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2025年1月17日】Amazon Web Services(AWS)在2024年AWS re:Invent全球大會上發布一系列新技術,聚焦於生成式人工智慧(AI)、資料策略及基礎設施技術三大領域,加上涵蓋模型和應用程式的全方位創新,助力企業運用生成式AI,全面重塑客戶的雲端創新體驗。 AWS台灣暨香港專業解決方案架構師總監楊仲豪表示:「AWS是全球雲端運算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更是企業建構和應用生成式AI的首選,2024年re:Invent全球大會的一系列重磅發布再次印證了這一點。我們不僅在雲端核心服務層面持續創新,更從晶片到模型,再到應用程式的每一層技術堆疊都取得突破,讓不同層級的創新相互賦能、共同進化。只有這樣全方位的大規模創新才能真正滿足現今客戶的發展需求,加速釋放前瞻技術的價值,助力各行各業重塑未來。」 生成式AI全方位創新,訓練推論、模型和應用程式全面進化 在生成式AI領域,AWS全面強化基礎設施、模型和應用程式三層技術堆疊,幫助企業更輕鬆、更經濟實惠地將生成式AI應用於實際業務場景。此次新發布包括:推出Amazon Nova六款基礎模型;生成式AI基礎模型託管服務Amazon Bedrock新增100多款模型,並推出AI安全防護機制、多代理合作(multi-agent collaboration)和模型蒸餾等重磅更新,全面優化推論場景的準確性、成本和回應速度;生成式AI支援助理Amazon Q更加深入軟體開發和商業應用場景,並為傳統工作負載轉型開闢新途徑;完全託管的機器學習平台Amazon SageMaker AI將幫助客戶更快、更輕鬆地建構、訓練及部署模型。 Ÿ Amazon Nova大幅降低基礎模型成本:Amazon Nova一發布即成為全球領先基礎模型的重要系列,包括Nova Micro、Nova Lite、Nova Pro和Nova Premier基礎模型,以及用於生成高品質圖片的Nova Canvas和生成高品質影片的Nova Reel。在各自的類別中,Amazon Nova Micro、Lite和Pro的應用成本比Amazon Bedrock中表現最佳的模型至少降低75%,同時也是Amazon Bedrock上相同級別的模型中,速度最快的模型。 Ÿ Amazon Bedrock平台能力全面升級:Amazon Bedrock模型選擇全面升級,AWS成為首家提供Luma AI和poolside模型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並且新增Stability AI的最新模型,還透過新推出的Amazon Bedrock Marketplace功能為客戶提供100多個熱門、新興及專業模型;同時,Amazon Bedrock推出低延遲優化推論、模型蒸餾、提示詞快取等功能,大幅提升推論效率;支援GraphRAG等知識庫功能,提升資料運用能力;透過自動推理檢查(Automated Reasoning checks)功能和多代理合作等創新,進一步提升AI安全性,並推動智慧代理發展。 Ÿ Amazon Q擴展應用場景:Amazon Q Developer增加三款新的智慧代理,能自動執行單元測試、文檔生成及程式碼檢查流程,並透過與GitLab深度整合,擴展應用場景;推出轉型功能,以加速Windows.NET、VMware和大型主機工作負載的遷移和現代化,縮短轉型時間並降低成本;強化Amazon Q Business和Amazon Q in QuickSight的洞察能力,並自動化複雜的工作流程。 Ÿ 基礎設施創新:推出Amazon SageMaker的四項AI創新,包括Amazon SageMaker HyperPod新的訓練配方(recipe)功能、彈性訓練計畫和任務治理功能,以及在Amazon SageMaker中使用AWS合作夥伴的熱門AI應用程式。這些功能將幫助客戶更快開始訓練熱門模型,透過彈性訓練計畫節省數周時間,並將成本降低高達40%。 資料體驗升級,統一平台釋放資料價值 現今,越來越多客戶不再分開使用不同的資料分析工具,而是正在將分析、機器學習(ML)和生成式AI互相結合來獲取洞察。AWS推出的新一代Amazon SageMaker提供一個新的、統一的編輯器,為客戶提供單一的資料和AI開發環境,用戶可以在其中尋找和使用組織中的所有資料,為各種常見的資料應用案例選擇最佳工具,並與不同團隊和角色合作,以擴展資料和AI專案。 Ÿ 新一代Amazon SageMaker:將快速SQL分析、PB級資料處理、資料探索和整合、模型開發和訓練以及生成式AI等功能統一到一個平台。透過全新的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客戶可以輕鬆尋找和使用組織內的所有資料資源,並借助Amazon Q Developer選擇最適合的工具來處理資料。Amazon SageMaker Catalog和內建的治理功能則能確保資料、模型和開發套件的使用合規。此外,透過零ETL(zero-ETL)與領先SaaS應用程式的整合,客戶無需建構複雜的資料管道,即可在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和雲端資料倉儲Amazon Redshift中分析合作廠商的應用程式資料。 Ÿ 推出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實現資料湖、資料倉儲、營運資料庫和企業應用程式資料的統一管理,支援客戶使用熟悉的AI和ML工具或與Apache Iceberg相容的查詢引擎來使用和處理資料。 全方位創新,升級基礎設施技術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的開創者和領導者,AWS在運算、網路、儲存和資料庫等核心領域持續創新,為各類工作負載提供更強大的底層架構支援。 Ÿ 自研晶片引領運算力創新:基於AWS Trainium2的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Trn2執行個體正式可用,相較於目前GPU執行個體性價比提升30%至40%;推出配備64個Trainium2晶片的EC2 Trn2 UltraServers伺服器,提供高達83.2 Petaflops浮點運算力,運算力是單一執行個體的四倍。在大規模訓練方面,Project Rainier叢集搭載數十萬個Trainium2晶片,運算力超越以往叢集五倍以上。採用3奈米工藝的下一代AWS Trainium3晶片預計在2025年末上線,將使叢集效能提升四倍,並在效能、能效和密度上樹立新標準。 Ÿ 網路基礎設施升級:推出第二代UltraCluster網路架構,也稱為10p10u網路,支援超過20,000個GPU同步工作,頻寬達10Pb/s,延遲低於10ms,這項突破性升級將模型訓練時間縮短至少15%。 Ÿ 儲存服務強化資料處理能力:雲端可大規模擴展的物件儲存服務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新增Metadata中繼資料功能,實現自動獲取和即時更新資料;推出專為Iceberg表格優化的S3 Tables儲存類型,將查詢效能提升三倍,交易處理能力提升10倍。 Ÿ 資料庫服務新突破:全新的無伺服器分散式SQL資料庫Amazon Aurora DSQL採用active-active架構並具備自動故障修復功能,支援應用程式在任意端點進行讀寫。不僅提供99.999%的多區域可用性,還能實現近乎無限的可擴展性,且無需進行資料庫分區(sharding)或執行個體升級。同時,快速NoSQL鍵值資料庫Amazon DynamoDB global tables新功能新增支援橫跨多區域的強大一致性,進一步升級分散式資料庫服務。 Ÿ 資料中心設計重塑基礎設施:透過簡化電力分配和機械系統,使基礎設施可用性達99.9999%,並將受電力問題影響的機架數量減少89%。創新的「液體到晶片」冷卻系統無縫整合空氣和液體冷卻功能,使機械能耗降低46%,全新的設計更讓每個站點增加12%的運算能力。同時,在永續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採用可再生柴油作為備用發電系統燃料,與傳統化石柴油相比,溫室氣體排放可減少90%,而資料中心建築的混凝土固有碳排放量相較於業界平均水準最高可降低35%。 助力全球企業在AWS上重塑未來 眾多新創企業與產業領袖正在使用AWS持續創新,從AI前瞻探索到金融風險管控、從數位娛樂體驗優化到生技製藥科學發展,AWS正助力各行各業加速創新,突破既有模式、重塑未來。 在亞馬遜,Amazon Kindle的技術支援工程師採用Amazon Q Developer的營運調查功能後,問題解決速度提升了65%至80%,這使他們能夠更快地回應客戶需求,確保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Amazon Music的開發人員將Amazon Q視為全天待命的得力助理,能自動調查並辨識各種潛在問題,大幅提升了回應速度。初步的使用資料顯示,Amazon Music的問題解決速度提升了一倍,確保聽眾能不間斷地享受喜愛的音樂。 Anthropic專注於AI安全和研究,致力於打造可靠、可判斷和可控的AI系統,Anthropic的旗艦產品Claude是全球數百萬使用者信賴的大型語言模型。Anthropic已開始優化Claude模型,以便在亞馬遜最先進的AI硬體Trainium2上運行。Anthropic也計畫使用數十萬個Trainium2晶片,為在Amazon Bedrock上使用Claude的客戶提供卓越的效能表現,此規模超越以往叢集五倍以上。 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羅氏羅氏(Roche),致力於推動科學進步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羅氏將使用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統一來自Amazon Redshift和Amazon S3資料湖的資料,以消除資料孤島,強化團隊之間的合作,並允許使用者無縫使用資料,無需昂貴的資料移動或重複的安全存取控制。借助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羅氏預計資料處理時間將減少40%,這幫助他們減少資料管理工作,能將更多精力用於推動業務發展。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路易莎咖啡擴大餐飲市場布局,轉投資「玖仰」茶食,將獨門配方的台灣珍奶精粹,結合地方特色小吃,提供富含文青底蘊的用餐氛圍,以及超CP值價格,成為市場上獨樹一格的超人氣網紅名店:「這是我在台北喝到最好喝的奶茶,沒有之一!」、「令人驚喜,可以同時享受美味珍奶與台式熱炒!」、「環境寬敞有風格,不限時、無低消、 有Wi-Fi 、寵物友善…」 2020年成立的「玖仰」是近年崛起的新創文青茶飲品牌,目前在台灣新竹以北共有九家連鎖門市,積極擴點跨足中南部布局全省。分為「玖仰茶食文化」及 「玖仰久仰」兩系列,前者以臺灣精品烏龍茶為起點,結合在地小吃,目前共有6間門市;而「玖仰久仰」則加上了台式熱炒文化,計有 3間門市。 「玖仰久仰」都選擇在指標區域開立特色門市,從創始店新板傑仕堡門市到大巨蛋門市,2025年一月新開幕的中和橋和旗艦門市,選址在中和國際美學「台灣科技廣場」角間黃金位置的一、二樓,擁有超過百坪的寬敞挑高環境,室內設計拾取自山林、姿態優雅的天然樹枝從牆壁延展出來,懸掛的燈盞在極簡樸實的水泥牆上投射出光與影,回歸真我、純淨美好的侘寂風格,仿若跨越古今融合的世外桃源,引人佇足。 路易莎咖啡董事長黃銘賢說:「這讓我聯想到,古代客棧那一句『久仰』展開的人文互動,未來玖仰將以「台式客棧文化」為核心,讓顧客在古今交融的氛圍品味台灣茶食的美好。」 「玖仰久仰」牆上寫著:「以臺灣茶,致敬臺灣珍奶精神」,從尋茶開始,用臺灣真正好茶做珍奶、提供平實的價格,結合經典台菜、眷村菜….打造新型態的臺灣茶食文化。創辦人向浩誠將台灣功夫茶,萃出清澈茶湯,將餘韻回甘的滋味調製成奶茶,深深感受到「臺灣烏龍茶是世界最強的,想讓所有人都能喝到它的美妙。」 「當精品咖啡邂逅經典好茶」,黃銘賢說:「這和路易莎精品平價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路易莎與玖仰的結合,未來將碰撞出更多餐飲發展空間。」 「玖仰久仰」四季都有新品,從「砂鍋鮭魚頭湯」、「旺來苦瓜雞鍋」到創意十足的金沙系列料理,用心打造每一道佳餚,讓饕客輕鬆享受味蕾。砂鍋鮭魚頭湯(450元起)高品質鮭魚,經過特製高湯細火熬煮,口感豐富,上桌時香氣與氣派外觀,無疑是冬日餐桌的亮點;「旺來苦瓜雞鍋」(300元起),嚴選肉質細嫩春雞,與鳳梨鮮甜完美結合苦瓜的甘香,湯頭清香不膩,令人一試成主顧。 酥炸排骨金沙公仔麵,金沙醬的濃郁鹹香與公仔麵的滑順口感,完美交融。一口鹹蛋黃包裹的麵條,搭配金沙顆粒,層次豐富,再加上外酥內嫩的玖仰招牌酥炸排骨,呈現無法抗拒的美味體驗;金沙閃閃杏鮑菇,杏鮑菇外層裹上秘製炸漿,炸至金黃酥脆,搭配鹹蛋黃金沙醬,濃郁鹹香層層交疊,口感紮實且回味無窮。無論作為主菜或小點,都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為冬日增添更多幸福滋味。 新板傑仕堡門市今年推出創意年菜套餐,5人 $6,888/桌,10人 $8,888/桌,菜色不乏鮑魚、烏參、干貝、石斑等高級食材,還有經典的砂鍋魚頭煲等十餘道精緻菜餚,讓消費者在團圓時刻,輕鬆盡享美味與溫馨。 「玖仰久仰」訂位連結:https://inline.app/booking/-NjAezK0PZO8Ki0TqwMu:inline-live-3?language=zh-tw 「玖仰久仰」中和橋和門市訂位電話: 02 2221 1679,餐廳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橋和路1號。 圖說:「玖仰久仰」四季都有新品,從「砂鍋鮭魚頭湯」、「旺來苦瓜雞鍋」到創意十足的金沙系列料理,用心打造每一道佳餚,讓饕客輕鬆享受味蕾。
普匯金融創辦人姚木川 政府為鼓勵創新金融,落實普惠金融,讓更多弱勢族群在金融科技時代同權享有金融服務,金管會於2023年10月19日發布「網路借貸平臺業務事業指導原則」,讓銀行偕同P2P業者擴大融資服務,善用金融科技P2P技術,將社會廣大閒置資金,提供服務給予不同階層民眾與企業,協助年輕人創業、出國考研、進修學習抑或挹注新創企業營運資金等補強銀行之服務,共創均富社會。 台灣自2016年開啟P2P借貸商業模式,誕生數十家業者,政府亦透過不同管道及方式,深入了解產業特性並提供相關輔導資源協助成長,ex.進駐金融創新園區等。近年,在各界期盼與催促下,由政院從旁指導內政部商業司,召開多次跨部會業者溝通會議,金管會亦同步召開銀行與P2P業者溝通會議,逐步取得共識,朝向籌組產業公會,擬定自律規範,提供政府規管及銀行合作參考指引,實現普惠金融,良善產業永續發展。 經過幾次政府跨部會與業者討論,制定公會籌組代表之嚴格審查標準,遴選出代表性業者,由內政部於114年1月9日(台內團字第1140280252)核准同意,發起人代表包括「信任豬公司、台灣資金交易所、鄉民貸、日生金互聯網、普匯金融科技」等五家企業,由唐正峰執行長、簡政董事長、黃智康執行長、郭錦駩執行長以及張協建董事長,共同推舉普匯金融創辦人姚木川擔任主任委員,負責籌組「中華民國網路借貸平臺同業商業公會」,共同為台灣金融科技發展開創另一歷史里程碑。 P2P公會成立將遵循金管會「網路借貸平臺業務事業指導原則」,酌參銀行公會「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銀行與網路借貸平臺業務事業間之業務合作自律規範」,制定P2P網路借貸產業自律規範,基本業務以「網路借貸、債權轉讓」為主且不逾越金管會四條紅線為圭臬,致力運用金融科技與各界業務合作,串起海內外資源,落實普惠金融,將台灣金融科技推向國際舞台,實現亞洲資產管理及金融科技中心願景。
【台北快訊】台北未來新媒體日前(1/11)於海大王時尚囍宴廣場盛大舉辦首屆週年尾牙,成為台灣古風文化圈的年度盛事。活動吸引眾多網紅、合作夥伴及媒體朋友共襄盛舉,百年老店泉發蜂蜜總經理葉冞糖亦特別出席,共同見證台灣古風圈的重要時刻。 活動場地選在深耕宴會產業逾十年的海大王時尚囍宴廣場。該場地董事長林偉熱心公益,去年更於歲末寒冬協調資源宴請弱勢族群近百桌,傳遞溫暖與關懷。此次宴會廳以雅緻設計與可客製化菜色,完美呼應未來新媒體的古風新創定位,成為本次活動成功的重要關鍵。此外,總經理吳沛璇以細心服務和親和力,為活動增添溫馨,廣獲來賓好評。 活動由「客家一哥」趙龍與網紅吱吱兒聯手主持。趙龍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炒熱現場氣氛,吱吱兒則主持「古風問答」環節,吸引觀眾熱烈參與,讓全場沉浸在濃厚的古風氛圍中。 整場活動由未來新媒體營運長柒默精心策劃,創意總監元帥協力執行,創意與細節巧妙融入每個環節,亮點不斷。現場設有「古風接龍」「古風問答」及「漆扇DIY」等互動活動,每把漆扇更附書法家張晏華老師的題字,為活動增添美感與文化深度。同時,「投壺」遊戲結合抽紅包的驚喜設計,讓年節氛圍更加喜氣洋洋,最終的古風評選環節也吸引網紅與來賓熱情互動,現場笑聲不絕。當天星光熠熠,來賓陣容堅強,包括鑽石密碼學院創辦人花花老師、新經濟日報執行長趙中興、小蒙牛集團金大鋤黃經理及知名YouTuber黃導爆爆與騏樂繞地球、探店網紅阿偉探店、Tiktok人氣網紅丁小鈺及貝克大叔,還有世界健美形體小姐娃娃教練等眾多名人到場,為活動增添更多人氣。 未來新媒體創辦人暨上海柒色未來文化傳媒執行長林芳郁於活動中發表2025年度願景,宣布未來新媒體將持續推動兩岸及國際古風文化交流,並公布多項重點計畫,包括「故宮100」、五月的「台灣首屆亞太區古風選美大賽」及「受邀前往義大利米蘭推廣東方美學」,以實現古風文化的全球影響力。 本次尾牙圓滿成功,不僅彰顯未來新媒體在古風文化圈的領導地位,更整合多方資源與力量,為台灣邁向古風文化重鎮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新媒體將繼續引領古風潮流,結合文化與商業創新,讓台灣在古風圈中持續發光發熱。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以草莓鮮果飲品「莓好時光」聞名的鮮果品牌大苑子,2025年春節特別與台中百年餅店「犁記」的新品牌「犁茶品記」合作,推出「莓好與檸」的水果風味蛋糕禮盒,原價520元,1月16日起至門市購買能享有現場直購價格480元,或購買任一飲品可享加購價格458元;若有企業團購需求也可至大苑子鮮果商城下單也能享有早鳥價最高88折優惠,早鳥優惠價5盒:2400元-含運 (原價2600元),10盒:4600元-含運(原價5200元),過年禮盒就選這一盒。 新年前超好康,即日起至1月24日推出莓好系列飲品莓好天然甜集點樂活動,使用大苑子APP完成購買任一杯天然甜莓好系列飲品,即可獲得莓好點數一點,集滿10點可兌換許慶良莓好鮮奶酪,集滿20點可兌換莓好花漾(大杯/90元)一杯,集滿30點即可直接再獲得一杯莓好時光(中南部-大杯110元,北部-大杯115元)。 大苑子一直以來對於台灣水果的風味及堅持也相當用心,每年冬天都會推出新鮮好喝的草莓鮮果飲料,也常透過異業合作的方式推出聯名食品、商品,用不同的方式來推廣台灣新鮮水果的美好,這次特別與百年品牌的新創品牌「犁茶品記」聯名合作,推出「莓好與檸」的水果風味蛋糕禮盒,草莓蛋糕和檸檬蛋糕分別製作成水果的造型,不僅好吃造型更是超級可愛,年節送禮彭湃又有面子。 大苑子希望藉由互相結合兩個品牌的優勢,創造出既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創新和時尚的一面,擴展品牌影響力,同時提升品牌的曝光度與銷售量,進而吸引更多新客群,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有趣的購物體驗。 圖說:大苑子「莓好與檸」禮盒,是水果的造型的草莓風味蛋糕和檸檬風味蛋糕。
摘要: 今許多紡織品都是由混合纖維製成,且大多數都包含了棉和聚脂纖維。目前廢棄紡織品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兩大類,機械回收法和化學回收法。 全文: 今許多紡織品都是由混合纖維製成,且大多數都包含了棉和聚脂纖維。目前廢棄紡織品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兩大類,機械回收法和化學回收法。但機械回收法欲將不同的纖維從廢棄紡織品中分離出來有其難度,而化學回收法分離混紡纖維所耗用的成本,以及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程度卻較高;除非能有更好的紡織廢棄品回收技術,否則以現有的回收方法而言,在處理回收的混合紡織品方面仍具有挑戰性。快時尚引發的災難,除了製造過程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再來就是生產過剩以及消費後的廢棄衣物,無論是焚燒或掩埋都會釋放出溫室氣體。而廢棄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應該是解決上述問題最好的方法,也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除了減少資源的浪費,也能降低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廢棄紡織品回收除了符合環保永續的精神,同時也兼具未來的商業效益,因此國際間已有部分的法人機構或企業團體投入廢棄紡織品回收的營運和研發,尤其較受矚目的化學回收法,可將舊衣服或紡織品處理,經粉碎、清洗、加熱、熔化、抽絲等加工程序後重新製成紡織原料,再次做成全新的衣服,可以完成「紡織品到紡織品」的全循環利用;以下提供3家可以進行「紡織品到紡織品」化學回收方式的廠家,供臺灣紡織業界參考。一、Block Texx®Block Texx®創建於澳洲,自詡為一家清潔技術公司,可從紡織品和服裝中回收聚酯和纖維素,能將任何顏色或任何破舊型態的衣服、床單和毛巾等紡織品中的聚酯纖維和棉分離,並重製成高價值的聚酯和纖維素纖維材料。(一)核心產品1. 主要產品SOFT™纖維分離技術;Block Texx®開發了化學回收技術(SOFT™),可應用於回收目前市場上最常用的纖維,包括:聚酯/棉混紡、100%聚酯、100%棉以及嫘縈纖維。2. 產品特色為解決紡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以達到紡織廢棄物「零掩埋」的目標;主張將紡織廢棄物從垃圾掩埋場轉化為永續產品,提供客戶商業規模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使用專利化學技術將紡織品轉化為聚酯顆粒和棉花再利用,2023年處理了4,000噸紡織廢棄物,目標是每年處理10,000噸紡織廢棄物。 資料來源:Block Texx®,紡織所ITIS研究團隊整理(2024/11)圖1 Block Texx®再生聚酯粒(左)及再生纖維素(右) (二)關鍵技術與問題解決Block Texx®的纖維分離技術S.O.F.T (Separation of fibre technology)與昆士蘭科技大學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SIRO)的研究員共同開發,主要製造流程含括:切碎(分解產品)→分離(將來自石油基的聚酯纖維和屬於纖維素纖維的棉分開)→洗滌→乾燥(經過徹底洗滌,並透過乾燥過程確保聚酯與棉分離)→造粒(針對聚酯:進一步乾燥,並擠出成粒)或乾燥(針對棉:脫水或乾燥以便進一步利用)。Block Texx®分離出的材料除紡織領域外,還可運用於農業、建築、日用品等。(三)應用與市場機會Block Texx®積極開發合作對象,例如與澳洲環境復原公司Vital Chemical合作,利用再生纖維素纖維開發水土保持的覆蓋膜,以及和紐西蘭服裝公司Deane Apparel合作,開發確認可回收的服裝,以避免在回收過程需移除無法回收的裝飾物。同時,Block Texx®也積極尋找更多可以回收的料源,拓展供應商合作夥伴。其供應商網路Block Texx® Supplier Network(BSN)由200多個澳洲和國際原料供應合作夥伴組成。(四)關鍵創新要素Block Texx®的業務不僅是回收再製,其在五年半的時間內將澳洲的供應商網路發展到了200多家,主要集中在酒店、醫院和工作服等業者,並與物流合作夥伴一起在澳洲全國範圍內提供收貨服務。Block Texx®以商業化運轉及國際化為目標,期待能透過授權方式快速拓點,隨著廠產能的擴大,其回收料源將納入更多的消費後服裝。二、Loop IndustriesLoop Industries是一家來自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回收聚酯材料公司,其解聚技術可將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和聚酯纖維廢料分解為結構單體: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單乙二醇(MEG)。然後,再經過純化、聚合成Loop™品牌的PET塑膠和聚酯纖維,產品可由100%回收材料製成。(一)核心產品1. 主要產品以領先全球的再生聚酯塑膠/纖維製造技術,開拓永續性聚酯產品市場,秉持著不接受現狀的創新精神,開發「革命性永續技術」,以加快地球的聚酯塑膠循環經濟發展。主要產品即是Loop™再生聚酯和纖維。2. 產品特色Loop™再生聚酯(粒)和聚酯纖維,可製成100%由回收材料製成之最終產品,且可以再回收循環利用。 資料來源:Loop Industries,紡織所ITIS研究團隊整理(2024/11)圖2 Loop™食品級再生聚酯粒 (二)關鍵技術與問題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在於可產出具有高品質之Loop™再生聚酯,兼具高規格的原生品質及安全標準,可適用於食品級包裝;以及可無限回收循環再使用。採用Loop Industries再生技術(分解聚酯聚合物、純化、單體聚合),可以達到多次回收再製,且不會降低純度或品質。最後,再生產品可以完成色彩重現,Loop Industries再生聚酯技術能夠消除所有污染物、染料和其他添加劑,於再製終端成品可以重現鮮豔色彩,有助於創作設計。(三)應用與市場機會Loop Industries擁有專利和專有技術,可以解聚廢棄之聚酯塑料和聚酯纖維,包括:透明寶特瓶、彩色塑膠瓶、不透明塑膠瓶、聚酯纖維紡織品、部份地毯,甚至是被太陽/海鹽降解過的海洋廢棄塑料。經解聚後之單體,再經過過濾、純化和聚合,製成適合用於食品級包裝或聚酯纖維的高品質Loop™聚酯,讓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Loop Industries在解聚後,便將單體轉由INVISTA聚合再製成全新PET樹脂或聚酯纖維。Loop Industries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有建造一座創新中心和示範設備,展示專有的解聚技術,為大規模商業化合作推廣用,同時積極布局與各大國際品牌商開發適用之可持續性商品,包括:與Bormioli Pharma(國際藥品包裝和醫療器材公司)合作開發一款創新的藥品包裝瓶,採用Loop™的100%回收PET樹脂製造。以及,與瑞士運動品牌商On合作開發運動鞋麵、鞋底專用的再生纖維、再生聚酯。(四)關鍵創新要素Loop Industries可以解聚廢棄之聚酯塑料和紡織品,包括:塑膠瓶、有顔色的地毯和紡織品,甚至是來自海洋廢棄塑料,所生產之Loop™再生聚酯品質,除等同原生聚酯品質外,更可應用於食品級包裝。用Loop™為原料生產之終端產品可以在不降低品質的情況下,再次回收循環利用,成功開創閉合循環。Loop Industries透過減少塑膠垃圾和回收廢棄塑膠以實現永續發展,為全球走向循環經濟做出貢獻。三、Samsara EcoSamsara Eco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21年的新創計畫,命名自印度宗教的生死輪迴,表示所有生命、物質的無限重生與循環。創辦人Paul Riley表示:「 Samsara Eco回收新創公司可不用原生石化原料來生產塑膠,且可以更有效率的減少塑膠進入海洋和掩埋場」。 資料來源:Samsara Eco,紡織所ITIS研究團隊整理(2024/11)圖3 Samsara Eco酵素可將回收寶特瓶分解成粉末 (一)核心產品1. 主要產品Samsara Eco尋找可商業化的回收塑膠技術,及塑膠替代物市場,成功開發出可分解回收塑膠的酵素與技術。2. 產品特色Samsara Eco 使用可以分解塑膠(聚合物)的酶,將其恢復到原來的化學結構單元(單體)。(二)關鍵技術與問題解決透過Samsara Eco獨特的回收方法,可以無限次地從塑膠廢物中重新製造新塑膠,達到使用後的塑膠不會再被視為「廢棄物」。新創回收塑膠的技術意味著可以透過提供由100%回收材料組成的新塑膠(無需補充原生塑膠),將化石燃料與塑膠產業鏈脫鉤。(三)應用與市場機會目前全球絕大多數聚酯紡織廢棄品都被填埋、焚燒或洩漏到環境中;Samsara Eco的回收技術EosEco™,系利用酵素酶分解塑膠。Samsara Eco開發優化EosEco™ 酵素酶,可有效大規模回收聚酯和尼龍 6,6,及其他塑膠製品,並已應用至時尚、汽車和電子等產業供應鏈。Samsara Eco的酵素分解過程可以處理各種混紡織物,包括:聚酯纖維/棉和尼龍/彈性纖維混紡物、地毯和安全氣囊,並達成無需使用原生纖維即可生產服裝的未來;2023年,Samsara Eco宣布與lululemon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採用酵素酶分解回收尼龍 6,6的Swiftly長袖樣衣,宣布紡織品到紡織品回收、循環系統的新突破。(四)關鍵創新要素Samsara Eco用酵素分解塑膠技術擁有技術創新特色與優勢,包括:分解速度快、受熱時酵素性質穩定,Samsara Eco表示其製程可在1小時內分解塑膠,他家製程需要12小時以上。目前,Samsara Eco的試點工廠產能,可達到分解20噸廢塑/日;預計2024年底將建立新回收工廠,每年能處理超過2萬噸廢塑。生物科技帶來材料及技術上的創新,如:生物塑膠、可生物降解材料和可以分解塑膠的酵素等,值得開發應用於紡織、建築、醫療、農業等領域。與傳統塑膠製造相比,這些材料、技術不僅可再生,而且可分解,對環境影響小,可以減少對有限資源的依賴及對環境的負擔,從而實現地球可持續性環境之目的。四、結論開發「廢棄紡織品回收技術」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例如在淡水資源有限的環境下減少棉花的栽種,亦可減輕淡水資源不足的負擔。此外,廢棄紡織品回收也可以減少聚脂纖維的使用,同時也減少石化原料的開採,並降低石化原料對環境的危害。而對於企業而言,當紡織品有生產過剩的現象時,紡織品回收系統也能降低企業庫存的壓力,並可避免焚燒或掩埋廢棄紡織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紡織品回收突顯了循環經濟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雖然目前的技術和產能尚無法滿足回收所有的紡織廢棄品,但永續發展改變了人類的作息,也改變了紡織業的商業模式。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未來將是紡織業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連結網址:https://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39209
新創
Web Site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