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三重區元氣小學堂於12月14日成為了藝術與希望交織的舞台,由蝶映藝術、成說科技攜手王威元議員,共同打造的「希望漣漪計劃 - SDGs繪畫課程」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藝術啟發創造力與環保意識,並聚焦於弱勢家庭面臨的水資源問題,為三重區有需要的學童帶來了一場充滿溫暖與教育意義的午後體驗。 藝術與公益攜手,畫出未來希望 來自蝶映藝術的職業藝術家們,包括周芷羿、療癒專家Greenie Healing、李皊萲Sophie Lee、以及楊占,傾情投入現場寫生教學,將水資源與SDGs目標以生動的筆觸傳達給孩子們。活動中,孩子們在畫布上揮灑創意,不僅培養了藝術興趣,也從中學習到環保的重要性。 課程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用畫筆描繪水資源的重要性,老師們則以細膩的指導,幫助孩子們透過繪畫了解塑料瓶對環境的衝擊,以及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藝術家們與孩子們互動,並分享他們對「希望漣漪計劃」的支持,強調公益結合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打破惡性循環:聚焦弱勢家庭的飲水問題 此次課程的靈感來自台灣弱勢家庭在飲水問題上的困境,特別是低收入家庭因經濟壓力無法選擇更健康、經濟的飲水方案,導致他們不得不依賴瓶裝水,進一步增加支出和健康風險。「希望漣漪計劃」不僅通過慈善繪畫課程傳遞環保教育,更以實際行動為這些家庭提供淨水器和濾心耗材,直接減輕經濟負擔,改善生活質量。 蝶映藝術希望透過藝術與環保的結合,喚起更多人的關注,讓藝術不僅僅是美的展現,更是一種社會變革的力量。 協作與展望:讓每一滴水都充滿希望 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成說科技在社會責任上的承諾亦令人感動。他們結合技術創新,支持公益活動,將環保與社會議題緊密結合,實現技術與藝術的雙向賦能。 此外,蝶映藝術也趁此契機號召更多藝術家參與下一階段的公益活動,並持續徵集能夠傳達SDGs理念的藝術作品,希望藉由藝術家的力量,將「希望漣漪計劃」的精神延續到更多的社區與家庭。 下一步行動:邀請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 蝶映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與成說科技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支持「希望漣漪計劃」,無論是透過參與繪畫課程、捐助淨水器,還是成為活動的義教老師,您的一點心意都能成為改變的起點。 如有任何問題或希望加入計劃,請聯繫:📞 聯絡窗口:(02) 2973-8587🌐 LINE:@sunnywei 讓我們用畫筆描繪未來,用愛心灌溉希望,共同為環境與弱勢家庭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2024年12月15日,衛山秋季拍賣會於台北MetaSpace盛大舉行,蝶映藝術代理藝術家 Roy Siao,首次於此次國際拍賣市場亮相。Roy Siao的作品雖以保留價(Reserve Price) 成交,但這次拍賣標誌著其 首度邁入國際拍賣殿堂,為未來市場認知與價值提升奠定重要基礎。 Roy Siao:潮流藝術的潛力新星 Roy Siao,台灣當代藝術家,以其充滿情感深度的創作風格著稱。他的代表系列《Kebichu》透過生動而富有故事性的畫面,探索心靈的療癒與自我重塑,引發觀者內心的共鳴。Roy的作品曾亮相國際展覽,包括 2020年東京東京都美術館展覽 和 WHATZ ART FAIR國際當代藝術展,展現其作品在國際市場的潛在吸引力。 蝶映藝術積極推動 Roy Siao 參與拍賣,以專業的 市場定位(Positioning) 與 拍賣策略,讓作品首次亮相國際拍場,吸引藏家目光。拍賣現場中,藏家對Roy作品的討論熱烈,反映出其作品具備的潛在收藏價值及未來增值空間。 蝶映藝術:國際市場的專業布局與成功案例 蝶映藝術長期致力於打造新銳藝術家通向國際的橋樑,透過 專業策展 與 拍賣合作,持續推動藝術家曝光於全球市場。過去,蝶映藝術成功為創辦人暨藝術家辜琪鈞 舉辦七場私人拍賣,並於 2023年衛山春季拍賣成交佳績。新銳藝術家的市場試水需要時間,Roy的作品具有獨特的情感張力,相信未來會在國際市場中穩步增值。 拍賣亮點:多位國際名家同場競豔 除了Roy Siao,本次拍賣會亦涵蓋多位國際級藝術家的作品,為藏家提供多元選擇,包括: Takashi Murakami(村上隆):當代藝術市場的標誌性人物,其「超扁平」(Superflat)作品長期穩居拍賣熱點。 Mr.:日本動漫藝術大師,作品市場辨識度高且具收藏潛力。 Shigeru Mizuki(水木茂):以妖怪文化結合藝術創作,擁有濃厚的文化與市場價值。 Sanyu(常玉):華人現代藝術大師,作品屢創拍賣紀錄,為國際藏家爭相收藏。 蝶映藝術:持續創造國際藝術價值 蝶映藝術未來將繼續以專業策略與長期布局,助力更多藝術家登上各家國際拍賣與展覽舞台,透過 成交紀錄(Auction Records) 的累積、藝術品牌的打造,逐步提升藝術作品的全球市場認知度。 蝶映藝術期待與全球市場接軌,持續推動台灣藝術家的國際價值,讓每一位藝術創作者都能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在《蝶映藝術》第十四集中,柔性軟布藝術家胡瓊比向觀眾分享了她的藝術創作歷程與獨特的內心世界。胡瓊比自小對藝術充滿熱情,最初從繪畫入手,隨後轉向服裝設計,最終專注於布藝創作。她的靈感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通過不同材質的布料和色彩,賦予每一件作品獨特的生命力。 2023年,胡瓊比的一件布製彩鹿作品在上海藝博會上展出,立即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並獲得當地媒體的高度評價。該作品不僅展示了她高超的技術,更深刻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力量,引發人們對生活情感的思考。上海當代藝術新聞稱該作品為本屆藝博會的亮點之一。 在此次專訪中,胡瓊比與主持人鄭匡宇展開了深入討論,探討了如何通過布藝這一特殊形式突破傳統材料的限制,創造出充滿情感與想像力的藝術作品。她強調,布藝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表現,更是情感和思想的傳遞方式。不同的布料、質感和顏色使她能夠講述更深層的故事,讓觀眾在視覺和觸覺上與作品產生聯結。 專訪中,胡瓊比回顧了她與文化部及多家品牌的合作經歷。她的設計才華不僅體現在藝術作品上,還拓展至商業合作領域,例如為114原民會設計高熊IP形象,並參與設計高雄捷運的咖波公仔等,這些作品在市場上廣受好評,展示了她多元化的創作能力和市場影響力。 胡瓊比在IKEA的吉祥物立體製作案中,將設計師的可愛形象轉化為充滿立體感的實物。兩個超過200公分高的吉祥物,利用多種布料和立體縫製技術,賦予了吉祥物栩栩如生的輪廓,巧妙地將平面設計中的細節轉化為立體設計中的結構和質感。 在台灣觀光大使人偶的製作中,胡瓊比運用立裁縫製技術,將代表台灣的觀光大使——喔熊,從平面的插畫角色轉化為真實的立體公仔。她精細地縫製每個細節,使這些角色不僅保留可愛的外觀,還增添了立體感,成功吸引了全球遊客前來台灣,並成功行銷這座美麗的寶島。 此次訪談展示了胡瓊比作為布藝藝術家的創意、熱情與專業。她不斷尋求在創作中的突破,並與觀眾分享她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希望這次對話能讓觀眾對布藝藝術有新的認識,期待她未來帶來更多精彩作品。
蝶映藝術 DE Global Art Agnecy 自 2022 年與德國藝術機構 Einziart 攜手合作,共同開設了位於曼海姆的聯合畫廊 Kyla x Einziart Gallery,而這段跨國藝術合作將於 2024 年九月畫下句點。這段時間內,兩家機構以嶄新的藝術視角和豐富的文化交流,成功吸引了眾多藝術家的關注,並在國際藝術界獲得高度評價。 兩年的合作中,蝶映藝術與 Einziart 藉助彼此的藝術優勢,不斷探索新穎的藝術呈現方式。他們的聯合畫廊不僅展示了許多藝術家的傑出作品,也成為許多新銳藝術家的孵化地。該畫廊定期舉辦的展覽以及藝術工作坊,提供了一個富有創意和啟發性的平臺,促進了中德藝術文化的深度交流。 蝶映藝術的負責人辜琪鈞表示,這次合作讓他看到不同文化間的互動如何激發新的靈感與創作方式。她強調:"這不僅是一次藝術視野的拓展,也是一次文化探險之旅。我們不僅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進行了多元化實驗,也在人文交流上達到了新的高度。"自畫廊成立以來,共舉辦了12場小型主題展,一次的德國 Discovery Art Fair 藝術博覽會,涵蓋了從當代藝術到傳統藝術的不同風格。這些展覽中,不乏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作品,這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將觀眾帶入一個視覺與思想交織的世界。同時,為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提供了一個發掘和欣賞藝術之美的新平台。 這次的聯合畫廊合作雖然將告一段落,在全球化和數位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蝶映藝術為實踐SDGs理念,將為全球減碳設立 Kyla Art Gallery 線上展演藝廊並舉辦國際獎項,而每月持續的實體藝術博覽會活動仍會延續舉辦,藝術無國界的精神將永遠推動著彼此前行。
由DE Global Art Agency與法國光輝藝術協會(ASSOCIATION DE LA LUEUR ÉCLAIRANTE DE L’ART)共同製作的國際藝術節目《The Great Artist》,在全新系列單元中,重磅推出五位2025年法國 KYLA ARTIST PRIZE獲獎藝術家的深度專訪。他們來自不同創作領域,卻皆以非凡的才華與獨特視角,成為今年度備受矚目的得主。本系列節目將帶領觀眾感受藝術如何回應時代脈動,並啟發社會對話與思辨。 第十五集邀請到造型設計師出身的藝術家李東豪(Lee Dong-hao)。他將時尚與視覺藝術融合,以彩妝語言為媒介,傳達文化觀察與社會價值,並榮獲本屆KYLA ARTIST PRIZE殊榮。在節目中,他將分享如何從造型師轉變為藝術創作者,打造出極具風格的當代美學語彙。 第十六集的主角是表演藝術組金獎得主沈佳慧(Shen Chia-hui),一位以鋼琴演奏與創作跨越文化疆界的音樂家。她將在節目中分享如何運用音樂建立情感連結,並談及在國際交流中的真摯體悟與創作轉折,展現她音樂中的人文力量。 視覺藝術組金獎得主**林睿祺(Lin Rui-Chi)**則在第十七集登場。他的創作以影像與裝置敘事為主軸,作品蘊含深刻思辨與哲學思考。節目將深入探討他如何跳脫傳統藝術形式,打造充滿當代感的視覺敘事語言,並談論榮獲KYLA ARTIST PRIZE對他藝術之路的推動與啟發。 第十八集聚焦動畫創作者唐藝耘(Tang Yi-Yun)。她以極簡黑白動畫描繪兒童成長與家庭教育等敏感議題,風格獨樹一幟。本集將帶領觀眾探索她如何從個人生命經驗中汲取靈感,轉化為具有社會關懷的藝術表現,並揭露她對未來跨媒材創作的規劃。 最後,第十九集邀請來自英國的16歲新星Isabelle Chapman,她憑藉對藝術的執著與驚人天賦榮獲2025 KYLA ARTIST PRIZE。她的創作結合年輕視角與深刻情感,在國際藝壇初露頭角即大放異彩。節目中,她將分享成長歷程中的藝術啟蒙,以及她對未來創作之路的願景。 本系列不僅讓觀眾深入理解五位獲獎藝術家的創作內涵,更展現KYLA ARTIST PRIZE作為國際藝術獎項,如何持續挖掘與鼓勵具有時代精神的創作者。敬請鎖定《The Great Artist》,與我們一同走進這些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看見藝術如何形塑世界的未來。
許多人認識辜琪鈞(Chi-Chun Ku)是透過他在藝術界的卓越成就。無論是他自身的創作專利成就、畫廊策展、國際藝術獎項的創立,還是對藝術教育的推廣,他都在藝術圈內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如今,他成立的國際策展經紀公司蝶映藝術,在今年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國際布局,至法國巴黎創立「光輝藝術協會」(Association de la Lueur Éclairante de l’Art,簡稱 ALEA),專注於促進台灣與法國乃至全球的文化藝術交流,為藝術界打造一個具有長遠發展性的國際平台。 為確保協會的專業性與國際化,法國光輝藝術協會邀請了多位來自法國與台灣的教授學者專家、評論家、教育學者及產業代表,共同參與協會的運作與發展。Marie Goehner-David 專精於攝影技術與當代藝術理論,現於法國斯特拉斯堡藝術學院教授相關課程。旅法烏克蘭裔的藝術評論家 Kateryna Prostrila 透過繪畫與評論展現自然與現代設計的交匯,她結合社會科學與藝術的學術背景,擅長以細膩、充滿洞察力的文字書寫評論。 另有歐洲中世紀手抄本技術的 Aline Falco 擔任理事職,她以其專業西洋書法與裝飾藝術聞名,目前於Université populaire uropéenne大學(法國大學UPE)授課,同時擁有繪畫、藝術史與考古學的背景,著有手抄本裝飾藝術的著作,其出色的展覽經歷與學術研究背景,多次被媒體採訪報導,是法國相當具有知名度的藝術家。協會更邀請 Julien Rouast 擔任理事,他擁有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 Paris)的管理學學位,在法國奢侈品和管理領域有著深厚背景。他相信藝術與文化可以通過創新和負責任的管理模式實現更大的發展,並致力於協助協會在大型文化項目和跨國藝術合作中建立領導地位。而旅居法國的藝術家 Chung-Tao Huang,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其作品結合自然元素與文化語境,展現東西方藝術的和諧交融。她策劃的「Les Cabinets de Curiosités de la France」系列沙龍,將藝術展覽、講座與工作坊融合,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典範。 法國光輝藝術協會的成立不僅象徵著台灣藝術家在國際市場上的新機遇,也標誌著藝術界邁向更廣闊合作模式的時代。辜琪鈞表示:「成立ALEA的核心目標是為台灣藝術家提供更具影響力的國際發展平台,讓他們能夠在法國及其他歐洲城市參與展覽、工作坊、駐村計畫及藝術教育,向世界展示台灣藝術的創意與文化深度。藝術應該是跨文化、跨國界的,我希望透過這個協會,讓更多亞洲藝術家能夠與歐洲藝術圈建立更緊密的對話,共同推動當代藝術發展。」 目前,法國光輝藝術協會2025年剛結束葡萄牙里斯本藝術博覽會、接著將至日本東京都美術館展覽,十月參與法國頂級工藝展、十二月於台灣舉辦第二屆亞洲藝術新秀展。這些活動將使台灣藝術在歐洲與亞洲市場同步曝光,進一步提升台灣藝術的國際影響力。此外,協會明年將舉辦法國藝術工作坊,邀請法國協會理事們來台,以實踐跨文化的藝術對話。這些工作坊不僅提供藝術技術交流的機會,更透過合作創作,深化藝術家之間的理解與靈感啟發。 除了展覽與工作坊之外,協會也將積極推動藝術教育與產業合作,包括與天地人文創開辦的線上策展課程,替會員們培訓,進行長期教育,結業後會員可獲得海外兩百多家公司短期實習機會。辜琪鈞認為,蝶映過去自2021年已在一線畫廊與展覽頻繁曝光,在六個國家固定每年參展藝術博覽會,共舉辦了二十一場國際展覽,今年度將深入透過跨產業合作與文化輸出,成為市場與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動力。 談及協會的未來發展,辜琪鈞強調:「法國光輝藝術協會不僅是一座連結法國與台灣的藝術橋樑,更是一個能夠讓亞洲藝術家通往世界的重要平台。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台灣乃至亞洲的藝術家在歐洲藝術圈內占有一席之地,進一步提升台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 未來,法國光輝藝術協會將持續深化與歐洲藝文機構的合作,策劃更多大型展覽、駐村計畫以及跨界藝術合作案,同時積極培養年輕藝術家參與國際展覽與市場,擴展亞洲藝術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辜琪鈞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與世界對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更多機會,讓亞洲藝術家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發展,並在文化與產業之間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 「法國光輝藝術協會」(Association de la Lueur Éclairante de l’Art,簡稱 ALEA)成立於2025年1月16日,總部設於法國巴黎,致力於推動台灣與法國乃至全球的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的主要目標是提供台灣藝術家參與國際展覽、藝術工作坊與產業合作的機會,並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亞洲藝術家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為亞洲藝術創造更廣闊的國際影響力。
A12 藝術空間
蝶映藝術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