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教育」新聞搜尋結果, 共 4882 篇 ,以下為 73 - 9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Education Cannot Wait(ECW)高層使命團在埃塞俄比亞呼籲提出大膽創新的融資解決方案,迫切應對900萬名受危機影響的輟學兒童的教育需求

此次使命期間宣佈了一項新的500萬美元Education Cannot Wait(ECW)首輪緊急反應資助,使ECW在該國的總投資達到9300萬美元。 紐約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在埃塞俄比亞舉行的聯合高層使命團結束時,Education Cannot Wait(簡稱ECW)全球大使、丹麥財政部長Nicolai Wammen與ECW執行董事Yasmine Sherif呼籲捐助方採取大膽行動,加大力度推出創新融資解決方案,為埃塞俄比亞及其他受危機影響的國家數百萬兒童提供優質教育。 由於持續的暴力、氣候災難及廣泛的強迫流離失所,目前約有900萬名兒童在埃塞俄比亞無法上學。 由於持續的暴力、氣候災難及廣泛的強迫流離失所,目前約有900萬名兒童在埃塞俄比亞無法上學——這一數字相比2022年增加了三倍,令人震驚。全國近18%的學校遭摧毀或損壞。埃塞俄比亞還是非洲第三大難民接待國,僅在2023至2024年間,就有超過20萬名來自蘇丹和索馬里的新難民湧入,進一步加劇了現有資源的壓力。 ECW的高層代表團前往提格雷地區,該地區正從一場持續三年的衝突中恢復,這場衝突使教育陷入完全停擺。代表團參觀了受益於ECW及策略夥伴資助的學校,並會見了當地的兒童、家長和教師。代表團親眼目睹了由聯合國及國際和本地民間社會夥伴——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挪威難民委員會(Norwegian Refugee Council)、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和「Imagine1Day」——在與政府緊密合作下實施的ECW支持項目的影響。僅在一所學校,去年由於ECW資助的綜合干預措施,入學人數增長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0%。 「埃塞俄比亞的教育危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無聲危機之一。然而,我們正見證著ECW投資所帶來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對學習的熱情都十分明顯。「我們現在需要支持他們,並緊急向策略性捐助夥伴呼籲提供額外資金。」聯合國緊急與長期危機教育全球基金Education Cannot Wait執行董事Yasmine Sherif表示。 在此次使命期間,Sherif宣布了一項新的500萬美元首輪緊急反應(FER)資助,使自2017年以來,ECW在埃塞俄比亞的總投資超過9300萬美元。這項新的FER資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400萬美元)和本地組織Imagine1Day(100萬美元)與其聯盟夥伴共同實施,旨在應對奧羅米亞(Oromia)和阿法爾(Afar)地區的緊急需求。近期的衝突重燃、社區間暴力、乾旱和流離失所進一步破壞了當地的教育服務。這些緊急干預將基於ECW上月宣佈的2400萬美元多年度韌性計劃(Multi-Year Resilience Programme),該計劃針對的是阿姆哈拉(Amhara)、索馬里(Somali)和提格雷(Tigray)地區的需求。 「目睹高質量教育在最複雜的危機情況下改變人生的力量,令人感到欣慰。我遇到了堅強而富有韌性的男女孩,感謝ECW的支持,他們正重新回到學習中,療癒並茁壯成長。然而,衝突、氣候變遷及其他危機每年仍然將數百萬兒童拒諸校園之外——無論是在埃塞俄比亞還是其他地區。按部就班的做法無法應對這一挑戰。我呼籲私營部門夥伴加入ECW的努力,投資於新的創新融資策略,以填補日益擴大的缺口。」丹麥財政部長及ECW全球大使Nicolai Wammen表示。 截至目前,ECW在埃塞俄比亞的多年度與緊急投資已經惠及超過55萬名兒童和青少年,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埃塞俄比亞分會及其夥伴對ECW持續的專注支持深表感激。兒童應該待在課堂裡,感謝ECW,全國各地的兒童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玩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埃塞俄比亞代表Aboubacar Kampo博士表示。 「Imagine1Day對這項ECW首輪緊急反應資助深表感激。借助這一慷慨的支持,我們將為阿法爾地區的13,000多名無學可上的兒童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其中60%為女孩,13%為殘障兒童。這項計劃不僅將提升他們的福祉,還將賦予他們發揮最大潛力的能力。鑑於埃塞俄比亞的緊急教育資金嚴重不足,這筆資助對於確保受危機影響的兒童獲得所需的教育和支持,以構建更光明的未來至關重要,」Imagine1Day國家主任Seid Aman博士表示。 ECW的投資與埃塞俄比亞人道主義應對計劃(HRP)及埃塞俄比亞教育部門發展計劃第六期相一致。ECW緊急呼籲提供額外資源,以填補2024年HRP急需教育資金6400萬美元的缺口。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83 加入收藏 :
明志科技大學落實ESG願景 辦理環境教育講座推動永續發展

明志科大為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1月23日來到新竹湖口舉辦了結合環境教育與文化探索活動,並推動淨零綠色生活與傳統文化保存,與木酢達人、湖口老街攜手合作,以循環經濟和文化傳承為主題,倡導廢棄木材資源再利用與老街文化保存的雙重價值,賦予了地方創生與創新實踐的新生命。 木酢達人致力於回收路樹修枝與碳循環利用,成功逆轉修枝直接進入焚化爐增加碳排放的命運。將收回的修枝透過碳化技術,製成木炭、木酢液及炭周邊產品,打造一條永續的循環經濟鏈。這些炭周邊產品不僅提升了炭的藝術性及功能性,也同時降低了再次燃燒的機會,達到有效固碳減少碳排放。活動中不僅有木酢達人的碳循環經濟教育講座,透過手作生態炭瓶、炭除濕包體驗,參與者藉由親手製作,加深對循環經濟的理解。午餐特別選用不銹鋼餐盒及當地小農食材製作永續餐盒,實踐零廢棄飲食理念,同時支持地方農業發展。 湖口老街作為民初的文化地標之一,其文化中心的三元宮保存了傳統建築技法與歷史記憶,展現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永續發展教育活動中,參與者透過老街導覽深入了解湖口的歷史價值與百年的文化工藝,並體會到文化保存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此次永續發展推廣活動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1永續城鄉與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不僅讓參與者重新審視自身生活方式,更推廣友善環境的行為,為地方的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注入新動力。未來,將持續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影響力,讓循環經濟與文化永續的理念深植社區,落實地方永續發展的實現。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394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國小組佳作A0127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專訪

高雄市三民區陽明國小 薛育青、許力引老師,指導吳翊瑒、許瑜恬、林恩嫺、黃綺禛同學,參與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榮獲國小組佳作,主題是「小心!揍到「鐵板」~脹流性流體的特性探討 」,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接受專訪,老師和學生們都非常的興奮和期待。 團隊們透過實驗設計與操作,我們探討了有關「脹流性流體」的問題,包含:探討脹流性流體的原理與特性;測試可以調製成脹流性流體的粉類及其最佳粉水比例;實驗水的酸鹼度、溫度對脹流性流體形成的影響;測試外力大小的變化,對脹流性流體黏度的影響。最後檢測五種非牛頓流體的減速效果。   【圖一】國小組佳作的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專訪   為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興趣與推廣科學教育,此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合辦的「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競賽著重於培養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教師及師培生、大專院校學生及社會人士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競賽攤位展示了多個生活化科普的實驗和互動活動,讓參觀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與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包含大陸地區、澳門、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地皆有作品參賽,已連續4年報名隊伍數超過千件,只有6%的團隊能夠進入決賽。   一個民間發起辦理的競賽可以持續超過十年實屬難能可貴,科學探究競賽大會為能推廣選手作品,已將歷屆作品放置於國網中心主機,累計有近萬件多媒體作品,可提供師生與社會人士學習,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能持續關注競賽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275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普高組 佳作馬來西亞隊伍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線上專訪

2024年度「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馬來西亞巴生興華中學在本屆比賽中表現優異,成為焦點。由陳彥佑、洪福孝兩位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包括莊惠晴、譚啓鋆、林佳權三位同學,憑藉主題為「發光桿菌屬的發光特性研究與其在水質檢測的應用」的出色研究,奪下普高組佳作。他們的研究引人注目,並於11月19日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台接受線上專訪。團隊師生均表達出高度的興奮與期待,將這次競賽視為珍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在馬來西亞,其中一個導致水源污染的重要因素是由工廠所排放的廢水中重金屬濃度過高。因此團隊思考,需要一種快速、方便且適合非專業人員使用的水質檢測方法。參賽者們利用發光桿菌屬(Photobacterium spp.)對重金屬的高敏感性設計了一套檢測系統,只需透過測量其發光強度即可達到快速檢驗所排放的廢水是否具有重金屬污染的目標。經實驗證明本文所設計的檢測系統能偵測水中銅離子的存在,其設計結構和操作方式都相對簡單,也方便攜帶。 【圖二】普高組 佳作的馬來西亞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線上專訪過程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並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及五大博物館合辦,致力於提升全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並鼓勵跨國科學交流。今年科學節活動展示了多項生活化科普實驗,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樂趣,宣導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澳門、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國際隊伍。此次馬來西亞隊伍的傑出表現不僅彰顯了該競賽逐步成為亞太區域科普教育平台的地位,更為推動科學普及與跨國交流注入新動力。 「科學探究競賽」自發展至今已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推手,並通過國網中心提供歷屆參賽作品供社會大眾學習,累計作品近萬件。大會鼓勵所有對科學有興趣的師生與社會人士,持續關注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將科學知識融入生活。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663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普高組 第一名馬來西亞隊伍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線上專訪

2024年度「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馬來西亞巴生興華中學在本屆比賽中表現優異,成為焦點。由陳彥佑、洪福孝兩位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包括莊惠晴、李翊暘與曹穎妍三位同學,憑藉主題為「萊納斯稀土廠在稀土系元素精礦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的出色研究,奪下普高組冠軍。他們的研究引人注目,並於11月19日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台接受線上專訪。團隊師生均表達出高度的興奮與期待,將這次競賽視為珍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團隊主要透過兩組實驗來針對萊納斯稀土廠在鑭系元素精礦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進行探究。團隊研究發現,距離萊納斯稀土廠越近,所採集的樣本中的放射性元素濃度越高,且距離萊納斯稀土廠最近的地點所採集到的水源樣本的放射效應是最高的。 【圖二】普高組 第一名的馬來西亞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線上專訪過程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並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及五大博物館合辦,致力於提升全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並鼓勵跨國科學交流。今年科學節活動展示了多項生活化科普實驗,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樂趣,宣導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澳門、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國際隊伍。此次馬來西亞隊伍的傑出表現不僅彰顯了該競賽逐步成為亞太區域科普教育平台的地位,更為推動科學普及與跨國交流注入新動力。 「科學探究競賽」自發展至今已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推手,並通過國網中心提供歷屆參賽作品供社會大眾學習,累計作品近萬件。大會鼓勵所有對科學有興趣的師生與社會人士,持續關注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將科學知識融入生活。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29 加入收藏 :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屆「2025 年跨學科學排名」:KIIT 在印度排名第 4 名,全球排名第 92 名

印度布巴內什瓦爾2024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KIIT-DU (https://kiit.ac.in/)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首屆「2025 年跨學科學排名」中榮獲印度第 4 名,該排行榜旨在表揚在跨學科的科學研究方面表現卓越之大學。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四所印度大學(包括私立和公立)名列全球前 100 名,KIIT 便是其中之一,其全球排名為第 92 位。 KIIT University 印度在近期發布的排行榜中擁有強大的代表性,有 65 所大學上榜,其中七所大學登上前 100 名。值得一提的是,Anna University 在印度院校中名列前茅,全球排名第 41 位。 這項肯定突顯了 KIIT 大學致力促進跨學科研究和創新的承諾。在印度院校中,KIIT 是表現最出色的院校之一,對提升印度在全球跨學科的科學領域之影響有著重要貢獻。 KIIT & KISS 創辦人 Achyuta Samanta 博士讚揚這項歷史成就,並表示:「KIIT 在跨學科科研大學中的地位,反映其數十年來對研究發展的巨大貢獻。」儘管 KIIT 只有 27 年的歷史,並在 21 年才前被認定為大學,但通過研究人員和員工的專注努力,KIIT 實現了這個里程碑,這得益於他們的優質研究、創新和發表。他對 KIIT-DU 的院校友會、教職員工及學生的獨特成就表示祝賀。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4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初五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