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沉浸式體驗」新聞搜尋結果, 共 295 篇 ,以下為 73 - 9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香港年度設計盛事 deTour 2024

80位來自香港本地與海外創作者共同參與 大型裝置與展覽、工作坊、設計對話 以設計重塑內在成長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29日 - 由PMQ元創方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前稱「創意香港」)資助的deTour 設計節將於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5日假中環PMQ元創方隆重舉行,今年展覽日數特別增至十七天,免費開放予所有設計愛好者、學生及公眾參與。deTour 2024將透過大型展覽、工作坊、設計對話、導賞團,展現本地及國際設計單位的創作,探討設計如何與內在連結的深層意義。 deTour 2024主題:「擁有 → 存有:內在的設計」 設計一向被視為解決問題的工具,deTour 2024 策展人陳濬人(Adonian Chan)參閱心理學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著作《佔有還是存有》,反思生產方式的進步,物質變得更加豐裕,設計也漸漸轉變為製造慾望的工具。這種轉變與埃里希·弗洛姆在《佔有還是存有》中提出的「佔有模式」概念相符。弗洛姆指出,社會往往以個人擁有的多寡來評估其價值,但真正的價值並非在於擁有的物品,而在於個人的內在本質。這正是弗洛姆所謂的「存有模式」。 在deTour 2024中,策展人與一眾設計師將探索設計的未知可能性,強調設計如何豐富人的內在力量。設計不僅是外在環境和產品的呈現,更是一種對內在成長、心靈健康和創意表達的催化劑。通過精心思考和策展, deTour 2024希望透過所展示的環境、產品和體驗,啟發參觀者探索內在本質的力量和價值,並開啟更深層次的對話和連結。 從地面廣場開始 與17組設計作品開啟對話與連結 deTour 2024 設計節的展覽部份一共展出17組本地與海外設計師的裝置與展覽,它們將分佈於PMQ元創方內不同位置。首先從入口隧道走入地面廣場,由三組分別來自本地及海外年輕設計師的主題展覽《⁠盆浮之景》、《⁠Capturing Qi (氣) 》、 《Passage to the Lake》打開反思序幕,再慢慢遊走整個地面廣場、冬青圃,以及A座的指定樓層。每一組設計作品都是一次與內在的對話,讓我們重新思考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環境,當中也包含具實驗性作品,透過 deTour 2024 嘗試新的可能性。另外,十七天的設計節期間亦設有40場主題工作坊、13場設計對話,為大家帶來一系列免費精彩體驗。 特邀合作:Kimchi and Chips ——《REWORLD Type 2》 Kimchi and Chips 是由韓國藝術家 Mimi Son 和英國藝術家 Elliot Woods 於2009年在首爾創立的裝置藝術工作室,以融合藝術、科技和哲學而聞名。他們的作品探索光、空間和感知之間的交集,打造沉浸式體驗,挑戰現實與虛幻的界限。 《REWORLD Type 2》是一個創新性的「城市屏幕」,它沒有使用傳統的LED來呈現影像,而是重組周邊景觀的碎片,建構成不停流動的影像,融入於城市建築之中,提供信息、傳達思想、增添城市美學。 Kimchi and Chips 引用美國哲學家哈拉維(Donna J. Haraway)著作所述:「重要的是,我們的世界是由什麼樣的世界構成的。」《REWORLD Type 2》是一個利用城市已有元素生成圖像的屏幕,它通過重新想像和循環利用現實來創造新的信息和思想,此屏幕使用了超過1,000 個由精密電機驅動的微稜鏡,從鏡片的轉動過程折射部分周圍環境構成新影像,展現一個引人入勝的「重組世界」。 主題展覽:關於生活態度 —— 平衡、風水、盆景與湖泊 1. 周穎聰、陳少華 ——《存有之席》 周穎聰是香港設計師、新銳藝術家,他以實驗性方式設計傢俱、公共空間和裝置藝術,探索城市空間及生活可能性。他的作品《Wave of Growth》收錄於MoMA出版書籍《Uneven Growth@2015》,自2020年起他嘗試油畫,挑戰科幻、超現實主義,引發對宇宙及生命的思考。陳少華是永續設計工作室KaCaMa Design Lab創始人之一,專注永續及社區設計,推動本地工藝及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完美的失敗》、《蜻亭》呼應時事議題,並曾於PMQ元創方、香港歷史博物館等展出。 周穎聰與陳少華聯合創作的《存有之席》是一組互動裝置,旨在透過每個參與者的個人經驗,以及參與者之間的互動來探索「擁有」與「失去」、「平衡」與「不平衡」之間微妙的關係。裝置中心有一座天秤,參與者以一至三人為一組,在天秤上放上木塊,期間需維持內心的平靜和平衡,如果堆疊的木塊過多或重心失衡,天秤上的一切將隨之傾覆。創作團隊希望透過這種直觀的互動體驗,勾勒出生活中「內在」、「外在」、「接受」、「取捨」、「平衡」和「不平衡」等抽象卻真實的概念,並啟發參與者思考如何在人生旅途中尋求「存有」的平衡之道。 2. 種未來 X 李景民 ——《盆浮之景》 種未來是由建築師張家豪、建築設計師譚芷茵和花藝師黃瑩瑩於2023年共同創立的設計項目,團隊探索傳統植物栽培與新興科技的融合,運用3D打印技術和新物料創建支撐植物生長的架構。種未來團隊作品曾於deTour 2023設計節展出,展示了生物如何影響計算設計,引發觀眾對環境重塑的思考。李景民是盆景藝術家,自2000年開始學習盆景藝術,現為香港盆景協會主席,同時也是水墨畫家,他致力於推廣盆景文化。 盆景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藝術形式,會隨著時間而產生不同型態,嶺南盆景強調製作微型景觀呈現自然之美,而《盆浮之景》則將有孔的3D打印架構與無土栽培海綿相結合,打破了常規花盆的限制,為盆景帶來更多可能性。透過結合盆景、運算設計與數碼製造,作品為中國傳統盆景注入當代新詮釋,探索藝術創作的新境界。 3. Yoojin Chung ——《Capturing Qi (氣)》 韓國設計師 Yoojin Chung 兼具建築和設計跨學科背景,她的設計跨越多種媒介——從物件和裝置藝術,到互動環境和預測研究。Yoojin 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隨後在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獲得情境設計碩士學位。她將概念探索與創新的設計方法結合,重新構想物質性、形式和人類經驗之間的動態關係,她的作品挑戰傳統觀念,以新的視角看待日常互動,她倡導社會、文化、哲學和心理學等議題的對話,未來將繼續探索跨媒介藝術和設計的可能性。 《Capturing Qi (氣)》的作品概念源自對風水的重新思考,探討風水如何影響亞洲人生活、景觀和文化。作品設計將「捕捉氣」、「被水晶淨化」的風水學概念具象化,將東方和西方的風水概念融合,呈現出獨特的文化對話和設計觀點。 4. Moon Seop Seo ——《Passage to the Lake》 Moon Seop Seo是一位生活在荷蘭的韓國設計師,於2021年從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畢業,他以作品《Passage to the Lake》和《The Ephemeral Wall》獲得優異成績,畢業後成立了個人設計工作室,並與多家設計博物館和畫廊展開合作。Moon Seop Seo身處東西文化的交流之處,時常感受到文化、哲學和美學之間的碰撞,他希望以詩意方式詮釋特定氛圍,傳達訊息並與觀眾建立連接。他說:「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點燃靈感的火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留下絢爛!」。 《Passage to the Lake》的創作靈感源自於站在湖邊時的平靜感受,他希望運用活水元素,將其融入城市環境,打造一個讓人放鬆的空間體驗。觀眾可以觀賞水滴從裝置頂部墜落至水池中,漣漪漾起的一瞬間仿佛凝結了時間,讓人在觀賞中感受到放鬆與平靜,從而得到對城市生活的反思。 獲選作品:12組經公開招募的作品 1. 營城計劃 ——《內外之間》 營城計畫是由建築師張駿翔和趙曉旭發起的工作小組,專注於人文與建成環境空間的探索。他們的作品跳脫出純粹的物質空間建構,轉而關注其中的生命、感知和意識等無形元素,通過文字、圖像和空間的結合重新詮釋現實。 《內外之間》是一個空間裝置,原型是一面區隔內部與外部空間的U形牆,這個裝置將內外之間視為自我的空間隱喻,從外部觀看,裝置顯現出雕塑的風貌,多面體的構造在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形態,而U型組合的內部空間則被設計成互動的場所,裝置內外之間還蘊含一處置身人群中的獨處空間和一抹綠植的倒影,作品中的「鏡中花,水中月」影射了世間的虛幻性,呼應了在物質世界之外探索形而上境界的概念,通過空間的布置和符號的運用,引領觀眾反思內在的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 2. 蔡楚堅 ——《從「擁有」到「存有」》 蔡楚堅是一位香港平面設計師,他於1985年在英國倫敦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學系取得學位,擁有數十年設計和廣告行業經驗的他曾在多間世界知名的設計公司及跨國廣告機構工作,並曾榮獲多個本地及國際獎項,於1997年他創辦了Sandy Choi Associates,現名為Sandy Eddie Tommy Associates。近年來,蔡楚堅在香港除了擔任國際設計比賽及展覽的評審外,還兼任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平面設計課程的客座講師,致力於培育下一代設計工作者。 他引用了知名美國作家阿內絲.尼恩的名言:「我們看到的事物並不是他們本來的樣子,只是我們內心的投射。」蔡楚堅認為收藏不僅是對物品本身的追求,更是對個人喜好和性格的投射,作為一名設計師,他多年來培養了收藏物品的習慣,並於五年前開始在Instagram上分享舊物、藏書等,以記錄難忘瞬間和個人感受。《從「擁有」到「存有」》將展出他收藏的33件物品,並配以相應的Instagram帖文頁面,旨在探討從「擁有」到「存有」的轉變過程和意義,同時希望觀眾能夠透過展覽體驗,將其轉化為他們獨特的「存有」體驗。 3. 浚明空間研作室 ——《摧毀屋》 高浚明是一位空間設計師、英國註冊建築師和藝術家,他創立了浚明空間研作室,專注於建築設計、空間規劃、裝置藝術和社區項目,他的創作以理論形式為基礎,通過建築宣言描繪建築的渲染力,探索地方依附、環境心理和文化保育等主題。近年來,他專注於幸福、福祉和情感聯結,並參與在荒野極地進行不同的空間營造項目。浚明空間研作室擅長賦予空間意義,作品包括《秘境》(奧能登國際藝術祭)、《瓦解》(SMACH Art雙年展)、《漂浮氣泡》(西貢海藝術節)、《在十七天后》(deTour 2022)等。 《摧毀屋》模擬了遭遇未知破壞後的房屋遺留下來的斷壁殘垣,透過體驗這種模擬的毀滅狀態,人們能夠思考房屋內的靈魂是否仍然存在,以及災難是否會帶來重生,還是一切將在房屋崩塌時隨之消逝。這個作品引發人們對於「擁有」與「存有」之間的深刻思考,以及「家」意念的重新詮釋。 4. 鄭梓阳、梁穎心 ——《三生萬物》 鄭梓阳和梁穎心是兩位年輕的空間藝術家。鄭梓阳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並取得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對建築、藝術、未來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融合充滿興趣,致力於創作更具互動性和情感共鳴的設計,推動空間藝術的創新,激發觀眾對未來生活的設想。梁穎心目前就讀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課程,關注建築與交互設計的創新融合,熱衷研究機器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希望通過設計激發人們對生活的重新思考,創造出更具意義和互動性的空間。 《三生萬物》裝置由基礎骨架和多面鏡組成,每面鏡子代表一種獨特的自我。觀眾與感應器的距離將影響裝置以不同速度旋轉,當觀眾走近時,裝置的張合幅度增大,與鏡中的身影形成自我對話,體驗「存有」的喜悅。配合燈光和自然聲音,裝置通過與他人的連結和體驗,讓人們獲得內在滿足感。每個觀眾的互動體驗都是獨特的,這種互動過程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共同創造了珍貴的回憶,他們期望通過這件作品引發觀眾對生命意義和「擁有」與「存有」的思考。 5. 草廬製作 ——《Hz Lab》 草廬製作是一個以「製作的空間,空間的製作」為宗旨的設計空間,由鍾樹榮與張穎龍兩位設計師於2019年成立,從一間木工工作室開始,草廬製作利用各種原始模型進行實驗,從小型木製品到探索建築設計,探討不同設計概念的可行性。 《Hz Lab》是個具實驗性的作品,提醒大眾音樂的本質不在於擁有樂器,而在於分享。理解「存有」的概念而非「擁有」,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創意蓬勃、聯繫加深的世界,幫助我們重新發現音樂的變革性力量及其對生活的深遠影響。在愈發碎片化的世界,《Hz Lab》強調社群、創意和情感聯繫,觀眾可以加入音樂創作突顯了深層的體驗源於合作和共同表達,鼓勵觀眾通過音樂培養歸屬感,創造超,越旋律的長久回憶。 6. 矢後直規 ——《模仿之旅:追隨女兒們的足跡。》 矢後直規,1986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他於2009年加入日本博報堂廣告公司,後來轉至SIX工作,並曾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獎(Tokyo ADC)、2023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新人獎(JAGDA 2023 New Designer Award)、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獎(D&AD)、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獎(NYADC)和「金鉛筆」獎(ONE SHOW)。 《模仿之旅:追隨女兒們的足跡。》是矢後直規與女兒共同創作的系列畫作,從女兒3歲起,兩人便常常一同握筆作畫,享受著創作的樂趣,在這次展覽中,矢後直規選擇了女兒的某些畫作進行掃描,然後利用電腦上不同大小的圓點來描繪出作品的線條。這些作品展現了女兒在掌握手部運動力量時線條的變化,有時柔弱,有時堅定,透過圖形設計,他試圖捕捉和表達這些無法預測的線條特徵。在描繪過程中,他會根據筆觸的強弱使用不同數量的點,以展現這些獨特特徵,對矢後直規來說,這個作品是一次非常具有意義的體驗。傳統上,許多創作者從過去的大師作品獲得靈感,但這件作品卻是他從未來——即女兒的創作中獲得靈感。 7. 香港島嶼研究所 ——《探島明燈》 香港島嶼研究所由香港人Chi和Leroy合作創立,他們受到城市與自然景觀對比的啟發,通過實地參觀、3D掃描和攝影,致力於建立一個包含所有香港島嶼信息的自然景觀數據庫。目前,該項目獲得了「信言設計大使」種子基金的贊助,在未來即將發佈。此外,借助設計師和建築師出身的專業能力,他們希望在創作願景和自然景觀間培養一種共生關係。 自古以來,島嶼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探險精神,祖先們通過航海地圖、船舶建造和橋梁建設,努力探索各個孤島。各種設計和建造工程不僅縮短了島嶼之間的距離,更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設計將我們聯繫在一起。《探島明燈》分享香港200多個島嶼的故事,裝置由多張含有島嶼點雲數據的亞克力片組成,在牆上投射出島嶼的影像。這些影像是通過攝影和3D掃描記錄的,展示島嶼的獨特特徵和地形,通過這種數碼和科技化的方式,他們從考古學和檔案學的角度探索島嶼的過去,同時展望未來。這種保存和創新的結合不僅激發了我們對島嶼的理解和設計潛力,也塑造了島嶼在我們生活中不斷演變的角色。 8. 吳澤霖 ——《The Club》 香港本地樂器設計師及聲音藝術家吳澤霖,擁有超過十五年的設計經驗,專注於原創樂器和聲音裝置的研究,他是樂器設計合作社Oblik Soundwork的主理人,將機械、電子工程和工業設計美學融合,致力於挑戰樂器與樂手之間的互動,並探索聲音的無限可能,近期作品《Pause Rec Play 2.0》於Clockenflap 2023首次亮相。他常將公眾作為創作對象,裝置藝術作品曾在K11 Musea、PMQ元創方和中環街市等大型活動展出。 《The Club》是一款街機式的彈珠機遊戲,可供一至四名玩家同時參與,透過彈珠與不同緩衝器的碰撞,創造出獨特且動態演變的節奏模式,每輪遊戲的序列都獨一無二,設計中利用彈珠運動觸發預錄的音樂樣本庫,如鼓聲,隨後數字轉盤界面會循環播放音樂,將看似隨機的彈珠運動轉化為新穎且動聽的音樂作品。每部機器都擁有獨特的聲音樣本,為玩家帶來獨特體驗,此作品精巧地結合了街機遊戲的刺激性與音樂表達的創新,使玩家能夠超越傳統「音樂創作」體驗,參與共同「玩音樂」體驗。 9. New Common ——《記憶探索島》 New Common是一支由擁有相似教育和建築專業背景的成員組成的創作團隊,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他們不僅共享著對建築的熱情,還擁有各自獨特的設計視角,涵蓋空間設計、視覺傳達、遊戲設計和互動設計等多個範疇。通過這次deTour 2024公開徵集的機會,他們重新聚首,共同探索創作的可能性。 《記憶探索島》營造了一個空間,讓參與者自我探索、理解並接納真實的自我,裝置中的不同顏色球象徵著參與者的幸福程度或生活中的不同「味道」,透過與燈光和鏡面的結合,刻劃出層次豐富的隱喻景觀,呈現情感的多樣性,強調幸福源於各種情緒的和諧共存,而非單一情緒的主導。這個裝置強調情感的真實表達,鼓勵觀眾探索並表達自己的情感,即使在面對挑戰、痛苦和失望時,也能勇敢面對。這個作品將人們的情感轉化為視覺敘事,展現參與者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共同的記憶,裝置不僅是對社會和文化景觀的一種記錄,也成為人們聚會和探討的場所。 10. half AND half Studio ——《trans(RE)SONANCE》 half AND half Studio是一間位於香港的建築和設計工作室,由 Charles Kwan、Henry Au 和 Aurora Wong 組成的團隊主理,他們提供多元化、創新性和綜合性的設計服務,跨足建築設計、空間規劃、室內設計以及裝置藝術等領域。 《trans(RE)SONANCE》探索了「擁有」與「存有」之間微妙的關係,呈現一場需要觀眾參與的互動冥想之旅。觀眾在寧靜環境中透過電筒調控感光裝置連結的繩索運動強度,實現技術簡便、具視覺效果的設計,讓觀眾反思內在的「存有」,這件作品以獨特概念和互動性,為觀眾帶來別開生面的感官體驗,引發對現實與潛在間微妙關係的深刻思考。 11. 張海活 X 鄧智達 X 李康廷 ——《未完成......》 張海活、鄧智達和李康廷是來自香港的建築、設計和哲學領域的創作者,各自擁有獨特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創作經驗。張海活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碩士,致力於地方營造和藝術科技項目;李康廷則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擁有哲學修讀背景,同時也是「好青年荼毒室」的創辦人之一;而鄧智達則是環境及室內設計學士,擁有園境建築碩士學位,對展覽設計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們聯手打造的作品《未完成......》探索了人與物件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和相互塑造的可能性,突顯了人可以被物塑造,同時也可以透過主動的使用成為創造者,重新塑造物件,讓物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同時在使用物件的過程中重新定義和發展生活日常,正如一支筆需要人來書寫才能實現其存在的意義,人也需要外物來實現自身的目的。 12. 唐鍶鏵 ——《「如果可以從頭來過」》 唐鍶鏵是一位跨媒介設計師,她擅長融合當代建築思想與紡織技術,通過探索不同材料與空間特質,創造出具有時空協調感的作品,彰顯了身份的流動性和多面性,她的設計突破常規,強調紡織設計在打破設計界限、倡導包容性和個人創造性方面的重要性,她曾在倫敦Alveston Gallery和皇家伯明翰藝術家協會的獎項展覽中展出作品,並為香港藝術館及K11購物藝術館創作裝置藝術,目前在倫敦赫斯維克工作室工作。 《「如果可以從頭來過」》以彈珠機作為隱喻,旨在引導人們透過玩樂重新連接內在的童心,探索如何成為真實的自己。這個設計呼應著問題:「我」如何成為「我自己」? 在這個作品中,唐鍶鏵邀請觀眾將自己想像成一粒彈珠,跟隨遊戲路徑展開旅程,通過設計賽道、突破障礙來探索自我。每一輪遊戲結束後,玩家將產生新的想法,或許改變賽道,這種互動反映著對內心的反思和探索。彈珠象徵著個人生活和存在方式,賽道代表人生旅程,障礙物則反映了我們擁有的物質。通過這個有趣的體驗,我們被鼓勵接受人生旅程中的挑戰,體會成長與經歷的連貫性,並探索自身的多重面向和可能性。 deTour 2024 推出全新親子活動體驗 ——「童遊deTour」 為了讓大眾意識到創意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啟發,deTour 2024 將攜手 PMQ元創方創意教育項目 PMQ Seed 與奇極創作室,設計全新週末親子活動體驗 ——「童遊deTour」,包含「童遊Morning」親子導賞團,與親子工作坊兩大活動。 「童遊 Morning」親子導賞團歡迎五歲或以上的兒童與家長參加,透過童樂遊戲卡與互動小遊戲,以深入淺出的童趣方式介紹 deTour 2024 數件作品。 除導賞團之外,另設有親子工作坊,一同創作獨特的「家族徽章」。《模仿之旅:追隨女兒們的足跡。》展覽的創作者日本設計師矢後直規與他的女兒更會以嘉賓身分一同參與其中於11月30日的公眾工作坊,期望父母與子女一起參與設計創作,從彼此身上獲得更多啟發! 參與主題工作坊及設計對話 deTour 2024 設計節不僅是一場大型展覽,還有涵蓋多個主題的工作坊供觀眾參與,包括玻璃彩繪、咖啡渣小型藝術雕塑、手飾模具設計、線香、版畫以及盆栽等。 除此之外,參與者還有機會與國際及本地設計師以及跨界業內人士近距離接觸,透過設計對話聆聽他們的見解,深入了解設計與心理學、風水、自然、音樂等日常熟悉場景之間的關聯,講者包含香港花道家梁偉怡教授、香港遺美創辦人林曉敏、XCEPT、無隅丈室創辦人張瀚謙等。 這一系列精彩活動歡迎公眾在網上登記參加,共同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性。 主題導賞團 X 多元身份導賞員 deTour 2024 會在 deTour 2024 展覽期間更會舉行多場主題導賞團,由策展人陳濬人、參展設計師高浚明、唐鍶鏵、吳澤霖,和一眾來自不同專業的創作者如:《香港知埞》作者陳傑、好青年荼毒室、Midway 主理人鄧文斌將化身成導賞員,透過他們不同的角度和視野,帶領觀眾探索展覽中的設計亮點,了解背後的故事和靈感來源。 登記參與deTour 2024 設計節的工作坊及設計對話,完成活動的觀眾有機會得到 deTour 2024 限定紀念品! 如欲查看deTour 2024 設計節與公眾活動的更多資訊,請留意我們於社交媒體上的發佈或 請瀏覽deTour網站:http://detour.hk deTour 2024 設計節 日期: 2024 年 11 月 29 日至 2024 年 12 月 15 日 時間: 上午 11 時至晚上 8 時 地址: PMQ元創方(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35 號) 入場: 免費 網址: https://detour.hk/2024 Hashtag: #deTour2024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 deTour 設計節 deTour 是香港最大型的年度設計節。由PMQ元創方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deTour每年重點展示本地及境外創意設計人才的創作和理念。透過一系列的展覽、工作坊、對談及業界交流活動,連結本地及境外設計社群,並廣邀公眾及專業人士參與及體驗設計。 作為一個致力支持創意設計人才的平台,deTour 為香港及國際設計師提供跨領域合作的機會,使天馬行空的想法轉化為切實具體的設計方案,並讓公眾從中探索及了解設計師如何透過設計,回應社會以至個人內在的需求。 關於 PMQ元創方「PMQ元創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育中環」的項目之一,亦是發展局文物保育及活化項目,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同心基金」)牽頭,聯同香港設計中心、香港理工大學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專門成立一間自負盈虧、非牟利的註冊慈善機構負責營運,並改造原址成為香港具標誌性的創意產業及設計地標。除了與設計師及創作企業家共建創意空間外,亦致力宣揚「創作企業家精神」(將創意轉化為商機),培育更多本地創作企業家及設計師,以及推動本地的創意文化。關於文創產業發展處 文創產業發展處於 2024 年 6 月成立,前身為「創意香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專責為文化和創意業界提供一站式服務與支援的辦公室,致力為香港營造有利的環境,促進藝術、文化及創意業界的產業化發展。現時的策略重點為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的發展、開拓市場、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並在社會營造創意氛圍,以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免責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08 加入收藏 :
2024 CCCE城市盃數位科藝電競大賽線下總決賽即將登場:歡迎共襄盛舉!

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由教育部指導,臺南市政府體育局、中華文化教育協會、中華虛擬運動協會主辦,臺北、新北、桃園、臺中、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協辦的2024 CCCE城市盃數位科藝電競大賽(City Cup Creativity and Esports Competitions)壓軸盛事——線下總決賽,將於11月30日(六)與12月1日(日)在臺南市南紡購物中心A1館前廣場盛大舉行!來自全臺的頂尖選手將齊聚一堂,展開一場場技術與創意的巔峰對決,角逐年度總冠軍的榮耀。本次總決賽主辦城市為臺南市,結合臺南建城400擴大辦理,不僅是玩家們的高光時刻,更是一場結合電競、科藝、運動、娛樂與節慶氛圍的年度盛會,現場將以多元活動和驚喜體驗,讓參與者感受到數位時代的創意能量。 賽事亮點:電競菁英對決,年度冠軍即將誕生 作為2024 CCCE城市盃的最終舞台,總決賽網羅過去幾個月各地區入圍的菁英選手,展開激烈競爭。賽事涵蓋多個熱門遊戲,電子競技系列賽項包括射擊類《特戰英豪》與戰略類《TFT:聯盟戰棋》以及MOBA類:《傳說對決》、《G9:League of Aces特攻聯盟》,本屆G9雖以端遊進行賽事,然此款遊戲亦有手機板,作為台灣首款自研MOBA遊戲,誠摯邀請所有玩家下載體驗,支持國產!(https://bit.ly/4gjD0qt);虛擬運動系列包括《Just Dance舞力全開》、《自由車》與《HADO AR電子躲避球》;數位科藝系列則包括《快速錄剪播》、《賽事實況轉播_傳說對決》、以及今年新進賽項《AI創新應用》,所有賽項無論是技術操作還是團隊協作,參賽選手都將拿出最佳表現。在大螢幕直播與專業主播賽評、評審的講評下,現場觀眾將能親眼見證這場扣人心弦的高水準對決。決賽最後,將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頒發總冠軍、亞軍、季軍、殿軍及MVP獎項,並為賽季畫下完美句點,本賽事將全程將於本屆獨家轉播媒體三立新聞網首頁進行線上直播,讓不能親至現場的觀眾朋友,可以在家裡一同為選手加油。 部分賽果出爐,恭喜台北海大狂獵鯊獲得特戰英豪全國組冠軍! 今年《特戰英豪》作為本屆賽事協辦Acer宏碁股份有限公司《Predator League》指定賽項,已於11/17完成所有賽事,由「台北海大狂獵鯊」拿下全國組冠軍,獲得代表臺灣出征Predator League亞太區賽事的殊榮,將於明年1月中旬至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比賽,費用將由宏碁全程贊助!   另外,《HADO AR電子躲避球》也於11/23完成賽事,特別感謝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協助,讓選手們能大顯身手,比賽過程一度非常膠著,隊伍實力接近,互攻不下,直至賽事時間結束,在場的其他選手也為之熱血沸騰,最後恭喜「凱PI縫」獲得冠軍! 以上二賽項將會製作精彩剪輯於線下總決賽11/30、12/01二日於現場播放,讓所有在場與線上的觀眾都可以一睹當天刺激的賽況與選手的神乎其技。 頒獎典禮隆重具現,多位長官蒞臨 本屆頒獎典禮主持人請到獲得臺灣3屆「廣播電視金鐘獎最佳主持人」—陳凱倫,為所有獲獎者帶來一場隆重的舞台盛宴,同樣與會的長官將有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臺南市體育局局長陳良乾、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鄧進權、中華文化教育協會暨中華虛擬運動協會理事長蔡書華、賽事協辦Acer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區品牌行銷負責人林俐利、獨家轉播媒體三立集團數位營銷總監曾凡珊,以及本屆電競賽項《G9:League of Aces特攻聯盟》代理商昱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英超、賽事指定桌椅Cougar美洲獅亞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俊傑,都將一同至頒獎典禮現場為選手勉勵與祝福。 多元活動區域,打造沉浸式體驗 除了緊張刺激的賽事,現場還規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適合各年齡層的參與者,無論是學生、上班族、銀髮族以及親子幼兒,都能共同體驗數位與傳統交融的創意魅力: 1. 3C電競市集 愛好科技與遊戲的你,千萬別錯過這裡的精選商品與獨家優惠。眾多知名品牌將於現場擺攤,並推出限定優惠,如:本屆賽事協辦Acer與指定電競品牌Predator的特賣會;指定電競桌椅Cougar美洲獅的電競桌椅展售會,可於現場體驗各式符合體工學的產品,並可於當場下單購買;先聲數位亦將於現場展出PowerA與SteelSeries賽睿的周邊產品,如:耳機、手把;LINDY林帝則以實用線材著稱,也將於現場給大家驚喜。各式最新的電競設備、3C周邊及遊戲商品、意想不到的超低優惠,滿足玩家們與3C愛好者的收藏需求,也為科技迷們提供探索的樂趣。 2. 遊戲體驗區 設有多款熱門遊戲的體驗站,讓現場觀眾親身感受高端設備的性能魅力,並可於現場與好友一同挑戰遊戲,進行即時街頭比賽,獲勝獎勵為神秘電競周邊,等您來現場揭曉。體驗的遊戲有自由車、Just Dance舞力全開,以及競遁遊樂所帶來的《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 風譚》、《黑神話 悟空》、《惡靈古堡4 VR》、《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 羈絆》、《胡鬧廚房 什麼都好吃》、《Beat Saber VR節奏光劍》以及現場才會公布的神祕彩蛋遊戲,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高端玩家、親子組合還是情侶檔,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感! 3. 節慶氛圍濃厚的聖誕市集 活動期間適逢年末聖誕季,南紡廣場將化身為一片夢幻的節慶天地。精緻的聖誕市集帶來特色美食,內容豐富,鹹食、甜食、小吃、飲料樣樣俱全,為現場增添濃濃的溫馨氛圍,買3C、玩遊戲、看比賽時都不怕餓肚子,快來現場大飽口福。 4. 15米高聖誕樹搭配裝置藝術與整點飄雪燈光秀 本賽事將結合聖誕氛圍,廣場中心豎立一棵高達15米的聖誕樹,璀璨燈飾隨夜晚亮起,成為吸引目光的焦點,此外,現場設置多處創意聖誕裝置藝術,供民眾拍照打卡,留下專屬於2024年的美好回憶,整點時分,現場亦將上演浪漫的飄雪燈光秀,搭配動感音樂與夢幻燈光,為參與者打造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歡迎來現場一起享受聖誕氛圍與刺激的電競之夜。 5. 闖關活動與互動體驗 現場設置趣味闖關活動,這裡提供大家攻略指南,可以先至舞台右方服務臺領取贈品CCCE紀念扇,再至廣場3C市集攤位Cougar美洲獅、競遁遊樂體驗區、Just Dance、自由車、PowerA、WaveSplitter威世波一一蓋章,集滿6個章即可至服務臺兌換戰飲1瓶,戰飲成分為天然植物萃取,無人造合成,含有7種天然莓果以及二十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及微量元素,可安心飲用。 6.活動大獎抽不完,3C產品大放送 除了戰飲1瓶,還能獲得抽獎券1張,本屆抽獎品數不勝數,將不定時於活動進行間抽出,唱名三次未到即把機會讓給下一個得獎者,請記得切莫走遠!這次的獎項十分豐富,特別感謝合作夥伴FoxXRay狐鐳電競贊助現正熱賣的機械鍵盤,網上好評如潮,也將作為線下總決賽抽獎品之一,其他還有耳機、遊戲手把等,以及最大獎,由Acer宏碁贊助之Aspire15.6吋筆電、27吋曲面電競螢幕與Predator Helios Neo 16吋電競筆電,等您來抽獎! 不容錯過的表演與驚喜環節 為了讓活動更添精彩,主辦單位邀請了在地知名表演團隊到場助陣,將帶來活力四射的韓國女團流行舞蹈與氣勢滔天的鳳天神鼓,為現場增添熱鬧氛圍,絕對值得期待! 誠摯邀請:一同見證榮耀時刻,享受年度最潮盛會 2024 CCCE城市盃數位科藝電競大賽線下總決賽,不僅是一場頂尖選手的競技盛宴,更是一場涵蓋電競、藝術與節慶的綜合盛會。無論你是遊戲愛好者、科技迷,還是想要感受聖誕節氣氛的家庭,都能在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歡樂。 11月30日與12月1日,我們相約臺南南紡購物中心A1館前廣場,一同見證電競冠軍誕生,享受節慶的美好氛圍!記得攜家帶友,共度一個充滿驚喜與感動的週末吧!更多活動消息請關注CCCE官網與官方臉書。( https://cccedu.org/) (https://www.facebook.com/cccedu.org)

文章來源 : 立台國際行銷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67 加入收藏 :
「澳門銀河」重磅呈獻古典音樂星光之夜 國際鋼琴巨星郎朗攜手澳門樂團及指揮家廖國敏演繹傳世佳作

澳門特別行政區-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27日 - 為持續突顯澳門作為「演藝之都」的地位,「澳門銀河™」世界級奢華綜合度假城(下稱「澳門銀河」)將於2025年1月19日迎來舉世矚目的鋼琴巨星——郎朗。這位才華橫溢的鋼琴家將首度登上矚目亞洲的嶄新會展娛樂地標——銀河國際會議中心的舞台,與傑出的華人指揮家、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廖國敏攜手合作,共同呈獻《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為觀眾帶來一場高雅的古典音樂盛宴。 「澳門銀河」重磅呈獻世界級古典音樂饗宴「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將於2025年1月19日上演。郎朗將首度在矚目亞洲的嶄新會展娛樂地標——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舞台演繹傳世佳作。 郎朗以其卓越的演奏技藝和深邃的藝術洞察力,成為當代極具魅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是有史以來中國第一位進入好萊塢名人堂的音樂家,以數百萬張的唱片銷量,雄踞全球眾多古典音樂榜首位,更令人稱道的是,他同時在主流樂界獲得巨大成功,曾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的殊榮。一直以來,郎朗與世界一流管弦樂團和指揮家合作,每一次演出都是對音樂傑作的完美演繹,為經典旋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與情感深度,使得他的音樂會在全球各大城市均一票難求,成為樂迷心中難以忘懷的體驗。 郎朗為當代極具魅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是有史以來中國第一位進入好萊塢名人堂的音樂家,以數百萬張的唱片銷量,雄踞全球眾多古典音樂榜首位,曾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的殊榮。 今次《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音樂會上,觀眾將欣賞到一系列經典曲目,充分展現郎朗的技術與情感表達。郎朗將獨奏蕭邦的《瑪祖卡舞曲》,隨後與廖國敏帶領的澳門樂團以細膩的音樂情感,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同場樂團將演出蕭斯塔高維奇的《節日序曲》以及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間奏曲等傳世佳作,共同呈現一場跨越時空的音樂盛宴。 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廖國敏將與郎朗聯袂演出。廖國敏亦活躍於國際舞台,曾獲美國《費城詢問報》譽為「令人矚目的指揮奇才」。 澳門樂團是澳門唯一的全職職業交響樂團,致力於融匯中西文化,演繹古今經典。 現任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總監、斯洛文尼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及香港管弦樂團駐團指揮廖國敏亦活躍於國際舞台,曾獲美國《費城詢問報》譽為「令人矚目的指揮奇才」,2014 年法國巴黎國際使雲蘭諾夫指揮大賽勇奪亞軍、觀眾大獎及樂團大獎,並獲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委任為助理指揮,為該團史上首位華人助理指揮。由他帶領的澳門樂團是澳門唯一的全職職業交響樂團,致力於融匯中西文化,演繹古今經典。樂團經常與眾多國際知名音樂家、指揮家及藝術團體合作,為澳門建設為「演藝之都」打造更多優秀及精彩的演出。 矚目亞洲的嶄新會展娛樂地標——銀河國際會議中心,以頂尖的音響設備和典雅華麗的環境,呈現一次又一次非凡的音樂之旅,為澳門的文化藝術生態添磚加瓦。在今年10月20日,「澳門銀河」首次呈獻世界級歌劇盛會——《銀河聲薈︰多明戈與友歌劇盛宴》於此成功舉辦,獲得了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反響。另將於明年嶄新登場的世界級的藝術盛宴——《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更加值得期待,為一眾樂迷提供沉浸於交響琴鍵的優美旋律之中,體驗心靈與音樂的深度對話的難得機會。 音樂會票價分為港幣/澳門幣:HKD/MOP 1,288/ 888/ 688 /488 /288。結算貨幣以購票平台為準。 《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門票將於12月9日中午12時於銀河票務、澳門售票網、Cityline、大麥APP和小程序公開發售,票價分為港幣/澳門幣1,288 / 888 / 688 / 488 / 288,憑中銀Visa信用卡於澳門售票網訂購門票更可專享獨家85折優惠。澳門安達仕酒店同時亦推出《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住宿優惠,價格由港幣/澳門幣2,443起包含澳門安達仕酒店標準客房一晚、《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B區門票兩張、免費享用澳門安達仕酒店酒廊等設施。此外,觀眾可憑當日演出門票於「澳門銀河」內指定餐廳享有85折;於「澳門銀河™」蒼蘭訣VR沉浸式體驗館現場購買VR體驗門票可享買一送一優惠,館内指定餐飲及紀念品更可獲8折折扣! 銀河聲薈:鋼琴巨星郎朗與澳門樂團 時間: 2025年1月19日下午5時 地點: 銀河國際會議中心ABCD館 門票價格及分類: 港幣/澳門幣:HKD/MOP 1,288/ 888/ 688 /488 /288 *結算貨幣以購票平台為準 購票時間及途徑: 2024年12月9日中午12時在銀河票務、澳門售票網、Cityline、大麥APP和小程序公開發售。 Hashtag: #galaxymacau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有關 「澳門銀河」 綜合度假城「澳門銀河™」世界級奢華綜合度假城打造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娛樂及綜合旅遊度假熱點。整個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430億港元,佔地110萬平方米,為澳門帶來嶄新的休閒娛樂設施。 「澳門銀河」雲集8家世界知名豪華酒店,包括澳門悦榕庄、「銀河酒店™」、澳門大倉酒店、澳門JW萬豪酒店、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百老匯酒店」、澳門銀河 萊佛士以及澳門安達仕酒店,共提供約5,000 間豪華客房、奢華套房及別墅。天浪淘園佔地75,000平方米,設有全球最長 575 米空中激流、能掀起1.5米人造海浪的空中衝浪池、全150米的白沙灘,以及澳門首個高達9米的刺激滑水天梯衝天激流。兩間五星級國際水療品牌─澳門悦榕SPA和澳門麗思卡爾頓水療中心讓賓客煥發心靈、徹底放鬆。 「澳門銀河」其他設施包括超過120個餐飲選擇,涵蓋米芝蓮星級體驗及地道美食,以多元風味、獨特體驗及頂級食材打造「舌尖品亞洲 峰味聚銀河」的餐飲享受。銀河時尚匯集合國際頂尖奢華品牌,禮遇非凡的悅心購物體驗,讓賓客一步到位選購全球追捧的經典及限量版名品,探索充滿驚喜亮點的名牌獨家限時店,享受尊尚的禮遇回饋及優惠購物賞。成為VIP更可尊享貼心的禮賓購物服務,獲邀參與專屬的大牌聯乘活動,奢華禮遇提升至全新層次。矚目的時尚喜悦,在此一觸即發,令賓客變成潮流焦點所在。 「銀河影院」配備最頂尖的影音科技、超豪華舒適的配套,以及細心周到的服務,將身臨其境的影院體驗提升到全新境界;以上海流金歲月為設計靈感的頂級娛樂聖殿【紅伶】,在華麗典雅的氛圍下呈獻醉人娛樂表演;悠然自足以傳統手法帶領賓客領略養生奧秘恢復活力。從「澳門銀河」穿過設有空調的行人天橋,90秒即可直達「澳門百老匯」,零距離體驗最地道的澳門特色及亞洲魅力。百老匯美食街搜羅了 35 種澳門及亞洲地道特色美食,從街頭小吃至老字號餐廳,每家店的招牌名菜都令人難忘。設有約2,500個座位的百老匯舞台匯聚世界級表演盛事。 「澳門銀河」備有獨特完善的活動場地,專業的服務團隊為賓客籌辦不同類型的會議展覽活動。銀河國際會議中心(GICC)為澳門會展業開啟新篇章,同時拓展集團在澳門的度假城版圖。其會展空間總面積達40,000平方米,並設有16,000座位、全澳最大的室内綜藝館——銀河綜藝館。 詳情請瀏覽:www.galaxymacau.com,www.broadwaymacau.com.mo及www.galaxyicc.com。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37 加入收藏 :
歡聚集團發佈2024年Q3財報:集團淨盈利6060萬美元 第三季度新增回購超1.178億美元

新加坡2024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新加坡時間2024年11月27日,歡聚集團(NASDAQ:YY,簡稱「歡聚」或「公司」),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公司,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 第三季度,歡聚集團收入5.587億美元,BIGO板塊收入4.96億美元。利潤方面,公司GAAP及non-GAAP[1]經營利潤分別為1640萬美元和3490萬美元,環比增長623.5%和16.4%。公司GAAP及non-GAAP[1]淨盈利分別為6060萬美元和6120萬美元,對應的淨利潤率分別達10.8%和10.9%。核心業務BIGO板塊GAAP及non-GAAP[1]的經營利潤分別為6270萬美元和7290萬美元,環比增長8.2%和5%。第三季度,歡聚繼續錄得健康的正向經營現金流,達6110萬美元。 歡聚集團第三季度持續積極推進股票回購,新增回購股份達1.178億美元。2024年前三個季度,公司累計回購ADS股數達731萬,約合2.437億美元,以實際行動展現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歡聚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婷表示,第三季度,歡聚聚焦戰略重點,持續耕耘全球化社交和內容生態,全方位提升運營精細化水準。獲益於有針對性的運營策略,公司GAAP及non-GAAP[1]經營利潤分別為1640萬美元和3490萬美元,環比增長623.5%和16.4%。在業務多元增長引擎的驅動下,公司非直播收入環比增長13.1%至1.192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至21.3%。未來,歡聚將繼續堅持優化用戶的社交和內容體驗,挖掘產品作為全球化社交平臺的差異化價值,持續提升全球運營的精細化水準,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水準,不斷開拓和深化新的變現模式,驅動公司業務可持續增長,為股東創造價值。 2024年第三季度財務亮點 凈收入5.587億美元。  歸屬于歡聚集團控股權益的淨利潤為6060萬美元。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歸屬於歡聚集團控股權益和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120萬美元。  2024年第三季度業務亮點  Bigo Live進一步細化有針對性的運營策略,將投放預算和運營資源向核心發達國家及優質用戶傾斜,同時結合更優質的內容、更高效的社交和付費體驗,推動整體用戶長期付費價值增長。獲益於此,第三季度,Bigo Live核心發達國家MAU同比增長3.4%,環比增長3.7%,付費用戶同比增長9.1%。中東區域營收呈現反彈,環比增長5.6%。 為了更好地構建一體化的全球內容和社交生態體系,Bigo Live在內容標準、供應和培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從平臺內容推薦算法入手,在同語種區域率先開放內容循環,並適當開放存在高互動關係區域的內容循環。在一系列技術手段與運營策略的協同推進下,Bigo Live跨區內容循環效率進一步提升,用戶間跨區交流互動需求得以精准匹配,更高效滿足用戶的跨區內容消費和社交需求。  在區域運營活動方面,BIGO's Most Talented(創作者大賽)第三季活動從北美發起,面向全球選拔優秀創作者,參賽創作者覆蓋美洲、東南亞、非洲多區域,賽事覆蓋音樂、舞蹈、美妝等多個類別,在創作者的挖掘和內容供應方面實現高互動區域逐步一體化。除了評委評分外,本季賽事首次將觀眾參與度(包括粉絲發帖互動、直播觀看時長和打賞禮物價值等)納入重要評判標準之一,實現了直播互動競演與傳統真人秀才藝比賽形式的結合。BIGO創作者大賽總決賽全程通過全球和北美2個官方帳號線上直播,獲得觀眾熱烈參與,觀眾總投票數達到578.7萬。第三季度,Bigo Live在沙特阿拉伯、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舉辦了線下年中盛典活動,各區域頂級內容創作者、合作夥伴和平臺忠實用戶齊聚一堂,共同紀念上半年的成長和成就,更好地激勵業務合作夥伴,增強用戶社區的社交黏性。 在社交探索方面,Bigo Live持續提升用戶社交體驗,通過Real Match等玩法升級以及IM工具優化提升用戶聊天深度和關注轉化效率。第三季度,Real Match的平均日活滲透率環比大幅提升至23.4%,私聊消息數環比提升15.9%,人均新增關注數提升4.3%。通過流量傾斜潛力優質主播、表情互動升級等提升各類房型開播和房間上麥體驗,Bigo Live多人房開播率環比提升3.9%,上麥率環比提升3.6%。 Likee繼續聚焦在核心市場中東和歐洲區域,直播加廣告雙重變現模式齊頭並進。第三季度,Likee廣告收入同比增長33.4%,產品線層面保持盈利。 第三季度,Likee的各項運營活動成效顯著,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參與形式和互動體驗。8月,Likee Party音樂節巡演在歐洲五座城市線下舉辦,來自Likee的眾多頂尖創作者包括流行音樂博主、潮流舞蹈組合紛紛登臺表演,更有知名主持人、歌手和明星登場,活動星光璀璨,為Likee社區帶來無與倫比的互動體驗。9月,Likee作為2024年數字運動會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為賽事進行了為期8天的全程直播,讓用戶沉浸式體驗數字足球、數字籃球、激光射擊及模擬舞蹈等各項目頂尖運動員的競技實力。第三季度,Likee通過提升內容多樣性,擴大優質內容池,視頻消費時長環比增長12.3%。 第三季度,Hago通過面向各層級付費用戶的激勵運營活動,實現了付費用戶和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的環比復蘇,營收環比增長6.1%,經營現金流持續為正。在產品方面,Hago持續提高用戶社交活躍度,社交頻道人均停留時長環比增長2.5%至105.8分鐘,產品次日留存率實現進一步提升。 [1].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的相關資訊(包括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之間的調節),詳細可查閱公司於2024年11月27日發佈的《JOYY 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新聞稿。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74 加入收藏 :
創意旅遊項目「#ddHK 設計#香港地」 「遊合創意 X 探索無限」

發掘荃灣及沙頭角獨有特色 呈現香港多元旅遊體驗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25日 - 由香港旅遊事務署主辦的創意旅遊品牌項目「#ddHK設計#香港地」,將於2024 年 12 月12日至 2025 年 2 月14日載譽歸來,引領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探索荃灣和沙頭角兩個引人入勝的社區。由策展團隊Number 2籌劃的全新活動以「遊合創意 X 探索無限」為主題,將創意元素融合在地文化、古蹟及自然美景,並藉跨界別合作推動歷史文化、跳島和綠色生態等不同主題特色旅遊,吸引遊人深度體驗不一樣的香港。 匯聚海外、內地及本地創作單位 創意裝置點亮古蹟和大自然 「#ddHK 設計#香港地」將繼續以設計及創意,為遊人打造嶄新的旅遊體驗,今年特別邀請了七組來自海外、內地及本地的創作單位,藉地方營造注入創意元素,勾勒出荃灣及沙頭角獨特的人文風貌和社區魅力。其中,項目特別在法定古蹟、郊野公園及海上設置創意裝置,讓旅遊、設計、傳統文化和自然風光結合。除此之外,活動亦會聯乘區內的特色景點,包括文創熱點、文物古蹟、自然美景與地道美食等,為遊人提供一系列精彩的深度旅遊路線及耳目一新的多元體驗。參與是次活動的創作單位包括:動畫藝術家 Coolman Coffeedan(美國)、互動裝置創作團隊 ENESS(澳洲)、多元藝術家En Iwamura(岩村遠)(日本)、花藝裝置藝術家Kiki Ji(紀馥君)(內地)、當代藝術家Louis To Wun(杜煥)(香港)、藝術家及插畫師Vivian Ho(何博欣)(香港),以及繩結設計師Zoe Siu(蕭俞)(香港)。(請參考附頁一的創作單位介紹。) 七組「期間限定」聯乘兩區特色的創意裝置簡介如下: 動畫藝術家 Coolman Coffeedan (美國) 《荃朋有你》 Coolman Coffeedan 將在荃灣其中一個人來人往的交匯點 —— 西樓角花園,以全新作品《荃朋有你》演繹關於荃灣的故事。備受歡迎的動畫主角Spesh將帶領一眾好友首次遊走荃灣,探索兼體驗這個社區的活力。 互動裝置創作團隊 ENESS (澳洲) 《幸福丘比特遊園》 ENESS 將全球首個充氣噴泉《幸福丘比特遊園》帶來荃灣公園。明亮的圖案在互動式水流與豐富的聲效中流轉,每當有人駐足欣賞時,小愛神和錦鯉會出其不意地噴水向途人「打招呼」。 花藝裝置藝術家 紀馥君 (內地) 《風的流動》 受到風與水的優雅流動,以及蝴蝶翩翩姿態所觸動,藝術家透過傳統竹藝結合現代風格,為城門郊野公園添上一抹《風的流動》。流暢的線條和動態,和諧地融入自然景致之中,體現傳統工藝如何與大自然共存。 繩結設計師 蕭俞 (香港) 《祈願新織夢》 啟發自荃灣法定古蹟三棟屋博物館彩門上的圖案,設計師結合傳統祈願的文化習俗與當代吉祥主題,運用客家花帶的縱橫交錯編織方法,為這座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外牆披上《祈願新織夢》這件新衣裳,重新詮釋客家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多元藝術家 岩村遠 (日本) 《交織地平線》 《交織地平線》探究海洋、山巒、地質、島嶼以至日月之間的連結。這個創意漂浮裝置位於沙頭角碼頭對開的海灣,以山水作背景,與自然風光融合一體。藝術家運用沙頭角不同天然元素,勾劃其附近的山水及地質特色,帶出自然色彩。 當代藝術家 杜煥 (香港) 《魚躍共舞》 藝術家糅合精煉的紮作方法與現代設計的結構,將沙頭角廣場轉化為魚兒的舞台,牠們在波浪中起舞,優美互動栩栩如生,展現大自然與人和諧共存的祈許,亦體現沙頭角漁民與海千絲萬縷的相依關係。 藝術家及插畫師 何博欣 (香港) 《沙角號列車》 座落於沙頭角海濱休憩處的《沙角號列車》,承載著沙頭角居民的日常生活,展示該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社區面貌。藝術家透過充滿活力和色彩的插畫,把居民的故事呈現在火車上,加上車廂內的多媒體沉浸式體驗,展現區內獨特魅力。 精彩多元節目體驗 展現社區旅遊魅力 除了為社區注入創意元素,「#ddHK設計#香港地」亦與不同界別的團隊聯手,策劃一連串充滿地道文化特色的精選節目。其中各式各樣的主題導賞團,為不同興趣的遊人提供多元化的深度遊路線,包括探索大自然的「城門淨心之旅」、發掘新界東北海島的沙頭角「探索隠世秘境團」、融合運動與文化的「荃灣海道藝術單車遊」,以及深入歷史文化地標的「荃灣藝文隱世景點行」等等。精彩節目更包括多個涵蓋藝術、環保、地道文化手作體驗、傳統舞蹈,以及創意科技的工作坊。此外,在荃灣及沙頭角亦分別會舉辦「山水間環保藝術節」及「沙頭角海邊周末市集」的主題市集活動,現場提供各種美食、生活百貨、本地手作產品,以及音樂、地道文化體驗。首個精選節目——主題導賞團「探索隠世秘境團 — 鴨洲及吉澳」將於12月14日登場,其餘不同的節目及體驗將於每周陸續送上。 「#ddHK設計#香港地」亦透過跨界別合作,與多個單位推出不同聯乘活動。其中為深化沙頭角旅遊和鄰近印洲塘跳島遊元素,活動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的沙頭角公共圖書館合作,於沙頭角海濱設立「悅讀*發現 @ 沙頭角」戶外閱讀空間,提供涵蓋當地歷史、旅遊和藝術等主題的書籍,讓大眾享受悠閒的閱讀時光;另與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的香港地質公園合作推出從沙頭角出發的「印洲塘深度遊(荔枝窩、吉澳、鴨洲)」。環境及生態局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策劃的「鄉郊豐年節:谷埔『聲—色—味』之旅」亦會於同期舉行,務求令大眾和旅客獲得多元豐富的藍綠旅遊體驗。 為了幫助旅遊業界了解是次活動,旅遊事務署已聯同香港旅遊業議會舉辦了視像簡介會,向旅行代理商介紹是次活動詳情,推動業界策劃相關旅遊產品。 策展團隊將於「#ddHK設計#香港地」的網站https://designdistrict.hk/tc 陸續公布節目詳情及報名資訊,歡迎大眾藉著是次創意旅遊活動,享受不一樣的荃灣及沙頭角,體驗香港地道文化的魅力之處,敬請密切留意!(詳情請參考附頁二「#ddHK 設計#香港地 ── 遊合創意 X 探索無限」節目及體驗。) 「#ddHK 設計#香港地 ── 遊合創意 X 探索無限」 活動日期:2024 年 12 月 12日至 2025年 2 月 14 日 有關詳情,請密切留意: 網站:https://designdistrict.hk/tc Facebook: www.facebook.com/designdistricthk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designdistricthk_ddhk Hashtag: #ddHK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ddHK 設計#香港地」創意旅遊項目「#ddHK設計#香港地」以設計勾畫香港的地道文化,以創意帶領旅客體驗不一樣的香港地。#ddHK自2018年起舉行,將不同社區打造成充滿特色的新興旅遊熱點,成為了深受歡迎的創意文旅項目。#ddHK以「遊合創意X 探索無限」為主題,於今年12月12日至明年2月14日舉辦全新活動,引領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於兩個多元、獨特而且引人入勝的社區——荃灣和沙頭角展開深度之旅。活動亦會為兩個社區注入創意元素,以突顯其獨有魅力。 關於荃灣荃灣承載著多元社區特質,近年逐漸演變成香港深度旅遊的新興目的地。此區歷史與創新創意並重,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時尚生活兼容並蓄,繁華鬧市與自然風光相互交接。加上兩條對外連接的鐵路和區內四通八達的行人天橋系統,讓荃灣成為休閒一日遊理想之選。 關於沙頭角沙頭角位於香港的東北角,毗鄰內地。這裡多年來為邊境禁區,嚴禁隨意進入,但近年逐步開放旅遊後,隨即以種種歷史、文化與自然元素,吸引大眾前來揭秘。沙頭角不但擁有獨特景致,更是新界東北藍綠生態旅遊的起點,設有街渡渡輪服務讓大眾探索附近景色絕佳的島嶼和村落,包括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的荔枝窩、吉澳及鴨洲;亦可前往香港最新的郊野公園——紅花嶺郊野公園。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27 加入收藏 :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4」 11月21日至24日

展出900款創新科技產品及方案,共建年齡友善智慧城市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23日 -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聯合主辦,並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第八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於11月21日至24日一連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免費入場。這個全港最大型的樂齡科技公眾教育活動,今年雲集超過220個參展單位,展出逾900款來自本港,內地和全球各地的樂齡科技創新產品及應用方案,涵蓋遠程、人工智能、機械人、智能感應等技術,讓公眾親身體驗各類型創新科技,共同探索和建構樂齡智慧城市。今屆首次設有與兒童相關的主題館,並帶領大家探索長者友善城市,善用科技關顧不同社群的需要,期望長者、照顧者、家庭及業界共同探索智慧生活的未來。 第八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開幕禮一眾嘉賓。 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在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政府相信善用樂齡科技可以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減輕護理人員或護老者的照顧壓力。政府在2024-25年度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擴闊其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我們鼓勵社福單位透過『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了解最新的科技產品和方案,並善用政府資助,繼續加強應用於安老及康復服務。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發展銀髮經濟,當中安老及康復科技產品是香港近年發展迅速的類別。『樂齡科技博覽』促進產品供應商和使用者的雙向交流,期望可以促進日後的商品化、市場化,期待中港兩地就樂齡科技有更緊密的協作關係。」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周和博士表示:「社聯在過去八年一直與政府合作,建立跨界別合作平台,促進樂齡科技在香港蓬勃發展,助力國家發展智慧養老及銀髮經濟;發揮了香港在創科發展的優勢之餘,更令相關科技落地應用,造福香港居民,積極回應習主席對香港發展創科的呼籲及期望。」周和副部長衷心恭賀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順利舉行,期望社聯繼續支持政府良政善治,與政府同心協力,發展社會服務及智慧養老事業,造福香港及內地市民。 社聯主席陳智思先生︰「今年『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的參展商及展品數量均為歷屆最多。特色主題館有關顧長幼所需的『耆樂童歡 科技共融』及『長者友善城市』;聚焦應用評估、遠程科技及照護食的主題館,及引領大家想像的『未來‧「始」刻』展館,全面展示樂齡科技的多元應用與發展潛力。主題及專題演講以『賦能未來』為主題,期待激發各界積極參與科技發展以推動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本港人口高齡化,發展樂齡科技及銀髮產業顯得尤為重要。GIES能夠繼續發揮促進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作用,推動各方在樂齡科技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期待共同為長者與殘疾人士建構智慧生活的美好藍圖。」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科技園公司很榮幸再次協辦全港旗艦樂齡科技盛會GIES 2024,與各界攜手發揮創新科技的力量,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年齡友善城市。人口老化,是香港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挑戰,我相信樂齡科技是有效的應對方法。我們會繼續推動整個創科產業的發展,亦積極促進樂齡科技市場化,切實以科技為高齡社區帶來積極改變,努力改善長者生活,同時推動銀髮經濟,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黃奕女士︰「GIES來到第八屆,代表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參與、支持、見證樂齡科技在香港走過了八個年頭。我們很榮幸能跟社會各界夥伴攜手增進業界和大眾對創新服務的認識和應用。近年,國家持續完善安老政策舉措,加強發展銀髮經濟,為香港樂齡科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招商局期望透過賦能安老事業加速發展,推廣樂齡科技走進千家萬戶,並探路大灣區養老創新模式,促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讓長者共用時代發展成果。」 今屆樂齡科技博覽設有多個特色主題館,包括「長者友善城市」、「耆樂童歡 科技共融」、「遠程 X 健康新視野」、「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及「照護食美食廣場」,透過多元化的生活場景和互動體驗讓大家飽覽創新科技最新趨勢。 另外,特色展位包括未來.「始」刻、租賃服務新里程、大學創科展區、線上支援服務、來自中國內地和海外展團等,為博覽帶來不少亮點。博覽期間的精彩活動還包括主題演講及論壇、公眾講座及專題活動如輪椅花生 SHOW、「照護食」烹飪示範和試食等。入場人士可即場體驗科技產品功能、掌握嶄新的樂齡科技服務資訊,及了解對長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及業界的支援。部分產品更是首次亮相樂齡科技博覽,如各式AI智能方案及人型機械人,鼓勵大家發掘這些創科新勢力,與它們互動及分享對未來智慧生活的期盼。 高峰會的主題演講及論壇於 11 月 22 日在會展舉行。主題演講以「賦能未來」為主題,多位行業領袖圍繞地理空間數據、長者友善智慧城市及機器學習,探索社福界加強應用的可能性。論壇圍繞「樂齡科技應用與發展 — 兩地協作新機遇」深入探討及交流。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4 日期︰ 2024年11月21日至24日 時間: 11月21日(星期四) 上午11時 – 下午6時 11月22日至24日(星期五至日) 上午10時 – 下午6時 * 最後入場時間為每日閉館前30分鐘 地點: 灣仔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覽廳1A – C 網站: gies.hk 【免費入場,無須預先登記】歡迎社會各界及公眾參觀 特色主題館 主題館 簡介 遠程 X 健康新視野 (B109) 遠程技術為居家的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長遠及更全面的支援,亦可應用於健康管理。主題館介紹「遠程復康訓練平台」計劃的最新發展,涵蓋預防性的健康管理,讓更多長者及照顧者受惠;入場人士可成為計劃會員,參與即場健康風險評估,包括VR腦退化檢測或跌倒風險評估,及體驗遠程肢體及認知能力訓練等,助長者更靈活自主管理健康。 樂齡科技應用評估 (C317) 為了加快科技產品轉化落地應用,「樂齡科技平台」與安老及復康服務單位組成「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推動以實證為本的應用評估項目。主題館設有「樂齡科技應用案例與評估專區」,分享社會福利署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當中的試用計劃,及創新科技署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優勝項目等案例,讓公眾了解在相關政策及社科協作下,科技落地應用的過程與成效。 長者友善城市 (A301) 探索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長者友善城市」理念,透過沉浸式體驗及模擬場景,讓大家了解城市生活的挑戰及障礙;並展示全球各地如何為長者創造安全便利的環境,及香港的最新發展,包括由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推動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場人士可參與互動裝置活動,共同推動「長者友善城市」。 照護食美食廣場 (C625) 透過不同主題區域讓公眾認識照護食吞嚥友善餐膳,包括介紹社聯照護食「區區有啖好食」概念;匯聚多家供應商展示照護食產品及服務,入場人士有機會品嚐「照護食一口餐」,並在「照護食廚房」觀賞資深廚師現場示範照護食的烹飪技巧;專業及學術團體會展示食物質地測試、營養及護理復康等相關資訊,並即場提供吞嚥困難評估及緩解方案。 耆樂童歡 科技共融 (B313) 善用科技有助支援及關顧社區上不同年齡的社群需要,今年特設「耆樂童歡 科技共融」主題館,展示適合有身心障礙的兒童使用的輔助科技產品,涵蓋日常生活、學習和復康訓練等範疇,如用於步態訓練的外骨骼、AI教育機械人等。讓長者和年輕一代善用科技提升身體功能及融入社會,期望透過科技進一步促進年齡友善及跨代共融的和諧社區。 特色展區 展區 簡介 未來.「始」刻 (C607) 展館介紹具前瞻性的科技產品、概念和計劃,與各界持份者共同探索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關顧受眾健康管理及生活安全,並期望透過連接各類社會服務資源,進一步為市民建構一個充滿尊嚴、富有生活品質的未來。 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 (B121) 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邁進第二階段,展位以「租賃服務新里程」為主題,介紹服務的新轉變;並展示伙伴協作經驗,將樂齡科技進一步帶入社區。同場設置家居生活場景,展示適用於家居環境及新登場的租賃產品。 招商局「e賃務」樂齡科技租賃網站 (B117) 配合「租賃服務新里程」的主題,展位特設「自助租賃」體驗,參觀人士可透過招商局「e賃務」樂齡科技租賃網站了解產品功能特點,物色心水器材並即場登記為會員;亦介紹巡迴香港各區的招商暖邨樂齡科技地區推廣活動,期望增加市民對樂齡科技的認識及加強社區應用。 線上支援服務 (A409) 展示不同非政府機構因應長者、復康人士和照顧者需要而開展的線上服務及支援。 大學創科展區 (B132a, B213, B217-B218, B221, B224-B226, B228, B231) 滙聚本港多間大學院校,展示在樂齡科技多個領域的研究項目及成果。 中國內地展團 (B319, B413-B414, B417-B421) 滙聚透過銀髮科技夥伴計劃形式參展的中國內地展團,以及內地的獨立參展單位,展示內地的最新科技產品、技術以及前瞻性方案。 日本展團 (C209, C213, C215, C217, C219) 滙聚香港日本人商工會議所的會員,及日本的獨立參展單位,展示日本最新科技產品、技術和照護食等。 芬蘭展團 (C214,C216) 由芬蘭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協助組織的展團,展示來自芬蘭的最新科技產品。 澳洲展團 (C113, C115-116, C119, C121) 由澳洲商務投資署(澳洲總領事館)及澳洲新州 ─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組織的展團,展示來自澳洲的最新科技產品。 香港科技園公司 (B401) 展出來自35間香港科技園區公司的創新方案,科技範疇包括健康管理、復康訓練、機械人與自動化、認知護理、跌倒風險管理、輔助科技,以及健康生活科技。特設「We Care 體驗空間」主題區,協助參觀者親身體驗不同樂齡科技如何應對各種照顧服務的現況。 Hashtag: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GIE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為全港最大型的樂齡科技公眾教育活動。自2017年舉辦至今,已吸引24 萬入場人次,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關注,讓市民大眾近距離接觸及認識樂齡科技產品與方案,亦有助推動本地安老及復康服務業積極應用有關科技,促成不少相關服務及計劃。同時,活動為各持份者提供一個參與、對話和協作的平台,促進樂齡科技普及應用,推動完善的政策及本地社會服務發展,以應對人口高齡化及殘疾人士復康需要的挑戰。(網站:https://gies.hk)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7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30 日 (星期日) 農曆三月初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