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展覽藝文Trade Show

目前展覽藝文文章數, 共 1285 篇 ,以下為 97 - 12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風電產業盛會WEA2025高雄登場!

是新聞網  記者/楊雅文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左六)與安益集團總裁涂建國(左五)、茵康國際總經理曾姿雯(右二)等人,25日共同為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揭開序幕。圖/茵康國際提供 WEA2025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於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這場臺灣唯一專注風電供應鏈的國際級B2B展會,開幕典禮邀請來自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官員、國際風電產業領袖與專家,共同見證亞太風電產業的關鍵時刻。經濟部連錦漳常務次長致詞強調,臺灣截至去年已成功建置六座離岸風場,裝機容量累計達374座風機,更以當年新增容量成為全球民主國家排名第一,並肯定高雄市不僅擁有完整的港口與製造產業鏈,更在推動綠能產業發展上具有重要地位。 「2025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WEA2025)25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 圖/茵康國際提供 開幕典禮由安益集團涂建國總裁致詞為展會揭開序幕,經濟部連錦漳常務次長、高雄市政府王啟川副秘書長、海洋委員會黃向文政務副主任委員,以及英國ORE Catapult(英國離岸再生能源整合開發中心)副總監Chong Ng、經濟部能源署游振偉署長、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高雄辦事處盧惠珠主任、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林仁益董事長、台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周顯光理事長、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曾國正董事長、茵康國際曾姿雯總經理出席,展現政府、民間與國際夥伴對於臺灣風電發展的高度重視。 涂總裁致詞時感謝經濟部對展會的大力支持,並感謝所有參展商、贊助商及開發商,與「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共同邁入第七屆。他強調,展會透過論壇、交流會、晚宴與專業參訪等多元活動,誠摯邀請最優秀的夥伴攜手共創,推動合作與發展,打造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風電產業 B2B 商業交流平台,促進跨國合作與產業鏈整合。 經濟部連錦漳常務次長致詞表示,為了落實2050整個淨零目標,政府啟動二次能源轉型,並將多元綠能的發展視為發展核心,臺灣不僅在設備製造與供應鏈上取得突破,在海事工程領域亦展現強勁實力,擁有超過百艘本國籍作業船支援風場建置與維運。而高雄市不僅擁有完整的港口與製造產業鏈,更在推動綠能產業發展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執行過程中,中央與地方公務人員能於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全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確保政策穩健落實,加速臺灣邁向綠能轉型。 高市府副祕書長王啟川表示,第7屆WEA選在氣候宜人的高雄舉辦,展現全台唯一專注風電供應鏈的B2B國際展會特色。他強調,經濟部推動離岸風電承擔壓力,但國家淨零目標是不可退卻的一步。 茵康國際總經理曾姿雯帶領(WEA2025)展場巡禮(右1),高市府副秘書長王啟川(左1)及現場貴賓及企業聆聽介紹。圖/茵康國際提供 茵康國際表示,展會以「鏈結國際,深耕臺灣」為核心主軸,吸引來自英國、挪威、荷蘭、德國、美國、新加坡等超過10個國家、近50家企業參與,全面涵蓋風機製造、海事工程、風場運維及周邊服務四大領域,完整呈現風電產業鏈,尋求創新解方的絕佳機會。其中風機製造與風場維運展區集結賁珂緯旭離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OEG Renewables、臺灣基恩斯股份有限公司等,展示最先進的風電技術與維運策略。海事工程展區則有寶崴海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昱能海事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探索海洋施工與技術創新。周邊服務展區匯聚經濟部能源署、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英國離岸再生能源整合開發中心ORE Catapult、鎂迦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進一步揭示最新風電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 「2025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吸引國內外企業參展。圖/茵康國際提供 此外,今年的採購商機交流,旨在促進國際企業與臺灣產業的深度合作,提供企業與潛在合作夥伴洽談機會,助力拓展全球市場。同時,針對當前市場最受關注的技術趨勢,主辦單位規劃了「浮式風場與風電運維交流會」,深入探討最新技術應用與市場需求,讓產業夥伴能夠在交流中尋求創新解決方案與合作契機。 茵康國際總經理曾姿雯表示,三天展會共規劃15場重量級論壇,議題涵蓋浮式風電、風場運維、風機退役回收、風電專案風險管理、臺灣風電政策發展、綠氫應用、重吊與重件海運等熱門議題,邀請國內外產業專家分享最新見解與深度剖析市場趨勢,讓產業夥伴了解當前產業最新趨勢及議題,不僅打造最佳交流合作平台,更精準對接產業商機。 更多展覽訊息請參考官方網站:https://www.windenergy-asia.com/

文章來源 : 是新聞網yesmedia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33 加入收藏 :
青春不設限,藝術無疆界 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以「青藝獎」為平台,致力於推動人文藝術與科技的交融,迎接創新未來。在第六屆「青藝獎」頒獎典禮中,校長楊慶煜隆重宣布,高科大典藏藝術品數量已突破百件,並計畫於2025年啟動全台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以實踐「人文與科技共創」的教育理念,展現未來大學的多元與高度。 從構思到實踐—青藝獎的六年耕耘「青藝獎」的誕生源自楊校長的靈感「美感這東西就像一本存摺,存在你的心裡面。哪一天,你要創作一個東西,或是你在生活中的某一個時刻,突然受到感動的時候,那個東西就跑出來了。」因此,高科大設立這個獎項便是希望透過藝術美感活動,提升科技大學校園的美感藝術力,鼓勵科技專業的青年學子,透過青年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洗禮,激發全方位之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培養當代全球職場需要之永續競爭力。回憶開辦首屆青藝獎之前,楊校長以一則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用膠帶貼香蕉的作品引起的熱烈討論,向許文學長(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闡述了藝術的價值與趣味,因而促成了許文學長的長期支持與贊助。見證青藝獎六年來豐碩的藝術成就,許文學長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體認和詮釋,指出:「把技術發揮到極致,就是藝術;將藝術表現到完美,就是技術。」這已成為了高科大「青藝獎」最佳寫照和金句。高科大自2019年開辦第一屆「青藝獎」,目前它已成為國內藝術圈的重要盛事,參賽作品超過3,600件。六年來,經專業評審團嚴謹並客觀的選拔,已頒發6件金獎、3件特別獎、以及120件典藏獎,目前典藏作品數量已來到129件。 青藝獎的核心精神與特色「青藝獎」以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精神與態度,不限主題、不限媒材、不限創作類型,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相較國內其他公辦的大型獎項,楊校長強調:「青藝獎典藏現代青年當下所思、所想,透過繪畫、雕塑、攝影、影像、聲音表達自我在世間與宇宙的定位,以及對鄉土與世界的關懷。」同樣地,甫獲第六屆青藝獎特別獎項的藝術家徐睿甫,發表感言時,亦說:「青藝獎超級年輕,在這裡可以看見年輕的藝術家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這個社會,這是青藝獎很有意義的地方。」 2025 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此次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特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鄭勝華老師擔任策展人。針對本次特展的主軸,他強調:「希望藉由巡迴展覽讓更多人接觸藝術,了解青年藝術家的觀點,以及藝術對現實的改造潛能。『近未來之形』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一個探索未來的文化對話 。」巡迴特展相關資訊,如下,• 中正紀念堂2025.02.22〜03.04 開幕:02.22(六)_11:00•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04.01〜04.27•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04.26~07.13 開幕:04.26(六)_10:30•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05.06〜06.29開幕:05.06(二)_11:00•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08.05〜10.08 開幕:08.05(二)_11:00 高科大誠摯邀請各界及藝術愛好者,一同走進展覽現場,見證藝術教育的永續能量和青年藝術家的璀璨未來。相關資訊可至高科大共教院藝文中心官網https://arts.nkust.edu.tw/查詢。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17 加入收藏 :
「你正活在別人設計的未來?」影響力講堂剖析未來思考關鍵策略

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我們該如何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明智的選擇?如何克服來自過去的限制,並朝向更具前瞻性的職業與人生規劃邁進?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和職場人士所面臨的共同挑戰。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影響力講堂 x OMG talk》系列公益講座近日舉辦了「未來教育創新思維」為主題,邀請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總校長暨中學部校長簡菲莉主講,吸引了來自教育界的領袖、學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 ▲現場參與者應用未來思考工具來設計更具前瞻性的職業與學習計劃。(圖 /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知名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博士在開場引言中強調,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個人職涯發展需要更具結構性的思考方式。運用5W1H工具(Why、What、Who、Where、When、How),引導參與者從多個角度剖析當前職涯狀態,釐清目標、辨識機會與挑戰,進而制定更具策略性的發展計劃。他鼓勵與會者透過這套方法,自主評估自身定位,為未來職涯選擇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黃至堯博士除了分享5W1H工具,還提供邏輯思考方法,精準直擊問題本質,並有效地將關鍵資訊清楚傳達。(圖 /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未來思考:打破舊框架,設計專屬於你的未來簡菲莉校長分享多年來的教育經驗與未來思考的實踐,並強調:「未來思考不是預測趨勢,而是為當下的選擇提供方向,幫助我們擺脫過去慣習所帶來的限制,為自己開創更多的可能性。」透過「未來三角」模型,校長帶領參與者重新檢視自己的目標、挑戰與機會,思考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看見自我的可欲未來,並重新定錨行動方向。 ▲簡菲莉校長介紹未來學學者宋玫玫博士「未來三角」工具,幫助個人與組織回顧過去、規劃未來、掌握當下,分析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從而制定更具前瞻性的策略。(圖 / 簡菲莉校長) 講座中,簡校長進一步闡述了未來思考的四大名詞:「可欲未來」、「疏離未來」、「二手未來」與「另類未來」,並且邀請參與者進行反思與討論,促發大家思考自己所處的未來情境,以及如何積極創造可欲未來。校長亦強調:「未來思考不僅適用於教育領域,也對個人的職業規劃及人生選擇至關重要,運用未來三角工具將有助於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職涯道路。 可欲未來:你期望的未來,包含對未來的目標、具體景象、願景等。 疏離未來:你不想要的未來,但卻持續做了一些行為,往不想要的未來前進,如:不想親子關係疏離,卻每日埋首工作。 二手未來:別人為你設想的未來,但可能不符合你自身的需求,如:學測的弱點分析。 另類未來:突如其來或是意料之外的變化,如:Covid-19,餐廳不開放內用/使用隔板用餐。 簡校長在講座中分享領導學校的實際案例,展示其如何應用這些概念於教育現場。簡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以帶領學校朝向創新與高品質教學的目標,在推力積極促成老師與學生的探索、成長與信任關係;重力則盤點出:在進入學校初期,發現較多的傳統教學方式,透由此工具推力與重力的盤點,幫助校長在反思中行動,以多元的工具、方式的交互連線,促使學校系統走向更開放與創新。 此外,簡校長也分享了如何運用「二手未來」的反思,避免將過去成功的教育模式強加於當前的學校運作中,而是更靈活地在看見學校的需求後,以終為始,創建符應學生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簡校長提及:「當學校面對快速變動的全球教育趨勢,必須學會在新興的「另類未來」情境中找到機會,正如疫情所帶來的遠距學習之轉型,科技輔助學習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再者,對於差異化在教育中備受重視的契機,這也讓該校學生的學習,成功地與數位學習平台融合,這是校長在應用工具與實際行動的過程中,迭代而發展出學校優質教育之方向。 ▲簡校長引導參與者親自畫出自己的未來三角,設立目標、發掘推力、辨識重力與拉力,並思考如何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實現自我願望。(圖 /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未來三角實作:成為以終為始的能動者本次講座中,參與者透過實作「未來三角」,盤點影響未來的三大因素: 推力——驅動前進的動力,如個人成長目標、環境支持等。 重力——限制發展的阻力,可能來自過去的經驗、社會期待或內在恐懼 拉力——內心渴望與願景,引導個人克服障礙,朝理想未來邁進。 參與者表示:「此練習讓未來規劃變得更加具體、可操作,使其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性與方向感。 活動預告:破解職場政治,打造個人競爭力《影響力講堂 x OMG talk》下一場講座於3月26日(星期三)舉行,主題為「職場政治學:讓職場不再是戰場」。邀請到全國最大人資專業社群「人資小週末HR_Friday」創辦人盧世安擔任主講人,解析職場權力運作模式,並分享如何避開職場陷阱、減少內耗,找到突破競爭的策略。詳情請上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官網報名(https://www.2017infl.org/)。 ▲本次講座特別感謝宏盟媒體集團、晨悅健檢、104人力銀行、守葳美學、救國團、中山運動中心、芙華診所的大力支持。影響力教育基金會頒發感謝狀予簡菲莉校長(圖中),以感謝其對公益教育的貢獻與支持。(圖 /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26 加入收藏 :
王偉忠監製 《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舞台劇 挑戰當代年輕人的夢想與現實

目前台北房價比天高,王偉忠動念監製舞台劇《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描寫年輕人渴望在台北築巢的心聲,將於空總劇場從3月22日起一路演到4月27日。王偉忠表示:「小時候玩大富翁,覺得它只是一個遊戲,很好玩。但長大後才發現,現實中要買地買房,並不是那麼簡單。」購票請洽udn售票網。 王偉忠表示,這齣戲由金星文創、大清華傳媒、時藝多媒體、聯合數位文創共同投資,就是想多聽聽看年輕人的想法,也想做個台北當代的故事。所以看到韋以丞執導的舞台劇《沒有人想交作業》,覺得他做得很棒,雙方一拍即合,推出全新舞台劇《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談談當代年輕人在台灣完成夢想的可能,更希望培養更多的新生代劇場人才,並為臺灣的劇場注入新的活力。 《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採用遊戲的框架,演員方宥心、梁皓嵐、凱爾、黃建豪、廖原慶等人也分享自己在劇中的角色,其中包括了便利商店店員、廚師、富二代、志工、待業上班族等,共有十個角色以不同組合登場,幾乎每場演出內容都不盡相同。 王偉忠說,這齣戲裡有人愛作弊、有人遵守遊戲規則、有人喜歡單打獨鬥,有人喜歡私下揪團,可以看到赤裸裸人性。而且玩桌遊時,玩家可以輕易地吃掉其他人的資產,反正輸了再來一次就好,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也必須要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成就自己的夢想,你會這麼做嗎?劇中提出這個「魔鬼考驗」讓演員們思考,也讓觀眾深思。 導演韋以丞表示:「這部劇不僅僅是關於買房子,更是關於年輕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如何面對現實中的壓力與誘惑。」王偉忠進一步指出,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觀眾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富翁,是物質上的富有,還是心靈上的滿足? 《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將設置一個大型四面台的遊戲場,觀眾不僅是旁觀者,更是參與者。他們將在遊戲中做出各種抉擇,也讓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到劇中所探討的主題。 王偉忠表示,這次演出的空總劇場是個很棒的場地,大小剛剛好,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舞台劇,也可以長期經營、靠口碑吸引更多觀眾,更很希望將來有一天,當外國觀光客或兩岸開放觀光(當然遙不可及)來台北觀光時,可以來看這齣戲快速了解台北當代的年輕人,一窺台北人的內心,也很希望《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未來能夠成為大台北地區的定目劇。 《今晚,台北有個大富翁》演員卡司包括目前在劇場人氣十足的王意萱、王為、王鏡冠、方宥心、梁皓嵐、黃云歆、凱爾、黃建豪、廖原慶、蕭東意。由金星文創主辦出品,大清華傳媒、時藝多媒體、聯合數位文創聯合出品,將在台北空總劇場霸氣演出長達五週,從3月22日起一路演到4月27日,請儘早購票,享有早鳥票九折優惠。購票詳情以及演員演出時間表,請洽udn售票網。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01 加入收藏 :
突破低薪瓶頸!影響力講堂邀國際教練蘇盈如助年後轉職

在當今變化迅速的職場環境中,許多專業人士面臨職涯轉型的挑戰。每到年後轉職潮,低薪問題成為上班族最大痛點。為了幫助職場人士突破困境,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於近日舉辦《影響力講堂 x OMG talk》系列公益講座,以「擊敗低薪」為主題,特邀知名職涯教練蘇盈如(Sandy Su)提供專業指導。 Sandy老師向觀眾提問:「今天大家為什麼來參加這場講座?」這一提問激發了觀眾的反思。現今職場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迷茫,尤其是低薪職場中,如何突破瓶頸,成為當前所有參與者的首要關注。現場觀眾紛紛分享自身的參與動機,交流彼此的期待與目標。(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提供) 從困境中找尋機會:突破職場瓶頸的心法Sandy以其多年來在國際獵頭領域的經驗,深入剖析了當前職場的挑戰與機遇,並強調,「若我們想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造出自己的獨特價值。」她指出,職場人士必須積極主動地對自身進行「量身訂製」,發掘自己獨特的優勢,並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能實現職業目標,突破薪水瓶頸。 聽眾為獵頭公司負責人分享獵頭在找人時的關鍵點,剖析企業選才標準與市場趨勢。(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提供) 突破低薪的關鍵:量身訂製的職涯規劃黃至堯博士在開場引言中,以風箏比喻職場成功:不僅要找到「風口」—即市場趨勢,還要具備自己的優勢,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他鼓勵大家重新審視自己的優勢,並找到能為自己加分的強項。他建議,職場人應該通過具體行動解決問題,並產生實際效益,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總結來說,黃博士強調了職涯突破的三大關鍵:找到風口、發現自身優勢、並為他人創造價值,這些都是實現職場成功、薪水倍增的關鍵要素。 開創多元職涯,打造個人品牌!Sandy鼓勵大家勇於探索國際機會,透過人脈建立,找到職涯發展的引路人。針對職涯發展路徑,她提出三種選擇: 深耕現有職位:了解組織結構,爭取升遷機會。 轉換跑道:跨公司或跨領域轉職,尋找更適合的舞台。 創業或發展副業:開創多元收入來源,實現個人價值。 路徑一:深耕現有職位,找到你的「可銷售亮點」Sandy強調,精準提問、展現價值,才能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成功爭取理想的薪資與職位。她分享了一個成功案例:原本擔任資安工程師的小李,透過持續更新 LinkedIn,成功轉職香港科技業,薪水增加 100%,證明了個人品牌經營的重要性。 路徑二:轉換跑道,跨國尋找更適合的機會此外,Sandy也特別分享一位來自台灣的水電工在英國逆襲的故事。原先薪水僅三萬多元,工作內容單調且無升遷機會。他決定跨出舒適圈,移居英國,儘管不懂英文,依然選擇從事水電工作,因為這符合他的專業。起初,他在工地做零工,並透過手機展示自己在台灣的經歷,逐漸獲得信任。某次,他幫忙做PPT,獲得工頭主任的欣賞和推薦信,最終順利進入大型醫院擔任水電主任。為了提升英語能力,他甚至投資學習語言並考取當地證照。如今,他已是英國水電工界的頂尖人物,證明了他找到對的風口。 Sandy老師分享多年海外旅居與國際人才交流的經驗,解析如何規劃國際職涯,為嚮往海外發展的職場人士提供實用建議。(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提供) 路徑三:創業或發展副業,從B2B成功轉戰短影音TC原本從事B2B業務,後來看準短影音的市場趨勢,決定轉型。他開始拍攝有趣的短影音,並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將B2B客戶轉變為短影音的目標觀眾群。這一轉型不僅使他增加了收入,還讓他在職場上取得了更高的競爭力,最終薪資提升 30%。 掌握年後轉職訣竅,制定專屬職涯行動計劃這些故事證明了只要掌握正確的職涯策略,每個人都能找到突破瓶頸的機會。無論是深耕現有職位、跨國轉換跑道,還是開創副業,成功的關鍵都在於積極發掘和發揮自己的獨特價值。 別讓低薪困住你的未來,推薦參加3月8日的【擊敗低薪攻略】實體工作坊,讓國際職涯教練蘇盈如(Sandy Su)為你診斷職場瓶頸,制定專屬的職涯行動計劃。這場工作坊將助你在職場中開創多元職涯,提升競爭力,制定升薪策略,報名詳情請見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s://www.2017infl.org/)。 本次講座特別感謝贊助單位:宏盟媒體集團、晨悅健檢、104人力銀行、守葳美學、救國團、中山運動中心、芙華診所的支持。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將持續邀請各領域專家,為每月的講堂帶來更多的專業分享與實用知識,幫助與會者在職場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32 加入收藏 :
亞洲五金展覽會 Asian Hardware Online Exhibition 2025 盛大展出,驅動亞洲五金產業新商機

台北,台灣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5日 - 亞洲五金展覽會 (Asian Hardware Online Exhibition 2025) 將於 2025 年 2 月 25 日盛大開幕,採取創新的虛實整合模式,展期持續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此次展會匯聚亞洲頂尖供應商與進出口商,為參展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品牌曝光與商機拓展平台。自 2022 年首屆展會以來,AsianNet 亞洲網路與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聯合主辦此跨國貿易盛會,成功吸引了國際買家並持續為參展廠商創造佳績。2025 年展會規模進一步擴大,將與多場國際知名展會同步舉行,包括墨西哥國際五金暨手工具大展 (Mexico City)、全美五金展、德國斯圖加特螺絲展、俄羅斯國際五金工具、室內裝修暨建材大展等。此次展會長達三個月的展期,不僅為國際買家提供多元選擇,也便於進行全面比對與集中採購。 本次展會邀請數十家亞洲知名供應商參展,展示產品範疇廣泛,涵蓋通用五金、門窗五金、家具五金、櫥櫃五金、衛浴五金、水暖五金、衛生潔具及水暖、衛浴及配件、鎖具及保險箱、手動工具、電動工具及配件、氣動及氣動工具、液壓工具、量具及量具、建築器具、建築材料、建築工具、 戶外家具、燈飾及照明、工具零件及配件、螺絲、緊固件及釘子、油漆及塗料、膠粘劑及密封劑、電池、電線、電纜和電纜組件、農業和園藝工具、車輛設備和工具、汽車配件、通用工業設備、機床、金屬加工機械、工業配套機械、物流供應、工作場所安全產品、消防和安全產品及環境設備等多達數十項大類,展出上千款最新產品與創新設計。無論是專業性還是產品多樣性,均可滿足業界人士的多樣化需求,為參觀者呈現一場豐富且專業的視覺盛宴。展會專頁網址:https://www.etradeasia.com/online-show/37/Asian-Hardware-Online-Exhibition-2025.html雖然全球疫情逐漸緩解,但國際旅行及展會實體參與仍受多方限制。亞洲五金展覽會提供多元化的線上展示方案,包括展會專頁、電子型錄及虛擬展場,並與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深度整合,讓國際買家能輕鬆瀏覽展會內容,同步探索供應商資訊並進行採購詢價。透過 TradeAsia 的全球影響力,展會的市場推廣效應將進一步放大,為參展廠商帶來更多跨國商機。作為亞洲領先的 B2B 國際貿易平台,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為全球買家與供應商提供專業的商務媒合服務。目前擁有數百萬全球會員、超過六十萬家供應商及數百萬項最新商品,每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買家進行搜尋與合作洽談。TradeAsia 更與全球數百個貿易實體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透過聯合行銷與資源共享,協助供應商大幅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2025 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全球推廣力度,助力亞洲五金產業供應商於國際市場中發光發熱,攜手創造全新商業契機。

文章來源 : 媒體拓展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4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30 日 (星期日) 農曆三月初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