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成果」新聞搜尋結果, 共 3976 篇 ,以下為 265 - 28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以全新可延展代理式AI解決方案 提升商業生產力及效率

全新Lenovo代理式AI和混合AI工廠平台支援NVIDIA Blackwell Ultra,並可更快部署可度身訂造的AI代理,開啟AI推理的新時代 Lenovo已在測試、驗證及延展各種綜合應用範例—自動化創建內容創速度提升至高達8倍、客戶服務效率提升了50%,並藉知識助手提升工作流程生產力 混合式AI應用提升了病人護理質素,提升醫療診斷速度,並推動全球各的的科學研究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在NVIDIA GTC大會上,Lenovo推出全新的「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解決方案,旨在加速AI應用並提升商業生產力,快速推進具備推理、計劃及採取行動能力,以更快達成目標的代理式AI。這些經過驗證的全堆棧AI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快速建構及部署AI代理,可應用於廣泛的高需求使用範例,從而提升生產力、加強靈活及可靠水平,同時加速新時代代理式AI的下一波AI推理應用。 根據Lenovo委託市場研究機構IDC進行的全新環球研究,儘管支出增加了三倍1,投資回報率(ROI)仍然是採用AI的最大障礙。AI代理正在革新企業工作流程,透過支持員工進行複雜的解難、編碼及多步驟計劃,以降低ROI的障礙,同時提升速度及生產力,並推動創新。隨著首席資訊總監(CIO)及商業領袖追求具體的AI投資回報,Lenovo提供的混合式AI解決方案可釋放並度身訂造各種規模的代理式AI。 該AI解決方案結合了Lenovo全堆棧AI產品組合,以及可應用戶需要而隨時度身訂造的使用範例,並提供全新的平台選項,以支援最新的NVIDIA Blackwell Ultra平台、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伺服器版GPU及網絡創新,幫助全球各地組織加速應用,例如AI推理、代理式AI和實時影片生成。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Lenovo致力為全球推動更智能化的AI,把AI模型、數據及運算能力結合在一起—運行在設備、邊緣及雲端,並連接至網絡—提供能夠促進人類創新及提升生產力的AI解決方案。『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整合了尖端服務及新一代Blackwell加速基建,協助企業輕鬆在私有及公共AI模型上延展代理式AI,顯著提升成本效益、效率、安全、可用性及可度身訂造能力的各種優勢。」 NVIDIA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具備推理及適應能力的AI代理正在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NVIDIA及Lenovo提供了為大規模AI推論及推理提供所需的關鍵基建—把生成及代理式AI從研究實驗室帶入現實世界的企業應用。」 混合式AI定義了新一代發展並推動代理式AI應用 數據無處不在—在製造、零售、銀行、醫療業務據點、企業數據中心,以至公共領域。混合基建讓收集、儲存、處理數據,然後匯入企業級AI模型並在混合雲中訓練,亦在邊緣或設備上提供推理與訓練模型。 這些新方案充分利用了Lenovo在混合基建中的領導地位,以及最近公布的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透過使用工廠方法(factory-type approach)有效延展代理式AI,把來自各地的數據智能轉化為變革性成果。 經全面驗證及測試的代理式AI應用範例 「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框架包含了 涵蓋一系列可度身訂造、經多重測試和驗證使用範例的Lenovo AI庫,以協助團隊提升生產力並交付AI應用。代理式AI可在個人設備、工作站和企業地點的數據中心中獨立存取,並在各個關鍵領域實現出色的投資回報,例如: 內容生成—自動化內容創建速度提升至高達8倍,提升質素及個人化客戶互動1。 客戶服務—透過縮短回應時間、實現聊天機械人互動自動化及降低處理時間20%2,使客戶服務效率提升50%。 知識助手—打破數據孤島、增強企業知識分享,並把工作流程自動化,例如更快的合約審查。對法律團隊而言,這使生產力提高了80%,準確性提升了45%3。 在NVIDIA GTC大會上,Lenovo首次展示了Lenovo AI知識助手。這是一個數碼人類助手可和與會者實時對話,顯著改變他們的活動體驗和參與方式。該解決方案由Lenovo代理式AI平台驅動,使不同組織可快速定制Lenovo AI庫的使用範例,並在數星期內部署全新的AI代理及助手。這項示範運用數碼人類NVIDIA AI藍圖和NVIDIA NIM™微服務定制,運行於Lenovo PX ThinkStation上。 與會者使用自然語音和語言與AI助手互動,查詢相關的活動細節、地圖、日程時間表及會議地點,使他們能更有效運用他們的時間並優化活動參與體驗。這次示範亦生動展示了Lenovo經測試及驗證的解決方案如何協助企業更快啟動可度身訂造的代理式AI,並與客戶和員工在全新層次上連接和協作,以改善業務成果和客戶體驗。 Lenovo代理式AI平台是業界最完整的本地代理式AI解決方案,簡化了部署流程,使客戶能夠在個人、企業及公共環境中延展代理式AI,以把工作流程自動化、提升生產力並加速決策。該平台與NVIDIA AI企業軟件平台完全整合,包含必要的軟件套裝、先進數據工具、已預先訓練的模型及自動化部署功能。 Lenovo AI服務及專家提供指導,可簡化應用步驟,同時確保AI能創造實際價值。該平台還以負責任的AI框架和GenAIOps儀表板優先考慮安全和信任,實現集中AI管理、性能監控及偏差檢測。 已為企業應用作好準備的混合AI工廠以推動可延展增長 隨著世界轉向加速運算以應對AI工作量,Lenovo正協助企業快速建構、延展和營運自己的AI工廠—以提供高性能、可延展和受保護的環境,以提供可靠的AI解決方案。這些新平台可協助組織提升建構、延展及整合代理式AI的效率,使用經驗證的設計以實現多種工作量,並提供標準化、模組化、混合部署選項。這些工廠簡化了無論在本地、雲端還是邊緣的AI訓練、推理和部署。 基於NVIDIA企業參考架構和NVIDIA認證的Lenovo ThinkSystem伺服器而建造,這些混合AI工廠平台可提供包含工作站、伺服器、網絡、儲存、合作夥伴解決方案及服務的全堆棧數據中心基建。工廠選項包括Lenovo ThinkSystem SR675、680、685伺服器及使用NVIDIA Hopper GPU、NVIDIA Blackwell GPU、NVIDIA Grace™ 處理器、NVIDIA Spectrum-X網絡及NVIDIA BlueField DPU的儲存解決方案。 對於數據中心,Lenovo ThinkSystem SR675 V3伺服器配備NVIDIA H200 NVL、NVIDIA網絡及NVIDIA AI企業軟件平台,為AI和高性能運算工作量提供卓越表現。該平台從一台配備4個GPU的單一伺服器初始環境,到機架式可延展單元(SU),提供即插即用的基建解決方案,使各類型企業能夠快速部署混合AI工廠或延展現有的資訊科技基建。 Lenovo AI工廠生態系統還包括: 已為AI作好準備的Lenovo ThinkStation PX工作站,配備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工作站版本及NVIDIA AI工作台供開發者使用。 Lenovo Neptune液冷AI基建可提升大規模推動AI的效率,並建基於新一代NVIDIA加速運算針對雲服務供應商處理大型語言模型(LLM)工作量。 Lenovo AI快速啟動服務協助企業在90天內快速部署、整合及延展應用範例並證明商業價值。 推動下一波AI突破 在各行各業,Lenovo混合式AI解決方案已經改變了醫療、金融、製造和零售等領域—從撰寫醫學研究總結和自動化合規報告,到透過智能推薦增強客戶體驗。Lenovo與NVIDIA正與領先機構和企業合作,釋放AI的潛力。在德國,Lenovo與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成功獲得首個NVIDIA GB200項目,以推進科學研究。該項目將採用全新高能源效益的Lenovo ThinkSystem SC777 V4 Neptune系統,建基於Lenovo第六代Neptune直接水冷平台和服務的高性能伺服器。這合作進一步鞏固了Lenovo與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之間的強大夥伴關係,藉著引入了領先的新一代Grace-Blackwell分區,增強了「Lichtenberg NHR-Stage 1」超級電腦的可持續發展及高性能。 為了優化病人體驗和預防性健康檢查中的醫療評估,醫療軟件開發公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for Human Analysis(AISHA)使用了Lenovo和NVIDIA的混合式AI解決方案訓練了一個AI模型,以分析磁力共振掃描(MRI)。該AI模型能在短短30分鐘內分析全身掃描,比人手分析快超過99%,讓醫生能提快速了解病人情況,並提升病人檢查體驗。 AISHA負責人Dr. Juan Pablo Reyes Gonzalez表示:「如果沒有Lenovo和NVIDIA解決方案的支援,這個模型根本無法存在。Lenovo和NVIDIA在AI領域無人可匹敵。」 混合式AI正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透過簡化AI應用及可延展能力,「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正在協助各行各業的組織釋放數據,並以AI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如欲了解更多資訊,可瀏覽:https://www.lenovo.com/us/en/servers-storage/solutions/ai/。 1 基於Lenovo方案及服務集團市務部的內部數據 2 基於Lenovo服務交付團隊的內部數據 3 基於Lenovo法律部門的內部數據 Hashtag: #Lenovo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 Lenovo聯想是一家年度營業額達 570 億美元的全球化科技公司,位列《財富》世界 500 強第 248 名,服務遍佈全球 180 個市場數以百萬計的客戶。為實現「智慧,為每一個可能」 的公司願景,Lenovo 在不斷鞏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冠軍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全端式的運算能力,現已擁有包括人工智慧賦能、人工智慧導向和人工智慧優化的終端、基礎設施、軟體、解決方案和服務在內的完整產品路線圖,包括個人電腦、工作站、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伺服器、儲存、邊緣運算、高效能運算以及軟體定義等基礎設施產品。這項變革與聯想改變世界的創新一起,共同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成就一個更包容、值得信賴的智慧未來。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港交所:992)(美國預託證券代號:LNVGY)。歡迎瀏覽Lenovo官方網站https://www.lenovo.com,並透過我們的StoryHub閱覽Lenovo的最新消息。 LENOVO、THINKSYSTEM、THINKSTATION及NEPTUNE是聯想的商標。NVIDIA及RTX是NVIDIA Corporation, Inc.的商標。所有其他商標均為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2025,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61 加入收藏 :
影/亞洲大學國考通過率高、AI國際證照,高薪就業保證

是新聞網  記者/楊雅文 亞大校長蔡進發(左),赴美頒發亞大名譽博士給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姿丰博士(右)。AMD也在亞大成立「AMD邏輯及運算實驗室」和提供資源,啟動「七大創新計畫」。(圖/亞洲大學提供) 提升AI雲端競爭力,成為AI時代不可取代的人才 為AI時代就業做好準備!亞洲大學國考通過率高,且已有上百位同學考取亞馬遜AWS、輝達NVIDIA的AI國際證照,讓同學未來職場競爭力強,還能高薪就業。亞大與超微半導體AMD公司合作,將啟動AI人工智慧、生醫計算領域的「七大創新計畫」,培育更多台灣AI科技、生醫領域人才,為同學的AI能力「鍍金」,成為AI不可取代的人才。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今年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的平均月薪33.7k起跳,畢業的科系、是否具備證照是首份工作起薪的關鍵。亞大國考率高,證照就是就業的保證,亞大開設免費國考證照班,讓同學順利考取國考證照,平均月薪50K起跳,高於新鮮人平均起薪,聽語系、護理系畢業生還能年薪破百萬。 亞大與AWS合辦「雲端培訓日」,有很多申請入學選擇亞大的考生和一般高中生參與,提早規劃入門AI領域,希望能盡快考取AWS證照。(圖/亞洲大學提供) 蔡校長指出,亞大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培育AI職場人才,與亞馬遜AWS設立「雲創學院」,現已有上百位同學考取亞馬遜AWS、輝達NVIDIA的AI國際證照,且贏得80多個國內外AI競爭獎項,一畢業就是企業爭搶的人才,在國外能拿到年薪7、8萬美金的職位。 亞大生醫系同學,獲「人工智慧與雲端證照挑戰賽」,與亞大產學長王昭能(右)合影。(圖/亞洲大學提供) 亞大產學營運長兼雲創學院長王昭能說,目前亞大已有上百位同學考取「AWS Certified Cloud Practitioner」、「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AWS Certified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等多張AWS雲端證照。亞大並與AWS合辦「雲端培訓日」,聚焦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應用,還有很多申請入學選擇亞大的考生和一般高中生參與,提早規劃入門AI領域,就是希望能盡快考取AWS證照。 此外,亞大成立中部「AI半導體基地」,「半導體產研專班」已培育上百位高階工程師,畢業後到德國蘋果、美國高通、美國新思、英國半導體、台積電等世界知名大廠擔任工程師,成就不亞於國內頂大畢業生。 《黃仁勳傳》作者史蒂芬‧維特(左)來亞大演講,與亞大校長蔡進發(右)合影。(圖/亞洲大學提供) 蔡校長提到,亞大深化人工智慧技術教育,聚焦AI在醫療健康領域應用,他赴美會見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邀請《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來亞大演講;超微半導體AMD公司在亞大成立「AMD邏輯及運算實驗室」和提供資源;並陸續與捷創科技、崇越集團、龍翩真空科技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期望輸送高端專業人才給產業,成為AI智慧醫療、大健康產業的樞紐。     蔡校長說,亞大第2家附屬醫院、長照、生技、公托園區即將在明年11月啟用,將創造2000個工作機會,學生在校期間培養跨域專業能力,學用合一,畢業就能銜接職場,高薪就業。

文章來源 : 是新聞網yesmedia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79 加入收藏 :
迎戰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 勞動部高分署技能小將全力出擊

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賽即將在3月24日至29日於台南登場,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共培訓96位選手參加16項職類競賽,這些選手小將們於賽前時刻拼命練習,摩拳擦掌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高分署日前舉辦技能競賽選手誓師大會,由副分署長柯秀燕授旗給代表機電整合職類出賽的陳奕婧選手,台下各職類選手齊聚一堂為彼此互相鼓勵,展現出高昂士氣。副分署長柯秀燕勉勵選手,練習的過程中一定充滿著汗水,競賽中也會遇到各界的技能好手,但只要保持熱情,以平常心面對挑戰,一定能在比賽中發揮自己的努力成果,一舉拿下好成績,進軍7月份的全國技能競賽。當天也有多位學校師長及家長蒞臨現場一同與選手小將們共襄盛舉,並感謝高分署對選手們的精實培訓及強力支持。 代表接受授旗的陳奕婧選手是高分署機電整合職類唯一的女性選手,他與傅彥凱選手組成的雙人組合,曾在去年分區賽獲得第一名成績,但在第54屆全國賽時卻因失誤而鎩羽而歸,今年他們決定捲土重來。奕婧從小就喜歡拼裝組合,並在國三時主動參加了技藝班學習機電課程,這也啟發了她參加機電競賽的想法,在眾多男性選手的培訓競爭下,她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另一位選手傅彥凱則表示,家人曾希望他回家協助經營事業,但他想為自己的年輕歲月留下美好的回憶,為自己選手的夢想再奮鬥一回。他們在高分署高健倡和王泰凱訓練師的堅實培訓下,針對過往不足的部分加以改進,期望今年能成為彼此的神隊友,在這場競賽中攜手迎向勝利的喜悅。 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青少年組將於3月26日公告英雄榜、青年組3月29日公告英雄榜,獲勝選手將可進軍7月16日到20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對於競賽結果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上技能檢定中心(www.wdasec.gov.tw)網站查詢,也讓我們一起為小選手們加油。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43 加入收藏 :
長安汽車以「北斗天樞2.0」計畫及智能駕駛技術引領歐洲智能綠色出行新未來

慕尼黑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作為一家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長安汽車(「長安」或「公司」)於3月21日在德國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推出其新能源與智能技術的最新成果。作為「北斗天樞2.0」計畫的一部分,長安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和智能交互三大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加速了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的發展。旨在滿足歐洲市場對綠色出行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未來可持續出行提供高效、低碳、智能的解決方案。 自2018年「北斗天樞1.0」計畫啟動以來,長安汽車始終以「引領智駕新紀元」為願景,在智能汽車領域持續創新,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例如自2020年起所有新車型實現100%聯網、在所有新產品中集成駕駛輔助系統,並成為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行業先鋒,且已在中國獲得了相關認證。此外,長安還推出了語音智能控制功能,小安智能語音助手服務使用者達468萬。 如今,在北斗天樞計畫2.0的引領下,長安汽車正推動智能駕駛、智能網聯和智能交互領域的突破,塑造未來智能出行的新格局。公司致力於打造「貼心、懂你的AI 數智新汽車」——這不僅是一個願景,更是未來的行動藍圖。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自主創新與協同發展的雙輪驅動戰略,推動新時代智能汽車的普及與大眾化。為實現這一目標,長安汽車正在實施四大智能化升級,提供高效、低碳、智能的出行解決方案,以滿足歐洲市場日益增長的綠色出行需求。 自2025年起,長安汽車將停止開發非智能新產品,進一步堅定公司智能化轉型的決心。同時,公司正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以推動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進步。長安汽車最新研發的全固態電池已在中國完成開發與測試,其能量密度高達400 Wh/kg,滿電續航里程超過1500公里。基於中國測試資料,通過AI驅動的遠端診斷技術,安全性提升了70%,這些努力都是為了消除液態電池的相關風險。全固態電池的原型樣件將於今年年底亮相,計畫於2026年完成裝車驗證,並於2027年實現量產。此外,長安還開發了領先的中央環網架構——SDA,該技術已實現量產並應用于長安E07車型。 長安汽車擁有一支由來自30多個國家的13,000名專家組成的全球研發團隊,致力於將尖端技術融入其車型中,為全球市場提供智能且可持續的出行解決方案。在本次活動中,長安深藍S07首次在歐洲亮相,展示了旨在提升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先進功能。該車型配備15.6英寸可調節觸控式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並搭載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AR-HUD)。安全性方面,360度全景攝像頭、行車記錄儀和透明底盤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駕駛體驗,而智能手勢識別和可定制的場景模式則提供了自然流暢的交互體驗。 隨著長安汽車以智能技術全面進入歐洲市場,公司將繼續推動低碳可持續出行,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出行方式,並為歐洲使用者提供高效、智能的綠色出行解決方案。 關於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是一家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擁有一支由來自31個國家的915名專家組成的國際化設計團隊。旗下品牌包括 長安、深藍、阿維塔,以及合資品牌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JMC。公司產品矩陣涵蓋乘用車、皮卡及輕型商用車,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持續推動可持續出行的發展,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品牌。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8 加入收藏 :
「Live Local+ @CCF 2025:正向教育研討會」 於數碼港圓滿舉行

數碼港、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攜手推動正向教育與可持續發展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數碼港、Negawatt Utility Limited(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欣然宣布,「Live Local+ @CCF 2025:正向教育研討會」已於 2025 年 3 月 22 日在數碼港商場全天候廣場成功舉行。此活動為「Live Local+ 」計劃的啟動儀式,獲得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香港校董學會、聯合國全球領導力與 ESG 發展中心及18 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出席支持,旨在通過正向教育及可持續發展,促進香港學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與實踐綠色生活。 家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先生、數碼港智慧生活組總監蔡偉傑先生、團結香港基金副研 究總監郭凱傑先生、庫瓦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忠澤先生及一眾嘉賓及十八區家校委員 會代表同為「Live Local+ 」主持啟動禮。 「Live Local+ 」計劃配合教育局「4Rs 精神健康約章」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準則,運用尖端數碼科技與數據推動幸福學理念(Eudaim onic Happ iness),促進正向家庭關係以支持學業發展,並在校外環境培育日常可持續行為。該計劃首年目標為免費支援 50 間學校轉型,並計劃於三年內擴展至 300 間學校。本次研討會吸引了超過 80 位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業界領袖及社區持份者參與,共同探討正向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 數碼港智慧生活組總監蔡偉傑先生(左一) 、庫瓦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忠澤先生(右一)與 4 一眾星級講者合照,包括: 五屆奧運香港游泳運動員代表歐鎧淳小姐(右二)、香港女子游泳運動 員代表鄭莉梅小姐(左二)、莫沛嘉小姐(右三) 、陳芷菁小姐(左三) 。 活動亮點 活動於上午 11:00 至下午 2:00 舉行,呈獻多個精彩環節: 開幕致辭: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方奕展先生 致開幕辭,聯同數碼港智能生活總監 蔡立基先生、團結香港基金副研究總監 郭偉强先生、聯合國全球領導力與 ESG發展中心香港董事莊寧先生,以及庫瓦及 ZERO2 行政總裁兼創始人 林忠澤先生 分享對正向教育及 ESG 的見解,強調其對香港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的正面影響。 啟動儀式:活動舉行了隆重的啟動儀式,由主持人帶領倒數,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香港校董學會、聯合國全球領導力與 ESG 發展中心、18 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以及一眾星級講者共同登台,正式啟動「Live Local+ 」計劃,象徵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星級講者分享:多位星級講者為與會者帶來啟發: 歐鎧淳小姐 - 五屆香港奧運游泳運動員,分享其抗逆力及成長經歷。 鄭莉梅小姐 - 三屆香港奧運游泳運動員,探討放鬆對身心平衡的重要性。 莫沛嘉小姐 - 藝術與禮儀專家,講解關係在正向教育中的角色。 陳芷菁小姐 - 成人與兒童綜合睡眠治療師,強調休息對心理健康的重要價值。 社會企業及香港品牌分享:來自香港社會企業及香港品牌的代表,包括 Hello Cocoa、Broken Fingers、滿櫃膳糧、Re Pillow Co. 、細味公平及 Superwrap,分享其在可持續發展及社區賦能方面的貢獻,展示 ESG 倡議的實際影響。 數碼港、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的協同效應 是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數碼港、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三方在各自專業領域發揮的協同效應:數碼港作為香港數碼科技旗艦及創業培育基地,匯聚超過 2,000 間社群企業,通過支持智慧生活及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科技方案,推動綠色經濟及智慧城市發展;庫瓦通過其 ZERO2 應用程式,協助學校及參與者記錄及量化 ESG 行為,特別針對學校持份者(包括學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在正向教育方面的參與度進行數據化評估,促進綠色生活及正向教肓的發展,助學生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團結香港基金則通過政策研究及文化推廣,為香港教育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視野。三方攜手合作,共同為香港打造一個更具正向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家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先生表示:「家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一直致力於推動家校攜手合作,促進正向教育與學生品德培育。『Live Local+ 』計劃通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為家長、學校及學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早前的疫情改變了家庭與學校的溝通模式,突顯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同時,現今學生多通過手機及社交平台與外界聯繫,家長未必能完全了解孩子的需要,因此正向教育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顯得尤為重要,為孩子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引導。『Live Local+ 』實現了跨界協作,為香港教育生態系統注入新動力。」 數碼港智慧生活組總監蔡偉傑先生表示:「數碼港很高興在『Live Local+ @CCF 2025:正向教育研討會』同日舉辦招聘博覽會,兩者均與正向教育及人才培育息息相關。數碼港作為香港創科人才的搖籃,深知人才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與條件。『Live Local+ 』不僅為教育下一代提供了平台,更創造了家校各界協同合作的機會,通過互相幫助,為香港的人才寶庫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石。」 團結香港基金副研究總監郭凱傑先生表示:「教育、科技與人才三者密不可分,甚至是一體化的。『Live Local+ 』是一個難得的計劃,以數據驅動的教育平台實現雙向互動,讓各方共同推動正向教育。團結香港基金除了專注政策研究外,『Live Local+ 』更是一個實踐的機會,提供了極高的參考價值,展示如何身體力行地推動中國文化與正向教育的融合。我們期待未來繼續與合作夥伴攜手,為香港教育及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庫瓦及 ZERO2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忠澤先生表示:「目前,正向教育及其影響一般較難有效量化和記錄。『Live Local+ 』計劃通過 ZERO2 應用程式,作為一個科技平台,協助學生、教師及家長將正向教育及 ESG 行為數字化,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與任務,讓他們輕鬆記錄並量化其在校內外的正向價值及 ESG 的實際正面影響,幫助學生及家長實踐他們的學習成果,同時亦幫助學校建立並數字化其 ESG 及正向教育覆歷。『Live Local+ 』的核心理念在於創造幸福感、社會價值及身心健康,通過系統性、包容性和參與性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及推動正向教育。」 展望未來 數碼港、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將繼續緊密合作,通過「Live Local+ 」計劃提升社會對正向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推進香港正向教育與科技融合,協助香港教育界及青少年為香港創建更美好的未來。 Hashtag: #CCF2025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Negawatt Utility Limited , ZERO2 庫瓦有限公司 庫瓦是一家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科技公司,專門從事ESG 與智慧生活·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運用房地產科技推動業主和建築使用者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可量化的 ESG 影響。為了擴大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影響力,我們在 2023 年推出了 B2B2C ESG 遊戲化應用程式 ZERO2 零活易,協助學校及企業數字化記錄與量化 ESG 行為,提升持份者參與度。ZERO2 已成功為 香港房屋協會、蘇黎世保險東亞銀行、星展銀行等機構提供 ESG 數字化及員工參與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ZERO2 支援學校與企業設計 客製化 ESG 任務,量化減碳行為並定期生成 ESG 數據報告,助力企業追蹤並展示其影響力。此外,ZERO2 亦透過 商戶折扣與獎賞機制,鼓勵個人用戶參與綠色消費與低碳行動,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我們的努力獲得多方肯定,近期榮獲 2025 WISDP 世界可持續發展規劃者協會「優質教育創新與科技 - 傑出獎」,彰顯我們在ESG 教育與科技應用上的創新貢獻。 Cyberport 數碼港 數碼港為香港數碼科技旗艦及創業培育基地,匯聚超過 2,000 間社群企業,包括超過 900 間駐園區及接近 1,100 間非駐園區的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數碼港的願景是成為數碼科技樞紐,為香港締造嶄新經濟動力。數碼港透過培育科技人才、鼓勵年輕人創業、扶植初創企業,致力創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藉著與本地及國際策略夥伴合作,促進科技產業發展;同時加快公私營機構採用數碼科技,推動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 Our Hong Kong Foundation 團結香港基金團結香港基金是由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兼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於 2014 年 11 月創立,並擔任榮譽主席的非政府、非牟利機構。基金會矢志匯聚新思維和新視野,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為香港的繁榮安定與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基金會轄下有三個營運組織:公共政策研究院,進行政策研究和倡議,發揮智庫功能;中國文化研究院,弘揚中國文化,並細說當代中國發展;以及香港地方志中心,記錄社會變遷,梳理歷史脈絡,存史育人。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41 加入收藏 :
雲頂新耀宣布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美國FDA批准

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成功獲得美國FDA IND批准,成為雲頂新耀首款自研進入全球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 EVM14在臨床前試驗表明: -  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  能夠誘導免疫記憶,展現出有效降低腫瘤復發及轉移的能力。-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如PD-1或PD-L1抑制劑)的聯用可以顯著增強抗腫瘤活性,支持在臨床上對聯合用藥的探索。 雲頂新耀基於自研mRNA技術平台開發的三款核心管線產品,即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 EVM14、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以及自體生成CAR-T產品,已成為公司在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戰略的三大核心支點,共同實現公司自研AI+mRNA技術平台的巨大價值。 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今日宣布其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EVM14注射液(下稱為「EVM14」)是基於雲頂新耀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作為公司首個獲得FDA IND批准的自主研發新藥,EVM14標志著公司在mRNA腫瘤領域的創新實力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是公司自主研發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EVM14是一款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擬用於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等多種癌症的治療, 通過將編碼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質系統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後,EVM14可被抗原呈遞細胞(APC)攝取並翻譯成靶抗原,經加工後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分子呈遞給T細胞並激活抗原特異性T細胞。這些活化的T細胞可遷移至腫瘤組織,識別並殺死表達靶抗原的腫瘤細胞,同時誘導免疫記憶。 在臨床前試驗中,EVM14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EVM14顯著地激活了T細胞,促進T細胞對腫瘤組織的浸潤,增強了T細胞的殺傷功能,降低了調節性T細胞(Treg)的浸潤以及細胞毒性T細胞(CTL)的耗竭,與其抗腫瘤活性高度相關。 作為一款治療型疫苗,臨床前研究表明,EVM14能夠誘導免疫記憶,展現出有效降低腫瘤復發的能力,有望讓患者實現「長期無癌生存」的獲益,在腫瘤治療領域極具開拓性意義與潛在價值。此外,臨床前研究還證明了EVM14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如PD-1或PD-L1抑制劑)的聯用可以顯著增強抗腫瘤活性,支持在臨床上對聯合用藥的探索。 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能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產能,降低生產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成功獲得美國FDA IND批准,成為公司首款自研進入國際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標志著雲頂新耀在mRNA技術領域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全球化臨床轉化的關鍵突破,驗證了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mRNA平台的創新優勢以及其全球價值。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雲頂新耀授權引進+自主研發的'雙輪驅動'戰略進入全新階段,實現了自主研發體系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當前,雲頂新耀基於自研mRNA技術平台開發的三款核心管線產品——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 EVM14、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自體生成CAR-T產品——已成為公司在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戰略的三大核心支點, 共同實現公司自研AI+mRNA技術平台的巨大價值。 EVM14 獲得FDA IND批准是AI技術賦能研發的新成果,公司依托經過臨床驗證且實現本地化的mRNA平台,實現了'AI技術賦能研發'的協同效應。作為國內率先將AI驅動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推進至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雲頂新耀過去四年來通過端到端的mRNA研發體系,已實現了從靶點篩選、序列設計到遞送優化的效率躍升,專有的'妙算'mRNA序列算法系統(EVER-NEO-1)已迭代至第三代,並通過大數據模型持續演化中。基於數據+AI驅動的研發策略顯著縮短了從研發到臨床試驗的時間周期,不僅提升了效率,更大幅提升了研發成功率,推動mRNA藥物研發從'經驗驅動'向'數據+AI驅動'轉型。 在探索並拓展mRNA腫瘤疫苗治療新途徑的過程中,雲頂新耀以全球價值為導向,將釋放全球合作潛力。該進展不僅加速創新價值的全球化兌現,更將強化了雲頂新耀在全球醫藥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期待EVM14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展現積極的治療潛力,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可及的癌症治療方案。公司將於近期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遞交EVM14的臨床試驗申請。」 Globocan 202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發腫瘤人數2000萬人,因腫瘤死亡的人數為970萬人1。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類型,約占250萬新發病例。肺癌同時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每年導致約180萬例死亡。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總數的85%~90%2,其中鱗狀NSCLC(sq-NSCLC)占25%~30%3。然而EGFR 突變、ALK 和 ROS1 重排等常見的靶向基因改變僅在不到 10% 的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出現4,因此,大多數局部晚期或轉移sq-NSCLC患者不適合接受靶向治療。此外,據2022年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是第七大常見癌症,估計每年有89萬新病例和45萬死亡病例5。超過50%完成根治性治療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最終出現復發或轉移6,並導致預後不良、高水平死亡率和生活質量惡化。 當前,無論是免疫療法還是靶向療法,均難以使免疫系統形成「記憶」。靶向腫瘤相關抗原的腫瘤疫苗有望成為現有療法的強力補充,不僅起到聯合增效的功能,而且有望減少患者復發及轉移,契合當前腫瘤藥物研發的趨勢。 雲頂新耀正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多路徑開發腫瘤及其他治療性的mRNA藥物,且擁有這些產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及全部全球權益。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多個腫瘤及自免相關的mRNA治療藥物,包括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PCV)、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免疫調節腫瘤治療性疫苗、自體生成CAR-T產品等 ,並開發新一代LNP遞送系統以增強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其中,雲頂新耀首個自主研發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已於2025年3月在臨床試驗中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雲頂新耀擁有位於浙江嘉善的自有商業化規模生產基地,該基地符合全球良好生產規范(GMP)標准,於2022年12月正式投入運行並完成了臨床批次的生產,為實現mRNA技術平台的本土化研發、生產以及商業化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於EVM14 EVM14注射液(也稱為EVM14)是一種不含防腐劑的無菌mRNA-脂質納米顆粒(mRNA-LNP)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由編碼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質系統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後,EVM14可被抗原呈遞細胞(APC)攝取並翻譯成靶抗原,經加工後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分子呈遞給T細胞並激活抗原特異性T細胞。這些活化的T細胞可遷移至腫瘤組織,識別並殺死表達靶抗原的腫瘤細胞。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制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制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商業化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參考文獻 1.Globocan統計數據: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900-world-fact-sheet.pdf. 2. Duma, N., R. Santana-Davila, and J.R. Molin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9. 94(8): p. 1623-1640 3. Socinski, M.A., et al., Current and Emergent Therapy Options for Advanced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8. 13(2): p. 165-183 4. Zhou, C., et al., A global phase 3 study of serplulimab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TRUM-004). Cancer Cell, 2024. 42(2): p. 198-208.e3 5.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2024).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1-35. 6. Haddad, R.I.,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EXTREME Regime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The Final Results of CheckMate 651. J Clin Oncol, 2023. 41(12): p. 2166-2180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9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