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香港2023年1月30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集團」)欣然宣布,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信和置業」)在第19屆年度Global 100排行榜中獲評為全球100大可持續發展企業之一,更是香港首間及唯一地產發展商獲選入此項國際主要可持續發展指數。2023 Global 100的排名肯定了信和置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持續及穩健的表現,並進一步推動其致力追求可持續發展卓越表現及國際領導角色。 今年的Global 100經過全面評核6,720 家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後選出,涵蓋25項ESG 績效指標,尤其著重推動減碳經濟及締造平等工作空間方面的表現。信和集團一直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可持續發展願景2030》中訂定的38項目標,體現出各營運範疇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是次的排名正是反映信和置業多年來與國際最佳實踐接軌的努力成果。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很榮幸能成為首間香港地產發展商入選Global 100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標誌著本地房地產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我衷心感謝一眾抱持同樣信念的合作夥伴和熱心投入的同事,與我們一同攜手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旅程。展望將來,我們會繼續與社區和業界緊密合作,希望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Corporate Knights行政總裁Toby Heaps 表示:「信和置業是香港首間位列全球可持續發展企業100強的發展商,尤其是在綠色建築方面的優秀表現,彰顯地產發展商在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自2005年起,Global 100一直為全球最有價值及具透明度的可持續評級之一,基於各項指標針對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服務作出評價。排名由總部位於多倫多的國際媒體及投資研究公司Corporate Knights推出,並對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及排名。 信和集團成為首家香港地產發展商位列全球可持續發展企業100強。
香港2023年1月27日 /美通社/ -- 第36屆International ARC Awards(「國際ARC年報大獎」)獎項評審結果揭曉,復星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復星國際」或「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的2021年報榮獲「2022年國際ARC年報大獎」的「傳統年報」金獎,表彰復星國際年報主題鮮明、業務及發展策略清晰、內容論述和前瞻性充足、設計意念及版式設計鋪排均具可觀性。 「國際ARC年報大獎」為全球享負盛名的國際年報大賽,被譽為「年報界奧斯卡」。年報主要評選內容包括:年報主題、董事長的信及公司業務發展和策略闡述、封面及內頁設計、公司信息及財務數據的表達,以及年報對於企業精神的傳遞程度等。評委來自世界各地,初審評審團由投資市場、寫作、設計和攝影之行業領導者組成,最終評審團則由公司、機構和設計公司的總裁、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獎項分別設金銀銅及榮譽獎。 與復星國際一同躋身「2022年國際ARC年報大獎」的「傳統年報-多元業務」 獎項,還有長江和記實業及新創建集團。今年獲得國際ARC年報大獎的其他類別的公司還包括許多知名的中外大型企業,包括中電控股、香港機場管理局、恒生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新世界控股、中國電訊、中國移動、阿里巴巴等。 獎項彰顯市場認同復星業務戰略 復星國際去年年報主題為「堅韌致遠,厚積薄發」。2022年,儘管全球疫情持續反覆、全球化遭遇逆風寒流,復星依然是全球化的堅定踐行者,並展現出非凡的韌勁與抗風險能力。復必泰®疫苗為港澳台持續提供防疫屏障、Club Med又有一批新的度假村開業、復朗集團成功在紐交所上市。面對不確定性,復星依然堅持科創的價值足以穿越周期,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漢曲優」繼登陸歐盟後又成功在澳大利亞上市;國內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的新增新適應症於中國境內的上市註冊申請獲得正式受理。 近年來,儘管全球市場正經歷經濟周期,復星堅定聚焦核心業務。展望2023年,復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錨定「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定位,圍繞全球家庭消費需求,戰略上更加聚焦主業,同時加碼全球化和創新兩大核心增長引擎。開年以來,復星旗下圍繞家庭消費的健康、快樂、富足等主業板塊已顯現強勁復蘇跡象,在抗疫領域的前瞻性佈局也逐步迎來業績兌現。 復星快樂板塊下的復星旅文及豫園股份各項業務已呈現明顯復蘇態勢。據了解,在國內文旅行業受到重挫的2022年,復星旅文仍堅定推進全球佈局,全年新開7家Club Med度假村。2023年上半年,Club Med全球市場預定額已大幅超過新冠疫情前2019年同期。而2023元旦期間,三亞·亞特蘭蒂斯、麗江復遊城等多項國內業務均超越疫情前水平,Club Med多個中國度假村接近滿房。元旦期間,大豫園片區內2023年豫園燈會吸引大量遊客打卡刷屏,預計春節還將迎來新的一波消費高潮。 復星在抗疫領域布局的「一苗一藥」 業務進展迅速。自今年1月6日起,復必泰®二價疫苗在中國香港開展自費接種服務,開放了包括內地居民在內的人士接種。繼去年非澳居民自費接種復必泰®原始株疫苗在中國澳門開放後,2023年1月20日,復必泰®二價疫苗接獲通知在中國澳門成為常規進口疫苗,可於處方下安排有需要人士的加強劑接種。同時,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已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醫保掛網,並正加快全國醫院終端鋪貨,現已覆蓋全國各地主要醫療機構,包括二級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大幅提升了終端可及性,助力廣大地區築起「防重症」保護墻。 市場對於復星加快自身戰略轉型,聚焦「家庭消費」產業主賽道的策略明顯是看好的。多家投行包括大摩、花旗、高盛、野村等均發表報告給予復星國際「增持」或「買入」評級。 「國際ARC年報大獎」(International ARC Awards) International ARC Awards 從1987年開始舉辦,是全球享負盛名表彰優秀年報的評審比賽,被譽為「年報界奧斯卡」,由美國獨立機構 MerComm, Inc. 主辦。International ARC Awards 因公開、公正而在全球聞名,並為年報業界定下最高的標準,每年吸引逾千家來自全球不同行業的企業、政府部門、非牟利機構及團體參賽。
獲獎者因其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創新科學發現而獲得認可 德州沃斯堡2023年1月26日 /美通社/ --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RCF) 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最大的獨立資助者之一,今天公佈今年 Rainwater 年度「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傑出創新獎」和「創新青年科學家獎」的得主。今年的「傑出創新獎」將頒發給一支團隊: C. Frank Bennett 博士 (Ionis)、 Don W. Cleveland 博士(加州聖地亞哥大學)(USSD) 及 Timothy M. Miller 博士(華盛頓大學)。German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DZNE) 的 Susanne Wegmann 博士獲頒 Rainwater「創新青年科學家獎」。這些獎項將於 2023 年 4 月 27 日在法國里爾舉行的 2023 年 Eurotau 會議期間頒發。 Rainwater 奬項計劃旨在表彰與大腦中濤蛋白積累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新治療的科學進展,透過提高對神經退行性研究差距的認識促進科學發現,讓新的研究人員進入濤蛋白病變領域,獎勵可能導致創新、有效治療的科學成就。 Rainwater 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傑出創新獎將授予以下人員: Bennett 博士、Cleveland 博士 和 Miller 博士三位 合作者在過去 20 年致力推進反義技術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索硬化症 (ALS)、亨丁頓舞蹈症、阿茲海默症和濤蛋白病變。 Ionis 科學總監 Bennett 博士繼續推進反義技術及擴展 Ionis 的藥物發現平台。在過去 30 年,他一直致力反義寡核苷酸的研究。大約 20 年前,他開始研究反義技術在脊髓性肌萎縮索硬化症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MA) 治療方面的潛力。第一個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藥物 Nusinersen 於 2016 年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隨後在全球 50 多個國家/地區獲得批准。他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治療亨丁頓舞蹈症的藥物,該藥物正處於後期臨床試驗階段,並正在領導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的發現和開發。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主席兼傑出教授 Cleveland 博士發現、純化及確定濤蛋白的屬性,濤蛋白是細胞內絲狀沉積物的主要成分,定義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進行性核上麻痺。他與 Bennett 和 Miller 一起開發設計師設計的 DNA 藥物。這些藥物利用已在七項不同臨床試驗中研究過的人類神經系統基因沉默技術,旨在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索硬化症、亨丁頓舞蹈症、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 Ionis 科學總監 Miller 博士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副主席及大衛克萊森神經病學教授 ,二十多年來一直是幫助發現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索硬化症和濤蛋白病變)的有效治療領導者。2007 年, Miller 博士建立脊髓性肌萎縮索硬化症轉化研究計劃,啟動有希望的試驗,以改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生活。使用與 Cleveland 和 Bennett 開發的 SOD1 ASO 的最新結果顯示對減緩 SOD1 ALS 有顯著影響。他的實驗室領導 BIIB080/IONIS-MAPTRx 的早期開發,這是一種降低 tau mRNA 和蛋白質的反義藥物,用於治療濤蛋白病變。 Cleveland 博士表示:「這個獎項是一種榮譽,我期待利用這筆研究經費來推動下一代的努力 。Rainwater 的獎金將有助繼續制定新的神經元生長策略,並長期抑制濤蛋白。」 Rainwater 創新青年科學家獎: DZNE 研究組組長 Wegmann 博士正在研究濤蛋白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利用不同的實驗模型和方法來發現濤蛋白在患病大腦中的正常功能和功能障礙。她找到一種方法,透過驗證死後人類腦組織的生化、生物物理學和細胞學結果,掌握從試管到人類的艱難轉化飛躍。她對解決難題的普遍興趣驅使她獲得工程學位,後來擴展到濤蛋白的生物物理學和腦病理學。目前,Wegmann 和她的小組專注於識別濤蛋白的新互動作用,並確定濤蛋白相分離在阿茲海默症和濤蛋白病變中的作用。 Wegmann 博士表示:「我感到非常榮幸! 有了這筆獎金,我將進一步研究濤蛋白如何以不同方式發揮其毒性作用,這些方式尚未完全清楚 。我們還未了解這種蛋白質的實際功能,並將嘗試擴展我們對其基礎生物學的了解,以幫助進行疾病研究。」 Cleveland 博士、 Bennett 博士、Miller 博士和 Wegmann 博士因其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已發表和同行評審研究,獲提名 Rainwater 的傑出創新獎(400,000 美元)和青年科學家獎(200,000 美元)。他們獲選中皆因其研究質素和對濤蛋白病變的適用性、領導力、指導和科學界的積極影響。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受託人 Todd Rainwater 表示:「我替今年的 Rainwater 獎項得主感到無比興奮。向推進藥物發現工作的科學家協作小組頒發傑出創新獎,是對團隊科學重要性的認可。Wegmann 博士 獲選為今年的青年科學家獎,突出歐洲和全球正在發生的激動人心科學發現。我知道我父親會為這些科學家以及他們在該領域取得的重要進步而感到自豪。」 有關今年各獎項得主的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rainwaterprize.org。 關於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的醫學研究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RCF) 於 1990 年代初由著名的私募股權投資者和慈善家 Richard E. Rainwater 創立。RCF 支援 K-12 教育、醫學研究和其他有價值善舉的一系列計劃。為了履行其加速濤蛋白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診斷和治療方法開發的使命,Rainwater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的醫學研究團隊負責管理 Tau Consortium 和 Rainwater 獎項計劃。迄今為止,Rainwater Foundation 已投入超過 1.61 億美元用於醫學研究,已幫助將八種治療方法推進到人體試驗中。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rainwatercharitablefoundation.org。 企業聯絡人:Jordan Brainerd Rainwater Charitable Foundation jbrainerd@rainwatercf.org(817) 820-2708 傳媒聯絡人:Shannon FoxEdelman shannon.fox@edelman.com (646) 262-7427
香港2023年1月26日 /美通社/ --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復星國際」或「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近日接獲亞太區知名金融財經行業雜誌《財資》的通知,獲該雜誌授予「2022年財資ESG企業大獎鉑金獎」(The Asset ESG Corporate Awards 2022 – Platinum Award)。這是復星國際連續四年榮獲財資ESG企業大獎金獎後,進一步攀升一級,並首次獲該雜誌授予ESG企業大獎鉑金獎。《財資》同時授予復星國際「最佳投資者關係獎」。 《財資》旗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企業大獎的評選歷時多年,是亞太地區處於領先地位的 ESG獎項之一。本次復星國際獲評《財資》ESG企業大獎鉑金獎,表彰公司在財務表現、管理、企業管治、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投資者關係、信息披露及企業傳播等範疇的卓越表現。其他同時獲得「2022年財資ESG企業大獎鉑金獎」的公司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香港)、中國海外發展、中國聯通、嘉里建設、瑞安房地產、信和置業等。 復星國際ESG表現獲評級機構高度認可 近年,全球投資者愈來愈重視企業在ESG方面的績效,復星國際一直也在持續推動ESG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不俗的成果。MSCI ESG評級為AA,恒生可持續發展評級為A,並連續兩年入選恒生ESG 50指數(中大型股Top 50)成份股,連續三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該指數包含在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最卓越的87家香港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評級表現Top 20%)。這些成績均印證了復星在ESG領域的建樹和全球廣泛的認可。 復星兩寶「藥+苗」,彰顯公司創新成果及助力抗擊疫情的社會責任貢獻 復星長期積累的科創能力也持續結出碩果。2022年12月19日,復必泰®(包括原始株和覆蓋奧密克戎的二價疫苗)獲正式註冊為中國香港藥品/製品(生物製品)。自2023年1月6日起,復必泰®二價疫苗在中國香港開展自費接種服務,開放了包括內地居民在內的人士接種。繼去年非澳居民自費接種復必泰®原始株疫苗在中國澳門開放後,2023年1月20日,復必泰®二價疫苗也獲中國澳門批准為常規進口疫苗,可於處方下安排有需要人士的加強劑接種。同時,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已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醫保掛網,除三、二級醫院外,已逐步覆蓋至多個省份基層醫療機構,大幅提升了終端可及性,助力廣大地區築起「防重症」保護牆。 完善全球資本市場溝通,投資者認同復星長遠戰略 近年來全球市場正經歷經濟周期,復星聚焦核心業務,深化創新及全球化佈局,始終保持與資本市場及投資者的長期有效溝通。2022年克服疫情等複雜因素,在全球11個國家及地區完成420場海內外投資人路演,實現與全球投資人的充份溝通,並獲得投資者對復星的長遠戰略和企業價值的高度認同和支持。《財資》授予復星國際「最佳投資者關係獎」,佐證市場對復星國際在業務管理運營、信息披露、透明度、與利益相關者溝通等水平的高度認可,亦是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肯定。 2022年,儘管全球化遭遇逆風寒流,復星依然是全球化的堅定踐行者,復必泰®疫苗為港澳台持續提供防疫屏障、Club Med又有一批新的度假村開業、復朗集團成功在紐交所上市。面對不確定性,復星依然堅持科創的價值足以穿越周期,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漢曲優」繼登陸歐盟後又成功在澳大利亞上市;國內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的新增新適應症於中國境內的上市註冊申請獲得正式受理。復星最重要的事情還是企業自身的發展,不管政策、市場如何變化,都要把事情做到極致。 在外部宏觀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復星正主動進行戰略調整,進一步明確了復星未來的發展方向:錨定「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定位,圍繞全球家庭消費需求,戰略上更加聚焦主業,同時加碼全球化和創新兩大核心增長引擎。市場對於復星加快自身戰略轉型,聚焦「家庭消費」產業主賽道的策略明顯是看好的。多家投行包括大摩、花旗、高盛、野村等均發表報告給予復星國際 「增持」或「買入」評級。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外部環境「一過性」影響出清,2023年,復星不斷聚焦的家庭消費主業將迎來回彈的重要機遇期。開年以來,復星旗下圍繞家庭消費的健康、快樂、富足等主業板塊已顯現強勁復蘇跡象,在抗疫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也逐步迎來業績兌現。 事實上,復星快樂板塊兩大旗艦——復星旅文及豫園股份各項業務已呈現明顯復蘇態勢。據了解,在國內文旅行業受到重挫的2022年,復星旅文仍堅定推進全球佈局,全年新開七家Club Med度假村。2023年上半年,Club Med全球市場預訂額已大幅超過新冠疫情前2019年同期。而2023元旦期間,三亞·亞特蘭蒂斯、麗江復遊城等多項國內業務均超越疫情前水平,Club Med多個中國度假村接近滿房。元旦期間,大豫園片區內2023年豫園燈會吸引大量遊客打卡刷屏,預計春節還將迎來新的一波消費高潮。 復星紮實的基本面及業績復蘇潛力獲金融機構及大行認可 2023年1月16日,復星國際在境內的運營實體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高科」)獲得八家國內銀行人民幣120億元銀團貸款。這是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以來,由五大國有銀行牽頭,聯合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完成的最大一筆民營企業貸款。此外,復星高科還於2023年1月13日成功完成了人民幣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簿記發行。 標普發表的報告指出,隨著復星國際持續處置資產及償還到期債券,2023年復星國際集團層面總債務有望下降15%至25%,進一步改善流動性。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復星國際資產減持已實現資金回籠達數百億元。摩根士丹利報告稱,銀團貸款落地,可進一步改善公司的流動性,極大提升市場對復星穩定發展的信心。展望未來,中國的重新開放將有助於基本面提振,特別是旅遊、零售和投資等業務。 2022年是復星成立三十周年。站在三十年的新起點上,復星將持續深耕產業,深化創新及全球化佈局,與客戶、合作夥伴、投資者、社會各方攜手並進,並將繼續秉承「助天下」的初心,積極推動全球ESG可持續發展,踐行「讓全球家庭生活更幸福」的使命。 《財資》雜誌年度企業大獎介紹 《財資》雜誌主辦的年度企業大獎評選頗具權威,評審委員會由專業投資者及財經分析師組成,通過問卷調研、機構投資者投票、以及專業投資者的意見徵詢等方式,全面評估亞太地區上市企業在財務業績、企業治理、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信息披露與傳播、投資者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從中嚴謹篩選出表現優秀的企業予以嘉獎和肯定,其評比在亞洲乃至國際金融市場享有較高影響力和權威性。
東京2023年1月25日 /美通社/ -- 2023年1月24日,國際科學技術財團(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公佈2023年日本國際賞(Japan Prize)得主。中澤正隆(Masataka Nakazawa)教授和萩本和男(Kazuo Hagimoto)先生(這兩位均來自於日本)共同獲得了電子、信息和通信領域日本國際賞。來自於奧地利的Gero Miesenboeck教授和來自於美國的Karl Deisseroth教授,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日本國際賞的共同獲獎者。 —電子、信息和通信領域 中澤正隆教授 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1fl_6Rl1J1P6.jpg 萩本和男先生 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2fl_92oy84V5.jpg —生命科學領域 Gero Miesenboeck教授 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3fl_umu1Iz4Y.jpg Karl Deisseroth教授 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000319/202301122017/_prw_PI4fl_NHukgJH3.jpg 在今年的日本國際賞評選中,中澤教授和萩本先生通過開發半導體激光器泵浦光放大器,來為全球長途大容量光纖網絡做出突出貢獻,由此獲得表彰,Miesenboeck教授和Deisseroth教授則是由於開發新方法而獲獎,他們的新方法利用在遺傳上面可操作的光敏膜蛋白,來解開神經回路功能的奧秘。 為了進行2023年日本國際賞評選,國際科學技術財團請全球約15,500名傑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名在今年評獎領域開展工作的研究人員。該組織獲得了電子、信息和通信領域的123項提名,並在生命科學領域獲得了204項提名。今年的獲獎者從總共327名候選者中選出。 日本國際賞簡介 日本國際賞於1981年設立,初衷是日本政府希望設立一個國際公認的獎項,能夠為全世界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在收到大量捐款後,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於1983年獲得了日本內閣府的支持。 日本國際賞授予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取得了創造性的卓越成就,幫助他們所在領域取得進步,為實現全人類的和平與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該獎項面向所有科技領域的研究人員,每年會根據當前的科技發展趨勢選擇其中兩個領域。原則上來說,每個領域都有一人能夠榮獲該獎項,並獲得證書、獎章和獎金。每屆頒獎典禮的嘉賓包括現任日本天皇和皇后,三個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和其他相關官員,以及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代表。
黑金二色灰狼銀幣及紀念 Bluenose 100 週年的彩色流通幣並評為全球最佳 安大略省渥太華2023年1月23日 /美通社/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 (Royal Canadian Mint) 榮幸地在年度硬幣獎 (Coin of the Year Awards) 的 10 個獎項中贏得兩項。世界各地的鑄幣廠參與該項全球矚目的硬幣設計及製造卓越獎項計劃,以獲得認可。 名為「灰狼」的 2021 款 20 加元純銀硬幣(黑色和金色)被評為「最佳皇冠」。該廠為慶祝 Bluenose 100 週年而於 2021 年發行的首枚彩色 10 分流通幣被评为「最佳流通」幣。 Royal_Canadian_Mint_ROYAL_CANADIAN_MINT_WINS_TWO_COIN_OF_THE_YEA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總裁兼行政總裁 Marie Lemay 表示:「加拿大皇家鑄幣廠熱衷於尋找新的方式,以在代表最高水平工藝、設計及創新的硬幣上展示加拿大。不止贏得一項大獎,而且在同一年贏得兩項年度大獎,這是一項令人驚訝的殊榮。我們的硬幣確實是同類中的佼佼者,並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推崇。」 透过名為「灰狼」的 2021 款 20 加元純銀硬幣(黑色和金色),藝術家 Claude Thivierge 以陰陽手法刻畫了加拿大頂級掠食者令人恐懼和推崇的個性。儘管人類的侵佔減少了它的棲息地,但雄健的灰狼仍在加拿大人煙稀少的地區、英屬哥倫比亞省、育空和西北地區,以 6 或 8 隻的形式繁衍生息。 2021 年適逢 Bluenose 號 100 週年,讓鑄幣廠藉機慶祝。在新斯科舍省海洋藝術家 Yves Bérubé 的幫助下,重新想象了 Bluenose 的設計,並首次為我們最小的流通硬幣添加了顏色。Bluenose 是在新斯科舍省盧嫩堡建造的無與倫比的海事標誌。它是一艘風雨無阻的捕魚縱帆船,在近 20 年的歷屆國際漁民比賽中,它的優異表現無人能及。直到今天,它仍然證明了設計、製造和製作它的加拿大人的獨創性、工藝和非凡技能。 一年一度的年度硬幣大賽接受由各國鑄幣廠代表及錢幣學家組成的聯盟提名。由世界主要造幣廠管理人員、獎牌獲得者、記者、中央銀行和博物館管理人員組成的國際評審團負責評審。獲獎者从 10 個類別的 100 名決賽入圍者中選出。 鑄幣廠最新屢獲殊榮硬幣的圖像載於此處。 關於加拿大皇家鑄幣廠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 (Royal Canadian Mint) 是皇冠企業,負責鑄造及發行加拿大的流通硬幣。加拿大皇家鑄幣廠是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鑄幣廠之一,在全球提供各種專業化、高品質的錢幣產品及相關服務。如欲了解加拿大皇家鑄幣廠、其產品及服務的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mint.ca。 關注 Mint:Twitter、Facebook 及 Instagram。 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Alex Reeves | 電話:(613) 884-6370 | 電郵:reeves@mint.ca
獲獎相關新聞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