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明志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及環境永續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於2024年6月下旬為越南姊妹校孫德勝大學量身舉辦「2024越南孫德勝大學環境永續營」。旨在提升學生對環境永續的專業知識和核心概念。 來自越南孫德勝大學20名師生,於活動期間進行了密集的學習和實作課程,涵蓋循環革命、空氣品質、小蟲子的大影響、微生物研究、電子廢棄物黃金回收等專業課程及天氣瓶、精油香皂等實作課程。此外,學員們還參訪了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及環境永續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的實驗室,體驗明志科大先進的環境設備和學術資源。除了學術活動外,營隊還安排了豐富的文化之旅,走訪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礁溪溫泉公園、龍山寺、西門紅樓、中正紀念堂、大稻埕、迪化街及淡水等地,讓越南學生深入了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體驗在地社會與生活。 越南孫德勝大學帶隊老師 Dr. Doan Thi Kim Quyen 表示,感謝明志科大提供如此優質之學習機會,讓該校學生體驗先進實驗室設備,也因此激發很多參與同學申請來台在明志科大進行交換與攻讀研究所的動機,希望每年都有機會可以合作辦理此營隊。 越南孫德勝大學 La Cong Tai 同學回饋說道,他非常喜歡這間學校,未來要來這裡讀書和工作,謝謝明志科大熱情的接待和照顧。此外,Nguyen Thanh Hoang Thong Thai 同學也分享,他找到未來想研究的方向,就是微生物,這個營隊提供了一個努力的目標,不再對未來一片茫然。 本次活動不僅強化了明志科技大學與越南孫德勝大學的合作關係,也讓學生們建立了跨國友誼,並獲得寶貴的團隊合作經驗。參與學生一致表示,這次營隊讓他們認識許多新朋友,學習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對未來的學習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規劃。明志科技大學計畫未來舉辦更多此類客製化營隊活動,促進國際教育交流,期盼與各國夥伴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
明志科技大學透過高教深耕第一期計畫進行師徒制的實務教學規劃,讓大一新生在入學的同時不會無所適從,並可快速獲得專業師資的協助與輔導,從而找到學習方向。明志科大將藉由師徒制2.0計畫嘗試以更積極的模式培育適才適所並深具技術能力的技職人才。 明志科大在111學年度大學日間部註冊率為99.6%,榮登私立科大第一,排名更優於許多國立學校。每一年有將近100位大一新生加入研究中心的師徒制高教深耕補助計畫,透過雙師制度(導師及師徒制輔導老師),每位輔導教師個別指導2-3名學生小班菁英實務教學,負責傳授專業實務知識,讓學生實際了解學校設備與儀器使用,提早了解自身興趣,學習實務技能。以機械系郭啟全主任來說,利用智慧醫療中心訓練學生使用3D列印設備,搭配不同線材建構之零件進行磨耗試驗,從原理介紹、物件設計製作、設備技術操作及機械性質測試…等,所指導的學生更是以所製作之射出成型模具,榮獲2022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機械與動力機械群第二名。 陳勝吉研發長也是材料系教授,則運用電漿與薄膜研究中心的儀器設備,以師徒制帶領並輔導學生考取研究中心儀器操作執照。學生透過師徒制的輔導考取執照後,未來可獨立操作儀器,順利銜接大二之後的專題研究課程,未來不管升學或就業都大大加分。 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在推動師徒制上,以「定期性實驗操作」與「定期性進度討論會議」方式進行,該中心以楊純誠教授、壽雅史教授、杜鶴芸教授、洪太峰教授為核心擔任輔導老師,與每組學生定期進行實驗操作,以及每週一次研究進度討論會議,藉由儀器操作與研究數據分析的相互驗證,用以培養學生具有專業技能及務實致用的能力。 再者,環境永續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則有陳慶隆教授、劉禎淑教授、崔砢教授為輔導老師,導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以環境監測領域帶領學生進行室內、外環境大氣中塑膠微粒種類與濃度分佈情形之研究,並指導學生進行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技術應用,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生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鄭有為教授引導學生了解石墨烯複合材料抗菌的基本知識,而黃錦鴻教授則以光催化概論、光觸媒製備及其應用於模擬含抗生素醫療廢水的降解三個階段,讓學生具有實務製備與分析能力及數據整理與報告表達能力。 明志科技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補助師徒制師生傳承,全面優化技職學生的實務技能成效斐然,並深獲學生與家長的肯定。
環境永續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