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竹東高中高一學生袁靖謙在2025年曼谷國際發明展(IPITEX)中,以其創新作品「多功能水塔」勇奪金牌,並榮獲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證書及特別獎,為臺灣爭光。本次展覽吸引來自22個國家的發明人才,超過2000件參賽作品競逐,充分展現全球創新能量。 曼谷國際發明展為全球規模盛大的創新盛會之一,每年於泰國舉行,旨在發掘與表揚優秀發明人才。本屆展覽於2025年2月2日至6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舉行,涵蓋科技、環保、醫療、工業設計等多元領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創新者共襄盛舉。 袁靖謙的「多功能水塔」在傳統水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突破性改良,不僅大幅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亦具備節能特性,兼顧實用性與環保價值。在比賽過程中,她獨自應對評審提問,展現卓越的邏輯思維與臨場應變能力。她表示,此次參賽不僅讓她獲得國際肯定,也進一步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希望能將技術推向市場,為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袁靖謙的發明之路始於國中一年級,當時她參與官賢相老師的科學發明課程,與團隊共同開發「防倒杯墊」,該作品曾參加九場國際發明展,累積榮獲12項大獎。官老師秉持「學好戒壞、邁向卓越」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專業態度與最佳競賽精神。 在本次比賽中,袁靖謙秉持老師的教誨,除用餐時間外,全程皆備戰狀態,藉此表達對發明與比賽的尊重,也展現了對自己作品的自信,贏得現場參展者與評審的高度肯定。其母親感性表示:「相信才會看見,堅持才會實現。從國一的『防倒杯墊』到現在的『多功能水塔』,我們始終全力支持老師與孩子,因為我們相信這條路能帶給她成長與無限可能。」 竹東高中對袁靖謙的卓越表現深感驕傲,特別於開學日公開表揚。校長詹文克表示,她不僅學業成績出色,尤其在英語領域表現突出,更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並在運動方面表現傑出,展現出色的綜合素養。此外,她同步修讀加拿大布萊斯學院雙聯課程,展現卓越的學術企圖心。 此次榮耀更是竹東高中教育成果的展現。師長們期許她未來持續發光發熱,將創新理念落實於社會應用,為世界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說,這次的獲獎不僅是對學生們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官賢相指導下,科學佳團隊努力不懈創新精神的肯定。他表示,這些年輕發明家展現出的創意和實力令人印象深刻,相信這些發明將在未來的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期待這項發明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台灣的科技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指導老師官賢相及袁靖謙—作品「多功能水塔」
樹德科技大學副教授暨系主任陳文亮率領團隊,在2024克羅埃西亞INOVA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金牌,並榮膺羅馬尼亞特別獎,彰顯樹德科技大學在智慧環保領域的創新實力。本次參賽作品「智能衣物回收裝置」旨在解決現有舊衣回收系統中效率低下、衛生問題以及便利性不足的困擾,結合物聯網技術,以多功能設計全面提升回收效率和衛生水準,並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此智能裝置致力於支持SDG目標11(永續城市與社區),透過提升社區衣物回收設施的可及性和衛生標準,鼓勵市民積極回收、減少浪費,並改善環境品質;同時響應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提升舊衣回收效率、延長衣物使用壽命,推動資源循環利用。裝置也支持目標13(氣候行動),藉由減少碳排放助力氣候變遷緩解。 這款智能裝置由陳文亮教授領軍,團隊成員包括簡千昀、曾慧恩與張恩慈三位學生。裝置內部設有容量偵測器,並可與手機應用程式連動,使用者可透過手機查看回收箱容量,節省時間,提升使用體驗。同時,回收人員可經由應用程式掌握回收箱位置,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其內部搬運箱與推車設計更強化了回收過程的衛生性,使回收人員無需徒手接觸舊衣物,降低細菌傳播風險。 陳文亮指出,此裝置的模組化設計可靈活堆疊擺放,適用於工廠及公共空間,有效解決衣物堆積問題。此外,裝置採用澄黃色高辨識度外觀,提升了識別度,並避免傳統回收箱易被誤認為其他設施的情況。裝置還加入了IC卡會員集點功能,用戶每次回收皆可累積積分並參與獎勵活動,促進大眾積極參與回收,從日常行動支持永續發展目標。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樹德科技大學在INOVA中斬獲金牌及羅馬尼亞特別獎,不僅代表該校在智慧環保技術的創新能力,更展現出台灣年輕一代對全球環保議題的積極參與。這項榮譽不僅為台灣增添光彩,也為推動智慧回收系統注入了新動能,加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進程。
在2024 IWIS國際華沙發明展中,樹德科技大學以其創新作品「多功能量測裝置」脫穎而出,榮獲金牌,展現了學校在科技創新及應用領域的卓越成就。 此次參賽作品由樹德科技大學的副教授兼系主任陳文亮帶領,團隊成員包括學生姚頴良和劉佳珠。這款多功能量測裝置以人性化設計為理念,整合了體溫、身高及體重的測量功能,並運用藍牙傳輸技術,透過手機APP進行數據的記錄和分析,讓家長能夠輕鬆追蹤幼兒的成長過程。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幼兒照護的便利性,還減少了家庭空間的佔用,滿足了現代家庭對多功能育兒產品的需求。 陳文亮副教授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科技的力量,支持家長更好地照護幼兒,並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這款裝置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需求,並力求簡單易用,這也是我們獲得國際認可的原因之一。」他還強調,這一成就不僅是對團隊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樹德科技大學在科技研發領域持續努力的見證。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樹德科技大學的作品在展會中還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的注意。這次參展不僅是展示創新成果的平台,也是樹德科技大學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的重要機會。 陳文亮副教授進一步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培養更多科技人才,並致力於為社會帶來更實用的解決方案。樹德科技大學將在未來的國際發明展中繼續參與,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並推動更多優秀作品的誕生,為人類的進步與福祉貢獻力量。
(TIPPA特派員-華沙報導) 處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 IWIS國際華沙發明展中以「廢棄鋰電池酵素降解暨分解技術」勇奪金牌及羅馬尼亞特別獎。本屆IWIS發明展匯聚了來自全球的頂尖發明家,展示各式前沿科技創新,而處鋰科技的創新發明成功吸引了評審團的目光,以其環保及高效能的技術脫穎而出。 「廢棄鋰電池酵素降解暨分解技術」是一種環保且無毒的電池回收方法,能將廢棄鋰電池有效分解,並達到高達90%的回收效率。此技術不僅為回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也符合全球ESG減碳需求,對環境保護作出實質貢獻。透過專有的酵素粉末技術,處鋰科技的系統能夠分解電池中的各種成分,並回收數十種不同的有用材料,且全程無毒,不產生空氣污染。 處鋰科技董事長陳文賢憑藉多年技術研發及環保理念,成功研發出此具前瞻性的廢棄電池回收技術,為解決當今社會中廢棄鋰電池回收問題提出了新方案。陳文賢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展此技術的應用範圍,積極推動技術移轉與產學合作,為全球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帶來更大的效益。 本次榮獲羅馬尼亞特別獎,進一步肯定了處鋰科技在環保技術上的創新價值,並提升了台灣在國際綠色技術領域的影響力。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也表示,處鋰科技的卓越表現,為台灣在國際發明舞台上再添一筆光輝的記錄,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技術成果推廣至國際市場,展現台灣的研發實力。
(TIPPA特派員-華沙報導)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詹子奇副教授帶領發明團隊,參加2024 IWIS國際華沙發明展,以「環境監視系統」創新發明品榮獲金牌及加拿大特別獎。本屆IWIS發明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頂尖發明家,競賽項目涵蓋各種創新技術,而虎科大團隊憑藉其卓越的技術創新及實用性,受到國際評審的高度讚賞,最終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此次獲獎作品「環境監視系統」針對工業環境中的安全需求設計,透過多個感測器的協同工作,能即時定位並追蹤異常狀況,包括火災、毒氣外洩、非法入侵等。該系統經伺服端的資料整合分析後,能迅速生成精確的位置資訊,為管理者提供更有效的應變策略。 該參賽團隊由詹子奇副教授領軍,成員包括研究生林欣賢、呂恒瑜、宋啟航、劉浩佑及烏瑪爾(UMAR FAROOQ),皆來自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團隊成員分工協作,充分展現創新實力,並致力於將此技術應用於實際場域,提升環境安全水平。 團隊榮獲的加拿大特別獎進一步證明了該作品在國際上的技術價值與應用潛力。詹子奇副教授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動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讓「環境監視系統」的技術廣泛應用,進一步促進環境安全管理的提升。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本次佳績彰顯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在創新研發上的卓越成就,並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贏得更多肯定。詹子奇副教授進一步指出,發明團隊將繼續參與各項國際發明競賽,展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科技研發實力,並為全球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作出實質貢獻。
(TIPPA特派員-克羅埃西亞報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2024年10月16日至10月19日於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雷布舉行的克羅埃西亞INOVA國際發明展上大獲全勝,共攜三項創新作品斬獲金牌,並贏得一項英國特別獎,充分展示了該校在科技創新與實用技術上的卓越成就。這三件作品分別涵蓋智慧窗、磁性傳動裝置、自整流記憶元件等領域,均以突破性的技術與設計受到評審高度評價。 由吳知易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的「以二甲基芴基雙咔唑和噻吩共聚物製備電致變色元件之長效轉換穩定性佳與高光學對比智慧窗」技術尤為出眾,成功榮獲金牌及英國特別獎的雙料榮譽。吳知易教授帶領研究生鄭筑、詹靖潔與葉峻傑合力打造出這款智慧窗,以其高光學對比和穩定的長效轉換,為現代建築的節能需求提供了革命性解決方案。該智慧窗能自動調節光線透過率,透過簡單的電力切換調節窗戶的顏色與透光性,既符合環保節能的需求,也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另一項獲獎作品「具扭矩調整功能之捲揚機磁性傳動機構設計與製作」,由吳益彰教授帶領的團隊所研發,亦在本次展會上獲得金牌殊榮。吳教授指導學生張純瑄、黃彥維及謝宗穎共同設計的磁性捲揚機,採用無接觸的磁性傳動技術實現了靜音運作、扭矩調節及過載保護等功能。此裝置不僅大大提升了機械操作的安全性,還通過磁性滑脫機制確保在負載過重時自動解鎖,避免了傳統機械裝置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許智傑教授所率領的電子工程團隊則以「Cu/STO/p+-Si自整流記憶元件研製」摘下另一面金牌。團隊成員包括蕭凱澤、蕭政凱、邱子榮及許閔貽,他們成功開發出具備高整流比與高耐用性的自整流記憶元件,並以低功耗與長效使用壽命的優勢,解決了傳統記憶體架構中的潛行電流問題。此項技術未來有望在高密度嵌入式儲存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表示,此次榮獲的多項國際獎項,充分展現了雲科大在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與創新力,也印證了雲科大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強大競爭力。隨著未來對綠色節能和高效存儲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雲科大的創新成果預計將進一步推向市場,為國內外產業提供更多具有永續性和前瞻性的技術支援。
A12 藝術空間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