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醫療保險」新聞搜尋結果, 共 107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雲頂新耀發布2024年度全年業績

上海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及疫苗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今日公布2024年度全年財務業績報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業務進展。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先生表示:「2024年,雲頂新耀持續深化『雙輪驅動』戰略,已由精准引進海外產品進入到具有出海潛力的自主研發和授權引進的並進模式,專注高價值『藍海』領域的同時,致力於研發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創新療法。公司全年總收入大幅增長461%,達7.067億元,超額完成7億元既定目標;實現高毛利率83%,運營費用占收入比重大幅減少562%,非國際財務准則虧損總額顯著收窄25%,現金儲備達人民幣16億元,首次實現了年度商業化層面盈利。 三款已上市的核心產品商業化布局高效落地。全球首個對因治療IgA腎病藥物耐賦康®年內實現3.534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581%。全球首個氟環素類抗菌藥物依嘉®,實現收入3.528億元,同比增長256%,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同類最佳藥物伊曲莫德(VELSIPITY®)已在中國澳門和新加坡獲批上市,並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成功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正式惠及中國內地患者。其新藥上市申請已於2024年12月在中國大陸(維適平TM)和中國香港(維長寧TM)獲正式受理。」 羅永慶先生進一步表示:「公司持續推進擁有全球權益管線布局,聚焦全球高價值領域,通過自研與全球權益管線實現突破性進展。新一代共價可逆BTK抑制劑EVER001展現出積極的臨床數據,全球開發進程穩步推進;公司在mRNA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全球化臨床轉化的裡程碑突破,驗證了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AI+mRNA平台的創新優勢以及其全球價值。其中,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已進入臨床階段,並於今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給藥;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已獲美國FDA批准,成為公司首款自研進入全球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自體生成CAR-T項目也將於今年完成首個臨床前候選藥物篩選。雲頂新耀擁有位於浙江嘉善的自有商業化規模生產基地,該基地符合全球良好生產規范(GMP)標准,為實現mRNA技術平台的研發、生產以及商業化提供了堅實保障。」 「展望2025年,我們將繼續通過提升商業化運營體系效率與推進自研及全球權益產品差異化管線布局,實現最大化協同效應。公司憑借耐賦康®這款中國唯一獲批的IgA腎病療法,並以其納入醫保作為先發優勢,提升市場滲透率從而實現銷售放量;積極推進EVER001和AI+mRNA技術平台的創新研發,以全球價值為導向,釋放全球合作潛力,加速創新價值的全球化兌現,提升雲頂新耀在全球生物制藥領域的競爭力。 公司『雙輪驅動』戰略已進入全新階段,雲頂新耀將在董事會的指導下,利用已建立的卓越運營的商業化平台自我『造血』,繼續鞏固在核心治療領域的領先地位,持續深化AI+mRNA技術平台的創新研發,朝著2030年成為亞洲領先的全球綜合性生物制藥公司的願景穩步邁進,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療方案,為股東創造更大回報。」 最新主要產品亮點和預期裡程碑 腎病管線 耐賦康®(Nefecon®) 2024 -          2024年3月,本公司授權合作伙伴Calliditas Therapeutics AB(以下稱"Calliditas",已於2024年9月被旭化成集團收購)宣布,基於耐賦康®獲得了新適應症的完全批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其為期七年的額外孤兒藥獨占期至2030年12月。 -          2024年3月,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已批准耐賦康®用於治療具有疾病進展風險的原發性IgA腎病成人患者。新加坡是雲頂授權區域內繼中國內地和中國澳門後的第三個獲得耐賦康®新藥上市批准的地區。 -          2024年4月, Calliditas在2024年國際腎髒病學會(ISN)世界腎髒病大會(WCN 2024)上,公布了耐賦康® NeflgArd III期研究的多項積極結果。此次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2年研究期間(9個月的耐賦康®治療,停藥觀察15個月),無論基線尿蛋白肌酐比水平(UPCR)<0.8 g/g 或 ≥0.8 g/g,均能觀察到顯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獲益。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基線UPCR如何,耐賦康®組中eGFR降低30%或者進展至腎衰竭的發生率遠低於安慰劑組,並且耐賦康®能顯著延緩患者eGFR降低30%或進展至腎衰竭的時間。 -          2024年4月, Calliditas公布了耐賦康® NefIgArd III期研究的全球開放標簽擴展(OLE)研究的積極結果。數據顯示,在所有IgA腎病患者(IgAN)中,包括在NefIgArd III期研究中接受過耐賦康®治療的患者,尿蛋白肌酐比水平 (UPCR) 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eGFR) 等終點指標在9個月時的治療效果與NefIgArd III期研究一致。安全性方面,經過9個月的耐賦康®治療或在完成NefIgArd III期研究的患者中再次使用耐賦康®治療後的安全數據與先前報道的安全數據一致。 -          2024年5月,中國香港衛生署已批准耐賦康®用於治療有疾病進展風險的原發性IgA腎病成人患者。中國香港是公司授權區域內繼中國澳門、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之後的第四個獲得耐賦康®新藥上市批准的地區。 -          2024年5月,耐賦康®在中國首張處方成功落地,標志著這款全球首個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開始正式惠及中國大陸的患者,開啟國內IgA腎病對因治療的新篇章。中國是全球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此次耐賦康®的首張處方通過互聯網醫院形式開出,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為患者及時提供藥物,提高患者就醫的可及性。 -          2024年6月, Calliditas在第61屆歐洲腎髒協會大會(ERA 2024)上,公布了耐賦康®最新的積極研究結果,數據表明耐賦康®治療9個月帶來的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獲益顯著優於sparsentan(雙效內皮素-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持續治療2年。該研究根據NefIgArd研究的患者特征從PROTECT研究選擇匹配人群,使用重復測量混合模型(MMRM)方法分析eGFR的絕對變化,包括基線、3、6、9、12、18和24個月數據、基線eGFR、基線eGFR — 時間交互作用、治療和治療 — 時間交互作用。采用MAIC方法評估耐賦康®和sparsentan對9、12和24個月時絕對eGFR變化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9、12和24個月時,耐賦康®對eGFR的有利影響均優於sparsentan,且具有統計學和臨床顯著意義。 -          2024年7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受理遞交的耐賦康®最終臨床試驗階段完整數據的補充申請, 這意味著耐賦康®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且唯一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完全批准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 -          2024年9月,公司宣布耐賦康®作為IgA腎病的唯一對因治療藥物,被納入《2024版KDIGO IgA腎病和IgA血管炎臨床管理實踐指南(公開審查草案)》,推薦有疾病進展風險的IgA腎病患者進行9個月的耐賦康®治療(2B)。此次新版指南(草案)在提及目前可用治療方案的主要優勢時指出,耐賦康®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證明可以降低 IgA和IgA免疫復合物水平的治療方法。 -          2024年10月,中國台灣地區藥政部門(TFDA)已批准耐賦康®用於治療罹患原發性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IgAN)且病情有進展風險的成人病人,用以延緩腎功能下降,且無基線蛋白尿水平限制。中國台灣是公司授權區域內繼中國澳門、中國大陸、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之後的第五個獲得耐賦康®新藥上市批准的地區。 -          2024年10月,《腎髒360》(Kidney 360)雜志以"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fecon in Patients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From Mainland China: 2-Year NefIgArd Trial Results"《耐賦康®在中國大陸IgA腎病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2年NefIgArd試驗結果》為題,刊登了耐賦康®在NefIgArd III期研究中完整2年數據的中國亞組數據。文章表示,在2年的治療和觀察期間,中國亞組數據顯示,耐賦康®在腎髒保護作用,蛋白尿下降和鏡下血尿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比全球研究中數值上更好的療效。 -          2024年10月,耐賦康® NefIgArd研究的最新分析結果在2024美國腎髒病協會腎髒周(ASN Kidney Week 2024)上公布。結果顯示,耐賦康®能夠在不改變全身IgA反應和總IgA及血清總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情況下,特異性地調節致病性IgA(Gd-IgA1)的產生,進一步驗證了耐賦康®是一種耐受性良好、針對性治療IgA腎病的對因治療藥物。大會上還發布了一項最新真實世界研究數據,結果表明,輕度腎功能受損的IgA腎病患者使用耐賦康®治療超過9個月可以減少腎功能衰退,保護腎髒,並且耐受性良好。 -          2024年11月,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已完全批准耐賦康®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用於治療罹患原發性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IgAN)的成人患者(尿蛋白≥1.0g/日或尿蛋白與肌酐比(UPCR)≥0.8g/g)。 -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耐賦康®已成功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隨著耐賦康®此次入保,將有更多中國IgA腎病患者有機會使用這款創新藥物,並從中獲益。IgA腎病在中國有約500萬患者,每年新增確診患者超過10萬人,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需求。 -          2024年12月,公司宣布耐賦康®於12月16日在香港港怡醫院開出中國香港地區首張處方,開啟了香港IgA腎病對因治療的新時代。這也是今年以來繼中國內地、新加坡之後,耐賦康®第三個商業化上市的地區。 2025 -          隨著《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於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耐賦康®開始執行醫保新價格,各地IgA腎病患者將陸續享受醫保報銷。 -          2025年3月,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已正式批准耐賦康®的補充申請,將其適應症擴展為用於治療罹患原發性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IgAN)的成人患者(尿蛋白≥1.0g╱日或尿蛋白與肌酐比(UPCR) ≥0.8g/g)。這意味著耐賦康®成為新加坡完全批准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 -          公司預計將於2025年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商業化上市耐賦康®。 -          公司預計將在2025年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對耐賦康®的完全批准。 -          公司預計耐賦康®將被納入2025年發布的改善全球預後(KDIGO) 2025 指南,並被納入中國首個 IgA 腎病指南。 EVER001膠囊(又名:XNW1011)是新一代共價可逆的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正在全球范圍內開發用於治療腎病。BTK是B 細胞受體信號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調節B淋巴細胞的存活、激活、增殖和分化。應用小分子抑制劑靶向BTK是治療B細胞淋巴瘤和B細胞調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選擇。中國抗體制藥在國內完成的健康受試者I期研究結果表明,EVER001具有高選擇性、優異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強大靶點結合力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征,研究結果支持其進一步臨床開發。公司擁有在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EVER001用於治療腎病的權利。 2024 -          2024年12月,公司宣布新一代共價可逆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 EVER001膠囊(又名:XNW1011)在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的1b/2a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數據取得積極結果。截止到2024年9月13日的數據結果顯示,在已完成36周治療的低劑量組患者中,81.8%(9/11)的患者實現臨床緩解,高劑量組中已完成24周治療的患者已有85.7%(6/7)實現臨床緩解。同時,除低劑量組的1例患者外,其他所有完成36周治療的低劑量組患者,以及所有經24周治療的高劑量組患者分別在36周和24周都實現了免疫學完全緩解。EVER001總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見在其他共價非可逆BTK抑制劑上觀察到的有臨床意義的不良事件,如出血、心律失常、嚴重感染、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嚴重肝功能損傷等。 2025 -          公司預計在2025年公布1b/2a期臨床試驗的一年隨訪數據。 感染性疾病管線 依嘉®(依拉環素) 2024 -          2024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抗微生物藥物敏感性折點研究和標准制定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依拉環素的中國臨床折點,將使中國的臨床醫生能夠更加合理精准地使用這一新型抗菌藥物。 -          2024年11月,依拉環素(依嘉®)在2024美國感染性疾病周(IDWeek)上公布了多項最新研究結果。 一項研究旨在評估依拉環素對碳青霉烯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CRAB)的體外抗菌活性,結果顯示了依拉環素體外對CRAB的高度敏感性,也支持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中使用MTS和紙片擴散法檢測依拉環素的藥物敏感性結果一致性和穩定性。另一項研究旨在評估依拉環素對全球范圍內臨床主要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的體外活性,共檢測了依拉環素(依嘉®)對2018至2022五年期間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多個區域收集的23127株臨床病原菌(包括耐藥菌株)的敏感性。結果顯示,自2018年獲批以來,無論地理區域或感染部位如何,依拉環素對所檢測的臨床相關病原菌都持續保持較高的敏感性,依拉環素上市5年來穩定的體外抗菌活性支持其治療由革蘭陰性和革蘭陽性菌引起的復雜性腹腔感染。 -          2024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發起並主辦的「依拉環素臨床應用綜合評價項目」總結會在北京舉行,並發布了項目終期報告。依拉環素臨床應用綜合評價項目自2023年9月23日啟動,於2024年11月完成項目數據收集。項目共采集病例3369例,來自全國231家醫院的839位醫生。終期報告顯示,經依拉環素治療3天時的整體有效率為91.1%,治療結束時的總治療有效率為90.1%。 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是頭孢吡肟(一種第四代頭孢菌素)和新型β-內酰胺酶抑制劑 (BLI) 他尼硼巴坦的組合,可廣泛地覆蓋絲氨酸酶和金屬 β-內酰胺酶。他尼硼巴坦與頭孢吡肟聯合使用,正在開發成為一種新的治療由難治性耐藥革蘭陰性菌,尤其是碳青霉烯耐藥腸桿菌目細菌(CRE)和碳青霉烯耐藥或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CRPA/MDR-PA)引起的嚴重感染的治療選擇。 2024 -          2024年2月,授權合作伙伴Venatorx Pharmaceuticals宣布《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了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治療成人復雜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腎盂腎炎)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CERTAIN-1的積極結果。結果顯示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在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腎盂腎炎)上優於美羅培南,且安全性與美羅培南相似。 2025 -          我們預計今年將在中國大陸遞交針對復雜性尿路感染(cUTI)的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的新藥上市申請。 自身免疫性疾病管線 伊曲莫德(VELSIPITY®,etrasimod) 2024 -          2024年2月,授權合作伙伴輝瑞公司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授予伊曲莫德(VELSIPITY®)在歐盟的新藥上市許可,用於治療既往對常規療法或生物制劑反應不足、失去反應或不耐受的16歲及以上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伊曲莫德是歐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批用於16歲及以上患者的新一代口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藥物。 -          2024年3月,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藥物監督管理局已正式受理伊曲莫德用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成人患者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並於4月正式獲批,澳門成為伊曲莫德在公司亞洲授權區內第一個獲得批准的地區。 -          2024年7月,公司宣布伊曲莫德在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的亞洲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的維持期治療取得積極頂線結果維持期數據證實,在經過40周的維持期治療後,伊曲莫德組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終點和所有關鍵次要終點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p<0.0001)的改善,其他包括黏膜愈合、內鏡恢復正常等的次要終點也均達到具有顯著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p<0.0001)的改善。維持期治療顯示了伊曲莫德良好的安全性,安全性數據與已知特征一致,沒有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          2024年10月,得益於「港澳藥械通」政策,伊曲莫德正式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床急需進口港澳藥品批件」批准,並於12月在廣東佛山復星禪誠醫院開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首張處方。伊曲莫德成為雲頂新耀第三款商業化新藥。 -          2024年11月,伊曲莫德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的亞洲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ES101002的完整誘導期數據在第32屆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 2024)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ES101002研究是迄今為止在亞洲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完成的最大規模的III期臨床研究。誘導期研究結果顯示,伊曲莫德治療組的所有主要和關鍵次要療效目標均達到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顯著性的改善:與安慰劑組相比的臨床緩解率、內鏡改善率和臨床應答率的治療差異分別達到 20.4%、28.6%和32.0% ( P值均<0.0001)。接受伊曲莫德治療的患者在黏膜愈合(P<0.0001)和內鏡恢復正常(P=0.0003)方面均達到了具有臨床意義和統計學顯著性的改善。 -          2024年12月,中國香港衛生署已正式受理伊曲莫德用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成人患者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 -          2024年12月, 伊曲莫德在中國澳門鏡湖醫院開出首張處方。並被納入由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臨床急需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目錄(2024年)。 -          2024年1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受理伊曲莫德用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NDA)。公司預計會在2026年獲得新藥上市批准。 2025 -          2025年2月,伊曲莫德的亞洲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的完整維持期數據,在第20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大會(ECCO 2025)上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維持期數據顯示,伊曲莫德組第40周時達到臨床緩解的患者比例顯著高於安慰劑組,差異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所有關鍵次要終點,即維持期第40周內鏡改善和臨床應答,結果也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的改善。其他包括黏膜愈合、內鏡恢復正常等的次要終點也均達到具有顯著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p<0.0001)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51.9%伊曲莫德治療組患者達到黏膜愈合(定義為中心化閱片內鏡子評分≤1[排除易脆]且Geboes指數評分<2.0),而安慰劑組僅有8.8%的患者達到該終點(雙側p值<0.0001)。同時,維持期治療顯示了伊曲莫德良好的安全性,安全性數據與已知特征一致,沒有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啟動伊曲莫德位於嘉善工廠的生產建設項目,為伊曲莫德的本地化生產提供支持。該項目總投資為7,000萬元,預計正式投產後伊曲莫德的年產能可達5,000萬片,計劃供應地區覆蓋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韓國以及新加坡在內的雲頂新耀授權區域。 -          公司預計將於2025年在中國香港獲得伊曲莫德用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的新藥上市批准。 -          公司預計將於2025年在中國台灣和韓國遞交新藥上市許可申請。 -          公司2025年將依托於「港澳藥械通」政策,進一步擴大伊曲莫德在大灣區的可及性。 Zetomipzomib(澤托佐米,KZR-616)是一款新型、同類首創、選擇性免疫蛋白酶體抑制劑,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廣泛的治療潛力。公司於2023年9月從Kezar Life Sciences授權引進。公司和Kezar有機會在包括自免性肝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進行合作。 -          2024年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批准在中國啟動zetomipzomib(澤托佐米)治療活動性狼瘡性腎炎(LN)的2b期PALIZADE試驗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 -          2024年7月,正在中國推進的zetomipzomib(澤托佐米)治療活動性狼瘡性腎炎(LN)的全球2b期PALIZADE試驗已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 -          2024年9月,PALIZADE試驗在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的建議下暫停。10月,Kezar做出了戰略性決定,終止PALIZADE試驗,並將臨床開發重點轉向澤托佐米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應用。 -          澤托佐米目前正在進行PORTOLA臨床試驗,這是一項安慰劑對照、隨機、雙盲的2a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該候選藥物在AIH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AIH是一種罕見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肝髒,導致炎症和組織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該研究已完成24名患者的入組,Kezar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公布該臨床試驗的頂線結果。 mRNA平台 雲頂新耀正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多路徑開發腫瘤及其他治療性的mRNA藥物,且擁有這些產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及全部全球權益。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多個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藥物,包括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PCV)、腫瘤相關抗原(TAA)腫瘤治療性疫苗、免疫調節腫瘤治療性疫苗、自體生成CAR-T產品等,以及新一代脂質納米顆粒("LNP")遞送系統,以增強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公司位於中國浙江省嘉善的mRNA生產設施按照全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標准設計,具備臨床和商業化規模生產能力。公司對其mRNA治療性項目擁有完整的全球權益。 2024年,公司積極推進了其mRNA產品管線,EVM16是一款雲頂新耀自主研發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根據每位患者特有的腫瘤細胞突變,使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預測出具有較高免疫原性潛力的新抗原。mRNA技術平台是我們研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 -          2024年2月,公司宣布終止與Providence Therapeutics公司的合作及授權許可協議。協議終止後,公司繼續利用該mRNA平台開發預防及治療性的mRNA自研產品,並擁有這些產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及全部全球權益。 -          2024年8月,公司宣布正式啟動一款個性化腫瘤疫苗EVM16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項目(IIT)EVM16CX01。該研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起,用於評估EVM16注射液單藥及聯合PD-1 抗體治療在晚期或復發實體瘤受試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初步療效的劑量遞增及擴展研究。這是EVM16開展的首次人體試驗。 2025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自主研發的首款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已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順利完成首例患者給藥,標志著此項臨床試驗項目的裡程碑進展。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其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EVM14注射液是基於雲頂新耀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作為公司首個獲得FDA IND批准的自主研發新藥,EVM14標志著公司在mRNA腫瘤領域的創新實力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是公司自主研發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          公司預計將於2025年在中國遞交EVM14-腫瘤相關抗原(TAA)疫苗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產品管線 本公司已在腎髒、抗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建立了強大的產品管線,包括疾病首創或同類最佳資產。這些項目涵蓋短期、中期及長期機會,預計將為公司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並為股東創造價值。 管線展望 公司擁有全球權益並有潛力成為同類領先(best-in-class)的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關鍵數據讀出。2024年,EVER001(一種新型BTK抑制劑,開發的第一個適應症為原發性膜性腎病)的1b/2a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的階段性數據結果。我們將在2025年持續推進該臨床試驗,並預計在下半年公布一年的隨訪數據。 在自主研發管線方面,我們的個性化腫瘤疫苗項目已取得重要進展:EVM16於2025年3月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順利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表明雲頂新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腫瘤新抗原人工智能(AI)算法系統和經過臨床驗證的mRNA技術平台已成功進入人體試驗階段。我們預計將在今年獲得該腫瘤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初步數據。公司的現貨型腫瘤相關抗原疫苗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已獲美國FDA的批准,同時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向中國藥監局遞交IND申請,這是公司首次獲得美國FDA的IND批准,同時也是公司自主研發管線的首次中美兩地同步申報,彰顯了我們在創新藥物開發領域的重大突破。 關於我們的臨床後期項目,公司計劃於2025年在中國大陸遞交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用於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我們還計劃將在韓國和中國台灣遞交伊曲莫德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該產品預計下半年在香港獲得新藥上市批准。 商業化進展 2024年,隨著耐賦康®、依嘉®和伊曲莫德三款核心產品的成功上市及市場拓展,我們的商業化能力實現了顯著提升,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在腎病治療領域,我們迎來了重大裡程碑——疾病首創的創新藥物耐賦康®於2024年5月正式在中國大陸上市。為滿足國內約500萬IgA腎病患者的迫切治療需求,我們制定了創新的市場策略:在打開傳統醫院渠道、開展專業學術推廣的同時,率先布局互聯網醫療平台,開創性地構建了線上線下協同的處方模式。截至2024年底,憑借150人規模的專業腎病銷售團隊,我們已成功覆蓋全國600-700余家核心醫院,觸達60%以上的目標患者群體。尤為重要的是,在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下,耐賦康®成功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該目錄於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我們預計,醫保報銷政策的落地將大幅提升耐賦康®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有力推動產品在目標患者群體中的快速滲透,進一步夯實耐賦康®作為IgA腎病的一線基礎用藥地位。 耐賦康®在2024年的另一項重要突破是其作為IgA腎病的唯一對因治療藥物被納入《2024 KDIGO IgA腎病和IgA血管炎臨床管理實踐指南(公開審查版)》。指南草案指出耐賦康®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證明可以降低致病性-IgA和IgA免疫復合物水平的治療方法,建議對有疾病進展風險的IgA腎病患者進行9個月的耐賦康®治療(2B),並提出多數患者可能需要重復9個月治療周期或降低劑量的維持方案,以在降低蛋白尿及保護腎功能方面產生持續的臨床效果。合作伙伴Calliditas的全球開放標簽擴展研究亦證實了重復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該研究顯示,接受耐賦康®第二個治療療程的IgA腎病患者在腎功能保護和蛋白尿獲益上與首次治療患者的療效相當,且耐受性良好。 在我們的抗感染產品組合中,公司通過進一步滲透我們覆蓋的核心醫院,繼續推動依嘉®的銷售增長。同時,我們開始與合同銷售組織(CSO)合作,以惠及核心目標醫院以外的患者,盡管我們預計依嘉®大部分的銷售額仍來自我們內部的銷售團。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抗微生物藥物敏感性折點研究和標准制定專家委員會(ChinaCAST)於2023年和2024年組織兩次專家評審會正式通過了依拉環素中國臨床折點,這也是首個中國折點。依拉環素中國臨床折點更符合我國耐藥菌治療需求,推動了依拉環素臨床合理應用,將成為多重耐藥菌感染的不可或缺的治療藥物,到去年年底全國已有100多家醫院采用新的ChinaCAST折點。此外,依拉環素被納入《上海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其也被北京、廣東等多地列入抗菌藥物目錄,凸顯中國醫學專家對該藥物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認可。此外,依拉環素還被納入《外科感染學會腹腔感染管理指南:2024年更新版》、《中國腎髒移植多重耐藥細菌感染臨床診療指南》、《美國感染病學會耐藥陰性菌治療指引(2024)》以及《老年肺炎臨床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4年版)》。這些指南的納入有望提高醫生對依嘉®的認知,同時鼓勵更廣泛的產品使用。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和臨床研究的開展,2024年中國醫生在以下醫學刊物中發表了有關依拉環素的文章。這些發表文章顯著提升了對該藥物的認知,並為更廣泛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參考。 文章標題 期刊名 發表時間 《依拉環素治療神經重症免疫抑制合並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的臨床分析》 《中華重症醫學電子雜志》 2024/3/18 《依拉環素與厄他培南對比治療中國成人復雜性腹腔感染的療效和安全性》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24/5/20 《確立依拉環素對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陰溝腸桿菌、鮑曼不動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學界值》 《抗菌化療雜志》 2024/06/14 《抗菌藥物依拉環素的研究進展》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24/07/01 《單個患者對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耐藥性的動態演變通過IncX3-NDM-5質粒轉移和blaKPC突變》 《國際抗菌劑雜志》 2024/08/01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和依拉環素對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的體外抗菌活性分析》 《臨床檢驗雜志》 2024/8/28 《依拉環素治療碳青霉烯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效果觀察》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4/10/06 《依拉環素和多黏菌素類藥物對多重耐藥復雜性腹腔感染的療效與安全性的比較》 《中華醫學雜志》 2024/10/15 《依拉環素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的療效和安全性: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 2024/10/22 《2021年中國一項多中心研究:氨曲南/阿維巴坦、依拉環素、黏菌素等抗菌藥物對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碳青霉烯類耐藥細菌體外活性》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24/11/1 《587株碳青霉烯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臨床分離株對依拉環素敏感性試驗方法的比較評價:肉湯微量稀釋法、MIC試紙和紙片擴散法》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24/11/21 此外,我們很高興推出了首個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藥物伊曲莫德,該藥物於去年4月在澳門獲批,5月在新加坡獲批,並成功在這些地區商業化上市。得益於「港澳藥械通」政策,伊曲莫德獲得了在廣東省九個城市的先行使用資格,並於12月在佛山復星禪誠醫院開出了首張處方。截至目前,伊曲莫德已在廣東省的五家指定醫療機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佛山復星禪誠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廣州和睦家醫院和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可及,以滿足對先進創新藥物有迫切需求的中國大陸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治療需求。 2025年,我們將依托去年打下的堅實商業化基礎,全面推進各個疾病領域的業務發展。隨著耐賦康®成功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患者可負擔性和可及性顯著提升,有望為公司帶來強勁的銷售增長動力。我們計劃第一季度實現70%核心市場的醫保覆蓋,我們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快速推進目標醫院完成醫保落地,包括通過醫院准入或雙通道藥房;同時,通過200名左右銷售代表組成的專業腎科團隊,將目標醫院擴展至約800家,覆蓋超過70%的耐賦康®潛力市場。今年上半年,我們還預計耐賦康®將被正式納入2025年修訂版《改善全球腎髒病預後組織(KDIGO)IgA腎病和IgA血管炎臨床管理實踐指南》,並被納入中國首部IgA腎病診療指南,獲得一線對因治療藥物的權威推薦,這將為臨床醫生提供重要的用藥依據。在深耕中國大陸市場、充分把握耐賦康®醫保定價帶來的先發優勢的同時,我們還將積極拓展其它亞洲市場,包括中國台灣和韓國等地區,讓更多IgA腎病患者能夠盡快獲益於這一突破性疾病首創藥物。 在抗感染產品管線中,我們仍將重點拓展依嘉®在核心醫療機構的市場潛力,通過系統性學術推廣和臨床價值傳遞,提升醫生對依嘉®治療優勢的認知度,從而實現高潛力醫院處方量的穩步增長。同時,我們將著力加速推動該藥物在重症醫學科(ICU)、呼吸科和血液科等科室中治療時機前移,利用其抗菌活性強、抗菌譜廣、組織濃度高和安全性佳等優勢強化依嘉®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經驗性治療中的基石地位。在渠道拓展方面,除內部銷售團隊外,我們還將通過深化CSO模式落地,進一步擴大依嘉®的市場覆蓋和臨床應用,拯救更多的重症患者。 伊曲莫德是我們最新推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產品,公司將在2025年全力配合中國藥監局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審評工作,該申請預計將於2026年獲得批准。在此期間,我們也將積極推動該藥物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在廣東省更多的指定醫療機構中可及,以造福更多的中國大陸患者。同時,我們計劃在大灣區開展伊曲莫德的真實世界研究,為醫生提供更多循證醫學依據和臨床治療指導。 新藥發現 2024年是公司mRNA技術平台取得顯著進展的一年,我們在中國兩家頂級腫瘤醫院啟動了個性化腫瘤疫苗EVM16的研究者發起項目的首次人體試驗。EVM16是一款雲頂新耀自研、AI算法驅動識別腫瘤新抗原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可根據每位患者特有的腫瘤細胞突變,使用自主研發且具備自我迭代能力的EVER-NEO-1「妙算」腫瘤新抗原人工智能AI算法系統,識別出具有較高免疫原性的腫瘤新抗原,並設計出編碼數十種腫瘤新抗原的mRNA治療性疫苗。EVM16通過LNP遞送系統在體內進行高效的抗原呈遞,激活患者自身的新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進而達到殺傷腫瘤細胞和治療癌症的目的。 在此前的臨床前研究中,EVM16在多種小鼠模型中都激發出了強烈的新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模型中實現了顯著的抑制腫瘤生長的藥效。雲頂新耀自研的EVER-NEO-1「妙算」腫瘤新抗原人工智能AI算法系統不僅能識別出絕大多數已被報道的腫瘤新抗原,還識別出了多個之前未報道的腫瘤新抗原,並且在多個獨立驗證研究中展現出與行業領先算法相當或更優的新抗原免疫原性預測能力。臨床前數據還證明了EVM16與PD-1抗體聯用後具有對T細胞激活具有協同效果,支持個性化腫瘤疫苗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臨床中的聯用。在臨床前安全性評估試驗中,EVM16也展現了良好的安全性。這些結果綜合說明,EVM16注射液免疫原性強、安全性良好,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用有望給腫瘤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我們期待2025年將是充滿機遇的一年,個性化腫瘤疫苗EVM16有望在年內獲得初步人體數據結果。此外,我們已向美國FDA遞交了通用型的現貨腫瘤相關抗原疫苗EVM14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並獲得了批准,作為公司首個獲得FDA IND批准的自主研發新藥,EVM14標志著公司在mRNA腫瘤領域的創新實力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是公司自主研發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該候選產品有潛力用於治療多種實體瘤適應症,如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頭頸癌等。在臨床前試驗中,EVM14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同時,我們的自體生成CAR-T項目正積極向臨床前候選分子選擇階段推進,有望為未來的全球合作創造機會。 業務拓展 基於我們擁有全球權益產品EVER001所展現的卓越臨床數據,公司正積極推進對外授權合作,計劃尋求全球合作伙伴,希望能夠通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和專業優勢,最大化該項目和其它早期資產的經濟價值。在授權引進戰略上,我們持續聚焦於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感染等具有高臨床價值且競爭格局良好的治療領域,重點引進具有「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潛力的創新資產。在中國市場,基於我們已建立的高效精干的商業化模式,我們將著眼於引進商業化階段產品,以利用我們經驗豐富且高效的銷售團隊,實現協同效應最大化,提升運營效率。同時,我們也將戰略性評估具有全球權益的早期資產,可通過高效的臨床開發實現概念驗證,為股東創造顯著價值回報。 財務亮點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數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大幅增加人民幣580.7百萬元或461%至人民幣706.7百萬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為人民幣125.9百萬元。收益增加主要由於依嘉®銷售額強勁增長及耐賦康®於中國大陸成功上市所致。此外,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依嘉®在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的銷售額繼續上升,耐賦康®於中國香港及新加坡成功上市,而VELSIPITY®首次於中國澳門上市,並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於廣東省上市。 毛利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72.7%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74.6%。剔除無形資產攤銷後,毛利率由2023年的79.9%增加至2024年的82.9%。有關改善主要由於耐賦康®的商業上市及優化產品成本。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研發開支為人民幣528.0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40.1百萬元略有減少。本公司繼續致力於對不同產品線的策略性研發投資,以支持長期的可持續增長。 一般及行政開支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65.2百萬元增加人民幣84.9百萬元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250.1百萬元。該增加主要由於薪酬開支及專業服務開支增加,以支持本公司的業務擴展及持續管線增長。 分銷及銷售開支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231.4百萬元增加人民幣276.7百萬元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08.1百萬元,主要由於擴大商業團隊及額外商業活動,此有助於新產品的成功上市並促進現有產品銷售的增長。隨著我們繼續搭建更有效率及更聚焦的商業化模式,銷售費用率下降111.9%,我們的商業運營效率有所提升。 經營開支總額(包括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開支以及分銷及銷售開支)占銷售額的比率下降561.8%,表明運營效率有所提升。 年內虧損淨額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844.5百萬元增加人民幣196.9百萬元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041.4百萬元。該增加主要由於2024年上半年與mRNA COVID-19疫苗有關的無形資產的一次性、非經常性減值虧損。 剔除無形資產減值虧損後,虧損淨額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792.5百萬元收窄人民幣107.5百萬元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685.0百萬元。此主要由於產品銷售強勁及運營效率提升所致。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銀行存款為人民幣1,603.3百萬元。 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數字 年內經調整虧損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713.6百萬元收窄人民176.1百萬元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37.6百萬元,主要是剔除無形資產減值的一次性及非經常性虧損、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的非現金開支及無形資產攤銷。 有關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制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制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商業化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71 加入收藏 :
泓博醫療日間醫療中心 成功協助脫疣治療醫保理賠個案

脫疣治療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健康需求,泓博醫療日間醫療中心過去成功協助患者完成脫疣治療並順利通過醫療保險理賠手續,為患者解決困擾,有效減輕經濟負擔,備受肯定。 疣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見皮膚疾病,常見於手部、腳部或其他皮膚表面。若不及時治療,疣病毒可能會迅速蔓延,甚至傳染給他人,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專家指出,徹底清除疣病毒不僅能夠消除不適,還可有效預防復發,對於維護患者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保持良好的皮膚衛生習慣和避免直接接觸疣患處是預防疣傳染的重要措施。若有疑問或需要治療,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泓博醫療日間醫療中心秉持專業的醫療服務,為每位患者提供由專業醫生親自操作的脫疣治療流程。從初步檢查到治療方案的制定及後續跟進,均嚴謹執行,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脫疣屬於醫療保險受保範圍,因此由醫生親自處理整個脫疣療程,作為「醫療所需」療程才可作理賠保險手續。泓博醫療是香港日間醫療中心之一。 泓博醫療日間醫療中心一向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並持續向公眾傳遞正確的健康資訊。他們提醒患者,若發現疣症狀,應及早就診並尋求專業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如需了解更多有關專業脫疣治療的信息,歡迎訪問泓博醫療的官方網站。

文章來源 : Advance Focus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6 加入收藏 :
宏利香港攜手柏盛健康、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 推出行業領先「癌症藥物支援服務 」

新服務旨在協助客戶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的癌症藥物,降低其癌症藥物開支,並讓客戶在治療過程中獲得必要的支援 香港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攜手內地領先的健康險服務提供商柏盛健康以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以下簡稱「該醫院」),推出行業領先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此舉使宏利成為香港首家[1]保險公司為合資格危疾保險客戶[2]提供此項服務,而該服務亦適用於合資格醫療保險客戶[3]。這項新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癌症藥物[4]的選擇。 此次合作充分彰顯了宏利致力於提供更優質健康及保障方案的決心,同時也回應了香港居民對內地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行業領先的服務也體現了宏利致力於協助客戶實現更健康、更充實生活的承諾。 通過這項新服務,合資格的宏利客戶[2],[3],[5] 在其專科醫生開具癌症藥物處方[4]後,可聯繫宏利的專屬醫療專案經理[6]尋求協助。這些專屬醫療專案經理均為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護士,他們會協助客戶經柏盛健康查詢[7]該醫院是否備有這些處方藥物及其價格,待確認後,便會經柏盛健康安排[7]客戶與該醫院的專科醫生進行首次診症[8]。此外,合資格客戶[2],[3]於活動推廣期間還可享有免費轎車服務[9],[10],該服務旨在接送客戶往返該醫院,從而為他們提供便利。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柏盛健康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攜手合作,通過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助力客戶的康復進程。這項開創性的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處方癌症藥物的選擇,助其降低癌症藥物開支,從而更好地滿足長遠財務規劃需求。這項服務除了有助於客戶維持身體健康,還能在他們面臨困境時給予必要的安心保障。」 柏盛健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高泓源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進一步深化與宏利香港的合作,共同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延續此前在癌症醫療服務領域的成功經驗,也聚焦於解決客戶獲取癌症口服藥方面的實際需求。此次合作補充了現有的跨境醫療服務,為特定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支持,也期望能為更多患者帶來高品質、可負擔的醫療服務。」 新風天域執行董事,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能夠與柏盛健康以及宏利香港攜手,共同開啟『癌症藥物支援服務』這一重要合作項目。深圳和睦家醫院一直秉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卓越的醫療服務。此次合作,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資源整合及專業診療團隊的優勢,為宏利保險客戶搭建起從內地便捷獲取癌症藥物的橋樑。通過此次三方緊密協作,大大簡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真正做到讓患者安心治療。我們相信,這一合作不僅是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對患者健康需求的深度回應,將為更多家庭帶來希望與安心。 」 2024年12月,宏利宣佈與柏盛健康及該醫院的母公司 —— 大中華區領先醫療服務機構新風天域集團 ——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柏盛健康為合資格客戶提供免找數服務。此外,合資格客戶[11]還可在該集團旗下任何一家和睦家醫院快捷預約癌症日間服務[12],並免費獲得一次個人醫療諮詢服務[13],以獲取癌症診斷第二醫療意見。 以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保險產品的詳情及風險資料,請參閱產品單張。本新聞稿內容並未載有保單的所有條款,而完整的保單條款可參閱相關保單文件。有關自願醫保計劃之完整產品資料,請瀏覽宏利網站 www.manulife.com.hk 。購買這些產品前應先閱覽有關產品適用的保單條款及細則。這些服務是增值服務,並不構成保障內容的一部分,也不構成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任何部分。宏利保留權利隨時修改或終止這些服務而不作另行通知。 宏利及其中介人並沒有相關的執照和/或資格提供醫療/交通服務。宏利對於任何第三方公司提供的醫療/交通服務、產品和游說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服務只適用於合資格客戶,並受限於有關條款及細則。如欲瞭解詳情,請聯絡您的代理人。宏利及其中介機構不提供任何醫療建議。您應該諮詢您的醫療顧問以獲取任何專業醫療建議。 [1] 根據截至2025年3月19日與香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所提供危疾保險產品的比對結果。 [2] 此資格適用於下列產品的受保人:心愛一家保、守護無間危疾保/守護無間危疾保 (保寶未來) 、活耀人生危疾保2(加強版)、活耀人生危疾保2、活耀人生危疾保PRO、悠然危疾保,合資格保單中沒有相關的不保事項 。 [3] 此資格適用於下列產品的受保人:宏利晉悅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宏利晉逸自願醫保附加保障、宏利晉悅醫療保障計劃、宏利晉逸醫療附加保障、晉領醫療保障系列、活亮人生醫療保障系列、宏利全護航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宏利愛守護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守護一生醫療保障計劃/附加保障、癌症治療附加保障、倍康醫療加保計劃,合資格的受保人沒有相關的不保事項。 [4] 處方藥物應為專科醫生處方並用以治療癌症的口服藥物,且不包括任何以注射或輸注的製劑 。合資格的受保人應在完成診症時直接向該醫院自費支付處方藥物所產生的費用。處方藥物由柏盛健康安排並由該醫院提供。處方藥物將受到由柏盛健康及該醫院所規定的條款及細則約束。柏盛健康及該醫院不是宏利的代理人及不能代表宏利。宏利不會就處方藥物作出任何陳述、保證或承諾。 [5] 為符合使用癌症藥物支援服務的資格,受保人必須已確診癌症,並由註冊醫生確定其診斷 。 [6] 專屬醫療專個案經理提供之服務屬支援性質,並不提供或取代診斷、治療或醫療意見,亦不能被視為宏利承認或承擔任何有關義務及/或賠償責任。合資格的受保人應就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狀況、治療或需要之任何事宜,諮詢醫生或合資格醫療服務機構。 [7] 每位合資格的受保人一生最多可獲得一次免費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不論其投保的合資格保單數量。 [8] 合資格的受保人應在完成診症時直接向該醫院自費支付首次診症所產生的費用。首次診症由柏盛健康安排並由該醫院提供。首次診症將受到由柏盛健康及該醫院及所規定的條款及細則約束。柏盛健康及該醫院不是宏利的代理人及不能代表宏利。宏利並不會對首次診症的任何過失、疏忽和/或違約承擔任何責任。 [9] 於2025年3月20日至6月19日,每位合資格受保人最多可享有一次性由柏盛健康安排的免費豪華轎車接送服務(來回接送服務),用於「癌症藥物支援服務」的首次診症,不論其合資格投保的保單數量。 [10] 此服務可能會產生附加費,該費用須由合資格的受保人在抵達下車地點時立即以現金、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僅限人民幣)支付予提供此服務的司機。對於豪華轎車點對點上門接送服務的附加費,宏利概不負責。此服務由柏盛健康安排並由其聘請的第三方轎車服務供應商所提供。此服務將受到由柏盛健康及第三方轎車服務供應商所規定的條款及細則約束。柏盛健康及第三方轎車服務供應商不是宏利的代理人及不能代表宏利。宏利不會就此服務作出任何陳述、保證或承諾。 [11] 此資格適用於晉領醫療保障系列、活亮人生醫療保障系列、宏利晉悅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宏利晉逸自願醫保附加保障、宏利晉悅醫療保障計劃、宏利晉逸醫療附加保障保單持有人。此保障僅限於日間腫瘤服務,包括醫生諮詢、化療/放療以及初步保障審核結果中所述的相關診斷測試和服務。 [12] 僅適用於指定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指定醫生。 [13] 個人醫療諮詢服務費用由宏利支付,如發生其他費用(藥品、檢查檢驗等)需客戶自行付費。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超過125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在亞洲開業至今,宏利已發展成為香港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超過 260 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於幫助客戶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通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上述均為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為個人、團體及企業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全球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及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業務。通過「宏利財富與資產管理」,本公司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客戶以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全球性投資、理財建議及退休計劃服務。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有超過37,000名員工、超過109,000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6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可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柏盛健康概覽 柏盛健康是以會員為中心的健康險服務供應商。我們攜手中國領先保司,深度協作本土醫療服務提供者,為企業、個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與保險解決方案。我們將醫療融入健康險服務全流程。「私人健康管家」個性化、可信賴的管理式醫療服務,貫穿預防、治療、康復等環節;公立及私立醫療網絡覆蓋全球,連接更好的醫療服務;數字化工具提升使用體驗,打造一流的健康險服務平台。擁有新風天域集團生態支持,我們致力於將高質量醫療服務帶給更多人。 和睦家醫療概覽 和睦家醫療隸屬於新風天域集團,歷經28年發展至今,和睦家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青島、博鰲、香港等地,共設有11家實體醫院,1家互聯網醫院和24家門診中心,旗下有來自30個國家或地區的專業全職醫生約1000餘人,高素質護理人員近1500人,為患者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詳情請瀏覽https://hk.ufh.com.cn/。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75 加入收藏 :
僑光科大春節聯歡溫馨登場 僑生齊聚共度佳節 手作燈籠傳遞團圓情誼

臺中僑光科技大學國際與兩岸事務處昨(19)日溫馨舉辦「僑生春節聯歡暨祭祖活動」,吸引來自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多國僑生及本國生熱情參與。現場洋溢濃厚年節氛圍,除了傳統的祭祖儀式,亦安排「手作燈籠」等富有文化意涵的活動,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師生共度佳節,在互動中深化彼此情誼。 活動中,僑生與本國學生歡聚一堂,分享各自家鄉的春節習俗,從美食、燈籠到祭祖禮俗,現場充滿溫馨與笑聲。此次聯歡,為遠離家鄉的僑生帶來熟悉的年味,也成為凝聚情感的重要時刻。 國際與兩岸事務處也藉由本次聯歡活動,提醒僑生在台期間務必重視安全議題。學校呼籲同學遵守台灣交通法規,持有合法駕照與必要保險,騎乘機車時應配戴全罩式安全帽,切勿超速、超載或酒後駕駛,行車時避免使用手機或耳機,確保行車安全。針對校外打工,學校強調須依法申請工作許可證,學期間每週工時不得超過20小時,並應遠離八大行業等高風險場所,確保工作合法與人身安全;若遇到職場不當對待或疑似非法行為,亦可主動向校方或相關單位尋求協助。 同時,學校提醒僑生妥善保管護照、居留證、健保卡等重要證件,並定期確認效期,避免進入治安不佳或高風險區域。學校也提醒大家提防詐騙,勿輕信陌生來電或要求轉帳的訊息,守護個人財物與資訊安全。此外,住宿與外出旅行時,應熟悉防火、防災與逃生路線,確保旅途與生活安全。僑光科大亦期勉僑生重視學業,維持良好出勤與成績表現,並共同遵守宿舍規範,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活動高潮為「手作燈籠」體驗,師生攜手創作象徵團圓與祝福的春節燈籠,現場充滿濃濃年味,作品中蘊含著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僑光科技大學國際長陳冠宏表示,感謝僑委會對僑生的長期關懷與支持,從醫療保險、工讀金、學習扶助金,到社團補助與急難救助,協助僑生安心留台,豐富學習與生活體驗。此次春節聯歡不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也彰顯校方推動國際化、多元融合的承諾。未來,學校將持續規劃更多豐富多元的文化與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生與本地生之間的友誼與互動,營造更具包容力與溫度的校園環境。 本次聯歡活動圓滿落幕,為僑光科大2025年的春節增添難忘回憶,也為跨文化交流搭起友誼的橋樑。

文章來源 : 威利網際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57 加入收藏 :
思派健康科技2024年度業績發佈 戰略佈局全面升級 聚焦商業醫療險業務規模化成長

香港2025年3月18日 /美通社/ -- 3月18日,思派健康科技(股票代碼:0314.HK)發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思派健康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45.65億元,其中,商業醫療保險服務業務營收1.93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下企業商業醫療保險業務保費規模近7.4億,同比增長38%,在保人數超110萬人,同比增長45%;醫生研究協助業務營收超3.97億元,同比增長近10%;特藥藥房業務營收39.75億元,同比下降5.1%。 2024年思派健康科技業務戰略全面升級初見成效,公司將繼續致力於通過「商業醫療保險+醫療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務模型為中國廣大的奮鬥者及其家人建立中國領先的商業化醫療支付體系與服務網絡。 業務戰略全面升級 深度聚焦商業醫療保險業務 近年來,在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加速推進。商業醫療保險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日益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並逐步成長為我國基本醫保之外的重要支付方。 面對行業的積極變化,思派健康科技深度聚焦商業醫療保險業務,並將其作為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的錨點,全力推進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規模化成長。同時,借助醫生研究協助業務和特藥藥房業務搭建起醫療服務網絡和藥品供應鏈網絡,為商業醫療保險客戶提供醫療服務的交付能力,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年報顯示,2024年,思派健康科技商業醫療保險服務業務收入高速增長,其中企業商業醫療保險營收同比增長39.6%。截至2024年末,思派企業商業醫療保險全國客戶數量已達476個,覆蓋企業員工及家人超110萬人,同比增長約45%。目前,思派企業健康保運營39家企業醫務室,全年員工就診量超12萬人次,同比增長超300%。 作為思派健康科技醫療服務網絡重要組成部分的醫生研究協助業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服務於全國456家三級醫院1403個科室的11220位醫生,搭建了覆蓋全國的專科專家醫生網絡,為商業醫療保險的醫療服務交付能力賦能。 此外,2024年起思派健康科技對特藥藥房業務線進行戰略升級,將全面轉型成為藥品供應鏈體系,以思派藥房為支點,構建藥品服務網絡,提供聚焦創新藥、品牌藥的相關服務,重點關注商業保險市場發展潛力大的地區。 探索AI賦能,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2024年,思派健康科技在數字化轉型、數據平台建設、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持續深化加強科技賦能。 思派健康科技通過騰訊雲大模型知識引擎成功接入DeepSeek R1 671B大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架構、高效訓練能力及強大的算力支持構建技術底座,完善公司的數智化健康服務生態。 思派健康科技推出的AI助手「智能小π」深度賦能保險業務全鏈條,構建了從前端營銷、方案設計、成交簽約、保險承保到客戶服務及理賠響應的數字化全閉環業務體系。 在產品設計層面,「智能小π」基於全面且精準的數據支撐,通過多維度深度分析企業歷史理賠數據及員工健康行為畫像,整合高度定制化的醫療服務項目和藥品保障目錄,對保險方案定價進行動態優化,為企業定制一站式健康保險和醫療管理方案;在服務運營層面,「智能小π」通過強大的智能識別技術,對複雜的理賠材料進行深度解析,快速且精準地從海量信息中提取就醫時間、費用明細、診斷結果等關鍵信息,徹底告別人工查看與提取的煩瑣模式,使理賠審核效率得到質的飛躍,為用戶提供更快捷、高效的理賠服務體驗。同時,該系統還可從海量的理賠數據中精準識別出潛在的不合規理賠案件,幫助保險公司及時發現並防範風險。 此外,「智能小π」在醫療服務網絡及藥品供應鏈網絡搭建方面也廣泛進行智能化應用。未來,思派健康科技將持續深化AI在疾病預測、健康管理、保險理賠等領域的應用,強化保險支付與醫療服務的價值聯動,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和精準度。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1 加入收藏 :
昆士蘭保險年度調查顯示,香港中小企業擔憂多重經營風險,但大多投保不足

約三分之一的企業擔憂業務中斷、關鍵員工流失及設備故障帶來的財務沖擊,僅約四分之一的企業購買了相關保險。 職業安全健康問題仍備受關注,更多企業向僱員普及保險範圍和福利。 香港中小企業員工留任計劃實施比例顯著提升,加薪成為留住人才的首要策略。 香港中小企業是65歲及以上員工的主要僱主,49%的中小企業表示這一年齡段員工占比達10%或以上。 香港2025年3月18日 /美通社/ -- 昆士蘭保險(QBE Insurance)今日公佈了2025年香港中小企業調查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的主要結果。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間,600名香港企業決策者就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多重商業風險和機遇——包括職業安全及健康(WSH)、人才留任和保險相關問題——發表了看法。 今年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多數企業領導者對各種商業風險表示憂慮,但實際通過保險來應對的比例卻偏低。連續第二年,67%的受訪者將物業租金上漲列為首要商業擔憂,這一比例較2024年的64%有所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65%的企業表示因業務中斷導致的收入損失是主要擔憂,但僅有24%的企業購買了相關保險;而對於員工流失及設備故障的擔憂比例分別為65%與64%,但相應投保比例僅為19%及25%。 昆士蘭保險亞洲區中小企業務部門主管馮紫唐先生表示:「儘管企業對風險的認知度有所提升,但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中小企業仍存在投保不足的問題。企業決策者應考慮為可能影響運營的各類風險配置足額保障。我們理解今年眾多中小企業對成本上升與盈利下滑的擔憂,但建議中小企業視保險公司為合作伙伴——我們能通過個性化咨詢服務和全面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應對挑戰。歸根結底,未購買適當保險的損失可能遠超過投保成本。」 職業安全與心理健康關注度提升 今年的調查顯示,企業對職業安全及健康的整體關注度持續上升。約92%的受訪者表示會向僱員傳達保障內容和福利,2024年這一比例為90%。同時,今年有83%的企業知悉香港法律要求所有僱主投購僱員補償保險,而2024年這一比例為76%。 然而,推行復工政策的企業數量同比略降,從86%降至82%。此外,經歷過一至三起職業安全健康事件的香港中小企業占比從2024年的22%小幅上升至2025年的25%。 香港中小企業持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約95%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或「較為重要」,這一比例與去年的94%基本持平。為此,更多中小企業正采取措施改善員工身心健康:46%的企業提供彈性工作時間以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較去年的39%有所上升;40%的企業實施居家辦公安排,高於2024年的28%。 招聘和留任頂尖人才仍然十分關鍵 隨著香港頂尖人才爭奪戰不斷升級,中小企業正加大在招聘、培訓及留任環節的投入力度。調查顯示,將人才問題列為主要挑戰的企業比例顯著上升,從2024年的39%躍升至50%,這表明人才管理已成為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課題。 43%的中小企業表示加薪資與獎金激勵是留住高技能人才的關鍵手段,這一比例去年僅為29%。靈活的工作安排也成為最有效的留才策略之一。調查發現,39%的中小企業提供彈性工時制度,較去年的26%顯著上升。其他提升僱員滿意度的舉措包括設立員工休息室或休憩空間,供其在工作間隙放鬆 今年的調查首次探討了企業對年長員工的態度與僱傭情況。65歲及以上員工占香港勞動人口的近14%[i],這一年齡群體在本地勞動力隊伍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調查發現,香港中小企業是年長員工的重要僱主群體:49%的企業表示該年齡段員工占比達10%或更高。約34%的受訪者認為年長員工具有經驗豐富、技能嫻熟的優勢,26%表示該群體留任率較高,25%則強調其忠誠可靠。 編輯注: 有關新加坡中小企業的類似調查結果,請訪問此鏈接。 新加坡-香港中小企業調查摘要:職業安全及健康、員工留任和經營風險/憂慮 2025年與2024年結果對比 新加坡 香港 工作場所安全健康 (2025年︰2024年) 僱員補償保險認知度 完全了解(66%︰70%) 不完全了解但知道獲取渠道(28%︰25%) 不了解需要什麼保險,且不知道從哪裡獲取信息(6%︰5%) 確保員工身心健康所采取的措施(前三項) 彈性工時(59%︰44%) 居家辦公(45%︰35%) 健康福利(43%︰28%) 僱員補償保險認知度 完全了解(83%︰76%) 不完全了解但知道獲取渠道(16%︰23%) 不了解需要什麼保險,且不知道從哪裡獲取信息(1%︰2%) 確保員工身心健康所采取的措施(前三項) 彈性工時(46%︰39%) 居家辦公(40%︰28%) 關懷套餐(39%︰35%) 員工留任 (2025年︰2024年) 員工留任策略(前三項) 靈活工時制度(51%︰32%) 加薪/獎金(48%︰34%) 提供更多培訓和成長機會(46%︰27%) 員工留任策略(前三項) 加薪/獎金(43%︰29%) 靈活工時制度(39%︰26%) 休息放松空間(37%︰20%) 經營風險/憂慮 (2025年︰2024年) 業務中斷導致的收入損失(74%︰77%) 庫存損失或損壞(72%︰72%) 網絡欺詐和虛假支付(72︰73%) 物業租金(67%︰64%) 業務中斷導致的收入損失(65%︰63%) 關鍵人才流失(65%︰59%) 關於昆士蘭保險香港 昆士蘭保險香港作為昆士蘭保險集團的一部分,已服務香港超過一個世紀。旗下包括昆士蘭聯保保險有限公司及昆士蘭按揭保險(亞洲)有限公司。作為領先的一般保險公司,昆士蘭保險香港為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全面的非人壽保險方案。昆士蘭保險香港擁有龐大的專業保險代理及經紀分銷網絡。有關昆士蘭保險香港的詳情,請瀏覽 www.qbe.com/hk。 [i] https://www.censtatd.gov.hk/en/web_table.html?id=8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9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24 日 (星期二) 農曆五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