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新聞搜尋結果, 共 58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南臺科大推動科學教育 結合資訊傳播課程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主任盧祐德教授長期致力於推動資訊傳播教育,他指出,科學是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體系,涵蓋了關於萬物的解釋和預測,並能夠經由實驗與檢驗來證實其真實性。科學強調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這正是科學探索的精髓。盧教授認為,寫作是理解科學的最佳方式,優秀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幫助人們表達科學知識,更有助於建立正確的科學思維。 鄭祿平教授則強調,科學探究需要以「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系統化地思考問題,蒐集資料並對問題進行全面性的了解,正是科學探究的核心。科學探究的過程不僅是一種方法,還是一種思維方式,透過實作來達成探索和理解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學教育,並結合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的媒介寫作課程,我們邀請了「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的執行長蔣振宇,為同學們帶來「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獲獎作品解析講座,以及大專社會組競賽的參賽技巧分享。藉此機會,蔣執行長將介紹科學探究競賽如何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並幫助他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024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主辦,旨在讓科學更貼近生活,並提升國人對科學的熱情。此次競賽的宗旨是從科學探究出發,鼓勵參賽者以多元且生活化的方式探索科學,讓更多人學會用科學敘事的技巧來呈現和分享他們的發現。 蔣振宇執行長在課程中指出,擁有主動學習的意願是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他強調,實驗操作被認為是許多教學研究中最有效、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方式之一。通過「動手作」,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實驗,進一步理解科學原理,並在過程中培養對科學的興趣與觀念,激發創造性思維。從紮實的基礎理論教學出發,透過多樣化的原創實驗和活動,結合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數學等領域,幫助學生綜合學習素養,並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經驗,真正做到手腦並用。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668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國小組第二名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專訪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 國小部 何夢青老師,指導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陳芊樂、陳思庭、廖婕琋、陳霏飛同學,參與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榮獲國小組第二名,主題是「蘇丹紅是蝦米? 食品添加色素食安問題之探究」,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接受專訪,老師和學生們都非常的興奮和期待。 今年的三月蘇丹紅工業染色色素被不肖商人用來進行食品染色添加,導致全台食品添加色素食安問題浮上新聞,大肆被報導及廠商被嚴格檢驗,也因次學校得營養午餐全面禁用各種調味料。我們好其蘇丹紅是什麼?我們聽過紅色食用色素,還有天然的甜菜根紅、胭脂紅、紅椒紅色素,在我們平常吃的糖果餅乾食品裡充斥著各種色素,到底什麼是蘇丹紅呢? 我們在自然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與閱讀來進行了解蘇丹紅的危害;更利用現有的辣椒粉、紅色色素及新鮮的胭脂樹果實所萃取的胭脂紅進行不同溶液的溶解及在棉紙上的毛細現象分析進行比較,發現水溶性及油溶性色素的不同。藉由探究過程學習杜絕人工添加、選擇健康且營養的天然食物,達到均衡飲食的好習慣。 【圖二】國小組第二名的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專訪現況   為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興趣與推廣科學教育,此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合辦的「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競賽著重於培養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教師及師培生、大專院校學生及社會人士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競賽攤位展示了多個生活化科普的實驗和互動活動,讓參觀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與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包含大陸地區、澳門、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地皆有作品參賽,已連續4年報名隊伍數超過千件,只有6%的團隊能夠進入決賽。   一個民間發起辦理的競賽可以持續超過十年實屬難能可貴,科學探究競賽大會為能推廣選手作品,已將歷屆作品放置於國網中心主機,累計有近萬件多媒體作品,可提供師生與社會人士學習,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能持續關注競賽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 【圖三】國小組第二名的隊伍師生非常開心能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分享作品研究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249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普高組 優選 澳門海外隊伍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線上專訪

2024年度「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澳門培正中學在本屆比賽中表現優異,成為焦點。由馮敏瑩 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包括駱靖麟、李驊洛、岑芷羚、麥家浩四位同學,憑藉主題為「探究影響黑枸杞中花青素穩定性的因素 」的出色研究,奪下普高組優選。他們的研究引人注目,並於12月3日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台接受線上專訪。團隊師生均表達出高度的興奮與期待,將這次競賽視為珍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本實驗旨在研究黑枸杞中花青素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並通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探究性實驗,以了解影響花青素穩定性的因素。本研究以黑枸杞為原料,製作了黑枸杞花青素提取液,分別從溶液的pH值、金屬離子、溫度三方面探討影響黑枸杞中花青素穩定性的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量不同pH值溶液中花青素的吸光度,以評估其穩定性。 【圖二】普高組 優選的澳門海外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線上專訪過程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並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及五大博物館合辦,致力於提升全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並鼓勵跨國科學交流。今年科學節活動展示了多項生活化科普實驗,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樂趣,宣導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澳門、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國際隊伍。此次馬來西亞隊伍的傑出表現不僅彰顯了該競賽逐步成為亞太區域科普教育平台的地位,更為推動科學普及與跨國交流注入新動力。 「科學探究競賽」自發展至今已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推手,並通過國網中心提供歷屆參賽作品供社會大眾學習,累計作品近萬件。大會鼓勵所有對科學有興趣的師生與社會人士,持續關注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將科學知識融入生活。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689 加入收藏 :
「2024 CGGC 網路守護者挑戰賽」決賽圓滿落幕,規模再創新高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攜手資安社群NDS次世代創新數位安全協會,共同舉辦「2024 CGGC網路守護者挑戰賽」(Cyber Guardian Grand Challenge),昨(12/6)日於臺南沙崙資安基地舉行決賽。本次比賽首次融合虛實整合技術及添加大語言模型對話元素,透過即時的資安攻防展示與實體機器計分車的高速穿梭,呈現出前所未見的比賽張力和感官衝擊。經過激烈競爭,「海狗再打十年」隊最終脫穎而出,榮獲冠軍並獨得10萬元獎金。 「2024 CGGC網路守護者挑戰賽」共吸引近150支隊伍、500位參賽者參與,其中有多位中學生參賽,顯示競賽知名度與熱度在高中與大學院校間快速提升。比賽創新地將AI應用和CPS(Cyber-Physical Systems)虛實整合技術引入CTF(Capture the Flag)搶旗競賽模式,不僅擴大比賽的技術挑戰性,也讓參賽者感受到網路與實體交互影響的創新感官衝擊。競賽也首次注入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對話,為比賽帶來話題性的新互動方式,參賽者可以展現駭客技術,藉由與平台對話,找出隱藏的競賽題目,體驗生成式AI所帶來的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和資料下毒(data poisoning)等資安挑戰。 「2024 CGGC 網路守護者挑戰賽」分為線上初賽與實體決賽。初賽為期36小時,於國研院國網中心的「雲端資安攻防平台」(CDX)上進行,採積分制的Jeopardy CTF賽制,取前10名隊伍晉級實體決賽。決賽於臺南沙崙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舉行,參賽隊伍除較勁攻擊技巧外,也需快速掌握系統漏洞並加以防護,現場並結合實體設備和模擬場域,使參賽者能即時掌控攻防情勢。此外,賽事當天也舉辦CTF技術交流活動,邀請資深CTF出題者及參賽者分享技術經驗,促進技術社群的知識交流。 為深化南部地區的資安能量,本次比賽特地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資安社、中南部資安交流社群UCCU Hacker、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FRC 6998等社群共同參與,並借助臺南沙崙資安基地匯集南部產官學研的力量,打造更完善的資安生態系。這場比賽不僅增強了南部地區在資安領域的技術合作,也提供了熱愛資安和機器人技術的學生們展示技藝的舞臺。 國研院國網中心蔡孟勳副主任表示:「資安是所有產業的必要環節,國網中心期望透過這樣的賽事,為學研界提供一個展示技術的舞臺,並凝聚資安領域的熱情與專業。希望未來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才投身資安行業,為臺灣的整體資安防護增添更多實力。」國網中心網路與資安組李柏毅組長補充:「今年比賽規模空前,成功引入虛實整合與AI技術,結合南部資安社群的力量。更令人欣喜的是,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高中生,表現出對資安的濃厚興趣,這顯示資安教育與觀念正在向下扎根。」 2024 CGGC 網路守護者挑戰賽的圓滿落幕標誌著臺灣資安競賽的新里程碑,未來,國研院國網中心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深化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強化臺灣在全球資安領域的競爭優勢。

文章來源 : A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235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國小組佳作A0127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專訪

高雄市三民區陽明國小 薛育青、許力引老師,指導吳翊瑒、許瑜恬、林恩嫺、黃綺禛同學,參與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榮獲國小組佳作,主題是「小心!揍到「鐵板」~脹流性流體的特性探討 」,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接受專訪,老師和學生們都非常的興奮和期待。 團隊們透過實驗設計與操作,我們探討了有關「脹流性流體」的問題,包含:探討脹流性流體的原理與特性;測試可以調製成脹流性流體的粉類及其最佳粉水比例;實驗水的酸鹼度、溫度對脹流性流體形成的影響;測試外力大小的變化,對脹流性流體黏度的影響。最後檢測五種非牛頓流體的減速效果。   【圖一】國小組佳作的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專訪   為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興趣與推廣科學教育,此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合辦的「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競賽著重於培養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教師及師培生、大專院校學生及社會人士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競賽攤位展示了多個生活化科普的實驗和互動活動,讓參觀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與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包含大陸地區、澳門、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地皆有作品參賽,已連續4年報名隊伍數超過千件,只有6%的團隊能夠進入決賽。   一個民間發起辦理的競賽可以持續超過十年實屬難能可貴,科學探究競賽大會為能推廣選手作品,已將歷屆作品放置於國網中心主機,累計有近萬件多媒體作品,可提供師生與社會人士學習,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能持續關注競賽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326 加入收藏 :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普高組 佳作馬來西亞隊伍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線上專訪

2024年度「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馬來西亞巴生興華中學在本屆比賽中表現優異,成為焦點。由陳彥佑、洪福孝兩位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包括莊惠晴、譚啓鋆、林佳權三位同學,憑藉主題為「發光桿菌屬的發光特性研究與其在水質檢測的應用」的出色研究,奪下普高組佳作。他們的研究引人注目,並於11月19日受邀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台接受線上專訪。團隊師生均表達出高度的興奮與期待,將這次競賽視為珍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在馬來西亞,其中一個導致水源污染的重要因素是由工廠所排放的廢水中重金屬濃度過高。因此團隊思考,需要一種快速、方便且適合非專業人員使用的水質檢測方法。參賽者們利用發光桿菌屬(Photobacterium spp.)對重金屬的高敏感性設計了一套檢測系統,只需透過測量其發光強度即可達到快速檢驗所排放的廢水是否具有重金屬污染的目標。經實驗證明本文所設計的檢測系統能偵測水中銅離子的存在,其設計結構和操作方式都相對簡單,也方便攜帶。 【圖二】普高組 佳作的馬來西亞隊伍接受國立高雄教育電台線上專訪過程 「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並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及五大博物館合辦,致力於提升全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並鼓勵跨國科學交流。今年科學節活動展示了多項生活化科普實驗,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樂趣,宣導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已經邁入第1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27隊伍報名,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澳門、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國際隊伍。此次馬來西亞隊伍的傑出表現不僅彰顯了該競賽逐步成為亞太區域科普教育平台的地位,更為推動科學普及與跨國交流注入新動力。 「科學探究競賽」自發展至今已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推手,並通過國網中心提供歷屆參賽作品供社會大眾學習,累計作品近萬件。大會鼓勵所有對科學有興趣的師生與社會人士,持續關注官網及大會精心製作的影片,將科學知識融入生活。  

文章來源 :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71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9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