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捐款港幣兩億元推動本地AI研發與應用 香港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黃廷方慈善基金(基金)及信和集團(集團)一向致力培育人才,積極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為鼓勵科技領域的創新與應用,以及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基金及集團宣布捐出港幣兩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旗下「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研發的AI大模型繼續開發及應用。這個由本地研發的服務平台將開放予各界及巿民使用,既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亦能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及發展,長遠有助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的地位。 InnoHK由創新科技署推動,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創科旗艦項目,致力促進環球科研合作,為本港培育及建立科研人才庫。HKGAI於2023年成立,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牽頭,是InnoHK唯一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及開發的中心,早前推出本港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也是業界首個基於「DeepSeek」全參數微調,並持續訓練產生的大模型。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JP、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JP、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女士,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等嘉賓出席今日舉行的捐贈儀式,共同見證及表達對本港AI科技發展的支持。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衷心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的支持,他說,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正重新定義不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重塑全球經濟的中長期格局。上星期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結合。通過積極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使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BBS表示:「我們非常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及信和集團對HKGAI 的捐贈,這一善舉必將促進香港人工智能的更快發展。科大是HKGAI的家,我們對HKGAI 的努力和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我們深信在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HKGAI一定會再接再厲,為香港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SBS,BBS,MH,JP表示:「人工智能乃科大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們一直以科大為主導的HKGAI所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我們衷心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及信和集團給予慷慨捐助。展望未來,我們期望HKGAI能夠不負香港社會各界的深切期望,持續奮進,不斷突破。香港科技大學也將一如既往,為HKGAI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助力其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前行。」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這筆捐贈將為中心的研發工作提供巨大幫助,我們在感恩之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香港各界的期待和自己的責任。我們剛剛發布了大模型 HKGAI V1,目前正在全力開發和優化模型和一系列應用系統,特別是為香港市民提供港產大模型的對話系統『港話通』的服務。這項捐贈對我們的這項工作提供了關鍵性的支持。我們一定加倍努力,不負眾望。」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積極優化發展人工智能的策略和規劃,在各界齊心努力下,加快形成和發展具有香港優勢的『新質生產力』,促進創新科技領域蓬勃發展。多年來我們很高興參與其中,為支持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的全面發展出一分力。我們深信培育創新科技人才、促進科技的交流和應用同樣重要,並全力支持政府吸引和鼓勵更多國際人才來港的方向。今次我們很榮幸參與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里程,支持香港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服務平台開放予業界及市民使用。我們衷心感謝有這個機會支持建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未來,讓香港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信和集團向來透過多元化方式推動創科生態圈發展,鼓勵從小培養創科精神,推動普及創科文化。早於2014年推出的「Go Code程式小先鋒」計劃,為小學生提供免費學習編寫程式的機會,以及舉辦與設計機械人相關的課程等,培養學生科技相關技能,五年間共有超過6,000名基層學童受惠。自2021年開始更舉辦年度項目香港創科展,為年青人提供展示創意發明的平台,交流及分享個人創作意念。香港創科展至今共接獲超過1,500份中小學生的創科作品,並累積吸引近70,000人次入場。 此外,集團於2018年成⽴信和創意研發室,為本港、內地及海外初創企業、科研⼈員和科技公司提供協作沙池平台,測試及驗證創新意念和發明,以及共同開發尖端⽅案。去年研發室更進駐北部都會區戰略位置,並增設The Spark為創科人才提供開放的交流平台,以及共享工作空間,促進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匯聚粵港澳⼤灣區、連通內地與世界橋樑的⾓⾊,有助香港創科產業開闢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GBS,MH,JP(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右二)、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JP(右一)、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右三)、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左三)、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慈善事務董事黃敏華女士(左二),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左一)等嘉賓出席今日舉行的捐贈儀式,共同見證及表達對本港AI科技發展的支持。 香港創科展自2021年開始舉辦,為年青人提供展示創意發明的平台,交流及分享個人創作意念,至今共接獲超過1,500份中小學生的創科作品,並累積吸引近70,000人次入場。第四屆創科展將於今月6月28至2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信和創意研發室及The Spark進駐北部都會區戰略位置,促進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匯聚粵港澳⼤灣區、連通內地與世界橋樑的⾓⾊。 關於信和集團 信和集團於1971年成立,由黃氏家族私人控股公司及3家上市公司組成:分別為信和置業有限公司(港交所:0083)、尖沙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247)及信和酒店 (集團) 有限公司(港交所:1221)。 作為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信和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多年來與社區共同成長。集團擁有多元化物業組合,包括住宅、寫字樓、工業、商場及酒店項目,足跡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澳洲,興建逾250個發展項目,總面積超過1.3億平方呎。集團同時從事與物業管理、酒店投資及管理相關業務,包括富麗敦酒店及度假村與其他聯屬品牌。 集團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以「建構更美好生活」為願景,透過「綠色生活」、「創新構思」和「心繫社區」三項關鍵元素,建構宜居、宜作、宜樂的社區。可持續發展更是信和集團業務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致力為持份者創造價值,並透過業務範疇推動可持續發展,建構更美好未來。 關於黃廷方慈善基金 信和集團於2010年成立黃廷方慈善基金,以紀念創辦人黃廷方先生。基金大力支持教育、青少年發展及社區服務。多年來,黃廷方慈善基金撥款捐助逾300家本地社福機構及社區夥伴。除支持香港藝術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修繕長城和延禧宮等饒富意義的項目外,基金為香港和內地基層家庭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捐助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推動學術發展。
西班牙巴塞羅那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MWC25巴塞羅那期間,華為與全球度假酒店領軍者西班牙Meliá國際酒店集團(以下簡稱「Meliá酒店集團」)旗下的高端奢華酒店Torre Melina Gran Meliá聯合舉辦「全球智慧酒店樣板點發佈儀式」此次合作旨在打造全球智慧酒店網絡創新示範項目,助力Meliá酒店集團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為全球酒店行業提供可借鑒的優秀實踐。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酒店正圍繞智能化、優質體驗、綠色環保、高效運維四大趨勢持續演進。ICT基礎設施已從酒店的「輔助工具」變成行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從智能入住、雲端管理,到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ICT技術正快速提升酒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華為智慧酒店解決方案通過技術創新,為賓客帶來更便捷、舒適、個性化的入住體驗,同時助力酒店實現高效運營與可持續發展。 華為ICT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副總裁史振鈺致辭 華為ICT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副總裁史振鈺在致辭中表示:「華為與Torre Melina Gran Meliá酒店持續創新,以IP+POL網絡架構為基礎,為Torre Melina Gran Meliá酒店構建了全場景智慧酒店解決方案,提升旅客數智化體驗,踐行了綠色低碳、智慧化運營的理念。此次樣板點發佈,為歐洲乃至全球酒店智能化轉型樹立了旗艦標桿。」 Meliá酒店集團技術總監 Tomeu Fiol Meliá酒店集團技術總監 Tomeu Fiol強調:「Meliá Hotels International(美利亞酒店集團)致力於為賓客提供現代設計與卓越舒適度的理想融合,同時通過數字創新重新定義賓客的入住體驗。我們在 Torre Melina Gran Meliá Hotel 採用的華為智慧酒店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提供無縫、智能的服務,同時確保在整個酒店範圍內提供高速、穩定且可靠的網絡覆蓋。」 華為智慧酒店解決方案以三大價值點引領行業轉型。首先,通過全域信號無縫覆蓋,WI-FI漫遊無中斷,保障用戶高速網絡體驗。其次,採用光纖替代傳統網線,一纖多業務、綠色節能且支持面向未來平滑演進,助力可持續發展。最後,提供統一網管平台,實現終端統一認證和管理,簡化運維流程,降低運營成本。 從酒店整體方案設計到系統集成與高效交付落地,酒店智慧化的進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夥伴的支持,華為解決方案易集成,易交付,易運維的特點充分滿足夥伴得需求。華為希望與更多的夥伴攜手,打造良性的生態,幫助酒店客戶及夥伴實現商業成功。 此次合作是華為與Meliá酒店集團旗下Torre Melina Gran Meliá在智慧酒店領域的重要實踐,為全球酒店行業樹立了智慧化升級的標桿。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更多創新應用,為賓客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入住體驗,加速酒店行業數智化轉型。
Lexis+ AI 提供安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為現代香港律師提升效率、效果和可靠成果 香港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 AI 驅動分析和決策工具提供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簡稱 LexisNexis)今日宣布,香港將於 2025 年 7 月成為亞洲首個推出 Lexis+ AI™ 的地區。這是一個旨在改變法律工作的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以 LexisNexis 全球最大且準確的法律內容庫之一為基礎, Lexis+ AI 結合了生成式AI 的力量與其專有的搜索技術和權威內容。 LexisNexis 的首個市場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如同一位值得信賴的同事,能在數秒內閲覽數百萬份文件。根據在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法國、美國和英國成功推出後的客戶反饋,Lexis+ AI 預計將為香港律師在研究、撰寫、客戶溝通和案件摘要活動中平均每週節省 11 小時。 Lexis+ AI 是一款 AI 驅動的助手,具備對話式搜索、深入摘要、智能法律撰寫和文件上傳功能,所有功能均由最先進的加密和隱私技術支持,以確保敏感數據的安全。所有結果都由可驗證、可引用的權威或來源支持。 對話式搜索:簡化複雜且耗時的法律研究過程,提供針對多樣法律問題的搜索體驗,並附帶引用,幫助律師有效且高效地完成研究。 增強摘要:提供法律文件的自定義摘要,加速並引導深入分析。 生成式文件撰寫:在整個法律起草過程中指導客戶,生成法律文件的初稿,並允許用戶通過簡單提示更改語言和語氣。 文件上傳功能:使用戶能夠快速分析、總結並從法律文件中提取關鍵見解。 LexisNexis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Michael Sit 薛駿騏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將這項變革性技術帶到香港,並成為 LexisNexis 亞洲首個推出此技術的地區。Lexis+ AI 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平台,將顯著提升每位律師的速度、質量和效率。我們始終以客戶為先的方式進行創新、研究和產品開發,以確保滿足香港法律專業人士的獨特需求,並超越期望。 Lexis+ AI 是 LexisNexis 長期 AI 創新歷史中的最新產品。據 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 首席 AI 官 Min Chen 表示:「LexisNexis 從提取式到生成式再到代理式 AI 的演進,使我們的法律 AI 解決方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易於使用,幫助客戶在不需要成為提示專家的情況下完成大量工作。通過整合最新的 AI 技術,我們使法律專業人士能夠專注於只有他們才能完成的戰略性工作,並減少AI 能夠熟練處理的重複性工作。」 LexisNexis 正在負責任地開發具有人工監督的法律 AI 解決方案。作為 RELX 的一部分,LexisNexis 遵循 RELX 負責任的 AI 原則,考慮其解決方案對人們的現實影響,並採取行動防止創建或加强不公平偏見。該公司在法律行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承諾已超過 50 年。LexisNexis 擁有超過 2,000 名技術專家、數據科學家和主題專家,負責開發、測試和驗證其解決方案,並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 為了促進對 AI 及其將為香港法律行業帶來機會的更廣泛理解,LexisNexis 還提供 Lexis+ AI Insider 計劃,提供獨家的教育內容,包括思想領導文章、網絡研討會和該地區最新的 AI 發展。 要加入 Lexis+ AI Insider 計劃,並成為首批在香港體驗 Lexis+ AI 的人士之一,請訪問此處。 有關 Lexis+ AI 的更多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此處。 About 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 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 provides legal, regulatory,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analytics that help customers increase their productivity, improve decision-making, achieve better outcomes, and advance the rule of law around the world. As a digital pioneer, the company was the first to bring legal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online with its Lexis® and Nexis® services. 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 which serves customers in more than 150 countries with 11,800 employees worldwide, is part of RELX, a global provider of information-based analytics and decision tools for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customers. About RELX RELX is a global provider of information-based analytics and decision tools for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customers. RELX serves customers in more than 180 countries and has offices in about 40 countries. It employs more than 36,000 people over 40% of whom are in North America. The shares of RELX PLC, the parent company, are traded on the London, Amsterdam and New York Stock Exchanges using the following ticker symbols: London: REL; Amsterdam: REN; New York: RELX. The market capitalisation is approximately £72.5bn | €87.4bn | $91.6bn
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System Planner)支援在異質架構中實現便捷的資源配置,並能優化程式碼生成以提高效率 資料溯源軟體發展(Data Provenance Software Development)解決方案旨在確保使用者整個資料堆疊中的資料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台北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在其以開發者為核心的套件基礎上發表擴充版本,涵蓋的新解決方案旨在協助開發者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時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能協助客戶實現智慧邊緣創新,提升功能,並加速產品上市。全新的資料溯源軟體發展解決方案旨在為智慧邊緣端產生的資料建構信任框架,確保資料從產生到使用或儲存的過程中保持可信度和保真度。該解決方案的先行版套件和軟體將於4月25日透過https://developer.analog.com/開發者入口網站開放下載。 ADI軟體與數位平台事業部資深副總裁Rob Oshana表示:「嵌入式開發者的工作比以往更繁瑣,不僅要因應日漸複雜的處理器,更需面臨多團隊開發協作和日益嚴峻的安全環境所帶來的挑戰。我們多次收到客戶回饋希望能更快速、更輕鬆地管理系統設計、分配資源、驗證概念,同時在邊緣端保障資料完整性,而ADI所推出的擴充版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及資料溯源軟體發展解決方案便能滿足相關需求。」 嵌入式設備的處理速度、核心數量、功能及複雜度近年來呈指數級成長,使得嵌入式裝置的成本與空間得以優化,但軟體發展流程的複雜性亦明顯增加。傳統開發工具通常缺乏彈性和客製性,難以融入現代系統設計所需的高效開發流程和既有程式碼庫。ADI 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便將能因應複雜異構裝置上專案創建與資源劃分的諸多難題。 ADI的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採用獲得授權的開源架構,支援在多核心平台上彈性地創建專案,並透過圖形介面直覺地分配記憶體和周邊資源。該產品同時包含配置工具,能夠感知核心上使用的即時作業系統或韌體平台,為分配給核心的周邊或記憶體區塊提供上下文感知配置設定。透過深入瞭解系統性能,並利用便捷的開源工具改善資源配置,開發者將能更有效地優化設計。 此外,系統規劃器還使開發者能透過基於外掛程式的專案創建系統生成所需的程式碼。該系統在確保開發者享有極高彈性的同時,還透過整套通用的配置工具來提升開發效率。針對Zephyr RTOS、ADI SDK等常見韌體平台,該系統並預置了一組外掛程式,客戶不僅能夠開箱即用,還能根據自身需求自由複製和修改這些專案創建和配置外掛程式。外掛程式系統運用了底層的範本引擎,可透過替換特定位置的字串修改靜態檔,並利用JavaScript或TypeScript函數增強程式碼產生邏輯。 最後,系統規劃器提供了圖形化實用程式來劃分記憶體資源,將分區分配給單個或多個核心。此實用程式旨在協助客戶生成連結腳本或Device Tree記憶體覆蓋檔。周邊模組也可透過RTOS感知的配置選項以圖形化方式分配給核心。 除了CodeFusion Studio™系統規劃器,ADI並宣佈對ADI Assure™可信邊緣安全架構進行升級,發表公司首款資料溯源軟體發展解決方案先行版,為客戶提供貫穿資料生命週期的資料可信度和可追溯性保障。 目前,ADI新推出的資料溯源解決方案先行版可為訊號鏈資料建構信任框架,確保智慧邊緣端產生的資料在整個系統傳輸中的完整性、真實性和保真度。資料溯源解決方案允許附加安全中繼資料,進而可增強所生成資料的可信度和保真度。保真度來源於附加的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的歷史資訊,可信度的建立則基於強大的密碼學證明,讓使用者能更便捷地評估其資料在複雜網路中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無論這些資料是用於簡單的儀錶板顯示或是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 資料溯源透過建立端對端信任並增強資料保真度,使模型輸出更加準確安全,同時也能使決策更精準。其直接應用包括:利用高品質的真實資料建構更可靠的演算法或AI模型;提取經過驗證的感測器洞察,以提高對訊號鏈輸出和操作可靠性的理解、有效減少資料浪費,以及簡化對資料完整性和真實性的驗證。 Rob Oshana表示:「ADI不僅致力於滿足客戶目前對簡化開發工具和支援資料信任的需求,同時積極開發更多解決方案,以使AI和機器學習模型更能整合至嵌入式系統中。未來幾個月我們將持續擴充CodeFusion Studio™平台功能,協助客戶更輕鬆地打造擁有嵌入式智慧的產品。」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ADI軟體和數位平台新聞中心。 關於ADI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為領導全球的半導體公司,致力於在現實世界與數位世界之間搭起橋樑,以實現智慧邊緣領域的突破性創新。ADI提供結合類比、數位和軟體技術的解決方案來推動數位化工廠、汽車和數位醫療等領域的持續發展,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並建立人與世界萬物的可靠互聯。ADI 2024會計年度收入超過90億美元,透過全球約2.4萬名員工,ADI協助創新者不斷超越一切可能。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nalog.com。 前瞻性聲明 This press release contain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hich address a variety of subjects including, for example, our statements regarding expected product solutions, offerings, technologies, capabilities, an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ose that may incorporate, or be based upon, software;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and other benefits related to, our product solutions, offerings, and technologies to our customers, including those that may incorporate, or be based upon, software; expected market and technology trends; and other future events. Statements that are not historical facts, including statements about our beliefs, plans and expectations, ar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Such statements are based on our current expectations and are subject to a number of factors and uncertainties, which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described 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factors and uncertainties, among others,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described in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economic, political, legal and regulatory uncertainty or conflicts; changes in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products; manufacturing delays, product and raw materials availability and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products that may be diverted from our authorized distribution channels; changes in export classific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regulations or duties and tariffs; our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s; our future liquidity, capital needs and capital expenditures; our ability to compete successfully in the markets in which we operate; our ability to recruit and retain key personnel; risks related to acquisitions or other strategic transactions; security breaches or other cyber incidents; adverse results in litigation matters; reputational damage; changes in our estimates of our expected tax rates based on current tax law; risks related to our indebtedness; and unanticipated difficulties or expenditures related to integrating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described 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please refer to our filings with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ncluding the risk factors contained in our most recent Annual Report on Form 10 -K.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represent management's current expectations and are inherently uncertain. Except as required by law, we do not undertake any obligation to updat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made by us to reflect subsequent events or circumstances. 所有商標和註冊商標屬各自持有人所有。 歡迎前往瀏覽、交流並關注ADI 台灣 LinkedIn、Facebook及Youtube頻道 訂閱 ADI 的每月類比對話雜誌 (Analog Dialogue)請參閱: www.analog.com/library/AnalogDialogue
香港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中電源動集團(中電源動)憑藉其在大型能源基建及創新能源管理的豐富經驗,以及在大灣區推展一站式綜合能源即服務項目的卓越表現,在廣東省香港商會主辦的「2024年金領航獎」中榮獲「卓越企業大獎」及「新質生產力創新創意大獎」,嘉許其以創新商業模式成功協助企業客戶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電源動榮獲「卓越企業大獎」及「新質生產力創新創意大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先生(右)在金領航獎頒獎典禮上,頒發「卓越企業大獎」予中電源動總裁吳永豪先生 (左)。 中電源動以大灣區為核心,為香港和中國內地工商業客戶提供一站式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包括太陽能、儲能、電動車充電、供冷、供熱、壓縮空氣、真空等綜合能源服務、機電工程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及能源諮詢顧問服務。同時,中電源動亦透過「建設、擁有、營運及移交」(BOOT)模式,為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能源資產管理,助力客戶提升能源效益,達致可持續業務發展。 近年,中電源動在大灣區的業務發展穩步增長,開展多個合作項目。在深圳,公司與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就數碼化能源發展展開合作,並為龍華區大型工業大廈提供供冷方案;又為東江集團位於深圳光明區的工業園區建造集中供冷項目,協助客戶每年減少超過100噸碳排放;同時完成港鐵(深圳)龍華車輛段分散式光伏發電系統和V2G充電樁系統的項目建設並投入營運。 在廣州,中電源動為東方寶泰購物廣場改造沿用多年的中央空調系統,引入人工智慧管理系統以提升能源效益,為廣場節省約五成用電量。中電源動並為互太紡織控股有限公司位於廣州南沙的工業園區改造供冷系統,預計每年可以減少約42,500噸碳排放。 為推動大灣區綠色運輸,中電源動與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來電)合作為深圳、東莞及珠海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目前設立235個充電站,提供逾7,000個充電器,並將特來電的電動車充電技術引入香港,雙方亦會在車網互聯(V2G)、虛擬電廠、微電網以及其他新興能源科技領域展開合作。 中電源動總裁吳永豪先生對獲獎深感鼓舞,獎項肯定了中電源動在大灣區推進一站式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及綠色運輸等領域的努力,兼顧經濟、環境及社會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過去四十年,中電源動一直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為工商業客戶提供可靠、高效及低碳的能源基建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協助客戶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中電源動會繼續發揮我們的國際化經驗,善用創新科技和思維,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廣東省香港商會自2018年創辦「金領航獎」,協助在粵港澳大灣區拓展業務的企業擴充業務,加強行業的連繫,推動企業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韓國首爾和加州紐波特海灘2025年3月11日 /美通社/ -- 全球數字牙科領域的領先企業Medit (www.medit.com)將於3月25日推出其i900口內掃瞄儀系列的新成員。即將推出的Medit i900經典款旨在提高可用性和效率,具備直觀操控、精確掃瞄和無縫的工作流程集成功能,為全球牙科專業人士提供了更多選擇。 Medit Set to Launch a New Intraoral Scanner, Medit i900 classic i900經典款具有更大的掃瞄深度、超快速的精準度,以及輕便的人體工學設計,體現了Medit在數字牙科領域的創新承諾。這款新產品可以優化臨床工作流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並簡化與實驗室的協作,同時保持Medit在易用性方面的傳統優勢。 此外,Medit i900經典款還配備了全新的All-on-X工作流程解決方案——Medit SmartX。這是Medit最新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可從頭到尾簡化All-on-X數字化工作流程,無需額外的硬件和軟件。擁有i900Family、i700、i700w和i600的牙醫也可通過簡單的軟件更新來使用這一全新的All-on-X工作流程。 更多詳情即將公佈。敬請期待3月18日Medit SmartX以及3月25日Medit i900經典款的正式發佈。 關於Medit Medit是一家全球3D口內掃瞄儀及一體化數字牙科平台供應商。依托其自身獲得專利的先進技術,公司還開發用於數字牙科的創新軟件,支持牙科診所和實驗室之間的協作工作流程。 Medit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韓國首爾,在美洲和歐洲設有代表處,經銷商網絡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需瞭解Medit產品和軟件的更多詳情,請訪問其官方網站。 如需瞭解更多內容,請訪問Medit的YouTube頻道(youtube.com/user/meditcompany),並在Instagram上關注我們(instagram.com/meditcompany)。
電腦/電子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