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多元」新聞搜尋結果, 共 7633 篇 ,以下為 553 - 57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Keep Inc. 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

北京2025年3月28日 /美通社/ -- 中國最大線上健身平台Keep Inc. (「Keep」 或「公司」), 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審計的全年業績。 2024年財務摘要: 2024年度總收入為人民幣2,065.7百萬元,較2023年度的人民幣2,137.8百萬元下降3.4%。其中自有品牌健身产品在規模和盈利能力方面实现同步提升,主要得益于全年装备服饰收入同比增长16.0%。 2024年的毛利為人民幣965.4百萬元,毛利率為46.7%,較2023年的45.0%增加1.7個百分點。 2024年經調整虧損淨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人民幣469.6百萬元。 2024年運營摘要 截至12月31日 2024 2023 平均月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千名) 29,921 29,756 每名月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收入(人民幣元) 5.8 6.0 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千名) 3,162 3,193 會員滲透率 10.6 % 10.7 %   Keep首席執行官王寧先生表示:「邁入2024年,中國經濟逐步復甦,我們欣然看到夏季奧運會推動了運動健身的熱潮。我們在2024年以『激發每一次運動,讓世界充滿活力』爲新使命,並動態調整策略,全面提升Keep品牌知名度,推動平台轉型升級。我們對團隊在響應速度、專注度與執行力方面总体感到滿意,在关键领域取得了进步,包括拓展線上生態、擁抱AI 技術、以及推動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規模和利潤表現雙重改善。雖然這些戰略舉措對應的投入對短期利潤造成壓力,但這些佈局將建立先發優勢並夯實長期競爭力。我們有信心在探索創新理念、凸顯Keep的差異化優勢的同時,持續改善運營水準。 2024年我們在保持穩健的基礎上完成了一系列運營優化,步入2025年,Keep將緊抓數據與生成式AI帶來的契機,發揮我們在運動科技領域的先發優勢, 實現從內容驅動向數據驅動的生態躍遷, 持續提升經營品質,為股東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 2024年全年財務數據 收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總收入為人民幣2,065.7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2,137.8百萬元下降3.4%,主要由於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服務收入減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收入為人民幣953.9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46.1百萬元增加0.8%。該增加主要歸因於配套運動產品的銷售增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的收入為人民幣917.8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95.8百萬元減少7.8%,主要歸因於我們線上體育賽事所產生的收入減少,其部分被線上會員訂閱產生的收入增加所抵銷。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廣告及其他的收入為人民幣193.9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96.0百萬元減少1.0%,同比相對穩定。 營業成本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營業成本為人民幣1,100.3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176.2百萬元減少6.5%,降幅超過同年輕微下降的收入,主要受惠於我們成功控制成本。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成本為人民幣651.5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683.9百萬元減少4.7%,主要歸因於我們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產品組合優化以及規模經濟帶來存貨成本下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的成本為人民幣327.3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370.1百萬元減少11.6%,主要歸因於:(i)線上體育賽事收入減少,以致線上體育賽事相關成本相應下降人民幣15.8 百萬元;(ii)內容相關成本減少人民幣4.8百萬元,得力於我們優化了與第三方達人合作的IP成本,及(iii)人員成本減少人民幣4.4百萬元(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廣告及其他的成本為人民幣121.5百萬元,較截至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22.2百萬元減少0.6%,與相關收入波動一致。 毛利及毛利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為人民幣965.4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61.6百萬元增加0.4%。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率為46.7%,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5.0%增加1.7個百分點,主要歸因於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及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的毛利率表現向好。 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毛利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262.2百萬元增加15.3%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302.4百萬元,主要歸因於配套運動產品的銷售增加及存貨成本下降。 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的毛利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625.7百萬元減少5.6%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90.5百萬元,主要歸因於我們線上體育賽事產生的收入減少,惟部分被線上會員成本減少抵銷。 廣告及其他的毛利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73.8百萬元減少1.8%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72.4百萬元,主要由於與線上至線下整合營銷廣告計劃有關的成本增加。 履約開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履約開支為人民幣122.6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55.7百萬元減少21.2%,主要得益於倉儲、包裝及運送開支優化。 銷售及營銷開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銷售及營銷開支為人民幣757.9百萬元,較截至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69.3百萬元增加33.1%。該增加主要由於推廣及廣告開支增加人民幣170.9百萬元,因為我們引入較多體育主題的營銷及品牌建設活動。 行政開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開支為人民幣233.2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209.3百萬元增加11.4%,主要歸因於行政人員成本增加人民幣18.4百萬元。行政人員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增加。 研發開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發開支為人民幣439.0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49.7百萬元減少2.4%,主要歸因於:(i)研發人員成本(包括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減少人民幣17.3百萬元;及(ii)隨着我們優化相關開支,雲計算服務費用減少人民幣6.6百萬元,其部分被智能健身設備創新的委託開發成本增加人民幣12.7百萬元所抵銷。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為零,而截至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則為人民幣14億元。上市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乃主要由於本公司的估值變動。我們在上市後並無錄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任何進一步公允價值變動,因為優先股於上市後自動轉換為普通股後,優先股負債已被重新指定從負債重新分類為權益。 年內(虧損)/利潤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為人民幣534.7百萬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則為利潤人民幣11億元,主要歸因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為零,而截至2023年12月31 日止年度則為人民幣14億元。 經調整虧損淨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調整虧損淨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人民幣469.6百萬元及人民幣295.4百萬元。 現金餘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現金餘額為人民幣12億元。現金餘額包括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定期存款、受限制銀行存款及短期投資。公司維持穩健的流動資金,並對嚴謹的資本配置策略保持信心,此策略使我們得以執行長期戰略計劃。 股份回購計劃 公司於聯交所購回本公司總共11,538,500股股份,總代價為74.3百萬港元(扣除開支前)。 業績電話會議 公司管理層將於北京時間2025年3月28日晚上8點舉行業績電話會議。 有意參加本次電話會議的人士,請通過以下方式接入: 1)      請點擊以下鏈接進行預先登記。建議提前至少一個工作日進行登記。https://register-conf.media-server.com/register/BI54b42ba49a8645a2aacb9677f3eaaf15 2)      參會者登記成功後將收到電話會議撥入號碼及個人專屬參會密碼,並可通過登記郵箱查收。 3)      選擇參會撥入途徑             i.          點選"Dail-in"查看電話會議撥入號碼及個人專屬參會密碼。            ii.          點選 "Call me",輸入撥入號碼,再按 "Call Me" 按鈕參加會議,參會者將收到一個來自美國的號碼,此功能僅適用於中國境外的參與者。 4)      請參會者於會議前15分鐘撥打號碼,並輸入個人專屬參會密碼參加會議。 此外,本次電話會議將通過以下網址提供實時網絡直播及存檔回放https://ir.keep.com/en/news_events.php. 關於Keep Inc. Keep Inc.(港交所股票代碼:3650)為中國最大的線上健身平台,此數據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於2022年,按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提供全面運動解決方案,助力用戶達成健身目標。Keep透過提供豐富、專業、優質健身內容與多元的活動及服務,鼓勵用戶培養日常運動習慣。Keep運用AI技術打造個性化運動計劃,結合錄播課程與互動直播課,根據每位用戶的運動能力、健身目標、日常訓練模式及飲食習慣動態調整內容。我們的服務無縫連接實體與數位領域,涵蓋智能設備、運動器材、服飾及食品,創造沉浸式運動体驗。 更多資訊請瀏覽官方網站:https://keep.com/  前瞻性聲明本新聞稿包含有關本公司業務展望、財務表現預估、業務計劃及增長策略的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基於公司目前可獲得的資訊及發佈時的預期,並依賴特定假設與前提,部分可能具有主觀性或超出可控制範圍。此類陳述未來可能被證明為不準確或無法實現。前瞻性聲明本身蘊含多種風險與不確定性,因此,本新聞稿中的相關內容不應被視為本公司董事會或管理層對實現計劃目標的保證,投資者亦不應過度依賴此類聲明。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為了補充我們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列報的綜合財務報表,我們還使用經調整虧損淨額作為額外財務計量,而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的要求或並無按照其列報。 公司管理層認為,經調整虧損淨額為投資者及他人提供有用的資訊,助其了解及評估我們的綜合經營業績,正如它們幫助我們的管理層一樣。然而,我們的經調整虧損淨額列報可能無法與其他公司列報的類似名稱的計量進行比較。經調整虧損淨額作為一種分析工具有其局限性,閣下不應將其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下所報我們的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的分析分開考慮,也不應將其作為此項分析的替代項。   綜合損益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收入 2,065,694 2,137,834 營業成本 (1,100,262) (1,176,190) 毛利 965,432 961,644 履約開支 (122,619) (155,652) 銷售及營銷開支 (757,903) (569,266) 行政開支 (233,203) (209,287) 研發開支 (438,969) (449,700) 其他收入 10,199 44,137 其他收益淨額 1,836 2,539 經營虧損 (575,227) (375,585) 財務收入 43,298 54,514 財務開支 (2,197) (5,282) 財務收入淨額 41,101 49,232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 1,432,261 除所得稅前(虧損)╱利潤 (534,126) 1,105,908 所得稅開支 (584) – 年內(虧損)╱利潤 (534,710) 1,105,908 每股(虧損)╱盈利 (以每股人民幣元列值) 基本 (1.15) 3.78 攤薄 (1.15) 3.50   綜合財務狀況表 於12月31日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資產 非流動資產 物業及設備 19,367 17,982 使用權資產 34,657 62,256 無形資產 7,455 11,561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54,224 13,519 其他非流動資產 54,164 51,994 169,867 157,312 流動資產 存貨 136,736 121,380 應收賬款 205,191 228,279 預付款項及其他流動資產 195,486 174,842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433,009 65,199 短期定期存款 553 88,960 受限制銀行存款 700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764,260 1,612,769 1,735,935 2,291,429 資產總額 1,905,802 2,448,741 權益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 股本 168 168 其他儲備 8,204,827 8,187,464 累計虧損 (6,849,193) (6,314,483) 總權益 1,355,802 1,873,149   綜合財務狀況表(續) 於12月31日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負債 非流動負債 租賃負債 17,462 32,453 其他非流動負債 5,639 10,968 23,101 43,421 流動負債 應付賬款 149,240 157,417 應計開支 246,152 177,355 其他流動負債 42,076 57,838 合約負債 71,790 93,280 借款 - 10,009 租賃負債 17,641 36,272 526,899 532,171 負債總額 550,000 575,592 權益及負債總額 1,905,802 2,448,741 下表載列所呈報年內經調整虧損淨額與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計算及列報的最直接可資比較財務計量(即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 利潤的對賬: (虧損)╱利潤與經調整虧損淨額的對賬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 2023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年內(虧損)╱利潤 (534,710) 1,105,908 就下列各項作出調整: 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 65,104 30,935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 (1,432,261) 年內經調整虧損淨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469,606) (295,418)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70 加入收藏 :
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1183.HK) 宣布2024年全年業績;收益穩健增長至15.1億澳門元;集團拓展至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業務,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EQS 新聞 / 2025-03-28 / 19:54 UTC+8 【請即時發布】                                      2025年3月28日     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183.HK)   宣布2024年全年業績 收益穩健增長至15.1億澳門元 集團拓展至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業務,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財務概要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 百萬澳門元 2023年 百萬澳門元 變化 收益 1,506.6 1,496.4 +0.7% 毛利 118.4 120.9 -2.1% 年度溢利 4.1 5.6 -26.5% 毛利率 7.9% 8.1% -0.2百分點 純利率 0.3% 0.4% -0.1百分點 有待完成之合約總值       - 建設業務 682.1 574.4 +18.7% - 鋼結構業務 618.1 466.8 +32.4% (2025年3月28日- 香港)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 或 「澳能建設」, 股份代號: 1183) 欣然宣布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 已審核之全年業績。  年內,本集團的收益主要來自鋼結構業務及建設業務,包括建設與裝修工程、高壓變電站建設及其系統安裝工程、機電工程服務工程及設施管理服務。年內總收益同比增長0.7%至1,506.6百萬澳門元,毛利118.4百萬澳門元,年內溢利4.1百萬澳門元。毛利率與純利率大致與2023年相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有待完成之手頭合約總值約為13.0億澳門元。(2023年:約10.4億澳門元)。新增項目方面,新增建設合約總值約329.5百萬澳門元,新增鋼鐵材料約267,422噸訂單合約。   業務概況 年內,澳門公私營建築工程項目招標量有所減速,未見爆發式增長。本集團積極尋求多元發展機遇,成功拓展至智能數據中心建設、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等高增長領域,並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在集團拓展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下,鋼結構業務實現穩步增長,收入同比增長8.0%至1,113.2百萬澳門元,成為集團最主要收入來源。銷售至澳門及香港市場,主要用於公營及私營項目建設,包括澳門輕軌東線設計連建造工程、澳門新城填海區項目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集團的生產廠房於2024年初正式投產營運,其後並與央企北京建機院達成戰略合作,聚焦綠色能源、新材料及成套智能裝備的研發及推廣,進一步拓展澳門、香港及新加坡的市場機遇。   建設業務方面,客戶主要包括博企、綜合娛樂及度假村發展商和運營商。本集團成功承接了一系列大型建設與裝修工程、機電工程項目及設施管理服務合同,包括i)為澳門文化中心綜合體提供空調、電力及建築物設施維修保養服務;ii)澳門城市發展及建設展覽廳機電系統及設備維修保養服務;iii)公共房屋建造工程項目的鋼結構連廊工程;iv)為其中一間大型酒店提供外牆照明系統維護服務;v)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邊檢大樓外圍配套設施維修保養服務等重點工程,充分展現本集團的業務能力及韌性。   展望 踏入2025年,市場預期會持續處於不穩定及激烈競爭中,但同時湧現更多發展機遇,我們將會把握機會,砥礪前行。發展機遇包括澳門政府持續推動經濟多元化,綜合旅遊休閒業的蓬勃發展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機電及設施管理工程需求增長。再者,人工智能浪潮加速產業升級,澳門政府積極推進數字經濟轉型,帶動數據中心等智能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激增。   澳能建設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郭林錫先生表示:「澳能建設將緊抓澳門的發展契機,承建更多類別的工程項目,爭取擴大市場份額,並未來集團將緊抓澳門的發展契機,承建更多類別的工程項目,爭取擴大市場份額。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將會促進訪澳人流,隨著政府的城市規劃、以及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持續發展,我們預計將會有更多基建配套的建設、機電及設施管理工程需求。在新發展動力上,我們計劃全面實現智能化鋼筋生產線,通過遠程控制、機械人配置及精細化製造,提高生產效率與競爭力,進一步拓展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爭取更多訂單與市場份額,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並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關於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澳能建設控股為澳門知名的綜合型建築企業, 於2018年2月13日於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歷年承辦多個高難度且複雜的建築工程及鋼結構項目,承辨高壓變電站建設項目、大型酒店/娛樂場所的設施管理及維護,並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設立新生產及研發設施,拓展裝配式建築等新型結構材料的研製,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及分銷業務,以及承建數據中心工程項目及維護。   公司擁有廣泛的自有設備及客戶群,並憑擁有穩健現金流。當中備受矚目的工程項目包括路氹城大型度假村、全球最大型水上匯演場地及全球首個採用自由形態設計外框骨架的摩天大樓豪華酒店等結構工程。   公司網址: http://www.mecommacau.com/index.html     文件: 11 2025-03-28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0 加入收藏 :
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1183.HK) 宣布2024年全年業績;收益穩健增長至15.1億澳門元;集團拓展至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業務,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EQS 新聞 / 2025-03-28 / 19:54 UTC+8 【請即時發布】                                      2025年3月28日     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183.HK)   宣布2024年全年業績 收益穩健增長至15.1億澳門元 集團拓展至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業務,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財務概要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 百萬澳門元 2023年 百萬澳門元 變化 收益 1,506.6 1,496.4 +0.7% 毛利 118.4 120.9 -2.1% 年度溢利 4.1 5.6 -26.5% 毛利率 7.9% 8.1% -0.2百分點 純利率 0.3% 0.4% -0.1百分點 有待完成之合約總值       - 建設業務 682.1 574.4 +18.7% - 鋼結構業務 618.1 466.8 +32.4% (2025年3月28日- 香港)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 或 「澳能建設」, 股份代號: 1183) 欣然宣布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 已審核之全年業績。  年內,本集團的收益主要來自鋼結構業務及建設業務,包括建設與裝修工程、高壓變電站建設及其系統安裝工程、機電工程服務工程及設施管理服務。年內總收益同比增長0.7%至1,506.6百萬澳門元,毛利118.4百萬澳門元,年內溢利4.1百萬澳門元。毛利率與純利率大致與2023年相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有待完成之手頭合約總值約為13.0億澳門元。(2023年:約10.4億澳門元)。新增項目方面,新增建設合約總值約329.5百萬澳門元,新增鋼鐵材料約267,422噸訂單合約。   業務概況 年內,澳門公私營建築工程項目招標量有所減速,未見爆發式增長。本集團積極尋求多元發展機遇,成功拓展至智能數據中心建設、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等高增長領域,並擴大業務版圖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在集團拓展建築新型材料產業鏈下,鋼結構業務實現穩步增長,收入同比增長8.0%至1,113.2百萬澳門元,成為集團最主要收入來源。銷售至澳門及香港市場,主要用於公營及私營項目建設,包括澳門輕軌東線設計連建造工程、澳門新城填海區項目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集團的生產廠房於2024年初正式投產營運,其後並與央企北京建機院達成戰略合作,聚焦綠色能源、新材料及成套智能裝備的研發及推廣,進一步拓展澳門、香港及新加坡的市場機遇。   建設業務方面,客戶主要包括博企、綜合娛樂及度假村發展商和運營商。本集團成功承接了一系列大型建設與裝修工程、機電工程項目及設施管理服務合同,包括i)為澳門文化中心綜合體提供空調、電力及建築物設施維修保養服務;ii)澳門城市發展及建設展覽廳機電系統及設備維修保養服務;iii)公共房屋建造工程項目的鋼結構連廊工程;iv)為其中一間大型酒店提供外牆照明系統維護服務;v)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邊檢大樓外圍配套設施維修保養服務等重點工程,充分展現本集團的業務能力及韌性。   展望 踏入2025年,市場預期會持續處於不穩定及激烈競爭中,但同時湧現更多發展機遇,我們將會把握機會,砥礪前行。發展機遇包括澳門政府持續推動經濟多元化,綜合旅遊休閒業的蓬勃發展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機電及設施管理工程需求增長。再者,人工智能浪潮加速產業升級,澳門政府積極推進數字經濟轉型,帶動數據中心等智能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激增。   澳能建設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郭林錫先生表示:「澳能建設將緊抓澳門的發展契機,承建更多類別的工程項目,爭取擴大市場份額,並未來集團將緊抓澳門的發展契機,承建更多類別的工程項目,爭取擴大市場份額。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將會促進訪澳人流,隨著政府的城市規劃、以及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持續發展,我們預計將會有更多基建配套的建設、機電及設施管理工程需求。在新發展動力上,我們計劃全面實現智能化鋼筋生產線,通過遠程控制、機械人配置及精細化製造,提高生產效率與競爭力,進一步拓展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爭取更多訂單與市場份額,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並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關於澳能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澳能建設控股為澳門知名的綜合型建築企業, 於2018年2月13日於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歷年承辦多個高難度且複雜的建築工程及鋼結構項目,承辨高壓變電站建設項目、大型酒店/娛樂場所的設施管理及維護,並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設立新生產及研發設施,拓展裝配式建築等新型結構材料的研製,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及分銷業務,以及承建數據中心工程項目及維護。   公司擁有廣泛的自有設備及客戶群,並憑擁有穩健現金流。當中備受矚目的工程項目包括路氹城大型度假村、全球最大型水上匯演場地及全球首個採用自由形態設計外框骨架的摩天大樓豪華酒店等結構工程。   公司網址: http://www.mecommacau.com/index.html     文件: 11 2025-03-28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21 加入收藏 :
復星國際境外籌組銀團貸款,完成8.7億美金貸款再融資

香港2025年3月28日 /美通社/ -- 復星國際(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簡稱「復星國際」或「復星」或「公司」)成功完成2025年3月28日到期的8.7億美元等值貸款的再融資,其中6.75億美元等值是通過成功籌組一筆新銀團貸款。與公司過去操作類似,本次新籌組銀團設有綠鞋機制可允許新銀行參與。 復星一直與境內外領先銀行保持長期緊密合作,並且不斷拓寬境內外銀行融資渠道,近期也與民生銀行、法國外貿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新籌組的6.75億美元等值3年期可持續發展關聯銀團貸款的牽頭行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澳門)、建設銀行(上海)、交通銀行等中資銀行,以及法國巴黎銀行、德商、滙豐銀行、東京三菱、渣打銀行等國際銀行。本次銀團貸款同時是今年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同類貸款中規模最大的一筆,充分體現境內外銀行對復星這幾年戰略發展的認可。2024年11月和2025年1月,復星也成功在美元債市場恢復了債券發行,體現公司近年加強多元化融資渠道的成果。 復星國際全資子公司復星高科也於近期在中國境內成功籌組了一筆12.3億人民幣3年期、無抵押銀團貸款,是復星擁有多元融資渠道以及融資能力受到市場廣泛認可的又一例證。 復星一直貫徹聚焦主業、穩健發展的運營方針,以及持續優化債務結構、加強流動性管理的財務策略。復星將繼續圍繞全球家庭客戶,通過核心產業為市場創造價值。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55 加入收藏 :
李寧有限公司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

強化「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核心戰略 夯實品牌與產品競爭力,穩健經營,務實發展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8日 - 李寧有限公司(「李寧」或本「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總稱本「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2331(港幣櫃台)及82331(人民幣櫃台))今天宣佈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經審核綜合業績。 財務業績 2024年,集團憑藉穩健的經營韌性和卓越的戰略執行力,全年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年內,集團收入達286.76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上升3.9%(2023年:275.98億元人民幣)。毛利為141.56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上升6.0%(2023年:133.52億元人民幣),集團整體毛利率為49.4%,較去年提升一個百分點(2023年:48.4%)。 年内,集團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30.13億元人民幣(2023年:31.87億元人民幣);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率為10.5%(2023年:11.5%);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回報率為11.9%(2023年:13.1%)。每股基本收益為116.98分人民幣(2023年:123.21分人民幣)。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73分人民幣,連同於2024年9月派付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7.75分人民幣,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全年股息將為每股普通股58.48分人民幣,全年派息比率為50%(2023年:45%)。 現金流管理方面,年內經營活動產生之現金淨額為52.68億元人民幣(2023年:46.88億元人民幣)。於2024年12月31日之現金及等同現金項目(包括銀行現金及手頭現金,以及原到期日不超過三個月的定期存款)為74.99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55億元人民幣。加回被記錄在銀行定期存款中的金額,現金餘額為181.41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12月31日淨增加1.66億元人民幣。年內,集團運營資金保持在健康水平,經營活動產生之現金淨額增加,公司將繼續根據市場情況和資金需求,審慎評估資本運作計劃,確保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並支持長期發展的目標。 經營概要 年內,集團繼續聚焦「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核心戰略,通過持續的研發和科技創新,推動產品力的升級,同時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渠道優化等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2024年,集團在科技研發領域實現多維突破。年內,集團推出全新中底科技「超䨻」,這款科技不僅更輕、更彈,還擁有卓越的彈輕比,創造了超臨界發泡材料的性能巔峰。䨻科技平台在六年時間內完成了4次應用突破,實現了從「單一技術」到「四大科技」的平台構建,不僅展現了集團對材料、工藝的極致探索和超強的應用能力,還進一步拓寬了運動科技的應用,提升了產品矩陣化和產品系列迭代能力。 專業產品與營銷方面,集團繼續專注於跑步、籃球、綜訓、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生活六大核心品類,同時積極拓展新興運動及細分品類,如戶外運動、高爾夫、網球和匹克球等,繼續以科技創新能力賦能產品力升級,並從夯實專業運動心智、展現運動時尚美學、傳承中國文化價值三大立足點出發,積極通過多元全域的市場營銷活動,強化差異化品牌優勢,提升品牌影響力。在體育大年的市場機遇下,集團挖掘品牌精神原點,洞察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運動態度,提出了「敢於想像,創造精彩,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精神,並發起「以我為名」主題營銷活動,持續夯實李寧品牌的專業形象,與消費者進一步建立情感連接。 渠道方面,集團一方面鞏固和提升高層級市場的運營效能,另一方面加快新興市場的拓展步伐。在高層級市場,集團通過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致力於提升單店效率;有序關閉虧損嚴重的門店,使渠道佈局更趨合理,從而有效提升渠道整體效率。同時,集團積極擴張新興市場版圖,憑藉多元化的銷售策略和靈活的市場反應能力,逐步擴大新興市場佔有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寧牌(包含李寧核心品牌及李寧YOUNG)常規店、旗艦店、中國李寧時尚店、工廠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銷售點數量為7,585家,較2023年12月31日淨减少83家;經銷商41家(包括中國李寧時尚店渠道),較2023年12月31日淨減少5家。 在零售運營方面,集團深入推進高盈利、高效率的單店運營模式。構建各層級店型標準損益模型,將店鋪核心指標進行標準化與量化處理,並與各職能部門管理目標聯動,形成高效協同的管理體系,助力整體運營效率的提高。同時,集團強化庫存和銷售計劃的協同性,通過系統化的銷售庫存計劃,注重優化單店銷售庫存規劃能力,致力於實現運營效率和供應能力的雙重提升,確保了商品流轉的高效與精凖,進一步增強了單店的盈利能力。 在新零售業務方面,集團持續深化終端新零售業務體系建設,着力增強數字化及全渠道運營能力,旨在高效轉化私域流量,穩步提升銷售業績。積極開拓多元商業模式,依託抖音等熱門社交平台精凖引流,與核心渠道開展線上協同,拓寬銷售路徑,提升離店銷售佔比,推動新零售賦能終端門店。 在電商運營方面,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環境疲軟的雙重考驗,集團持續深化電商業務改革,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拉通、多樣化的營銷活動和精凖把握大促節點,全方位強化品牌在電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在供應鏈方面,集團專注挖掘並匹配優質的供應資源,逐步完善了針對高端及戶外產品的供應商矩陣,確保產品與供應鏈資源的精確匹配。同時,集團實行柔性供應策略,緊密關注市場需求。通過信息數字化的精細管控,形成信息互通透明,提升自動化水平,全鏈路庫存效率大幅提升。集團在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同時,着力實現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2024年,集團在物流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全國四大區域物流中心進行了全面的自動化改建並投入運營,南寧中心倉也將於2025年投入運營,助力西南地區的配送時效以及物流倉儲作業能力。集團還積極推動各事業部的精細化物流計劃管理,通過數字化工具優化,滿足銷售業務特點,提升貨品流轉效率並降低物流成本。 童裝業務方面,李寧YOUNG完成梳理青少年產品矩陣,挖掘服裝和配飾的核心競爭力,並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同時致力提升單店效率、清貨渠道建設,促進產品流轉以及擴大客户群。零售運營方面,李寧YOUNG持續強化運營效率,積極引流獲客並推動轉化成交,同時積極打造社群營銷體系,強化會員的互動和提供專屬福利,有效提升會員忠誠度及銷售轉化率。營銷方面,李寧YOUNG策劃一系列線下青少年活動及跨界合作,聚焦籃球、足球、跑步、戶外等多個熱門運動領域,展現了品牌的多元化魅力。此外,李寧YOUNG充分利用社交平台資源,使品牌信息能夠廣泛觸達目標受眾並實現深度互動,持續夯實「專業青少年運動品牌」的理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寧YOUNG銷售點數量共計1,468家,較2023年12月31日淨增加40家。 前景展望 展望未來,集團將繼續圍繞「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核心戰略開展執行工作,從強化運營體系和夯實基礎支撐兩大維度出發,確保戰略的有效實施。 加強核心戰略的執行:在保持核心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上,集團將進一步整合資源,依託李寧科技平台,在跑步、籃球、綜訓、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生活等細分領域中持續完善專業產品矩陣,並深化運動精神與品牌的融合,提升品牌在核心業務領域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同時,集團將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在堅守單品牌戰略的同時,拓展多元的穿搭場景,深度融入運動潮流文化,推出集科技與時尚於一身的運動產品,並且率先佈局體育消費新賽道,特別是在女子、戶外和青少年市場方面,力求在這些新興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推動業務的多元化拓展。另外,集團致力於實現對目標市場全面覆蓋,力求在每個渠道中創造生意機會,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並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 優化運營效率:為確保「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的有效執行,集團將專注於運營提效。通過深化跨部門協同,精簡業務流程,實現商品管理、全渠道整合及供應鏈協同的高效運作。同時,採取精細化管理手段,嚴格把控成本與效益,確保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在組織層面,集團精簡管理層級,優化人才結構,培育高效團隊,促進組織協同,以加速決策進程,提升執行力,構建靈活且高效的運營架構。 夯實基礎支撐:在基礎支撐方面,集團將確保財務體系的穩健運行,加強資金管理和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財務透明度,為長期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務基礎。同時,集團將深化數智賦能,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提升業務決策的科學性和市場響應的敏捷性。通過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工具,集團將增強對市場趨勢的洞察力和對消費者行為的理解,從而驅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為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集團執行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李寧先生總結:「展望2025年,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中國的居民消費將展現出較大增長潛力,作為一家長期紮根中國市場、專注於專業運動領域的企業,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也將積極把握這一契機,推動業務的高質量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品牌於2025-2028年再度成為中國奧委會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合作夥伴,這不僅是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給予李寧品牌的充分信任和賦予的責任,也是對集團專業性和創新力的高度肯定。李寧品牌將始終秉持『以體育精神服務大眾』的核心價值觀,致力於成為源自中國並被世界認可的、具有時尚性的專業運動品牌,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運動品牌。」 Hashtag: #LiNing #Sportswear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李寧有限公司 李寧有限公司為中國領先的體育品牌企業之一,以經營李寧品牌專業及休閑運動鞋、服裝、器材和配件產品為主。本集團擁有完善的研發、設計、製造、市場營銷、經銷及零售管理能力,目前已於中國建立龐大的零售分銷網絡以及供應鏈管理體系。我們致力於成為源自中國並被世界認可的,具有時尚性的國際一流專業運動品牌企業。 除核心品牌李寧牌外,本集團亦生產、開發、推廣、分銷、銷售多個自有、特許或與本集團第三方設立的合資╱聯營企業經營的其他品牌體育產品,包括紅雙喜乒乓球產品、AIGLE(艾高)戶外運動用品及Kason(凱勝)羽毛球產品。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98 加入收藏 :
嘉里物流聯網股東應佔溢利錄得95%增長

收入及核心純利增長表現超越大市 香港2025年3月28日 /美通社/ -- 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KLN」、「公司」或與其子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0636.HK)今天公佈其2024年全年業績。 集團財務摘要 收入*增長23%至582.74億港元(2023年:474.08億港元) 核心經營溢利*增長23%至27.25億港元(2023年:22.07億港元) 核心純利*增長12%至13.57億港元(2023年:12.14億港元) 股東應佔溢利為15.42億港元,增長95%(2023年:7.91億港元) 綜合物流業務錄得分部溢利*12.51億港元(2023年:12.89億港元),下跌3% 國際貨運業務錄得分部溢利*19.50億港元(2023年:14.00億港元),增長39% 建議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將於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或前後派付 * 僅就持續經營業務而言 KLN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張炳銓表示:「2024年,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然而,宏觀市況仍面臨各種挑戰。KLN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善用集團網絡資源,為客戶提供具彈性及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集團充分展現韌性的成果體現在我們2024年的業績上,KLN全年收入及核心純利均錄得雙位數增長,表現勝於國際同儕。我們亦欣然公佈由『嘉里物流聯網』更名為『KLN』的環球品牌重塑計劃,『KLN』現時是家傳戶曉、客戶已熟悉和信賴的品牌,有助推進集團的發展邁向新一頁。」 綜合物流 由於香港及中國內地等主要市場經濟受到外部環境改變和內部消費轉型影響,導致集團綜合物流業務的分部溢利下降3%。縱使面對香港及中國內地嚴峻的經營環境,KLN透過抓緊其他亞洲市場的增長,及推出了一系列優化成本措施減低營運成本,包括精簡程序和人力資源運用,成功收窄分部溢利的跌幅。 香港綜合物流業務分部溢利下跌12%,歸因於內部經濟低迷,市民和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中國內地綜合物流業務分部溢利錄得11%跌幅。 亞洲其他地區的綜合物流業務受惠於印度、新加坡及越南的增長,以及泰國Kerry Siam Seaport的穩定業績所帶動,錄得25%升幅。KLN憑藉在東南亞的廣泛網絡和多元化業務組合,於2024年成功把握了中國企業出海政策的機遇。 國際貨運 2024年,受惠於中國內地、美國、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等主要市場增長,集團國際貨運業務錄得39%升幅。 紅海局勢令海運運費自2024年5月開始急升,海運市場更在2024年第三季出現供不應求情況,KLN充分把握機遇,為客戶提供市場少有的承包艙位。KLN專注服務主要客戶並成功改善分部溢利,繼續維持全球第一大亞洲至美國貿易航線無船承運商之地位。 於2024年,KLN的工業項目物流分部加強其服務能力,並為集團貢獻近17億港元收入,相信於未來數年將成為集團另一個增長亮點。 集團與順豐控股於2023年11月投入營運的合資公司,於中國鄂州機場國際貨運站提供地勤服務,並在2024年首年錄得超過2億港元收入貢獻,表現遠勝預期。 品牌重塑為「KLN」 集團正將「嘉里物流聯網」品牌重塑為「KLN」。品牌重塑工作為公司帶來寶貴機會,以進一步建立更一致及與眾不同的企業形象,並強化自身獨特的策略定位及對客戶的價值主張。集團將於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逐步停止使用若干現有嘉里授權商標及以「嘉里」作為公司名稱的一部份。 張炳銓總結︰「我們預計供應鏈非正常化在2025年會持續。政策環境波動將促使更多企業把投資重心轉向東南亞或南亞地區。這些地區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KLN綜合物流業務的增長亮點。我們亦將積極善用現有多元化市場佈局,包括廣泛的海外倉庫配置和空海運網絡,抓緊新政策下供應鏈重塑產生的新商機。憑藉KLN獨特的競爭優勢,加上把握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新機遇,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業務整體上升,並將未來增長潛力反映在以KLN作品牌的公司市場估值上。」 -完- 關於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636.HK)  KLN是以亞洲為基地,擁有高度多元化業務及強大亞洲網絡覆蓋的國際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業務涵蓋一系列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運(海陸空、鐵路及多式聯運)及電子商貿,以及工業項目物流和基建投資等。 KLN的辦事處遍佈全球59個國家及地區,於全球一半新興市場設立據點,其多元基建設施、廣泛國際樞紐覆蓋和本地專業知識遍及中國內地、印度、東南亞、獨聯體、中東、拉美及其他地區。 KLN於2024 年全年收入*近600億港元,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是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 * 僅就持續經營業務而言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5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7 日 (星期日) 農曆三月三十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