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淨零排放」新聞搜尋結果, 共 370 篇 ,以下為 121 - 14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陽光伏特家助攻,歐萊德實現 RE100 綠電目標!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在 2024 年中,隨著最後一張綠能憑證的成功移轉,陽光伏特家助力歐萊德達成 2023 年 100% 綠電使用的目標,實現企業綠色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圖說:位於桃園龍潭的歐萊德綠建築總部,已於 2023 年達成 100% 綠電使用目標。(圖/陽光伏特家) 作為台灣首批加入 RE100 倡議的中小企業,歐萊德自 2018 年起便致力於在 2025 年前達成全企業 100% 再生能源使用的目標。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 90%以上的企業為中小企業,而在台灣,有近 55%的碳排放來自於電力使用。對歐萊德而言,綠電轉型是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一步。除了自建三期再生能源電廠,歐萊德還與台灣首家再生能源售電公司陽光伏特家攜手合作,朝向 RE100 目標邁進。 在現行電證合一制度下,要實現 100% 綠電使用率並非易事,穩定的綠電供應是關鍵,而「電力匹配」則是核心企業要在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消耗電力,才能宣稱使用綠電。因此,在達成 RE100 的過程中,擁有電力匹配和調度經驗的再生能源售電業者扮演了重要角色。 圖說:根據現行制度,企業必須在再生能源電廠發電當下使用電力,才能宣稱使用綠電。(圖/陽光伏特家) 自 2022 年 4 月起,陽光伏特家已經向歐萊德供應了 70 萬度(待更新)的綠電,相當於減少 350 公噸二氧化碳排放,供電範圍涵蓋歐萊德的桃園綠建築總部、辦公室及工廠生產線。在實現 RE100 的過程中,最大挑戰在於日夜不停運作的冷卻設備,由於太陽能光電具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特性,陽光伏特家需協助歐萊德解決夜間用電的綠化難題。為此,陽光伏特家亦與多家自發自用的綠能電廠協商,將其產生的綠電憑證移轉予歐萊德,以助其完成 RE100 的最後一哩路。 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表示:「國內綠電市場與制度剛剛起步,對於像歐萊德這樣在永續議題上領先的企業而言,達成 RE100 目標可能較為困難。但作為台灣第一家再生能源售電公司,我們憑藉在半導體、製造、美妝、金融保險及連鎖門市等領域的服務經驗,有信心協助企業夥伴克服這些挑戰。過去五年,我們成功協助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逐步提高綠電佔比。此外,截至 2023 年底,我們在供電端累積超過 100MW 的再生能源供電能力,每年可提供約 1.2 億度的綠電。今年,我們將陸續啟用另外 100MW 的發電能力,其中包括水力發電廠,進一步拓展再生能源產能,為不同產業提供高效的能源交換服務。」

文章來源 : 立台國際行銷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270 加入收藏 :
HPE發布《2023 Living Progress Report》ESG報告書 連續九年展現對永續及負責任經營的承諾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NYSE: HPE)發布2023會計年度的《Living Progress Report 》年度報告,展現公司的經營策略與承諾,闡述如何透過開發永續且負責任的科技解決方案打造資料優先的社會。「科技正帶領我們邁向繁榮永續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不僅能在地球生態的承載範圍內滿足基本的食物和醫療需求,還能確保資訊安全和個人隱私獲得妥善保護,」HPE總裁暨執行長Antonio Neri表示。「在HPE,我們致力以合乎道德和永續的方式進行創新,加速實現美好的未來。」邁向淨零企業的轉型之路 HPE致力於在2040年實現全價值鏈的淨零排放。這個目標與一系列經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核准的減碳目標一致,符合氣候科學,並以HPE的Roadmap to Net-Zero為後盾。HPE是全球首批承諾於2040 年(或更早)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並獲得SBTi淨零標準認可的IT公司之一。   HPE從提升自身營運的永續性開始,並透過轉向綠色能源來減少公司可控範圍內的碳排放。HPE已連續兩年提前實現「2025年使用50%可再生電力」的目標。   儘管範疇三排放並非直接由HPE的營運而產生,其卻佔了公司最大部分的溫室氣體足跡,因此也成為HPE及整個IT產業在減少碳排放時的重大挑戰。HPE不僅堅定地朝2030年目標前進,同時持續提供創新產品和商業模式,以減輕客戶不斷變化的IT需求所造成的環境衝擊。2023年,HPE的總排放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主要原因在於業務增長和產品組合變化。HPE的範疇三減碳路徑規劃需要更長期的投資和創新,以協助HPE、供應商和客戶加速實現電力脫碳。   HPE的每位領導者在公司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為了更有效地整合並實現此目標,HPE採取了一項獨特作法,將HPE執行委員會成員的變動薪資(Variable Pay)與氣候指標和量身定制的組織目標綁定,以減少每位執行委員會成員各自負責範圍內的碳強度。   HPE提供永續且負責任的全方位IT產品組合 HPE正在擴展其高效能且負責任的IT解決方案組合,幫助客戶在IT生命週期中減少不斷增長的IT需求帶來的環境衝擊。HPE在2023年制定了永續產品地圖,以滿足客戶永續IT歷程中的三個關鍵領域需求: 推動永續轉型: HPE在2023年擴展了IT永續服務產品組合,以全面解決從資料中心到工作負載與個別設備的永續性挑戰。例如,HPE Right Mix Advisor 和HPE邊緣到雲端採用架構(Edge-to-Cloud Adoption Framework)採用獨特的工作負載導向方法,利用一系列工具和流程來達成環境和永續目標,並有效地規劃現代化轉型。 賦予客戶環境洞察力:HPE提供IT資產環境衝擊的相關資料和可視性,使客戶在購買、管理和處置IT基礎架構時,將環境因素納入考量。例如,2023年推出的HPE Sustainability Insights Center透過HPE GreenLake cloud的統一控制平台提供能源和碳排放報告,使客戶能夠做出有益於環境的改變、降低成本,並實現永續IT目標。 提供低碳和負責任的解決方案:2023年,HPE的103個系統躋身全球最節能超級電腦Green500 排行榜,其中6個系統位居前十名,包括HPE Frontier。Frontier是劃時代的百萬兆級超級電腦,現已部署於美國能源部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並在《時代》雜誌的實驗類別中獲評為2023年最佳發明。最新一代的HPE ProLiant Gen11伺服器讓客戶能夠在同樣或更小的空間內整合和擴展運算能力,以降低電力、冷卻、佔地面積和授權成本。與前代相比,HPE ProLiant Gen11伺服器使資料中心的佔地面積減少60%,同時降低81%的電力和冷卻成本。HPE在全球市場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以延長舊有系統的使用壽命並確保業務持續運作。                                       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 HPE深信其有責任維護每個人的尊嚴,並從最高管理階層開始建立尊重人權的文化。人權考量涵蓋公司每個面向,從製造原料的取得、產品的每個使用階段到HPE對待和培訓員工的方式。HPE在2023年推出三項與員工培訓、員工建言和零招聘費用相關的新供應鏈責任目標,也將HPE的AI倫理原則(HPE AI Ethics and Principles)進一步落實於產品開發、合作夥伴關係和銷售活動中。HPE提供的AI服務和技術不僅解決了多樣性和可解釋性的問題,還幫助客戶獲得關鍵洞察,以應對當今產業和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HPE已成立AI倫理諮詢委員會,協助HPE及其客戶根據公司的道德標準使用、開發和部署AI產品和解決方案。以無條件包容為基礎的文化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因此持續保持團隊成員的參與度對HPE至關重要。HPE為吸引和留住業界頂尖人才所做的努力已見成效,從員工的高參與度評分和遠低於產業平均的自願離職率可見一斑。HPE將此成果歸功於公司致力推動的無條件包容之企業文化。此文化已體現於公司領導階層:2023年,HPE董事會成員中46%為女性,少數族裔成員則佔15%。同時,公司執行委員會的女性比例已達50%。HPE對公平和社會影響力的承諾不僅限於員工。HPE深知科技及公平獲取科技對改變未來至關重要。因此,公司設立了多個科技加速器計畫,幫助以「發揮社會影響力為使命」的新創企業獲得所需的技術和資金,以實現目標。2023年9月,在金融、產業和政府合作夥伴的支持下,HPE推出三個新加速器計畫,目的是推動新一波創新浪潮,以應變氣候變遷的挑戰。透過這些計畫,新創企業能夠借助HPE的支持和資源來實現目標。獲業界認可的道德領導力業界的認可有助於HPE評估其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同時持續關注需要改進的領域。在2023會計年度,HPE的商業道德承諾獲得多家知名機構肯定,並贏得多項排名和獎項,包括:  JUST100-2023年位居第一  榮獲MSCI ESG最高AAA評級 在EcoVadis永續評鑑中榮獲最高白金評級(全球前1%) 連續第6年獲Ethisphere評選為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 榮獲彭博企業平等指數(Corporate Equality Index) 身心障礙者最佳工作場所-連續8年在DEI平等指數中獲得100分 父母最佳工作場所-2023年排名第15 如需更HPE的完整獎項和表彰清單,請點擊此處。

文章來源 : 正平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13 加入收藏 :
PTT 石化暨零售業務大眾有限公司再獲 TRIS AA++ 信用評級,擴展全球,領航世界

泰國曼谷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 年 7 月 15 日 - 作為 PTT 集團旗下核心成員與泰國石化零售業務龍頭,泰國石化暨零售業務大眾有限公司 (PTT Oil and Retail Business Public Company Limited,簡稱 OR) 欣然宣布,該公司榮獲泰國頂尖信用評級機構,即泰國信用評級和資訊服務有限公司 (TRIS Rating Co., Ltd.) 所頒發的「AA+」信用評級。這已是 OR 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評級展望為「穩定」。此項佳績彰顯該公司出色的營運表現和穩健的財務實力,對其持續拓展全球市場至關重要。 持續引領泰國石化零售市場 OR 的行政總裁 Disathat Panyarachun 先生表示,他對公司在泰國零售油品和商業石化產品分銷方面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深感自豪。Panyarachun 先生表示:「TRIS 持續授予我們最高評級,不僅凸顯了我們穩健的財務政策,也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在 PTT 集團內高效分銷石化產品的重要角色。」 持續強化 PTT 潤滑油的市場領導地位 作為 PTT 潤滑油品牌長達三十多年的生產和分銷商,OR 已穩佔泰國市場份額。公司遵循「不斷創新」的指導原則,專為汽車和工業應用等領域開發先進的產品配方,並與多家汽車製造商建立 OEM 合作夥伴關係。 Panyarachun先生表示:「我們致力在產品品質和創新方面持續提升,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OR 擁有先進的自動化潤滑油配送中心,年產量可達 2.6 億升,能有效支持泰國和國際市場的擴張。該公司還向消費者和分銷商提供廣泛的產品知識培訓和售後服務,以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 全球拓展與國際認可 PTT 潤滑油 (PTT Lubricants) 品牌已成功將其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出口至東盟、亞洲、非洲和歐洲等 40 多個國家。該公司在國際業務領域的拓展,除了彰顯品牌的品質與可靠性,更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信賴品牌的地位。「我們在國際上所取得的成功,是 PTT 機油 / 潤滑油全球競爭力的最佳見證。我們將持續勉力於擴大市場占有率,並滿足全球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Panyarachun 先生說道。其擴展策略還包括利用亞馬遜咖啡館 (Café Amazon) 和 PTT 加油站 (PTT Station) 等品牌,與 PTT 潤滑油共同提升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PTT 潤滑油加速擴展東南亞和台灣市場的影響力 印尼憑藉其快速增長的汽車業、經濟進步和人口擴張,已成為 PTT 潤滑油的重要市場。PTT 潤滑油與 PT Sumber Suwarna Unisindo 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該公司的分銷經驗豐富,擁有潤滑油行業深厚的專業知識,在汽車及工業應用領域享有盛譽。此次合作確保為印尼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並配以卓越的售後服務。更多詳情,請訪問:pttlubricants.co.id。 在菲律賓,汽車及工業潤滑油的需求持續上升,進一步鞏固該國對 PTT 潤滑油的重要性。分銷工作由 OR 的直接子公司 PTT Philippines Corporation (簡稱 PTTPC) 專業負責,該公司同時利用 PTT 加油站和亞馬遜咖啡館等項目拓展其業務版圖。更多資訊請訪問:pttphilippines.com。 馬來西亞作為東盟貿易和投資中心,加上蓬勃發展的汽車和運輸業,使其成為 PTT 潤滑油的重要市場。分銷渠道佈局完善,在西馬來西亞有 TS Oil Pro Plt. 和 Big Essential Sdn. Bhd. 等四家代理商,在東馬來西亞則由 Efuel Service Sdn. 和 Golden Automotive Trading Sdn. Bhd. 負責,確保市場的全面覆蓋。更多資訊請訪問 Facebook 粉絲專頁:PTT Lubricants Malaysia。 在台灣,PTT 潤滑油已經深耕超過 14 年,並透過其分銷商威達興業有限公司 (Dynamax Petrochemical Ltd.) 奠定其市場地位。憑藉優質的摩托車和汽油產品,並透過戰略性的行銷推廣,在高端客戶群體中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包括歐系豪車車主和賽車愛好者。欲了解更多資訊,請訪問:pttortw.com。 在 PTT 潤滑油深化國際影響力的戰略中,這些市場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彰顯了品牌對品質、創新和客戶滿意度的堅定承諾。 Hashtag: #PTTOilandRetailBusiness #OR #PTTLubricant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 PTT 泰國石化暨零售業務大眾有限公司PTT 泰國石化暨零售業務大眾有限公司 (PTT Oil and Retail Business Public Company Limited,簡稱 OR) 作為 PTT 集團的重要基石,將能源與零售業務相互結合,致力推動全面增長。OR 堅守其革命性的 SDG 框架,即小型 (Small)、多元 (Diversified) 與環保 (Green)。秉承此一理念,OR 將社區升級並創造了廣泛的商業機會,同時率先開展可持續發展工作,並制訂了到 2030 年實現碳中和、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雄心目標。透過此一動態框架,OR 正在為行業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樹立新的標準。 網站:www.pttor.com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00 加入收藏 :
嘉里物流聯網榮獲2024年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兩項殊榮

環球物流及可持續發展物流之傑出表現獲嘉許 香港2024年7月11日 /美通社/ -- 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嘉里物流聯網」;股份代號0636.HK)榮獲2024年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該獎項」)兩項大獎,獲頒發「傑出環球物流企業」及「傑出可持續發展物流企業」獎項,以表揚其創新供應鏈解決方案及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嘉里物流聯網執行董事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鄭志偉表示:「感謝香港經濟日報頒發兩項大獎予嘉里物流聯網。這些獎項突顯我們對卓越服務、創新思維和效率提升鍥而不捨的追求,並聚焦我們引領環球物流行業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願景。我們努力不懈,致力為全球供應鏈帶來正面影響,矢志在業務每一環節發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傑出環球物流企業」獎項表彰嘉里物流聯網在應對全球供應鏈的意外變動時準備充足,於海運面對挑戰之際能提供貫通歐亞的創新貨運解決方案。此外,嘉里物流聯網運用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兩大分部於不同區域協作帶來的機遇以提升資源,及於物流中心應用機械人及自動化以提高營運效率等舉措亦得到讚賞。 「傑出可持續發展物流企業」獎項表揚嘉里物流聯網將可持續發展原則融入其業務策略和長遠發展之中,並堅守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致力推動綠色物流。嘉里物流聯網的可持續物流解決方案體現了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環境足跡,及與供應商共享環境、社會及管治價值方面的努力,以及在環境、社會及管治範疇取得重大進程而獲嘉許。 該獎項由香港領先財經媒體香港經濟日報舉辦,旨在表揚對社會及其個別行業貢獻良多的傑出企業。得獎企業由評審團根據四項準則選出,當中包括理念及價值倡議、策略及執行、成效及貢獻,以及未來願景及計劃。 關於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636.HK)  嘉里物流聯網是以亞洲為基地,擁有高度多元化業務及強大亞洲網絡覆蓋的國際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業務涵蓋一系列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運(海陸空、鐵路及多式聯運)及電子商貿,以及工業項目物流和基建投資等。 嘉里物流聯網的辦事處遍佈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於全球一半新興市場設立據點,其多元基建設施、廣泛國際樞紐覆蓋和本地專業知識遍及中國內地、印度、東南亞、獨聯體、中東、拉美及其他地區。 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於2023 年全年收入超過 474 億港元,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是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 關於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 「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由《香港經濟日報》主辦,旨在表揚過去一年在各行業中擁有出色表現、對香港及大灣區經濟或社會發展帶來貢獻和卓越成就的企業,同時冀透過獎項鼓勵同業之間的砥礪互勉,藉以推動本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以專業、創新方式提升產品及服務質素。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8 加入收藏 :
2024年可持續建築發展全球會議圓滿閉幕

全球同業攜手推動綠建發展 建構可持續具韌性城市 《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狀況報告2024》正式推出 彙集過百個傑出項目 獲各界積極支持 項目提交量較上屆大增四成  香港2024年7月10日 /美通社/ -- 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聯合代表香港參與2024年可持續建築發展全球會議(WSBE24),擔任大會最高級別的金級贊助商,為香港提供了一系列演講機會,包括主題演講、圓桌會議和論文研討等,展示本港在全球綠色建築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及特區政府和業界在建立可持續發展城市方面取得的成就。這場三年一度的全球盛會於6月12至14日順利舉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業界與商界精英,以及學者透過線上方式積極參與,進行了深入交流。 是次會議以「創新方向與合作:建構可持續城市建築環境」("Innovation Pathways & Partnerships for Sustainable Built and Urban Environments" )為主題,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創新科技實現建築碳中和目標。與會者跨越地域限制,透過線上互動交流,秉持全球同業共同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理念,共創可持續城市的願景。 大會首日在香港以實體會議及現場直播形式進行,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 JP、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 JP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天祥博士, SBS分享香港在推動綠色建築及碳中和方面的政策方針和業界實踐,探討香港建築環境如何逐步實現淨零排放的願景和歷程。除香港代表外,亦有奧爾堡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歐洲聯盟委員會、全球建築與施工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的代表參與演講。 除此之外,大會亦安排了多場圓桌會議,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深入探討綠色金融、綠色建築認證、創新技術等主題,分享全球綠色建築發展的趨勢和實踐案例。首場會議由奧雅納氣候與可持續發展董事莊宏曦博士工程師主持,探討實現淨零排放建築環境的創新策略以及跨界合作的情況,與會講者包括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總監賴漢忠工程師, BBS、建造業議會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專責委員會主席梁維健建築師、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先生,以及Ampd Energ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文順先生。 次日,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主持了另一場圓桌會議,分析綠色金融和認證如何加速綠色建築環境的發展,講者包括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建築環保評估協會總經理何志誠工程師、太古地產有限公司技術統籌及可持續發展總經理連兆鴻工程師、建造業議會零碳天地主席符展成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先生,及恒生銀行商業及環球銀行客戶總監黃嘉誠先生。 此外,香港多位代表於論文研討環節中發表演講,探討一系列與綠色建築及可持續金融相關的主題,包括可持續建築環境的概念和策略、環境影響評估、建築物生命周期評估、減碳措施及實現碳中和等,充分展現本港建築及工程界在推動可持續城市和社區所作出的貢獻。 通過為期三天的線上線下交流,WSBE24為全球綠色建築界搭建了一個高端對話平台,助力各方共同推動未來低碳、智慧和具韌性的城市發展。 於會議首天,建造業議會和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發布了《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狀況報告2024》。 該報告以「以創新邁向淨零:建設可持續及具抵禦力的都市環境」為主題,彙集了政府、業界和學界共同努力邁向淨零排放的成果,包括值得關注的建築項目及啟發性研究與規劃。相較上屆,報告的項目提交量增加約四成。經過甄選,其中有107個傑出項目脫穎而出。本版還增設專章探討綠色建築產品及科技,詳述創新成果如何推動可持續建築實踐,更全面地呈現香港在邁向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最新進展。此外,報告收錄了五位業界精英的精彩訪談,包括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庫瓦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忠澤先生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鍾芯豫小姐,為香港減碳藍圖和戰略規劃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為加快綠色建築的發展,特區政府、業界及學術界將繼續大力支持長遠研究與規劃,推廣綠色建築材料和科技應用,以及在建築設計和實踐方面融入創新理念,務求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締造更綠色和可持續的城市。 下載《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狀況報告2024》:https://bit.ly/4509XDP  《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狀況報告2024》凝聚了政府、業界及學者通力合作的成果,展示本港卓越的綠色建築環境成就。報告加入嶄新元素,探討綠色建築產品及科技,並收錄五位業界精英的訪談,反映香港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里程。 可持續建築發展全球會議簡介 可持續建築發展會議(SBE)系列始於2000年,至今已成為可持續建築及建造業界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會議以三年為一個週期,首年進行籌劃工作,第二年舉行地區會議,第三年則舉辦全球會議。香港成功爭取2015-2017年度全球會議的主辦權,並由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聯合主辦 「2017年度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WSBE17 Hong Kong)。 WSBE24的主題為「創新方向與合作:建構可持續城市建築環境」,來自全球的綠色建築精英、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業界領袖於線上聚首一堂,出席為期三天的會議,包括主題演講、圓桌會議及論文研討。  關於建造業議會 建造業議會根據《建造業議會條例》(香港法例第 587 章)於 2007 年成立,由一位主席及 24 名成員組成,成員來自代表業內各界別的人士,包括僱主、專業人士、學者、承建商、工人、獨立人士和政府官員。 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就長遠的策略性事宜與業界達成共識、向政府反映建造業的需要及期許,提供專業培訓及註冊服務,並作為政府與建造業界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建造業議會的資料,請瀏覽 www.cic.hk。 關於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創立於 2009 年,並於 2016 年成為《防止賄賂條例》界定的公共機構,為非牟利會員制組織,致力推動和提升香港在可持續建築方面的發展和水平。本會藉連繫政府、業界及公眾,提高各界對綠色建築的關注,並針對香港位處亞熱帶的高樓密集都會建築環境, 制訂各種可行策略,推動業界在 2050 年前邁向碳中和,帶領香港成為全球綠色建築的典範。 創會會員包括建造業議會(CIC)、商界環保協會(BEC)、建築環保評估協會(BSL)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 詳情請瀏覽:www.hkgbc.org.hk。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59 加入收藏 :
舊工廠如何取得建築能效標章?LCBA 低碳工法專利天窗助攻

為達 2050 碳中和目標,「建築減碳」是台灣實現淨零轉型重要方向之一。去年建築能效制度正式上路,從公有新建築開始,陸續鼓勵民間建築、工廠廠房取得能效標示。全球供應鏈減碳趨勢下,能否盡快提升廠房建築效能,決定了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若不盡快跟上,將來恐流失更多訂單。 國發會正式公佈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從四大面向加速建築低碳轉型,分別是:提高新建築能效、改善既有建築能效、提升家電與設備能效、推廣建築節能減碳技術。對於全台近 10 萬家工廠廠房而言,當務之急是先從節能減碳建材著手,便能具體改善既有建築能效。 採光通風一窗搞定  舊廠房也能輕鬆達成「被動式」節能 過去產業習慣用單點思考模式來改善設備如空調、照明,以達到減碳目的,如今更仰賴從建築設計階段便全盤考量整體能效。「被動式節能」是一種設計和建築方法,透過綜合考量隔熱、通風、採光等因素,減少依賴「主動式節能」設備(如空調、通風系統)達成節能目的。 ▲ 精密機械工廠採用佛司特天窗,大幅提升廠房自然照明與通風。(圖片來源:佛司特) 除了建築本身碳排量,建築空間裡的「空調」與「照明用電」的耗能也非常高。因此無論是新建物或者既有建築改建,都能透過設計通風和良好採光系統來提升能效。 難道這代表既有建築得打掉重練?只要選對關鍵建材,舊廠房也能緊跟淨零風潮。深耕建材多年的「佛司特」採用 LCBA 低碳工法開發出專利天窗系列產品,強調一扇窗就結合通風和採光,降低對於燈具和空調的依賴,減少 30-40%碳排,吸引多家國際供應鏈企業、工廠指定安裝。還有廠房安裝後,從電費單一眼便看出改造前後的差別,更可能是取得能效標章的關鍵! 考量國內廠房的環境限制,佛司特天窗採用模組化設計,可以在不改變屋頂結構的前提下安裝,避免多次施工影響廠房營運進度,有效減少施工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量,非常適合老舊建築改建安裝,將成為助攻達標 BERS 效能的幕後功臣。 為了推動建築淨零,政府釋出各種資源及獎勵政策,包括補助建築節能改善、節能績效保證(ESCO)專案、碳權獎勵等等,洞悉趨勢的中小企業應藉此搶得低碳轉型先機,卡位綠色供應鏈!

文章來源 : TW News Hub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20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4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廿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