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科睿唯安」新聞搜尋結果, 共 4 篇 ,以下為 1 - 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科睿唯安公布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台灣13家獲選穩居全球第三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創造年營收達4.6兆美元,佔全球經濟規模的4.4%   【2025年3月12日】全球領先的變革性資訊提供者科睿唯安(Clarivate,NYSE:CLVT)公布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表揚技術研究和創新領域中的頂尖單位。獲選機構以創新為商業策略的核心,在科學、工程、產品設計和問題解決方面的投資平均佔其營收的8.8%,投資總額高達近2,900億美元。   今年台灣以13家獲選機構再度蟬聯全球第三,僅次於日本(33家)和美國(18家);上榜機構按英文字母順序為華碩(ASUS)、友達光電(AUO)、中光電(Coretronic)、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鴻海(Foxconn)、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聯發科(MediaTek)、南亞科技(Nanya Technology)、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瑞昱半導體(RealTek Semiconductor)、台積電(TSMC)、華邦電子(Winbond)、和緯創資通(Wistron)。   不同於以往的是,今年科睿唯安透過「永續發展」、「福祉提升」、「高效流動」、「全面連接」及「自動化」等五大宏觀力量分析技術融合現象,即整合各科學與工程領域,進而推動將創新應用於產品中;尤其在最關鍵且最具價值的前0.5%受保護創意中,匯聚創新力量的融合發明佔比近40%。   今年名單涵蓋11個國家與地區,相較去年增加1個。日本以33家機構上榜穩居全球最大創新機構國(比2024年少5家);其次為美國的18家位居第二;台灣13家、德國和南韓各有8家、法國7家、中國6家、瑞士3家、荷蘭2家,瑞典和今年重返榜單的芬蘭則各有1家。   就產業別來看,與2024年各產業別的占比變化不大,僅有個別領域增減一至兩個名次。今年有四個領域的入選機構增加、五個領域的數量減少;其中,電子和運算設備產業的占比仍為最高,其次依序為半導體、工業系統和汽車產業。   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事業群總裁Gordon Samson表示:「全球發明數量自2000年來已成長80倍,在創新速度日新月異的今日,能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是一項卓越的成就。如今,市場競爭比以往更加國際化,一個地區的發展成果往往能對全球產業帶來深遠影響,超級連結和技術融合在推動創新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的創新目標在於技術和知識的部署與傳播。」   2025年報告中的其他重要內容包括: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蟬聯其全球排名第一的創新機構地位 六家公司首次躋身全球百大: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奇異航太(GE Aerospace)、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寧德時代(CATL)、FORVIA和開拓重工(Caterpillar) 六家企業強勢回歸:諾基亞(Nokia)、日本電信電話(NTT)、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及華碩(ASUS)  16家歷年皆獲獎單位持續蟬聯榜單: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本田(Honda)、豐田(Toyota)、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高通(Qualcomm)、東芝(Toshiba)、日立(Hitachi)、愛立信(Ericsson)、陶氏(Dow)、富士通(Fujitsu)、波音(Boeing)、信越化學工業(Shin-Etsu Chemical)、漢威聯合(Honeywell)及日本電氣(NEC)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排名由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編制,以嚴謹的研究方法為本並採用德溫特強度指數(Derwent Strength Index),該指數源自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簡稱DWPI)與全球專利資料,衡量各項發明的影響力、成功足跡、技術獨特性以及投資力度。   欲瞭解科睿唯安《2025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的更多資訊,請參考此連結。   報告方法論  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有一套完整的全球發明資料比較分析法,利用與創新力相關的衡量工具,評估每項專利構想的強度。除了評估單一構想的強度,還要找出能持續發想出創新想法的機構,因此科睿唯安制定兩套候選機構必須符合的條件,並計算其過去5年的專利創新產出。點擊此處瞭解2025年報告編制方法論詳情。   關於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  結合60餘年深耕智慧財產權產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獨創的基準體系以及資料導向的卓越洞見,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Clarivate Center for IP and Innovation Research)為全球客戶提供專家級指導,協助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研究中心團隊匯集了資深產業專家、諮詢顧問和資料分析師,致力於打造和推廣引領產業發展的管理與策略基準,為客戶的發展提供最大的助力。憑藉領先業界的數據資料、深度分析能力以及經過驗證的的實踐方法,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與法律、智慧財產權和創新領域的領袖密切合作,全面最佳化您的智慧財產權營運和技術策略,提升決策能力,進而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    關於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是全球領先的變革性資訊提供者。我們在學術與政府、智慧財產權、生命科學與醫療照護領域提供豐富資料、洞察、分析及工作流程解決方案。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clarivate.com/zh-hant/。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470 加入收藏 :
科睿唯安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揭曉 台灣11家獲選高居全球第三

【2024年3月5日】全球領先的資訊服務提供者科睿唯安(Clarivate,NYSE:CLVT)公布2024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表揚技術研究和創新領域中的頂尖單位,並首次針對上榜機構進行排名,將與研發能量高度相關的專利創新評估,提供更明確而完整的業界洞見。   今年台灣以11家機構獲選再度蟬聯全球第三,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上榜機構包含友達光電(AUO)、台積電(TSMC)、鴻海(Foxconn)、聯發科(MediaTek)、緯創資通(Wistron)、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瑞昱半導體(RealTek Semiconductor)、南亞科技(Nanya Technology)、華邦電子(Winbond)和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以及首度入圍的中光電(Coretronic)。   與往年不同,科睿唯安今年公布了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排名,獲選者從全球所有創新機構中脫穎而出,且不遺餘力、持之以恆地堅持創新,研究領域廣泛涵蓋多元產業,引領未來發展。2024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前五名依序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佳能(Canon)、本田(Honda)、豐田(Toyota)及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   今年名單涵蓋10個國家和地區,相較去年減少2個。日本以38家機構上榜穩居全球最大創新機構國;其次則是美國的17家(比2023年少2家)。亞洲在全球創新生態系中持續擴大領導地位,2024年亞太地區共有62家機構上榜,比2023年多出4家;台灣11家、南韓8家(比2023年多3家)、中國則有5家(比去年多1家)。歐洲方面,德國有7家上榜、法國6家、瑞士4家、荷蘭3家、瑞典則有1家。   就產業別來看,與2023年報告所指趨勢一致,今年工業領域在榜單的佔比進一步提高,工業系統類大幅成長4個,半導體類(增加2個)和軟體、媒體與金融科技(增加1個)的增幅也有明顯提升;然而,創新動能並非一致,今年有5個領域出現下滑趨勢,特殊化學與材料領域減少3個,榜單中的最大產業電子與運算設備也略縮減2個。   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事業群總裁Gordon Samson表示:「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絕非易事,因為在創新生態系中維持優勢比以往更加困難,候選機構必須在實驗與風險、紀律與獎賞之間取得平衡。我們使用差異化評估閾值,全面衡量創新表現,科睿唯安藉由分析創意的品質、潛力及影響力選出全球頂尖的創新機構,並於今年首度公開排名。」   2024年報告中的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Ÿ   兩家企業首次躋身全球百大:台灣中強光電及日本精密工具製造商迪思科(Disco) Ÿ   三家企業重返榜單:騰訊(Tencent)、大金工業(Daikin Industries)和蔡司(Zeiss) Ÿ   18家歷年獲獎單位自榜單創立以來持續蟬聯全球百大創新機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本田(Honda)、豐田(Toyota)、通用電氣(GE)、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愛立信(Ericsson)、高通(Qualcomm)、陶氏(Dow)、富士通(Fujitsu)、波音(Boeing)、信越化學工業(Shin-Etsu Chemical)、霍尼韋爾(Honeywell)、日本電氣(NEC)及羅氏(Roche) Ÿ   綜觀全球千大創新機構表現,亞太地區持續成長,其中中國、台灣、日本和南韓創新機構皆有望提升平均排名 Ÿ   根據全球千大創新機構排名預測,政府與學術研究機構在未來應用的創新方面將有顯著貢獻   為編制《2024年全球百大創新企業》報告,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Clarivate Center for IP and Innovation Research™)將現代分析架構與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簡稱DWPI™)及德溫特專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 Citation Index™)60餘年的經驗相結合,針對創意的品質、潛力與影響進行評估。   如欲瞭解科睿唯安《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更多資訊,請見此。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452 加入收藏 :
2023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揭曉 台灣11家獲選創新高 南亞科技和華邦電子首入榜

全球領先的專業資訊服務提供者科睿唯安(Clarivate,NYSE:CLVT)公布2023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表揚全球持續創新的頂尖企業及研究機構。 今年台灣機構獲選數再創新高達11家,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上榜機構包含蟬聯多次的鴻海(Foxconn)、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聯發科(MediaTek)和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以及再次入榜的友達光電(AUO)、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瑞昱半導體(RealTek Semiconductor)、台積電(TSMC)、緯創資通(Wistron);首度入圍的則有南亞科技(Nanya Technology)和華邦電子(Windbond)。   就區域別來觀察,今年僅12個國家與地區入選;亞洲在全球創新生態系中持續擴大領導地位,2023年有58所機構上榜,較2022年多出4家。日本再次蟬連榜首共38家獲選,台灣有11家、南韓5家、中國4家;在亞洲之外,美國有19家進榜,法國與德國則各有7家。   電子與運算設備為2023年百大創新機構名單中最大產業類別,高達26家業者入選,化學與材料業有11家進榜,與半導體類相同,汽車業則有10家獲選。    科睿唯安產品長 Gordon Samson 表示:「科睿唯安希望將複雜變得清晰易懂,我們仔細探究人類目前所知、提出能探索各種可能視野之洞見,藉此促成科技的過渡與轉型。透過表揚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鼓勵對現有挑戰提出創新構想及解決方案,不但可為自家業務帶來回報,也能促進社會進步。」    2023年報告利用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德溫特專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 Citation Index™,DPCI)和Web of Science™的豐富資料為基礎,研究負責人、科學家、工程師及指導顧問每天都會藉由這些數據指引研究工作。    2023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其他的主要發現包括:  5家企業首次進榜:中國瑞聲科技(AAC Technologies)、台灣南亞科技及華邦電子、日本尼得科(Nidec)、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Otis Worldwide)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最常引用的前50家研究機構十分多元且遍佈全球,最多產者為中國科學院所屬機構(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其次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千大創新機構的啟示 進一步分析名單以外的千大創新機構,包括2026年之前預測將會出現的改變: 通訊及永續相關產業的排名將持續挺進,包括電信、能源和聚焦電力的機構,以及運算設備 雖然中國大陸今年入選百大機構的家數減少,但排名在前一千大的機構分布範圍擴大,這樣的背景更能代表中國大陸整體創新趨勢,顯示平均排名有所進步   今年報告結合科睿唯安對創新活動及科學發現的洞察,以更好的方式追蹤現代創新趨勢,藉此選出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最常引用的50家研究機構,而這些機構的智慧成果,為各種工程解決方案的設計提供了基礎架構。    如欲瞭解科睿唯安《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更多資訊,請見此。   #  #  # 報告方法論 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有一套完整的全球發明資料比較分析法,利用與創新力相關的衡量工具,評估每項專利構想的強度。除了評估單一構想的強度,還要找出能持續發想出創新想法的機構,因此科睿唯安制定兩套候選機構必須符合的條件,並計算其過去5年的專利創新產出。點擊此處瞭解2023年報告編制方法論詳情。   關於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是全球領先的資訊服務提供商。我們為全球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資訊與卓越的洞見,幫助客戶改變觀點、改善工作,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解決方案是根據先進的技術與深厚的行業積澱,涵蓋學術研究和政府機構,生命科學與健康,智慧財產各個領域。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s://clarivate.com/zh-hant/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981 加入收藏 :
科睿唯安最新分析報告:元宇宙和NFT興起加速推動商標申請活動

虛擬世界的技術進步持續影響智慧財產的創新、管理和保護方式 【2022年5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NYSE:CLVT)日前發佈名為《把握日新月異的商標環境:從智慧財產情報的視角發現趨勢、挑戰和機遇》的新報告。報告發現,虛擬世界的技術進步,包括加密貨幣的出現、元宇宙的興起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的激增,助力推動了尼斯分類中第九類(科學、電腦軟體和電腦週邊設備等)的商標申請數量從2011年第三位上升到2021年底的第二位。 根據科睿唯安商標研究資料,自2018年8月第一件美國NFT商標申請提交以來,相關商標申請活動增長了90倍,2021年虛擬商品或服務的相關商標申請增加了2.5倍。從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LV)[1]、杜嘉班納(Dolce and Gabbana)到可口可樂(Coca-Cola)[2],甚至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3]等品牌都在嘗試使用NFT。 報告還發現,儘管社會經濟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存在,但全球商標申請活動已經連續成長10年。但第10類(內、外科儀器、治療及診斷裝置等)商標申請活動卻是一個明顯的例外,去年下降了22%。這表明,為應對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而出現的大量商業活動,特別是涉及口罩、面罩和其他個人防護設備的商業活動可能已過高峰期。 科睿唯安內容戰略總監Robert Reading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數位化、高度互聯和技術先進的世界,類似NFT和元宇宙的興起對智慧財產的創新、管理和保護方式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挑戰。借助商標研究情報,品牌主和企業可以更了解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商標環境中做出自信的商業和品牌決策。」   報導其他主要要點包括: 2022年前兩個月,美國NFT商標申請暴增近7倍。 元宇宙熱潮正推動使用「Meta」一詞的商標申請以及涉及「虛擬商品/服務」的商標申請數量大幅增加。 中國大陸是全球商標申請活動的主力,2021年占全球申請活動的近70%,其次是美國(5%)、印度(3%)、巴西(3%)和韓國(2%)。 中國大陸企業繼續在多個註冊機構申請活動排行榜中佔據主導地位,小米、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和吉利等五家企業進入前十大申請人行列。 2021年,尼斯分類第35類(零售、廣告、行銷和商業服務)在中國大陸占主導地位,與全球趨勢相似。中國大陸酒精飲料行業經歷了強勁的商標申請增長,第33類(不含啤酒的酒精飲料)增長了34%,第32類(啤酒和非酒精飲料)在2021年增長了13%。 2021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商標申請開局強勁並創全年歷史新高,但全年申請數量逐月下降。 2021年在提交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所有商標申請中,中國大陸占28%,比前一年增加了4%。相反,來自美國本土的商標申請數量在2021年卻下降了3%。 英國智慧財產局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商標註冊機構,2020年增長31%,2021年增長38%。 韓國躋身世界五大智慧財產局之列,凸顯了韓國在全球智慧財產領域的重要性。韓國智慧財產局的商標申請活動持續上升,2019年至2021年間,申請量呈兩位數的同比增長。   Robert Reading總結說:「當前,企業依舊面臨具挑戰性的商業環境,果斷快速作出明智的品牌決策,以推動進步和增長,變得越來越難。科睿唯安致力於為企業提供關鍵的洞察力和智慧財產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建立和保護他們最主要的資產 — 品牌。當今世界,企業身處沒有邊界、高度競爭和日益線上化的市場,培育和保護獨特而有價值的品牌身份對企業的成功越來越重要。」   #  #  # 關於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 (Clarivate™) 始終專注於加速創新。我們的使命是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資訊和卓越的洞見,幫助客戶解決複雜難題,洞察先機,加速創新步伐。我們的專業知識和解決方案覆蓋創新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從學術研究和科學發現,到智慧財產的管理保護,直至實現創新成果的商業化,涵蓋學術研究和政府機構、生命科學與醫療照護、專業服務、消費產品、製造業和科技業等各個領域。更多訊息請參考:clarivate.com。 [1] Clarivate, “Luxury brands: Re-calibrating brand strategies for a changing world”, December 2021 [2] The Drum, “5 brands already boldly embracing the metaverse”, January 2022 [3] CMO, “15 brands jumping into NFTs”, January 2022  

文章來源 : 台灣科睿唯安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74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16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