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經濟新聞、趨勢及分析」新聞搜尋結果, 共 209 篇 ,以下為 73 - 9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Bybit報告表明比特幣上漲行情可能會延續:BlockScholes的洞察

阿聯酋迪拜2024年8月15日 /美通社/ -- 全球交易量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攜手BlockScholes,欣然宣佈發佈其最新的加密貨幣洞察報告——《比特幣上漲行情可能尚未結束》。該報告詳細介紹了比特幣的當前牛市週期,為反彈是否已經達到頂峰或未來是否會有更多收益提供了新的視角。 Bybit Report Suggests Bitcoin Rally Could Extend: Insights from BlockScholes 主要亮點: 該報告從多個維度深入研究了比特幣的市場行為,從歷史價格行為到宏觀經濟相關性,並提供了一份詳盡的清單來衡量當前牛市週期的潛在壽命。 歷史分析表明,上漲可能會持續 該報告強調,比特幣目前的牛市持續了大約624天,與之前的週期相比,其表現仍顯溫和。目前的低谷峰值比率為3.5倍,遠低於前幾個週期觀察到的20倍。該報告預測,在超過歷史高點之前,上漲可能會再持續350天。歷史規律表明,比特幣的價格週期往往超出最初的預期,為市場帶來謹慎而樂觀的前景。 Bybit的lead tech writer Nathan Thompson表示:「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常常越過簡單的規律,我們的分析表明,當前的上漲或存進一步上漲空間。我們依託歷史數據和宏觀經濟洞察,旨在為客戶提供更清晰的視角,洞悉塑造加密貨幣未來的市場動態。」 宏觀因素與機構影響 該報告還研究了傳統宏觀經濟指標與比特幣價格行為之間的非同步性。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雖常與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美元疲軟相關聯,但在無此等條件支撐下,亦展現出強大韌性。此外,機構需求,特別是透過比特幣現貨ETF的渠道,已成為驅動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近期ETF資金流動的變化與比特幣的市場動態密切相關。 減半週期和市場情緒 比特幣在減半事件後歷來表現強勁,這表明當前的週期可能會進一步延長。此外,儘管近期市場情緒趨於悲觀,但衍生品市場的歷史數據表明,此類情緒低谷往往是上漲前兆,而非牛市終結的信號。 下載完整報告 如需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結果,請下載完整報告[點擊此處]。 #Bybit / #TheCryptoArk 關於Bybit Bybit成立於2018年,是全球交易量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共有逾3900萬用戶。Bybit提供專業交易平臺,為加密貨幣投資者和交易員提供超快加密貨幣配對引擎、全天候客戶服務和多語言社群支持。Bybit是一級方程式賽車衛冕車隊和車手冠軍Oracle紅牛賽車隊的合作夥伴。 有關Bybit的更多詳情,請瀏覽Bybit新聞。 媒體垂詢,請聯繫:media@bybit.com 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www.bybit.com 如需瞭解最新資訊,請關注Bybit的社區和社交媒體 Discord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 Reddit | Telegram | TikTok | X | Youtube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45 加入收藏 :
《財富雜誌》公佈2024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名

沃爾瑪(Walmart)連續十一年排名第一  美國企業自2018年以來首次超越大中華區,企業數量最多  美國紐約2024年8月5日 /美通社/ -- 今天,《財富雜誌》公佈2024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名(Fortune Global 500™),排名按全球最大企業2023財年收入而確定。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連續第十一年排名第一,其次是亞馬遜(Amazon;第2名)、中國央企國家電網(State Grid;第3名)、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第4名)和中石化(Sinopec;第5名)。 《財富雜誌》對目前企業世界的權威排名顯示了美國公司的主導地位(世界500大企業中美國公司佔139間)。美國於2023年新增了三間世界500大企業,自2018年以來首次超越大中華區(133間,比去年下跌9間)。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財富全球500強排名(Fortune Global 500™)10間利潤最高企業之中,中國和美國公司佔了9間。 金融行業回歸全球排名:銀行(57間)和保險公司(40間)是財富全球500強排名(Fortune Global 500™)公司數量最多的兩個領先行業,其次是汽車和汽車零件製造商(37間)、煉油廠(33間)、金屬行業(23間)。金融在兩個關鍵金融指標方面領先所有行業,產生了8.6兆美元的收入和9920億美元的利潤。 大型科技公司仍然留下印記。整體來說,蘋果(第7名)、Alphabet(第17名)、微軟(第26名)和Meta Platforms(第66名)帶來了2820億美元的淨收入(去年數字為2330億美元)。 2024年財富全球500強排名前10位名單: 沃爾瑪(Walmart)(美國) 亞馬遜(Amazon.com)(美國) 國家電網(State Grid)(中國)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沙特阿拉伯) 中石化(Sinopec)(中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hina National Petroleum)(中國) 蘋果電腦(Apple)(美國) 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美國) 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美國) CVS健康公司(CVS Health)(美國) 2024年財富全球500強名單上的公司錄得創紀錄的總收入,金額達41兆美元(增長0.1%),在全球僱用7050萬人。儘管2023年收入基本上保持平穩,但在2022年下降後利潤上漲了2%。沙特阿美(第4名)盈利1210億美元,連續第三年成為財富全球500強之中利潤最豐厚的公司。  財富全球500強公司的女性行政總裁數量略有下降,跌至28人,較一年前下跌一人。CVS健康公司(CVS Health)由女性行政總裁Karen Lynch營運,在一眾由女性行政總裁營運的公司之中營收排名最高。美國擁有15間擁有女性行政總裁的公司,其次是法國(4間),巴西、英國、中國各有兩家。 財富全球500強公司總部位於全球35個國家/地區,遍佈全球238個城市。前五大城市(北京、東京、紐約、上海、首爾)是幾乎四分之一的企業的基地。倫敦和巴黎均僅以一間公司之差落後五大城市。 13間公司首次於財富全球500強排名亮相,反映了全球對人工智能和減肥藥的興趣。這些公司包括芯片製造商輝達(Nvidia)(第222名)和製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第469名)。 財富全球500強排名完整版刊登於《財富雜誌》八月/九月號,今天可在此處獲取。完整的資料集可在此處購買。 《財富雜誌》總編輯兼內容總監Alyson Shontell表示:「三十五年來,《財富雜誌》一直透過財富全球500強排名追蹤全球最大公司,證明是全球業務的可靠指標。」「今年的名單顯示了一些趨勢衝突——能源價格下降,而人工智能變得炙手可熱。問題是,就這項充滿前途的嶄新技術,我們的花費及技術可以產生的業務之間差距有多大,而且時間範圍為何。」 《財富雜誌》行政總裁Anastasia Nyrkovskaya表示:「今天的商業世界真正是全球化,而財富全球500強排名是這個世界的明亮地圖。」「我們很高興能與眾多依賴其權威和信譽的受眾分享排名。」 《財富雜誌》研究部副總裁Scott DeCarlo表示:「財富全球500強排名是業務成功的終極計分卡。財富全球500強企業在2023年的總收入達到41兆美元,水平創紀錄。這筆金額代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三分之一,表明這些公司集中了多大的經濟實力。」 財富全球500強公司按截至2024年3月31日或之前的各個財政年度總收入排名。名單上的所有公司均必須公佈財務數據,並向政府機構上報部分或全部數據。 名單中的最新數據由各公司上報;任何比較均與最初報告的前一年數字進行。《財富雜誌》並沒有因會計變化而重新列出上一年的數據。 關於《財富雜誌》(Fortune):《財富雜誌》(Fortune)是一間全球多元平台媒體公司,建立在值得信賴、屢獲殊榮的報告和資訊的傳統,為有意改善業務者提供服務。《財富雜誌》(Fortune)獨立擁有,講述全球最大型公司及其領導者以及一個新一代正在推動業務前進的創新者的故事。《財富雜誌》(Fortune)在線版和印刷版透過嚴格的基準衡量企業績效,並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其標誌性排名包括財富500強(Fortune 500)、財富全球500強(Fortune Global 500)、最有權力女性(Most Powerful Women)、全球最受歡迎企業(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財富雜誌》(Fortune)透過召集行業思想領袖參加獨家高峰會和研討會,包括「全球財富論壇」(Global Fortune Forum)和「科技頭腦風暴」(Brainstorm Tech)等,建立世界級社群。欲了解詳情,請瀏覽fortune.com。 傳媒聯絡:Patrick ReillyPatrick.reilly@fortune.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78 加入收藏 :
印尼人民銀行審慎戰略帶來29.9萬億印尼盧比第二季度利潤

印尼雅加達2024年7月29日 /美通社/ -- 印尼人民銀行(PT Bank Rakyat Indonesia (Persero) Tbk,簡稱BRI) (IDX: BBRI)及其子公司BRI Group報告稱,通過有選擇性的謹慎增長,該行在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利潤29.90萬億印尼盧比。這是BRI總裁主任Sunarso在7月25日雅加達2024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新聞發佈會上宣佈的。 Jakarta (26/07) - BRI President Director, Sunarso, reported a profit of IDR 29.90 trillion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4. Sunarso將BRI的業績歸功於信貸發放和第三方基金(DPK)的兩位數增長。"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BRI的信貸發放額達到1336.78萬億印尼盧比,同比增長11.20%。中小微企業部分佔信貸發放總額的81.96%,即1095.64萬億印尼盧比。"截至2024年6月,這一增長使BRI的資產規模同比增長9.54%,達到1977.37萬億印尼盧比,同時保持了貸款質量。"風險貸款(LAR)比率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14.94%降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12.00%,"Sunarso補充道。BRI的第三方基金同比增長11.61%,達到1389.66萬億印尼盧比,CASA資金同比增長7.66%,達到877.90萬億印尼盧比。 BRI的混合銀行戰略AgenBRILink表明了其為社會各階層提供服務的承諾。2024年第二季度,AgenBRILink的交易額達到767萬億印尼盧比,同比增長13.6%,在61000多個村莊擁有993000個代理,覆蓋印尼80%以上的村莊。 BRI不斷加強其超級應用程序BRImo,截至2024年6月,該應用程序的用戶已超過3520萬,完成20.1億筆交易,交易額達到2574萬億印尼盧比,同比增長35.81%。 BRI的收費收入也同比增長了10.15%,達到11.26萬億印尼盧比。Sunarso對2024年下半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認為BRI的流動性和資金狀況良好,LDR為86.59%,CAR為25.13%,為進一步增長提供了空間。 BRI穩健、可持續的業績已獲得國際認可。2024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2000強企業排行榜上,印尼人民銀行被評為印尼最大的企業,位列全球第308位,超過了星巴克(Starbucks)、雷諾(Renault)、優步(Uber)和日產(Nissan)等公司。在《財富》東南亞500強中,印尼人民銀行是印尼排名第一的銀行和金融公司,在東南亞排名第四。BRI還在《亞洲金融獎》(The Finance Asia Awards)和《2024年亞洲最佳公司民意調查》(Asia's Best Companies Poll 2024)中榮獲11項大獎。在《銀行家》雜誌評選的"2024世界銀行1000強"中,印尼人民銀行在印尼銀行中排名第一,在全球銀行中排名第110位。 有關印尼人民銀行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bri.co.id/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90 加入收藏 :
宏利投資管理:預期全球步入減息周期,看好美國以外的投資機會

受 2023 年進取的緊縮周期影響,預期經濟格局將發生重大轉變。 亞洲信貸市場預期將維持正面的發展勢頭,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和潛在的資本增值機會。 隨著不利因素正逐步緩解和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亞洲股市有望重新評級,中國、印度和南韓電動車行業蘊含投資良機。 香港2024年7月23日 /美通社/ -- 回顧 2023 年,各國央行實施進取的貨幣政策緊縮周期,宏利投資管理預期,目前全球經濟格局將出現重大轉變。今日,宏利投資管理在 2024 年中期投資展望媒體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利率很大機會已見頂,並預期美國聯儲局將在今年稍後時間步入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周期。 Luke Browne, Head of Asset Allocation, Asia,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宏利投資管理預計通脹與聯儲局目標水平一致,而就業情況預料不會對服務業通脹構成上行壓力。儘管存在這些有利趨勢,但由於企業和消費者面臨信貸緊縮,預期美國經濟將出現放緩。在這種微妙的前景下,投資者必須保持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潘樂勤 (Luke Browne) 說:「目前正值年中,我們認為環球經濟仍處於良好狀態。儘管最近經濟增速放緩,但在強勁的消費活動推動下,美國經濟仍處於領先地位。另外,經濟體如歐洲、日本和中國已呈現出穩定和改善跡象。政策制定者正採取干預行動,以應對面臨挑戰的行業,如中國房地產市場。」 「全球通脹放緩的速度,尤其是美國的通縮步伐,將是我們今年剩餘時間內的關注重點。瑞士、加拿大等已發展國家的央行,以及歐洲央行在過去幾個月都紛紛降息。然而,由於汽車保險和住屋成本等持續通脹因素,導致通縮進展不均,因此美國聯儲局一直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這些一次性的通脹因素將趨於穩定,從而使聯儲局能夠在今年底前減息。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在經濟穩定增長的環境下減息,可以使市場或資產的相對估值變得更具有吸引力。例如,美國小型股在利率周期中槓桿率較高,而且其相對估值已折讓至過去數十年以來的低位。因此,有望受惠於利率下降周期。此外,在美國以外的已發展市場和新興市場,尤其是日本和印度,亦出現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就行業而言,投資者亦應關注能源和大宗商品。我們觀察到東盟市場正在湧現投資機會,隨著我們進入寬鬆周期,將出現更多值得把握的機會。」 亞洲固定收益市場:預期正面勢頭將持續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日本除外)定息產品部首席投資總監 Murray Collis 強調,亞洲信貸今年迄今的表現相較其他固定收益資產類別突出。他認為,有充分的理由顯示這種正面勢頭將持續至今年底,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和潛在的資本增值。 Murray Collis 表示:「由於聯儲局前景不明朗,亞洲固定收益市場在年初相對出現了一些波動。而且我們觀察到,目前為止各國選舉對亞洲債券影響不大,市場普遍預期政策將維持不變。雖然美國投資級債券因聯儲局暫緩減息而受到負面影響,但亞洲投資級別信貸在基本面強勁和有利的市場環境下表現出色。由年初至今,亞洲高收益信貸的表現更為亮眼,債券違約率趨於穩定和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開始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從亞洲信貸的角度來看,我們預期該資產類別的正面勢頭將持續到下半年,這主要受投資者強勁的需求推動,以滿足預期將會增加的新發行量。亞洲經濟基本面依然堅韌,並持續推動全球增長。相對於已發展市場信貸,亞洲信貸仍以更具吸引力的估值進行交易,並有望吸引尋求多元化收益投資者的興趣。若聯儲局在今年稍後時間減息,投資者亦可能會增加風險資產配置。就風險調整而言,投資級別信貸仍具吸引力。同時,由於信用利差處於歷史高位,為投資者提供了有利的切入點,因此我們亦看好亞洲高收益領域的機會。」 亞洲股票市場:具吸引力的估值和增長機遇 儘管亞洲通脹大致受控,但美國持續高企的利率為亞洲經濟體的消費和投資帶來阻力。然而,宏利投資管理股票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朱賓 (Marco Giubin) 認為,隨著阻力減弱,加上亞洲(除日本)盈利預測上調趨勢以及估值吸引,可能會促進對亞洲股票的重新評級。 Marco Giubin 說:「目前,亞洲股市的預期市盈率約為 2025 年預估盈利的 12 倍,預期盈利增長率將超過 15%。相比之下,美國股市的預期市盈率則較高,約為 2025 年預估盈利的 21 倍,預期盈利增長率略低,僅為 14%。相比起美股,亞洲股票似乎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對於投資者而言,亞洲股票價格水平較低,有望實現更高的收益增長潛力。」 從地域角度來看,由於中國股票的估值較低以及市場普遍持謹慎態度,宏利投資管理對中國市場前景持更正面看法。「中國的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有望緩解房地產行業低迷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雖然印度仍保持強勁的結構性趨勢,但由於印度股市估值偏高和莫迪 (Narendra Modi) 政府的議席有所減少,並引發了市場對其投資增長模式可持續性的擔憂,因此我們對印度市場保持謹慎態度。我們青睞在印度大選前表現遜於工業股的消費相關股票。」 Marco Giubin 總結:「在北亞地區,相對於台灣地區我們較看好南韓,因為南韓股票估值吸引以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行業的正處於上升周期。另外,儘管台灣地區許多科技股並未直接參與人工智能相關業務,但其股價卻因為這一主題而被顯著重估。此外,由於對電動車市場增長的憂慮,許多南韓電池製造商的表現大幅落後,但考慮到增長機會依然存在,我們認為這些公司的價值看起來非常便宜。近期,北美和歐洲等市場針對中國供應商實施的保護主義,亦可能會加速人們對南韓電動車供應鏈作為替代品的興趣。」 有關宏利投資管理 宏利投資管理是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全球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分支機構。我們憑藉母公司超過一個多世紀的財務管理經驗以及充份資源,為全球個人、機構及退休計劃的投資者提供服務。宏利投資管理的總部設於加拿大多倫多,全球投資業務遍及19個國家及地區,以及連繫全球各地非關聯的資產經理,有助鞏固我們在公開及私募市場上的領先實力。我們致力在整個業務流程中進行責任投資。我們為可持續投資開發創新的全球框架,與證券投資組合中的公司積極互動溝通,並在我們擁有及營運資產的領域保持高水平的管理,而且我們相信可透過工作上退休計劃來支持財務狀況。現時,全球各地的計劃保薦人均依賴我們在退休計劃領域的管理和專業投資知識,以幫助其僱員進行退休規劃、儲蓄並享受更好的退休生活。非所有產品均可於所有司法管轄區銷售。詳情請瀏覽網頁manulifeim.com。 Murray Collis,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Fixed Income, Asia ex-Japan,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Marco Giubin, Senior Portfolio Manager, Equities,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ogo (CNW Group/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59 加入收藏 :
新研究發現五成香港消費者曾因品牌不重視可持續發展,而停止或減少購買

香港2024年7月22日 /美通社/ -- 《香港可持續消費調查 2024》發現49%受訪者曾因品牌不重視可持續發展,而停止或減少購買。該調查旨在研究香港消費者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消費行為,追蹤可持續消費的市場趨勢。  本研究項目由傳訊機構 Echo Asia,和獲國際共益企業(B Corporation®)認證的可持續發展顧問公司 PIE Strategy 合作進行。本研究幸獲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古紀達博士(Dr. Fred Ku)擔任榮譽顧問,為研究方法及問題設計提供建議。作為一所獨立研究機構,PIE Strategy透過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1,199名香港消費者,逾八成受訪者介乎18-49歲,主要涵蓋Z世代(Gen Z)及千禧世代(Millennials)消費者。 只有少數付出一成以上額外費用研究發現,僅3% 受訪者認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資訊與消費者完全無關。近七成消費者認為,在品質和價錢相若的前提下,會傾向選擇具備可持續發展元素的產品;亦有受訪者表示對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更有信心(33%),及避免購買可持續發展表現較差的產品(31%)。 近八成受訪者(78%)曾為了選購更可持續的產品或服務,而付出更多費用。大部份受訪者 (65%)曾支付少於額外10%的費用,只有13%受訪者表示平均而言會支付10%以上。數據亦反映,70%消費者認為可持續產品給予消費者較昂貴的印象,是減低消費意慾的主因,其次的印象是可持續產品選擇較少,以及會誇大或失實宣傳其可持續發展表現。 過半數認為喜愛的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不足受訪者評價自己喜愛的品牌時,57%認為其喜愛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不足;85%受訪者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該品牌在可持續方面的承諾和計劃。有近半數(49%)受訪者曾因品牌不重視可持續發展,而停止或減少購買。現時消費者主要透過社交媒體獲取品牌的可持續資訊 (80%),亦有過半數透過產品包裝了解相關資訊。 可持續產品的定義甚廣,從受訪者的角度而言,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是他們的主要考慮。節能減碳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因素(43%),與使用環保再生物料、減少廢棄物及可持續包裝的重要程度相約。除此以外,有25%受訪者強調善待與尊重員工的重要。29歲或以下消費者當中,約四成人在選擇可持續產品或服務時,注重產品是否節能減碳、使用環保再生物料及可持續包裝。 近八成受訪者(77%)認同,作為消費者能通過選購可持續產品及服務,貢獻環境及社會發展。然而,只有41%的受訪者選擇產品時會留意可持續發展元素、至少每月一次使用可持續品牌的產品或服務,以及願意為更可持續的產品或服務而付出更多費用。阻礙培養可持續消費習慣的主因,是缺乏價格適宜的產品選擇(69%);另外亦有四成受訪者反映產品款式選擇有限,及缺乏認識可持續品牌的渠道。 忽視可持續發展會損害品牌聲譽Echo Asia 創辦人 Samson Tong 表示:「綜合以上調查結果,可持續市場的定價過高、選擇過少,以及缺乏接收受企業的可持續資訊渠道將會是阻礙消費者進行可持續消費的外在因素。由於購物及消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避免不了,我們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認同可持續消費但沒有相應行動,所以品牌及企業更應把握其獨特角色,發揮正面影響。而實踐可持續發展是帶來改變過程中的重要的一環,需要堅定不移的承諾及持續改進的決心。我們團隊認為,品牌在減少對環境影響的路上需要不斷求變、尋求創新,從而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並滿足新一代客戶對可持續發展的期望。」  PIE Strategy 的聯合創辦人及資深可持續發展顧問陳子丰表示:「是次研究擴闊了可持續消費行為的討論。作為消費者,希望產品格價合理,多款式選擇是人之常情。但對品牌的啟示是:消費者可能因品牌不重視可持續發展因素而停止消費,轉投同類品牌,令品牌信譽和形象的蒙受打擊。我們鼓勵香港企業將可持續發展元素,注入他們的產品策略之中,令可持續消費成為常態。」 本調查研究希望填補香港市場在可持續消費趨勢的知識空缺,讓業界掌握香港消費者的可持續消費行為習慣與期望,從而令企業可透過可持續產品及服務提升競爭力和拓展市場。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消費者習慣,以及從「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品牌受歡迎程度,希望以香港消費者角度了解,有哪些品牌被視之為「可持續品牌」。研究亦透過焦點小組,邀請不同理念的消費者進行深入討論,為香港可持續消費的障礙、挑戰及新機提供更多角度的分析。 下載《香港可持續消費調查2024》調查摘要:https://bit.ly/SustainableChoiceSurvey2024_CN (中文版)https://bit.ly/SustainableChoiceSurvey2024_EN (英文版) 關於 Echo Asia 尚亞傳訊Echo Asia 是面向亞太地區的新型社會企業,作為數字媒體傳訊機構,透過不同的方案,從多元化媒體、品牌效應、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幫助企業著手推動和發展低碳及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理念。尚亞傳訊有限公司的使命是為求通過系列和專業的宣傳及活動,最終幫助企業和團體實現可持續地增長。配合創新的方式,令每一項商業決策都能對保護環境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提供支持和幫助。 尚亞傳訊有限公司(Echo Asia)網址: www.echoasiacomm.com/尚亞傳訊有限公司(Echo Asia)IG:www.instagram.com/echoasia 關於 PIE StrategyPIE Strategy 是一間取得國際共益企業(B Corporation®)認證及屢獲「對世界最好」殊榮的可持續發展顧問公司,專門為亞洲企業提供獨立意見及專業諮詢服務,幫助企業將 ESG 原素融入其企業和產品策略,從而把社會與環境挑戰轉化為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機會,並帶動社會與環境正面發展。我們的策略顧問及專業技術團隊,為亞洲企業量身定制目標明確的可持續發展轉型路線,同時透過專業服務,使企業具備充分知識、適當工具和清晰視野,成功連繫商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育,從而能夠更言行一致地傳達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貢獻。 歡迎訪問 www.piestrategy.com, 或者透過 LinkedIn 關注PIE Strategy。 查詢,請聯絡James Chan 陳子丰   +852 6235 0919    james@piestrategy.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02 加入收藏 :
醫療器械是否回暖?貝康醫療(2170.HK)上半年銷售業績逆勢爆發

蘇州2024年7月15日 /美通社/ -- 貝康醫療(2170.HK)於7月12日發佈了未經審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約為1.27億至1.38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9%至62%。在生物醫藥的「  寒冬期」 能夠取得如此少有的亮眼表現,這是否意味著醫藥器械板塊逐漸開始回暖?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這家公司在生殖領域的情況。 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國內多個省市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支付範圍。2023年北京、廣西、甘肅、內蒙古等4個省市已率先實現了該政策,2024年上海、浙江、江西、山東、青海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等11個省份也相繼加入。在2023年國家醫保局規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後,政府根據服務和專案單價,按照醫保撥款的方式通過醫院補貼到每一位不孕不育患者的支出。該項政策並沒有改變現有輔助生殖醫院原有的招標模式。目前多地醫院因此出現了輔助生殖門診人員激增的情況,預計今年患者就診數量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0%。從市場需求角度看,輔助生殖行業真正迎來了史無前例的「  復蘇」 。 2024年6月1日上海將12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專案納入醫保當天門診爆滿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國家生育大政方針持續加碼輔助生殖產業 根據公司上市後公開財務報表與官網資料顯示,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輔助生殖領域IVD公司,貝康醫療的產業結構完全符合國家「  生孩子」 事業的大政方針,在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持續降低的大環境下,未來將會推出更多的生育政策持續支持這項產業。公司的發展策略也是非常清晰,就是全力打造生育全產業化能力,公司圍繞遺傳、男科、胚胎、冷凍等生殖場景進行「  強鏈」 、「  延鏈」 、「  補鏈」 ,通過產業鏈整合後近年不斷有產品完成商業化,從單一產品研發企業逐步轉化成為具備規模化產業能力的全方位供應商。 貝康醫療五大實驗室場景為機構和醫生提供一站式醫療設備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貝康醫療2023年報路演材料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全產業鏈佈局的貝康能否成為黑馬股? 根據最新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輔助生殖行業70%的器械主要來源於進口。從衛健委最新發佈的《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名單》中顯示,中國截至到2023年已擁有621家輔助生殖持牌中心,三代中心有104家,按照10%的複合增長率到2025年中國將擁有700多家生殖中心,是全球週期數和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輔助生殖臨床面對兩個難題:1. 我國輔助生殖醫院多在早期建立,人工及手工化程度較高。如何改造和升級現有醫院設施,提升醫院硬體智慧化數位化水準是目前眾多醫院的迫切需求;2.我國輔助生殖器械主要來源於進口。只有打造規模化國產化的產品生產供應體系,才能從根本上降低醫院和患者的終端成本並相應國家醫療器械國產化號召。 下面我們根據公司公開資料看看貝康管線中有哪些值得深挖的亮點。 從公司的主營業務來看,貝康是靠三代試管遺傳產品起家的。早在2020年2月,公司就獲得了國內首個三代試管胚胎檢測PGT-A試劑盒的註冊證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創新三類器械註冊證,填補了我國三代試管嬰兒試劑盒的臨床空白,這也是支撐貝康上市和領導行業地位的權威產品。根據公司2023年報顯示,公司的PGT-M試劑盒臨床試驗即將完成,將成為中國首個阻斷地中海貧血基因的試劑盒。我國兩廣地區有數千萬地中海貧基血因攜帶者,此項產品對區域遺傳病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人口意義。此外,公司的PGT-SR試劑盒也是十四五重點研發的國產化產品,並與中信湘雅在Human Reproduction聯合發表高水準論文,該產品能夠有效檢出以前無法檢出的遺傳病,讓遺傳病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去年公司財務報表顯示核心PGT業務增長率達到35%,可見公司技術一直在引領行業的發展,對中國人口素質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公司通過併購,擁有了超過30年歷史口碑的全時差培養箱和培養液。GERI全時差培養箱已經取得了NMPA認證,是全球唯一可加濕的全時差培養箱,代表了全球培養箱的最高水準。它配備全球唯一獲得FDA批准的人工智慧胚胎分析軟體,擁有100000+例胚胎資料模型,能準確評估胚胎發育狀態與植入時機,相對傳統培養箱顯著幫助胚胎學家提升了胚胎成囊率和成活率。此外,據年報顯示公司的GEMS培養液也啟動了國產化進程,未來將實現培養液全系列的國產化替代,為國家輔助生殖用液提供產業保障。這些成果和佈局不僅顯示貝康的行業引領高度,也感受到了「  奶牛型」 產品放量產業規模的期待。 貝康醫療胚胎實驗室產品 資料來源2:貝康醫療2023年報路演材料 除了遺傳和胚胎產品,我們再看看還有哪些未來值得期待的亮點? 公司不僅關注女性生育的困難,也同時關注男性的生殖健康問題。根據最新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不孕不育症40%是由男性引起的,而男性精子品質近40年來下降了75%,而傳統男性精子檢測需要通過複雜的染色操作和人工鏡下分析。在男科集成方面,貝康自研的智慧精子分析儀該產品結合了50萬份精子形態的人工智慧大資料模型,首次實現了活精子濃度、活力和形態的即時全自動檢測,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獲證並銷售。官方資料顯示還有一款家用精子檢測設備也將于明年獲得註冊證,通過官網可以看到該產品是對C端家庭生育力評估市場的一個延伸,為健康和備孕人群提供多種方便快捷的檢測選擇。是否未來的備孕檢測市場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我們拭目以待。 貝康醫療2023年報產品管線圖 資料來源:貝康醫療2023年報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液氮罐,該產品已獲得國內首個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根據《人類輔助生殖管理辦法》中要求,冷凍胚胎至少保存5年,預計全國每年有1000萬新增胚胎需要冷凍保存,而目前生殖中心胚胎和胚子的保存主要通過手工挑管和人工記錄的方式。冷凍保存是剩餘產業鏈重要的一環,公司預計於下半年推出BSG800超低溫存儲生育力系統解決方案。未來,這些技術將幫助更多醫院實現冷凍實驗室的智慧化轉型,佈局中國乃至全球的人類生育力保存市場。至此,公司在生育週期產業鏈形成全面閉環,對同產業競爭對手形成降維打擊。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貝康醫療能否成為中國版Vitrolife? 貝康擁有和Vitrolife相似的產品和管線佈局 資料來源:貝康醫療2023年報路演材料 從貝康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公司已經從做技術的公司轉變為做硬體集成的企業,未來將在輔助生殖人工智慧應用的道路上不斷擴展和升級其產業鏈。 與Vitrolife的全面管線相比,貝康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可以媲美競爭對手,更在產業鏈的國際化能力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作為在這一領域全球第二家擁有全產業鏈能力的公司,貝康在每一個產業板塊上都推出了創新產品,這不僅體現了其技術實力,也彰顯了其市場競爭力。 在行業內,貝康通過併購策略整合了多個優質的產品線,有效擴大了市場規模和商業化能力。去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加48%至2.08億元,實現了顯著增長。這一業績不僅證明了貝康的市場競爭力,也展現了其在輔助生殖領域的強勁潛力。 從完成併購到如今銷售業績的增長,可以看到貝康的成長軌跡與Vitrolife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其成長模式可以被視為醫療器械企業的一個典型案例。公司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引領著輔助生殖行業的快速發展。而當前這一行業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憑藉領先的市場站位,貝康未來亦有望引領輔助生殖行業的國產化浪潮,打開更大的發展機遇。 以市值200億的Vitrolife為目標,貝康正不斷進行戰略擴張,力圖在全球輔助生殖行業中佔據領導地位。未來,貝康是否能超越Vitrolife,成為全球「  生孩子」 事業的引領者,值得我們共同期待。 當前在醫藥寒冬下,貝康醫療以其亮眼的業績增長,為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公司的這一表現,有望成為市場的催化劑,其後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將帶來驚喜。 媒體聯繫:ir@basecare.cn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4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9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