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科大」新聞搜尋結果, 共 541 篇 ,以下為 433 - 45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夢想成真:明志工讀實習及雙聯碩士計畫,助力赴美就業之路!

「雖然路途艱辛,但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靠近夢想的一步。」明志科技大學環安衛系陳壬慧同學說。她以環境工程為專業,求學歷程充滿冒險與探索。在大三時,她積極參與為期一年,明志科大特有之美國工讀實習計畫,累積了珍貴的國際實務經驗。不過陳同學也分享到在工讀實習一年期間中,有次被主管問及她本科系相關的專業知識,但卻回答不出來的窘境,這也促使她下定決心繼續升學,使自身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力。因此,赴美實習結束後,便以明志科大與美國姊妹校辛辛那提大學合作之雙聯碩士計畫為目標,立志實現自己從幼時即抱有的留學夢想。 經過大三這一年,她擴展了國際人脈,更使她在視野和經驗上都有顯著的成長。她選擇參與明志雙聯碩士計畫,因為這項決定不僅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還使她得以同時取得台美兩校雙邊碩士學位。透過明志畢業校友陳維彬學長提供的優厚獎學金及教育部的學海飛颺計畫補助經費,更讓她無後顧之憂地實現了留學夢想。 在辛辛那提大學的求學過程中,陳同學深刻體驗到與實習時的不同感受。她面臨著課業上的壓力和自我管理的挑戰,但這段經歷亦使她變得更加成熟。陳同學也分享參加雙聯碩士計畫對於她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深遠影響。最終,在美國順利找到工作後,陳同學發表了她的求職心得,她也強調實習經驗對於在海外求職的重要性,並給予即將步入職場的學弟妹們寶貴的建議,包括早期探討職涯方向、積極準備、保持積極心態等。 這是一位勇攀夢想高峰的校友,她的求學歷程彰顯了她對美好未來的強烈憧憬與勇敢付出之精神。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通向夢想的堅實階梯,也記錄了她不斷進取與成長的過程。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9285 加入收藏 :
日本抹茶尬台味手搖飲 2024國際創意調飲大賞冠軍出爐

日本抹茶尬台味手搖飲 2024國際創意調飲大賞冠軍出爐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指導、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主辦的「2024亞太首屆國際創意調飲大賞」,採用日本文正元年創立、擁有200年歷史的茶匠六兵衛抹茶作為競賽主題,再由台灣30家報名的手搖飲、餐酒館、餐飲品牌,篩選出11家優秀業者晉級決賽,現場調製「抹茶元素」無酒精調飲,經由專業評審與媒體品評決選,前三名品牌依序是Mr.Wish、十二韻、御私藏,分別得到5萬元、2萬元、1萬元獎金,並且由日台交流協會認證頒獎。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表示,台灣遠近馳名的手搖飲文化極具國際發展潛力,像是珍珠奶茶連比爾蓋茲都喜歡,台灣現在有26000家手搖飲門店,在台灣競爭相當激烈,但如果把目光放在海外,就是一整片藍海,期許所有的廠商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也親自到場觀賽並頒獎,服部崇表示,日本的抹茶相當受到世界各國的喜愛,再加上台灣特有的手搖飲文化,必定能創作出廣受國際市場歡迎的商品。 此次競賽分為「專業評審」與「媒體投票」兩部分,分別佔據總評分的80%與20%成績;專業評審團由裁判長景文科大餐飲系教授何育任、茶匠六兵衛負責人井上祐、食尚玩家總編輯舜子、櫻島家鮮奶總經理高玉明、以及馬來西亞Old Town國際部總監Madeline Tay組成,依據調飲手法、原料搭配、口感視覺、市場潛力等面向進行評分。 媒體投票則開放現場媒體與民眾跟參賽廠商交流、試飲抹茶調飲,並依照個人喜好進行投票,最後與專業評審分數加總,決選出競賽前三名品牌。獲獎品牌Mr.Wish、十二韻、御私藏得到日本官方認證與獎金,大幅增進台灣品牌國際化契機。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表示,藉由這樣的國際化競賽,所有品牌能互相交流切磋手藝,並結合國際特色原物料讓世界看見台灣,也會輔導得獎品牌未來將此次抹茶調飲正式上架販售甚至輸出國際,讓更多人品嘗台灣手搖飲的好滋味。 圖說:2024國際創意調飲大賞冠軍出爐,決選出前三名品牌依序是Mr.wish:抹茶芭樂檸檬、十二韻:抹茶雪耳桂花凍飲、御私藏:耶誕生抹茶。

文章來源 : 守護台灣新聞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05 加入收藏 :
勞動部高分署銀髮中心舉辧青銀普拉斯 「銀」造跨世代合作的新職場平台

「哎唷!我孫歸剛攏ㄟ唱「阿嬤饋咖」(正解:韓國流行歌曲),我就一直饋咖、啃咖,直直重來…金正有夠煩ㄟ。」 2023年的十大流行語「emo」、「挖呀挖呀挖」、「超派」、「直男」、「阿嬤饋咖」,你知道幾個呢?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而高齡化社會促成青銀共融的勞動新趨勢,在職場上年齡差距大且世代共存的現象勢不可免,企業及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因應?  勞動部高分署銀髮中心表示:在推動友善職場與世代合作的輔導服務過程中,企業時常反應壯世代在職場上面臨的就業障礙常見有「數位技能不足以勝任工作(例如:不會使用雲端工具存取資料)」及「與青年主管不易溝通(例如:青年人自我意識強,要求工作效率)」等雙向互動溝通的問題,為協助銀髮族穩定就業,高分署銀髮中心會規畫辦理各式課程活動,包含青銀溝通、數位工具應用、人際關係管理等,減緩世代間的職場代溝,銀髮中心今(18)日特別邀請弘道基金會林投好客廳的高齡長輩們及正修科大社團青年共同參與今日青銀普拉斯(Plus)活動,運用數位科技讓跨世代面對面說出對彼此的職場印象,以直球對決的趣味形式,促進世代間更加彼此認識在職場上愉快合作!  今日活動中提到時下網路年輕人用語「火星語(確、很U)」尬「超派台語(「時計果」、「麒麟鹿」),在搶答解答的互動中現場笑聲不斷、也拉近炒熱了世代原本陌生的氣氛,另外,題目也出現了長者與年輕人求職偏好及工作特質等問題,討論過程中顯示出不同世代間有不同的觀點,藉此互動,激盪出全新思維和啟發,找出青銀合作的模式。目前就讀正修科大大四陳同學表示,「銀髮族雖然數位能力較薄弱,但人生閱歷很豐富,處處充滿智慧。」另外,在基金會工作的72歲張大姊開心說,「青年人好有創意、很會帶氣氛,有機會在職場上共事的話,一定可以成為最棒的工作團隊。」 高分署郭耿華分署長表示,當人口逐漸老化,健康餘命延長,增加銀髮勞動力成政府努力推動的目標,高分署除了積極推動中高齡就業服務相關措施之外,也將持續加強對青年的銀力觀念推廣,將「世代合作」、「世代共融」的概念及早深植於青年學子心中,同時舉辦活動促進世代間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青銀世代更進一步了解彼此的價值與優勢。歡迎對於銀髮就業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團體或事業單位,撥打銀髮中心專線07-7252586洽詢。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878 加入收藏 :
應科院成立「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

構建生態圈助港成綠色金融科技樞紐 香港2024年2月23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2月22日成立「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聯盟),建構交流和知識共享生態圈,加強聯繫業內監管機構、政策制定者、孵化器及加速器、金融科技初創及企業等持份者,促進更多技術協作和科研成果商業化,助力香港發展成綠色金融科技樞紐。 應科院榮幸邀得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先生親臨主禮,並與400多名來自學術界、金融科技以及永續發展領域的專家和業界領袖聚首一堂見證聯盟正式成立。同場更舉行多場專題演講,邀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投資推廣署以及多家金融機構的高層代表發表演說,探討銀行及保險業數碼轉型、數字資產、可持續金融及相關政策制定等議題,迎接金融數碼創新的新時代。 行政長官於《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而財政司司長早前出席慶賀新春開市儀式時亦表示,綠色發展是大趨勢,將香港建設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亦是來年其中一個發展目標。林健鋒議員於會上表示:「除了開發科技方案、為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外,我們亦致力拓闊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打造香港為綠色金融科技樞紐。應科院成立『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讓香港實現此目標踏出重要一步。」 他補充說,香港匯聚金融專才,在銀行、投資及保險等領域上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香港發展成為亞洲綠色金融樞紐。 科技革新金融服務 金融業一直是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超過20%。隨着香港持續發展成為國際創新和科技樞紐,金融科技社群也呈爆炸性增長。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國家全力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金融科技更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他說:「聯盟將為業界提供廣闊的交流平台,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的力量革新金融服務,提高營運效率、便商利民,並加速相關技術研發及全面應用,進一步鞏固香港金融樞紐的領先地位。」 助力金融科技落地應用 為了配合智慧經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金融科技,例如鼓勵更多金融科技服務及產品進行概念驗證測試、推出創新的金融科技基建設施等。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說∶「為了更好地融合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積極拓展綠色金科技生態,我們今年上半年將推出『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促進綠色領域創新科技解決方案的發展,並為創新金融科技舉措提供前期資金支持。」 應科院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政策,由其研發的多項金融科技亦已落地應用,主要項目包括:(一)與國際清算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建立安全、靈活且保護私隱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概念驗證系統,測試數碼港元在零售層面使用;(二) 研發保護數據私隱的聯盟式學習技術,助銀行探索新的替代信貸模式,助中小企獲得融資;(三)構建私有、可控及基於分佈式計算的沙盒環境,為智能合約的性能和安全提供全面評估。 隨着全球氣候加劇變化,世界各地對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應科院研發的「人工智能 ESG 報告分析」善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助金融機構提升ESG報告數據處理的效率,降低合規成本,滿足監管合規審查和信息披露等要求。 推動政產學研協作 「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是應科院主導成立的第三個行業聯盟,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承接過往的成功經驗,我們將與各持份者共同發展完善的生態圈,開創金融服務創新永續的新時代。應科院將致力促進知識轉移與創新科技發展,藉各類交流和商貿配對活動,促進聯盟會員與全球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企業的合作。」 應科院致力推動「政產學研」合作,促進創科產業上中下游合作,並壯大香港金融科技人才庫。過去兩年,應科院除了與香港六家大學(港大、中大、科大、城大、理大、浸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外,亦分別成立了「微電子技術聯盟」(2022年11月)和「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2023年4月)。 而新成立的「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獲得多家銀行、金融機構及企業的支持,鼓勵新興金融科技的整合,推動傳統金融及保險業務數碼轉型,並提高營運效率。聯盟將會定期舉辦講座、研討會、技術演示和海外考察團等活動,促進各持份者緊密聯繫和合作,並發掘內地及海外新機遇,共同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創新思維、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4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05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 圖片下載:https://bit.ly/42McIat    在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先生(中)、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右)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左) 見證下,「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於2月22日正式成立。 約400多名來自學術、金融和環保領域的專家和領袖聚首一堂,鼎力支持應科院成立「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促進業界聯繫和合作。 主禮嘉賓林健鋒議員於會上致辭。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於會上致歡迎辭。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於會上介紹最新的金融科技。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致閉幕辭。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813 加入收藏 :
龍華科技大學於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躍居榮耀:創新技術獲多項殊榮

「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於2月2日至2月6日在泰國舉行,由泰國國家研究主辦,共有608件發明專利品來自25個國家,超過3000位發明人共襄盛舉,是跨國頂尖人才及高端品項的國際交流平台,並為全球各地的發明家們,創造前途似錦的商業機會。 今年,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與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共同組織50件創新發明品參加「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龍華科技大學發明團隊,斬獲一面金牌、一面銀牌、四面銅牌及二面國際特別獎,成績卓越非凡。   具高深寬比之孔洞之製備方法—金牌+羅馬尼亞特別獎 本發明使用雙極脈衝電壓進行濕式蝕刻孔洞,以製造高深寬比的微孔。此製程控制脈衝電壓參數,使孔洞保持垂直並避免底切現象,可應用於晶圓、半導體、印刷線路板等產業,以及航空、機械、化學工業等薄形元件的製造。   半導體製造用銅合金鍍層的製備方法—銀牌+澳門特別獎 這個創作提供了一種製備銅銠鍍層的方法,鍍層中銠的含量在0.2 at%至1.5 at%之間。這種方法製備的銅銠鍍層具有低電阻率和高穩定性的特性。   圖片說明: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龍華科大由半導體工程系林宗新老師向下學期即將到本校就讀之朱拉隆功大學2位同學說明師生作品創意與學校研發實力。   印刷電路板前處理的改良方式—銅牌 本發明改良了傳統印刷電路板(PCB)製程中的表面處理方法,不再使用微蝕去除銅面氧化物,有效解決了微蝕處理所造成的銅厚度不足問題。新方法使用高分子鍵結劑清潔銅基板,再進行水洗和塗佈高分子鍵結劑的步驟,形成有機膜層。這種方法避免了傳統微蝕方法的缺點,不僅去氧化效果好,還提高了乾膜貼附能力,並且無環境污染問題。   以二氧化矽製備超疏水薄膜材料的方法—銅牌 本發明使用二氧化矽材料代替氟素化合物,製作出具有疏水效果的薄膜。首先將二氧化矽與一級醇、二級醇和界面活性劑混合進行改質,然後以沉浸塗佈方式均勻塗在玻璃基板表面。改質後的二氧化矽薄膜具有高達151°的水滴接觸角,達到了超疏水特性。   以電漿電解氧化法提升鈦合金表面特性—銅牌 本發明利用微弧滲氮技術對純鈦表面進行處理,通過使用雙極脈衝電源和添加氮源於電解液中,成功製備出具有高硬度、耐磨和耐蝕特性的含氮化鈦膜層。硬度可提高至722HV,耐蝕性和耐磨耗性較基材優異1000倍和4倍以上。   不銹鋼表面製備微弧氧化陶瓷膜—銅牌 本發明利用直接微弧氧化法,在不銹鋼表面形成一層類陶瓷膜,提升了材料的硬度、耐蝕性和耐磨性。這種技術適用於各種需要高耐用性材料的產業,包括機械、汽車、造船、建築和土木等基礎材料工業。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龍華科技大學的發明團隊在國際發明展上的優異表現,不僅是對該校科研團隊的肯定,也是對台灣科技創新實力的一大見證。這些獲獎的發明不僅在學術上有所突破,更將有助於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台灣在全球科技創新舞台上的競爭力。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209 加入收藏 :
正修科技大學張法憲發明團隊斬獲金銀雙牌 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耀眼亮相

「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於2月2日至2月6日在泰國舉行,由泰國國家研究主辦,共有608件發明專利品來自25個國家,超過3000位發明人共襄盛舉,是跨國頂尖人才及高端品項的國際交流平台,並為全球各地的發明家們,創造前途似錦的商業機會。   今年,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與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共同組織50件創新發明品參加「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由正修科技大學教授張法憲領軍的發明團隊,以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委託研發作品「多人協作沈浸式虛實整合訓練系統」及「結合人因工程參數與生理數據分析智慧演算模式的引導式教學訓練系統」斬獲一面金牌、一面銀牌及二面國際特別獎,成績卓越非凡。   多人協作沈浸式虛實整合訓練系統—金牌+羅馬尼亞特別獎 這創新教學平台結合了沉浸式多媒體技術,用於多人協同操作訓練。透過即時生理偵測和狀況回報,教學者可以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並提供引導以模擬真實情境。系統管理人員可以同時追蹤多位訓練人員的進度,根據其操作情況進行指導,以達到最佳訓練效果。結合虛擬實境技術,提供高還原度的場景體驗,並通過震動反饋提供更真實的操作感受。同時,系統還能即時分析生理感測數據,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結合人因工程參數與生理數據分析智慧演算模式的引導式教學訓練系統—銀牌+澳門特別獎 這項發明是一種整合系統,幫助教學者掌握學生的人因工程參數和運動生理感測分析,提供精準的運動訓練依據。透過即時的人工智慧演算和生理感測,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和對教學的認知。系統可以結合教練的示範,將重要的姿態結構和操作程序投射在學員的學習螢幕上,學員可以模仿並修正。同時,系統記錄學員的操作和生理感測數據,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分析教學效果和學習狀況,從而提高技職教育的教學效率,尤其對於精密技術訓練和遠端教學具有極佳的效益。   施養隆會長表示,由正修科技大學教授張法憲領軍的發明團隊在本次「2024曼谷國際發明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僅榮獲金牌、銀牌及國際特別獎,更展現了正修科技大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實力,並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47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8 日 (星期二) 農曆三月十一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