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資訊科技」新聞搜尋結果, 共 569 篇 ,以下為 217 - 24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香港職稱膨脹:六成員工期望在12至18個月內晉升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4月30日 - 職稱膨脹現象在香港[1]及大中華區較爲常見,近來這一趨勢已蔓延至全球。根據專業招聘機構華德士 (Robert Walters) 的數據,2023年,在英國和愛爾蘭發佈的招聘廣告中,標題中含有 「負責人」或「經理」 等字眼的比例上升了46%,而這些職位的經驗要求通常不超過兩年。 儘管提升職稱是企業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常用策略,但這種做法並未能帶來預期效果,有時還會爲僱主和員工雙方帶來 問題,而華德士香港就此現象作出一些觀察和見解 。 在經濟不確定的背景下,僱主採取降低成本的措施 職稱膨脹是僱主爲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而提供誇大的職位名稱的做法,這種做法往往並不需要相應的經驗、技能或者匹配的薪資。 華德士香港的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在談到這一趨勢時表示 :「在亞洲,職稱的重要性更備受重視,這一點加劇了職稱膨脹的趨勢。」他補充:「在2021至2022年間,香港的招聘市場因大量招聘和本地市場人才短缺而受到干擾,許多組織選擇增加職稱而非注重員工的發展或提供有意義的職業成長。」 在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削減成本變得必要的時期,這種趨勢仍在持續。爲了避免支付更高的工資,僱主採取了提供誇大職稱的策略,這導致了高層的離職和裁員。 Z世代對職位不斷提高的期望推動了職稱膨脹趨勢 根據華德士香港在三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六成的年輕員工對公司內的晉升速度持有很高期望,他們希望在12至18個月內獲得晉升,這反映出職稱對這一代人仍具有很高的價值。調查還顯示,將近一半的年輕職工將領導團隊視爲確定資歷高低的最關鍵因素。 此策略的成效 John表示:「過去,膨脹的職稱常被一些難以留住員工的弱勢公司作爲工具使用。當員工意識到這些職稱內在價值或外部地位並不顯著時,他們可能很快就會感到不滿,尤其是當他們的薪酬待遇與職稱不符時。」 JobSage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員工表示新的職稱無法使他們留在公司,這反映出年輕員工對這一做法日益增長的認識。 此外,職稱膨脹在過去的普遍性甚至影響了招聘過程。調查發現,由於近期職稱描述混亂或過度誇大,四成的管理層在尋找合適候選人時遇到了困難。 建議僱主爲實現長遠發展培育人才 華德士香港的調查結果顯示, 由於成效有限,2024年只有30%的僱主還在使用高級職稱作爲吸引或留住員工的策略。 華德士建議招聘負責人避免使用膨脹的職稱,因爲這可能導致公司內部效率低和不公平,並可能最終導致員工流失。 John補充道:「吸引合適的人才雖然重要 ,更關鍵的是要在公司內促進員工的成長。這可以通過實施跨職能培訓或爲員工提供新的責任等舉措來實現。」 [1]綜合住戶統計調查 按季統計報告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即使薪資停滯不前,2011年「經理」職位的人數同比增長了13.6%。直至去年,儘管香港相應的薪資水平下降了5%,這一職位的人數仍然實現了年增長率4%。 Hashtag: #TitleInflation #SalarySurvey2024 #RobertWaltersHongKong #HongKongHiringMarket #HiringTrendshttp://www.linkedin.com/company/robert-walter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華德士華德士成立於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國際專業人才招聘顧問公司之一,業務遍布31個市場。香港辦事處專注於為求職者提供長期或合約制招聘服務,涵蓋會計與財務、建築與地產工程、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法律與合規、銷售與市場營銷、秘書及業務支援、供應鏈、物流與採購,以及資訊科技與轉型。 有關更多華德士的詳細資訊,請聯繫我們或訪問 www.robertwalters.com.hk.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54 加入收藏 :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3為過去8個月歷程劃上圓滿句號 全港中小學生同心開啟未來十年以創科推動的可持續未來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和英華小學奪得中小學組冠軍殊榮 逾2,000學生響應「十載共『童』無窮想像 一起創造可持續未來」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4月30日 - 全球領先科技公司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致力實現「可持續生活方式」(Everyday Sustainability)因而以「十載共『童』無窮想像 一起創造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在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8個月期間舉辦一年一度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全港學界科技比賽。本屆得到來自近400間中小學逾2,000位學生參與各種網上及實體活動。今年比以往更加緊湊,在頒獎禮同日上午進行決賽,由8隊入圍隊伍向評判團親身演說在導師指導期後,經進一步強化的創意作品,才由評判團即時選出冠、亞、季及殿軍名次,競爭相當激烈。同時,大會亦在決賽及頒獎禮場地設有Samsung「未來生活館」,向公眾展示8隊入圍隊伍如何運用科技,創造可持續未來。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3 為過去8個月歷程劃上圓滿句號,得到來自近400間中小學逾2,000位學生參與各種活動。 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依音表示:「在我們慶祝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10周年之際,我們亦見證著科技急促發展改變你我生活,而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AI人工智能技術,更令所有人趨之若鶩。作為科技領袖,Samsung以『Al for All』願景,藉AI技術,在新產品中帶來全新體驗。同時,我們亦察覺到,有約15%參賽作品融入了形形色色的AI技術。對於各個年青才俊能夠早著先機已開始著手了解如何駕馭這些先進科技,我深感驕傲,而這亦是我們在2013年把Solve for Tomorrow帶到香港的初衷。」 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依音表示:「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AI人工智能技術,有約15%參賽作品融入了形形色色的AI技術。」 她續稱:「Solve for Tomorrow不只是一個學界科技比賽,而一個可讓年青一代可以盡展所長,以涵蓋科學、科技、探究、工程、藝術及數學各個STREAM領域所學知識,糅合解難能力和創意Creativity、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協作Collaboration和溝通Communication的『4C』技能,為各個社會問題出謀獻策,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香港未來的主人翁。」 Samsung「未來生活館」呈現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憧憬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3學界科技比賽一如以往增添了不少新元素,除了涵蓋設計思維、機械模組化設計、編程語言、協作及表達技巧,以及影片拍攝的STREAM工作坊系列,更增設進階機械人及編程實體工作坊,藉著導師現場教授和示範,加上學生們的親手及實習,讓滿足希望學習進階技術學生的要求,讓他們在課外學得更多。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3學界科技比賽經過初選後,在數以百計的作品中,在中小學組別挑選各4支隊伍進入決賽,並由香港著名創業家及Samsung員工組成的導師團一起改良作品。另一方面,Samsung亦特設「未來生活館」,向公眾展示8隊入圍隊伍在「Tomorrow's Home」、「Tomorrow's Shop」及「Tomorrow's City」三個領域的創意作品,盡展他們對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期盼。 英華小學和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奪冠 經歷在頒獎禮當日早上進行的演說決賽後,評判團選出最終名次,分別由英華小學和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奪得小學組及中學組冠軍。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精心創作的「收據易」是未來的電子收據系統,電子化日常交易的收據記錄,整合紙本收據及銷售點系統,減少製造及棄置收據。用戶消費後,即時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接收E收據,省去等待列印收據時間。商戶加入「收據易」系統,能省去列印成本,利用平台統一計算銷售量並提高銷售。 英華小學憑藉智能渠道裝置「 AI AQUA DEFENDER 」再一次奪得小學組冠軍。「 AI AQUA DEFENDER 」旨在解決渠道淤塞引致的水浸問題。當人工智能鏡頭判斷渠蓋表面障礙物時,氣泵會以高壓空氣吹散樹葉;而內置的垃圾量傳感器、化油劑及螺旋打散器確保渠內暢通無阻。實時監測應用程式連接各渠道裝置,並提供資訊予渠務人員分配人手清理,維持渠道暢通。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3由Samsung主辦,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協辦,並獲得海塑基金會、香港教育城及STREAM教育方案供應商Coding101全力支持,小學、中學組的冠、亞、季、殿軍,以及優異獎得獎隊伍已在頒獎禮上公佈,而20個得獎隊伍合共分享超過26萬港元獎金及獎品。 得獎名單 (方案詳情可參閱附錄): 小學組 冠軍 英華小學 – 智能渠道裝置「 AI AQUA DEFENDER 」 亞軍 聖公會呂明才紀念小學 – 清潔海洋計劃二步曲 季軍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 – 智能分裝器 殿軍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 綠續有賞回收機 優異獎 (6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 Volunteer Work Bingo App 光明英來學校 – 專為長者或色弱人士而設的電子藥物程式 循道學校 – 學生護脊神器 循道學校 – 視障乘車易 瑪利曼小學 – Recyclopedia 瑪利曼小學 – AI Vision for Vision Disability 中學組 冠軍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 – 收據易 亞軍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 淤塞妙妙通 季軍 聖保祿學校 – 有助促進學生專注力和生產力的工具「FOKUS」 殿軍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 衣物管理應用程式「AI Manager 」 優異獎 (6名) 拔萃女書院 – Flower Nanny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惜用冰箱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Elder-AID 迦密柏雨中學 – EduForge 出卷AI 鳳溪第一中學 – 心流:Connection 萬鈞伯裘書院 – 安全守望者 Hashtag: #Samsung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簡介全球領先科技公司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透過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劃時代智能生活,為全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除此之外,Samsung亦透過旗下企業公民計劃中的Solve for Tomorrow比賽凝聚全球年青人的創意及對新科技的熱情,解決當地的社會問題。在2013年,Samsung首次把這個極具意義活動帶到香港,不但激發了數以萬計香港學生的創意,亦為不同的香港社會問題提供各式創新解決辦法。Samsung更希望透過Solve for Tomorrow比賽開創STREAM4CARE的教育思維,鼓勵香港學生在提升涵蓋科學、科技、探究、工程、藝術,以及數學各個STREAM領域知識的同時,培養出一顆關懷社區的熱心,將STREAM知識應用在貢獻社會上。透過這項計劃,我們希望為世界培育出兼具科技知識,同時心繫社會的明日領袖。如欲了解更多有關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的資料,可瀏覽: https://www.samsung.com/hk/offer/solvefortomorrow2023/ 三星電子有限公司簡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藉著劃時代的創新理念及科技,啟迪全球人類創意,同時塑造人類的未來生活。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亦致力為全球的電視、智能手機、可穿戴式裝置、流動平板、生活家電、網絡系統、記憶體、系統晶片(System LSI)、晶圓(Foundry)及LED解決方案帶來革命性轉變,提升至更高水平。如欲獲取最新資訊,可瀏覽Samsung新聞中心:http://news.samsung.com/。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38 加入收藏 :
IBM企業級人工智能與數據平台 watsonx 助香港企業部署AI

積極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為AI+新時代作好準備 香港2024年4月29日 /美通社/ -- IBM (NYSE: IBM)中國香港有限公司日前舉行傳媒簡報會,分享自去年IBM推出企業級人工智能(AI)與數據平台 watsonx以來,在全球及香港取得的進展,以及IBM對於企業採用AI提升競爭力的洞察和見解。IBM同時指出,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加大了技能鴻溝,須社會各界攜手應對,為平穩步入AI優先(AI+)的新時代作好準備。 HKIIT與IBM透過是次合作,攜手培育數碼技能專才。左起:VTC副執行幹事廖世樂博士、HKIIT院長許仁強博士、IBM香港區總經理潘鳳瑤、IBM 香港首席科技總監李永輝、IBM 香港諮詢服務總經理Lee-Han TJIOE HKIIT與IBM透過是次合作,攜手培育數碼技能專才左起:VTC副執行幹事廖世樂博士、HKIIT院長許仁強博士、IBM香港區總經理潘鳳瑤、IBM 香港首席科技總監李永輝、IBM 香港諮詢服務總經理Lee-Han TJIOE IBM認為,企業已經從透過增加AI(+AI)來協助業務營運的時代,步入優先採用AI(AI+)來提升競爭力的時代。AI早期採用者正在引領潮流,根據IBM委託進行的《2023 年全球AI採用指數》報告,59%已在採用AI的受訪企業打算加速並增加對AI技術的投資。而大型企業中有 42%表示已經積極部署AI,另有 40% 儘管正在積極探索使用該技術,但由於技能不足、數據太過複雜、信任、成本等原因尚未規模化部署。此外,38% 的企業 IT 專業人員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在積極實施生成式AI。在各行各業中,金融服務業應用AI的比例最高,達50%。 「兩大平台」釋放企業數據價值  AI和混合雲是驅動企業轉型創新的兩大技術力量。採用IBM 的「兩大平台」— 為AI而生的watsonx平台與為混合雲而生的Red Hat OpenShift平台,企業能受惠於它們開放、安全和可擴展的平台特質,打通不同系統來釋放數據價值,實現在混合多雲環境下建構和採用多種AI模型和應用,從而加速企業數碼轉型,提升競爭力。 企業在考慮用生成式AI實現業務價值時,需要評估以下哪種模式最適合其業務目標:一是採用嵌入了生成式AI的軟件,優點是便捷經濟,但缺乏差異化;二是通過API調用查詢開源模型,優點是具備一定差異化優勢,但亦帶來數據管治和私隱等風險;三是利用可信的公共和私有數據建立(然後查詢)自己的基礎模型,這需要長期投資,但可建構獨特的差異化,為持續成長帶來長期回報。 並非所有生成式AI模型都是一樣的,企業需要根據其獨特需求和自身數據而度身定制AI模型。watsonx能幫助企業實現負責任的AI部署,以及解決包括管治、風險評估、私隱問題在內的關鍵問題。當中,watsonx.governance本地版 (on-premise) 已經上市,專為擁有大量本地(非雲上)資訊科技(IT)基礎設施和數據資產的行業客戶(如金融服務業等)而設,協助受高度監管的客戶解除對部署AI的信任隱憂,助他們加速和擴展AI 轉型之旅。 另外,由IBM開發的生成式基礎模型 IBM Granite亦已上市,令企業可以利用專為生成式任務設計的僅解碼器架構的模型,來完成例如摘要、內容生成、分類和存取洞察等工作任務。所有Granite基礎模型都經過IBM在企業聚焦的數據集上進行訓練和處理,數據集來自互聯網、學術、代碼、法律和金融五個領域,其中10%的訓練數據來自法律和金融領域。這種獨特的數據組合使Granite模型能夠為金融服務提供卓越的效能,包括信用風險評估、保險對答、對話式財務對答和摘要,或為有法律要求的客戶提供卓越服務。IBM Granite能緩解客戶對資料私隱、合規性、信任等方面的擔憂。 IBM 堅信要負責任地建立、部署和使用 AI 模型來推動業務創新,宣布為IBM開發的基礎模型(包括Granite)提供 IP 賠償(合約保護),使客戶更有信心使用他們的數據來建構 AI,這是企業採用生成式 AI 極為關鍵的考慮要素。  IBM香港首席科技總監李永輝強調:「AI管治不應該是事後才考慮的工作,我們鼓勵客戶從一開始就著手管治他們的機器學習( ML) 模型和基礎模型。watsonx.governance 的全面發佈,就是為了幫助企業實施端到端的AI生命週期管治,降低風險,管理針對不斷增多的AI和行業法規的合規性。IBM watsonx平台所提供的模型選擇的靈活性、客戶保護、準確性和信任,可以為企業規模化採用和擴展AI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One IBM「技術+諮詢」賦能企業部署AI IBM 諮詢是唯一一間隸屬於科技公司的大型全球顧問公司。2023年,IBM諮詢成為全球營收增長最快的諮詢公司,這既是One IBM(技術+諮詢)獨特價值的體現,也證明IBM諮詢「深耕核心客戶,與客戶共同成長」這一策略有效。  IBM諮詢的watsonx 實踐提供生成式AI技術堆棧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能將多年積累的行業洞察、企業業務經驗和全球視野帶給客戶,激發新的AI 應用場景,提供從策略諮詢到部署營運的端到端服務,與企業共創面向未來的AI 能力和數碼化轉型路線,實現更大的業務價值並持續增長。 IBM清楚地了解,客戶希望利用技術来加速業務轉型 ── 他們要求AI 能夠產生準確且值得信賴的結果,可以跨雲擴展,並且可以輕鬆地適用於相關的企業領域和用例,IBM watsonx 正是為了滿足企業客戶的這些關鍵需求而設。 IBM香港諮詢服務總經理Lee-Han Tjioe表示:「在香港,IBM諮詢聚焦清晰,即與IBM科技及生態合作夥伴攜手,加速企業watsonx的採用,助力客戶部署AI;幫助客戶打造強大、安全和可擴展的混合雲架構。為企業增能,提升競爭力。」 watsonx自上年推出以來,全球已有超過2,500間不同行業的企業參與IBM watsonx 平台的測試與技術預覽專案,當中有超過700個試點項目、簽署超過500項交易,並有超過150間企業客戶分享成功案例。於香港亦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 一個公共事務部門採用了Gen AI來提高工作效率。運用IBM watsonx Assistant 驅動的事故報告聊天機械人,配合watsonx.ai驅動的Gen AI技術,工程師可以透過通訊軟件記錄事故的詳細信息,並由AI製作標準化的報告範本,當中包括新聞稿,以提高工程師報告事故之效率。 一個金融服務行業的財富解決方案團隊採用 watsonx.ai、watsonx Assistant和合作夥伴Soul Machines的數碼人,建構了財富數碼助理Avatar,基於自然語言處理、人機對話、自動化工作流及檢索增強生成(RAG)等功能,可幫助客戶經理瞭解匯豐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動態,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一間運輸行業內的大型企業與IBM 諮詢和客戶工程團隊合作,成為 watsonx.ai Gen AI 模型的早期採用者,建立 Text-to SQL和JSON(使用文本生成代碼)和綜合數據生成自助服務工具,讓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能夠透過可信賴的AI 輸出結果減少高達50%的數據合成工作量,實現了降本增效。 除此之外,IBM亦正為一間本地娛樂體育行業的大型企業部署AI方案,利用 Gen AI 為他們的終端客戶提供更佳的體驗和參與度。 IBM投資未來人才 為AI+新時代作好準備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早在2019年9月發佈的一項研究預測,AI將改變100% 的工作;在 AI 和智能自動化時代,到2022年,全球 12個主要經濟體中有超過 1.2億的企業員工需要學習新技能或接受再培訓;並預計到2024年,全球將產生超過1,600萬個「新領」就業機會。「新領」是IBM 數年前首次提出的數碼化時代下的新型職業形態,與 「藍領」和 「白領」不同,「新領」工作更注重技能而非學歷,尤其是AI時代企業所需的多元化技能,包括專業技術和職場軟實力。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的《未來工作報告》指出,僱主估計2023 年至 2027 年間,有44%的職員技能被顛覆,比上一個五年預測增加9%,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會使這個數字繼續提高,許多職員如果無法獲得相關技能培訓和升級,將會被逐漸淘汰。 IBM倡導並身體力行採用技能優先、互聯生態系統的方法來應付人才轉型的挑戰,聚焦提升學習效果、提供有信譽和受認可的證書,並增加教育和培訓機會。IBM與學校、大學、非牟利機構和業界夥伴緊密合作,旨在為各行各業的技術相關工作培育更多樣化的職位候選人。 IBM致力透過「社會影響計劃」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要。在培育人才方面,IBM加強與職業訓練局(VTC)在港首個建立、旨在推廣數碼技能培訓的IBM SkillsBuild 合作夥伴關係,宣布向 VTC旗下第14間機構成員-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提供 IBM SkillsBuild免費教育平台。 IBM香港區總經理潘鳳瑤表示:「IBM 始終致力於為世界帶來先進的技術。與此同時,我們倡導通過技能優先、互聯生態系統的方法,積極應對這些新技術帶來的人才挑戰。我們很榮幸成為HKIIT的首個合作夥伴,在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課程單元,與教學團隊合作授課。 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IBM的標誌性教育平台SkillsBuild的內容將被部署到課程中。IBM 專家將作為客座講師參與其中,幫助學生瞭解新技術如何應對不同的業務挑戰。此外,我們還將在 『IBM 暑期實習計劃』中為VTC和HKIIT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他們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掌握各行各業所需的技能。」 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院長許仁強博士表示:「HKIIT致力為IT業界以至各行業培育數碼科技專才,同時為在職人士提供技能再培訓及提升課程,配合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發展需求,填補行業人才及技術缺口。我們感謝IBM支持職業專才教育的工作,為HKIIT提供豐富的網上學習資源,包括嶄新的人工智能及IT相關培訓,攜手推動IT行業及創新領域的長足發展。」 許博士補充:「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傳統課程的更新速度趕不上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先進科技的發展。為此,我們計劃適切地在教學上加入引導式自主學習(guided self-learning)的元素,引導學生善用IBM SkillsBuild等豐富的學習資源,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及規劃學習進程,助他們達至最佳學習效果。HKIIT致力推動『I + I』(企業-院校)合作,IBM作為HKIIT的主要行業合作夥伴,將攜手在職業專才教育領域追求卓越並作出貢獻。」 IBM將為HKIIT提供 SkillsBuild軟件下載平台,讓學習者和教育工作者可免費獲得精選的課程資料,用於自學和課堂教學,學習者通過考試更可獲得廣受業界認可的 IBM 數碼證書。 SkillsBuild 含有超過1,000 個線上自學課程,課程涵蓋AI、可持續發展、Capstone、數據科學、雲端運算、網路安全、IBM 工程、Red Hat學院和其它在AI優先時代的熱門技術學科,以及設計思維等職場技能課程。 IBM「新領」人才發展計劃為年輕人提供專注於技能而不是大學學位的培訓,幫助他們為技能優先的職位做好準備。根據剛剛發佈的《IBM 2023年影響力報告》,自2022年以來,IBM 為「新領計劃」等技能優先的教育投資超過 1億美元;自2021年以來,IBM為全球超過 1,100萬學習者免費提供 IBM 培訓內容,有望實現到 2030年為 3,000萬人提供技能培訓的承諾。 關於 IBM查閱 IBM 香港業務詳情,請登入: www.ibm.com/hk  及 Facebook 頁面 www.facebook.com/IBMHongKong。 傳媒查詢 :姚鈞淳(Jennifer Yiu)                            Weber Shandwick電話:2533 9942                                                電郵:jyiu@webershandwick.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80 加入收藏 :
Esaote Group:股東大會批准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財務報表

合併營業額達 2.732 億歐元(增長 6.5%),EBITDA 為 4,170 萬歐元(增長 24.5%);EBIT 增至 1,340 萬歐元,淨利潤高達 620 萬歐元。  所有業務領域的銷售額均有增長,尤其是超聲波部門(增長 9.7%)。 MRI 連續第二年創下銷售紀錄(增長 3.3%)。 持續擴展階段:過去 4 年的平均年增長率為 7.6%。  Esaote 堅定地成為其中一家全球領先的醫學影像製造商,其策略專注於創新、質量、人才和產品組合差異化。  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增強,佔總收入的 64.5%。 在研發方面投資了 3,290 萬歐元。持續致力於可持續發展。 意大利熱拿亞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Esaote S.p.A. 股東大會今日在熱那亞召開,批准了公司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財務報表。 Esaote CEO and Eugenio Biglieri Esaote COO 集團的所有主要綜合數字在 2023 財政年度均有所增長:凈銷售收入為 2.732 億歐元(較 2022 年增長 6.5%);EBITDA 為 4,170 萬歐元(較 2022 年增長 24.5%);集團營業收入為 1,340 萬歐元, (較 2022 年增長 43%);綜合淨利潤為 €620 萬,是 2022 年(€120 萬)的四倍。 Esa ote S.p.A. 行政總裁 Franco Fontana 評論道: 「2023 財政年度的業績證實了集團的進一步進展,集團持續增長,在過去四年實現了 7.6% 的平均年增長率。所有產品領域的業務都穩健增長、成本優化過程和對生產流程的關注、持續投資研發以引進新產品和技術,使 Esaote 成為全球醫學影像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儘管全球經濟情況複雜,但我們仍對未來充滿信心,確認將我們的策略專注於創新、品質、人才、產品組合差異化,以及在高潛力市場的增長。」 在 2023 年,Esaote Group 將對研發的投資進一步增加 9.8%,達到 3,290 萬歐元,佔營業額的 12%。 超聲波系統取得重要成果,其收入增長 9.7%,使集團在戰略領域和細分中獲得重要的市場份額。營業額增長得益於新的高端車載式超聲波系統,特別是在 2023 年初推出的 MyLabTMX90,這讓集團成功打入技術競爭激烈的市場細分。 2023 年對於專門開放式 MRI 部門來說是非常積極的一年,該部門增長了 3.3%,並創下 Esaote 歷史上的新銷售紀錄:Magnifico Open「全身」開放式磁性系統藉著其獨特性吸引所有市場的興趣,從而促進收入增長。這項成功與 Esaote 產品系列的完整性有關,其結合了肌肉骨骼應用中的出色影像質量、安裝簡便、患者舒適度和低能耗的優點。 醫療資訊科技部門(開發用於診斷流程管理的軟件和用於心血管應用的定量分析軟件) 銷售額增長了 3.2%,繼續以能夠引發醫療數碼轉型需求的能力為基礎保持增長軌跡。 對 Esaote 而言,國際市場佔總收入的 64.5%,細分為:西歐 (17.7%),北美 (13.1%) 和中國 (8.5%)。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增長顯著。 截至 2023 年底,集團擁有約 1250 名員工,其中超過一半在意大利。集團會繼續進行加強內部資源的過程,建立持續培訓計劃,以及福利支援工具。在所有 ESG 領域都持續堅守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40 加入收藏 :
卓健醫療以大眾健康和福祉為本 積極與「醫健通」建立互通

提升醫生臨床診斷及治療效率 全力協助香港市民自主管理個人健康紀錄 卓健醫療已完成接軌「醫健通」,並積極研究參與「醫健通 +」更多功能 約有一成客戶已同意卓健醫療上載他們的醫療紀錄至「醫健通」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4月24日 - 卓健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卓健醫療)作為紮根香港的私營醫療服務機構,一直支持政府整體醫療發展,協助提升醫護服務的連貫性。「醫健通」是香港醫療改革的一大里程碑,當系統於2016年正式啟用後,卓健醫療已登記參與。 醫療數碼化是全球趨勢,卓健醫療在過去數年亦積極推動數碼醫療發展,改善病人的就醫體驗及提升醫療效益。在疫情期間,卓健醫療投入更多資源,推動以創新方式發展現代化和數碼化的醫療科技,包括更新「卓健手機app」應用程式,讓醫健服務更便捷和切合用戶需要。此外,卓健醫療於2023年與「醫健通」建立互通,在得到市民同意後上載資料到「醫健通」,協助市民更自主管理個人健康。已登記「醫健通」的用戶現可在醫健通App上預約卓健醫療的醫療服務,並查閱個人健康資料和醫療數據,提高健康意識。 「醫健通」的數據質素和數據安全均受醫務衞生局清晰且詳盡的指引監管,而卓健醫療亦高度重視病人資料的私隱及系統的保安。「醫健通」及卓健醫療的資訊科技團隊緊密合作,利用雲端技術整合操作資料。卓健醫療的資訊科技團隊在四個月內快速熟習並即時調整系統,順利將卓健醫療的數據資料,包括已獲授權的病人個人資料、處方藥物紀錄、疫苗接種紀錄及藥物敏感等上載至「醫健通」平台。自2023年9月至今,已有約一成病人授權卓健醫療上載紀錄至「醫健通」。 卓健醫療完成與「醫健通」互通後,醫生能以一鍵登入,更迅速取得病人醫療紀錄,減省行政程序,在醫療機構方面,數據共享有助減少行政步驟,協助醫生更高效地為病人診治及提升內部運作,對醫生和醫療機構均有裨益。 卓健醫療希望透過與「醫健通」互通,為市民建立終身健康紀錄,讓他們掌握個人醫療紀錄,包括曾到訪的醫療機構、醫生處方的藥物、接種疫苗紀錄、敏感或藥物不良反應等。透過互通醫療數據,病人可省卻重複提供個人資料,獲得更高效的診治服務,同時根據個人醫療數據自主管理健康。 展望未來,卓健醫療將繼續積極研究參與「醫健通+」的五年發展計劃,特別是上載影像檢查結果及化驗報告的「e+影像」、「e+化驗報告」,和方便用戶的「e+登錄」等功能,協助市民建立「一人一健康戶口」。卓健醫療會與政府及業界夥伴通力合作,務求以病人福祉為本,實踐以人為本的優質醫護服務。 Hashtag: #QualityHealthCare #卓健醫療 #eHealth #醫健通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卓健醫療卓健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卓健醫療)於2013年10月正式加入國際醫療服務集團──保柏。 我們的服務涵蓋診斷、基層保健及專科醫療,提供西醫、中醫、診斷及造影、牙科、物理治療、心理健康及保健等服務。我們自1868年起植根香港,透過逾1,650個遍及全港的服務點,包括旗下超過90間卓健醫療中心,連同多間聯營診所,為香港市民及訪港旅客服務。卓健醫療並營運護理介紹所,以及在港的保柏醫療中心和保柏牙科中心。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89 加入收藏 :
華為雲昇騰AI雲服務落地香港,澎湃算力打造企業出海加速度

中國香港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近日,華為雲在香港提供昇騰AI雲服務(一鍵瞭解並試用華為雲昇騰AI雲服務),這是繼貴安、蕪湖、烏蘭察布之後,昇騰AI雲服務的又一重要節點。華為雲昇騰AI雲服務持續賦能政企、科研、高校、電商、金融、遊戲、製造等千行萬業智能躍升,為企業出海全球提供一鍵接入、穩定可靠、安全靈活的澎湃AI算力和即開即用的大模型服務。 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 在23日於香港舉行的「華為雲香港峰會」上,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表示:「香港特區政府發佈《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科技正成為香港全面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新動能。華為雲擁有30年ICT技術積累、全棧自主服務能力,服務全球數十個行業,與香港攜手,將為區域打造更多機會、構築更好的平台。首先,華為雲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為香港打造智能世界新底座。華為雲在香港部署了4個可用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雲節點之一。伴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華為雲在香港建設了端到端全棧AI雲平台,賦能香港AI創新企業快速獲得算力、快速開發應用、獲取技術支持。第二,華為雲深耕行業,幫助香港各類企業加速智能化躍遷,將行業知識和技術結合,真正幫每個行業上好雲、用好雲、管好雲。比如,華為雲盤古氣象大模型幫助香港天文台將天氣預報的時效由10天延長至15天。第三,華為雲致力於幫助香港構建本土創新科技生態,幫助更多創新企業在香港誕生、騰飛。」 華為雲昇騰AI雲服務,為出海企業提供即開即用的澎湃算力,具有以下特點。 澎湃算力即開即用:一鍵接入貴安、烏蘭察布、蕪湖,香港等AI 算力中心,支撐百P級數據訓練,實現彈性調度、訓練&推理融合調度,資源發放時間小於30分鐘。 全棧開發平台高效易用:三大全流程工具鏈,包括大模型開發、通用AI開發及算力調優。提供全流程昇騰遷移工具鏈,典型場景遷移至生產環境時間小於2周。 安全可靠、長穩運行:可實現大集群訓練連續 30 天不中斷,集群故障1分鐘發現,5分鐘診斷,10分鐘恢復。 繁榮生態,做百花園的黑土地:AI Gallery具備繁榮生態,沉澱行業資產10萬+,匯聚主流開源大模型,高效連接雲上昇騰算力。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JP在致辭中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採用雲計算技術發展電子政務,新一代『政府雲端設施服務』早於 2020 年 9 月投入運作,透過安全穩定的私有雲和新的應用系統架構,讓各部門可以更迅速、安全和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開發電子政府服務,賦能智慧政府建設並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對香港未來發展非常重要,華為是人工智能業界翹楚,期待華為推出嶄新的人工智能雲服務,促進香港人工智能研發及產業發展,為香港的市民帶來更多創新、便利的應用。」 華為雲基於昇騰AI雲服務,推出全棧算力解決方案,滿足大模型開發、運行、運維的多樣需求,支持端邊雲算力協同調度,覆蓋AI基礎設施建設,托管,運維全生命週期。 算力使用服務方面:在大模型訓練加速場景,支持數據百PB級超大規模訓練,大集群穩定訓練30天不中斷;基於ModelArts AI開發生產線的TrainTurbo,倍速提升模型訓練效率。在大模型推理調優場景,提供就近接入服務,實現超低時延,圍繞三大數據中心構建核心的推理集群10ms可達,資源分鐘級彈性擴縮容。在業務遷移、模型優化專業服務場景,支持業界主流框架,提供30+可視化遷移工具,典型場景遷移至生產環境<2周。 算力部署服務方面:針對分佈式AI場景,華為雲AI算力調度平台將本地機房的算力與雲上算力進行統一管理、調度。針對邊緣AI場景,華為雲CloudPond訓推一體機,支持雲邊協同部署,將模型以及AI算力下發到客戶數據中心,核心數據在本地進行二次訓練/微調/推理,輔助端側推理;預集成交付,業務上線時間減少2-6月。 算力托管服務方面:提供全棧專屬的AI算力平台建設服務,端到端的AI算力納管,3個月可完成標準化交付,按需擴容0等待,實現7*24的線上集中管控,並提供專業全方面運維,讓企業更聚焦AI業務發展和開發效率。 華為雲通過昇騰AI雲服務,持續助力客戶實現商業成功,為業務出海提供澎湃動能。 科大訊飛通過華為提供的昇騰集群進行訊飛星火大模型訓練,訓練性能整體提升17%。在星火3.0發佈後,面臨新的推理資源不足的挑戰。訊飛採用華為雲昇騰Al雲服務,一方面快速開通數百卡的推理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根據業務上線情況隨時調整資源使用量,不會導致投資浪費。同時,華為雲全球算力佈局也支持了科大訊飛業務出海,共同服務全球企業智能化。  華為雲與軟件夥伴合合信息構建聯合解決方案,基於昇騰雲服務在香港提供的AI算力及跨境可信網絡與合規框架,承載智能文檔解晰、商業大數據及合規審計、風控管理等多個子功能,可為企業提供資質驗真、分類、識別等AI輔助能力,加快基金申請審批速,優化端到端流程服務,大幅降低相關人力投入。 即日起,可以通過華為雲昇騰AI雲服務官網(瞭解更多),一鍵接入昇騰AI雲服務,並體驗AI Gallery提供的豐富的大模型開發、調優、托管等眾多服務。 Contact:  cyril.xuliang@huawei.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87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5 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