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設計概念 清冷的灰調與金屬元素,搭建起一座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柔和木質鋪展其中,注入「家」的情感溫度,加上精心選配的造型家飾與色彩鮮豔的軟裝,將日式的質樸、侘寂美學融合輕工業風,同時又不失童趣。在洋溢著陽光和綠意的環境中,尋回生活的寧靜及樂趣。 Pa Sen To八仙果%設計 藉由規劃通透的樓梯間,以及改善建築的結構格局,這棟三層樓的透天老宅既擁有順暢動線,也為夫妻二人保留個人空間,搭配彈性使用的區域與可移動式家具,讓簡約裝修的家宅擁有充裕的機動性,在未來長久作為居者的身心歸屬。 設計手法 日式侘寂 混搭工業童趣 業主相當喜愛建築因獨棟與內院所具備的寂靜感,此案便將其延伸為核心理念,施作純粹的灰調包覆天壁,讓無天花板設計和軌道燈、金屬梯等物件,配上木格柵與榻榻米臥榻,並以特殊造型或色彩鮮明的軟裝取代固定裝潢,創造出混搭日式、侘寂之美與輕工業風的特殊風景,且帶有活潑童趣,同時回應品牌堅持的環保目標,除了必要裝修之外,皆以家具、飾品表現居者的個性與品味,具備變動彈性,也有效降低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 陽光綠意 建材厚實復古 善用老屋本身錯落有致的二十個窗景,在室內與窗戶通往的多個陽台點綴業主鍾愛的綠植,並選用兼顧隱私與調光彈性的百葉簾,讓日照光影與綠意為空間帶來生命力。建材選擇方面,全屋採用可觸摸且抗污的立體灰泥塗料,搭配水泥感寫真板、厚實的實木階梯與粗獷的木地板,統一觸感與視覺,表現時光留下的雋永痕跡。 通透明亮 滿足私人空間 為了使三層樓均保持通透明亮,因此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將收納機能隱藏入建築本體,而契合工業風的無天花板設計與二、三樓間輕巧的金屬梯,也為此地保留了最舒適的高度與場域完整度。此外,考量業主低調、喜歡安靜的性格,便善用樓層分隔讓夫妻各自保有私人生活,共用的客廳、餐廚區與三樓主臥皆由樓梯動線串連,一樓則增設以男主人為主的多功能室,並鋪設的榻榻米區,使兩人年老後不便上下樓梯時也能在此就寢。 玄關 進入玄關,自混泥土水泥地的日式「土間」,步至架高的木地板拖鞋區,轉換回到家中的舒緩心情,一旁的隱藏式鞋櫃、穿鞋椅,以及壁面上的琴鍵造型衣架,則讓出入家門更為順暢便利。準備走上二樓,溫潤的暖色系木質梯間,巧妙平衡周圍灰牆的冷調,讓人懷抱溫暖的心情,進入與家人共處的主要空間。 多功能室、庭院 多功能室的軟裝選配精緻而復古,並帶有特殊配色與輕工業風,契合業主身為懷舊動畫師的品味;入口右側則特別架高一處舖設榻榻米,搭配高度合宜的天花板設計,為兼具小憩、儲物與客房功能臥榻區,打造出將生活框景的視覺效果。落地窗外的庭院,以大型植栽為前景,樓梯繞道為背景,加上百葉窗引入的自然天光,由內而外疊加景緻,呈現簡雅而帶有層次感的寂靜畫面。 餐廳 二、三樓的懸空金屬梯,為餐廳注入光影流動感與視覺穿透性,而此處作為全屋的中心區,其選材混搭了木皮、純銅、混泥土和鐵件,並搭配水波紋大理石餐桌與皮革餐椅,匯聚屋中所有的建材元素於此,相互融合、碰撞。一旁通往客廳的階梯,善用了建物原有高低差結構,設計兼具扶手功能的書櫃,上方為多肉植物花台,將綠意引作家宅的核心,表現屋主對植栽的熱愛,以及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理念。 客廳 與餐廳的水波紋大理石餐桌遙相呼應,客廳選用帶有水墨感的掛畫與圓地毯,配上一座色彩活潑亮眼的藍綠色弧形沙發,讓家人共處時更具凝聚感;對面的電視牆突破制式的方形樣式,以鐵件懸吊圓形量體,猶如復古鐘擺的造型,在方正空間中是獨一無二的視覺焦點,且帶有家庭圓滿的象徵意義。 主臥 回應輕裝修的理念,主臥於睡眠區前裝設一座活動式格柵,能依需求改變間距,滿足隱私性與穿透感,並調節冷氣風量;床鋪旁的兩座造型立燈,可在夜晚時單獨開啟,自轉角暈染光線至整間臥室,相當溫暖浪漫。 項目資訊 案名:靜謐光墅項目類型:舊屋翻新項目地址:台灣高雄設計團隊:Pa Sen To八仙果%設計項目坪數:57.7坪主要建材:全屋塗料、實木金屬梯、水泥感磁磚、超耐磨木地板、隔音門、木百葉、鐵件、風格家具與燈飾、藝術飾品、民族風織品、植栽天光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往昔實事求是的異業經歷,造就 崢嶸設計 廖崢、廖嶸 設計師 對案場結構的敏銳觀察和講究品質的慎密,偕同兩人獨樹一幟的美學素養,塑造崢嶸設計精鍊踏實且精緻優美的作品風貌;本次專題以現今舊屋件買氣興起的趨勢為核心,結合廣受各業界關注的AI議題,一舉探究團隊如何活用對工程、科技熟悉的優勢,拓展品牌於老屋翻新業務方面的優良名聲! (圖)崢嶸設計作品《山嵐晨光》,整體以案名「山嵐晨光」為主題,運用淺色大理石紋表現清晨薄霧的朦朧色彩,輔以間接照明象徵和煦晨曦,盡展高山中霧嵐瀰漫的自然美景。 細察市場變動 分析箇中緣由 「其實不難發現,近年台灣房地產有幾項特點,導致中古屋物件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廖崢、廖嶸總監單刀直入,依循平日對業界市場的縝密觀察,娓娓細說自身見解:「首先,台灣的土地資源本就稀缺,建築及裝修的相關法規又相當嚴謹,使得新建案的行情逐年攀升。」全新的物件固然具有吸引人之處,然而對於現今較多的獨居、少人數家庭組成,某些具備周邊生活機能、且價格親民的中古屋更容易受到青睞。 「購買中古屋的人遞增,老屋翻新的案例自然就變多了。」兩位總監接著提到,相較新成屋,中古屋無可避免地會有屋況老舊、結構補強、水電配置調整的問題,且受到今年(西元2024年)0403地震的影響,以居家安全為導向的翻修委託也增加許多,「再加上政府持續推動的都市更新計畫、維護或購屋屋主們對家的個性化需求,皆是促進全面或局部翻修的推手;至於如何迅速因應時代所需,提升並完善居住品質,便成為我們室內裝修公司的課題。」 (圖)崢嶸設計作品《La Galerie NO.24》,公領域以極簡淨白作為襯底,綴搭塗抹紅、藍等鮮明色彩的藝術畫作,展現繽紛靈動的居家氛圍;私領域則轉為穩重的石紋及灰韻,予以使用者寧謐酣眠場域。 整合工程設計 完善翻新需求 前述提及的中古屋購買風氣、老屋翻新的盛行,同樣影響到兩人經營的崢嶸設計,總監們表示,近期團隊承接的中古屋翻修比例日益趨增,而當中大多數的客群如同兩位所分析,多以膝下無子的雙薪家庭──頂客族為主。「這類業主通常很有想法,偏好風格強烈和高功能性的生活環境,因此我們在設計時,除了注重異材質的搭配,還會為其規劃多種機能空間,烘托對方品味同時滿足家居需求。」 富有絕佳美感的兄弟二人,不僅以細膩多元的精美設計擄獲一眾屋主目光,面對老屋特有的各類結構問題,處理起來也絲毫不馬虎。其中,崢嶸設計尤其重視屋況評估的地基、梁柱與承重牆體穩定測試,往往會主動替客戶介紹經驗豐富的專業工程團隊,便於設計師們依據檢測結果制定相對應的補強方案,「此外,工程期間我們也有專門的監工小組,可即時回報、應變施工現場的臨時狀況,確保施作品質及房屋的安全耐久性。」 經過多年歷練,廖崢、廖嶸總監早已整理出自己一套老屋翻新的重點和程序,以近期完工的家宅作品《La Galerie NO.24》為例,由於中古屋翻修充滿無法預期的事件,接手此案後他們即為每個設計階段備妥考量成本、時間與美觀的多種備案,「加上定期且周詳的會議,讓屋主掌握各區理念、翻新進度,如碰上突發狀況,也能根據自身所需挑選最合適的方案。」藉由此般嚴實的安排,團隊完美實現了業主的夢想屋邸,更增強客戶對品牌的信任感。 (圖)崢嶸設計作品《沉萃衍敘》,屋中採用觸感細膩的手刮木地板、肌理精緻的石紋、木質,令居者視、觸感官得以沉浸於質樸沉穩的基調中,進而感受人與家宅間的互動及溫度。 迎納嶄新潮流 一改老屋面貌 活用往昔經驗之餘,廖崢、廖嶸總監不忘引入現今備受全球矚目的AI科技,於提案時創建3D模型與模擬場景,更可因應屋主的想法隨時生成全新圖面、展示不同設計效果,方便對方揀選中意方案,提升翻新過程的流暢度。 兩人隨後舉例,過去崢嶸曾承接一棟透天宅翻新案,屋況評估時發現有瓦斯管線破裂、內部空間配置不佳等問題,甚至有寵物宅、啟用封閉電梯井、改格局等需求,涉及多類工種和機能整合的專業技術, 對團隊是一項艱鉅的挑戰,「我們便分成室設和工程兩組同時進行,其中設計組就是應用 AI 智能提高出圖效率,利於設計師跟施工團隊、業主們協調,最終才得以如期竣工。」 (圖)崢嶸設計作品《木白賦格》,設計師考量家中飼有三隻貓咪,選用超耐磨地坪及防貓抓片簾,加強空間耐久性,並於客餐廳過道處打造木質的貓咪空中步道,創造輕盈自然的溫馨景緻。 導入智能科技 邁向美好未來 AI智能的變遷日新月異,相關議題的討論聲量也居高不下;憑藉過往的科技業背景,廖崢、廖嶸總監早有預感此潮流的影響,提早將其引入品牌作為工作輔助,「無論是處理日常瑣碎、重複性高的作業,以及方才訪談中提到的快速生成圖像、提案模擬,都可說是AI應用的基本。」總監們侃談道:「AI的優勢在於迅速蒐羅、統整大量資料,人們可專注於吸收新資訊上,且它也能呈現不同材料、工藝技法的特性質感,令設計師們探索多樣風格、建材選搭的可能性,拓展自身視野。」 此外,為了充分發揮AI科技的價值,崢嶸公司設計自家的協作平台,讓旗下設計師可即時發布各自的AI知識、創意及概念,供他人參考、反饋,促進團隊相互學習交流、激盪創想的同時,也讓成員間的關係更加緊密,造就團結正向的良好工作環境。 兩位總監積極面對人工智慧的原因,不單是因為過往背景,對他們來說,AI是一種挑戰,更是設計領域、乃至各業界的一次革命,「這樣的革新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使我們能最大限度地將時間投入設計發想中。」他們表示,崢嶸一向強調著重創意的意象式設計、和傾聽客戶想望的人本服務,在AI技術的加持下,設計師可投入更多時間發掘靈感、與顧客互動,從而創造貼合屋主們理想的卓越作品。 「我們不僅接受科技,更積極擁抱它,因為它能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和效率!」崢嶸設計 廖崢、廖嶸 設計師 與時共進,靈活運用AI智能的各項優處,持續精進團隊美感、巧玩多元設計,回應多方業主寄予的厚望,賦予新舊屋宅細緻亮眼、安全雋永的生命,伴隨人們邁向未來的無數美滿生活。 崢嶸設計 公司簡介取「崢嶸」之名,藉山岳高聳巍然的形象,體現不凡氣勢與才能。崢嶸設計,對美感的表述滿懷熱情,以積累多年的專業底蘊,精準劃設商空比例,感性勾勒家宅意象,形塑斑斕光彩的空間樣貌,演繹觸動人心的夢想寓所。 設計理念在理想與現實的交會下,激盪出嶄新創作思維,鋪展鮮明色彩、符號,加以融會自然肌理,完美將藝術融入作品當中,我們透過哲學視角及細膩手法,悉心描繪珍貴的設計藍圖,挹注人文雅韻於場域之中,溫暖純粹的生活景象油然而生。 得獎紀錄2024 美國 TITAN Property Awards - Gold《山嵐晨光》2024 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 - Gold《木白賦格》- Silver《沉萃衍敘》2024 德國 iF設計大獎 - Winner《沉萃衍敘》2023 美國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 Honorable Mention《山嵐晨光》2023 英國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 Winner《沉萃衍敘》2023 中國 APDC亞太室內設計菁英邀請賽 - 辦公空間類 Winner《樸石蘊光》2023 法國 Novum Design Award - Golden《墨白‧縱橫》2023 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 - Silver《排雲之境》《樸石蘊光》2022 英國 LICC - Official Selection《墨白・縱橫》2022 韓國 Asia Design Prize - Finalist《排雲之境》2022 杜拜 國際專業室內設計大賽 - 銅獎《樸石蘊光》2022 美國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 Honorable Mention《排雲之境》2022 英國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 Winner《排雲之境》《墨白・縱橫》 更多崢嶸優秀作品請看官網: http://cj-housedesign.com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設計概念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擁有一處安放心神的靜雅寓所?和煦微光灑落在一室溫潤的木質調空間中,清爽簡約的悠閒情調油然而生。外界的喧囂都讓他止於家外,放下吧!在只屬於自己的空間中,沒有任何多餘的偽裝與擺設。放空享受生活充斥著恬靜,在繁華都市中沐浴日麗風和,養心養神,陪伴所愛之人年年歲月靜好。 基於品牌一貫的環保理念,屋媞設計 雷巧華 設計總監 以綠建材系統板取代傳統木工,搭佐形色各異的實木家具,形塑令人放鬆的自然氛圍,並且在建案工程初期即接手格局規劃,為業主夫妻量身打造寬敞空間,無論是視覺畫面或身心感受,均盡享清幽閒適。 設計手法 侘寂 簡約舒適 悠閒清雅 屋主夫妻平時忙於工廠經營,為了給予他們一座能安心放鬆的家宅,全屋以清新舒適的風格為基調,既契合兩人極簡的生活模式,亦以溫和的木質調搭配天然採光帶來療癒感,加上適度的留白手法,減少屋中的櫃體比例,將收納機能改為集中在入口處的儲物間,令整體氛圍更顯輕盈,搭配女主人親手製作的藝品,隨心情自由變換裝飾,使空間情調與居者個性更為契合。 情感 開闊空間 交流情感 由於業主相當重視公領域的舒適度,此案便善用客變服務,打造開放式廚房與多功能用途區,供女屋主從事其熱愛的裁縫與手工藝製作,其中僅以餐廚吧台作為半高隔間,讓夫妻兩人即便身處不同區域,也能交流互動無阻,且享有寬敞視野;足下的超耐磨地坪,除了以長條形狀進一步延伸空間感,其細膩的木質紋理也奠定一室溫馨氛圍。 環保 長久安居 便利維護 基於長久居住的願景,室內規劃足夠寬敞的動線,搭配使用便利性較高的橫拉門,讓年紀漸長的業主夫妻無後顧之憂;在選材方面,漆料採用容易清潔保養的乳膠漆,並帶有蛋殼般的柔和光澤,其餘建材則多為木紋環保系統板,與實木家具的質感呼應之餘,也能同時減少施工期間與日後污染產生。 餐廚區 餐廚區的吧台高度經過細心規劃,既保有視野通透性,亦可將廚房器具均藏於檯面下,擁有充裕的收納空間,維持畫面整潔;其側邊與質感樸實的實木餐桌椅相連,將烹飪與用餐動線串連得更為順暢,上方分別搭配白色軌道燈與黑色吊燈,一者為料理時聚焦燈光,方便作業,一者則為氣氛燈,於日常中渲染別致氛圍。 客廳 客廳裝設便於存放日常用品的大型收納櫃,為了兼顧櫃體深度與電視牆的輕盈感,因此採取深淺不一的方正造型打造前後層次,下方統一鋪設木紋層板,取得整體視覺平衡。 多功能用途區 多功能用途區的格架以白色系統板打造櫃底,與周圍色調統一,且可保護牆面漆料;窗前規劃為女主人自制藝品與裁縫的手作區,裝設可調光的風琴簾,保護雙眼方便進行精細手工,桌面則特別從實木場挑選原料、裁切造型,並保留部分原始木皮,為室內環境增添自然氣息。 臥室 主臥室刻意以推拉門弱化門框,使門片輕巧地融入牆面,並選用木質家具搭配留白手法,延續公領域的舒心溫馨調性,而床頭簡約造型的暖光吊燈,亦為休憩時分綴點恬靜之意;衣帽間與衛浴之間留下的走道,則巧妙利用做公用洗手台,是台灣鮮少的設計手法,讓內部洗浴空間更為寬敞,在疫情下也更方便業主簡單盥洗。 項目資訊 案名:閒‧日和 項目類型:單層 項目地址:新北樹林 設計團隊:屋媞設計 項目坪數:30坪 主要建材:班傑明摩爾美國漆、鐵件、系統板材、實木板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秉持「獨特、整體性、創新、美學」四項精神指標,D.H.I.A黃靜文室內設計 黃靜文 設計總監 率領旗下團隊,結合景觀、建築和室內設計三大領域,打造眾多扣人心弦的作品,持續為業界做出貢獻,拓展人們對空間的想像;現在,就隨著OPEN團隊的撰文,帶您進入屬於DHIA的獨特私宅設計,一探究竟。 (圖)Case1 「居室要須存野意,不求輪奐炳丹青。」宋 姜特立《居室》 (圖)Case1 2009年黃總監帶領團隊以此獨棟住宅案,拿下TID Awards居住空間的大獎,團隊整合建築外觀設計,庭園造景規劃到室內設計,由外觀到室內、整體規劃、施作、完成客戶期待的「一個與自然共存的居室」,以最簡樸且自然的材質,潤飾建築的語彙。 (圖)Case2 爾後,黃總監接受一個家族的委託,規劃了二棟既獨立又匹鄰的住宅,外觀設計依舊採用簡樸且自然的材質呈現,但在建築立面的層次上,多了一些變化,猶如二棟對話的建築量體,在述說著家族的故事。 (圖)Case2 (圖)Case3 (圖)Case3 2016年DHIA團隊完成了《凝白 之間》的作品,並在隔年,將此作品投入國際的賽事中比賽,因為《凝白 之間》的獨特外觀及細膩的室內裝修,讓DHIA團隊獲得了許多國際大獎。 《凝白 之間》的建築外觀用相同的尺寸,來規劃窗戶及石材,而且石材採用3個厚度來呈現外觀的表情,猶如雕塑的藝術品一般,呈現建築的立體感。 (圖)Case3 庭院猶如住宅的靈魂區,讓居者可以享受一片舒適的綠意,釋放靈魂深處的舒軟。 (圖)Case4 (圖)Case4 這個項目是今年度即將完成的一棟與大自然比鄰而居的住宅兼咖啡廳,主建築物連接一個水平式單層的建築,座落在充滿綠地及樹林之間,讓人可以得到充分的放鬆。 (圖)Case5 今年,DHIA團隊於坡地為私人業主規劃一棟私宅,建築體外觀以簡約線條搭襯深色石材、自然木質,與庭園產生了有趣的互動,階梯也呈現不同的美感,宅內還規劃了美術館,供業主展示其獨特的收藏品。 (圖)Case5 深耕業界多年,精熟建築、景觀和室內設計的 D.H.I.A黃靜文室內設計 黃靜文 設計總監 將發掘設計的可能性視為己任,運用純粹色彩與光影綠意,替無數業主構築獨特雅致的獨棟住宅;過去至現在,總監一次次創造居住空間的感官饗宴,她這份信念也將延續到未來,帶領團隊繼續驚豔眾人目光! 《公司簡介》黃靜文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從室內設計跨足到建築領域,擁有多元設計的思維與專業能力,經手的項目包含住宅設計、商業空間和教育空間等,從建築外觀、室內到周遭景觀都可以全權一手打造,讓整體設計的感受一致,給予客戶最有靈魂和溫度的創作驚喜。 《設計理念》D.H.I.A是一群對設計充滿熱情及使命的團隊,Distinctive Holistic Innovative Artistic作為集團文化精神指標,我們期許為這個世代的美學做出些許貢獻,努力在每個崗位上,把每件事做好做到位,因為我們相信設計能為人帶來許多「可能性」;而且,我們已經準備好為您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獲獎 / 經歷》2022 擔任 美國-TITAN Property Awards 年度評審2022 擔任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年度評審2022 英國-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室內設計類-WINNER2021-2022 中國地產設計大獎-優秀獎2022 德國-iF DESIGN AWARD 住宅空間2022 擔任 美國-Muse Hotel Awards 年度評審2021 北美-Premio Interceramic 室內設計類-Excellence2021 美國-IDA Design Awards 室內設計類-榮譽獎2021 英國-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室內設計類-榮譽獎2021 日本-Good Design Award 住宅空間類2021 擔任 法國-INNODESIGN Prize 年度評審2021 擔任 美國-TITAN Property Awards 年度評審2021 擔任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年度評審2020 擔任 法國-INNODESIGN Prize 年度評審2020 擔任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年度評審2020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住宅類-金獎2020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居住空間類-金獎2019 杜拜-DUBA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住宅空間類-評審特別獎2019 杜拜-DUBA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住宅空間類-金獎2019 杜拜-DUBA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商業空間類-銅獎2019 美國-IDA Design Award -榮譽獎2019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建築類-鉑金獎2019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建築類-金獎2019 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建築類-銀獎2019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室內及展覽空間設計類-雙鐵獎2019 英國-London International Creative Competition-榮譽提名獎2019 英國-International Property Awards 複合式住宅建築-WINNER2019 法國-Novum Design Award 建築設計類-雙銀獎2019 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 建築類-優秀建築獎2019 中國-M+高端室內設計大賽-TOP100影響力榜單2018 上海-APDC亞太室內設計菁英邀請賽 商業空間-佳作2018 中國-IDS國際先鋒榜2018 北京-亞太華人設計邀請賽華騰獎 住宅公寓空間類-金獎2018 北京-金騰獎 TOP1002018 中裝中國國際空間空間設計大獎2018 中裝協年度精英設計獎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銀獎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銅獎2018 美國-IDA 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獎-金獎2018 美國-IDA 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獎-佳作2018 美國-IDA Design Award 建築外觀類-金獎2018 美國-IDA Design Award 室內設計類-銅獎2018 美國-AMP建築大師獎 室內設計-榮譽提名獎2018 美國-AMP建築大師獎 地景設計-榮譽提名獎2018 法國-INNODESIGN Prize 室內空間設計類-金獎2018 法國-INNODESIGN Prize 室內空間設計類-雙銀獎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室內空間設計類-銅獎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建築結構設計類-銅獎2017-2018 中國地產設計大獎-優秀獎2017 廣州-龍承獎-金獎2017 上海-金外灘最佳居住空間獎-金獎2017 新加坡-SIDA室內設計大獎-榮譽獎2017 上海-APDC亞太室內設計菁英-大獎2017 上海-APDC亞太室內設計菁英2017 北京-居然設計家盃餐飲空間-優秀獎2017 北京-中裝協-中國設計師-年度設計師2016 新加坡-SIDA室內設計大獎-公共領域優異獎2009 臺灣-TID Awards 居住空間獎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御坊室內設計 張博昱 設計總監、高慧雅 設計師 巧妙運用材料特性,薈萃木石的樸暖質韻與乾淨俐落的線條,將空間融入簡約而細緻的混搭風格,結合優越的採光條件,引納自然光優游公領域,為居者開創絕美的閒適宅居。 抬眼,色調相近的素雅木質裝設偕同淨白天、地,直呈明練的感官印象,大面落地窗盛滿日光入室,清爽觀感敘述場域的怡然調性,而立面、櫃體的縱向線條,和上方圓弧裝飾形成互補相映的語彙,也以協調自得的圓融性質相伴獨居的房主,敘寫充盈細節質感的起居景致。 客廳──木石相映,傾注原生色 淺灰藝術塗料自沙發背壁伸展至懸浮電視牆後,素色面貌搭接長城板立體起伏的線條,紋理交錯的層次升作畫面焦點;牆體下方裝設間接照明,柔潤燈光輕盈了視覺重量,溢注放鬆感受,而具有反射性質的雲紋石材檯面,承接頂部木質環帶傾流的天然質理,悄然綻放豐沛的生命氣息,奠下廳堂閒適淡雅的第一印象。 餐廳──淨質朗境,享饌飲之樂 霧灰色薄板餐桌與木紋餐椅,如棲息此處的濃雲,搭佐上方連環相扣的金屬吊燈,帶來月照夜清般的疏朗境地,承衍客廳天壁的木色環帶則延續連綿視感,並與純粹的白交互應和,化生明澈氣韻;旁側鐵件嵌長虹玻璃的推拉門,半透半掩的影綽輪廓添飾朦朧美感,為燈下獨坐自斟,時而推杯換盞的饗餐時刻攏聚寧樂氛圍。 臥室──灰白清心,好夢留人睡 素白窗紗濾澤後的細緻光線,瀅瀅浸潤室內器物,凝聚溫軟調性包容且治癒使用者的疲倦;坐臥床榻,靜賞身畔綴飾垂直線溝的床頭牆,為淡灰立面匯入俐落的層次變化,相偕溫潤的魚骨拼木地坪,釋放安定居者心神的穩定氣質。 更衣室──冷調周旋,簡筆敘逸致 頂天矗立的櫃體與桌案搭接一體,山石的岩灰可以是時尚的低調明練,也可以是人工的沉默有機感,淡雅寡色襯托內裡懸置衣物的質地色彩,更好的幫助使用者集中目光揀選裝束配件;櫃間,蒼藍壁面懸掛金屬邊鏡,清透鏡面映射天壁嵌燈的暖輝,釋放鬆弛的精緻感,賦予人們恣意展現真我的舞台。 透過光影的映照,為日常起居鍍上熹微柔明,御坊室內設計 張博昱 設計總監、高慧雅 設計師 規劃木石紋理搭佐灰白色調,引敘純淨、沉斂及舒緩意象集結於宅所中,伴隨居者譜寫泰然自適的日常光景。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伴隨時間推移,家屋累積了溫度與記憶,材質刻畫使用者痕跡,從第一間起家厝,過渡到第二間新成屋,喻示著家庭成員的增長,亦寄寓對新居、新生的祝福,因此定名爲《Accumulation》,意指逐漸累積的過程和成果,以「健康宜居」、「永續環保」為根,蔓蔓日茂枝葉扶疏,形塑而成貼近屋主一家的生活輪廓。 在第一間屋宅的基礎上,第二間自宅如同植栽換盆的過程,承接既有樣貌,但空間量體與機能上,益加進化升級。藝喆設計 彭俊中 設計總監 以「傳承」為主軸,在格局劃分時,僅先建構基本需求,預留更多彈性,以因應孩子不同年齡層的使用性質做變動調整,並選用綠建材為住居安全把關,構築一處久居安適、陪伴成長的健康質感親子宅。 設計手法 環保建材×隔音工程 達至正向循環 因應屋主喜愛自然氛圍,空間中運用大量原始材料,如石材、碳化木、鍍鈦、玻璃等生態綠建材,在鋪墊場域風格同時,亦能兼顧健康環保概念,讓幼兒身處無毒安全的成長環境。材質的自然紋理,伴隨時間與使用痕跡,承載記憶溫度,後續如有耗損,透過手工拋光研磨,即可進行換新。因所在為大樓,住戶間容易互相影響,因此我們選用石膏磚,建置綠能隔間牆,兼具防火與防潮效用,並在天花板及地坪施作隔音墊,以加厚防水工程杜絕水氣,之於質材或機能上,都能達至正向循環。 石材立面×特殊工法 突破傳統框架 為表現量體氣度並寄寓對家屋的祝福,在大面積電視牆的視覺呈現上,以一體成型的四方體石柱,耗時打磨、拋光,刻鑿出優雅圓弧石牆,考量其熱脹冷縮特性,我們在牆面接縫處,埋入1mm細線,提供材料呼吸空間。主臥和次臥延續公領域語彙,採以石材門面,串連視覺一致性,並突破傳統框架,將防火門概念挹注於此,不論五金、載重、結構,都經詳細計算,避免久居產生坍塌、變形狀況。 空間簡化×格局配置 預留彈性機能 即將邁入五口之家,在空間使用上,有各自的需求與習慣,因此公私領域規劃,以簡單俐落為旨,不浪費坪數動線,並兼顧開窗通風,使整體視覺感受敞朗舒適。於格局配置上,夫妻倆希望空間視覺對稱、分配得當,避免孩子成長期時,產生比較心理,於是目前僅先劃設書桌、床鋪位置,預留更多彈性,讓未來機能發揮最大化。 玄關 玄關以金屬穹頂做為家的開場,接續立面及地坪石材,喻示不凡氣質與磅礴氣場。大面木質櫃體由此延續至公私領域,奠定家屋溫潤氣息,透過不同燈光配置,呈顯紋理表情變化,於收納同時亦帶展示效果。為因應一家五口大量儲物需求,我們在左側劃設儲藏室,採用真皮立面結合鍍鈦框線收邊,流露優雅設計語彙,平時外出鞋履衣物、球具及行李箱,都能收束於此。而針對不同家庭成員的身高和需求,也為其規劃了固定高度與可彈性移動的穿鞋椅,讓外出或進門穿脫衣物,都能從容且舒適。 客廳 客廳是一家人頻繁相處與久待休憩的場域,為提供給三個孩子更大的活動空間,與賓客來訪聚會時留有餘裕,因此我們打開隔屏,將視域最大化。因本案屬半毛胚屋,廁所位置無法移動,為遮蔽如廁時發生的聲響,我們利用走道櫃體去做隔間,並將電視線材設備,皆移至此半腰櫃;客廳零散小物則收納至窗邊鏡面櫃,保持視覺上的俐落齊整,美型與機能兼具。 以木質、石材、皮革三種異材質,圍塑自然輪廓,並透過弧形線條,包裹音響喇叭、燈具與出風口,使管線集中且達至連貫性,其他部分即可挑高設計,減緩視覺上的壓迫感。此弧形語彙亦延伸至立面,考量小孩在家中活動的安全性,我們將直角轉化為柔和圓弧,避免磕碰受傷。自電視牆延展而出的弧面,由實心的四方體石柱,經敲鑿、研磨而一體成型,並在間隙埋入近1mm的極細線條,保有石材呼吸空間,防止建材因熱脹冷縮的特性導致龜裂變形。 書房 推開沙發背牆,由公領域過渡到私領域,屬於男主人辦公、閱讀的僻靜一隅,延續客廳材質語彙,以木質地坪、石材櫃體、皮革弧形立面與鍍鈦收邊,內外呼應建立一致性,而色調則選用其喜愛的深藍色系,展現個性風格。並特別將座位規劃面向窗景,於休憩放鬆時,能一覽窗外城市綠意,裡外自然質調虛實相融,一室溫潤浸沐身心。 餐廳 沿動線而入,以大面端景牆為導引,進入餐廚區域,為其挑選巴西香榭羽絨花崗石,襯出透光景致,在燈光投射下,影影綽綽間,盡顯獨特紋理韻味。烹飪設備及電器機能皆劃設在同一平面,並將三座冰箱嵌入櫃體內,形塑整齊劃一視覺;對向一側則擺放小型家電,如微波爐、烤箱、咖啡機,做為輕食區,及儲放零食乾貨。由潔白米開朗基羅花崗石餐桌,延展至藍鑽花崗石中島,扣合區域中的深淺色配置,亦滿足多人餐食聚會需求,配合孩童身高設計踏階,兼顧使用上的安全性。 主臥 由電視牆後的隱藏門進入主臥,因應屋主使用習慣,動線規劃依序為更衣間、梳妝台、衛浴,通過密碼鎖拉門後,才進至精品櫃與睡眠區,也為日常起居增添儀式感。浴室選用不同尺寸、兩種石磚,建構雙主牆概念——洗臉台選自西班牙石紋薄磚,呈顯主牆面視覺;馬桶及淋浴間一側,則拼接西班牙立體厚磚方便導水,搭配暖風機效果,助於通風防潮。臥室天花板採斜面設計,回應前一間住宅的客廳語彙,而床頭背板則選用弧形皮革面,與本案公領域相呼應,悄然埋入巧思心意,希望在空間機能使用順手之餘,亦保有情感溫度。 次臥 考量小孩尚處幼兒階段,因此保留大部分空間,暫時將此規劃為遊戲區,待未來較年長時,延伸成為臥室;並著重收納配置,以因應不同年齡階段需求,適當添加機能。選用柚木實木地板,表面經手工刮削、研磨,覆上溫潤觸感,搭配奶茶色衣櫥,圍塑一室溫馨氛圍。 項目資訊 案名:Accumulation項目類型:單層項目地址:台灣台中設計團隊:藝喆設計項目坪數:85.66坪主要建材:大理石、鐵件、天然皮革、實木地板、薄磚、鍍鈦金屬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A12 藝術空間
家宅設計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