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業績公告」新聞搜尋結果, 共 511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上實控股全年主營業務穩健發展

出售杭州灣大橋股權並認購杭州灣大橋公募基金(REIT) 有助集團提升資產流動性及市場化  全年派息94港仙,維持36.4% 派息率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上實控股」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編號363)公佈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經審核之全年業績。營業額為289.18億港元,較去年度下跌11.6%;股東應佔溢利為28.08億港元,同比下跌18.0%。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加之本年度的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全年派息每股94港仙,全年派息率為36.4%,以回饋股東之不懈支持。 二零二四年全年業績摘要: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十二個月 (經審核)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三年 變幅 營業額(百萬港元) 28,918 32,698 -11.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百萬港元) 2,808 3,424 -18.0 % 每股盈利 - 基本(港元) 2.582 3.149 -18.0 %   末期每股股息(港仙) 52 52   中期每股股息 (港仙) 42 42 全年每股股息 (港仙) 94 94 派息率 36.4 % 30.0 % 於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經審核) 於二零二三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經審核) 變幅 資產總額(百萬港元) 168,513 179,312 -6.0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百萬港元) 47,571 46,603 +2.1 % 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百萬港元) 28,514 27,791 +2.6 % 淨負債比率 ^ 65.12 % 66.30 % ^ (附息借貸 現金)/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   業務分部收入及利潤摘要: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十二個月 (經審核) 各分部收入(百萬港元)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三年 變幅 基建環保 10,263 10,399 -1.3 % 房地產 15,152 19,096 -20.7 % 消費品 3,503 3,203 +9.4 % 各分部淨溢利(百萬港元)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三年 變幅 基建環保 2,629 2,321 +13.3 % 房地產 -236 839 不適用 消費品 643 375 +71.8 % 大健康 54 80 -32.0 %   二零二四年,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在多重壓力下展現出韌性和活力,但國際地緣局勢依然緊張,全球經濟環境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管理團隊面對市場變化和各種挑戰,秉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確保各項核心業務實現穩定運營和發展。全年錄得總體收入289.18億港元,較去年下跌11.6%;股東應佔溢利為28.08億港元,同比下跌18.0%,下跌主要由於上實發展交房結轉收入大幅減少,以及本公司直接持有49%權益的「上實•海上灣」項目於去年度確認物業結轉入賬提供大額盈利貢獻,令基數較高。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全年派息每股94港仙,派息率達36.4%,以回饋股東之不懈支持。 年內,集團各項業務穩健發展。基建環保業務錄得盈利26.29億港元,較去年度上升13.3%,主要因為本年度在杭州灣大橋發行公募基礎設施投資基金(「REIT」)過程中出售了部分相關股權,來自基建環保業務的利潤佔集團業務淨利潤約85.1%。年內,集團緊隨國家戰略,聚焦水處理及水資源利用主業,致力拓展市場份額,鞏固本集團在中國水務及環保產業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 集團在產融結合方面有所突破。年內以人民幣1,863,859,064.12元出售杭州灣大橋23.0584%股權,收到的部分款項認購獲配的158,284,000份REIT份額,約佔基金總份額的15.8284%,剩餘的7.23%股權以現金形式收回。此舉有助本集團變現其投資回報,通過認購REIT份額,由於REIT項下的該等相關資產的流動性及市場化有所提升,將有助本集團通過證券市場出售基金份額獲得資本收益,並透過收取現金分派獲得現金回報,可於未來提高投資回報。此外,杭州灣大橋公募基礎設施投資基金(「REIT」)已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成功上市,創近兩年以來高速公路公募基金最高網下認購倍數、最高網下認購規模及最高溢價率。 大健康業務本年度盈利5,423萬港元,佔本集團業務淨利潤約1.8 %。本公司通過50%合資企業持有上藥集團40%股權,作為本集團在大健康領域的重要佈局,上藥集團二零二四年收入為人民幣2,746.93億元,同比上升5.47%。歸母淨利潤同比下跌11.98%至人民幣8.7億元。 房地產業務二零二四年度錄得2.36億港元的虧損,較去年度由盈轉虧,佔本集團業務淨利潤約負7.7%,下跌主要由於上實發展交房結轉收入大幅減少,以及本公司直接持有49%權益的「上實•海上灣」項目於去年度確認物業結轉入賬提供大額盈利貢獻,令基數較高。 消費品業務本年度盈利貢獻為 6.43億港元,較去年度上升71.8%,佔本集團業務淨利潤約20.8%。二零二四年消費品市場溫和復甦,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南洋煙草」)主動把握出貨節奏,並繼續拓展海內外市場,銷售大盤穩步向好、銷售量及銷售額均實現同比回升。  業務摘要: 基建環保 年內本集團旗下三條收費公路總體車流量及通行費收入平穩增長,全年錄得總體車流量同比上升1.3%,通行費收入同比增長0.2%至20.29億港元。年內,滬渝高速公路(上海段)穩步有序地推進路段擴寬改建項目,增設西岑東出入口項目的整體工程建設進度已完成85%。 旗下上海實業環境控股有限公司(「上實環境」)(BHK SGX,807 HKSE)年內錄得營業額人民幣75.96億元,同比增加0.3%;股東應佔溢利為人民幣6.05億元,同比上升0.2%。收入及淨利潤實現小幅增長,主要得益於營運收入(包含服務特許安排財務收入)的穩步提升以及財務費用較去年大幅減少。全年新增4個污水處理項目,合計設計處理規模44.5萬噸/日;2個項目獲提標、擴建,另有4個項目擴建完成、進入商業運營。污水處理標桿項目青浦西岑水質淨化廠於二零二五年一月投入商業運營,是全國出水標準最優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之一。 中環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中環水務」)本年度錄得營業收入19.42億港元,同比減少6.5%,淨利潤為2.79億港元,同比增加5.2%。年內新增/新簽項目合共7個,涉及投資額約人民幣9.57億元,水處理規模達52.1萬噸/日。截至二零二四年底,中環水務擁有 19 家自來水廠及18 家污水處理廠,產能規模434.8萬噸/日,其中,制水能力為 323.7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為 111.1萬噸/日。二零二四年公司連續第七年成功入選「中國環境企業營收前五十」名單。 由本公司間接持有50%股權的上海上實長三角持有28.34%股權的康恆環境,截至二零二四年底,垃圾焚燒運營項目累計總規模達42,225噸/日,全年生活垃圾入廠量1,623萬噸,同比增長9.65%,完成上網電量5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年內新獲取3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同時加快推進9個垃圾發電項目的建設進度。 新邊疆業務方面,截至二零二四年底,上海星河數碼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控股的星河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持有的光伏電站資產規模已達到740兆瓦,15個光伏發電項目全年完成上網電量約9.62億千瓦時,受較嚴重的沙塵天氣影響,輻射量下降,上網電量較去年減少11.04%。  房地產 旗下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實發展」)(600748 SSE)年內錄得營業額人民幣24.94億元,同比下跌74.7%,主要因為年內交房結轉收入大幅減少。錄得淨虧損為人民幣2.91億元,同比盈轉虧。全年簽約金額逾人民幣7.15億元。年內在建項目6個,竣工項目1個。本年度租金收入約為 3.66億港元。 旗下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上實城開」)(563 HKSE)年內錄得營業額124.40億港元,較去年上升56.4%。股東應佔虧損為3.31億港元,主要由於年內交付項目中毛利率較高的項目較去年有所減少、年內銷售單價因市場情況下調及年內就物業項目確認若干減值虧損所致。全年合約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9.33億元,項目主要包括天津「上實仰山」、西安「自然界」等。本年度租金收入約為 7.94億港元。 消費品 南洋煙草全年營業額和淨利潤分別為21.82億港元和5.60億港元,分別同比上升20.2%及86.0%。港澳有稅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23.7%,主要受到香港市場連續兩年大幅增加煙稅的影響。中港澳及海外免稅市場,年內銷售額同比下降20.5%,主因是國內出境遊客比預期少、海關政策收緊等。南洋煙草逐步改變營銷策略,以中、高端產品為主銷對象,逐步淘汰低端產品,以應對免稅市場的大變化。出口及船煙市場,年內銷售額同比上升89.7%。由疫情所帶來的庫存壓力逐步得以釋放,銷售額錄得較大幅度的回升。 南洋煙草還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業務,致力發展馬來西亞生產項目,落實海外生產基地運營事宜。馬來西亞項目由二零二三年投產到二零二四年實現量產,全年銷售額同比增加344.9%。 另外,南洋煙草配合國家煙草總局的要求,年內跟進卷煙二維碼統一應用項目,提高了從原料采購、生產計劃、倉儲管理到物流運輸的精準化管理。年內更新增唇膏包生產線項目,推進技術產品創新和產能配套升級。 永發印務年內錄得收入15.84億港元,淨利潤9,518萬港元,分別同比上升2.3%及12.1%﹐主要受益於業務結構優化提升了綜合盈利水平,核心工廠降本提效成果顯著及較好的資產運營效益。此外年內美元匯率持續走強也助力了綜合毛利水平的提升。 上實控股董事長冷偉青表示:「展望二零二五年,全球經濟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政策支持將為集團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集團將繼續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益和精準度,整合資源,實現智能化轉型,推動企業更上一台階。基建環保業務方面,緊隨國家戰略,上實環境還將不斷尋求環保領域新機遇,推進融產結合,繼續深耕核心經濟圈和城市群,加大中水回用、工業污水的投資,建設更多高標準、現代化的環保項目,保持中國水務及環保產業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收費公路繼續提升經營效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通過在大健康和新邊疆業務的投入,本集團在醫藥健康和環保綠色能源板塊的投資,為集團帶來更多盈利貢獻。房地產業務密切把握行業政策和市場動向,盤活存量資產,創新融資方式和渠道,推動健康穩定和高質量的發展。消費品業務方面,南洋煙草將致力於技術革新,圍繞綠色健康、降焦減害等創新產品等拓展佈局,加速中高結構新品上市,加速海外免稅渠道的拓展,對現有品規注入新概念,確保傳統煙品牌歷久常新。同時,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平台建設,深化企業的數字化應用能力,借助智能製造提升核心競爭力。永發印務服務好現有核心客戶的同時,在細分領域挖掘新的業務,包括配合煙包客戶二維碼新需求和向潛在新興生物醫藥客戶提供防偽可追溯等包裝技術支援,爭取通過服務升級和技術創新鞏固原有客戶粘性,搶佔新興市場先機。集團致力於各項業務的不斷突破,為股東帶來最大的回報。」 關於上實控股 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實控股,香港聯交所編號363)是上實集團在海外最大的綜合性企業,作為上實集團的旗艦企業,我們得以把握在國內投資機會,體現立足香港,依託上海的優勢。經過逾二十年的發展,上實控股已成為一家以基建環保(包括收費公路/大橋、污水處理及固廢處理等環保相關業務)、大健康、房地產和消費品(包括南洋煙草及永發印務)四大核心業務為主的綜合性企業。上實控股將不斷提升企業管治水平,致力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如需進一步瞭解上實控股,請瀏覽公司網站www.sihl.com.hk。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8 加入收藏 :
达势股份 (1405.HK) 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

收益達人民幣43.14億元,同比增長41.4%門店層面經營利潤同比增48.7%;經調整EBITDA 同比增64.1%經調整淨利潤達人民幣1.31億元,同比增長1,394.2%2024年淨新增門店240家;截至12月31日,在中國大陸39個城市直營1,008家門店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达势股份有限公司(「達美樂中國」或「达势股份」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1405.HK) 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公司今日公布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4財年」)的經審計全年業績。 2024年全年業績摘要[1] 以下所有比較均基於同比(「yoy」) 收益達人民幣43.14億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財年」)的人民幣30.51億元增長41.4%。 2024年淨新增門店240家,新進駐10個城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大陸39個城市直營1,008家門店。 截至2024財年,單店日均銷售額為人民幣13,126元,同比增長4.3%。 同店銷售增長為2.5%,2023財年為8.9%,2024年上半年為3.6%。 門店層面EBITDA為人民幣8.31億元,較2023財年的人民幣5.77億元增長44.2%。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為19.3%,2023財年同期為18.9%。 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為人民幣6.24億元,較2023財年的人民幣4.20億元增長48.7%。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率為14.5%,2023財年為13.8%。 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4.95億元,較2023財年的人民幣3.02億元增長64.1%。經調整EBITDA利潤率為11.5%,2023財年為9.9%。 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1.31億元,較2023財年的人民幣877.8萬元增長1,394.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為人民幣10.69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資料為人民幣10.19億元。 截至12月31日,總會員人數達2,450萬人,較2023財年的1,460萬人增長67.8%。 [1] 請參閱第六頁「關鍵定義」部分,瞭解所用某些術語的詳細定義。 公司管理層評論 达势股份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CEO)王怡女士表示:「在2024年,我們的4D戰略取得了穩健的成果,總收入實現了41.4%的同比增長。通過平衡執行『走深』與『走廣』戰略,我們的門店網絡已擴展至39個城市,門店總數達到1,008家,其中淨新增240家新店。同時,我們連續第30個季度保持了同店銷售額的正增長。我們通過專注於高質價比的產品創新、服務優化和數字化建設,成功推動了業務的持續增長。展望2025年,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提升運營效率和進行策略性擴張,以確保長期回報和股東價值。」 达势股份首席財務官(CFO)吳婷女士表示:「在2024年,我們穩健的業績展現了戰略實施和高效營運的成效。公司盈利能力獲得提升,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64.1%,達人民幣4.95億元。這一增長得益於有效的成本管理和規模效益的發揮。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首次實現全年盈利,這標誌著公司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展望未來,我們堅實的財務基礎將為我們持續推動可持續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全年財務業績回顧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人民幣百萬) 2023年 2024年 同比變動 收益 3,050.7 4,314.1 +41.4 % 門店層面EBITDA 576.6 831.4 +44.2 % 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 18.9 % 19.3 % +0.4 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 419.7 624.0 +48.7 % 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率(%) 13.8 % 14.5 % +0.7 經調整EBITDA 301.7 495.2 +64.1 % 經調整EBITDA利潤率(%) 9.9 % 11.5 % +1.6 經調整淨利潤 8.8 131.2 +1,394.2 % 淨利潤/(虧損) (26.6) 55.2 不適用 每股基本盈利/(虧損)(人民幣元) (0.22) 0.42 不適用 每股攤薄盈利/(虧損)(人民幣元) (0.22) 0.42 不適用 主要業務數據 截至 2023年 2024年 2024年 12月31日 6月30日 12月31日 門店數量 768 914 1,008 所進駐城市數量 29 33 39 會員人數(百萬) 14.6 19.4 24.5   截至  2023年 截至 2024年 截至 2024年 12月31日12個月 6月30日6個月 12月31日12個月 同店銷售增長(%) 8.9 % 3.6 % 2.5 % 單店日均銷售額 (人民幣) 12,580 13,515 13,126 外送佔收益的百分比(%) 59.2 % 46.4 % 46.1 % 近期發展 2024年5月30日,公司榮獲第十五屆虎嘯獎年度品牌數字化大獎(食品餐飲類),體現了公司将數字化解決方案作為核心戰略的成果。 2024年6月25日,公司被2024中國數字化創新博覽會(CDIE)評為中國數字化企業TOP20,該榮譽表彰了公司在數字化領域的創新方法和領先地位。 2024年7月8日,公司榮獲2024年中國融資大獎「2023年度最佳IPO獎」,證明了其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承諾與執行力。 2024年8月16日,公司宣佈從9月9日開始被納入香港恆生綜合指數。2024年9月9日,公司被正式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標的證券名單。 2024年11月15日,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第1,000家門店在成都隆重開業。這一成就標誌着公司在推進和落實「走深走廣」戰略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4年12月17日,公司榮獲2024年度「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這是達美樂中國第四年獲得這一獎項,充分體現了對達美樂中國在食品安全、質量和卓越服務方面不懈努力的高度認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市場調查,以2024年比薩銷售額計排名,達美樂比薩在中國成為第二大比薩品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門店數量計算,中國大陸市場位列達美樂比薩的第三大國際市場。 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公司新進駐10個城市,其中包括瀋陽、重慶、鄭州和南寧。在2025年1月的新年和春節前,公司進駐包括南昌在內的另外6個新城市。 2025年1月14日,公司被美世諮詢(Mercer)評選為2024年最佳僱主,這是公司連續第三年獲得這一獎項。 2025年2月17日,公司被評選為「新財富雜誌2024年最佳港股公司」榜單中的「消費產業最具成長性港股公司」,該評選基於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長性、投資回報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彰顯了达势股份在消費領域的卓越業績和發展潛力。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在達美樂全球門店首30日銷售記錄中,包攬了前40名中的全部席位。公司在瀋陽的首店創下了達美樂全球門店首30日銷售額的新紀錄,銷售額達到約人民幣1,110萬元,展示了達美樂比薩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2025年3月3日,公司連續第七年獲得達美樂比薩頒發的Gold Franny獎。這一獎項是達美樂比薩全球體系內的榮譽,用於表彰美國及國際特許經營商在經營業績、門店發展以及業務增長方面的傑出表現。 業績展望 集團計劃在2025年淨新增大約300家門店。門店開發的總資本開支,包括翻新、搬遷和維護,預計約為人民幣5.7億元。 截至2025年3月14日,集團額外開設了82家門店,有26家門店在建設中,另有62家門店已簽約,全年開店目標已鎖定超過56%。 隨着集團的持續擴張,我們也在不斷提升成本效率,以確保門店的運營能力得到持續增強。 業績電話會議 公司將於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香港時間晚上7:00(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00)舉行業績電話會議,討論業績。 僅供收聽的業績會網絡直播可通过直播链接https://event.choruscall.com/mediaframe/webcast.html?webcastid=tDOLLjE9实时收聽。 如欲通過電話撥入參與會議,建議事先使用以下提供的註冊鏈接完成註冊。註冊後,每位參與者將收到一组撥入號碼、會議密碼和專屬 PIN,這些信息將用於加入電話會議。 註冊鏈接: https://dpregister.com/sreg/10197148/fe92777ba0 如欲收聽錄音重播,可致電以下電話號碼,錄音有效期至2025年4月3日。 美國: +1-877-344-7529 全球: +1-412-317-0088 重播密碼:  3442293 關鍵定義 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指收益減門店層面產生的運營成本,包括以薪金為基礎的開支、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使用權資產折舊、廠房及設備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可變租賃付款、短期租金開支、水電費、廣告及推廣開支、門店經營及維護開支及其他開支。 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率乃按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除以同年的收益計算。 門店層面EBITDA定義為年內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並加回門店層面的廠房及設備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 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乃用門店層面EBITDA 除以同年收入計算得出。 經調整EBITDA定義為年內經調整淨利潤並加回折舊及攤銷(不包括使用權資產折舊)、所得稅開支以及利息收入及開支淨額。 經調整EBITDA利潤率按經調整EBITDA除以同年的收入計算。 經調整淨利潤定義為年內利潤並加回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及上市開支。 淨新增門店數按期內新開業門店總數減去期內關閉門店總數計算。 同店銷售增長比較相同門店於有關期間所産生的同比銷售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同店銷售增長比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同店銷售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同店銷售增長比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與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同店銷售額;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同店銷售增長比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同店銷售額。 單店日均銷售額按特定期間相關門店產生的收益除以同年該門店的營業總天數計算。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為補充本集團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呈列的綜合財務報表,本集團亦使用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定或按其呈列的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EBITDA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門店層面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及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作為附加財務計量指標。 「門店層面EBITDA」定義為年內門店層面的經營利潤並加回門店層面的廠房及設備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乃用門店層面EBITDA除以同年收入計算得出。「經調整淨利潤」定義為年內利潤並加回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及上市開支。「經調整EBITDA」定義為年內經調整淨利潤並加回折舊及攤銷(不包括使用權資產折舊)、所得稅開支以及利息收入及開支淨額。「經調整EBITDA利潤率」按經調整EBITDA除以同年的收入計算。 本集團認為此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有助於就不同期間及不同公司的運營表現進行對比。本集團認為,此等計量指標為投資者及其他人士提供有用信息,使其以與本集團管理層所採用者相同的方式了解並評估本集團的經營業績。然而,本集團所呈列的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EBITDA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門店層面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及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未必可與其他公司所呈列類似名義的計量指標相比。此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指標用作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人並不應將其視為獨立於或可替代本集團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呈報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的分析。 前瞻性陈述 本文件及/或公告包含與前瞻性陳述,具有重大風險及不確定性。任何表達或涉及關於預期、相信、計劃、目標、假設、未來事件或績效的討論的陳述(通常但不總是通過使用諸如「將」、「預期」、「預計」、「估計」、「相信」、「此後」、「應當」、「可能」、「尋求」、「應該」、「打算」、「計劃」、「預測」、「可以」、「願景」、「目標」、「目的」、「渴望」、「旨在」、「目標鎖定」、「時間表」和「展望」)不代表歷史事實,具有前瞻性,可能涉及估計和假設,並且受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本文件及/或公告詳述的風險因素)、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一些因素超出了公司的控制範圍。因此,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或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表達的結果或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公司的前瞻性陳述是基於有關未來事件的假設和因素,這些假設和因素可能不準確。這些假設和因素是基於公司目前可獲得的有關其經營業務的信息得出。可能影響實際結果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中,存在大量公司無法控制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的運營和業務前景;其業務和運營戰略以及實施此類戰略的能力;其發展和管理其運營和業務的能力;其控制成本和費用的能力;其識別和滿足客戶需求和偏好的能力;其競爭對手的行動和發展;及其經營所在市場的總體經濟、政治和商業狀況及其經營所在行業和地域市場的監管和經營條件發生變化。 任何前瞻性陳述僅在作出此類陳述之日有效,除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或在適用法律法例所規定外,本公司並無責任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以反映作出該陳述之日後的事件或情況或反映意外事件。 由於實際結果可能與任何前瞻性陳述中表達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公司強烈警告投資者不要過分依賴任何此類前瞻性陳述。本公司的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務請不應過份依賴前瞻性陳述,並請於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審慎行事。 關於达势股份 达势股份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達美樂比薩是全球人氣比薩品牌,據達美樂比薩2024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達美樂比薩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1,300家餐廳。在經驗豐富、高瞻遠矚的管理層的領導下,达势股份通過持續打造新品及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以比薩為主的菜單,加之專業、領先的外送服務,以及科技賦能、可拓展、可複製的門店經濟模式,形成市場領先的差異化優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达势股份在中國大陸39個城市經營1,008家門店。 更多資訊請訪問:www.dpcdash.com 公司官方公告,請訪問:www.hkexnews.hk   聯絡資訊 投資者聯絡:达势股份投資者關係團隊:达势股份IR@dominos.com.cnICR, LLCdpcdashIR@icrinc.com  媒體聯絡:达势股份媒體關係團隊:ICR, LLCdpcdashPR@icrinc.com    綜合全面收益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收益 4,314,093 3,050,715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 (1,169,799) (836,796) 員工薪酬開支 (1,509,483) (1,178,681) 使用權資產折舊 (307,139) (236,855) 廠房及設備折舊 (208,643) (159,196) 無形資產攤銷 (54,104) (51,125) 水電費 (164,104) (114,823) 廣告及推廣開支 (217,623) (159,214) 門店經營及維護開支 (270,833) (188,892) 可變租賃付款、短期租金及其他相關開支 (121,035) (70,843) 其他開支 (137,721) (130,907)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   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 - 119,331 其他收入 14,560 34,015 其他虧損淨額 (10,589) (19,809) 財務成本淨額 (57,975) (54,645) 除所得稅前利潤 99,605 2,275 所得稅開支 (44,410) (28,878)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利潤╱(虧損) 55,195 (26,603) 其他全面收入: 其後可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匯兌差額 (4,670) (6,047) 其後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匯兌差額 13,583 33,860 年內其他全面收入,扣除稅項 8,913 27,813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全面收入總額 64,108 1,210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的每股利潤╱(虧損) - 每股基本利潤╱(虧損)(人民幣元) 0.42 (0.22) - 每股攤薄利潤╱(虧損)(人民幣元) 0.42 (0.22)       綜合資產負債表 於12月31日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資產 非流動資產 廠房及設備 807,812 625,547 使用權資產 1,305,383 967,277 無形資產 1,211,213 1,228,638 按金 74,822 56,320 遞延所得稅資產 108,336 52,972 3,507,566 2,930,754 流動資產 存貨 114,551 73,331 貿易應收款項 12,962 9,752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171,745 112,675 現金及銀行結餘 1,069,302 1,019,243 1,368,560 1,215,001 資產總值 4,876,126 4,145,755 權益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權益 股本 882,537 879,043 股份溢價 2,278,503 2,254,958 其他儲備 150,240 89,110 累計虧損 (1,067,054) (1,122,249) 就受限制股份單位(「受限制股份單位」)持有的股份 (994) (1,731) 總權益 2,243,232 2,099,131 負債 非流動負債 借款 - 200,000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1,078,957 808,780 租賃負債 36,939 20,757 其他應付款項 1,115,896 1,029,537 流動負債 借款 200,000 - 租賃負債 289,221 229,399 貿易應付款項 248,645 153,904 合同負債 63,010 44,911 應計費用及其他應付款項 676,051 571,107 流動所得稅負債 40,071 17,766 1,516,998 1,017,087 總負債 2,632,894 2,046,624 權益及負債總額 4,876,126 4,145,755       綜合現金流量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 經營所得現金 895,890 579,635 已付所得税 (77,469) (43,549)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 818,421 536,086 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 購買廠房及設備 (373,163) (287,623) 購買無形資產 (43,082) (28,580) 已收利息 25,288 12,273 出售廠房及設備所得款項 127 - 原到期日超過三個月的短期定期存款的減少/(增加) 432,444 (428,191) 投資活動所得╱(所用)現金淨額 41,614 (732,121)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 租金按金付款 (24,608) (20,613) 租賃負債的本金部分付款 (285,213) (218,129) 租賃負債的利息部分付款 (68,092) (58,921) 已付利息 (9,318) (9,680) 上市開支付款 - (24,501) 發行普通股所得款項 - 548,921 行使購股權所得款項 5,225 - 融資活動(所用)╱所得現金淨額 (382,006) 217,077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 478,029 21,042 年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587,038 544,247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匯兌差額 4,035 21,749 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069,102 587,038 年末銀行及手頭現金 1,069,302 1,019,243 減:年末原到期日超過三個月的短期定期存款及受限制現金 (200) (432,205)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2 加入收藏 :
儲量產量再上台階 利潤分紅大幅上升

--中國海油公佈2024年年度業績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港幣櫃台)及80883(人民幣櫃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4年年度業績。 儲量產量雙增超7%,歸母淨利潤增長11.4% 全年股息1.40港元/股(含稅),同比增長12% 2024年,公司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國海油始終堅持增儲上產,嚴控成本,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攀升,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中國海油堅持多措並舉深挖上產潛力,產量連續多年刷新歷史記錄。2024年實現油氣淨產量726.8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7.2%。在中國,得益於渤中19-6等油氣田的貢獻,淨產量同比上升5.6%;在海外,得益於圭亞那Payara項目等的投產,淨產量同比大幅上升10.8%。 中國海油堅持價值勘探,精準施策,資源基礎不斷擴大。全年共獲得11個油氣新發現,成功評價30個含油氣構造。截至2024年底,淨證實儲量達72.7億桶油當量,同比增長7.2%,儲量壽命穩定在10年。中國海油不斷創新勘探理論和技術,在中國,成功獲得龍口7-1、秦皇島29-6、惠州19-6、陵水36-1等多個新發現。在海外,圍繞大西洋兩岸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佈局,在莫桑比克、巴西和伊拉克新獲取10個區塊的石油合同,進一步擴大全球勘探業務區域。 中國海油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科技賦能生產經營成效顯著。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和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二號」投入使用,創新了深水油氣田開發模式,實現油氣資源高效、經濟開發。數智化發展堅實有力,以「深海一號」和秦皇島32-6油田為代表的一批智能油氣田初步建成,海上平台無人化率穩步提升。工程建設標準化不斷擴大應用,有效促進產能建設提速,多個重點項目提前投產。2024年,公司資本支出完成人民幣1,325億元,有力支撐新項目建設和產量增長。 中國海油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生產安全,積極探索綠色轉型路徑。公司有效應對超強颱風「摩羯」等挑戰,確保海上油氣田生產穩步運行。油氣資源綠色低碳生產取得實效,中國海上首個全方位綠色設計的烏石23-5油田群建成投產,渤海岸電工程三期項目全面投用,全年通過岸電工程等共實現綠電替代7.6億千瓦時。年內,全球首座16兆瓦級張力腿型浮式風電平台項目開工,設計年均發電量5,400萬千瓦時。與此同時,穩妥推進零碳負碳產業,大亞灣CCS/CCUS示範項目紮實推進,積極打造渤海和海南兩個海上CCUS基地。 中國海油堅持精益化管理,盈利水平保持高位,以優秀的表現穿越油價週期。2024年油氣銷售收入達人民幣3,556億元,歸母淨利潤達人民幣1,379億元,同比增長11.4 %。全年桶油主要成本為28.52美元/桶油當量,同比下降約1.1%,持續鞏固成本競爭優勢。為與股東共享發展成果,董事會已建議派發每股0.66港元的末期股息(含稅),全年股息1.40港元/股(含稅),股息支付率為44.7%,高標準完成公司派息承諾。 中國海油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致力於社會貢獻最大化。2024年,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超過2.2萬個就業崗位,持續推進社區共建,其中,培養烏干達本地化油氣人才項目入選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公司董事長汪東進先生表示:「2024年,我們以技術創新驅動增儲上產,以成本優勢築牢發展根基,以穩定分紅回饋股東信任。展望未來,中國海油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增儲上產舉措,實施提質增效升級行動,以實幹實績更好地回報股東,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完 — 編者注: 如需了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彙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劉  翠媒體/公共關係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電話:+86-10-8452-6641傳真:+86-10-8452-1441電郵:mr@cnooc.com.cn 李耀榮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電話: +852 3150 6707 傳真: +852 3150 6728電郵:cnooc.hk@pordahavas.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49 加入收藏 :
玄武雲發佈2024年度業績

同比實現扭虧為盈,聚焦AI+SaaS致力於高質量發展 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盈利達6.9百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人民幣,下同) 毛利同比增長2.5%至209.8百萬元,且毛利率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 得益於多舉措降本增效,公司經營費用率為17.9%,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 總客戶數達3,056家,SaaS客戶數增長7.6%至2,282家 接入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積極探索佈局大消費垂直領域業務場景AI Agent 海外業務拓展勢頭強勁,新增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的多個國家 廣州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中國本土領先的智慧CRM服務提供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玄武雲」或「公司」,股票代碼:2392.HK)於3月26日公佈了其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的年度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聚焦高毛利業務、業務品牌升級、開拓新客群、優化產品體系、開拓海外業務等具體行動,實現了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權益擁有人應佔盈利達6.9百萬元,同比實現了扭虧為盈。 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SaaS收入占比首次突破60% 公告顯示,公司在2024年錄得收入1,151.3百萬元,而毛利較高的SaaS板塊實現營收731.9百萬元,同比增長23.8%,占總營收比重進一步提升至63.6%。 客戶方面,公司於報告期內服務的總客戶數超過3,000家,達到3,056家,這其中,公司聚焦的SaaS板塊,客戶數量達到2,282家,同比增長7.6%;同時,公司總核心客戶人均貢獻值(ARPU)達3.0百萬元,SaaS板塊的核心客戶人均貢獻值(ARPU)達到了2.6百萬元,同比增長7.5%,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公司聚焦AI+SaaS戰略方向的正確性。 公司在持續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在深化人員組織架構,並重新梳理了集團的品牌和業務產品架構,以期實現組織活力的更大釋放。尤其是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銷售雲,報告期內,銷售雲將原品牌「玄訊」升級為「玄瞳」,使其成為獨立品牌,公司也在持續更新優化人員組織架構和人才培養,尤其是在管理和業務發展層面,通過多種措施逐步提升營銷管理人員的經營管控力。基於上述舉措,公司在2024年經營費用率降至17.9%,相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6個百分點,同時,公司也在報告期內實現了同比扭虧為盈,公司擁有人應占淨利潤達6.9百萬元。 對產品與技術的精益求精也是公司在2024年實現上述成就的重要保障。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獲得授權專利及電腦軟件著作權共399項,報告期內新增67項。產品端公司也先後發佈了SKU超級模型、智慧小玄、國際短信等新產品或解決方案,實現了大消費、金融等行業多個業務場景的智慧閉環,從而解決了客戶更多數字化轉型需求和業務痛點。 此外,公司業務出海與生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海外業務方面,公司在業務新拓到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的多個國家的同時,也實現了與更多海外地區主流電信運營商的資源合作,這進一步滿足了客戶業務出海全球化的觸達需求。生態渠道方面,公司已與華為達成鴻蒙合作,旗下的多款產品進行了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此舉也將為公司客戶提供更多樣化選擇。與此同時,公司也將智慧100全系產品、ICC、AI標品等上架了華為雲商店,進一步增加公司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曝光度。 戰略聚焦AI+SaaS  打造智慧化產品體系 2024年,以大模型、生成式AI為代表的AI應用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AI +應用也開始在各行業數智化的「土壤」上紮根生長。作為國內率先實現AI技術全棧自研的智慧CRM廠商,公司始終將AI作為重要戰略發展方向,並致力於通過 AI + SaaS的產品為客戶帶來營銷業務全流程、智慧化管理。 營銷雲方面,其明星產品ICC(融合通信中臺)在全面適配國產化的基礎上,結合華為生態開發了純血鴻蒙適配版本,滿足了不同終端適配需求,同時,其還新增了多法人模式╱國際短信╱簽約副本等系列功能,來豐富產品模塊滿足客戶新需求。報告期內,ICC新簽華東地區和華西地區、西北地區多家頭部銀行,並在政數局以及證券行業客戶方面實現突破,與多地區客戶達成合作。此外,營銷雲另一產品DMP智慧營銷雲平臺也與多家政企、電商達成合作,基於此,營銷雲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人民幣611.8百萬元,同比增長23.4%。 銷售雲作為公司聚焦的第二增長曲線的業務板塊,於報告期內,已初步形成了「諮詢驅動+標準產品+先進aPaaS平臺」的解決方案模型。諮詢業務方面,公司在行業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諮詢事業部,為客戶提供高級業務藍圖、營銷變革諮詢、IT規劃與戰略諮詢等產品。 產品端,銷售雲旗下聚焦快消領域的智慧100和聚焦耐消領域的智慧U客,通過「場景+數據+演算法」三位一體的產品戰略,打造智慧場景的業務閉環,先後推出SKU超級模型、智慧小玄等諸多標品或應用插件,從而為快消品行業全鏈路業務的流程優化,降本增效、精準經營等方面的需求增添數智化「引擎」。此外,公司在報告期內全面推出了先進aPaaS平臺,其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低代碼╱無代碼的開發環境,讓業務團隊與技術團隊無縫協作,快速響應市場變化,自主定製和優化業務流程,真正實現「所想即所得」的數智化創新。  公司還在原有AI標品的基礎上新增8項AI標準產品,實現了客戶更多業務場景的快速適配;在數據要素探索方面,公司數據類相關產品已成功上線廣州數交所,這也幫助公司拓展了數據類產品的銷售渠道。AI技術方面,公司的行業垂直大模型在大消費領域已累計擁有超1000萬特徵庫,可以實現日均超800萬的照片處理量,SKU識別率超過了95.0%,這也使得公司在行業資料庫以及準確度方面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 另外,公司在消費品終端業務場景佈局的AIoT智慧冰櫃,在報告期內市場拓展順利,並簽約今麥郎等多家快消頭部客戶,同時,AIoT還發佈了臥式智慧冰櫃,並隨客戶實現落地商用,從而實現了冷凍飲品與冷凍食品客群的新覆蓋。基於上述業務進展,報告期內,銷售雲實現收入人民幣80.1百萬元,同比增長14.9%。此外,銷售雲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同比增長10.7%,占銷售雲收入比例達51.7%。 公司的客服雲持續打造行業差異化優勢,例如,在金融貸後管理行業開發了智能開案、語音短信、行業報表等特色功能,提高了客戶的付費意願。同時,客服雲的聯絡中心的付費坐席也持續保持增長,截至報告期末,其增長率達到19.2%,因此客服雲於報告期內實現收入人民幣40.0百萬元,同比增長達55.8%。 以AI為核心驅動力 實現整體經營高質量發展 展望2025年,玄武雲的董事會主席陳永輝表示,公司將繞「產品標準化、經營精細化、業務全球化」的目標發力,從而緊抓市場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品方面,2025年,公司將結合客戶實際業務場景,將AI能力與公司多業務線的產品繼續融合,致力於打造出AI領域的爆款產品。同時,公司也會積極跟隨AI發展趨勢,通過多年來積累的行業Know-How,以及AI領域的研發佈局,積極探索大消費、金融等垂直領域不同業務場景的專屬AI Agent。在銷售雲板塊,公司將踐行「場景+數據+演算法三位一體」的產品戰略,並在產品架構層面,面向大消費品牌廠商,構建「小標品」+「大集成」的差異化產品體系,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及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在營銷雲板塊,2025年,公司在持續提升產品標準化的同時,也會將佈局5G消息相關功能、AI與產品融合作為創新發力的重點方向。 公司經營管理方面,公司在2025年將繼續進行組織架構的革新,並在銷售管理、客戶服務、客戶二次營銷、交付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的重構,從而讓公司整體資源實現集約化,有效化的大幅提升。同時,為了更好地激發和提升組織效能,公司還聚焦各組織採取獨立核算,加強現金流管理和提升回款效率,計劃圍繞提高客戶滿意度、優化產品市場打法、加強幹部隊伍經營管控力建設的措施,持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創造以利潤為核心的激勵體系,助力公司業務高質量發展。 在生態建設與海外業務方面,2025年,公司將聚焦優勢標準產品,在生態渠道進行重點推廣,錘煉出高效的合作模式,並會陸續將相關成功經驗複制到騰訊、百度、字節、阿裏等雲廠商的合作中,以期實現公司產品的更多元化渠道的市場拓展。同時,公司會以提升數據要素應用價值為核心,在2025年計劃與更多區域性的數交所建立合作,從而進一步打造提升DI智慧拓店、DMP等數據要素應用產品的能力。 海外業務方面,公司會從覆蓋區域、產品、人才等維度加速佈局海外市場,以期與更多的海外電信運營商達成戰略合作,同時,公司也計劃在2025年實現海外業務的本地化運營,從而實現優勢區域的經營效率提升,擴大經營規模。 陳永輝表示,從生成式AI到大模型,再到如今的AI Agent,以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漸入佳境。在此趨勢下,2025年公司將聚焦當下,依託自身AI技術的積累及在大消費、金融等行業的數智化實踐經驗,致力打造不同業務場景的專屬AI Agent,從而為客戶重構業務流程智慧化管理模式,鞏固公司在AI + SaaS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公司還將繼續遵循審慎的費用管控制度,重視投入產出比與人效提升。上述舉措也將進一步幫助公司提升盈利能力,讓公司整體經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財務業績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 人民幣千元 二零二三年 人民幣千元 变动% 收入 1,151,277 1,281,276 (10.1) 毛利 209,777 204,649 2.5 經營收益/(虧損) 2,872 (68,901) 104.2 除所得稅前虧損 (920) (71,709) 98.7 本公司權益擁有人愿佔盈利/(虧損) 6,914 (72,364) 109.6 每股盈利/(虧損)(以每股人民幣元列示) 0.012 (0.129) 109.3 Year ended 31 December 二零二四年人民幣千元 二零二三年 人民幣千元 变动  % 收入(按服务分部劃分) CRM PaaS服务 419,410 690,291 (39.2) CRM SaaS服务 731,867 590,985 23.8 集團總計 1,151,277 1,281,276 (10.1)   關於玄武雲: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玄武雲)是中國最大的智慧CRM服務提供商(股票代碼2392.HK),公司在2022年7月8日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境內運營實體為玄武科技,現已建立起覆蓋全國34個省市的營銷服務體系。公司以aPaaS、cPaaS、AI、DI平臺為技術底座,擁有營銷雲、銷售雲、客服雲核心SaaS產品應用,向客戶提供全觸點、全渠道、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智慧CRM產品及服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8 加入收藏 :
信達生物2024年度業績亮點

率先實現盈利轉正,邁進雙輪驅動和全球發展新時期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代謝及心血管、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公佈2024年度業績,匯報公司業務進展,財務表現及中長期發展戰略。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俞德超博士表示:"作為中國生物製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2024年我們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公司率先實現了Non-IFRS淨利潤和EBITDA轉正。過去一年,公司收入創下新高,商業化產品組合擴充至15款,研發里程碑全面兌現。早期創新管線也頻頻取得突破,有望迎來全球開發新機遇,全球戰略合作加速佈局。 清晰的戰略指引和卓越的執行力為我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盤,2025年將是公司步入雙輪驅動和全球創新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保持在腫瘤領域的領先地位,實現慢病商業化的成功啟航,並將新一代創新管線推向全球開發。信達將錨定2027年實現200億產品收入、2030年實現5個管線進入全球三期臨床的戰略性目標,朝著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生物製藥企業不斷努力,為我們的患者、員工、股東及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率先實現盈利轉正,穩步邁向2027年200億目標 首次實現Non-IFRS淨利潤和EBITDA轉正* 淨利潤3.3億元; EBITDA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4.1億元 毛利率84.9%,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銷售和行政開支比率50.9%,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 研發投入25.0億元;現金儲備102.2億元人民幣,折合超14億美元,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收入再創新高,樹立優秀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總收入94.2億,同比增長51.8% 產品收入82.3億,同比增長43.6% 成為腫瘤治療領域領導品牌,持續拓展和醫保覆蓋 建設慢病全方位商業化平台,致力成為慢病領域創新領先企業 2025年迎來六款新品上市和雙輪驅動 肺癌和血液瘤領域新添三款靶向精準療法: 達伯樂®(己二酸他雷替尼膠囊)-潛在同類最佳的ROS1抑制劑; 奧壹新®(利厄替尼片)-第三代EGFR TKI 肺癌靶向藥; 捷帕力®(匹妥布替尼片)-血液瘤首個非共價BTK抑制劑; 慢病突破性藥物陸續上市,打造第二增長極 信必樂®(托萊西單抗注射液):首個且唯一納入國家醫保的中國原研PCSK-9抑制劑; 信必敏®(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中國首個獲批的IGF-1R單抗,七十年來治療甲狀腺眼病的突破性創新藥;計劃新開臨床研究,拓展至一線和非活動期甲狀腺眼病; 瑪仕度肽(GCG/GLP-1): 全球首個GCG/GLP-1雙重激動劑: 全球首個GCG/GLP-1雙重激動劑,兩項NDA在NMPA審評中,針對減重及2型糖尿病(T2D);新III期臨床研究將啟動,包括青少年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及頭對頭司美格魯肽2.4mg治療肥胖合併代謝相關性脂肪性肝病(MAFLD)。此外,還將啟動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高劑量用藥的新臨床研究; 匹康奇拜單抗 (IL-23p19) :同類最優的銀屑病治療長效生物制劑,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NDA在NMPA審評中。並計劃新開臨床研究,探索IL-17響應不佳的銀屑病、青少年銀屑病和銀屑病關節炎(PsA)。 穩步邁向2027年200億收入目標 腫瘤+綜合產品線雙輪驅動的產品組合持續打開向上空間 邁入全球研發新篇章 到2030年實現5款創新管線進入全球III期臨床研究 國清院聚焦創新技術平台 加速管線全球開發步伐   領航管線亮點頻出,陸續步入後期開發 IBI363(PD-1/IL-2α-bias):全球首創下一代IO治療候選分子 肺癌、黑色素瘤、腸癌等均讀出亮眼早期數據,挑戰免疫治療失敗、PD-L1低表達甚至不表達冷腫瘤等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兩獲FDA快速審評通道(IO經治黑色素瘤和鱗肺癌) 啟動首個挑戰Keytruda頭對頭關鍵臨床研究,用於IO初治黏膜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 全球開發加速進行中 IBI343(CLDN18.2 ADC):具有突破潛力的新一代ADC候選分子 啟動首個胃癌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研究 中美開展胰腺癌國際多中心一期臨床 獲CDE突破性療法、FDA快速審評通道多項資格 推進近10款下一代創新管線進入全球開發: 腫瘤:IBI3009(DLL3 ADC)、IBI3001(EGFR/B7H3雙抗ADC)、IBI3020 (CEACAM5雙載荷ADC) CVM:IBI3016(AGT siRNA)、IBI3032(口服GLP-1小分子)、IBI3012 (GGG抗體多肽偶聯物)、IBI3030(GGG-PCSK9抗體多肽偶聯物) 自身免疫:IBI3002(TSLP/IL-4α雙抗)、IBI356 (OX40L) 多元化出海模式,加速全球化佈局 IBI3009(DLL3 ADC):授權羅氏全球開發,加速造福全球小細胞肺癌患者 高質量研究結果榮登國際知名學術會議 腫瘤管線創新發現:AACR、ASCO、ESMO GI、ESMO Plenary、ESMO、WCLC、SITC、ESMO Asia 綜合產品線重磅研究:ADA、APAO、ICE、CSE 拓展全球佈局 堅守高質量生產標準 研發中心(醫學)2024年8月正式啟用 2024年3月, 美國研發中心搬遷至更具創新力的加州 截至目前,信達生物已投入使用的產能共14萬升,佔全國生物藥總產能20% 第一基地6萬升抗體產能和ADC產業化生產線,保障高質量產能供應 第二基地8萬升已建成抗體產能,保障全球供應和CDMO業務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切實踐行ESG承諾 MSCI ESG評級躍升至AAA,在中國醫藥行業處於領先水平 推出ESG網站,加強ESG管理實踐,踐行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責任承諾 啟動「愛心驛站」, 讓「城市守護者」感受信達溫度;發起第三屆「童書樂捐」公益活動,「書」送希望與愛心。 發起、參與多項患者援助項目,累計已惠及20余萬普通患者,藥物捐贈總價值36億元人民幣。 榮獲「醫療公益推動者」公益榮譽獎項和 「中國公益企業」稱號,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激勵著我們持續回饋社會! 再度榮登《2024中國最具吸引力僱主榜單》。信達生物共有7000名員工,累計為應屆生提供1800多份就業崗位。 截至目前,信達生物製藥集團累計納各類稅費等50多億人民幣。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讓我們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5個產品獲得批准上市,它們分別是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達攸同®),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蘇立信®),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達伯華®),佩米替尼片(達伯坦®),奧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福可蘇®),托萊西單抗注射液(信必樂®),氟澤雷塞片(達伯特®),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己二酸他雷替尼膠囊(達伯樂®),利厄替尼片(奧壹新®)和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信必敏®)。目前,同時還有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公司已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在不斷自研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秉承經濟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年來,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為中心」,心繫患者並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陸續發起、參與了多項藥品公益援助項目,讓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得益於生命科學的進步,買得到、用得起高質量的生物藥。截至目前,信達生物患者援助項目已惠及20余萬普通患者,藥物捐贈總價值36億元人民幣。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信達生物不推薦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的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 註:本文提及的財務數據,除非標明,均採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計量,詳情請參閱集團業績公告。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8 加入收藏 :
網龍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全力以赴擁抱AI新時代

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末期股息同比提升25%至每股0.5港元 香港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網龍」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0777)今天公佈2024年全年財務業績。網龍管理層將於2025年3月27日香港時間上午10時正通過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舉行業績發佈會,討論財務業績和近期業務發展。 網龍主席劉德建博士表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技術持續演進,AI大模型取得突破性進展,AI應用正加速滲透各行業,引發深遠變革。我們順應趨勢,進一步開展了多項戰略舉措,以捕捉AI浪潮帶來的機遇,確立『AI+遊戲』和『AI+教育』雙核業務戰略,踐行『無限成長』的企業理念。」 「在遊戲方面,我們全面引入最先進的AI工具,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內容品質,並積極探索『AI原生』遊戲。核心IP魔域經過一系列優化升級,生態平衡進一步鞏固,玩家體驗顯著提升,為這款『長青』IP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在教育方面,我們於7月成功中標『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升級項目』,繼續為國家『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的戰略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海外,我們與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合作研發在線AI教育平台,將面向泰國大學生和成年用戶群體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此外,我們的美國上市子公司Mynd.ai在2025年1月正式推出了新一代互動顯示屏ActivPanel 10和ActivSuite™軟件解決方案,未來將逐步增加SaaS收入的占比,並推動其成為全球AI課堂技術的領導者。」 「年內,我們結合先進的AI工具構建了自動化生產線(『AI生產線』),並啟動『交互教育遊戲』的研發,以交互體驗為核心、以學習者為主導,實現沉浸式學習,突破傳統教學產品形態,進而打造教育元宇宙平台。」 「整體而言,Mynd.ai仍面臨一些行業性的挑戰,加之遊戲業務上的主動調整,導致集團2024年整體收入同比下降14.8%至人民幣60.5億元。儘管如此,『AI+』戰略的實施提升了我們的運營效率,持續性業務員工成本[1]降低了近人民幣1億元,同時我們的財務成本隨著資本結構的優化也有所降低,加上年內投資收益的增加,使得集團2024年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1%至人民幣7.6億元。」 「我們的淨現金同比提升13.3%至人民幣21.0億元,同時經營現金流保持穩定,達人民幣10.5億元,為我們未來繼續深化『AI+』戰略、保持業務穩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鑑於此,經公司董事會決議,2024年的末期股息為每股普通股0.5港元,同比增長25.0%。我們始終秉持股東價值和回報最大化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可持續股息和維持高派息比率,並將視乎市場情況進行股份回購,積極回饋長期支持我們的投資者。」 2024年全年業績財務摘要 收益為人民幣60.5億元,同比減少14.8%。 來自遊戲及應用服務的收益為人民幣39.4億元,占本集團總收益的65.1%,同比減少6.0%。 來自Mynd.ai業務的收益為人民幣21.1億元,占本集團總收益的34.8%,同比減少27.6%。 毛利為人民幣39.4億元,同比減少10.4%。 來自遊戲及應用服務的經營性分類溢利[2] 為人民幣9.3億元,同比減少33.9%。 來自Mynd.ai業務的經營性分類虧損[2]為人民幣3.0億元,而2023年虧損為人民幣9,300萬元。 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人民幣14.2億元,同比增長7.1%。  經營溢利為人民幣7.5億元,同比減少9.3%。 除稅前溢利為人民幣7.6億元,同比增長19.1%。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人民幣3.1億元,受到Mynd.ai一次性非現金遞延稅項開支人民幣3.4億元的影響,較2023年人民幣5.5億元同比減少43.5%。 經營活動現金流為人民幣10.5億元,同比減少5.7%。 本公司宣佈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50港元(2023年:每股普通股0.40港元),惟須待即將舉行之股東周年大會批准後方可作實。 分類財務摘要 2024年 2023年 變動 (人民幣百萬元) 遊戲及 應用服務 Mynd.ai 業務 遊戲及 應用服務 Mynd.ai 業務 遊戲及 應用服務 Mynd.ai 業務 收益 3,938 2,106 4,189 2,910 -6.0 % -27.6 % 毛利 3,399 547 3,708 728 -8.3 % -24.9 % 毛利率 86.3 % 26.0 % 88.5 % 25.0 % -2.2 個百分點 +1.0個百分點 經營性分類溢利(虧損)[2] 925 (297) 1,399 (93) -33.9 % +219.4 % 分類經營開支 [3] -       研發 (1,227) (202) (1,186) (196) +3.5 % +3.1 % -       銷售及市場推廣 (488) (266) (463) (327) +5.4 % -18.7 % -       行政 (705) (362) (649) (267) +8.6 % +35.6 % 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 2024年,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收入人民幣39.4億元,同比下降6.0%。下半年,我們基於精品化長線運營策略對核心旗艦IP魔域做出多項主動優化,大幅提升了玩家體驗,促進用戶增長和活躍度,為該IP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年內,我們持續深化「AI+遊戲」戰略,結合業務特點,積極引入多種前沿大語言基座模型如GPT-4、Claude、Qwen、Coze等並自建DeepSeek能力,同時深化Midjourney、混元等AI服務的投產實踐應用,整合構建了AI智能體平台,全面建設了適配本身研發能力的AI生產線。遊戲的美術、程序、策劃、測試、客服等重要環節通過結合AI能力,均獲得了極大賦能,單個遊戲生產環節可實現顯著的效率提升。得益於此,遊戲業務團隊進一步實現了能力聚焦和組織優化,有望於2025年有效降低遊戲研發成本。此外,我們自主研發了AI外掛識別系統,並推出AI陪玩,顯著改善玩家體驗。同時,我們也在積極佈局「AI原生」的遊戲玩法和內容創新。 2024年,我們的旗艦IP魔域受主動優化措施的影響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我們始終堅持高品質內容策略,推動用戶規模和活躍度進一步提升:魔域IP整體MAU同比提升10.1%,其中《魔域互通版》MAU同比提升37.5%。年內,我們繼續開展《魔域》端遊與國潮非遺的聯動,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將銅梁龍舞、南京雲錦、潮汕英歌舞等非遺技藝巧妙融入遊戲的更新活動,不斷豐富遊戲的文化內核,增強玩家對遊戲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並與嘉峪關長城、泉州文旅、哈爾濱文旅等進行融合聯動,深度探索「文旅+遊戲」的跨界新模式。手遊方面,我們持續優化營銷結構,並與端遊同步開展內容精品化舉措,助推《魔域口袋版》榮獲「金翎獎•玩家最喜愛的移動網絡遊戲」等行業獎項。 我們的英魂之刃IP在長線精細化運營和電競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積極進展。端遊版已連續兩年實現收入增長,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18.3%,得益于我們成功通過電競賽事進一步提升了IP影響力:2024年夏、冬兩季電競主賽事的觀賽總人次環比持續提升71%、88%,推動年內APA同比增長5.3%。 我們的征服IP在核心市場埃及的收入表現受到埃磅匯率波動的影響,但如果按當地貨幣計算,《征服》海外版2024年收入實現同比增長8.8%。未來我們將在滿足MMO玩家需求的同時,通過休閒玩法吸引新增玩家群體。 在新遊戲研發領域,旗艦IP重磅續作進展順利:《魔域再起》(原代號:魔域重製版)將於2025年上線,《魔域傳說》已於2025年初登陸微信小程序。我們基於新IP打造的MMOPRG手遊《代號-龍》也將於2025年通過代理方於海外市場發行。 近日,網龍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聞歌」)簽署條款書,雙方將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開展獨家合作,共同推廣人工智能服務。如最終簽署正式協議,中科聞歌將向網龍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戰略投資人民幣7500萬元,投資形式包括現金和人工智能技術資產,助力其轉型為國際化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商。中科聞歌自主研發的「雅意」大語言模型和三大國家級數據集已在金融、教育等多個賽道實現了規模化落地應用。未來,雙方將共同推動創奇思的長遠發展,並促進「雅意」大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技術在香港及海外市場落地。 遊戲及應用服務業務是網龍「AI+遊戲」和「AI+教育」雙核戰略的主要業務載體。展望未來,我們將堅定貫徹執行「無限成長」的企業理念,繼續提高先進AI工具在各業務環節中的部署廣度和應用深度,全面建立「AI生產線」。同時,我們也積極佈局「AI原生」遊戲和「交互教育遊戲」等前瞻性領域,在持續深化降本增效之外,捕捉AI時代的增量業務機會。 Mynd.ai 2024年是我們的海外教育子公司Mynd.ai作為上市公司的首個完整會計年度,我們完成了多項重要戰略舉措,包括:於2024年10月完成出售非戰略性的早教業務,償還了部分有息債務,優化了成本結構,以及啟動了回購計劃。儘管教育市場面臨通貨膨脹、關稅風險以及美國聯邦教育資金不確定等諸多挑戰,我們依然能夠憑藉品牌忠誠度、超過100萬間教室的龐大安裝基礎以及穩固的經銷商和合作夥伴網絡,保持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Mynd.ai 2024年的主要財務情況如下:-    收入為人民幣21.1億元,而2023年收入為人民幣29.1億元,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教育市場面臨挑戰,包括美國新政府上台導致的預算資金不確定性,以及烏克蘭、俄羅斯和中東地區的戰爭對歐洲經濟的影響。-    毛利率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至26.0%,主要得益於原材料、保修成本及運輸成本的優化。-    調整後的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虧損為人民幣1.7億元,而2023年為虧損人民幣7800萬元。-    2024年末的現金餘額為人民幣5.4億元,而2023年末為人民幣6.5億元。-    2024年末的有息債務下降人民幣1.5億元。-    根據股份回購計劃,已回購15.2萬股美國存托股(即152萬股普通股)。 為應對互動顯示屏業務所面臨的行業挑戰,2024年我們致力於提升運營效率,與去年相比,我們在毛利率方面取得了進一步改善。儘管我們預計2025年經濟環境的挑戰依然存在,但我們正通過持續優化運營成本結構、強化市場推廣策略以及擴展產品組合來積極應對。我們近期推出的ActivPanel 10及其模組化設備反響熱烈,相信其為客戶帶來的可自由選擇、操作簡易且高度兼容的全新體驗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1] 扣除股權激勵和裁員開支 [2] 經營性分類溢利(虧損)的數字是來自本公司報告的分類溢利(虧損)的數字(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編製),但不包括非核心╱經營性、非重複性或未分配項目,包括政府補貼、公司內部財務成本、減值虧損(扣除回撥)、無形資產之撇銷、無形資產之減值虧損回撥、存貨之撇減、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之公平值變動及匯兌盈利、衍生財務工具之公平值變動及匯兌虧損、可轉換及可交換債券之利息開支、匯兌虧損及贖回虧損、出售附屬公司之盈利、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虧損、豁免其他應付款項、過往年度關稅開支撥備不足及遣散費。 [3] 分類經營開支不含董事袍金及薪金、攤銷及匯兌差異等未分配開支╱ 收入,此等開支╱ 收入計入本公司報告的綜合財務報表的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類別,但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不能就計算分類溢利(虧損)數字的用途分配至特定的業務分類。 - 完 – 管理層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 網龍管理團隊將於香港時間2025年3月27日上午10時正通過電話會議和網上直播方式舉行業績發佈會,討論業績及近期業務發展。 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詳情如下: 網上直播 https://webcast.roadshowchina.cn/Z0JmOXhUMUp2THE2VGFDT0k3UDNQUT09 國際 +852 2112 1888 中國內地                                        中國香港 4008 428 338 +852 2112 1888 美國 +1 866 226 1406 英國 0800 032 2849 會議密碼 3201527# 如欲參加網上直播會議者,可在網龍投資者關係網站http://ir.nd.com.cn/tc/category/webcast-tc線上收聽會議實況或回看會議,與會者請於會議開始前10分鐘登入上述網站,然後進入「2024年全年業績電話會議及網上直播」並根據指示登記。 關於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0777)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在開發和擴展多個互聯網及移動平台方面擁有優良往績,覆蓋用戶數以億計,包括建立中國領先網絡遊戲門戶-17173.com及打造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智能手機服務平台-91無線。  網龍成立於1999年,成功自主研發多個著名的旗艦遊戲,包括《魔域》、《征服》、《英魂之刃》和《終焉誓約》,是中國最具聲譽及知名度的網絡遊戲開發商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網龍成功地在國內外市場拓展在線教育業務,其在美國上市的海外教育業務子公司Mynd.ai是全球互動技術領域的領導者。Mynd.ai的互動顯示屏和軟件產品屢獲殊榮,已在全球126個國家為超過100萬間教室提供產品和服務。 如有投資者垂詢,敬請聯絡: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周鷹女士 投資者關係高級總監 電郵:maggiezhou@nd.com.hk / ir@netdragon.com 網站:http://ir.nd.com.cn/tc/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三年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收益 6,047 7,101 收益成本 (2,105) (2,703) 毛利 3,942 4,398 其他收入及盈利 398 264 根據預期信貸虧損模型之減值虧損(扣除回撥) 2 (3)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 (758) (807) 行政開支 (1,164) (1,199) 研發成本 (1,429) (1,382) 其他開支及虧損 (249) (446) 分占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業績 3 (4) 經營溢利 745 821 已質押銀行存款之利息收入 13 - 已質押銀行存款、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可轉換    及可交換債券及衍生財務工具之匯兌盈利(虧損) 5 (21)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之公平值變動 67 75 衍生財務工具之公平值變動 87 28 財務成本 (161) (268) 除稅前溢利 756 635 稅項 (642) (188) 年內溢利 114 447 年內其他全面(開支)收益,扣除所得稅: 其後可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換算海外業務產生之匯兌差額 26 43 於出售一項海外業務時將累計匯兌儲備重新分類 (6) - 不可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權益工具之公平值變動 (26) (22) 年內其他全面(開支)收益 (6) 21 年內全面收益總額 108 468 以下各項應占年內溢利(虧損): -本公司擁有人 311 550 -非控股權益 (197) (103) 114 447 以下各項應占年內全面收益(開支)總額: -本公司擁有人 301 570 -非控股權益 (193) (102) 108 468 人民幣分 人民幣分 每股盈利 - 基本 58.60 103.00 - 攤薄 58.60 103.00       綜合財務狀況表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三年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經重列) 非流動資產 物業、廠房及設備 2,315 2,422 使用權資產 394 380 投資物業 50 60 商譽 312 325 無形資產 784 868 於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之權益 50 43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權益工具 8 45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 516 453 應收貸款 29 12 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及按金 288 351 遞延稅項資產 - 433 4,746 5,392 流動資產 在建物業 70 70 待售物業 272 280 存貨 238 405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 191 38 應收貸款 125 79 貿易應收款項 454 702 應收票據 1 - 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及按金 469 492 可退回稅項 39 39 已質押銀行存款 1,114 315 原到期日三個月以上之銀行存款 215 329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498 2,241 5,686 4,990 流動負債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 1,284 1,518 合約負債 454 491 租賃負債 58 76 撥備 113 127 衍生財務工具 21 107 銀行貸款 1,729 1,033 可轉換及可交換債券 295 256 可轉換票據 396 357 應付稅項 64 80 4,414 4,045 流動資產淨值 1,272 945 總資產減流動負債 6,018 6,337 非流動負債 其他應付款項 5 37 租賃負債 71 45 銀行貸款 - 1 遞延稅項負債 76 80 152 163 資產淨值 5,866 6,174 股本及儲備 股本 39 39 股份溢價及儲備 5,788 5,856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 5,827 5,895 非控股權益 39 279 5,866 6,174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7 加入收藏 :
科倫博泰宣佈2024年度業績
發表時間 :
耐世特發佈2024年財務業績
發表時間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