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職涯」新聞搜尋結果, 共 635 篇 ,以下為 553 - 57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留學在臺灣 夢想啟航」成果論壇超溫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從三月十號到三月底,串連全台大專院校,在北中南舉辦三場「教育部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成果論壇,第一場在中台灣的靜宜大學展開。 圖/陽明交大視覺文化所學生柯易和(烏克蘭籍)身兼模特兒、舞者、英文老師,分享自己在臺精彩留學生涯。 有別於一般學術論壇,從上午暨大蘇玉龍主委,分享海外聯合招生甘苦談、靜宜大學日籍桂田愛副教授分享對於日籍留學生的學業和生活面照顧的分享,逢甲大學 NISA 計畫主持人葉俊良教授對於外籍生輔導的經驗談,至下午由逢甲大學全校國際生大一不分系學士班 (PMP)-王惠鈴主任介紹外籍生輔導機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駱文傑副校長兼國際事務處處長分享外籍生職涯輔導經驗。 此外,下午場也邀請來自印尼、馬來西亞、以及烏克蘭學生,現身分享在臺灣留學的精彩生活,以及在疫情下,感到濃濃的臺灣人情味。 圖/「教育部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 畫」成果論壇,首場在靜宜大學溫馨登場。 教育部「三箭齊發」 讓僑外生從在校到就業都安心 能有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教育部因應少子化和國際化,從疫情期間就逆勢操作三箭齊發。高教司科長陳浩在論壇中提到,第一箭就是從2021年先推動「BEST計畫」,也就是大專院校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希望學校能把「教」跟「學」用英文EMI課程方式進入,整體提高校園雙語實力;緊接著在2022年射出第二箭「教育部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其中的重要突破就是設立「國際專修部」,讓外籍生第一年能享有720小時的華語教學資源,也要求各校成立專責單位,輔導外籍生從生活到學習等面向。 另外針對智慧機械、生醫、綠能科技等5+N國家發展重點領域,也媒合重點領域系所擴大招收僑外生,未來對臺灣產業也能有更大的挹注;今年的第三支箭,就是配合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教育部向行政院共爭取到5年970億經費,其中「國際化專章」,讓學校優化教學、行政支持體系,在校園內打造國際化的支持系統。 三支箭循序漸進脈絡分明也提供經費資源,加上會透過定期和抽查等查核機制,從招生、輔導到教學各面向,確保在臺境外生的受教品質。再搭配國發會移民政策規劃,預計目標是到2030年僑外生招生人數,可以成長到4.2萬人。 圖/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陳浩 分享僑外生政策的「三支箭」實施脈絡。 解決語言、文化適應讓外籍生有「家」的感覺 論壇中,身為此計畫辦公室總督導的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也舉例分享學校有烏克蘭學生,因為看到新聞焦心,又無法歸國,所以臺灣同學超貼心,碰到生日或節日,總會創造驚喜,讓烏克蘭同學不孤單。還有來自海外各國的孩子,因為疫情期間,或實習階段暑假回不了家,班上同學還會帶外籍同學環島,建立溫馨的支持網絡。 也因為林校長自己也在美國留學過,特別重視外籍生的校園適應,認為不該是國際處的外籍生,而該讓來自國外的孩子,成為整個大學的外籍生。像是靜宜每個系都有外籍導師,但境外生未必有事都會告訴老師,於是同學間主動幫忙,或透過類似學伴機制,回報外籍導師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外籍生建立健康的人際網絡和連結。 也回應教育部的三支箭計畫,要讓外籍生受到良好照顧四個重要階段,第一要務就是消彌語言障礙,幫助外籍生學習華語也讓本地生提升外語能力;其次就是校園中要創造文化適應的氛圍,讓多元文化或節慶在生活中被感受和體驗;第三相當重要就是「專業學習」,不能因為是外籍生就放寬及格標準,才不會弱化未來進入產業的競爭力;最後期許無論是外籍生或本地孩子,都能具備國際移動力。 圖/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 強調解決語言文化適應問題 讓外籍生有家 的感覺。 這場由中部打頭陣的「教育部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成果論壇圓滿落幕,接下來北部場將由實踐大學在三月十五號登場,至於南部場則會在三月二十二號由義守大學舉辦。  

文章來源 : 引新聞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115 加入收藏 :
「綠色校園創想家計劃」 工程師帶領中學生為校園引入綠色點子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3月10日 - 奧雅納(Arup)與籽識教育合辦「綠色校園創想家計劃」,與七間中學一起探索和實踐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生活的創意點子,為校園添一點綠,並培養學生對工程設計相關專業的興趣。Arup工程師及規劃於本月8日在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主持講座,分享他們參與工程設計的經驗、中學聯招選科及職涯規劃心得。 圖片說明:Arup工程師及規劃師到中學分享職涯規劃心得。 啟導年輕人探索可持續發展和生涯規劃 Arup見習工程師Ella So在講座上分享入行經歷,她表示:「我從小對高樓大廈及獨特建築有濃厚興趣,中學時獲老師推薦參加了Arup的師友計劃,當中的工作坊鼓勵我們構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並由工程師提供一對一指導,令我獲益良多,產生想成為工程師的想法。」其後她因在計劃中表現優異,獲頒獎學金並順利升讀港大工程學系,大學期間在Arup任實習生,大學畢業後正式加入Arup任職見習工程師。 作為見習工程師,她分享職涯的有趣經歷,「我認識到建築物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賴工程師在背後的付出,例如要設計商場的圍欄,建築師會著重美觀及實用性,而結構工程師則要考慮安全性、用料及安裝的方案,確保設計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亦是我們做建築設計時一個重要的考量,我們從多方面入手設計不同方案,如採用較低碳的混凝土、通過優化設計、提升結構效率以減少建築材料用量等,盡量減少項目所產生的總碳排放。」 她又鼓勵同學積極探索課本以外的工程世界,「現時學生的資源很豐富,可以輕易透過不同渠道接觸職涯資訊,例如課堂教學、校內工作坊、講座及互聯網,了解到投身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另外,工程涵蓋很多不同範疇,只要學生對數理有興趣,勤力學習,便有機會投身工程行業。」 參與計劃的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鄧錦明校長表示:「計劃讓學生應用各個學科的知識,透過設計項目培養他們的解難能力,有助提升學習動機及環保意識,與學校著重實踐的教育方針不謀而合。另外,學生亦可藉計劃思考自身與社區的關係,如從改善學校設施及服務社區著手,為保護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培養同學對工程及環保的興趣 創建「綠色校園」 「綠色校園創想家計劃」於去年選出七間中學,Arup的工程師及不同領域的專家聯同籽識教育的導師由一月起,到校主持講座,講解計劃詳情,並協助每間學校選出20名學生參與計劃。計劃設有設計思維工作坊,以互動形式讓學生學習理論和香港社會實際情況,從自身的利益和同理心出發,為所屬學校找「痛點」,繼而發揮創意,構想創新而可行的綠色校園方案。 每間學校可獲5,000至10,000元的資助將意念付諸實行,期間Arup的專業團隊及導師將提供跟進和諮詢,協助學生製作原型和舉辦校園推廣活動。參與的學生還有機會實地參觀Arup的工程項目,以及與工程師及不同領域的專家交流,從而加深了解相關行業。 計劃將於今年六月至七月初舉行聯校結業禮,七間學校的代表將設置攤位,介紹各自的「提案」,Arup 員工將投票選出他們喜歡的作品。 七間參與「綠色校園創想家計劃」的學校為: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觀塘瑪利諾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聖公會梁季彜中學、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及聖傑靈女子中學。 更多高清活動照片: http://bit.ly/3kX8w6o Hashtag: #Arup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奧雅納(Arup)奧雅納(Arup)是全球眾多知名項目的核心創意力量,橫跨建築環境的各個領域和不同行業。Arup於1976年成立香港公司,數十年來,我們以「以人為本」的工程設計伴隨並推動著香港的發展。我們在香港參與了許多地標項目,例如港珠澳大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和M+博物館等。 公司網站: www.arup.com/offices/greater-china/hong-kong 籽識教育籽識教育為成立於2014年之社會企業,致力推行創意教育,支持青少年追求及實踐夢想。同時鼓勵青少年了解社會議題,增強與社會聯繫,啟發他們以最擅長崗位活出人生,貢獻社會。過去與超過200間中、小學及青少年服務機構合作,項目包括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與社會創新、樂高認真玩(Lego Serious play)、STEAM & MAKER、生涯規劃、創意藝術等。同時為大專院校設計及舉辦創意思維課程及海外社會創新之旅。此外,籽識教育為不同機構提供團隊建立活動及員工培訓,對象包括學校教職員、社工、及機構管理層等。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474 加入收藏 :
「公平」的信念和舉措成就今日的 Appier

回想 2012 年加入 Appier 的創業團隊時,Appier 營運長李婉菱(Winnie)沒有任何企業界的工作經驗,更遑論創業的經驗。 面對新創公司營運的眉眉角角, Winnie 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覺,同時借鑑業界案例汲取經驗。十多年後, Winnie 與兩位共同創辦人游直翰、蘇家永已將 Appier 的版圖擴大至全球 17 個據點,並且成為成功獲利的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三位創辦人秉持創業之初所堅信的核心價值,造就了 Appier 重視公平、包容多元的企業文化。 為落實這樣的企業文化,Appier 提供彈性的工作模式,讓同仁能保有居家上班與在公司上班的彈性,能在自己感到舒適且具有最佳生產力的地點工作。此外,游直翰執行長和李婉菱營運長會定期舉行「有問必答」(Ask Me Anything)活動,回應同仁的各式問題和疑慮。另外,Appier 也樂於響應不同的節日主題與慶祝活動,其中當然也少不了今天的國際婦女節。 Appier 如何響應 2023 國際婦女節? 2023 年國際婦女節的溝通主軸是「#擁抱公平」(#EmbraceEquity)。 訂定此一活動主軸的首要目的是宣導「平等」(Equality)和「公平」(Equity)概念的差異,並說明比起「平等」,人們更應致力達成「公平」的原因。 如國際婦女節活動官網所述,「『平等』指的是所有人都得到相同的資源或機會,而『公平』則強調要依據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及需求,妥善地分配其所需要的資源和機會,讓所有人都擁有獲致相同成果所需的支持」。 對 Winnie 而言,「擁抱公平」的重要性為何?她說:「公平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隨著 Appier 持續擴大,Winnie 也更加重視公司文化的經營,希望打造能幫助所有員工獲致成功的工作環境,而這也是 Appier 全球近 700 名同仁的共同信念。 業務支持負責同仁 Carynl Tan 認為「公平」就是要「確保每個人都能夠觸及自己的下一個目標」。 傳統觀念總將成功和進步視為零和賽局, Carynl 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她認為所有人的成功和進步都互相關聯,唯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夠持續前進。 Carynl 表示:「沒有公平,這個概念無法被實現,因為我們當中的某些人會發現目標是如此地遙不可及。」 Carynl 點出了女性在職場中屢屢面對的問題:不論是騷擾、來自情緒化員工的不合理要求,或是家務分配不均,導致女性在投入職場時仍面臨諸多外在束縛,使她們無法在職場上真正施展才能。 客戶策略同仁 Hisae Miyoshi 認為,擁抱「公平」是回應這些問題最好的答案。「如果能擁抱公平的信念,原本受到外在條件束縛的人將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   Appier 如何擁抱公平並創造多元共融的環境? Winnie 並非 Appier 唯一擔任領導職務的女性,各個部門都有許多在技術及商業領域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領導人。 Fiona Lin Ferrier 負責 Appier 美國及 EMEA 地區的業務與客戶管理,在她的帶領下, Appier 成功進入這些新市場,美國及 EMEA 地區在 2022 財年的營收年成長逾 7 倍,佔公司總營收的 12%。   Juyeon Ko 負責 Appier 南韓市場的企業解決方案業務,她積極提升 Appier 在南韓市場的心佔率和市佔率,更將公司業務拓展至不同產業。 雖然我們都知道任何性別都能擁有一樣的優秀能力,但她們的成就清楚的展現了女性能做好任何男性能夠做到的事情。 身為團隊領袖,Fiona 和 Juyeon 都積極為團隊成員營造一個舒適共融的工作環境,而這也是她們不敢輕忽的職責所在。 Fiona 採取的作法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夠發聲」,因此會向團隊成員提問、在同仁心情低落時給予關心,並友善對待每個人。 Juyeon 則重視溝通和決策的公平性及透明度,認為每位團隊成員都能對團隊的成功有所貢獻,也深信多元觀點具有重要價值。 作為一位在 IT 產業身經百戰的專業業務,Juyeon 仍會想起職涯初期,在某間公司擔任唯一一位女性業務的經驗。由於沒有「如何成為優秀的 IT 業務人員」的教戰手冊,當時的 Juyeon 必須倚賴較資深同事的建議和經驗。 Juyeon 發現,自己的加入對整個團隊而言也是巨大的改變。當時的公司和部門皆從未預期有女性同事加入,因此對於創造公平共融的工作環境,團隊上下都沒有足夠的經驗。 Juyeon 在當時主管的引薦下,認識了一位公司外的職涯導師:Mary Miyoung Woo。Mary 曾在南韓多家跨國 IT 企業任職,在這些企業擔任首位女性區域經理。Juyeon 表示 Mary 在工作上給予她很多幫助,也協助她培養溝通技巧和同理心等重要的領袖能力。 Juyeon 說:「我以前都只能參考男性同事和主管的看法,而 Mary 在業界的經驗讓我能夠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工作和決策。」 雖然任何看法和見解都有其價值,但只有同樣在業界打拼過的女性業務才能對 Juyeon 身為年輕女業務員的處境感同身受。對 Juyeon 而言,遇到能夠理解她的導師,對她的職涯有非常大且正面的影響,因此她也樂於成為別人的「Mary」。 Appier 女性同仁的現況及未來 無庸置疑,女性擔任領導職務對公司有所助益。以 Appier 為例, Winnie 對公司的財務及營運有極大貢獻,同時也激勵了公司內外部許多女性。 有多位女性同仁表示, Winnie 是她們決定到 Appier 應徵工作的原因之一。身為領導團隊的一員, Winnie 讓許多求職者覺得 Appier 與科技業其他以男性主管主導的公司有所不同。 在目前 Appier 近 700 名員工中,女性佔比為 43%。若依工作性質分類,則研發、技術支援和產品管理等技術類職位約有 29% 由女性擔任。一般大型科技公司在技術職位的女性佔比平均為 25%, Appier 的 29% 高於業界平均數個百分點。此外,Appier 也竭盡所能落實職場的公平性。 在 Appier,所有同仁不論性別、種族或其他身分認同,都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即使是向來男多於女的部門團隊也無一例外。 談起與男性同事開會的經驗時,資深軟體工程師 Xinhe Hsu 表示身為會議室中少數的女性工程師,她一直都受到平等的對待,也能暢所欲言。 「這種平等的觀念已經深植於 Appier 的公司文化,導致我常常忘記世上還有性別不平等的存在,而且我的性別對日常工作也從未有任何影響。」 擔任技術主管的 Tiffanie Kung 就讀大學時,班上同學有九成都是男性,而這個經驗也讓她在主持團隊週會時更注意確保每位夥伴都有機會發聲。 Tiffanie 表示:「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近期所學或發現的新事物,內容也不僅限於進行中的專案,我們非常鼓勵任何互動和討論。」 Tiffanie 認為現實中的工作場域不應受到有關「男性和女性適合什麼工作」的刻板印象影響。每個人都能「扮演關鍵角色,在他們熱愛的專業領域一展長才。」 隨著 Appier 持續成長,將有更多女性同仁和管理人才加入。為了維護公平且共融的工作環境,以吸引並留住女性人才, Appier 承諾將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equity 、inclusion,DEI)納為同仁職涯發展的核心價值。 負責 Appier 組織學習發展的 Victor Hsiung 表示:「Appier 不僅將在人才招募和發展方面落實 DEI,更規劃將 DEI 納為各項學習計畫的核心要素。」 正如 Winnie 所說,這將是確保 Appier 在全球各地永續成長的不二法門。

文章來源 : 沛星互動科技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986 加入收藏 :
默克進校園攬跨世代人才 首站前進台大博覽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領先的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長期耕耘醫療保健、生命科學、電子科技事業。作為跨國企業,默克員工來自66個國家、142個國籍,多元化的組織也促使集團致力實踐平等、共融的友善職場。今年更首度前進在3月4日舉行的台大校園博覽會,以「成為國際人才與世界接軌!Work Your Magic@Merck」為題,推出「2023暑期實習生計畫」及「GOglobal全球菁英計畫」等與國際人才合作的機會,祭出優於業界的薪酬條件、打造多元工作型態和提供跨國工作機會與職涯規劃,期盼能藉此延攬跨世代菁英人才。 默克在2021年底宣布大舉投資台灣170億元,展現深耕在台灣的決心。今年首站校園徵才選擇與台大國際事務處合作,將在台大博覽會進行徵才,預計鎖定延攬工程與自然科學商管、資訊背景等相關系所人才;另外,2023年暑期實習生計畫,據點涵蓋整個大台灣,除了有生產製程,研發到行銷企劃等相關職缺外,在企業永續、EHS管理系統與大數據的趨勢下,也開出相關的實習職缺,歡迎資訊背景的學生加入,共同利用數位工具結合個人專長優化商務運營。 除了積極招聘專業人才為客戶提供最完善的服務外,同時希望能扎根台灣,藉由豐富的實務專案訓練,培育策略型管理人才,並提供海外輪調機會將人才推向世界舞台接軌國際。此外,默克也為實習生規畫完整的實習計畫,並依據人才特質與個人職涯發展期許安排部門輪調,更有機會和高階主管對談、參與全球實習生交流分享會和享有內外部進修資源等豐富活動,未來也有機會取得工作快速通關門票。 台灣默克集團人資長周世嘉表示,默克擁有355的歷史,不論是面對全球變動的局勢或是產業波動的挑戰,集團展現的韌性才是永續經營的基石。好奇心與創新始終是默克的DNA,我們相信創新來自多元的激盪,因此打造國際化與跨領域的工作環境,希望能吸引多元人才的加入。除此之外,默克提供長期職涯發展計畫,員工有機會跨電子科技、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三大事業體,更能在不同的職務和工作地點做輪調。同時,默克鼓勵員工找到工作與個人的平衡,提供彈性工作模式以符合每個人的生活型態,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才的加入。 今年台大校園博覽會,默克將在國際人才培育暨永續專區設置攤位(攤位號碼:244),歡迎優秀人才至攤位索取詳細資訊。 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至:www.merck.tw  

文章來源 : 民生頭條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594 加入收藏 :
打造數位防禦新尖兵!Fortinet 攜手實踐大學、誠士資訊推 NSE 資安戰鬥營

近年來國內資安事件頻傳,強化數位韌性躍升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也讓台灣資安人才供不應求。為此,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 Fortinet(NASDAQ:FTNT)與實踐大學、誠士資訊三方合作,攜手開設NSE(Network Security Expert)資安戰鬥營課程,並於2月24日舉辦「實踐大學數位韌性與創新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總監劉敏慧亦出席支持,與Fortinet、實踐大學及誠士資訊共同展現產官學界完善台灣資安生態系、培育更多優秀產業即戰力的豐碩成果。 實踐大學校長丁斌首表示:「實踐創立六十五年來,總體發展方針不斷修正,期能與國際永續發展SDGs脈動契合。」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主任鄭王駿進一步說明 : 「現在的資安已經成為國安問題,所有資訊系統都必須將資安概念融入設計當中。面臨數位轉型的時代,這一代資訊系的學子,要將資安變成必備的專業素質,以開創數位韌性新局。」 此次NSE資安戰鬥營共有24名學生參與,由Fortinet提供NSE網路安全認證及教材資源,誠士資訊提供業師、實作環境訓練及企業實習機會,幫助學生培養資訊管理與資安意識,同時提升專業技能。課程結束後,學生不僅全數通過NSE基礎級網路安全意識認證(NSE 1、2、3級認證),理解資安業界常見的術語、防禦概念,以及現行業界採用的解決方案概況,未來更有機會進入企業實習或取得正職人員資格,並持續進修NSE進階技術,深度掌握複雜的網路安全概念,成為協防台灣資安的重要一員。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資安技能落差所造成的挑戰,已經成為學校與產業決策者不可忽視的核心議題。Fortinet將持續深化台灣資安人才市場的耕耘,此次與實踐大學的合作不僅能帶給學生更多實務經驗,更讓學生提前考取證照為未來職涯鋪路。我們盼望日後能號召更多大專校院加入,共同消弭資安技術落差,為台灣培育更多的資安人才。」 誠士資訊執行長陳昱文指出:「企業在ESG、網路架構、系統開發、法務遵循等面向已逐漸提升資安意識,卻普遍缺乏實作人才,使工作推展困難、心有餘而力不足,且容易因風險控管與技術能力不足而造成商業損失。在執行資訊規劃維運和資安保護重任的過程中,誠士資訊有感好的解決方案也要有適當的人力才能『1+1>2』,故此次與實踐大學及Fortinet合作,開設資訊安全NSE課程實為難能可貴,期待這樣的種子培育計畫,可以繼續深耕,讓產業與學界共同成長茁壯。」     作為網路資安領導廠商,Fortinet深耕台灣市場近20年,除了推出NSE網路認證課程、線上快速充電營外,亦在台灣打造亞太地區最大的威脅情資研發中心,提供資安人才培育及就業機會。Fortinet 網路資安培訓學院至今也已於全球頒發超過 77萬份證書,認證學員對複雜網路安全概念的掌握程度。未來Fortinet將持續推廣NSE網路資安培訓和認證計畫,目標在2026年協助全球100萬人接受資安培訓、提升資安意識,成為台灣及全球資安人才培育體系最堅實的後盾。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990 加入收藏 :
IBM最新調查結果:技術學習成本高昂 是個人職業發展最大障礙

接受線上培訓和取得數位技能證書 是成功謀得新職的有效途徑 IBM SkillsBuild新領學習公益計劃 新增台灣教育合作伙伴—學用接軌聯盟GOLF 協助全台大專院校學生 提升求職競爭力 蓄積職場即戰力 台北2023年2月24日 /美通社/ -- 根據IBM 近日公佈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求職者、考慮轉職者及學生們正在各行業中積極尋找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統稱為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領域的職位;但他們對於這類型職務的多樣性不甚了解。此外,接受線上培訓和取得數位證書,是他們成功謀得新職的有效途徑。 社團法人GOLF (Gap of Learning & Field) 學用接軌聯盟成為 IBM SkillsBuild 全球最新教育合作夥伴之一。IBM SkillsBuild的新興科技與職場軟實力課程,成為GOLF的延伸學習資源。 IBM委託調查機構Morning Consult在2022年底進行這項調查,訪問對象包括13個國家的14,000多名學生、求職者以及計劃轉職者;研究總結了對STEM類職位感興趣的受訪者的動向與觀點: 近六成的受訪者計劃在今年謀新職。 對STEM訓練存在「普世性」的誤解:費用昂貴、學習者的進入門檻高、對數位證書的瞭解不足。  對於各行業中STEM領域職務選項的瞭解程度普遍偏低;多數人擔心此類型工作的薪資偏低。 普遍認為未來各行業中STEM領域的職位將會增加;數位證書可以補足現行教育,並增加個人就業機會。 為了協助消除對STEM相關職務的誤解,並更有效地推動技術型職業的整體發展,包括讓STEM 教育普及到社會資源相對不足的族群,IBM 日前宣佈在全球新增45個教育合作夥伴,包括台灣的社團法人GOLF (Gap of Learning & Field) 學用接軌聯盟。IBM SkillsBuild 的新興科技與職場軟實力課程,將成為GOLF的延伸學習資源,助力全台大專院校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力,及早與職場接軌,為台灣產業與企業培養擁有「就業力」與「即戰力」的青年人才。GOLF理事長黃柏漙表示:「GOLF透過突破傳統一對一的產學合作,藉由線上專業課程先修、線下企業實習參訪,促進學生及早與產業接軌,提升進入職場的即戰力,並讓企業提前預約人才,共創學校、學生、企業三贏,充分落實學以致用。」 IBM新增的教育合作夥伴組織來自社會服務、經濟、職業發展、政府機構和大學等領域。透過與他們協作,IBM SkillsBuild 新領學習公益計劃將大規模地為目標受眾提供免費線上學習,以及更暢通的就業途徑。透過此類協作專案,IBM 將繼續全力實現其「到 2030年,在全球培養3千萬名新領技術人才」的企業承諾。 IBM 全球影響長 (Chief Impact Officer) Justina Nixon-Saintil表示:「技術訓練可以改變人生。現今職場的變化快速,對於如何獲得滿意的職業生涯,需要哪些技能,職場工作者常有誤解。因此,我們需要讓大眾更了解各行業中與科學、科技相關職位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正與IBM SkillsBuild平台的教育夥伴合作,協助社會資源不足的群體獲取更多技術培訓、與謀得技術類職位的機會。」 全球調查顯示:「誤解」與「機遇」在技術領域共存 在這項由IBM與Morning Consult共同進行的研究中,總結了對STEM類職位感興趣的受訪者的動向與觀點: 1.  近六成的受訪者計劃在今年謀求新職。  61%的受訪學生和計劃轉職者正在或計劃在今年尋找新工作 超過80%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 90%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可以透過線上培訓取得新技能或新知識 2.  對STEM訓練存在「普世性」的誤解:費用昂貴、學習者的進入門檻高、對數位證書的瞭解不足。  6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沒有相應的學位,所以沒有資格擔任STEM類型的職位 40%的學生表示個人專業或技術技能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60%的受訪者擔心取得數位證書所費不貲 能夠一邊工作一邊考證照,對於轉職者來說是重要考量 3.  對於各行業中STEM領域職務選項的瞭解程度普遍偏低;多數人擔心此類型工作的薪資偏低。  50%的受訪者有興趣從事與STEM相關工作 64%的轉職者不了解STEM類型職位 許多受訪者不確定哪些職業屬於STEM職位 62%的受訪者擔心自己找不到足以養家糊口的STEM類型工作 4.  普遍認為未來各行業中STEM領域的職位將會增加;數位證書可以補足現行教育,並增加個人就業機會。 66%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間各行業的STEM類型職位將會增加 86%已取得數位證書的受訪者認為,擁有證照有助於他們實現職業目標 75%的受訪者認為數位證書可以補足現行教育不足之處 受訪者積極取得數位證書的首要原因是可以增加個人就業機會 關於 IBM SkillsBuild 新領學習公益計劃 IBM SkillsBuild新領學習公益計劃是一個免費的技能學習計劃,專注於幫助在技術學習方面資源不足的群體,包括成人學習者、高中和大學學生乃至教師在內,獲取實用新技能,獲得更多就業機會。這個計劃包括IBM SkillsBuild線上學習平台,同時整合了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提供的客製化學習專案。IBM 的公開版本是IBM SkillsBuild線上平台,該平台透過19種語言提供超過 1,000門課程,其中包含網路安全、數據分析、雲端運算和許多其他技術學科,並有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等職場所需的技能。最重要的是,學習者可以透過它獲得由 IBM 頒發、市場認可的數位證書。IBM SkillsBuild 的進階版合作夥伴模式則可能包含研討會、與 IBM職涯導師的交流、專案導向學習、IBM軟體的使用、合作夥伴在學習過程中提供的專門支援,及相關就業機會等。IBM SkillsBuild: https://skillsbuild.org/ 關於社團法人GOLF 學用接軌聯盟 社團法人GOLF 學用接軌聯盟是國內唯一由業界發起,攜手學界,以縮短學用落差為宗旨公益組織,透過提供線上課程、實習名額、業界資訊予全台的大專院校學生,致力於縮短在學生從學校進入企業的最後一哩路。GOLF 學用接軌聯盟(Gap of Learning & Field)於2017 年底,由友達光電、仁寶電腦、緯創資通三大企業聯合發起號召成立,並於 2020 年10月成立社團法人全力運作。聯盟運行至今,已有超過 50 家企業、55 所大專院校加入,產業橫跨半導體、光電、資通訊、金融、機電等領域,提供超過300堂線上課程及超過 2,400 位的實習名額。 關於社團法人GOLF 學用接軌聯盟,請參閱 https://www.golfedu.org/home/ 台灣IBM公司新聞室:https://taiwan.newsroom.ibm.com/ 新聞聯絡 IBM公司公關部Kate Liu kateliu@cn.ibm.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35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6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