代表; 積極投資技能開發和社會安全網,確保因人工智慧而失業的工人實現公平過渡(2030 年,自動化將取代 4 億至 8 億個職位) 建立充足的全球應對能力,以應對風險; 人工智能公司加強保證、透明度和問責制,透過專注安全性及採用安全級別為本的方法,研發未來人工智能模型,從而降低人工智能風險; 透過對這項技術,可符合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景之需要。 未來投資倡議將建立一個人工智能聯盟,匯集來自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企業、官員和學者,就人工智能協調的主要問題,並進行坦誠對話。 FII7 高峰會舉行一個月前是新德里 G20 高峰會和紐約聯合國大會,兩會均討論人工智能問題。英國則於一週前,假英國解密和運算之家之稱的「布萊切利園」(Bletchley Park),舉行人工智能安全高峰會。這將未來投資倡議對人工智能的討論,置於持續不斷的全球對話之中。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行政總裁 Richard Attias 表示: 「中國、美國、歐盟、英國和南半球國家的科技公司和管理機制,對威脅和機會的看法如此南轅北轍,這是荒謬。人工智能市場蓬勃發展,並預計將達至 1.8 兆美元。人工智能有望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最嚴峻的挑戰。可是,若我們不緊急地結合人工智能與人類需要,它也可能造成重大全球風險。人工智能即將改變全球社會和經濟,而世界需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簡介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 (FII) 是由數據驅動的全球非營利基金會,並僅設有一個投資部門及單一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為以下四大範疇,轉化想法為現實解決方案:人工智能 (AI) 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12 加入收藏 :
Splash Foundation主辦「浪游香港」接力環島游2023年11月4日舉行

奧運泳手與商界領袖齊聚挑戰45公里環島游喚起社會各界對香港長期缺乏游泳教育的關注 30名精英泳手和商界領袖將組成5支隊伍,接力挑戰環繞香港島一圏,全程45公里 接力環島游於凌晨開始,預計耗時11至13小時,期間泳手需要克服突如其來的海面狀況,包括水母來襲的風險 活動目標為Splash Foundation籌得250萬港元善款,以資助低收入家庭、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和外籍家庭傭工參加游泳課程 接近50%香港人不諳水性 活動最新消息:https://www.splashfoundation.org/makewaves 香港2023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11月4日,香港奧運泳將鄭莉梅(Camille Cheng)、教育及投資家包文駿(Philip Sohmen)將與一眾精英泳手和商界領袖組成5支隊伍,挑戰「浪游香港」(Make Waves for Hong Kong)接力環島游,齊齊共襄盛舉。這次別開生面的環島游目標為香港慈善機構Splash Foundation籌得250萬港元善款,喚起社會各界對香港長期缺乏游泳教育的關注,為提高香港游泳普及率出一分力。 11月4日,30名精英泳手和商界領袖將組成5支隊伍,接力挑戰環繞香港島一圏,全程45公里(圖片提供:Anthony Kwan) 鄭莉梅剛於亞運會上兩度勇奪接力賽銅牌,而包文駿亦曾代表香港泳隊和水球隊比賽,兩位水中健兒將在今次活動中彼此較量,以接力環島游形式籌集善款,為無數本地兒童和成人帶來學習游泳的機會。 暢游健康人生:游泳促進身心健康 今年是兩屆奧運泳將兼精神健康大使鄭莉梅第二次在環島游中率領隊伍參加。 「游泳的意義遠超時間和排名。」鄭莉梅表示。「每當Splash的學員們分享游泳如何改善他們的身心健康時,我總是感同身受。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環島游,讓更多人可以借助游泳來改善健康並建立自信。」 對包文駿而言,今次是他首度挑戰接力環島游,期間難免要面對各種困難,例如遇上繁忙的海上交通、惡劣天氣狀況,甚至可能碰到水母出沒的水域。 包文駿坦言:「游泳對我的人生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無論是挑戰身心、探索新地方,還是純粹的放鬆和充電,游泳都是快樂的泉源,值得與所有香港人分享,而所有人亦應當有習泳的機會。我們希望透過今次環島游傳播這種快樂,我們誠邀大家慷慨解囊,幫助我們達成籌款目標,讓更多人領略暢泳之樂。」 香港長期缺乏游泳教育 儘管香港的海岸線長度位列世界城市之冠,城中更有多不勝數的游泳池,但仍有大約一半的香港人不諳水性,導致大部分人口或會面臨溺水風險;同時,不懂游泳也剝奪了悠然暢泳所帶來的身心和社交樂趣。每位「浪游香港」的參與者都致力於打破經濟和文化障礙,讓社會上更多人有機會學習游泳這項求生技能。 環島游所籌得的善款將撥捐慈善機構Splash Foundation。自2015年起,已有6,000名學員透過Splash Foundation的課程學懂游泳。來自香港各階層的學員均可免費參加課程,經過20小時的教學,90%學員都能成功學會游泳。贊助方和捐款人將透過支持本次活動,直接提升香港市民的身心健康,並為提高香港全民游泳普及率作出貢獻。 Splash Foundation主席彭承輝(Roy Pang)今年也將下水參加,他說:「Splash營造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樂在其中,並為香港的弱勢社群提供了學習水上安全和游泳技巧的寶貴機會。即使每個人的習泳之路都不盡相同,我仍很高興看到Splash的學員在過程中建立起無比的自信和韌力,並在課程結束時收穫前所未有的快樂。通過『浪游香港』,這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環島游將充分展現出游泳無分疆界、凝聚社群的巨大力量。我希望我們的團隊精神能鼓勵更多不懂游泳的人士報名參加Splash的課程,為我們所愛的城市構築起更強大、更健康的活力社群。」 「浪游香港」環島游將於11月4日(星期六)凌晨時分在香港島南岸數碼港附近的沙灣出發,屆時將有5支隊伍合共30名泳手進行連續不間斷的接力環島游,預計需時11至13小時。 圖片下載:https://bit.ly/45iiosG 贊助方的話 黃廷方慈善基金(信和集團):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敏華女士表示:「我們一向致力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今次很高興支持擁有共同願景的 Splash Foundation,透過舉辦『浪游香港』接力環島游,有助提高游泳運動在香港的普及性,為我們的下一代締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社區。」 Kiri Capital:「Kiri Capital很高興能支持『浪游香港』,助這場接力泳一臂之力,讓更多的香港人有機會習泳。這場環島游勢必在城中掀起浪潮,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並為不同年齡及背景的人們帶來激勵。」 Simpson Marine: Simpson Marine集團市場部總監Ewa Stachurska表示:「Simpson Marine很高興能支持並參與由Splash Foundation主辦的另一次標誌性環島游壯舉,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游泳,並為社區帶來健康及積極正能量。多年來,我們一直支持Splash Foundation,並見證其茁壯成長,對此我們深感自豪。懂得游泳是享受遊艇生活的基礎,這次合作反映了我們雙方都希望幫助人們安全地接觸海洋這一寶貴資源。就讓我們一起掀起波瀾,浪游香港!」 關於 Splash Foundation Splash透過專門課程,幫助學員建立在水中的自信心,教曉他們水上安全知識和技巧,迄今已多達6,000人受惠 Splash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免費游泳課程,幫助他們了解水上安全知識和游泳對身心健康的益處 Splash課程目前專為外籍家庭傭工、低收入家庭兒童,以及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而設 了解更多:www.splashfoundation.org 關於游泳教育、水上安全及游泳益處的小知識 雖然香港的海岸線長度位列世界城市之冠,城中更有多不勝數的游泳池,但仍有47%的中學生不懂游泳(來源) 全球大部分人口不懂游泳,其中女性佔大多數:每3名女性就有2名不懂游泳(來源) 溺水是1至24歲年輕人口的第三大致死原因(來源) 會游泳的父母更有機會確保下一代學懂游泳(來源) 游泳是一項低衝擊、低成本的運動,適合任何年齡人士(來源) 游泳堪比良藥,能夠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鬱情緒(來源) 游泳是社交活動。無論是團體訓練還是休閒活動,游泳都能連繫人心(來源) 傳媒聯絡: Winnie Tang,press@splashfoundation.org Victoria Ahn,傳訊總監,victoria@splashfoundation.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98 加入收藏 :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於 FII7 會議舉行前,公佈全球合作夥伴名單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公佈合作夥伴名單,均為全球頂級商界、學術和公共政策組織的代表。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2023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全球頂級商界、學術和公共政策組織的代表,正在支持一項應付全球挑戰的持續研究、投資和平台計劃。當中的全球挑戰,包括經濟穩定和增長、公平發展、氣候變化投資、環境、加速科技發展(包括人工智能),以及當中對教育和健康造成的影響。  今年活動將以 10 月 24 日至 26 日在利雅德舉行為期三天的 FII7 會議為高峰,屆時討論人類面臨的挑戰。這個全球認可平台,吸引超過六千名出席者,包括全球領袖、官員、行政總裁、投資者、創辦人和公共政策專家。 2023 年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的合作夥伴陣容鼎盛,並前所未有強大。  本年除了「創辦合夥人」 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 和 「願景合作夥伴」沙特阿拉伯伯投資部外,並由 23 個「策略合作夥伴」組成的小組,支持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持續推行的計劃、措施和使命。 Aramco、Diriyah、Emaar、GFH、HSBC SAB、KAFD、Ma'aden、NEOM、New Murabba、PepsiCo、Red Sea Global、Riyad Bank、ROSHN、The Royal Commission for Al Ula、SABIC、Sanabil Investments、Saudi Electricity Company、SNB 、SoftBank Vision Fund、Standard Chartered 和 State Street、stc、THIQAH 和 Vision Invest ,均為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及專案的「策略合作夥伴」。 「FII7 合作夥伴」包括  Dr. Sulaiman Alhabib 以及 沙特阿拉伯航空。 多個啟發、思考和專門小組討論,均獲「知識合作夥伴」的頂級顧問公司、大學和機構支持:Accenture、Bain & Company、BCG、Deloitte、EY、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Gavi、The Global Fund、Kearny、KPMG、McKinsey、Nature、Strategy 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學術合作夥伴」,包括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KAUST)  和 史丹福大學,將為討論和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多個全年計劃作出貢獻。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行政總裁 Richard Attias 表示: 「我們的合作夥伴為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群組,帶來如此強大影響力。我們的合作陣容,每年日益壯大。今年,我們很榮幸可以表揚來自 42 間全球頂級企業、大學和機構的合作夥伴。我們的合作夥伴體現於智者、領導者與群組的空前匯聚,而我們的研究所正在朝着自定的單一議程邁進:對人類的影響。」  關於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  未來投資倡議 (FII) 研究所為全球非營利基金會,以數據驅動,設有單一投資分支機構,並談論單一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為以下四大範疇,轉化想法為現實解決方案:人工智能 (AI) 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42 加入收藏 :
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2023嘉許禮

跨界別合作  培育未來領袖  造就雙贏 香港2023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第十三屆「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於10月24日圓滿結束。嘉許禮邀請了參與實習的同學、實習機構、各院校代表及支持機構,共聚一堂,見證同學們的實習成果。計劃自2010年展開以來,累積招募逾900名本港大學生,超過400間非牟利機構和社企受惠。嘉許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先生、花旗商業銀行香港區主管郭炬廷先生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 計劃由花旗集團贊助及主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是全港首個由學界、商界及社福界跨界別合作的計劃,旨在透過讓本地大學生於社福機構實習,加深認識社區的需要及所面對的挑戰,加強他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培育他們成為關心社會的人才。今年,除了繼續有來自工商管理學系的同學參加外,計劃亦擴展至三個學科,包括:新聞與傳播、藝術設計及社會影響評估,廣納各方人才。 何啟明先生在嘉許禮上表示:「這個計劃最好的地方是能夠幫助實習機構找到痛點,同學嘗試想辦法為他們解決問題。很多商機並不止於日常生活的層面,這個計劃帶同學走出固有框架,擴闊他們的視野,看到別人的真實需要。」 蔡海偉先生表示:「今年實習計劃增添各項新元素,參與機構的實習工作亦趨多元化,讓同學有更大空間發揮創意,貢獻機構。得悉同學完成實習後更認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而且日後會更懂得關心社區,回饋社會,令人欣喜。讓我們繼續積極推動跨界別合作,為人才培訓注入動力。」 郭炬廷先生表示:「同學們在實習過程中所投入的熱誠和專注,以及來自參與機構的正面反饋,令我們深受鼓舞。計劃的宗旨,就是希望通過聯繫不同界別,互相了解,造就雙贏。期望同學們在日後的事業發展中,繼續秉持這份理念,取得成功。」 席上,三位同學憑著其於實習期間的出色表現,獲頒超凡卓越大獎。得獎同學包括:於關懷愛滋基金實習,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羅浚銘同學,以及於願望成真基金實習的香港大學陳慧芊同學與香港恒生大學吳采誼同學。得獎同學均表示計劃有助他們認識社會上不同的群體,累積經驗,拓闊眼界,提升自我。 69名來自本港不同院校的大學生,於今年7月至8月間在39間非牟利服務機構進行不少於160小時實習,加深認識非牟利服務機構和不同的社會需要。期間,同學學以致用發揮所長,並運用設計思維及數碼媒體觸覺為實習機構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包括:宣傳推廣及形象建立、資源發展及籌款、社會企業業務工作、機構營運及社區服務等。在實習前,同學須接受一系列與社會議題相關的培訓工作坊,透過體驗式學習,認識社區內的少數族裔、明白傷健人士及長者的切身需要、並學習用創新思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參與計劃的非牟利服務機構認為計劃很有價值,同學帶來的創新思維,有助提升機構的服務效能。 圖片說明 照片一:大合照 照片二: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先生致辭 照片三:花旗商業銀行香港區主管郭炬廷先生致辭 照片四︰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致歡迎辭 照片五:三位本港大學生憑著實習期間的出色表現,獲頒超凡卓越大獎。 關於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是機構客戶的卓越銀行夥伴,涵蓋其跨境服務需要,亦是財富管理的全球領導者之一,以及於美國本土市場提供個人銀行服務的主要銀行。花旗集團在近160個國家及地區為企業、政府、投資者、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一系列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有關花旗集團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www.citigroup.com | Twitter:@Citi |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iti | YouTube:www.youtube.com/citi | Facebook:www.facebook.com/citi  關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為法定團體,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彼此合作,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並透過跨界別協作,與各持份者同行共創。社聯現時有超過510個機構會員,其服務單位遍布全港,為市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社聯的「共創 Co-Creation」團隊通過注入不同背景和觀點的持份者積極參與,以創新方法應對不同社會議題。有關社聯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s://www.hkcss.org.hk/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KCSS1947 |  https://www.youtube.com/@hkcss1947  查詢詳情,請聯絡: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企業傳訊主任 楊德威   Tel: 2876-2474 Email: ray.yeung@hkcss.org.hk 花旗集團 傳訊部 鄭卓柔 Tel: 2962-8900 Email: cherry.cheng@citi.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00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4 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初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