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農業」新聞搜尋結果, 共 937 篇 ,以下為 577 - 60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宜蘭縣政府農遊成果發表 打造永續蘭陽風土農旅

圖: 宜蘭永續農遊成果發表會。 【李婉如/ 報導】面對極端氣候,宜蘭縣政府積極投入永續發展,自2020年發布SDGs自願檢視報告,為宜蘭的未來定下永續的目標。宜蘭農村旅遊更是深獲好評,坐擁許多生態旅遊、有機農業等成效,為永續農遊奠定深厚根基,今年首度推出宜蘭永續農遊品牌「永續蘭陽風土農旅」,希冀孕育出與保存珍貴的自然環境資源,並且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休閒農業區發展,整合發展永續農村旅遊面向,並於112年11月10日壯圍沙丘二樓舉辦成果記者會。 圖: 宜蘭永續農遊成果發表會。 透過計畫盤點梳理,計畫納入境內從事農村旅遊之相關青年農民,透過計畫達成扶植並協助青農進一步從事相關服務輔導升級,更藉此同步串聯農村社區與在地,不僅為宜蘭青農厚植根基,持續穩健經營,亦促進宜蘭農業永續發展,同時把旅客人潮帶入農村,注入宜蘭農業新活水。與此同時,宜蘭縣府盤點全縣境內相關永續旅遊資源為基底,今年特別串聯32家宜蘭農村周邊及社區業者,包括農場業者、優質農遊體驗業者、社區合作單位、環保餐廳、環保旅宿、農村文創、原住民部落、青年團隊等,提出8條示範遊程。 圖: 宜蘭永續農遊成果發表會。 宜蘭縣長林姿妙表示8條示範遊程包含一日遊、二日遊及在地出發,旅客可體驗米食 DIY、窯烤披薩 DIY、原民文化體驗、漁港買魚、農事體驗(採蓮花、採甘蔗)、農村文創生活等,走入綠色餐廳、入住環保標章旅館,預計6個月內帶動超過700人次旅客參與,透過玩中學認識環境,支持選購永續生產的作物。不僅如此,還有舉辦輔導說明會,精進業者對於綠色環保標章的認識,一起與業者聯手走向綠色經營者,提高業者的綠色意識,促使他們更積極參與環保事務。 圖: 宜蘭永續農遊成果發表會。 成果會現場聚集8條遊程業者與社區,現場陳列遊程介紹展版與特色產品,以遊程宣傳影片開場,並由縣長林姿妙及與會來賓共同倒下手中的沙,以沙畫描繪出「永續蘭陽風土農旅」,並承諾將繼續堅守永續發展,延續2020宜蘭永續發展目標,並期待打造宜蘭成為淨零環保、永續生活的縣市,致力於建構低碳永續家園、守護水域與海洋、深耕文化傳承,進一步打造宜蘭的好生活。 圖: 宜蘭永續農遊成果發表會。

文章來源 : Hito News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66 加入收藏 :
中正基金會助攜手持修積善協會 解決偏鄉弱勢生計難題

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聯手民間、社區和社會團體,攜手建構了一個基本的民生安全網絡,為豐濱地區的弱勢族群帶來希望和溫暖。協會的努力,特別受益於獨居老人葉阿伯等個案,對他們的生活帶來寶貴的支持和幫助。 今年,協會特別感謝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的慷慨贊助經費,使他們能夠提供幫助給豐濱地區的求助者、急難戶以及貧困個案。採購的愛心食物包成為建構民生安全網絡的重要支持,給予協會服務的弱勢個案提供需求物品。 在過去的五個月中,協會志工們進行總計313次的家訪,覆蓋豐濱和萬榮地區。不僅提供物資救助,透過到宅互動、問候與關心,為弱勢家庭帶來關愛和幫助。特別是類似像葉阿伯這樣的獨老,到宅關心顯得特別重要,簡單的交談、陪伴,增進社會互動,降低孤獨感,給予心靈上的支持。 葉阿伯是一位年事已高的獨居老人,生活行動不便,無法進行工作。他平時依賴長照服務和送餐服務,但在假日時,他需要額外的物資救助來維持生計。由於行動不便,他大多時間待在家中,感到孤獨和無助。然而,志工們的出現為他帶來了新希望。 協會志工王玉真感動的說:「簡單的幾句日常問候,就看到獨居的阿公阿阿嬤開心的笑容,十分高興能夠隨著訪員到案家進行服務,無論是愛心食物包轉贈、日常談話,能夠帶給大家歡樂,收穫良多!」 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和花蓮縣社團法人持修積善協會攜手關心偏鄉弱勢家庭,透過善行義舉與力行實踐,共同創造一個更加溫暖和關愛的社會。彼此共同努力,期許讓更多人能夠看到希望的曙光,重新出發。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60 加入收藏 :
Flagship Pioneering 進軍亞太地區,在新加坡設立區域中心

André Andonian 加入 Flagship,領導亞太地區業務  新加坡 2023年11月8日 /美通社/ -- 生物平台創新公司 Flagship Pioneering 今天宣佈,將擴展業務至亞太地區,並於新加坡開設區域中心。在此之前,該公司於今年初在英國擴展業務。André Andonian 已加入 Flagship 並擔任亞太區主席兼高級顧問,領導 Flagship 該地區的業務,並以擴大 Flagship 及旗下公司的全球覆蓋和影響力為目標。他也將就更廣闊的全球策略、區域投資者參與和機構發展擔任顧問。  Flagship_Pioneering_Andre_Andonian Flagship Pioneering 創辦多家平台公司,為確保更健康和更持續發展的未來生產多種產品。過去 20 多年來,Flagship 建立和培養了100多個科學企業,現時總值超過 900 億美元。目前 Flagship 的生態系統由 43 間具有影響力的公司組成,業務涵蓋人類治療、農業和營養。  於今年初,Flagship 在倫敦開設辦事處,隨後更擴展業務至亞太地區。Flagship 將於本月下旬,聯同英國政府生命科學辦公室,舉辦一場以突破性發展為重點的活動,匯聚多位來自業界、政府和學術界的頂尖領袖。 Flagship Pioneering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Noubar Afeyan 博士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Flagship 有系統地創辧多間突破性公司,推動科學界限並創造持久價值,同時確保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未來。Flagship 透過在新加坡新設的中心,擴展業務至亞太地區,這有助我們加速公司發展和擴大規模,並可透過公司於該地區的業界、學術界和醫療系統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而擴大公司對人類健康和地球健康的影響。」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EDB) 董事總經理兼 EDBI 總監 Jacqueline Poh 表示:「過去二十多年,新加坡建立蓬勃發展的生物醫學生態系統。全球和當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公司,可於新加坡加速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和擴大多個重大改變的解決方案,從而滿足亞洲地區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Flagship Pioneering 在新加坡的據點,有助我們加強多個蓬勃發展地區內的新合作,推動醫療和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Afeyan 繼續說道:「我很高興並歡迎 André 加入 Flagship,André 曾與亞洲地區多間公司、投資者、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合作,擁有多年豐富的經驗。他將有助我們於 Flagship 這個充滿活力的區域生態系統和多間頂級平台公司當中,發現和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Flagship Pioneering 亞太區主席兼策略顧問 André Andonian 表示:「很榮幸加入 Flagship Pioneering 及其領導團隊,協助公司進軍亞太地區,以及公司所採用之獨特創新、影響和價值創造方法的推廣。我期待利用亞洲各地存在的眾多機會,建立關係和合作夥伴關係。這有助 Flagship 及旗下多個生物平台公司繼續發展和擴大規模,為患者和地球帶來最大影響。」 關於 André Andonian André Andonian 為全球各地公司提供廣泛的策略、營運和組織主題方面的諮詢服務,擁有三十多年的經驗,並長期活躍於亞太地區。 Andonian 是 McKinsey & Company 的榮譽高級合夥人,於該公司工作 34 年,包括曾擔任高級合夥人、日本地區董事和韓國地區管理合夥人。他還曾經領導全亞洲的客戶影響和體驗部門,也曾經是 McKinsey 的亞洲、歐洲和美國的領導團隊成員,為高科技、工業、汽車和組裝、航天、基礎材料、生物技術和私募股權方面的客戶提供諮詢服務。他曾經長年擔任該公司的全球董事會成員,並於支援成長、員工和整體知識發展方面,額外擔任多個高層領導職務。加入 McKinsey 前,Andonian 曾於美國 Masco Corporation,以及奧地利、西班牙和中東的 IBM 任職。 Andonian 同時擔任 ADI 董事會的獨立董事、美國 Cognaize 的董事會主席,以及新加坡 AEM Holdings 的 NC 主席。他是慕尼黑工業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系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亞美尼亞科學技術基金會主席、韓國美國商會董事。 Andonian 身為「富百勵特學者」,曾獲賓夕凡尼亞大學禾頓商學院頒發的 MBA 學位,並於他的故鄉奧地利維也納多間知名學府,以最佳成續獲得社會與經濟科學碩士和學士,以及工程學士學位。 關於 Flagship Pioneering  Flagship Pioneering 是一間生技公司,致力投資和創辦多間平台公司,而該等公司均具備開發多種產品以徹底改變人類健康或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自 2000年 成立以來,Flagship 已建立和培育 100 多間科學企業,現時總值超過 900 億美元。迄今為止,Flagship 已投入超過 34 億美元資金作先驅公司創立和發展,同時也從其他機構獲得超過 260 億美元作後續投資。目前 Flagship 生態系統由 43 家公司組成,當中包括 Denali Therapeutic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DNLI)、Foghorn Therapeutic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FHTX)、Generate: Biomedicines、Inari、Indigo Agriculture、Modern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RNA)、Omega Therapeutic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OMGA)、Sana Biotechnology(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ANA)、Seres Therapeutic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CRB)和 Tessera Therapeutics。 傳媒查詢 press@flagshippioneering.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48 加入收藏 :
英國可持續餐館協會宣佈推出全新活動 #EatForTomorrow

此全球活動頌揚相關人士、餐廳及變革者 為構建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糧食系統鋪路 呈獻五個來自香港具影響力的故事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1月8日 - 英國可持續餐館協會(The 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The SRA)今日宣佈舉辦一項名為 #EatForTomorrow的全球宣傳活動,向世界各地的用餐人士及餐飲服務業作出重要提問 — 「今時今日,我們該如何改變現行的飲食方式,從而創建更美好的明天?」#EatForTomorrow分享餐廳企業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故事,以及應對未來的解決方案。The SRA與香港五個具影響力的團體、企業和代言人合作,一同分享影響糧食未來之道。活動呈獻的合作單位組合包括米芝蓮綠星餐廳Mora和米芝蓮二星餐廳Tate Dining Room的創辦人主廚劉韻棋(Vicky)、零碳足食亞洲(ZFPA)與香港君悅酒店、雲耕一族與野玩田店,以及水耕細作與香港數碼港艾美酒店。 活動將從四大方面探討糧食未來:「為農業構建更美好的未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多吃植物食品」和「採購可持續海鮮」,透過分享來自香港、新加坡、英國及阿聯酋共 20 個精彩無比的故事,務求鼓勵更多人士、政策制定者及企業響應守護我們未來的糧食系統。 根據目前預測,及至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至97億*。我們現時面臨的挑戰是為未來建立一個具韌性的糧食系統,在尋求明智而可持續的方式增加、強化和重新平衡糧食生產及分配方式的同時,又不會破壞環境或加劇氣候危機。 只要我們及時採取果斷行動,我們定能出一分力,為全球日益增長的人口提供足夠糧食。慶幸國際間具有遠見卓識的人比比皆是 — 一眾農民、企業家、廚師和積極分子已密鑼緊鼓著手創建能夠與自然環境相容的糧食系統,可以同時顧及氣候狀況,啟發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引領前路方向。將糧食系統轉型無疑是一項複雜的任務,然而,只要我們現在改變飲食習慣,即可踏出第一步。是次活動的四大主題概述我們可以採取的行動,為糧食系統帶來正面影響: 為農業構建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如何在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的同時,保護和滋養自然環境?農業轉型對地球生態健康至關重要,故這趟旅程先從農田出發。我們將分享一眾農民實踐再生、垂直和都市農業等方法餵養人口,修復生態環境。 再生農業是一種以自然為先的務農方法,它模仿自然循環,培養健康土壤,恢復生物多樣性並封存碳。事實上,世界經濟論壇估計,倘若有五分之一的農民採用類似再生農業的「氣候智慧型」務農方式,及至2030年,與農業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可以降低6%。在香港層面,我們將講述ZFPA與新界北某農場的合作故事。 ZFPA是香港一家註冊慈善團體,致力推動亞洲餐飲業實踐與農業相關的氣候解決方案。該組織透過其復元基金資助計劃,支持小農以與自然相容協調、具生物多樣性的方式種植食物,同時讓廚師、餐廳東主和用餐人士參與守護本土耕作方法、改善土壤健康及修復氣候的工作。 都市農業將食物生產帶入城市,這不但可以減少運輸糧食的距離和成本,更可改善本地空氣質素,更好地利用城市空間,為周邊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實屬明智之舉。我們會深入探討香港雲耕一族的都市耕作,重點介紹其在野玩田店蓬勃發展的微型綠色農場,以及水耕細作與城中一眾餐廳和酒店的合作模式。 保護生物多樣性:全球已知的可食用物種將近30萬種,惟當中只有150至200種被人類食用。人類有近60%攝取的熱量來自植物,然而,這些植物卻僅來自三種來源。我們的飲食習慣需要變得多樣化,方能保護物種免於滅絕,同時亦可減少對密集農業的需求。有見及此,我們將著力頌揚食物來源,尊重飲食傳統,與廚師們對談,了解他們如何透過保存種子、復興古代穀物、飼養傳統牲口及尊重原住民飲食習慣增加生物多樣性 — 讓我們一同聚焦香港荔枝窩。 荔枝窩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是最古老、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擁有自然風光美景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數個世紀以來,荔枝窩村民利用傳統務農方式和糧食系統,與周遭的自然環境共存。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與當區村民合作,啟動復興鄉村計劃,重新採用具可持續性的傳統耕作方式,以滋養泥土,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村民生產營養豐富的農作物。 多吃植物食品:這方面將著重介紹消費者如何透過轉向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帶來真正改變。蔬菜營養豐富,讓我們一同發掘其驚人的多樣性和裨益,關注植物肉替代食品及其他替代蛋白來源。我們會講述劉韻棋及其餐廳Mora的故事,該餐廳整個菜單都以豆腐為主。劉韻棋是一位備受推崇的廚師,亦是 Mora餐廳的老闆和主廚。餐廳坐落於中環充滿歷史色彩的摩羅上街,其菜單極具時令特色,以亞洲烹飪傳統的重要食材、百搭多變的黃豆著稱。Mora 的豆品菜式源於主廚劉韻棋的中法烹飪背景,菜單按黃豆的不同軟硬質感分類,透過烹調黃豆的不同方式,突顯其他珍貴食材的滋味。 採購可持續海鮮:我們可以透過選購海鮮來源更好地保護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維護海洋健康。一同探索餐廳在挑選海鮮供應商時的注意事項,並了解用餐人士如何可以為此出一分力。我們將透過多種方式展示說明這一點,包括深入研究英國康沃爾(Cornwall)宣揚環保的Westcountry Mussels和阿聯酋Dibba Bay Oysters的工作,其中Westcountry Mussels為多間Food Made Good認證餐廳供應食材。 英國可持續餐館協會董事總經理Juliane Caillouette Noble表示:「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問題意味著我們正面臨重大挑戰 — 我們該如何構建一個具韌性的糧食系統應對日後所需,尋求明智而可持續的方式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又不會破壞環境或加劇氣候危機?為保護未來的資源,我們需要改變飲食習慣、食物來源和生產方式。選擇食物尤其重要,不論是農民、漁民、供應商、廚師、用餐人士以至世界各地的公民,均有責任推動變革,為糧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現在就是最佳時刻,讓我們把握此時此刻帶動討論議題,以我們的飲食方式構建更美好的未來。」 隨著活動開展,SRA將適時公佈更多參與單位。如欲了解詳情,請瀏覽https://thesra.org/。 *根據聯合國最新人口報告顯示,及至2050年,地球人口將達至97億,惟增長正在放緩 | 聯合國新聞 Hashtag: #EatForTomorrow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the-sustainable-restaurant-associationhttps://www.instagram.com/foodmadegood/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英國可持續餐館協會英國可持續餐館協會(The 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The SRA)自2010年起,為全球可持續餐飲企業訂立規範準則。SRA透過專門為業界而設、全球最具規模的可持續性認證Food Made Good,連繫各地企業,從而加快餐飲業的變革步伐,朝著社會進步和環境修復的方向邁進。 Food Made Good由三個獨特而互補的部份組成,旨在支援業界應對糧食系統當前面對複雜而迫切的問題:Food Made Good框架為業界清晰訂明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內容;Food Made Good規範準則是唯一一套360度全方位衡量業界進展的評估準則;Food Made Good社群則是由國際餐飲業專才組成的線上網絡,方便從業者互相交流當中的挑戰、想法、資源及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更進一步。 The SRA全球通用的新Food Made Good規範準則已於2023年6月推出,並獲得Raymond Blanc和Henry Dimbleby等人支持,是全球唯一一個專門為餐飲服務業而設的可持續發展認證。企業如欲開展其可持續發展旅程,可瀏覽www.thesra.org了解詳情;而已準備好註冊申請認證的企業則可瀏覽standard.foodmadegood.org。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79 加入收藏 :
DJI Agras T25 現已上市

台北2023年11月7日 /美通社/ -- 作為全球民用無人機和空拍技術的領導者,DJI 今日宣布正式推出最新的精巧型農業解決方案──Agras T25。 這款創新的噴灑無人機旨在為精準農業帶來革新,為農夫提供精巧、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來保護和照顧作物。透過 Agras T25 的尖端技術,農夫將能選擇更高效的做法,從而建立起更高的農業生產標準。 DJI 今日宣布正式推出最新的精巧型農業解決方案──Agras T25 精巧、可摺疊的解決方案: Agras T25 無人機輕巧而靈活。T25 的展開尺寸較上代產品 T20P 縮小了 21%。摺疊後則可供輕鬆搬運,是十分適合單人操作的農業無人機。 強大的性能: Agras T25 整體設計精巧,卻擁有令人讚嘆的性能。它可承載高達 20 公斤的噴灑載重或高達 25 公斤的播撒載重,是中小地塊十分理想的解決方案。採用預設噴灑配置時,Agras T25 每分鐘噴灑流量最高可達 16 公升,且在開放田野作業時,每小時噴灑面積可達 12 公頃。 此外,Agras T25 還可以靈活地將藥液箱換成顆粒播撒箱。換成顆粒物播撒箱配置後,可以每分鐘 72 公斤的速度均勻播撒顆粒物。 先進的噴灑與播撒技術: Agras T25 搭載先進的噴灑與播撒技術,可確保作物獲得高效、精準的施藥與施肥。其中,Agras T25 的雙重霧化噴灑系統與雙葉輪泵可確保霧滴細緻均勻。霧滴大小可視使用的藥液,在 50-500 微米之間調整。全新電磁閥則可精準控制啟停,同時杜絕滴漏。 Agras T25 的播撒系統亦經過強化,採用新型螺旋流道甩盤,可大幅提高播撒作業的效率與均勻性。此外,該系統還與可更換的艙口相容,以供視需要調整顆粒播撒流量。 四個噴嘴以及前進與倒退噴灑: 加裝兩個選配的噴嘴時,噴灑流量可增加到 24 公升/分鐘。如此有助於在噴灑株冠較厚的果樹時,加強對葉面與葉背的覆蓋率。 在四個噴嘴都裝上的狀態,飛行員可在手動遙控噴灑作物和果樹時,高效實現前、後、左、右平移飛行,而無需調整無人機的航向。如此可大幅簡化手動遙控噴灑作業,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內建的建圖解決方案: Agras T25 不僅是會噴灑、會播撒的植保無人機。內建的高解析度 FPV 雲台相機可即時在空中捕捉影像。搭配 DJI RC Plus 使用時,更可產生農地和果園的高解析度地圖。所產生的地圖則可用來規劃並執行後續的自動化飛行路線。 安全至上: Agras T25 配備前、後主動相控陣列雷達以及兩對雙目視覺感測器。借助這些先進感測器的共同運作,全向障礙物感測、智慧繞行以及陡坡追蹤地形功能得以實現。 訊號穩定性: Agras T25 全新升級的四天線 O3 傳輸系統即使在沒有行動網路的區域也能運作,提供 2 公里的傳輸範圍。選配的 DJI 中繼模組則可確保即使在訊號受阻的複雜作業場景中,仍能即時流暢傳輸視訊,讓飛行更安全。 DJI RC Plus: DJI RC Plus 遙控器配備 7 英吋高亮度大螢幕,同時搭載 8 核心處理器來提供強大運算能力。它提供了智慧恢復、AB 路線儲存、農田與果園建圖等諸多智慧功能。這些功能帶來了更高的便利性和效率,讓使用者能夠無縫恢復操作,並且規劃及儲存偏好的飛行路線供日後使用。 快速充電實現短暫換電: D6000i 全功能變頻充電站可在野外靈活地為電池充電,並提供高效率的逆變和整流,大幅提高燃料經濟性。Agras T25 每顆 DB800 智慧飛行電池容量均增加至 15.5 Ah,並支援 9 分鐘超快充電。一對電池就能實現短暫換電,以持續保持運作。 上市資訊: Agras T25 是著名的 Agras 無人機系列的最新款。2023 年受 DJI Agriculture 解決方案照顧的土地至今已達 9.88 億英畝(3.99 億公頃)。現在,Agras T25 將進一步延續 DJI Agras 的成功故事。 Agras T25 現已上市。若需深入瞭解 Agras T25 及其在您地區的上市時間,請聯絡您當地的經銷商。若需深入瞭解產品功能,請前往 Agras T25 的網站。 關於 DJI 自 2006 年以來,DJI 就一直在民用無人機創新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首次賦予個人自由探索雲端的能力,使滿懷願景的人能夠將想像化為現實,讓專業人士徹底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如今,DJI 致力於透過不斷推動人類進步,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帶著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思維以及真誠的好奇心,DJI 將這樣的抱負擴展到農業、公共安全、測量與建圖,以及基礎設施檢查等領域。在每一種應用中,DJI 產品提供的體驗都是以較以往更深遠的形式,改善著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 若需更多相關資訊,請前往我們的: 網站:https://ag.dji.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JIAgriculture/ Twitter:https://twitter.com/DJIAgricultur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DJIAgricultur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ji.agras/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26 加入收藏 :
永續環保的尖兵-生物基合成纖維

摘要: 許多科學家投入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研發,希望能擺脫塑膠對人類的糾纏,也希望能藉由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發展,讓地球環境朝永續發展大步邁進,本文提供4項國際上正積極投入開發之生物基纖維材料供業界參考。 全文: 石化原料的使用除造成溫室氣體大量排放,也影響生態系統的發展。森林、土壤、海洋,抑或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因為毫無節制地使用塑料,不只影響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提高了人類疾病發生的機率。因此,許多科學家投入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研發,希望能擺脫塑膠對人類的糾纏,也希望能藉由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發展,讓地球環境朝永續發展大步邁進,以下即提供4項國際上正積極投入開發之生物基纖維材料供業界參考。一、生物基PLA纖維PLA是「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或 Polylactide,簡稱 PLA),為臺灣普遍使用的生物基可分解塑膠,主要以植物澱粉如玉米、馬鈴薯等碳水化合物作為原料發酵製成,大多被用來製做免洗餐具、包裝盒、生鮮托盤等塑膠替代品,回收標誌編號為7。國際主要PLA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有:1. Advansa:是一家德國公司,推出ADVA®Shortcut系列的PLA生物塑膠,可使用於茶包、食材、和衛生醫療用品的包裝。2. Total Corbion:是由Total和Corbion兩家公司各出資50% 組成的合資企業,2021年開始生產第二代PLA,年產值約10噸/年。該公司第一代PLA的原料是蔗糖、玉米等可食用材質,而第二代PLA的原料則是採用甘蔗渣、玉米秸稈、麥秸和木屑等植物性材料。  資料來源:Total Corbion官網圖1、生物基PLA生產過程  3. Nature Works:公司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是一家專門研發生物基PLA生物聚合物的製造商。該公司於2020年推出IngeoTM系列的生物基PLA,100%採用玉米、木薯、甘蔗或甜菜等農業原料製成,並獲得ISCC Plus認證。目前在泰國興建生物基聚合物製造工廠,預計2024年下半年完工。4. UNITIKA:總公司位於日本,該公司生產的生物基纖維Terramac PLA,是以植物(如玉米等)發酵後糖份所產生的乳酸,將其聚合而成的生物基塑膠。Terramac PLA纖維廢棄後會自然分解,因此可用掩埋或堆肥的方式處理,該纖維最終將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經測量結果,Terramac PLA纖維自然分解後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顯著低於普通塑膠的排放量。  資料來源:UNITIKA官網圖2、餐廚垃圾一次性網袋  5. KURARAY:是一家日本公司,該公司開發了一項能夠自然分解,且能提升耐衝擊性和拉伸強度的生物基PLA改質劑,有助於提高PLA生物基材料的物性與應用。6. TORAY INDUSTRIES:日本東麗集團。該公司推出ecodear®生物基合成纖維,是以甘蔗的糖份和對苯二甲酸提煉而成,具有自然分解特性。該產品可用於工業、農業和綠化沙漠等多重用途,並通過ISO 14024第一類的認證,獲得ecomark的環保標章。  資料來源:TORAY官網圖3、ecodear®製程的紗線  然而,生物基PLA雖然乍聽之下好像很環保,但PLA必須在特定的厭氧環境下才能進行理想的自然分解,且更須具有足夠的濕度,溫度要在55oC以上,持續條件下,60天時間才能自然分解將近90%。因此,當PLA製品流入海洋、山林、河川等大自然環境中,仍將和普通塑膠一樣無法被自然分解。  資料來源:GreenPeace官網圖4、生物基PLA餐具  二、生物基PTT纖維PTT纖維是荷蘭殼牌(Shell)公司最早研發出來的一種聚酯類新型紡絲聚合物,採用生質轉化的1,3-丙二醇,能100% 自然分解,對環境友善。目前投入PTT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有:1. Covation Biomaterials:前身為杜邦公司。該公司推出Sorona®生物基PTT纖維,是以穀物為原料製成,該纖維含有37%的生物基PTT成分。而Sorona®PTT大多運用於服裝、地毯。  資料來源:Covation Biomaterials官網圖5、Sorona®生物基PTT纖維製成的服飾  2. Ecopel:該公司推出的KOBA®系列產品,是以Covation Biomaterials公司所推出的Sorona® PTT纖維為基礎,經該公司加工製成的生物基人造皮革。  資料來源:Ecopel官網圖6、KOBA®生產的人造皮革  3. Teijin Frontier:2020年推出的SOLOTEX® ECO-Hybrid纖維,是結合生物基PTT和化學回收PET製成的高彈性纖維。  資料來源:Teijin官網圖7、SOLOTEX® ECO-Hybrid纖維製作的手提袋  三、生物基PHA纖維聚羥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早在1926年即由法國微生物學家發現,直到1950年代才獲得證實。研究人員發現某些微生物處於過量碳源及缺乏氮、磷、鎂、鉀等物質的環境下,菌體會自行合成PHA。PHA具有良好的自然分解功能,可用於生產可自然分解的垃圾袋、購物袋、一次性餐盒等。目前投入PHA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有:1. Cove:位於美國加州,該公司所研發的PHA可100%自然分解,並可作為堆肥。另於2019年推出一款由100% PHA製成的水瓶,這款水瓶大約可以使用半年,所以水喝完後水瓶不須直接丟棄。但該公司表示,這款水瓶若埋在土中,最少需要五年才能完全分解。2. Danimer Scientific:該公司推出了Nodax®PHA纖維,該纖維是採用油菜籽和大豆等植物的種子提煉而成。該產品可應用於紡織業(如尿布)或生活用品(如水瓶)等,也可以和生物基PLA混合運用於其他的用途。此外,Nodax®PHA纖維可以100%自然分解,對環境非常友善。  資料來源:Danimer Scientific官網圖8、Nodax®PHA纖維的生命週期  四、生物基PBS纖維PBS的成本與PLA差不多,但是可以在3~6個月內自然分解,分解後100%變成粉末,對環境友善。PBS應用於製作包材(例如咖啡豆包裝)、紙杯內層薄膜、一次性餐具、口罩和手提袋等。在臺灣,手搖飲杯口上的「封口膜」也適合採用PBS纖維製作。目前投入PBS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有:Kintra Fiber:該公司推出一款以玉米為原料所製成的生物基PBS纖維,玉米原料約占該纖維成分50%。此款生物基PBS纖維可以100%自然分解,且製造溫度相對低,相較於其他纖維製程可節省約20%的能源使用量,該公司預計於2024年可以達到商業化規模生產的目標。  資料來源:Kintra Fiber官網圖9、生物基PBS纖維酯粒  五、總結綜上所述,除生物基PLA之外,其餘三種生物基纖維都是對地球環境友善的纖維材料,如果將來能商業化且大規模生產,取代以石化燃料為基礎的塑膠纖維將是指日可待。環保署於2023年2月3日也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從2023年8月份起於八大場所禁止使用PLA材質的一次性餐具,例如學校、超商、百貨公司等。主要是因為臺灣沒有良好的PLA分解場所,而PLA的外觀和材質比重都與PET相近,若回收時與PET混用將會降低回收PET再利用的品質,因此只有焚化一途,對環境反而沒有助益。  (本文作者為紡織所執行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產業分析師)

文章來源 :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75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14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