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持修積善協會」新聞搜尋結果, 共 4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鄉代會主席串聯校長 兒童節禮物送偏鄉學童 持修積善協會攜手企業善心實現願望

記者 龔怡芳 /採訪報導 兒童節將至,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學童而言,今年的節日將因社會各界的關懷而與眾不同。光復鄉代會主席廖翊鈞長期關心鄉內孩童教育及需求,串聯鄉內5所國小校長,發起「祈願兒童節禮物」行動,盼望透過社會資源的挹注,讓鄉內所有孩童,包含學齡前的幼童,也能擁有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祝福。 偏鄉地區的家庭普遍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對許多孩童來說,一份禮物可能是奢侈的願望。此次由光復鄉校長們主動提出孩子們的需求與心願,期望在兒童節前夕實現他們簡單卻珍貴的夢想。 長期關注花蓮社福公益的持修積善協會,透過鄉代會主席廖翊鈞的媒合,第一時間得知學童的心聲後,迅速展開資源串聯。協會積極聯繫花蓮地區熱心公益的企業與個人,希望能為光復學童募集實用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兒童節禮物。 在社會善心的集結下,持修積善協會與寶勝開運陽宅命相研究書院創辦人鄭璧瑩、大千典精品創辦人秦嗣林積極響應,準備一批內容豐富的兒童節禮物,包含文具用品、美術用具、遙控車、益智機器人、拼圖、模型組、午睡枕等多項學童喜愛與需求的物品,兼具實用性與啟發性,為學童帶來滿滿的期待。 鄭璧瑩表示,「每位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快樂的兒童節。禮物的價值,不在價格,而在傳達的心意與愛。」她期盼透過此次行動,讓偏鄉孩童能感受到這份來自社會的溫柔力量,並從中汲取成長的勇氣與希望。 秦嗣林則強調,「公益不只是捐贈,更是長期的陪伴與投入。我們樂意成為這段公益旅程中的一份子,期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一起加入,共同守護花蓮這片土地的未來主人翁。」 持修積善協會指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物資捐贈,更是一次愛心的串聯與信任的傳遞。協會未來也將持續與光復鄉鄉代會保持密切合作,了解並回應孩子們的需求,讓愛的行動落地生根,真正走進孩子的生活。 此次兒童節禮物祈願行動,結合光復鄉代會、校方、協會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不僅滿足孩子們的物質需求,更溫暖他們的心靈。廖翊鈞強調,未來仍將持續走訪在地,傾聽孩子與家庭的聲音,期許建立更完善的關懷網絡。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91 加入收藏 :
吳東進基金會攜手持修積善協會,送暖新城豐濱弱勢家庭

記者 龔怡芳/ 採訪報導 寒冬時節,偏鄉的弱勢家庭更需要社會的關懷與支持。財團法人吳東進基金會攜手持修積善協會,年節期間深入花蓮新城、豐濱等地,展開到宅關懷行動,為獨居長者、身障戶及經濟困難家庭送上食物包與生活必需品,確保他們能夠安心過新年。透過愛人行動給予弱勢家庭實質的物資幫助,運用訪視與陪伴,讓受助家庭感受到溫暖與希望。 新城、豐濱位於花蓮偏遠地區,許多弱勢家庭面臨就業機會稀少、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尤其是獨居長者與身障者,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艱難。本次關懷行動,持修積善協會駐地訪員深入這些家庭,將愛心物資親手送到每位受助者手中,並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 其中,家住豐濱的林阿嬤(化名)獨自生活多年,行動不便,平時只能靠鄰居偶爾幫忙購買食材,生活相當艱苦。當她收到愛心食物包時,感動地說:「這些米、麵、罐頭真的幫我很大的忙,感謝你們記得我們這些獨居的老人家。」 新城的陳先生(化名)是一名身障人士,靠政府補助與零星打零工維生,但日常生活依然拮据。當訪員送來補給物資時,他激動地表示:「這不只是物資,更是給我繼續努力生活的力量。」 財團法人吳東進基金會長期投入社會公益,致力於教育、醫療及弱勢扶助領域,這次與持修積善協會合作,正是希望能將愛心資源精準送達最需要的地方。基金會表示:「我們的使命不只是提供物資,而是讓這些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社會上有很多人關心著他們。」 持修積善協會理事長施慧萍則強調:「我們的訪員經過長期的關懷與追蹤,確保資源真正幫助到最需要的對象。感謝吳東進基金會的支持,讓愛人行動能夠幫助到更多家庭。」 本次年節關懷行動,不僅是物資輸送傳遞,更是一場人與心的交流。當駐地訪員與長者、身障者話家常時,讓這些在偏鄉孤單度日的獨老、身障者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支持,充滿正向能量的動力。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965 加入收藏 :
持修積善協會攜永慶不動產,愛心年菜到花蓮弱勢家中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農曆年前將到,永慶不動產花蓮進豐真好加盟店與持修積善協會攜手的送暖行動,讓獨居老人與弱勢家庭的生活多一絲溫暖與希望。永慶進豐真好加盟店捐贈10份精心準備的團圓年菜,透過持修積善協會訪員轉贈到偏鄉弱勢家庭與獨居長者手中,並給予新年祝福。 居住在花蓮偏鄉的林阿伯(化名),已年過七旬,獨自生活多年。平日,他靠微薄的生活補助度日,生活簡單且清苦。今年農曆年前,當協會訪員捧著豐富年菜來到他家時,林阿伯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他反覆說著:「謝謝!謝謝!」 當訪員將櫻花蝦油飯、佛跳牆、富貴東坡肉及紅燒糖醋魚的冷凍年菜擺放到桌上時,林阿伯看到這豐富年菜,語帶感慨地說:「這才是過年,這才是過年!很久沒有吃到好吃的菜餚,非常謝謝大家幫我圓夢!」這一句樸實的話語,不僅觸動訪員,讓這趟關懷服務更有意義。一份年菜,讓孤寂的生活增添些許溫情與年味。 「這些團圓年菜,不僅僅是一份餐點,更是一份對生命的關懷。」持修積善協會的理事長施慧萍這樣說道。多年來,協會不斷致力於關注偏鄉與弱勢族群,透過精準訪視與需求評估,將資源有效送到最需要幫助的人手中。而這次的寒冬送年菜行動,協會與永慶進豐真好加盟店的首次合作。 永慶不動產進豐真好加盟店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次捐贈,能讓偏鄉的弱勢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新年是團圓的時刻,哪怕只有一份年菜,也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團圓的溫暖。」 愛心年菜背後,是一群默默付出的訪員。這些來自持修積善協會的訪員們,肩負著社會愛心的橋樑角色。他們長期奔走於偏鄉與弱勢家庭之間,記錄每個家庭的困難與需求,並以實際行動給予陪伴和幫助。 施慧萍表示:「訪員的工作不僅是送物資,更是帶著愛與希望深入每個家庭。他們的故事,才是這份愛心的核心力量。」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23 加入收藏 :
持修積善協會X寶佳基金會 寒冬送暖 愛心物資傳遞偏鄉溫情

「阿公,這是愛心食物包,祝您過個好年!」伴隨著溫暖的問候聲,持修積善協會訪員黃美菱,雙手遞上食物包。年逾七十的江阿明(化名),看著這包滿載著米、蔬菜和肉品的物資,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感謝你們,讓我今年也能好好吃頓年夜飯。」 這樣的場景,正是持修積善協會攜手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趕在農曆年前寒流來襲之際,為花蓮偏鄉弱勢家庭送去溫暖的縮影。 持修積善協會訪員黃美菱、游翔翎與洪明輝村長,深入秀林水源部落,將愛心物資一一送到受助者手中。洪村長多年來身兼協會在地訪員,熟悉每戶家庭的需求,確保物資送達最需要的地方。他說:「每一包食物都是一份希望,我希望這些資源能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如此艱難。」 受助的江阿明,獨居於豬寮地區,身為身障戶,他平日行動不便,日常開銷僅靠微薄的補助,生活極為拮据。看到手中的愛心物資,江阿明感動地說:「這是我最需要的,謝謝你們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讓人感動的是,就讀中正國小三年級的李品澄也參與寒冬送暖行動,受父母影響,從小就熱衷於公益活動。這次,他特別在期末考結束後,跟隨持修積善協會的老師們,一起將愛心傳遞到偏鄉獨居老人家中。他說:「阿公說我像他的小孫子,能陪他聊聊天,我覺得很開心。」 小品澄與陳阿公之間溫馨的互動,讓現場的訪員深受感動。協會理事長施慧萍表示,孩子參與公益,能種下善良的種子,未來長大後也能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 寒冬送暖行動,共分發超過100份愛心物資包,包括米、蔬菜和肉品等,足夠每個家庭安心度過農曆新年。除食物物資、毛毯或棉被,協會訪員還為受助者送上祝福,與他們交談,了解生活近況。 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秉持「公益回饋社會」的核心精神,致力於改善弱勢族群的生活困境,並長期投入教育、醫療、弱勢扶助等社會公益領域。基金會以「資源共享、關愛社會」為使命,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推動更多人關注弱勢議題,共建和諧的社會。 施慧萍理事長呼籲:「寒冬中的一份食物、一句問候,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能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暖。這份善意傳遞的力量,不僅是對受助者的支持,更是在社會中種下善的種子。讓我們攜手行動,一起為需要幫助的家庭帶來更多希望與未來。」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51 加入收藏 :
持修積善協會愛心接力,讓偏鄉孩子穿上新鞋——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家庭暖心關懷行動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隨著溫度驟降,持修積善協會訪視員親赴秀林弱勢家庭,帶著愛心食物包、保暖棉被、奶粉、尿布與鞋子,將社會的愛心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解決弱勢家庭的燃眉之急。 花蓮銅門部落,兩個弱勢家庭正訴說著生活的不易,也因善心人士的關懷多一份暖意。一位單親媽媽努力撫養罹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力症」的兒子,而另一個隔代教養家庭,八口人僅靠老一輩的微薄收入支撐,孩子上學沒有適合的鞋子可穿。 單親媽媽小美(化名)住在銅門部落,獨自照顧患有小胖威力症的兒子小豪。這種罕見疾病讓小豪每天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同時面臨發育遲緩、代謝異常等問題。「孩子的醫療費和特殊需求的食物,壓力真的很大,有時候連尿布和奶粉都不知道怎麼辦。」小美說著,語氣中透著掩不住的焦慮與辛酸。 社區駐點訪視員進行家戶訪視過程發現她的困難,隨即啟動緊急援助行動,連結持修積善協會公益關懷,親送由善心人士李佩璇小姐捐贈的奶粉與尿布,為小美解決燃眉之急。 「有了這些物資,孩子的基本需求總算有保障,讓我鬆了一口氣。」小美感激地說。此外,善心人士林月玲小姐捐贈的保暖棉被也一同送達,讓小美一家能在寒冬中多一份溫暖。 另一個隔代教養家庭,阿嬤年邁,肩負一家八口的重擔,三個學齡期的孩子因家中經濟拮据,連一雙合腳的鞋都沒有。「我們家小孩上學都穿著別人捐的舊鞋,破了就補,實在沒錢買新的。」阿嬤無奈地說。 得知這樣的情況後,持修積善協會訪視員特別連結善心人士李佩璇小姐,捐贈適合學齡兒童的新鞋,並親自送到部落家庭。當孩子們拿到新鞋,迫不及待地換上,開心地在家裡跑來跑去。「謝謝大家的幫忙,這鞋子不僅讓他們上學更安心,也讓我覺得自己不再孤單。」阿嬤感動地說。 此外,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的愛心食物包也一同送達家庭,幫助他們緩解生活壓力,確保基本的溫飽需求。 持修積善協會理事長施慧萍表示:「偏鄉弱勢家庭的困境,僅靠一己之力難以扭轉,透過社會的愛心接力,我們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希望和支持。」她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共同參與公益行動,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多協助。 送愛到偏鄉不僅為家庭解決當前的問題,更展現愛與關懷的力量。無論是一罐奶粉、一雙鞋子,還是一次暖心的探視,都帶給偏鄉部落綻放出希望的光芒。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97 加入收藏 :
山區部落不孤單 持修積善協會結合寶佳慈善基金會關懷弱勢迎風雨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康芮颱風來襲,花蓮縣各鄉鎮進入防颱警戒。然而,在強風豪雨來臨之前,秀林鄉水源村、銅門村,以及萬榮鄉西林村、馬遠村等位處山區的部落,卻傳來了一陣陣暖心的關懷。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結合村長、駐點訪員進行弱勢個案關懷,正緊鑼密鼓地行動中。 這些部落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居民中有不少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每逢颱風來臨,他們的生活往往更加艱辛。今年4月的強震更是雪上加霜,許多家庭的家園受到破壞,生活更加困頓。 為讓這些弱勢家庭能安心度過颱風天,訪視員在颱風來臨前夕,深入部落,挨家挨戶地進行關懷訪視,並送上愛心食物包。秀林鄉水源村長洪明輝表示:「這些家庭在面對天災時,最需要的是一份溫暖。我們希望透過這些關懷行動,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 蔡女士是秀林部落的一位單親媽媽,她說:「感謝大家的關心,這些食物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有這些食物,我們就可以安心地在家裡度過颱風天了。」 善心人士洪慈妤小姐長期關注弱勢族群,長期寄送廚房用品和兒童衣物,幫助這些家庭補充生活必需品。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持續提供的愛心食物包,更是讓這些家庭在颱風期間能有溫飽的保障。 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理事長施慧萍表示:「感謝各界善心人士的熱情參與,讓這些弱勢家庭在面對天災時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雖然我們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將繼續努力,為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支援和關懷。希望這次的天災能因大家攜手扶助兒共渡難關,共建美好社會!」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20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初五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