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業績公告」新聞搜尋結果, 共 511 篇 ,以下為 481 - 50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三生製藥公佈2022年度業績

營收同比漲幅7.5%,正常化歸母淨利潤增長25.2% 香港2023年3月22日 /美通社/ -- 今天,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三生製藥(01530.HK)公佈了2022年年度業績。2022年,三生製藥核心生物藥產品增長強勁,毛髮健康產品增速亮眼,CDMO業務展露潛力,新藥商業化大潮將至,產品出海及優質品種引進加快。2022年,三生製藥共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約68.5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毛利約人民幣56.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正常化EBITDA人民幣約27.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7%;正常化歸母淨利潤人民幣約21.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穩健的業績增長支撐可持續的分紅派息政策,根據董事會決議,三生製藥每股派息0.1元港幣。今年是三生製藥成立30週年,一路走來,除了穩健的業績增長外,公司還堅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斷精進ESG管理。2022年,三生製藥MSCI(明晟)ESG評級從A躍升至AA級,超越全球88%生物科技公司。未來,三生製藥將進一步擴大其研發、生產、銷售和對外合作的一體化綜合平台優勢,鞏固和提升生物製藥龍頭企業地位。 核心生物藥產品增長強勁 公司核心產品特比澳、益賽普、益比奧和賽博爾、蔓迪在2022年繼續保持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賽普汀提升顯著。IQVIA數據顯示:用於治療血小板減少症的特比澳作為當今全球唯一商業化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產品,2022年銷售收入33.97億元,同比增長10.3%。2022年,特比澳順利續約醫保目錄,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腫瘤治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診療(CTIT)指南(2022版)》列為最高級別推薦。作為重組人促紅素市場20年的龍頭,益比奧和賽博爾保持領先地位,2022年銷售收入11.29億元,市場份額為44.5%,穩居主導地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及銀屑病的益賽普銷售收入5.12億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過中國市場18年的驗證。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內地風濕疾病生物制劑滲透率還處於較低水平,該產品未來仍具備廣闊增長潛力。用於治療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的賽普汀銷售收入1.59億元,同比增加138.1%,銷售覆蓋醫院及患者數量較2021年有顯著增長。2022年順利續約醫保並解除與長春瑞濱聯用的報銷限制,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列為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最高級別I級推薦的治療選擇。 毛髮健康產品增速亮眼 公司毛髮健康領域增速亮眼。重點產品蔓迪(通用名為米諾地爾酊)2022年銷售收入8.91億元,同比增長48.1%。其中,零售藥店收入同比增長65%,電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長58%,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帶動蔓迪品牌滲透率持續提升。作為科學有效的生發治療藥物,在《中國人雄激素性脫髮診療指南》和《女性雄激素性脫髮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中,蔓迪(5%米諾地爾)均獲得最高推薦等級。三生製藥將致力於加大蔓迪品牌在脫髮人群中的教育,提升藥品治療在脫髮治療環節中的應用週期。未來隨著教育的深入,將促進該產品滲透率提高,從而使其市場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大。 CDMO業務展露潛力 公司CDMO業務取得顯著進展。2022年三生製藥共完成CDMO業務客戶訂單1.66億元,同比增長49.6%,首年運營成果顯著。CDMO業務已簽訂的客戶訂單超過1億元,合作客戶包括國內外知名藥企和生物科技公司,服務內容涵蓋藥品臨床前到商業化的各個環節。三生製藥CDMO業務具備多方面競爭優勢,包括多年來生物藥產品研發-生產全流程技術優勢;單體萬升生物反應器對商業化生產的規模化成本優勢;培養基和層析填料等原料自產能力帶來的生產成本優勢等。三生製藥將著眼於提供國產自主可控、高性價比的生物藥CDMO服務,加速客戶優質新藥上市,推動自身CDMO業務的發展。 厚積薄發,新藥商業化大潮將至 2022年,三生製藥研發成本約6.93億元。三生製藥有31項在研產品,其中26種創新藥物,涵蓋腫瘤科7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13項、腎科9項、皮膚科2項。其中,自免領域管線包括抗IL-4Rα抗體、抗IL-5抗體,抗IL-1β抗體及抗IL-17A抗體等臨床進度處於國內第一梯隊的產品。 2022三生製藥研發進展 在研產品中包含多個即將上市的重量級產品。其中包括三款核心產品的新劑型、新適應症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抗TNF-α預充式益賽普水針劑(301S),打破了粉針劑型的使用限制,能夠為數十萬醫患提供用藥便利,極大地提高患者依從性;米諾地爾泡沫劑型(MN709)作為國內獨家的米諾地爾泡沫劑型,為頭皮敏感的患者提供更多選擇;特比澳兒童ITP適應症的III期臨床研究達到預設的主要終點,將更好地滿足兒童ITP患者的治療需求。此外,外部引進品種也即將迎來收穫期:鹽酸納夫拉啡口腔崩解片(TRK820)用於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難治性瘙癢症的NDA申請已獲受理,有望填補國內透析瘙癢領域的治療空白,為數百萬腎病及肝病患者帶來顯著的臨床獲益。 三生製藥將繼續聚焦腎科、自免、毛髮皮膚、腫瘤等四大優勢領域,加速推進處於國內研發進度領先地位的品種,並且全力推進具備極大市場潛力、覆蓋海量患者人群的Remitch肝病瘙癢適應症、克拉考特酮乳膏痤瘡適應症的橋接臨床試驗。8個品種預期2023年上市,未來3年預計提交10多個產品的上市申請,迎來新藥上市熱潮。 加快產品出海及優質品種引進 2022年,三生製藥對外合作的步伐繼續加快,引進國際優質產品的同時大力推動自身在研產品出海,包括:授權美國Syncromune公司將609A(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用於其腫瘤免疫療法的Syncrovax™的全球開發及商業化;與科嶺源簽署合作協議,將賽普汀®(伊尼妥單抗)抗體序列用於抗體偶聯藥物(ADC)開發和商業化的全球權益授權給科嶺源;與Cosmo Pharmaceuticals N.V. 簽訂合作協議,獲得其子公司Cassiopea旗下用於治療痤瘡適應症的全球首款外用雄激素受體抑制劑Winlevi®在大中華區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今後,三生製藥還將持續選擇性地尋找併購及合作機會,以豐富現有產品組合,為未來增長儲備後繼力量。 三生製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婁競博士表示:「三生製藥成立30年來,集團業績再創新高,新藥研發持續推進,四大業務領域齊頭並進,共同賦能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在未來,三生製藥將更加聚焦精細化管理,全力推進各業務條線健康發展和新藥研發的落地,始終履行社會責任,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藥品惠及更多患者。」 關於三生製藥 三生製藥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生物製藥領軍企業,致力於以高品質的藥品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人類健康造福。目前,公司擁有10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0餘種上市產品,覆蓋腎科、腫瘤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及皮膚科等多種治療領域。公司擁有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生物藥和化藥雙平台的4大研發中心,共有31種在研產品,其中26種為國家新藥,並擁有符合GMP標準的5大生產基地。未來,三生製藥將繼續秉持「珍愛生命、關注生存、創造生活」的理念,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中國生物製藥企業。請訪問www.3sbio.com獲取更多信息。 警示說明及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陳述,例如涉及業務和產品前景,或公司的意圖、計劃、認知、預期及策略。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公司現有的資料,並按本新聞稿發佈時的展望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基於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其中一些是主觀性的或不受我們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可能被證明是不正確的,或將來可能無法實現。就任何新產品或產品的新適應症, 我們無法確保其將能成功開發或最終上市銷售。該等前瞻性陳述受各種風險及不明朗因素影響。我們的其他公開披露文件可能提供該等風險及不明朗因素的更多信息。所涉及之科學信息可能只是初步的和研究性的。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本公司股份時,請務必謹慎行事。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90 加入收藏 :
復銳醫療科技公佈2022年度業績

全年實現收入354.5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0.5% 北美、亞太及中東地區業務增長顯著 香港2023年3月21日 /美通社/ -- 復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英文「Sisram」;簡稱「公司」或「復銳醫療科技」,股份代號:1696.HK,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今日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報告期」)經審核綜合年度業績。復銳醫療科技是一家全球化的美麗健康集團,其獨特的美麗健康生態系統提供多元化產品組合,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旗下包括四大業務板塊:能量源醫美設備、注射填充、美容及數字牙科和個人護理。 2022年度財務亮點 實現收入為354.5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0.5%。 實現淨利潤為40.1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3.2%。 毛利率從56.7%(2021年)增長至57.0%(2022年)。 公司銷售覆蓋地區均實現收入增長,其中北美、中東及亞太地區表現尤為突出。北美地區取得收入143.7百萬美元,同比增加28.2%;亞太地區取得收入98.1百萬美元,同比增加15.1%;中東及非洲地區取得收入36.6百萬美元,同比增加18.7%。 2022年度主要業務成就 推陳出新,多市場覆蓋 公司持續研發投入,實現新品推出,報告期內成功推出三款全新產品,並將現有產品推向新市場。 全新產品的推出:1)全新經皮給藥設備(Alma TED™)是一款基於超聲波的能量設備平台,旨在解決當今日益增長的脫髮問題;2)CBD+專業護膚解決方案™ 是一款能顯著改善皮膚發紅並舒緩敏感肌膚表層的專業護膚解決方案;3)首款B2C家用美容儀LMNT one™是一款基於光波能量的嫩膚治療產品,旨在通過即刻亮膚、促進膠原新生等多重維度助力消費者在家輕鬆實現肌膚年輕化。 現有產品推向新市場:1)Alma Hybrid™利用獨家技術,在同一台設備中結合三種核心能量源,通過創新混合型手具實現客制化配比,為求美者提供個性化嫩膚及疤痕治療方案,該產品於2022年8月在加拿大上市;2)Alma Duo™是一種先進、有效、經FDA批准的解決方案,通過促進性器官血液流通以恢復其正常功能。該產品於2022年11月成功推向全球市場。 產業佈局,多元化發展 2022年公司通過投資和簽訂產品再許可相關協議深入註射填充業務板塊佈局。 公司與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再許可相關協議,獲取美國Revance公司長效肉毒素產品Daxxify醫美適應症於區域內(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獨家引進、使用及銷售權。 Daxxify已於2022年9月8日就醫美適應症成功獲得FDA批准。 公司參投並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佈局絲素蛋白透明質酸鈉複合凝膠及面部埋線產品。 另外,公司戰略佈局創新生物材料領域,引進無創貼面等高端材料及技術,豐富公司在美容牙科領域的產品組合與競爭力。 營銷佈點,全球化擴張 2022年公司積極佈局全球直銷渠道,包括新設英國直銷辦公室,更在2023年初新設迪拜直銷辦公室,支持和滿足歐洲及中東市場對公司產品及服務的旺盛需求。 線下方面隨著營銷活動逐步恢復,公司通過Alma Academy活動及銷售大會接待了全球數百名醫生和商業夥伴,同時建立B2C渠道支持LMNT品牌的推出與下沉,在全球範圍內提升品牌聲量,擴大影響力。 2022年度股息 董事會議決定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宣派末期股息每股股份0.173港元(含稅)。 2023年度戰略目標及展望 2023年公司管理層對整體目標制定計劃,預計2023年全年實現收入增長15%-25%。 市場聚焦,覆蓋全球佈局 戰略性聚焦中國及北美市場的深度開發,深耕歐洲等重點區域,進一步擴大直銷規劃,加大產品全覆蓋,並藉助2023年初在迪拜成功建立新直銷業務渠道的優勢,繼續探索中東市場的發展機會,鞏固公司的全球地位。 精準營銷,擴大品牌聲量 細分全球市場,定位並分析消費者特徵與需求,進行定制化的產品與服務宣傳,實現精準營銷與轉化。線上覆蓋全球熱門平台,通過品牌活動與優質KOL助力,提高品牌聲量,實現從向診所營銷至向消費者營銷,從區域性營銷至全球化營銷的戰略轉型。 創新研發,豐富生態系統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公司重磅能量源高端新設備的煥新升級與推陳出新,開拓美麗健康領域新思路(如開拓男性市場),配合市場與客戶需求,不斷創造公司未來增長引擎,提高全球市場份額。重點推進注射填充業務發展,關注長效肉毒素產品Daxxify在中國的商業化進程,同時聯動並打通能量源、個人護理及美容牙科等業務板塊,提供綜合定制化美麗健康解決方案,豐富並完善復銳醫療科技美麗健康生態系統。 優質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結合公司核心業務特性,擴充優質與強大的售後團隊,對客戶進行銷售全週期跟踪並將客戶反饋與銷售和研發形成閉環,增強客戶粘性。2023年,公司擬於北美打造首家復銳醫療科技概念館,集診所治療、產品陳列與培訓、市場營銷於一體,綜合展示美麗健康生態系統。 復銳醫療科技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劉毅先生表示:「我們將繼續以中國和北美市場為戰略重點,持續優化我們的美麗健康生態系統。我們將繼續以客戶為中心驅動業務發展,並通過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更全面的綜合解決方案來不斷增強客戶體驗。」 復銳醫療科技及Alma首席執行官Lior Dayan先生表示:「在我們回顧2022年取得的優異成績時,也會持續關注未來更大的發展機會。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數字化核心建設,促進各業務生態相互賦能,增強公司整體協同效應。以提供創新的美麗健康解決方案為導向,繼續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機會,擴大公司的市場份額並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 關於復銳醫療科技 復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96.HK)是一家全球化美麗健康集團,其獨特的美麗健康生態系統提供多元化產品組合,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業務包括能量源醫美設備、注射填充、美容及數字牙科、個人護理等。復銳醫療科技是中國領先的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復星醫藥的控股子公司。復銳醫療科技於2017年9月19日在中國香港上市,是第一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以色列公司。 復銳醫療科技——提高生活品質 https://sisram-medical.com/ 傳媒查詢請聯絡: 九富(香港)財訊公關集團有限公司歐惠如 /賀銀妹+852 3468 8171sisrammed.list@everbloom.com.cn 投資者關係請聯絡: ir@sisram-medical.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47 加入收藏 :
金邦達寶嘉公布2022全年業績

收入與淨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 嵌入式軟件及安全支付產品板塊收入增長強勁,同比增長約34.0% 海外、香港及澳門地區收入取得突破性增長,同比上升約107.5% 末期股息16港仙,派息比率高達77.5% 香港2023年3月21日 /美通社/ -- 金邦達寶嘉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以下合稱「金邦達」、「集團」股份代碼:03315. HK)今日公布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之全年業績。 得益於准確的市場策略與全球客戶的信賴,集團憑借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和安全支付產品與解決方案軟硬件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業務結構,積極把握中國內地第三代社保卡升級換代機遇,穩紮穩打,成績顯著,實現2022年度收入與淨利潤的雙位數增長。 業績穩健發展 受益於集團數字化、平台化轉型步伐的加速推進,核心業務領先市場地位的不斷穩固,以及未來新增長動能的積極布局,2022年,集團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5.3億元,同比增長約11.2%。其中,嵌入式軟件及安全支付產品板塊收入增長強勁,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0.09億元,同比增長約34.0%。借助數字化、平台化的營銷手段,集團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本年度海外、香港及澳門地區錄得收入約人民幣2.509億元,取得約107.5%的突破性增長。 受全球供應鏈持續趨緊,芯片等主要原材料成本上漲,本年度錄得毛利約人民幣4.031億元,同比下降約0.2%。但得益於集團提升運營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等舉措,有效緩解部分成本壓力,本年度錄得淨利潤約人民幣1.61億元,同比增長約16.7%,仍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集團秉持穩健的財務管理策略,並保持良好流動性。本年度流動資產合計約人民幣18.19億元,為集團提升核心業務規模,推進數字化、平台化戰略提供有力保障。 集團保持穩定的派息政策,董事會建議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以及特別股息每股4港仙,若此建議獲股東大會批准,末期股息為每股16港仙,全年派息比率達77.5%。 未來展望 -- 建設「數字金邦達」,以創新推動集團跨越式發展 集團將緊跟數字化發展趨勢,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平台化發展戰略,變革營銷服務模式業務組合,提升數字化經營管理能力,以數字化創新實現集團未來跨越式轉型升級。 全力推進UMV數字化、平台化建設 UMV平台的內核是集團數字化運營能力。以統一的技術底座,實現整個運營流程的數據流、信息流的標准化,重塑生產流程和工藝技術,最大程度減少人工參與,大幅度提升數據處理的運行效率,加快產品與服務的交付速度。基於數字化的內核,UMV平台能夠更加匹配未來小批量、定制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金融機構內部提升運營效率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從而更進一步強化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 把握時代機遇,提升核心業務規模 基於在金融安全支付領域內的多年經驗積累,集團已開發出數字貨幣硬錢包產品及終端產品互相結合的解決方案。現本集團的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產品已順利通過2.0流通層運營機構POC測試,且相關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也已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成功亮相,未來也將助力更多金融機構加速融入數字貨幣生態體系,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同時進一步拓展新地域的目標客戶,進而擴大集團安全支付產品與服務在全球市場的區域覆蓋。 增強跨領域融合應用能力,拓寬產品服務場景 集團將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投入,加速推動安全支付產品與解決方案向政務、交通、電信等更多行業進行拓展,持續提升服務能力的智能化、數字化及場景化,以進一步放大集團領先技術和產品的商用價值。 2023年,集團迎來了成立30周年和上市10周年紀念。展望未來,集團將延續30年來穩健發展的核心優勢,以構建安全支付產業鏈的創新生態為轉型發展目標,洞察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敏銳把握金融行業的升級需求,傳承集團「創新」和「安全」的基因,開創引領性的產品、服務和模式,為安全支付行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於金邦達(股票代碼:03315.HK) 金邦達成立於1993年,於201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作為最早的金融科技企業之一,金邦達憑借30年的成功經驗與全球領先技術,以「讓交易更安全、更便捷」為使命,為全球客戶提供智能安全支付領域的嵌入式軟件、安全支付產品和數字化設備,同時依托創新金融科技,為金融、政府、衛生、交通、零售等廣泛領域客戶提供數據處理服務、系統平台及其他整體解決方案。 官方網站:www.goldpac.com微信公眾號:金邦達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11 加入收藏 :
2022年LGT錄得利潤大幅增長及強勁淨資產流入

瓦杜茲瑞士2023年3月20日 /美通社/ -- 由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擁有的國際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集團LGT,2022財年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保持盈利增長,集團盈利增長19%至4.208億瑞士法郎。雖然宏觀環境不明朗,LGT仍錄得171億瑞士法郎淨資產流入,增長6%。管理資產總值同比略升至2,872億瑞士法郎。LGT已佔據有利位置,目標於2023年實現進一步穩健增長,並為客戶度身定制投資解決方案,協助他們應對任何市場環境。 雖然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的市場環境抑制了客戶於2022年的投資,但央行提高利率的舉措為市場帶來正面效益。即使面對不利的環境,集團於2022財年仍錄得強勁業績,反映現有客戶和新客戶對LGT的信任,與LGT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自2022年5月12日及2022年8月19日起,LGT所收購的澳洲財富管理公司Crestone和印度財富管理公司Validus Wealth均已反映於集團業績中。 儘管客戶投資活動處於低水平,2022年的服務收入仍維持穩定,達15.9億瑞士法郎,經紀及表現費雖略低於2021年的強勁水平,但仍維持高企。由於長期負利率環境結束,加上客戶存款大幅增長,淨利息收入強勁反彈至3.9億瑞士法郎。交易活動收入及其他營運收入於下半年回升,全年達3.287億瑞士法郎,較去年下降5%。整體而言,總營運收入增長8%至23.1億瑞士法郎。 由於內部增長及收購Crestone,以及長期績效薪酬的開支減少,人員開支大致維持不變,為13.2億瑞士法郎。由於加大資訊科技及數碼化投資,並在差旅、營銷、活動等方面增加開支,以及項目及諮詢成本提高,業務及辦公室開支上升21%至3.645億瑞士法郎。整體總營運開支增長5%至16.8億瑞士法郎。 成本與收入比率上升2.3個百分點至2022年12月31日的72.9%。集團盈利達4.208億瑞士法郎,較2021年增長19%。LGT資本相當充裕,於2022年底,一級資本比率為19.1%,保持高流動性。 淨資產流入強勁,達171億瑞士法郎 LGT再次實現強勁的淨資產流入,達171億瑞士法郎,與6%的內部增長率相符,反映客戶對LGT充滿信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管理資產總值為2,872億瑞士法郎(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2,858億瑞士法郎),疲弱的市場表現及外匯效應被強勁的淨資產流入以及收購Crestone及Validus Wealth帶來的166億瑞士法郎資產增長所抵銷。 策略及展望 LGT將貫徹執行既有策略,有信心可實現進一步穩健增長,並為客戶度身定制投資解決方案,協助他們應對任何市場環境。集團將建立其在歐洲、亞洲、美洲、澳洲及中東等地的客戶經理及投資專家團隊,以及專注可持續產品的全面投資解決方案。 在集團的核心市場之一英國,LGT私人銀行於2023 年2月底宣布收購安本旗下的全權委託基金管理業務,進一步鞏固了業界地位。而在集團重點的德國私人銀行市場,LGT於2022年10月在漢堡建立業務據點,並計劃於2023年底前於德國開設更多辦事處。自 2021 年完成收購瑞銀的當地財富管理業務以來,LGT的奧地利業務持續增長。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自2023年初實施新的管治架構後,LGT私人銀行有效提升組織能力,有利於管理當地的盈利增長。在亞太區,LGT於2022年通過收購澳洲領先的財富管理公司Crestone擴張業務,Crestone現已更名為LGT Crestone營運。LGT亦先後於2019年及2021年在泰國和日本開設財富管理辦事處,發展進度令人鼓舞,並已為私人銀行的淨資產流入作出可觀的貢獻。LGT的印度業務同樣,LGT收購Validus Wealth的業務後,現正於當地以LGT Wealth India名義營運。LGT Capital Partners去年開設兩個新國際據點,位於美國三藩市及歐洲最重要的機構基金業務樞紐之一德國盧森堡。 作為一家國際金融服務集團,LGT制定了宏大的可持續發展策略,並持續為客戶擴充可持續投資解決方案範疇。去年,LGT推出全新諮詢服務,為客戶提供可持續投資解決方案,以擴充其可持續發展投資組合委託管理服務。在2022年,LGT於可持續投資領域的貢獻再次獲得認可,榮獲多項業界獎項,包括《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 Magazine)頒發的「西歐可持續投資最佳私人銀行」,以及由著名的PWM/ The Banker全球私人銀行大獎頒發的「歐洲慈善服務最佳私人銀行」。 LGT主席H.S.H.列支敦士登馬克斯親王表示:「儘管面對重重挑戰,LGT於2022年取得了亮麗成績,讓我們可繼續加強投資以提升業務。我要感謝員工們這年來努力不懈的付出,以及一眾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在實現業務戰略上取得重大進展,並在全球多個重要地點建立業務據點。此外,我們在數碼化、擴充投資解決方案以及各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方面,亦進一步加大投資。 在2023 年,我們將致力在各方面繼續爭取更佳成績。」 LGT簡介 LGT是領先的國際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集團,在過去超過90年來一直由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全權控制。截至2022年12月31日,LGT為富裕私人個體及機構客戶管理的資產總值達2,872億瑞士法郎(相當於3,104億美元)。LGT僱有逾4,900名員工,遍佈歐洲、亞洲、美洲及中東等25多個據點。詳情可瀏覽:www.lgt.com。   主要財務數據(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 31.12.2022 31.12.2021 變動(%) 綜合損益表(百萬瑞士法郎) 淨利息收入及信貸虧損 390.0 204.5 91 服務收入 1 590.2 1 582.2 1 交易活動收入及其他營運收入 328.7 345.5 -5 總營運收入 2 308.9 2 132.2 8 人員開支 1 318.1 1 302.0 1 業務及辦公室開支 364.5 302.4 21 總營運開支 1 682.5 1 604.4 5 折舊、攤銷及撥備 138.4 124.6 11 稅項及少數股東權益 67.1 50.4 33 集團盈利 420.8 352.8 19 管理資產總值(十億瑞士法郎) 287.2 285.8 0 淨資產流入(十億瑞士法郎) 17.1 24.8 收購項目帶來的資產增長(十億瑞士法郎)1 16.6 4.5 資產總值(十億瑞士法郎) 61.1 52.9 16 集團股權資金(百萬瑞士法郎) 6 022 6 047 -0 比率(%) 成本與收入比率 72.9 % 75.2 % 一級資本比率 19.1 % 22.1 % 流動性覆蓋比率 229.0 % 168.1 % 僱員人數 4 913 4 114 19 評級:穆迪/標準普爾對 LGT 的評級 Aa2/A+ Aa2/A+ ¹         於 2022 年 5月 12 日收購澳洲財富管理公司Crestone及於2022年8月19日收購印度財富管理公司Validus Wealth。 最終審計:2023年4月26日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72 加入收藏 :
新鴻基公司公佈2022年全年業績

保持強勁的流動性及穩健的資產負債表  基金管理業務資產管理規模錄得令人鼓舞的增長 新鴻基有限公司(香港股份代號:86)(「新鴻基公司」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集團」)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之全年業績,面對艱難的宏觀經濟環境,公司採取審慎行動以減輕其業務及投資所受的影響,同時保持強勁的流動性,並持續專注於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另類投資平台。 集團的多元化業務組合及保守的資產負債表助其在逆風中前行,繼續致力為股東提供長期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其融資資產以及不斷增長的基金管理平台將為其提供相對獨立的多元化收入來源,而投資管理部門則專注於創造長期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基金管理業務在2021年成立之後,於2022年取得了穩步進展。而憑藉其適應於動盪市場的策略,資產管理規模錄得令人鼓舞的增長,自2021 年底的809百萬美元增至2022年底的975 百萬美元。自2022年第四季起,相關業務分部推出全新的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平衡且多元化的資產讓集團可為股東提供持續價值。 財務摘要 截至下列日期止年度    2022年 2021年 變動 收入(百萬港元) 除稅前(虧損)╱溢利(百萬港元) 4,054.1 4,324.0 -6.2% (892.3) 3,773.2 不適用 本公司股東應佔(虧損)╱溢利(百萬港元)* (1,534.8) 2,813.7 不適用 每股基本(虧損)╱盈利(港仙) (78.2) 142.7 不適用 第二次中期股息(港仙) 14.0 14.0 -- 每股賬面值(港元) 11.4 12.7 -10.2% *主要是由於投資管理分項產生按市值計價虧損,反映出公開市場大幅拋售及後續私募市場估值受到影響。 集團2022年的收入仍保持相對穩定,為4,054.1百萬港元(2021年:4,324.0百萬港元),主要包括來自融資業務的利息收益3,832.8百萬港元。股東應佔虧損為1,534.8百萬港元(2021年:溢利2,813.7百萬港元),主要是由於投資管理分項產生按市值計價虧損。每股賬面值為11.4港元(2021年:12.7港元)。 董事會宣佈派發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之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與去年持平。本年度內,公司以總代價淨額 18.3 百萬港元回購 5.9 百萬股股份。此外,公司於本年度購回本金總額 59.8 百萬美元的中期票據,並悉數贖回 2022 年 9 月到期的 4.65 厘中期票據,本金連同利息共 443.9 百萬美元。 集團執行主席李成煌先生表示:「隨著區內COVID-19 限制措施的結束,我們對 2023 年的前景持謹慎樂觀。然而,整體投資環境將持續極度動盪。 儘管如此,我們將繼續進行中的企業轉型,並擴建我們的另類投資和基金管理平台。」 集團的除稅前虧損為892.3百萬港元(2021年:溢利3,773.2百萬港元),主要是由於投資管理分項錄得除稅前虧損所致,部分被集團融資業務貢獻的除稅前溢利1,274.7百萬港元所抵銷,該業務與資本市場基本無關。 全球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持續通脹、央行決策、歐美經濟衰退風險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然而,這些挑戰亦突顯了投資者對另類投資的需求,於亞洲地區更為明顯。這亦印證集團正朝著正確的企業轉型方向邁進。 展望未來,在目前充滿挑戰的投資週期中,集團將繼續尋找合作機會,創建更廣泛及更多元的平台,與此同時對重大的資本配置保持謹慎。集團亦會繼續維持多元的融資渠道及高流動性,以確保業務持續營運及支持未來業務增長。 如欲了解更多2022年全年業績的詳細資料, 請參閱業績公告。 關於新鴻基有限公司 新鴻基有限公司(香港股份代號:86)是一家領先的另類投資金融企業,總部位於香港。建基於 1969 年,集團一直擁有及經營行業領先的金融服務平台。集團的投資涵蓋公開市場、另類投資及房地產,並於為股東締造長期經風險調整回報上擁有良好往績。近年,集團拓展其策略,發掘、推動及支持亞洲地區的新晉資產管理公司。集團亦是領先的消費金融公司—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截至 2022 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總值約為 430 億港元。如欲了解更多公司資訊,請瀏覽企業網站 www.shkco.com。 如有垂詢,請聯絡偉達公共關係顧問: 林貴珍 / 關穎欣 電話:(852) 2894 6211 / (852) 2894 6275 電郵:SHKCo@hkstrategies.com    

文章來源 : EQS Group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501 加入收藏 :
Delsey 2022 年全年業績顯示淨銷售額同比增長 124%,EBITDA 與疫情前水平相比增長 6 倍

巴黎2023年3月16日 /美通社/ -- 歐洲首屈一指的高檔行李箱製造商巴黎 Delsey(Delsey Paris)今天公佈 2022 年經營業績。環球淨銷售額同比(「YoY」)增長 124%,達到 2.07 億歐元,超越 2019 年疫情前的水平,是疫情後行業復甦速度的近 4 倍。淨銷售額的 EBITDA 利潤率增長至 11.4%,是疫情前水平的 6 倍。 Delsey’s 2022 full year results show 124% YoY net sales growth, EBITDA 6-fold increase compared to pre-pandemic levels   Delsey 行政總裁 Davide Traxler 表示: 「我們很自豪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鞏固我們作為環球領先品牌之一的地位。我們將在這一成功的基礎上努力工作,實現我們在新旅遊時代重塑行李箱製造業務的雄心壯志。」 Delsey 在美國的增長數據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公司以美元計算的淨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倍,達到 9660 萬美元,超越同期整體行業以 35.6% 的速度反彈的數字。公司推出全新高檔產品線的策略,以及與法網(Roland-Garros)、法航(Air France)等知名企業品牌合作,將行李箱轉變為服飾風格的延伸。這有助 Delsey 將平均單價提高了一半以上,同時將產品售出數量增加了 54%。 Delsey 於 1946 年於法國成立,在 2017-2018 年陷入財務困境之前,曾長期佔據環球行李箱市場第二的位置。在被以 Pemberton Asset Management 為首的一群投資者收購後,Delsey 重新成為全球最著名的行李箱品牌之一。Delsey 的策略重點是利用旅遊業的持續復甦,保持當前勢頭並確保長期增長。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的數據,2022 年國際旅遊人數反彈至疫情前水平的 63%(與 2019 年相比)。直到 2030 年,環球行李箱市場預計將以 6-7% 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 DELSEY PARIS 是一家成立於 1946 年的法國企業。品牌在網上銷售其系列產品,並在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逾 6,000 間商店內銷售。在競爭激烈的環球行李箱市場中排名第二,亦是同樣分散的背包市場的新成員。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139 加入收藏 :
e& 綜合淨利潤大幅增長
發表時間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