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區塊鏈」新聞搜尋結果, 共 969 篇 ,以下為 385 - 40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上海數據交易所受邀參加巴塞爾峰會

瑞士巴塞爾2024年5月11日 /美通社/ -- 5月6日至8日,2024國際清算銀行創新峰會在瑞士巴塞爾舉行,圍繞「引領快速創新」的主題,探討技術創新的加速發展如何為金融機構和中央銀行帶來更多機遇,以及中央銀行如何應對技術創新帶來的風險。本屆峰會匯聚了全球政策制定者、金融和技術領域企業家以及學術界人士,包括法國央行、印度儲備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意大利央行、瑞士央行、摩根大通、花旗、瑞銀、匯豐銀行、倫敦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高管代表,以及來自劍橋大學等高校學者。上海數據交易所受邀出席峰會,並參加5月8日的「代幣化」技術圓桌分組會議,與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負責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紐約聯儲銀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專家等嘉賓一同探討數據資產金融化和「代幣化」的探索與實踐。 上海數據交易所參加5月8日舉辦的“代幣化”技術圓桌會議。 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在峰會上致辭時表示,中央銀行有責任支持發展與未來趨勢相適應的金融體系。一是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對現有金融體系和基礎設施進行調整和改進。二是敢於大步跨越,從根本上重新思考金融體系,促進全新架構的發展。比如,「代幣化」便是一項對金融體系具有變革潛力的技術,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加快金融交易的速度、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正日益成為數字化時代全球金融創新和金融競爭的重要方向。中國是首個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並在發展數據要素進程中創新提出了數據資產的概念,首次將滿足條件的企業數據資源計入資產負債表。數據資產作為新型資產標的,可以像傳統金融資產一樣進行質押、出資、轉讓、證券化、通證化。 本屆峰會期間,上海數據交易所分享了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相關實踐,並與各國金融機構代表一同探討了智能合約、「代幣化」、央行數字貨幣(CBDC)等金融技術創新的發展趨勢。在8日舉行的「代幣化」技術圓桌分組會議上,上海數據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劉小鈺介紹,上海數據交易所建設DCB(Data-Capital Bridge)基礎設施,作為數據資產信息披露的載體,有效鏈接了銀行和企業,提供了授信過程中的資產登記、資產估值、動態披露、資產處置的關鍵功能,能夠全面、動態、實時、准確地披露數據資產形成與確認、流通與融資的全過程。通過資產登記確定產權,通過場內交易提供估值基礎,通過動態披露保障持續監管,通過資產處置明確資產處置路徑,使得數據要素能夠很好嫁接資本要素,鏈接「代幣化」生態系統和傳統金融生態系統。近半年,上海數據交易所幫助近10家企業共獲得3000多萬貸款, 其中一家企業, 基於場內交易為銀行提供了估值基礎, 從50萬提高到200萬額度。 未來上海數據交易所會建設數據資產交易市場,尤其探索數據資產通證化的可能性,依托區塊鏈、智能合約等關鍵技術將數據資產「代幣化」,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獲得一級、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資金支持,進一步促進數據的加工使用和高價值供應。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58 加入收藏 :
信昇亞洲指數宣布推出 信昇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和 信昇比特幣/以太幣比例加權指數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5月9日 - 信昇亞洲指數於今日宣布推出信昇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和信昇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比例加權指數。 這兩隻指數是為了初次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初學者而設計,並給他們提供基礎知識及入門的加密貨幣市場投資工具。近來,各國傳統金融機構及監管者趨向先接受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皆因這兩隻加密貨幣的市值和交易量佔據主導地位。信昇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和信昇比特幣/以太幣比例加權指數只有兩隻成分幣-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因而比較容易給個人投資者理解和接受。根據信昇亞洲指數2024年第一季度的檢討結果,比特幣和以太幣共佔據了總市值的68.87%和總交易量的56.68%。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和監管者的取態,特別在監管者更希望投資者僅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幣而不是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的監管環境下,信昇亞洲指數推出新指數。 兩隻新的指數除了跟蹤比特幣和以太幣表現的基準化的功能外,同時亦為加密貨幣現貨ETF產品的發行商和基金經理提供跟蹤標的和投資工具。信昇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是由兩隻權重相等的指數組成- 信昇比特幣指數('IXBI')和信昇以太幣指數('IXEI');而信昇比特幣/以太幣比例加權指數是由根據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市值來確定權重的兩隻指數組成的指數,權重分別是74.97%和25.03%(請參閱附錄 1)。因為施加更多權重在以太幣上,這兩隻指數的長期收益表現優於加密貨幣市場和比特幣的表現,同時具有分散風險的功能(請參閱附錄 2)。 附錄 1 信昇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50/50)與 比例加權指數(Proportional)成分幣比重 加密貨幣指數名稱 90天加密貨幣平均市值(美元) 90天加密貨幣平均交易量(美元) 指數水平* 累計總市值覆蓋率 均權指數中比重 比例加權指數中比重 信昇比特幣指數 $1,048,001,688,171 $34,255,641,195 16833.37 51.63% 50.00% 74.97% 信昇以太幣指數 $349,874,454,279 $16,226,856,611 30077.54 68.87% 50.00% 25.03% * 2024年3月31日 信昇比特幣指數與信昇以太幣指數的相關性 1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1 年 3 年 5 年 發佈以來 年初至今 相關性 0.8892 0.8005 0.7663 0.7922 0.8248 0.7974 0.7954 0.8006 截至2024年3月31日 附錄 2 信昇加密指數系列統計比較 指數名稱 表現 標準差 [SD](月度收益率) 收益風險比率* 1年 (%) 3 年 (%) 發佈以來(%) 1年 (%) 3 年 (%) 發佈以來(%) 1年 3 年 發佈以來 信昇加密貨幣指數 119.43 35.77 1258.94 45.21 120.88 173.37 2.64 0.30 7.26 信昇比特幣指數 148.18 18.28 1583.34 50.95 117.85 171.17 2.91 0.16 9.25 信昇以太幣指數 95.17 89.64 2907.75 44.94 139.54 209.81 2.12 0.64 13.86 信昇比特幣/以太幣均權指數 111.37 55.89 2245.55 46.43 126.25 178.19 2.40 0.44 12.60 信昇比特幣/以太幣比例加權指數 123.71 27.20 1700.37 48.39 122.59 172.80 2.56 0.22 9.84 截至2024年3月31日 * 收益風險比率:指數收益表現 / 指數收益標準差 Hashtag: #信昇亞洲指數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信昇亞洲指數(“IX Asia Indexes”)與信昇亞洲指數顧問委員會信昇資本國際有限公司是一間證券投資顧問及指數公司。其指數業務-信昇亞洲指數提供實時數字資產和創新指數,信昇加密貨幣指數屢獲殊榮,每天24 小時(24x7)指數發怖。自 2018 年 12 月在香港推出首個加密基準指數以來, 信昇加密貨幣指數系列已擴展至27隻指數,包括 1 隻市場指數、2 隻單幣指數(設計用作交易所推出期貨之用)、 16 隻現貨結算標準價格指數, 2隻行業指數及6隻基金(等權、平方根市值)系列指數。為確保指數的編算方法和運營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信昇亞洲成立了其指數顧問委員會。指數委員會邀請了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參與,包括基金管理,交易所,經紀,金融區塊鏈以及加密服務等領域。指數顧問委員會將每年召開四次會議,討論與 IX 亞洲指數有關的事項,包括監察並指導信昇亞洲指數的數據來源,編算方法和日常運營,為信昇亞洲指數的未來發展提供專業指導,並根據實際需要處理其他事務及決定。 信昇指數榮獲由經濟通舉辦的2019年和2021年金融科技獎(財富投資與管理)。亦獲得2022年度新城財經台主辦及KPMG 協辦「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大獎」兩項獎項,分別是年度初創企業及「基礎科技-大數據」之獎項。此外,還獲得Echolade主辦的2024年度亞太傑出成就企業大獎。信昇亞洲指數完成了 IOSCO 合規聲明並獲得 ISO/IEC 27001:2013 UKAS 認證。 詳見網站:https://ix-index.com/ 顧問委員會: https://ix-index.com/committee.html 有關 信昇加密貨幣指數信昇加密貨幣指數("IXCI") 在2018年12月12號推出,是香港第一隻加密貨幣指數。指數的基日是2018年12月3日,基值是1000,以美金計算。IXCI的設計旨在簡潔易明並有效反映世界加密貨幣市場的表現。指數的範疇涵蓋加密貨幣市場中累計的流通總市值之⾸的80%,並需要在指數總結⽇期前 90 天內同時符合平均交易量排名高位的要求。這項指數按季進⾏指數總結,並具有快速纳⼊指數的機制。由2022 年 6 月 23日開始,14隻指數實時指數以24x7每5秒發佈一次。所有實時指數發佈數據可以通過信昇亞洲指數數據公司發佈獲取。而 IXCI、IXBI 和IXEI 亦可通過納斯達克全球指數數據服務(GIDS)獲取,代碼為"IXCI","IXBI"和"IXEI",發佈間距保持為 15秒不變。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85 加入收藏 :
MetaComp與博時基金加強合作推動博時加密貨幣ETF向全球投資者推廣

新加坡2024年5月8日 /美通社/ -- MetaComp Pte Ltd 及其關聯公司(統稱為「MetaComp」)與博時基金管理(國際)有限公司(「博時國際」)加強合作,向全球投資者推出備受期待的博時加密貨幣 ETF。 博時國際與 HashKey Capital Limited 共同推出了博時 HashKey 比特幣 ETF(交易代碼:3008.HK)和博時 HashKey 以太坊 ETF(交易代碼:3009.HK),這兩支 ETF 於 2024 年 4 月 30 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開始交易。自發佈以來,這兩支備受期待的產品吸引了國際監管機構和全球投資社區的高度關注,為投資者提供受監管、分散化的方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數字資產市場,標誌著重要一步。 MetaComp作為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授予牌照的領先金融科技公司,專注於安全區塊鏈技術和合規數字資產的推廣,很榮幸能與博時國際建立這一戰略合作關係,共同向全球投資者推廣創新金融產品。依托其專有的客戶資產管理平台 CAMP by MetaComp 以及其深厚的技術和市場專業知識,MetaComp將領導向新加坡及其他地區的投資者推廣博時國際的加密貨幣現貨 ETF。本次合作凸顯了 MetaComp 在相關監管框架內推進金融創新的承諾,同時為全球投資社區提供卓越的價值。 除了引入加密貨幣 ETF 之外,雙方還計劃探索將博時國際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到 MetaComp 的 CAMP 平台中。此整合將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金融工具組合。此外,MetaComp 旨在將其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擴展至博時國際,以提升後者的數字資產管理能力。通過這次合作,雙方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流暢的金融體驗,結合兩家公司的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創新、高品質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 MetaComp 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白波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博時國際深化合作,共同推出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涵蓋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金融領域。MetaComp 致力於在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金融之間搭建橋樑,為客戶提供安全、合規、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以滿足當今投資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如需了解有關此次合作的更多詳情並關注未來的發展動態,請訪問https://www.mce.sg/。 關於MetaComp Pte Ltd (https://www.mce.sg/) MetaComp是新加坡領先的數字資產平台,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根據《2019年支付服務法》授予許可和監管。MetaComp在P2B2C(平台對合作伙伴對客戶)模式下運營,為其客戶提供一套集成的端到端服務,使他們能夠在有安全保障和合規下自信地進入數字資產市場。MetaComp與其母公司Metaverse Green Exchange Pte. Ltd.(獲得MAS許可的CMS持有者,獲准開展經紀和托管等業務)攜手,通過受監管的客戶資產管理平台CAMP推出了一系列服務,允許企業通過場外市場交易和交易所交易服務、法定貨幣支付、數字資產托管,以及主經紀商業務來開發和擴展其數字資產產品。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85 加入收藏 :
2024 年全球最富裕城市

倫敦, May 07, 2024 (GLOBE NEWSWIRE) -- 談及擁有 100 萬美元或以上可投資流動資產的百萬富翁居民數量,美國遙遙領先,有 11 個城市排列在前 50 位,當中包括紐約市。在國際財富移民專家 Henley & Partners 發佈的年報《2024 年全球最富裕城市報告》(2024 World’s Wealthiest Cities Report)中,紐約市穩居榜首。 如今,別稱大蘋果的紐約市居民持有的財富總額超過 3 萬億美元,高於大多數二十國集團(G20)主要國家持有的財富總額。這座城市有 349,500 名百萬富翁和 744 名億萬富翁,而身家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富豪則有 60 人。 緊隨其後排名第二的是北加州灣區(包括三藩市和矽谷)。該地區的百萬富翁人口在過去十年中躍升 82%,現在有 305,700 名百萬富翁和 675 名億萬富翁,而身家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富豪則有 68 人。 東京在十年前曾獨佔鰲頭,惟目前居於當地的高淨值人士(HNWI)數量下降了 5%,僅有 298,300 名百萬富翁,位列第三名。 新加坡的百萬富翁數量在過去十年裡增加了 64%,令人刮目相看,在全球排名中攀升兩位,名列第四:僅在 2023 年,就有大約 3,400 名高淨值人士移居新加坡,這個城邦國家目前擁有 244,800 名百萬富翁和 336 名億萬富翁,而身家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富豪則有 30 人。 倫敦的衰落 多年來,倫敦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但排名持續下滑,目前位居第五名,僅有 227,000 名百萬富翁和 370 名億萬富翁,而身家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富豪則有 35 人,在過去十年間下跌了 10%。 相比之下,洛杉磯在十年間躍升兩位,名列第六,有 212,100 名百萬富翁和 496 名億萬富翁,而身家超過十億元的超級富豪則有 43 人,富裕人口增幅高達 45%。 巴黎是歐洲大陸最富裕的城市,以 165,000 名百萬富翁居民力保第七位;而悉尼在過去 20 年間的財富增長速度異常強勁,高淨值人士達 147​​,000 名,上升至第八位。 Henley & Partners 行政總裁 Juerg Steffen 博士 表示,推動全球最富裕城市蓬勃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金融市場的強勁表現。 「去年,標普 500 指數上升 24%,納斯達克指數則上漲 43%,比特幣升幅高達 155%,這些因素都令富裕投資者的財富繼續增值。 此外,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創造和積累財富提供了嶄新機遇。 然而,即使新機遇湧現,原來的風險依然存在。 烏克蘭戰爭導致莫斯科的百萬富翁人口銳減 24%,跌至 30,300 人,這提醒我們要看清楚,在一個不確定和不穩定的世界中,財富猶如過眼雲煙。」 中國的百萬富翁激增 中國在「最富裕的 50 個城市」(Top 50 Wealthiest Cities)最新排名中佔有顯著地位,其中中國大陸有 5 個城市上榜,如果加上香港(有 143,400 名百萬富翁)和台北(有 30,200 名),則共有 7 個城市上榜。 北京(有 125,600 名百萬富翁)首次躋身十大,在過去十年間,當地的百萬富翁人口激增 90%。香港則下降了四位,排名第九。上海(123,400 人)、深圳(50,300 人)、廣州(24,500 人)和杭州(31,600 人)的百萬富翁人數均錄得顯著增幅。 New World Wealth 的研究主管 Andrew Amoils 表示,深圳是全球富翁人數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百萬富翁人口在過去十年間暴升 140%。 「在過去十年間,杭州的百萬富翁人數亦大幅增加了 125%,而廣州的百萬富翁人數則增加了 110%。 就未來十年的財富增長潛力而言,值得關注的城市包括班加羅爾(印度)、斯科茨代爾(美國)和胡志明市(越南)。 過去十年來,這三個城市的百萬富翁居民人口增長率極為驚人,均超過 100%。」 至於中東,杜拜輕鬆成為該地區最富裕的城市,當地的百萬富翁人口在過去十年增加了 78%,令人刮目相看。 目前,這個百萬富翁之都在全球最富裕城市中排名第 21 位,相信不久就會躋身頭 20 名,雖然石油資源豐富的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尚未進入前 50 名,但增長率卻超過 75%,令其成為未來的有力競爭者。 雖然頭 50 位中並無非洲或南美的城市,但該報告列出了一些後起之秀,包括內羅比(4,400 名百萬富翁)和開普敦(7,400 名)。在過去十年間,這兩個城市的高淨值人士數目分別增加了 25% 和 20%。 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 摩納哥可說是世界上超級富豪的頂尖避風港,平均財富超過 2000 萬美元,亦是人均財富排名最高的城市。 當地超過 40% 的居民是百萬富翁——這一比例是全球城市中最高的。 該市亦在「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World’s Most Expensive Cities)排行榜上高踞榜首,當地公寓房屋的價格經常超越每平方米 35,000 美元。 紐約市排名第二,優質房地產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 28,400 美元;其後是倫敦(每平方米 26,500 美元)、香港(每平方米 25,800 美元)、法國聖讓卡普費拉(每平方米 25,000 美元)和悉尼(每平方米 22,700 美元)。 按此閱覽新聞稿全文 Sarah Nicklin 公共關係主管 sarah.nicklin@henleyglobal.com 手機:+27 72 464 8965 

文章來源 : Notifi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846 加入收藏 :
BingX首席產品官強調聚焦用戶,在牛市中尋求突破

巴黎和迪拜2024年5月6日 /美通社/ -- 作為全球領先加密貨幣交易所BingX的首席產品官,Vivien Lin近期出席了在巴黎及迪拜舉辦的行業頭部活動,強調平台聚焦用戶是其成功的關鍵,也是區塊鏈技術進一步推廣的核心。 The CPO of BingX Cites User-Centric Approach as Core to Bull Run Breakthrough Vivien描繪了不侷限於比特幣及交易平台的區塊鏈宏大願景。她表示該行業充滿了技術創新,在人工智能和遊戲金融(GameFi)領域尤為突出,同時突顯了加密貨幣在推動現實世界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區塊鏈技術的潛力遠超我們所見,它在顛覆遊戲等領域的潛力極大,不僅能夠提供娛樂,還能通過非同質化代幣(NFT)創造有形資產。」 BingX的戰略核心是致力於整合符合用戶日益變化需求的新興Web3技術。Vivien指出公司積極參與Web3,配備專門的研究團隊跟進相關技術,確保提供與平台服務相匹配的最新技術。「我們與開發者和項目方的合作對服務拓展至關重要,確保了我們能夠始終站在創新和用戶滿意度的前沿」。 在TOKEN2049迪拜的一場座談會上,她進一步詳述了BingX的運營理念,包括對可靠安全和持續創新的不懈追求。她說:「我們致力於提供一個安全創新的平台,不僅保護用戶資產,還通過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豐富用戶的交易體驗」。展望未來,BingX在2024年將繼續聚焦用戶,以此出發指導資源配置及產品開發,確保平台繼續滿足並超出全球用戶的期望及需求。 Vivien最後強調了BingX在推動區塊鏈技術採納及應用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充分激發平台造福社群的最大潛力。「我們時刻牢記對用戶的堅定承諾,不僅僅參與區塊鏈革命,我們更是引領革命」。 關於BingX BingX成立於2018年,是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為全球1000多萬名用戶提供比特幣 以太幣現貨、衍生品、跟單和資產管理等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新手到專業人士的不同層級需求。BingX致力於提供值得信賴的平台,賦予用戶創新工具和功能以提升其交易能力。2024年,BingX自豪地成為了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主要合作夥伴,標誌著其在體育世界的首次精彩亮相。 更多內容請參考:https://bingx.com/zh-tw/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52 加入收藏 :
操刀清大劉炯朗館 房元凱大玩異景科技藝術

  耗時兩年改建的清華大學資電大樓「劉炯朗館」以嶄新面貌落成,樹立大門入口上方的立體魔方「All in One」極具視覺張力極獲好評,更成為清大最熱打卡點,設計者同時也是規劃資電館改造工程的大岳設計總監房元凱表示,「劉炯朗館」除硬體改善外,更是設計藝術與數學科技的跨域作品,接下改造自家系館的重責大任,光是大型戶外裝置「All in One」設立位置就提供12種版本,目前映入眼簾的確實是最吸引目光的方案。     坐落於昆明湖畔的資電館是清華大學電機系與資工系早期主要教學基地,也是台灣孕育半導體專業人才重要搖籃之一。2021年聯華電子為感念劉炯朗校長擔任公司獨立董事14年的輔導與協助之情,慷慨捐贈改建。恰巧房元凱正攻讀清大電腦工程的博士班,經常出入資電大樓,在藝術學院院長許素朱教授舉薦下,以其超過20年的空間設計執業背景,再加入自身在AI科技的知識積累,接下改造自家系館的重責大任   房元凱有機融合藝術科技 致敬哲人典範   今年甫取得清大電資學院博士候選人資格的房元凱,回想2021年銜命規劃資電館改造工程的初心,即希望以電腦工程的編程技術代替一般設計採用電腦繪圖的方式創作未來「劉炯朗館」廣場的公共藝術與室內大廳的主要端景,一方面透過學以致用傳達資工系與電機系的系所專業,更希望藉由程式設計創作出的公共藝術能給予資電領域的莘莘學子更多的衍伸啟發,說明科技不僅可應用在電機資訊領域為生活帶來實用價值,科技也能創作藝術為環境帶來美學價值。       要將已有30年歷史的清大資電館進行改建,房元凱說:「除了建築本身的歷史意義外,還要將設計融入劉前校長的人物精神,是最困難的兩道關卡」。清大資電館原為建築界巨擘潘冀代表作,1994年潘冀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院士(FAIA)殊榮,清大資電館即為其送審作品之一;而劉炯朗前校長涉獵廣泛從歷史、文學、社會科學到電腦工程與離散數學都有其專精成就,個人又充滿科技人文精神,對於這樣一位全人典範,房元凱為「劉炯朗館」改建,可是下足苦功,逐一拜讀劉炯朗生平17本著作,最終才能將翩翩君子文風呈現在系館空間中。     設計師房元凱為對前輩建築師潘冀致敬,特意保留原設計精髓,以外覆方式美化建物外觀,並考量綠能環保與永續,採用擴張網降低室內輻射熱。另外,從建築外觀到炯朗典藏館天花都依稀可見利用積體電路電徑的形式轉化為設計的語彙。館內一樓大廳以金屬浪板及鏽蝕版作為主要裝修面材的選擇,希望在理工科系較為陽剛的環境裡,能帶出柔和的氣質空間,烘托出劉前校長強調的科技人文並重的學風。   多元跨域 房元凱藝術理工腦並行   喜歡創造有故事的空間場景向來是房元凱所堅持的設計理念,這回借重公共藝術扮演敘事性設計的載體,像是為效法劉炯朗校長人文與科學並重的精神,房元凱即堅持以數位科技創作來呈現改建案中的公共藝術,如戶外廣場的作品「All in One」與館內立體浮雕「C.L.Liu」同樣有著移步異景的觀賞樂趣,讓內外裝置藝術相互輝映。     「劉炯朗館」鎮館立體浮雕牆位於一樓大廳,以劉炯朗校長學術論文慣用之英文名「C.L.Liu」為名,耗時一年的時間才得以大功告成,房元凱以光柵印刷(Lenticular Printing)的技術將劉炯朗肖像浮雕與超過萬人所引用的ACM學術論文中之精髓-離散數學公式合成一幅立體畫作,不同視角觀賞會浮現兩種不同的成像。其中超過半年的七次打版實驗、數次的電腦數值修改,以及CNC四軸銑床加工技術不斷的測試刀片的刻痕深度與刀片雕刻的方向性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從劇場出身的房元凱,並將系館視為沈浸式演出空間,首先在館外迎賓的是「All in One」,作品由利用數千根的不鏽鋼方管所製成的矩陣魔方,巧妙隱含字母EE(Electrical Engineering)及字母CS(Computer Science)於其中,直接破題EECS電機資訊工程學院的簡稱,隨陽光入射角的變化投射在立體魔方時,廣場地面上也隨時間變化浮現不同的字母倒影,有趣的設計引導觀賞者穿梭系館內外,達到了人與環境相識互動的目的。     房元凱進一步解釋,而當人進入大廳,即可直視前方立體浮雕「C.L.Liu」牆面,還完全看不出圖像,但只要移動腳步從左至右時,則會看到校長身影逐漸顯現;而由右至左移動步伐,則會看到牆面浮出校長論文中的離散數學公式。房元凱表示,自己試圖以公共藝術的活潑性與動態性打破一般對理工科的刻板印象,讓「劉炯朗館」從內到外積極地展現出理工學院的創意與活力。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是清華大學劉炯朗前校長最喜歡講的話,巧合的是操刀劉炯朗館的房元凱也是一位不斷進修學習的學生,幾乎每隔十年就會跨域研讀,像是十多歲就讀北藝大學劇場設計;二十多歲至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研讀建築照明,回國後更是一邊執業,一邊在室內設計領域進修闖下一片天;沒想到十餘年累積四個碩士學位後再踏進校園,竟攻讀建築與電腦工程雙博士,在身兼上課學習、經營公司外,還能協助學校清華大學,完成高難度的系館改建工程,甚至2022年成立新創科技公司,以區塊鏈與AI人工智慧為技術主軸, 進行數位技術整合提供顧問服務,也讓人期待下一個十年,房元凱又將送上什麼樣的作品。

文章來源 : 我為人人創意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23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